电工学教案
大学电工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电路元件的识别、测量和连接方法。
3. 能够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电路元件的识别和连接。
2. 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
2. 复杂电路的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3. 电路实验平台4. 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等测量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电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新课讲授1. 电路元件的识别与连接a. 介绍电路元件的种类和功能。
b. 讲解电路元件的识别方法。
c. 实操演示电路元件的连接方法。
2. 电路分析方法a. 介绍电路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b. 讲解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步骤。
c.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电路分析方法。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验证电路分析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提高自己的电路分析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电路元件的识别、连接和电路分析方法。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课后复习和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电路分析水平。
《电工学》授课教案
《电工学》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元件;(2)掌握欧姆定律、功率公式及电能的计算;(3)学会使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电工测量工具;(4)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物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利用模拟电路,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认识电工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安全操作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节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元件1. 电路的概念及组成2. 电路元件的分类及作用3. 电路的状态第2节欧姆定律及功率公式1.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2.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 电能的计算第3节电工测量工具的使用1.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 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 电能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第4节简单电路的分析与实践1.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2. 串并联电路的实践操作3. 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5节模拟电路的分析与应用1. 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及特点2. 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3. 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知识;2. 利用实物演示、模拟电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路原理;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学》及相关辅助教材;2. 实验器材: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电路元件等;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课堂教学;4. 网络资源:查找与电工学相关的视频、案例等资源,用于课堂拓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对电路知识的理解程度;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
电工学第七版电子教案
电工学第七版电子教案教案标题:电工学第七版电子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路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电工学概述a. 电工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电工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2. 电路基本理论a. 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b.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性和计算方法c. 电路中的串联、并联和混联关系d. 电路中的电源、开关和负载3. 直流电路分析a.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b. 电压分压和电流分流定律的应用c. 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分析方法d. 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和实验4. 交流电路分析a. 交流电的基本特性和表示方法b.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性和计算方法c.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d. 简单交流电路的计算和实验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操作:提供实验和模拟电路设计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电工学的实际应用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评估方法: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小测验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电工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项目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电路项目,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电工学第七版教材2. 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视频3. 实验设备和元器件4. 计算机和模拟电路设计软件教学时序:本教案建议按照以下时序进行教学:1. 第一周:电工学概述2. 第二周:电路基本理论3. 第三周:直流电路分析4. 第四周:交流电路分析5. 第五周: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6. 第六周:复习和总结以上是一个针对电工学第七版的电子教案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电工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原理,掌握交流电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2. 交流电的特点。
教学难点:1. 交流电的产生过程。
2. 交流电的特点与直流电的区别。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发电机、导线、开关、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
2. 学生准备:预习交流电的产生原理,思考交流电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直流电的产生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的产生方式。
2. 提出问题:交流电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交流电的产生原理a.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b. 引导学生观察发电机转动时,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情况。
c. 分析交流电的产生过程,总结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2. 交流电的特点a.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电的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b. 分析交流电的特点,如方向、大小、周期等。
c. 与直流电的特点进行对比,让学生加深对交流电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交流电的特点。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和特点。
2. 强调交流电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和特点。
2. 提出问题:交流电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新课讲授1. 交流电的应用a.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交流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家用电器、照明、动力等。
b. 分析交流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原理。
2. 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区别a. 再次强调交流电与直流电的特点差异。
b.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在生活中的优势。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见解。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交流电的产生原理、特点和应用。
大学电工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电工学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电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电工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一、电工学基本概念1. 电的概念及性质2. 电路的基本组成3. 电路的基本定律4. 电磁场及电磁感应二、电路分析方法1. 电路元件的等效变换2. 电路的串并联分析3. 复杂电路的化简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电工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二、讲解电工学基本概念1. 讲解电的概念及性质,通过实例说明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负载、开关等。
3. 讲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三、讲解电路分析方法1. 讲解电路元件的等效变换,如电阻的串联、并联、串并联等。
2. 讲解电路的串并联分析,通过实例说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 讲解复杂电路的化简,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技巧。
四、课堂练习1. 布置电路分析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水平。
教学资源:1. 教科书:《电工学》2.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程内容、实例分析、动画演示等。
3. 实验设备:电工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等。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电工学》授课教案
《电工学》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2)掌握电路元件的特点、使用方法和电路搭建技巧;(3)熟悉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2)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2)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引导学生关注电工学在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认识电工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1讲:电工学概述1. 电工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电工学的基本分支和应用领域3. 电工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第2讲:电路元件1. 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性质2. 电源、开关和导线的作用和选用3. 常用电路符号和电路图的阅读第3讲:电路分析方法1.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2. 电压、电流的测量和仪表使用3. 欧姆定律、功率计算和电能转换第4讲:电磁场的基本规律1. 磁场和电流的关系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第5讲:电路搭建与实验1.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2. 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3. 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三、教学方法1. 授课与讲解:通过PPT、教材等资料,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实际应用,进行授课和讲解;2. 实验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3. 问题与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 考核与评价: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学》教材或相关资料;2. PPT课件:授课用的PPT课件;3. 实验设备:电路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4. 网络资源:电工学相关的网站、论文和视频等资源。
电工学授课教案
《电工学(上册)》课程授课教案课程总学时:40学时一、课程地位电工学是学生运用电工技术知识的综合性训练,是电工类相关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的理论基础。
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对电路、电机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对电路的解析能够找到电路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的相互关联性。
通过对电机结构原理的学习认识电机,控制电机,是实践操作的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
是电工学(下册)课程的基础也是将来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ISBN 978-7-04-026448-7]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三、课时分配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核定办法1. 考核方式:笔试2. 成绩核定办法: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五、授课方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1. 教学内容:电路结构、电路模型、电源开路断路、基尔霍夫定律的介绍2. 教学要求:理解电路的作用和主要的组成元件,掌握电源模型的定义、电流电压方向的判定;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3. 教学难点:基尔霍夫定律。
4. 教学策略:主要通过课堂授课、实物展示来学习;通过举例练习来巩固。
5. 教学预习:预习电路分析方法。
6. 习题:课后练习题1.6.2、1.6.3、1.7.6、1.6.6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 教学内容:电阻等效变换、模型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的学习2. 教学要求:掌握各分析方法的主要分析方式,能自己根据方法要点分析计算出各个电路的电流电压。
3. 教学难点:戴维宁定理4. 教学策略:主要通过课堂授课、实物展示来学习;通过举例练习来巩固。
5. 教学预习:预习各个电路的组成和分析。
6. 习题:课后习题2.5.2、2. 5. 4、2.7.8、2.7.12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1. 教学内容:RL电路的响应、一阶线性电路三要素法电路的换路定则、RC电路的响应。
电工基础教案模板(共7篇)
电工基础教案模板(共7篇)第1篇:电工基础教案课题1-3电阻教学目标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
教学重点电阻定律教学难点R与U、I无关;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组织教学准备教案,检查出勤情况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流?2、电流的计算公式三.新课讲解第三节电阻一、电阻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
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 ρ l S4.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体:ρ < 10-6 Ω⋅m绝缘体:ρ > 107 Ω⋅m半导体:10-6 Ω⋅m < ρ< 107 Ω⋅m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1.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1)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2)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
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是增大还是减小,看哪一种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
2.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
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
3.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ο4.电阻的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C时,电阻所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的比。
若温度为t1时,导体电阻为R1,温度为t2时,导体电阻为R2,则α =即 R2-R1 R1(t2-t1)R2 = R1 [ 1 + α ( t2 - t1 ) ]οο例:一漆包线(铜线)绕成的线圈,15C时阻值为20 Ω,问30C时此线圈的阻值R为多少?四.课堂练习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教材习题第4大题第(3)题。
第2篇:电工基础教案第8章线性电路中的过渡过程 8.1 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电工学第六版教案
电工学第六版教案《电工学第六版》教案一、课程简介《电工学第六版》是电气工程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电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电路理论和电机学知识,了解电力系统、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电机、电力电子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计算和设计电工系统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电路分析基础(8学时)- 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 电路分析方法- 正弦交流电路2. 电机与变压器(12学时)- 变压器- 电机概述- 异步电机- 同步电机- 直流电机3. 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8学时)-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整流器与逆变器4. 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基础(12学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计算机组成与原理5. 控制理论与应用(8学时)- 控制理论概述-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常用控制系统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和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与要求1.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电工学教案
电工学教案电工学教案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电工学授课对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教授学时:40学时授课方式:理论授课 + 实践操作教材:《电工学》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3. 学习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4. 能够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三、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概念(1)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单位;(2)电路的分类;(3)基础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2. 电路分析方法(1)串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2)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电压、电流分压与分流原理。
3. 电路元件特性与使用(1)电阻器的特性和应用;(2)电感与电容的特性和应用;(3)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特性和应用;(4)集成电路的特性和应用。
4. 电路的设计与调试(1)安全用电知识;(2)电路的设计步骤和流程;(3)实际电路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调试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路交流和问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五、教学评价1.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电工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测试学生对电路实验的操作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3.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1)课程介绍和教学目标的讲解;(2)电路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学生互动。
第二周(1)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的讲解;(2)串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的讲解。
第三周(1)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讲解;(2)电压和电流分压与分流原理的讲解。
第四周(1)电阻器的特性和应用的讲解;(2)电感与电容的特性和应用的讲解。
电工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电工学》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2)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特性;(3)使学生了解电路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技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电工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2. 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特性;3. 电路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技能。
教学难点:1.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2. 电路元件特性的理解;3. 电路测量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物理中关于电路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2. 介绍电工学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电工学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1. 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电路、电路元件、电路参数等基本概念;2. 电路的基本定律: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3.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介绍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分析方法;4. 电路的基本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及其特性;5. 电路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技能:讲解万用表的使用、电路连接方法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验证电路定律和元件特性;2.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2. 提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电工培训教案[五篇]
电工培训教案[五篇]第一篇:电工培训教案常用低压电器元件介绍一、熔断器 FU1、是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安全保护电器之一,其主体是用低熔点金属丝或金属薄片制成的熔体,串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中。
它是作为保护电器,在电路中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应用极为广泛。
1)熔断器的结构它是由熔体和绝缘底座组成。
熔体为丝状或片状。
熔体材料通常有两种:一种由铅锡合金和锌低熔点金属制成,因为不易灭弧多用于小电流的电路;另一种由银铜等较高熔的金属制成易于灭弧,多用于大电流的电路.正常工作时,流过熔体的电流小于或等于它的额定电流。
当流过熔体电流等于额定电流的1.3~2倍时熔体缓慢熔断。
当等于额定电流的确良8~10倍时熔体迅速熔断。
2)种类插入式 RC1;螺旋式 RL1;填料封闭管式 RTO;快速熔断器 RS等。
这里主要介绍RC1;RL1。
3)熔断器的选择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应不小于线路的额定电压和所装熔体的额定电流。
型式根据线路要求和安装条件而定。
对单台电机:熔体额定电流大于等于负载额定电流的1.5~2.5倍。
对多台电机:熔体额定电流大于等于最大负载额定电流加其余负载之和。
二、刀开关(闸刀开关)QS 它是一种结构最简单且应用最广泛的一捉电器。
刀开关的种类很多,按刀的极数可分为单极、双极、三极。
按灭弧装置情况可分为带灭弧罩和不带灭弧罩等。
这里只介绍开启式负荷开关。
1)基本结构它由刀开关和熔断器组合而成。
瓷底板上装有进线座、静触点、熔丝、出线痤、刀片式动触点。
上面还罩有两块胶盖。
2)刀开关的选择对于普通负载可根据额定电流来选择,而对于电机、开关额定电流的三倍左右。
3)安装和使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电源进线应接在静点一边的进线端用电设备应接在动触点一边的出线端。
(2)安装时刀开关在合闸状态下手柄应该向上,不能倒装和平装,以防止闸三、转换开关(组合开关)QS 与刀开关不同之处是转换开关用动触片代替闸刀。
操作手柄在平行于安装面的平面内左右转动,且结构更紧凑体积较小可作~50HZ、380V—220V以下的电源引入开关。
《电工学》授课教案
《电工学》授课教案第一章:电工学基本概念1.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与计算1.2 欧姆定律的应用1.3 电路的基本元件1.4 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与开路第二章:直流电路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应用2.3 直流电路的测量工具及方法2.4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正弦波形及其参数3.3 交流电路的测量与分析3.4 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第四章:磁路与电磁场4.1 磁场的基本概念4.2 磁通量、磁通密度与磁感应强度4.3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4.4 电磁场的分布与计算第五章:变压器与电动机5.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5.2 电动机的分类与工作原理5.3 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与控制5.4 变压器与电动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第六章:电气控制技术6.1 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6.2 常用继电器及其应用6.3 接触器、开关与保护器6.4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与故障分析第七章:电子技术基础7.1 半导体元器件的特性与识别7.2 基本放大电路与振荡电路7.3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与逻辑门7.4 常用电子电路的应用与调试第八章:电力电子技术8.1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8.2 变频器与调速器的工作原理8.3 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的设计8.4 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第九章:通信技术与网络9.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与传输方式9.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技术9.3 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9.4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第十章:电工测量与实验10.1 电工测量仪器与仪表的使用10.2 电压、电流、功率的测量10.3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的测试与调试10.4 综合实验设计与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与计算难点解析: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方法,欧姆定律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二、直流电路难点解析: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直流电路的测量精度及误差分析。
三、交流电路难点解析:正弦波形的识别与分析,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方法,功率因数的修正。
电工教学详细讲解教案
电工教学详细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电路原理、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使他们在电工作业中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障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原理,介绍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原理。
2.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连接、调试和维护等内容,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路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2. 难点,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图表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电路原理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模拟维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工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过程:1. 电路原理的教学:(1)介绍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和参数。
(2)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电路原理的正确性。
2.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的教学:(1)介绍电气设备的安装、连接、调试和维护等基本流程,让学生了解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组织学生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操作,让他们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讲解电气设备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维护意识和技能。
3. 安全操作规程的教学:(1)介绍电工作业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电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操作演练,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技能。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工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电工学教案
电工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性;3.熟悉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学基础1.电荷、电场、电势、电势差、电场强度、电场线;2.电流、电流密度、电阻、电导、欧姆定律、功率、电功率;3.磁场、磁通量、磁通量密度、磁场强度、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2. 电路基础1.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性;2.电路元件的分类和特性;3.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4.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节点分析法、支路分析法、戴维南-诺尔顿定理。
3. 交流电路1.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交流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性;3.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复数法、相量法、频率响应法;4.交流电路中的重要元件:电感、电容、电阻。
4. 电磁场基础1.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静电场和静磁场的基本定律;3.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4.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性;3.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4.课外作业: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熟悉电路分析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电工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检测学生对电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表现,检测学生对电工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
五、教学资源1.电工学教材;2.电工学实验设备;3.电工学模拟软件。
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授课时间电学基础2周电路基础3周交流电路3周2周电磁场基础七、教学建议1.建议学生在学习电工学前,先学习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2.建议学生在学习电工学时,多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电路基础知识的理解;3.建议学生在学习电工学时,多进行课外作业,提高对电路分析的应用能力。
《电工学教案》
《电工学教案》word版一、课程介绍1.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工学问题的能力。
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交流电路、磁路和电磁场、变压器、电动机、电气控制、继电保护等。
4.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分析、回路分析、功率分析等;(3)了解交流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4)掌握磁路和电磁场的基本原理;(5)了解变压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6)掌握电气控制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电工仪器的使用和实际操作技能;(3)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工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和热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电路分析方法;(3)交流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4)磁路和电磁场的基本原理;(5)变压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6)电气控制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电路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2)磁路和电磁场的计算;(3)变压器、电动机的参数计算;(4)电气控制和继电保护的设计与调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工学教材;2. 实验设备:电工实验台、示波器、万用表等;3. 教学软件:电工学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等;4. 网络资源:电工学相关网站、论坛、学术论文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3. 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
电工学课程设计
电工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工学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功能;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如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等;3. 引导学生了解电工测量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测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运用电工测量工具和仪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安全、熟练地组装和调试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工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动手能力参差不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及其单位,电路的闭合与开路;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电路元件:认识常用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了解其特性和功能;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串并联电路: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掌握电压、电流、电阻的计算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4. 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5. 电工测量工具和仪表:学习电工测量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如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等;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
6. 简单电路设计: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组装简单电路,如照明电路、报警电路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7.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学会对电路进行调试,排除常见故障;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工学教案》
《电工学教案》word版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电工测量、电路分析、电器设备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基本电学量,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二、电流、电压和电阻1. 电流:电流的定义、电流的单位、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测量。
2. 电压:电压的定义、电压的单位、电压的方向、电压的测量。
3. 电阻:电阻的定义、电阻的单位、电阻的测量、电阻的计算。
三、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的定义:电流强度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欧姆定律的公式:I = V/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四、基尔霍夫定律1. 基尔霍夫定律的定义: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守恒定律。
2. 基尔霍夫定律的公式:电流定律(KCL)、电压定律(KVL)。
3.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
五、电工测量1. 电工测量仪器的分类:万用表、示波器、电能表等。
2. 电工测量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补偿测量等。
3. 电工测量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大误差等。
六、电路分析1. 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性质和作用。
2. 电路分析方法:串并联电路、叠加原理、戴维南-纳恩定理。
3. 实际电路分析案例:照明电路、动力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七、电器设备1. 交流电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铁等。
2. 直流电器:直流接触器、直流继电器、直流电磁铁等。
3. 电器设备的选择和应用:根据负载特点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电器设备。
八、电机原理与应用1. 电机的基本原理:电磁感应、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
2. 电机类型: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等。
3. 电机控制:启动、停止、调速、反转等控制方法。
九、电力电子技术1. 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GTO、IGBT等。
《电工学》授课教案
测量注意事项:● 对交、直流电流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测量● 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直流电流表表壳接线柱上标明“+”“—”记号,应和电路的极性相一致,不能接错,否则指针要反转,既影响正常测量。
● 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称为电流表量程。
一般被测电流的数值在电流表量程的一半以上,读数较为准确。
3、电流的方向习惯上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和负离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直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
交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相应变化。
电流参考方向0>I 0<I(三)、电压、电位和电动势1.电压电压——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称为a、b两点间的电压,用U ab表示。
单位为伏特(V)。
关联参考方向——如果已知电流参考方向,则电压参考方向最好选择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
当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压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2.电位电位——电路中某一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单位为伏特(V)。
电压——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又称电位差。
3.电动势电动势——表示电源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向正极的能力,符号为E,单位为伏特(V)。
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
(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热敏电阻——利用某些材料对温度的敏感特性制成的电阻。
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
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热敏电阻。
(三)、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注意事项:1、准备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时应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测量2、估计被测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倍率挡,然后调零,即将两支表笔相触,旋动调零电位器,使指针指在零位。
3、测量时双手不可碰到电阻引脚及表笔金属部分,以免接入人体电阻,引起测量误差。
4、测量电路中某一电阻时,应该电阻的一端断开,以免接入其他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学(唐介)》教案孙艳机械与电子工程系目录直流电路.....................................................................................................................1第1章题:课电路的瞬态分析.........................................................................................................42章题:课第交流电路.....................................................................................................................7章第题:课3题:第4章供电与用电课.. (10)变压器.......................................................................................................................135课章题:第.......................................................................................................................16电动机题:第6章课...........................................................................................................19电气自动控制章7第题:课直流电路1章课题:第教学目的: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2.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3.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4.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5.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重难点:1.正确应用电路的基本定律;2.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3.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教学方法:讲授法学时:4学时。
教学过程:电路的作用和组成1.1一、什么是电路?电路就是电流流通的路径;是由某些元器件为完成一定功能、按一定方式组合后的总称。
二、电路的作用一是实现能量的输送和转换;二是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三、电路的组成电源:将非电形态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负载:将电能转换为非电形态的能量。
导线等:起沟通电路和输送电能的作用。
从电源来看,电源本身的电流通路为内电路,电源以外的电流通路称为外电路。
当电路中的电流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直流电流时,这种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当电路中的电流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流时,这种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d q???i A电流: 1.d tQ?I直流电路中:t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2.电位: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的某一点移至参考点时所消耗的电能。
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直流电路中电位用V表示,单位为伏特(V)。
参考点的选择:①选大地为参考点。
②选元件汇集的公共端或公共线为参考点。
3.电压: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的某一点移至另一点时所消耗的电能。
电压就是电位差。
直流电路中电压用表示,单位为伏特()。
是电源两端的电压,是负载两端的电压。
UU U V LS4.电动势:电源中的局外力(非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至电源正极时所转换而来的电能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符号:E或e,单位:V。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
1.5.电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所转换的电能。
符号:P(直流电路)。
单位:W(瓦特)。
6.电能:W?Pt。
定义:在时间内转换的电功率称为电能:t符号:W(直流电路)。
单位:J(焦耳)。
电路的状态1.3一、通路:当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了电流及能量的输送和转换。
电路的这一状态称为通路。
通路时,电源向负载输出电功率,电源这时的状态称为有载或称电源处于负载状态。
各种电气设备在工作时,其电压、电流和功率都有一定的限额,这些限额是用来表示它们的正常工作条件和工作能力的,称为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二、开路:当某一部分电路与电源断开,该部分电路中没有电流,亦无能量的输送和转换,这部分电路所处的状态称为开路。
电源既不产生也不输出电功率,电源这时的状态称为空载。
开路的特点: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开路处的电压应视电路情况而定。
三、短路:当某一部分电路的两端用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的导线或开关连接起来,使得该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全部被导线或开关所旁路,这一部分电路所处的状态称为短路或短接。
短路的特点: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短路处的电流应视电路情况而定。
电路中的参考方向1.4原则上参考方向可任意选择。
在分析某一个电路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时,需要将它们联系起来选择,这样设定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理想电路元件1.5一、理想有源元件:电压源:可提供一个固定的电压,称为源电压。
U1.S电压源的特点:输出电压等于源电压,是由其本身所确定的定值,与输出电流和外电路的U U S情况无关。
输出电流I不是定值,与输出电压和外电路的情况有关。
2.电流源:可提供一个固定的电流IS,称为源电流。
电流源的特点:输出电流I等于源电流IS,是由其本身所确定的定值,与输出电压和外电路的情况无关。
输出电压U不是定值,与输出电流和外电路的情况有关。
当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和电流实际方向不同时,它们的作用也是不一样,可以起电源作用也可以起负载作用。
二、理想无源元件:1.电阻元件:当电路的某一部分只存在电能的消耗而没有电场能和磁场能的储存,这一部分电路可用电阻元件来代替。
2.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2U2?RI??P UI电阻消耗的功率:3.R基尔霍夫定律1.6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2.电路中3个或3各以上电路元件的连接点称为结点。
两结点之间的每一条分支电路称为支路。
由于电流的连续性,流入任一结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之和。
即,在电路的任何一个结点上,同一瞬间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任意结点,而且还可以推广应用于电路中任何一个假定的闭合面——广义结点。
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由电路元件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在电路的任何一个回路中,沿同一方向绕行,同一瞬间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任一闭合的回路,而且还可以推广应用于任何一个假想闭合的一段电路。
支路电流法1.7支路电流法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支路数,选择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确定结点数,列出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式。
(3)确定余下所需的方程式数,列出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式。
(4)解联立方程式,求出各支路电流的数值。
叠加定理1.8叠加定理是分析线性电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在含有多个有源元件的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和电压等于电路中各个有源元件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的代数和。
应用叠加定理时应注意:(1)在考虑某一有源元件单独作用时,应令其他有源元件中的US=0,IS=0。
即应将其他电压源代之以短路,将其他电流源代之以开路。
(2)最后叠加时,一定要注意各个有源元件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分量的参考方向是否与总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一致时前面取正号,不一致时前面取负号。
(3)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4)叠加定理只能用来分析和计算电流和电压,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等效电源定理1.9等效电源定理是将有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的定理。
一、戴维宁定理:一有源二端网络对于外电路来说,可以等效成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电路。
其中电压源电压大小等于此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此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二、诺顿定理:一有源二端网络对于外电路来说,可以等效成一个理想电流源和电阻并联的电路。
其中电流源电流大小等于此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电阻等于此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戴维宁等效电源和诺顿等效电源既然都可以用来等效代替同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因而在对外等效的条件下,相互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非线性电阻电路1.10线性电阻的电阻值是一常数,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非线性电阻的电阻值不是常数,随电压或电流值的变化而变化,电压与电流不成正比。
求解含有非线性电阻的电路时,常采用图解分析法。
课后习题: 1.7.1,1.8.1,1.8.2,1.9.2。
3.电路的瞬态分析2章课题:第教学目的:1.了解瞬态分析的基本概念;2.了解储能元件电容和电感的特征;3.掌握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求法;4.了解RC电路和RL电路的瞬态分析;5.掌握一阶电路瞬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重难点:1.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求法;2.一阶电路瞬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学时:4学时。
教学过程:瞬态分析的基本概念2.1一、稳态和瞬态:电路的结构和元件的参数一定时,电路的工作状态一定,电压和电流不改变。
这时电路所处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简称稳态。
换路:当电路在接通、断开、改接以及参数和电源发生突变时,都会引起电路工作状态的变化。
换路后,旧的工作状态被破坏、新的工作状态在建立,电路将从一个稳态变化到另一个稳态,这种变化往往不能瞬间完成,而是有一个瞬态过程。
电路在瞬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称为瞬态状态,简称瞬态。
换路后为什么会有瞬态过程?换路是引起瞬态过程的外因;电容中的电场能和电感中的磁场能的不能突变是引起瞬态过程的内因。
二、激励和响应:电路从电源(包括信号源)输入的信号统称为激励。
激励有时又称输入。
电路在外部激励的作用下,或者在内部储能的作用下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统称为响应。
响应有时又称输出。
按在产生响应原因的不同,响应可分为:(1)零输入响应:电路在无外部激励的情况下,仅由内部储能元件中所储存的能量引起的响应。
(2)零状态响应:在换路时储能元件未储存能量的情况下,由激励所引起的响应。
(3)全响应:在储能元件已储有能量的情况下,再加上外部激励所引起的响应。
在线性电路中: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按照激励波形的不同,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可分为阶跃响应、正弦响应和脉冲响应等。
阶跃响应即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的响应。
在阶跃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称为阶跃响应。
储能元件2.2一、电容:qdu C i C??,电容的瞬,电容是用来表征电路中电场能量储存这一物理性质的理想元件。
udtdu Cu??ui p时功率。
u的绝对值增大时,电容从外部输入功率,把电能转换成电场能;u绝对dt值减小时,电容向外部输出功率,电场能又转换成了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