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教学设计
84消毒液性质的探究教案
.“84消毒液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课题设计主线为:生活→化学→生活。
以“消毒液能预防甲流”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情境,通过初识“84”、探究“84”、解读“84”三个主题对日常生活用品中含氯漂白剂——“84”消毒液进行了探究,通过观察色、态、闻气味和实验溶解性,初步认识“84”;通过制备原理确定含有的成分,并创设情境设计实验探究其化学性质,进而对产品说明书的解读,指导正确使用。
本课建立在学生已有化学知识(对Cl、HClO的性质和漂白液漂白原理认识)的基础上,利用84消毒2液这一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范例,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而设计的,通过对84消毒液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思维和动手实验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意义建构,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教学流程设计】开观看甲H1N1观看、聆流感视进入情84初始消毒液8验证指导实验操毒液漂白性解决实际问题探8消毒指导实验操液酸碱性解决实际问题自主探究实教师评验:红色褪价判断色的原因体验感悟知识应用课件新学知识引导学解读84课件生解读结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84消毒液漂白原理的探究,进一步巩固次氯酸的漂白性及次氯酸盐产品漂白作用的原理;巩固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84消毒液性质的探究,积极创设探究情景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验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学会设计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产品标签的解读,学会如何了解标签的意义和内容,感受化学知识在商品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观念与态度利用84消毒液这一化学与生活联系的典范,增强在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84消毒液漂白原理的探究及次氯酸盐产品漂白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褪色”原因的分析和深入探究;研究某种物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准备】84消毒液(爱特福)、84洁厕灵(爱特福)、NaOH溶液、酚酞溶液、红纸、淀粉—KI试纸、表面皿、胶头滴管、试管若干.. ....问题:滴加酚酞后,为什么溶液变红又褪色呢?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归纳出实验方案。
一轮复习微专题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教学设计
一轮复习微专题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教学设计摘要: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能否混用的性质实验,探究消毒剂及混合消毒剂杀菌效果比较的实验,落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素养。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预测和验证NaClO的性质,形成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视角认识物质转化的思想方法,构建价类二维的思维模型。
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从宏观现象到微观原理,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84消毒液、洁厕灵、过氧化氢、消毒能力、有效率含量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内容:《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解析:在复习了氯气性质之后,课前让学生梳理氯元素的知识网络。
将氯气性质和一些重要的消毒剂串联了起来。
为后续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探究题目的复习奠定基础。
消毒剂的使用是目前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分析新闻素材,将化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掌握以次氯酸钠为代表的含氯消毒剂的消毒原理,在复习中强化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衡量消毒剂消毒能力的重要指标——有效氯含量的计算方法。
从新课程标准和近5年高考题研究出发,把握一轮复习的核心考点。
【课标要求】(1)了解氯气及氯的含氧酸盐如次氯酸钠等物质的制备及性质。
(2)掌握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实验操作。
会书写化学(离子)方程式,学会有关化学计算。
【近5年高考题研究】从近几年全国卷及新高考的部分省份来看,含氯消毒剂及其消毒能力的考查,通常以选择题、实验题、流程题为主。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与健康,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将化学和生产、生活相结合来命制的题目也越来越多。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1、通过设计——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能否混用的性质实验;消毒剂及混合消毒剂杀菌效果比较的实验;落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84”消毒液性质探究-教学设计
课题:“84”消毒液性质探究”)看说明书,会看有效成分、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NaClO性质氧化性,说明书,不稳定性(分解)Cl化合价+1价中间价态教师演示:Na2SO3溶液、“84”消毒液BaCl2溶液、稀盐酸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不稀释的“84”会有褪色)温馨提示:I-IO3-无色,I2黄色,I2使淀粉变蓝。
“84”消毒液消毒原理:ClO-氧化的强氧化性。
ClO-氧化I-生成I2,IO3-问题5:“84”消毒液为什么需要稀释后再使用?稀释后使用:IO3-浓度大氧化性强,稀释后氧化性减弱过渡:如何使次氯酸钠发挥最好的功能?问题7:日常生活中,通过浸泡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是为什么?教师演示回看“84”消毒液说明书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问题8. 为什么不能与酸性物质(洁厕灵有效成分是无机酸-盐酸)同时使用?教师演示:水瓶中贴放湿润的红纸,加入少量“84”消毒液,捏扁水平,再加少量洁厕灵,拧紧瓶盖,振荡。
观察现象。
醋酸、硫酸可以吗?教师演示将洁厕灵改成稀硫酸事件 1. 某家庭主妇刷马桶时为了更加卫生,处理使用含盐酸的洁厕灵,还同时使用了“84”消毒剂,有刺激性有毒气体产生,过一会儿,该主妇晕倒,送医院抢救。
阅读新闻资料,提问:1.理论上分析产生氯气的原理?2.追问:从什么角度分析呢?看成分中还有氢氧化钠,氯化钠。
项目成果梳理1.以今天的学习为例,如果在遇到生活中的某一产品你将如何认识?从哪些角度认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展示,评出最佳2.你想对使用84消毒液的家长说什么?请做出一份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
板书设计。
《84消毒液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2、强氧化性探究 播放视频
资料在线 单质 I2 遇淀粉变蓝(特性)。氧化性 的物质能将 I-氧化成 I2,若有氧化性物质, 试纸将变成蓝色。
按暂停键阅读并得到相关信息 主要功能和有效成分
思考、讨论 书写制备 84 消毒液的化学方程 式:
Cl2+2NaOH=NaCl+NaClO+H2O
资料在线 单质 I2 遇淀粉变蓝(特性)。实验室 中,通常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氯 气,若有氯气,试纸将变成蓝色。
酸制较弱酸的原理,空气中二氧 化碳、水与 NaClO 反应,生成了 HClO 。 NaClO + H2O + CO2 =
NaHCO3+HClO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尝试写出混合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设计实验检 验混合时生成的气体 Cl2。(防止 氯气扩散作安全设计) 观看,思考
思考、交流、讨论
了解 84 消毒液的保存方法
课堂总结 : 结合化学性质知道 84 消毒液的科
学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分享给身边的 人。
思考、总结、归纳
学会应用化学视角去看待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感悟其中 蕴含的化学原理,知道生活中 处处有化学。同时也做到了首 尾呼应。让学生知道分享是一 种美德。
第3页共3页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 结论。 现象:酚酞试剂变为粉红色 结论:84 消毒液显碱性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
结论。 现象:淀粉 KI 试纸变蓝 结论:84 消毒液有强氧化性
引导学生在使用商品前养 成看说明书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知道制备原理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 看到实验现象,进而对其化学 性质掌握得更加扎实。
【教学重点】 84 消毒液性质的探究及漂白的原理
高一【化学(鲁科版)】微项目: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教学设计
2.设计实验证明你对次氯酸钠性质的预测是否正确。
3.产品说明中哪些注意事项可以用次氯酸钠的性质来解释?
4.84消毒液为什么不能与洁厕剂(通常含盐酸)等酸性产品同时使用?
5.资料表明,84消毒液使用过程中起主要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你认为这里的次氯酸是怎样生成的?
环节二
探究消毒剂的使用问题
针对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期间游泳池水变绿事件进行研究。
引导学生将真实问题转化成实验室可研究的化学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环节三
小结 反思
形成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思考1.选取和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如果你是游泳场馆的负责人,你会怎样解决池水变绿的问题,请说明理由。
3.强化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安全意识,能够正确使用含氯消毒剂。
教学重点: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并解释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
教学难点:真实问题情境中,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并解释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环节一
解读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
结合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学期பைடு நூலகம்
上
课题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5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角度预测次氯酸钠的性质
走进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教学设计
走进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一、设计理念新课改赋予化学更多的内涵和教学功能,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落实实验教学的教学和育人功能。
在本课题中,我的设计主线为:生活→化学→生活。
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字化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氯气和次氯酸的性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其知识虽简单,但不容易理解。
来学习氯气和次氯酸盐的性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更能够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价值。
对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商品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都有很大的作用。
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无论是它的产品便签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从我们观察到现象到产生疑惑,再到深层的探究其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整个过程真正培养了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能力,兼具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
氯是高中化学部分的首要元素,重要地位尤其可见,高考大纲说明“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本节课涉及的高考内容有以下几点:次氯酸的酸性、强氧化性、漂自性、不隐定性等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高考试题当中涉及氯气与次氯酸的试题一般角度独特、情景新颖、知识点考察全面,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设积极的富有驱动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任务中,通过一系列环节的设置,使学生真正认识84消毒液,体验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产生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
二、设计思路(一)新课标要求(二)学生基础分析1.知识方面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之后补充的一节拓展探究课,对于氯气及次氯酸等的相关知识点已了解但未完全记忆和理,并且前面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这对探究84消毒液组成和性质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走进含氯消毒剂》教学设计
《走进含氯消毒剂》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知道次氯酸强的氧化性(漂白作用和杀菌消毒)及次氯酸盐产品漂白作用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含氯漂白剂性质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验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学习由现象探求本质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知识在商品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
二、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氯气和次氯酸性质的基础上,以84消毒液性质的探究为例,来学习次氯酸盐的性质,这对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商品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学情分析能力分析:新课程下的初三化学课本强调探究式教学,所以高一学生基本上有了一点探究意识。
他们对一些化学现象兴趣浓厚,而且具备了基本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这些都为更好地学习含氯消毒液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知识分析: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性质、次氯酸的性质等,这些内容对含氯消毒剂组成和性质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84消毒液的性质难点:84消毒液的作用原理4.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引导学生观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任务或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本节课的基本思想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直接向学生转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自学求知,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把教师的职能重心从“授”转移到“导”上,把教学目标的重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科学方法掌握和情感培养上。
这样,教师就从知识的权威、知识的传递着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起学生探究的精神、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辩证观念的形成上,这与新课改目标和谐统一。
含氯消毒液性质、作用的探究——教学设计
“含氯消毒液性质、作用的探究”教学设计【地位和作用】“含氯消毒液性质、作用的探究”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的内容,本课建立在学生已有化学知识(对Cl2、HClO的性质和漂白液漂白原理认识)的基础上,利用84消毒液这一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范例,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而设计的,通过对84消毒液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思维和动手实验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意义建构,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当堂检测1. (2014年海南高考真题)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2010漳州二模)“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和漂白剂,被广泛用于医院、宾馆、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回答有关问题。
(1)“84”消毒液显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测定“84”消毒液的pH,应该选用()A.干燥的pH试纸 B.pH试纸 C.pH计(2)在烧杯中盛放25mL某浓度的“84”消毒液,在光照下对其消毒效果的变化进行探究,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a-b段导致消毒效果增大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__②b-c段导致消毒效果减弱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3)有一则报道称:有人在清洗卫生间时,因为把“84”消毒液和某清洁剂(含盐酸)混合使用,发生了中毒事故。
原因是_______。
使“教、学、评”活动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思考、总结、归纳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对84消毒液的探究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处处有化学。
高中化学_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氯元素价态的丰富性以及含氯化合物种类的多样性使其成为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相互转化学习的良好载体,含氯消毒剂既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经典素材,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用途广泛的消毒剂,在抗击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重大疫情的消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84消毒液是很多家庭的常备消毒剂。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见过84消毒液,但几乎没有学生阅读过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书,使用方法仅是凭经验或父母的简单描述。
由此可见,多数学生没有阅读使用说明以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没有关注化学品的主要成分以推断产品的性质的习惯,没有利用化学知识解释日用化学品功能、使用方法的能力,缺乏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例基于项目学习理论设计教学,以“84”消毒液为教学载体,以任务为驱动,通过“价-类”二维图引导学生对其成分的分析和探究,发展基于物质类别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了解“84”消毒液的性质,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提升对陌生物质性质的探究能力;通过对84消毒液产品说明书的解读以及巴西奥运会游泳池水变绿事件的分析,形成合理使用含氯消毒剂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不盲从、肯探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使用化学品的社会责任。
二、教学目标1. 能利用“价-类”二维图,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含氯消毒剂的性质,发展基于物质类别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 能合理设计实验方案探究84消毒剂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提升对陌生物质性质的探究能力。
3. 通过对84消毒剂产品说明书的解读以及巴西奥运会游泳池水变绿事件的分析,从生活实际问题中提炼化学问题,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解释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形成合理使用含氯消毒剂的意识和能力。
化学课件《走进含氯消毒剂》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84消毒液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84消毒液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作者:朱庆斌来源:《化学教学》2010年第09期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9-005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1教学设计思路课题设计主线为:生活→化学→生活。
以央视新闻“甲流及其预防”的录像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情境,通过初识“84”、探究“84”和解读“84”三个主题对日常生活用品中含氯漂白剂——“84”消毒液的性质进行探究。
经过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问题、归纳等教学环节,在完成NaClO 及HClO性质等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提高科学猜想和实验探究能力,体验“组成——性质——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增强学化学、用化学的乐趣。
2 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84”消毒液的制取及其物理性质;②知道NaClO的化学性质;③了解HClO的化学性质;④了解使用“84”消毒液的注意事项。
2.2过程与方法①能够通过实验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科学猜想,并学会设计探究实验方案;②体验“组成——性质——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猜想、实验和交流讨论等,形成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②感悟生活中化学现象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增强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
3教学过程实录及点评4 教学反思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都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探究性教学应将教学内容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因此,探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学生有兴趣探究(探究对象“看得见”——来自生活)、学生有能力探究(探究能力“够得着”——符合学生实际、探究方法“行得通”——简单易行)、探究结果对学生有用(具有生活指导意义)。
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开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学会探究、学会学习的科学素养。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教学设计
3.根据探究的性质直接应用于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将所学知
识应用在真实情境中,符合新高考的要求,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环节一:走近 84 消毒液
【教师】2020 年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
人民众志成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贡献了中国智慧。请大
家观看一段视频。
【视频】武汉医护人员室外消杀视频。
1.导学案《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表格要填写详细,实验内 容要写清楚使用的仪器药品及实验步骤。
2.要小组分工合作,明确每个人的具体任务。 3.对于现象和结论组内成员充分讨论达成共识,确定一人交 流汇报。 【学生活动 2】设计实验方案,预测 NaClO 的性质。 【学生和老师共同】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达成共识。完善试验方案。 【学生活动 3】进行实验操作,验证 NaClO 的性质。 追问一:实验二中(1)(2)的实验现象,用硫酸酸化的 pH 试纸更快褪色说明了什么? 【学生】实验(1)是次氯酸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 成了次氯酸;实验(2)褪色是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直接生成了 次氯酸,(2)反应更快。总结: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 追问二:生活中要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原因是什么? 【学生】不能和酸性物质混用,容易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学生活动】思考表达,问题解决 1.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图片中做法的原因。 2.保存“84”消毒液为什么要“密封避光”并放置在阴凉处?
环节二:探究 84 消毒液有效成分 NaClO 的性质
【学生活动 1】
实验教学精品课
1.依据 84 消毒液的注意事项:预测 NaClO 的性质。 2.画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学生展示】交流汇报预测结果:NaClO 的性质有腐蚀性、漂白 性、氧化性、还原性、与酸反应、碱性等。 【教师】依据所给试验用品,设计实验,验证预测。 注意:
《走进84消毒液》王希霞
走进84消毒液【开场白】今天我所讲的内容是“走进84消毒液”。
2014年10月8日随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公布,诺贝尔官方设置了一个视频来阐述化学的重要性。
对于化学躲在哪儿?怎么找到化学?这一系列的问题,化学家们都得出同样地结论--化学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
它隐藏的很深,你看不到。
那么化学躲在哪儿,怎么找到化学,正如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者采用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透视生命体分子运动。
我们带着什么样的思想,运用什么样的先进仪器,在生活中能够找到化学,学到化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我的说课“走进84消毒液”。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一节拓展探究课。
对于本节内容,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给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是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含氯化合物。
那么按照课标要求教材在编写时首先用海水中的盐氯化钠引出成盐元素氯,紧接着介绍了氯元素形成的单质氯气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随后为了认识氯气对人类社会和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又依次的介绍了氯气的杀菌消毒作用以及漂白粉漂白液的作用原理。
本节课的学习在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谓承上是指,氯气以及化合物是对之前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巩固;所谓启下是指,为了后面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积累了知识和经验,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而我授课的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并且学习了金属元素的性质,初步掌握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并且他们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筛选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乐于在活动中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帮助他们完成有意义的建构。
【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我设置了以下的三维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84消毒液的成分、物理性质;理解84消毒液漂白性、氧化性、分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一、设计理念新课改赋予化学更多的内涵和教学功能,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落实实验教学的教学和育人功能。
在本课题中,我的设计主线为:生活→化学→生活。
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字化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氯气和次氯酸的性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其知识虽简单,但不容易理解。
来学习氯气和次氯酸盐的性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更能够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价值。
对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商品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都有很大的作用。
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无论是它的产品便签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从我们观察到现象到产生疑惑,再到深层的探究其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整个过程真正培养了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能力,兼具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
氯是高中化学部分的首要元素,重要地位尤其可见,高考大纲说明“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本节课涉及的高考内容有以下几点:次氯酸的酸性、强氧化性、漂自性、不隐定性等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高考试题当中涉及氯气与次氯酸的试题一般角度独特、情景新颖、知识点考察全面,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设积极的富有驱动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任务中,通过一系列环节的设置,使学生真正认识84消毒液,体验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产生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
二、设计思路(一)新课标要求(二)学生基础分析1.知识方面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之后补充的一节拓展探究课,对于氯气及次氯酸等的相关知识点已了解但未完全记忆和理,并且前面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这对探究84消毒液组成和性质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2.情感态度方面学习者是高三学生,已学习了很长时间的理论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引进拓展探究课,不仅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有效地建立系统的立体知识网络。
新课程下的中学化学课本已强调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所以学习者有了一些探究意识。
他们对一些化学现象兴趣浓厚,而且具备了基本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这些都为探究84消毒液的组成和性质做好铺垫。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有:84消毒液的成分和制备原理、84消毒液的漂白性和漂白原理、不能与“洁厕灵”混合的化学原理。
首先,从以前学习的内容引出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产品,在通过水痘病毒的预防引出84消毒液,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84消毒液的成分。
(2)理解84消毒液漂白性、氧化性。
(3)掌握84消毒液漂白性的实质。
2.过程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锻炼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2)通过设计实验,感知先进仪器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
(3)通过阅读产品说明,进一步掌握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84消毒液的认识,感受化学知识在商品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树立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
(2)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对84消毒液的探究,体会由现象探求本质的科学思维。
(五)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84消毒液的性质2、学习难点: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质的探究。
(六)设计重点1、以“从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为指导思想本节课是基于原有知识的一节实验探究课,采用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来学习氯气及次氯酸的相关化学知识,是具有创新性的课堂内容。
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对已学习过的知识有很好的巩固,又加强了学生“从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的思想,这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帮助。
2、以手持技术作为手段,实验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的实质本节课探究的关键内容是84消毒液漂白性的实质,这部分内容较难理解,很难用普通的实验仪器及药品说明其中的原理。
手持技术具有便携、实时、准确、综合、直观的特点,运用手持技术进行探究,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84消毒液漂白的实质是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七)设计思路流程设计思路流程如图所示。
(八)设计特色1、体现绿色环保思想2、任务驱动模式中套用PDEODE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思路在不同的任务中对84消毒液一步步进行深人的学习。
学生在整堂课中进行的任务有以下四项:任务一,初识84消毒液;任务二,解读84消毒液;任务三,探究84消毒液;任务四:使用84消毒液。
在任务二和任务三中有突出体现了PDEODE研究性教学模式。
3、利用手持技术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的实质手持技术的运用在中学化学中逐渐得到推广。
在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的实质中,验证假设①“HClO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PH降低到8.3以下,致使酚酞不显色”需要检测溶液的PH值,可以运用pH试纸,但是说服力不强,且84消毒液本身就具有漂白性,会将pH试纸漂白,造成实验误差,不能真正说明问题。
而手持技术中的pH传感器能够迅速准确地将溶液的pH检测出来,并且以多种显示方式(如数字方式、表格方式、图像方式)呈现出来,用数字和表格说明问题,既简洁又直观,同时说明结论的真实性。
4.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从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思想教学内容选择的是来自生活中的84消毒液,是在学习了氯气与水、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是具有消毒和漂白作用的基础上以84消毒液为例学习含氯消毒剂的一堂课,旨在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奥妙,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
其中在任务四:使用84消毒液中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从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的思想”。
在任务四中,主要探究的内容是84消毒液的保质期问题和不能与“洁厕灵”混用的原因。
两个问题都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化学思维解答问题,充分体现出“从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
(九)教学过程引入:1、以本班发生水痘同学图片,让学生回顾在水痘处理过程中如何消毒?2、学生展示:在出水痘期间,有位学生没有正确使用84消毒液将衣服漂白。
3、想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含氯消毒剂,描述其主要成分。
一、解读84消毒液——84消毒液标签上的部分说明(指明对应的性质)◆本品为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为NaClO◆原液勿接触衣物,对带色衣物易脱色——◆勿与酸性洗涤剂混合使用。
——◆勿用40℃以上的热水稀释原液——◆宜贮存在避光阴凉处——二、【知识介绍】1984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84消毒液制备原理:。
三、资料卡片:1.当溶液碱性增强时,消毒效果减弱。
2.工业上使用漂白粉时要加入少量酸,如醋酸、稀HCl。
3.家庭使用漂白粉不必加酸,因为空气里的CO2溶于H2O也起弱酸的作用。
脱色——漂白性作用原理:。
四、实验探究实验1:向装有pH试纸和有色布条的两支试管中加入84消毒液,观察现象。
实验2: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84消毒液和盐酸,观察现象实验3:向装有淀粉的KI试纸的试管中滴加84消毒液,观察现象。
性质实验实验1 实验2 实验3现象体现的性质五、高考再现(2015自治区二模)六、探究漂白性的实质实验2: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84消毒液和盐酸,观察现象假设一:HClO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假设二: HClO氧化酚酞假设三:上两个反应同时发生实验演示:1、在两只50mL的烧杯中加入大约3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酚酞(在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 2、向两只烧杯分别加入84消毒液和盐酸溶液,直到溶液变为无色,观察溶液的pH实验小结:。
七、强氧化性——使用84消毒液新闻链接有一位家庭主妇,她在家中打扫卫生时突然晕倒。
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到医院抢救。
经对其血液和胃液化验,确认是有毒气体中毒。
原来是这名主妇为了获得更强的去污能力,在加了洁厕灵后又加了一些84消毒液,结果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黄绿色有毒气体,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资料卡片:“洁厕灵”使用说明关键词:1.能轻松消除瓷面污渍、水垢、水锈、尿垢等2.勿用于酸敏感的大理石、金属等3.勿与漂白类化学品混用中毒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八、课堂反馈1、如图,A为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含少量Ca2+、Mg2+)的装置。
(1)电解时,电极a附近溶液出现浑浊,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2)一段时间后,C中溶液可出现浑浊,写出浑浊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随反应的进行,D中溶液红色褪去。
请简述D中溶液红色褪去现象的可能的两种主要原因。
请根据你的推论,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简述主要操作、现象和结论。
课堂反馈2、氯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含氯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用氯气可制取“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
①该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下列措施能增强“84消毒液”杀菌能力的是。
A.加入适量醋酸 B.加入适量亚硫酸C.加入少量NaOH粉末③“84消毒液”不能对钢铁(含Fe、C)制品进行消毒,原因是。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目前,工业上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生产原理如图所示。
上述示意图中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
写出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
(十)、板书设计走进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一、制备原理二、漂白性次氯酸利用其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
三、氧化性(十一)、教学反思走进含氯消毒剂——以“84消毒液”为例教学反思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
如果不拘泥于教材,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素材,并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化学核心知识的学习,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体验。
本节课时根据班级出现水痘疫情,在日常的消毒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不会正确使用84消毒液。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把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走进含氯消毒剂——以84消毒液为例”一课的设计,立足课本知识结构,而又有所拓展。
通过初识84消毒液,解读84消毒液,探究84消毒液,使用84消毒液四个环节,学生不仅对次氯酸盐和次氯酸的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更主要的是掌握了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这远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