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

合集下载

教育概论叶澜读书笔记

教育概论叶澜读书笔记

教育概论叶澜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叶澜老师的《教育概论》,真的是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本书开篇就强调了教育与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我们班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同学叫小峰。

小峰学习成绩不太好,上课总是坐不住,还经常和同学打闹。

老师和家长都为他头疼不已。

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校外实践活动,去参观一个科技馆。

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各种新奇的科技展品,什么机器人啦、太空模型啦,大家都兴奋得不行。

可小峰却在一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还是自顾自地调皮捣蛋。

但是,当我们走到一个关于物理实验的展示区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讲解员在演示一个有趣的静电实验,小峰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他不再乱跑乱动,而是凑到前面,全神贯注地看着。

讲解员看到他这么感兴趣,就邀请他上台亲自体验一下。

小峰有点犹豫,但在大家的鼓励下,他还是上去了。

当他成功地完成了那个实验,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兴奋。

从那以后,小峰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也不再捣乱了,开始认真听讲,还经常向老师提问。

这件事儿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真的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和潜力,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机会和引导。

就像叶澜老师说的,教育要促进个体的主动发展。

小峰的转变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如果当时没有那次科技馆的参观,如果没有那个让他感兴趣的静电实验,也许小峰还在被大家定义为一个“坏孩子”。

再来说说我们的教育环境。

现在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把学生当成了考试的机器。

每天就是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

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教育吗?叶澜老师在书中提到,教育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可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孩子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哪里还有什么活力可言?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表弟家,看到他才上初中,就已经每天晚上做作业做到十一二点。

我问他:“这么多作业,你不累吗?”表弟一脸无奈地说:“累有什么办法,老师布置的,不做完要挨批评。

教育概论

教育概论

教育概论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上,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上,是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也称学校教育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3、遗传素质:指个体由遗传而来的解剖生理特点。

4、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5、师生冲突:是师生之间由于在价值观、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或者不合理的教育方法、管理制度,所导致的彼此之间旨在遏止对方而满足自己,并干扰教育教学的互动过程。

6、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师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为途径,旨在对学生进行个性陶冶与培养,并贯彻知识掌握的教学方法。

7、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设计的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一系列活动。

8、建构性:是指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9、德育:将其界定为通过学校整体生活进行的,对所有成员都起作用的,有目的或者无意识的道德及社会性影响。

10、终身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是改革现有教育机构的原则,其目标是组织一个提供终身学习的完善体系,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填空、选择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而不是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或教育规律。

2、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创立时期、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3、教育学萌芽阶段的重要任务及著作:①中国:乐征克《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观点“教学相长,不凌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

教育概论叶澜读书笔记

教育概论叶澜读书笔记

教育概论叶澜读书笔记读叶澜老师的《教育概论》,就像是在教育的广袤田野里漫步,每一步都能踩到新的“知识庄稼”,让我这个对教育充满好奇和热情的人,满心欢喜又收获满满。

书里提到的好多观点,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说,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和人格的塑造。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三年级,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姓王的女老师。

王老师个子不高,总是笑眯眯的,眼睛里透着温暖和关怀。

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来没有对我们发过脾气,哪怕是我们调皮捣蛋犯了错。

有一次,班级里组织数学考试。

我平时数学成绩还算不错,所以那次考试的时候心里也挺有底的。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那天考试的时候,我脑袋突然就像短路了一样,好多平时会做的题目都做错了。

成绩出来后,我看着那个惨不忍睹的分数,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我觉得自己太失败了,特别害怕老师会批评我,同学们会嘲笑我。

没想到,王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我低着头,准备迎接一场“暴风雨”。

可是,王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孩子,这次没考好没关系,咱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她拿出我的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地跟我分析,耐心地给我讲解我做错的地方。

她的声音那么温柔,就像妈妈一样。

在讲解的过程中,王老师发现我其实不是不会做那些题目,而是因为粗心大意和考试的时候太紧张了。

她笑着对我说:“你呀,聪明劲儿是有的,就是有点小马虎。

以后考试的时候别紧张,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听了王老师的话,我心里的大石头一下子落了地,暗暗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

从那以后,王老师经常会在课后帮我辅导功课,还会跟我聊天,关心我的生活。

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对学习也越来越有信心。

现在回想起来,王老师对我的教育方式,不正是叶澜老师书中所说的那种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教育吗?她没有只看重成绩,而是看到了成绩背后我的紧张和不安,用她的爱和关怀帮助我克服了困难,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

教育概论知识点期末总结

教育概论知识点期末总结

教育概论知识点期末总结一、教育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和训练,使其在智力、道德、体格、审美等各个方面获得发展和提高,形成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并最终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3.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4. 教育的方式: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

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育学基本理论1.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个体在社会中发展与社会中成长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引导和训练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和感情、有行为和表现、有社会关系和社会作用的主体。

3. 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4. 教育的原则:教育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生活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等。

5.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协作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

三、教育学科知识体系1. 教育学的概念和性质:教育学是以研究教育活动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为中心的科学,它是研究并了解教育生长和教育改造的规律和方式的学科。

2.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关系等,以及这些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3.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期末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期末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期末教育概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基础性课程,旨在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教育概论的学习对于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重大。

在教育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培养对教育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面将对教育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是一种对人进行有目的引导和培养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综合发展,包括智力、道德、体育、审美等多个方面。

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和引导人的过程。

2. 教育的功能教育的主要功能包括: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教育者主要包括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等,而受教育者则是学生。

4.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

5. 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听课、讲课、实验、讨论、研究等。

教育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选择,灵活多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展现。

二、教育学基本理论1.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

古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等。

近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启蒙运动、德儒教育、功利主义教育等。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人本主义教育、个性教育、社会批判教育等。

2.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个性教育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主要强调对学习行为的塑造和强化;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重视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过程和认知结构的建构;社会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个性教育理论主张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叶澜《教育概论》(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叶澜《教育概论》(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1.1复习笔记一、“教育”概念的界定(一)“教育”概念的起点1.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1)《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我国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把这两个字结合起来形成“教育”一词,可以理解为是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者成善,手段是模仿。

(2)古希腊对教育的解释在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与“教仆”一词相关,教仆是对专门带领儿童的奴隶的称呼。

从两种文字的“教育”的词源分析中可以看出来,它们的共同含义是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涉及到的只是人类社会活动。

2.教育是动物界的生存活动在生物起源说中,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

19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在自己的著作《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中首先明确提出了动物界已经存在教育的观点。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也认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教育是扎根于本能而不可避免的行为。

(二)教育的定义1.广义的教育(1)普遍意义的广义定义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群众性宣传教育、由校外文化机构进行的教育以及群众团体中的教育活动等。

(2)两种最广义定义①美利坚百科全书《教育》条中写道:“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

②从广义来看,教育可以说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部影响的总和,即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的和自发的、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1)定义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殊性①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是可控性最强的。

教育概论叶澜的重点知识

教育概论叶澜的重点知识

教育概论叶澜的重点知识
教育概论叶澜的重点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的定义和作用:教育是社会传承文化、培养人才、促进
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教育的作用有很多方面,包括知识传授、思维训练、德育、智育、体育等等。

2. 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教育具有思想性、社会性、知识性、文
化性以及人格塑造性等特点,既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稳定产生影响。

3. 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学校、教育机构、教育部门等方面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
和提高教育水平。

4. 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近代教育
和现代教育。

每个时代的教育形态和内容不同,但教育的核心价值和
目标却一直没有变化。

5. 教育的发展趋势: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个性化等方面。

在这些趋势的基础上,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
生主体性和能力培养,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能。

以上是叶澜教育概论的重点知识。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教育概论1.教育学开展的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教育具有性。

教育无阶级性古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教育为统治阶级效劳,教育具有阶级性。

教育容封闭。

教育方法机械。

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现代社会的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教育容具有开放性。

教育具有法制性。

教育呈现终身化。

教育具有国际性。

教育具有科学性。

2.现代教育学的共同特征.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教育容具有开放性。

教育具有法制性。

教育呈现终身化。

教育具有国际性。

教育具有科学性。

3.教育的根本属性有哪些"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民族性长期性阶级性4.东西方对于教育涵的不同理解.1、教育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双边活动,且教师占主导地位。

2、重视书本知识。

3、教育具有强制性。

西方1、是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引导。

2、学生是教育中的真正主体。

3、学生自动参与教学的过程。

5.全面开展教育的根本容有哪些"人的开展是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开展即:一方面,人的开展方向是全面开展〔具体为:体力与智力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开展;人的精神道德与审美情趣获得充分开展;其结果的能够适应劳动的变化,从一个劳动部门流动到另一个劳动部门〕;另一方面,全面开展中主要表达在德智体三个根本素质上面。

6.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表述及其精神实质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效劳,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劳动者;德智体全面开展;注重全民素质的提高。

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涵及其特点是什么.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是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甄别的功能。

它是一种脱离社会开展和人的开展的实际需要,违反教育教学的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

《教育概论》叶澜解读

《教育概论》叶澜解读

三、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一定的社会为了培养人才都需要设立专门的 教育机构——学校;
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实施都是遵循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规律的;
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是经过专门 培训的教育工作者;
四、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驱力
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 它来自于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和人已有的心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它提供了人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
发展过程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
定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概述: 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
素之总和;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1.它把人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2.它可影响遗传素质的发展变化; 3.它可以影响遗传素质的差异性;
五、劳动技术教育
概 念 : 培 养 学 生 劳 动 的 观 点 、 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 一定的劳动技术和技能的教育;
任务: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 ➢学习一定的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一定的职业
技术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实践,掌握使用
基本劳动工具的技能;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科学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尊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三、教育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重视早期教育; ➢重视关键期教育; ➢重视非智力因素;
第四讲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 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 才的规模;
简、浅、宽、新 经验、思考、应用

教育概论(叶澜)(两篇)

教育概论(叶澜)(两篇)

引言: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希望与进步。

而教育概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教育的全面概括与解析,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教育的入口。

本文将围绕叶澜的《教育概论(二)》展开讨论。

概述:《教育概论(二)》是叶澜教授撰写的教育学专著,旨在深入探讨教育的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等基本内容。

该书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教育概念与分类、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教育的内容与组织、教育评价与改革。

下面将从每个大点中详细阐述相关的小点。

正文:1.教育概念与分类1.1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育的定义与解释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的目的和任务1.2教育的分类按对象划分的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等按内容划分的教育:学科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等按方式划分的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社会教育等2.教育的发展和社会2.1教育的历史演变原始教育的形态和特点古代文明社会的教育特征近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2.2当代社会的教育问题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代教育的挑战与困境儿童教育的社会问题与解决途径3.教育的目标与功能3.1教育目标的种类与层次个体发展的目标与功能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功能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目标与功能3.2教育的培养功能与实现途径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实现社会价值观的传承与培养4.教育的内容与组织4.1教育的内容设计与组织方式学科知识的教育与组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的体验与实践教育4.2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的目标和结构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学生评价与教学反馈机制5.教育评价与改革5.1教育评价的概念与内容教育评价的定义与特征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手段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的关系5.2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的动因与方向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与策略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未来展望总结:通过对《教育概论(二)》的内容分析与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对教育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

l教育概论

l教育概论

第一章:教育系统一、教育的概念广义: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复合主体论)1.教育者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受教育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2.他们的地位具有相对性:相对于教育活动的其他基本因素,他们都处于主体地位,他们的共同客体是教育内容;他们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在教育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看,各自同时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又是另一活动的客体。

3.在教和学的不同活动中;教----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着,受教育者是教育者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

学-----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是学习的条件和客体之一。

教育内容的特点:A.目的性和预定性。

B,有认识价值,也有形成人的价值。

C,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

D,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分别与学生和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教育物资包括: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和教育辅助手段。

教育活动的分类: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三、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总结构:(四层,从上到下逐级内化)第一层(宏观):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校教育系统的要求。

(确定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学制、制定普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基础学科的教学大纲、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发展规划)。

第二层(中观):上一层学校教育系统的总方案内化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具体方案。

(明确培养目标、教育任务、工作计划、发展规划)第三层(微观):学校工作的总方案内化为每个教师的工作方案、教育认识和行为。

第四层(微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要求,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人身心发展。

教育系统的功能:1.影响社会发展。

2.影响个体发展。

教育概论期末总结

教育概论期末总结

教育概论期末总结引言:教育概论课程是一门系统地介绍教育学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明确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了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研究教育问题的方法。

教育概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教育意识和素养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教育科学素养和培养教育尽职尽责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概论的基本概念教育概论是研究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学科结构、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方法论的基础性学科。

教育学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意识地为培养人而进行的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和引导。

教育的目标是争取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四个方面。

同时,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产生的早期。

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形式和目标。

在现代社会,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为人们提供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发展。

四、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

定性研究主要通过文献分析、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收集和提取研究材料,然后进行描述和分析。

定量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试卷成绩和实验室实验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推理。

五、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评估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发展包括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学校环境和推动教育科学化等方面的努力。

六、教育概论对个人的意义教育概论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加深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习教育概论可以提高我们的教育意识和素养,培养我们的教育尽职尽责的意识和能力。

七、教育概论对社会的意义教育概论课程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其定义可概括为:教育学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以研究教育规律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不同,教育学可分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教育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具有实践性。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实践,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

第二,具有系统性。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的意义、目的、原理、方法和制度等。

第三,具有独立性。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二、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本质是指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最根本的目标。

教育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传承文化和促进社会变革。

教育的目的是指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愿景。

教育的目的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三个层面。

三、教育的过程和要素教育的过程是指教育活动的主要环节和流程。

教育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设计、教育评价和反馈等。

教育的要素是指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教育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

四、教育学发展史教育学发展史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和当代教育学等。

古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希腊罗马古代教育思想和印度古代教育思想等。

近代教育学主要包括启蒙时期的教育思想、德国教育学派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等。

现代教育学主要包括行为主义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

当代教育学主要包括生态学派和后现代教育学等。

总之,教育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教育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学科,其主要知识点包括教育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过程和要素,以及教育学发展史等。

通过学习教育学概论,可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

教育概论

教育概论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3.实践教育学是指导受教育者运用教育理论解决具体教育问题,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教育问题意识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

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5.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6.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

二、选择题1.一般而言,被认为是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A.《理想国》B.《学记》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2. 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A.康德B.培根C.特拉普D.赫尔巴特3.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的是()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4.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培根 B.洛克 C.梅伊曼 D.狄尔泰5.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6.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A.勒图尔诺 B.沛西·能 C.孟禄 D.达尔文7.一般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始于()A.17世纪骑士教育 B.18世纪教会学校C.19世纪普及义务教育D.20世纪民主教育教育运动8.()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教学为先。

”A.《论语》B.《孟子》C.《学记》D.《大学》9.()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0. 教育学是一门()。

《教育概论》读后感

《教育概论》读后感

《教育概论》读后感《教育概论》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著作。

作者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理论、实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讨,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书中对教育的定义和目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格和能力。

作者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作者指出,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基石,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下降等。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书中还对教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作者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多元化和全面发展的。

教育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让我深深地思考,教育应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读完《教育概论》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我对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教育概论习题答案二、概念题1. 教育:(1)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一般来说,主要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下定义的,一个社会角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2)根据对“教育”概念的分析,尝试给出“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的综合定义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动力性以及社会文化性的特点。

教育要素:(1)教育者(2)学习者(3)教育影响教育形态:教育形态按照三个标准划分可以分为:(1)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3)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以及信息社会教育4. 教育学:(1)教育学的萌芽(2)教育学发展的脉络()教育学流派(4)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情况5. 实用主义教育学:(1)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育学》为代表(2)主要观点:A教育是不断改造经验、组织经验的过程B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C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提倡“做中学”。

三、简答题1. 信息社会以及其教育特征。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2. 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面貌,以至于20世纪末的教育学已经远远不同于20世纪初的教育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不仅仅聚贤庄学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上。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和作品。

教育概论各章知识点总结

教育概论各章知识点总结

教育概论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而教育的目的和形式也经过了漫长的演变。

在古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传授技艺和知识。

古希腊有着非常发达的教育体系,他们提倡全面的教育,包括体育、音乐和哲学等。

中世纪的教育更加注重宗教教育,这期间的教育机构主要是教会和修道院。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重新回归到人文主义,提倡独立思考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国际教育动态国际教育动态主要包括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国际教育的政策法规等方面。

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国际化、数字化、全球化等。

国际教育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国际教育的立法、政策法规。

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法规对于国际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对教育现象、教育实践的理论反思和思考,是研究教育事业的本质、目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的学科。

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活动的本质、目的、价值、原则和方法等问题。

教育哲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教育事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从而为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第四章: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中心理现象和教育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等心理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中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心理支撑和指导。

第五章: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实践和教育制度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包括教育的功能、作用和影响等方面。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和解释教育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并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社会支持和指导。

第六章: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教育资金来源和分配以及教育投资回报等问题的学科。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的经济问题,主要包括教育资源、教育资金和教育效益等方面。

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阶级性B. 社会性C. 育人性D. 传承性答案:C2. 教育的起源是()。

A. 神话起源说B. 生物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D. 劳动起源说答案:D3.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 促进经济发展B. 培养人才C. 传承文化D. 提高社会地位答案:B4.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 促进社会进步C. 提高个人收入D. 增强国家竞争力答案:A5.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终身学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的功能包括()。

A. 社会功能B. 个体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A、B、C、D2. 教育的类型包括()。

A. 正规教育B. 非正规教育C. 非正式教育D. 远程教育答案:A、B、C3.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终身学习答案:A、B、C4. 教育的起源理论包括()。

A. 神话起源说B. 生物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D. 劳动起源说答案:A、B、C、D5. 教育的直接目的包括()。

A. 促进经济发展B. 培养人才C. 传承文化D. 提高个人收入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答案:正确2. 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

()答案:正确3. 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个人收入。

()答案:错误4. 教育的起源是心理起源说。

()答案:错误5.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

()答案:正确6. 教育的类型只有正规教育。

()答案:错误7. 教育的功能仅限于社会功能。

()答案:错误8.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答案:正确9.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循序渐进和启发式教学。

()答案:正确10. 教育的起源是劳动起源说。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概论(叶澜)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故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要素: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它不包含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有因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3、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从广义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

从学校教育看,教育者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教育者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在教育活动中,他们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4、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在广义教育中,几乎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

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是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对象一一学生。

在教育活动中,相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5、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

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的主要组成部份,但不是全部。

6、教育物资:是指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

根据这些物质资源在教育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三类。

这是教育活动中物的要素。

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在学校中主要指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校办工厂、农场等的数量与内部的设备装置。

教育媒体是教育活动中两类主体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育媒体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中具他信息的载体。

教育辅助手段是那些匡助教育者教和受教育者学的物质工具与技术手段,它与媒体的区别在于它本身并不是教育中需传递的信息的载体,而是某些信息载体传递时必须有的工具或者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概论交卷时间:2020-06-15 10:04:01一、单选题1.(2分)________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 教学B. 教育C. 自学D. 智育2.(2分)“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_________首先提出的。

A. 裴斯泰洛齐B. 卢梭C. 杜威D. 赫尔巴特3.(2分)班主任的()是班主任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和策略性的部分。

A. 指导性工作B. 决策性工作C. 常规事务性工作D. 协调性工作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论述,错误的是________A. 义务教育又称普及教育B. 义务教育具有自愿性和免费性C. 义务教育既是个人的义务,也是国家的义务。

D. 我国现在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5.(2分)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______ __A. 教育理论知识B. 崇高的职业道德C. 文化学科知识D.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6.(2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________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融合课程7.(2分)_______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 教学B. 教育C. 自学D. 智育(2分)下列关于教育的个体功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A. 教育影响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B. 教育发展个体的谋生技能。

C. 教育会阻碍个体的良性发展。

D. 教育增进个体的幸福感9.(2分)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_______A. 个人本位B. 指导性C. 现代D. 社会本位10.(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A. 校园环境B. 教室环境C. 学风D. 教师11.(2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

A. 政治B. 经济C. 文化D. 人口(2分)教育中的“揠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A. 阶段性和顺序性B. 整体性C. 稳定性和可变性D. 不均衡性和差异性13.(2分)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 国家课程B. 工具性课程C. 拓展型课程D. 社会中心课程14.(2分)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是()。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15.(2分)“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属于哪种观点A. 单因素论B. 多因素论C. 内发论D. 外铄论二、多选题1.(3分)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的起源论的是:_________A. 劳动起源论B. 社会起源论C. 生活起源论D. 生物起源论2.(3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 )A. 班主任的权威B. 班主任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C. 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D. 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E. 班主任的地位、职权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_______。

A. 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B. 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C. 有跟社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D. 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4.(3分)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_______________A. 关注每一位学生B.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5.(3分)教育目的具有的特点是A. 强制性B. 宏观性C. 历史性D. 理想性三、填空题1.(2分)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2分)教育目的具有多种功能,主要表现在、、激励功能,指导功能,评价功能。

3.(2分)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4.(2分)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5.(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年19956.(2分)现代社会教育的属性表现在以下方面: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长期性,民族性。

7.(2分)德育过程的三个要素可概括为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德育活动8.(2分)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9.(2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10.(2分)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四、判断题1.(2分)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2分)人本主义认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人的情感、意志等,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而理性和科学不过是意志的工具。

√3.(2分)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因此教育影响都是正面的。

×4.(2分)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5.(2分)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的矛盾构成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动力。

√五、简答题1.(10分)案例1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吗)案例2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案例3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案例1 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案例2 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案例3 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

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六、论述题1.(15分)试述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意义。

教育国际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其出现的时代背景、内涵和意义分别如下:(1)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教育国际化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国际化,全球范围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了各国的经济发展;②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国际化,全球科技竞争日益烈,科技合作日益频繁,经济和科技国际化推动了各领域的国际化;③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些都为教育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又推动了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

(2)教育国际化的内涵①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国际性的特点,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地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

②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还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

③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

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3)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教育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具有双重意义,它既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冲击和挑战。

①发展的机遇。

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的国际化使教育市场开放,弥补了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不足。

第二,教育国际化使国际教育会议的举行日益频繁,国际间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更加频繁。

这样可以增强各国教育和学术的交流,吸取他国教育的先进经验,促进国内教育发展。

第三,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科技知识和教育管理方式。

第四,教育国际化推动了国内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②冲击和挑战。

教育国际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形成了冲击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加剧了国际间教育的不平等。

第二,国际商业化思潮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会对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学校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第四,发达国家在政治、文化和价值领域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会扩大。

总之,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它对教育发展具有机遇和冲击双重影响。

在此,任何国家都要做好应付它的准备,要对教育国际化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