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翻译中的“真”,“情”,“美”-2019年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核心,它们代表了文学作品所要追求的高尚境界和终极目标:
1.真(Truth):真指作品反映了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的真实
性和真理性。

作品应该追求真实还原生活的本质、探索人
类的存在和内在世界,以及揭示人性、社会和历史的真相。

作品通过真实性,使读者能够在其创作中感受到人类经验
的共性和价值,并引起共鸣。

2.善(Goodness):善指作品体现了道德和伦理的规范和价
值。

作品应该通过创作形象、情节和主题,探讨伦理和道
德问题,呈现出人类美好的一面。

作品可以启发人们思考
善良、正义、友善、关爱等道德价值观,并传递积极向上
的情感和信念。

3.美(Beauty):美是文学作品所要追求的最直观和核心的
审美价值。

美指作品在形式、结构、语言、艺术构思等方
面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作品通过其美感,给读者带来审美
的享受,触动情感、激发想象力,使人感受到美的力量和
魅力。

"真、善、美"的统一是指在文学创作中,这三个价值维度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并统一于作品中。

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真实性、善良性和美感,通过表达真实与真理塑造出良好而美丽的形象和情节,引发读者思考、
体验和欣赏。

通过追求"真、善、美",文学创造可以成为人们探索和了解生活、人性和社会的途径,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感和思索意识,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美的价值追求,提升了作品的内在意义和文化价值。

哲学爱默生翻译欣赏1

哲学爱默生翻译欣赏1

是表达作者的感受,即情(叙事型,状物型 和议论型) ► 美:通过语言、文辞所表达出的情味、韵致 和意境之美
散文翻译的三个要求
► 传递出原文的“真”
、“情” 、“美”
翻译评析一:Philosophy vs. Emerson
李会芳
原作风格特点及译文比读
► 原作风格特点:学术化,专业性,抽象性,感情语
超验主义的特点
► 超验主义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成为美国文化
中一个重要遗产。这种思潮发源于单一神教, 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人与上 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其结果是 解放了人性,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 成为可能。超验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 自由的社会,尽管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美国超验主义(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超验主义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十九世 纪三十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但波及其他地方,成 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与 拉尔夫· 沃尔多· 爱默生以及梭罗相关的一种文学和 哲学运动,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 经验和科学之外,通过直觉得以把握。 ► 超验主义的哲学内涵,最微小中蕴含的即是最伟大 的缩影,其核心主张是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 识真理。
科技类/说理性散文

Primarily the book can be portrayed as an aesthetic approach to the world. Typically, as we saw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concepts “aesthetic” and “aesthetics” have both a restricted and an extended usage, and they can be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formal or organizational facets of artworks in contrast to their apparent topics. The aesthetics of Disappearance’s standing as an aesthetic creation is obvious from the way Virilio struggles to present it as a consistent philosophy of art, as a commentary on the artistic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as a whole. His aesthetics, then, welcomes the examination of all of these subjects and objects. ---- The Aesthetics of Disappearance, an Introduction

散文翻译中情韵美和音韵美的传达-最新文档资料

散文翻译中情韵美和音韵美的传达-最新文档资料

散文翻译中情韵美和音韵美的传达提起散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然而,散漫的文字并不代表散漫的心。

因此,“形散神不散”是它的灵魂,意境是它的情调。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散文尤其讲究通过写景状物,抒发作者感情,但却强调“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因此,如何通过客观反映生活形象的“境”揣摩出反映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的“意”,再进一步将它在另一种文字中恰当地翻译出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一篇小小的文章,很难全面概括。

在这里,笔者只想从情韵和音韵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情韵美的传达一篇散文,可能是忧伤的,也可能是快乐的;可能是愤懑的,也可能是充满希望的。

它既然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就不可避免地要传达作者当时的心情。

而作者的这种心情,就会通过或抑郁哀婉、或高昂激奋、或轻松幽默的话语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作品的情韵。

这种情韵往往不是直接通过一些显性的词语表达出来的。

譬如,心情低落的作者的作品中可能连一个表示“忧伤”、“抑郁”等的词都没有,但作品整个的基调却可能通过作者描写的深蓝色的大海、漆黑的不见星光的夜空和凋零的树木等等反映出来。

而这恰恰是高明的作者的写作方式。

举例如下:《鹤林玉露》第四卷第七节中有这么一段:“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苔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花影参差,禽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翥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

”(郁达夫,1933)全文仅仅记录作者自己的日常生活,却透出一股浓浓的闲适、悠闲之情。

笔者认为恰恰是这一类的文字最得散文的意境,却也是最难翻译的。

究其原因,就在“情韵”二字。

如何将这种“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的情感用另一种文字同样含蓄地表达出来,可是对译者的一大考验。

“情韵”的传达,关键在于选词。

每种语言都有同义词,但同义词语使用的语域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

在译文中如何选择最能体现原作感情基调的词语,恐怕是翻译的一大难点,却也往往是产生佳译的出彩之处。

汉英散文翻译音韵美与情韵美

汉英散文翻译音韵美与情韵美

汉英散文翻译音韵美与情韵美【摘要】散文短小自由真实,具有音韵美与情韵美。

在汉英散文翻译中,译者除了要遵守一般翻译原则外,更要体现原文音韵美和情韵美。

强调散文翻译中音韵美、情韵美的重要性,以《荷塘月色》为例,选择朱纯深先生的英译本,具体分析散文翻译中音韵美和情韵美。

【关键词】散文;翻译;音韵美;情韵美一、前言散文取材广泛,常由生活细节、片段引发感慨,抒情达意。

由于散文多源自生活,是真人真事引发的思考,散文成为表达自我独特体验与感受的渠道之一。

散文的篇章结构较为自由,给予了作者较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另外散文具有简练畅达、口语化与文采化、节奏顺势与顺口的特征。

在散文翻译中,译者须充分考虑散文的几大特性,熟练运用翻译技巧,结合自身文学素养,使译文“形散而神不散”。

本文主要探讨散文翻译中的音韵美和情韵美。

二、音韵美“广义的散文的语言,和自然界其他运动形式一样,是有节奏的。

这种节奏虽不规则,但惟其随意、惟其自然而妙不可言。

”翻译理论家奈达说:“好的散文,同好诗一样,应该有语音和语义的跌宕起伏,以使读者阅读时能感受到节奏上的张弛。

”人们在用母语创作散文时,常意识不到文字的音韵节奏。

在翻译时,这一特征常会强化。

如果译者在翻译时忽略音韵美,原文的美感将大打折扣。

散文的音韵美体现在语音和句式上。

前者表现为声调的平仄或抑扬相配,无韵有韵交融,词义停顿与音节停顿。

后者表现为整散结合,长短交错,奇偶相协。

在翻译散文时,译者需注意散文的音韵美。

汉英语音特征上的差异,译者在追求散文的音韵美时困难重重。

因而译者除了甄选词语、句式、语式和结构,还需对所选内容进行安排和处理,避免僵硬堆砌之感。

三、情韵美散文是作者抒情达意的一种渠道,可悲可喜,可简朴、寓理于微。

既然反映思想感情,那么散文就不可避免地传达作者当时的心情。

这种心情通过散文语言体现出来,就形成了散文的情韵美。

作者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将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相融合,通过文字体现出来的过程称为意象。

散文的“情韵”与翻译

散文的“情韵”与翻译

散文的“情韵”与翻译在文学的瑰宝中,散文无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没有小说的跌宕起伏,没有诗歌的押韵和意象,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那便是“情韵”。

情韵是散文的灵魂,是它吸引读者、感动读者的源泉。

那么,什么是情韵?简单来说,情韵就是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气息,是文章的气场,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心灵震撼。

在翻译中,我们常常讲求“信、达、雅”,这三个字中,“雅”便与情韵息息相关。

只有情感和韵味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才能算得上是一篇优秀的散文。

情韵首先来自于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只有有着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的人,才能写出让人共鸣、让人感动的文章。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他用简单的笔触,描述了父亲送他上学时的情景,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这正是因为他通过文字,传达出了自己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同时,情韵也来自于文字的选择和运用。

有时候,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语气来表达,所传递的情感就会完全不同。

而有时候,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能够成为点睛之笔,让整个文章都活起来。

例如,在翻译杨绛的《我们仨》时,译者不仅要注意到杨绛用词的精炼和准确,更要注意到她文字中透露出的那份淡定和从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译出杨绛的散文情韵。

再者,情韵还来自于文章的结构和节奏。

一篇好的散文,其结构一定是严谨而自然的,其节奏一定是和谐而起伏的。

在翻译中,我们也要注意这些问题。

例如,在翻译张岱的《陶庵梦忆》时,我们要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和节奏,让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感受到原文的情韵。

综上所述,情韵是散文的灵魂,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一点。

在翻译中,我们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情韵,让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感受到原文的情感和气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译出一篇优秀的散文。

翻译中的“美”与“真”:散文的魅力与价值当我们探索散文的魅力与价值时,我们不仅要欣赏其多样的风格与情感表达,还要翻译过程中的“美”与“真”。

散文翻译不仅要求传递原文的含义,更要还原那种真实、自然的美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鸣与美好。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英汉翻译技巧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英汉翻译技巧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英汉翻译技巧发表时间:2019-07-19T11:40:02.077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作者:宋燕付瑛群王帅琪王红溪[导读] 散文“Sweet September”以优美的文笔、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其汉语译文层出不穷。

本文以刘庆荣的译文《甜美的九月》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视角对原文理解、修辞方法、文化差异、语序调整、词义选择五方面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翻译思路及译本,旨在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宋燕付瑛群王帅琪王红溪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66590【摘要】散文“Sweet September”以优美的文笔、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其汉语译文层出不穷。

本文以刘庆荣的译文《甜美的九月》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视角对原文理解、修辞方法、文化差异、语序调整、词义选择五方面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翻译思路及译本,旨在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关键词】翻译美学;散文翻译;甜美的九月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075-021.散文翻译与翻译美学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亦称美文。

“美”不仅体现在意境和情趣,更体现在语言形式方面,包括音韵节奏、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

散文翻译就是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之美,再现内容、形式、感情、意境、情趣之美,从而传达散文之美(李明,2010)。

赏评散文翻译也就是根据美学原理,通过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比较原文和译文的审美要素,评价审美再现效果,探索译者再现原文之美的方法和规律(陈宏薇,2000:62)。

因此,研究散文翻译离不开翻译美学。

“Sweet September”节选自美国作家Hal Borland的经典散文著作《一年十二个月》(Twelve Months of the Year)。

它以优美凝练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九月的美好景象,极具想象力和画面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英译策略——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英译策略——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Vol.19No.14引言张培基是中国著名翻译家、教授,28岁时便在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一生译出了无数经典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也给其他译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他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收录其翻译生涯中的经典译作,让读者大饱眼福,也让译者深受启发。

本文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国散文时感受、传递和创造美,旨在为译者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翻译视角,启发翻译爱好者的翻译创造力,不断增强其文化自信,促使其译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一、翻译美学及许渊冲的“三美”翻译思想(一)从美学到翻译美学对美学的定义是美学的最大难题。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对感官的感受”。

苏格拉底(Socrates,469B.C.—399B.C.)及诡辩家希庇亚斯(Hippias,460B.C.—399B.C.)曾就美学一词的定义进行过一次激烈的辩论,仍未能定义何为“美”。

最后,苏格拉底无可奈何地说,“美是难的”(董广杰等2011:12)。

被誉为“美学之父”的亚历山大·鲍姆加登(Alexander Baumgarten,1714—1762)是第一位使美学成为一门学科并将其定义为“对好坏的评判”的学者(毛荣贵2005:1)。

18世纪,实验美学在欧洲兴起,其宗旨是在具体事物中发现美的本质再寻找普遍标准来定义美,而此后欧洲大陆学者将美学定义为人们的某种需要被满足之后产生的愉悦感受,即对美的真实且自然的情感流露(董广杰等2011:20-21)。

在哲学视角下,美能使人感知欢乐、满足等情感。

古罗马时期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106B.C.—43B.C.)主张“辞章之美”,泰特勒提出“忠实之美”等(蒋雯倩2018:73),它是人们找寻愉悦的反射,是抽象的、实在的,可以被发现、被概括。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注重意象的表现形式,不太关注微观透视(刘宓庆2005:79-80)。

试析冰心作品中的“真”与“爱”

试析冰心作品中的“真”与“爱”

试析冰心作品中的“真”与“爱”冰心的作品忠实地反映了她创作的基本态度和一贯追求,即创作“真”与“爱”的文学,表达对生命的“爱”。

“真”既是她的人生态度,也是她的创作态度;“爱”既是她的真切体验,也是她对世界本质的概括。

因此,本文在分析冰心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真”与“爱”的同时,进一步阐释“冰心体”中“爱的哲学”的产生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真”,是冰心坚持了一生的文学观。

她在年轻的时候,就提出过自己的文学理想:“这其中只有一个字‘真’。

所以能表现自己的文学,就是‘真’的文学。

”[1](P193)在她长达70多年的文学创作活动里,她一直都在沿着她为自己规定的这一“真”的文学理想而前进。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

“有了爱便是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至理名言,也是她终其一生信守的信念。

在冰心的理解里,爱是人类的生命,是人类的一切。

在她的作品中,她以对人类进行“爱”的启蒙,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为己任。

“爱”几乎是贯穿冰心一生的纽带。

冰心以“爱”的哲学为底蕴,以“爱”的澄明照亮人内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的生命更高远的精神瞩望。

冰心的作品忠实地记录了冰心创作的基本态度和一贯追求:创作“真”与“爱”的文学,表达对生命的“爱”。

“真”既是她的人生态度,也是她的创作态度;“爱”既是她的真切体验,也是她对世界本质的概括。

“真”是她文学创作的基础,“爱”是她心灵祥和的升华。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科学”、“民主”的旗号下,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而艺术”,郑振铎在评价文学研究会时说“他们提倡血与泪的文学,主张文人们必须和时代的呼号相应答,必须敏感着苦难的社会而为之写作。

文人们不是住在象牙塔里面的,他们乃是人世间的‘人物’,更较一般人深切地感到国家社会的苦痛与灾难的”[2](P9)。

作为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的冰心很早就主张“要创造‘真’的文学”[1](P193),她在《寄小读者》里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

论散文翻译中意境美“三层次”再现

论散文翻译中意境美“三层次”再现

论散文翻译中意境美的“三层次”再现摘要意境美的再现是实现成功散文翻译的重要因素。

散文意境是一个多层次、多纬度的复杂结构。

根据宗白华先生的“三层次”说,散文中的意境创造需要有真实与真诚的融入,生命的灌注和灵趣,并善于处理景、物、我三者的关系。

基于散文意境的创建结构,本文从情感的传递、意象的翻译和想象的生成三个方面,来对散文翻译中意境美层次再现的技巧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散文翻译意境情感传递意象翻译想象生成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意境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话题,意境的再现是文学翻译的任务和困难所在。

散文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范畴,如何在译文中成功再现原文的意境,使译文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文以入情、产生丰富的想象、得到美的享受,是散文译者不容回避的课题。

本文从情感的传达、意象的翻译和想象的生成三个方面,分层次地对散文翻译中意境的再现技巧做研究和探讨。

一散文意境的美学特征散文意境本质上是散文作家把握自然和社会人生,并将主观内情与客观物境交织渗透而构成的艺术境界。

它偏重于实情实景的叙述,特别是对生活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绘。

散文同诗歌一样,也需要想象和联想,也有意象的营造和借助外景来抒发感情,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端于“实境”,都是通过具体真实和确定性的描述,再形成一种情与景融、意与象通的艺术境界。

由于散文文体上的自由散淡,散文意境也较为疏散和随意。

它的意境的展开比较平实舒缓,从意境初展到拓展到深层有着明显的铺垫和渲染过程。

它还特别注意意象间的相互照应和连接的紧密。

散文因不受篇幅长短的制约,不受句式、韵律、节奏等的束缚,加上语言表达极其丰富、自由、灵动,因此在写境时,往往采用“多角度、长镜头地摄入,展示宽广的、立体的表现空间”。

其意境往往由多幅色彩各异、景深不一的画面构成。

散文意境的美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真情真景的融入散文家黄河浪的名篇《故乡的榕树》就是以真实和真诚创设意境。

作者还描写了故乡的风俗人情,如关于老榕树的传说,女人们在榕树下烧香求神等。

传统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中情感美的传递

传统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中情感美的传递

传统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中情感美的传递童兆升【摘要】从传统文艺美学视角出发,以《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新编版)中汉英散文翻译为例,探讨刘士聪教授传译情感美的方式和技巧。

研究表明,在散文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以传统文艺美学理论作为观照,熟知原文的创作背景,把握原文的语言风格,准确拿捏作者情感,并通过选用恰当的词语,模仿原文的语气,灵活变通句式等方式传递原文的情感美。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ransmission of emotions in essays 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the texts inMr .Liu Shi-cong′s E-C and C-E Essays Translation and Appreciation ( New Edition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nslators can translate Chinese essaysinto English with referenc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views .Translators should know the writing background , grasp the text style and have an accurate feel of the emotions in the originaltext .Furthermore , they should use the appropriate expressions , retain the author ’ s mood and flexibly make adaptations to sente nce structures so as to achieve a natural and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essays trans -lation.【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26)004【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传统美学观照;汉英散文翻译;情感的传递【作者】童兆升【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黄山245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加强现当代散文的翻译与研究。

萧红散文翻译中“情韵”的再现——兼评

萧红散文翻译中“情韵”的再现——兼评

散文风格的完美再现——兼评《永远的憧憬与追求》的两种英译本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余雍430079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两种译文在译名,句子整合,篇章意识和意境格调的处理和效果,领略译者对萧红散文风格的完美再现。

关键词:散文;译名;句子整合;篇章意识;意境Abstract: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appreciate the excellent rep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s prosaic style with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and the resulting effect by two versions in the aspects of target title, sentence structure, textual attitude and ideorealm.Key words: prose; target title; sentence rearrangement; textual attitude; ideorealm1.引言萧红是我国现代文坛上蜚声中外的杰出女作家,她以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具有强烈主体色彩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文体风格,从而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

其散文作品独具魅力和特色,萧红的文学语言不华丽繁缛,没有文言词语、外来语,显得朴实清新。

句型简单,有时反复使用同一句型,或同一语句,多用短句。

语言的总格调就是个“淡”字,淡而有味,韵味悠长。

然而这些元素所创造的形象,意境和情调都有某种韵味,经得起咀嚼和体味。

其近百篇散文题材几乎都是作家自我生活的叙写。

《永远的憧憬与追求》回忆了作者无爱和寂寞的童年,祖父的善良和慈爱是作者漫长凄苦岁月聊以慰藉的爱和温情,引得我去永远的憧憬与追求。

散文翻译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

散文翻译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

浅析散文翻译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摘要: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往往篇幅短小,而手法灵活自由。

融作者的情感与哲理等为一体。

字里行间表达着作者的内心情感和人生领悟。

读散文,足以怡情,足以博学,足以审美。

本文通过从散文的美学角度分析了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几个片段,以浅谈英汉散文翻译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关键词:英汉散文翻译外在美内在美散文的“美”在散文翻译中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它不同于科技翻译等,优美的散文翻译不仅要求语言准确、通顺,而且要力求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不仅要传达原文的外在美,也就是形式美,而且要传达原文的内在美,即内容美。

做到使原文和译文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统一。

张培基教授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仔细研读每一篇,都使我们获益匪浅。

张教授的译文流畅而自然,如果只读译文,你甚至觉得译文就是原作本身。

张教授不仅善于精确用词,而且在句式选择,结构安排等方面军事流畅细致并且雅俗得当。

既恰当表达了原文信息,又很好地保持了原文风格,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外在美与内在美。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名篇的片段,浅谈外在美与内在美这两个方面。

一、散文翻译形式之美——外在美文字组合产生了结构美,而音位组合而产生量音韵美。

一篇优美的散文,首先呈献给读者的就是它的语言文字,所以在遣词造句和行文结构等方面要尽量让读者以优美的音韵节奏等,这其中可以运用各种恰当地美学修辞格。

形式美指在诸方面所呈现的美,具体指和谐、对称、平衡、均衡、协调、统一、得体、适宜、规律性、多样性等。

[1]刘宓庆在《翻译美学理论》一书中给翻译美学中的形式美提出了五个基本原则:始终一贯,行文得体,文化适宜,灵活多样,言简意赅。

这是宏观上给翻译中形式美归纳的几点原则。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片段加以说明。

如在朱自清的《匆匆》[2]一文中,有如下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张培基教授将其分别译为“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 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 if peaches shed their blossoms, they will flower again.”[3]译文和原文一样都使用了排比结构,使译文显得对仗工整,节奏整齐。

论文学翻译的“真”与“美”

论文学翻译的“真”与“美”

论文学翻译的“真”与“美”
高雷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在文学翻译中“真”与“美”是密不可分的,“美”以“真”为基础,“真”应该上升为“美”。

本文首先谈了“真”的重要性,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准确把握,接
下来,文章从五个方面,讨论了实现“美”的必要性和途径。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高雷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文系;江苏;淮安22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6
【相关文献】
1.关联性与文学翻译中的意境美保真 [J], 朱燕
2.文学翻译存真以求美 [J], 李莉
3.探究英美文学翻译文化传递确定文学翻译中读者地位 [J], 荆薇
4.从辩证思维角度看文学翻译的“真”与“美” [J], 李琼书
5.文学翻译中审美信息的保真:可能性与必要性 [J], 雷鹏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翻译中的“真”,“情”,“美”
1.前言
《落花生》选自许地山先生(1893-1941)的作品。

许地山,名赞,字地山,笔名落华生。

留学归来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曾合办《新社会》旬刊。

具有进步思想。

《落花生》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家人一起吃花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子女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洗尽铅华。

这篇散文侧重于以情驭事,融情于事,整体语篇上主题意义明确,风格朴实无华,清新而自然。

句式上,句子结构简单,多为简单句和并列句,句子短小,充满口语色彩。

2.《落花生》的“真”
散文的“真”,主要体现在散文的“直”和“实”。

“直”是指直抒胸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实”是指文章表达上“不加雕饰,不施铅华,全凭本色的真实和直接”(胡显耀,李力,2009:172)。

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也要体现散文的“真”,根据莱斯的文本分析理论,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词汇层面,要尽可能地理解和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内涵意义,外延意义,联想意义,还要注重体现原文本的风格特点。

句式层面,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本篇译文中句式应选用自然简单的表达。

语篇层面,要保持与原文一致的风格,而且译文的整体风格也要一致,不能出现书面语口语混搭的现象。

下面作
者选用杨宪益和张培基先生的译本进行比较赏析。

例1.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

杨译:Behind our house there was a patch of land.
张译:Behind our house there lay half a mu vacant land.
原文中,“半亩”中的“半”根据《新汉英大辞典》除了表示“一半”,“中间”,还可以比喻“很少”。

在对目的语读者进行阅读反馈调查中,他们也表示无法理解“half a mu”是什
么意思,同时降低了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

他们表示可以理解“a patch of land”,但非上佳之选。

其中一位目的语读者认为,“a stretch of barren land”更为地道。

《新英汉大辞典》给出的“a stretch of barren land”的13个例句中,分别出自hk.dictionary.yahoo,.sina,而“a patch of land”取自BBC:Kenya-Somalia abductions:Profiles。

由于原文中并没有在本句中体现荒芜二字,因此杨宪益先生的翻译比较贴切自然。

但是”stretch of barren land”强调了是不毛之地,与后文“让它荒着怪可惜的”相照应,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翻译。

例2.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杨译:“Everybody can afford to buy them,whoever they might be,and everyone likes them.Thats whats good about peanuts,”said I.
张译:“Peanuts are so cheap,”said I,“that anyone
can afford to eat them.Peanuts are
everyones favorite.Thats why we call peanuts good.”
“afford”在用的时候,经常采用“afford”+noun的表达方式,“like them”并不能表达原文中喜欢吃的意思。

在张培基先生的译本中“Peanuts are everyones favorite”使原文中喜欢的程度被无故加深,并且“Thats why we call peanuts good”中的“we”用的不恰当,这是作者一人的观点,不能当做大家的观点,这也是原文所要表达的,因此这句话应该改译为:“They are cheap and ev eryone can afford them and enjoy the taste.That is what I think is good about peanuts”I said”。

3.《落花生》的“情”
《落花生》的“情”真挚朴实,以最平常的事件,揭示深刻的道理。

这就需要把原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尽量精确地转移到译文当中。

没有移情,原作的生命就难以延续;没有移情,就不可能产生忠实可读,扣人心弦的译文(潘卫民,2006:51-4)。

例3.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杨译:We talked late into the night before dispersing.Although we ate all the peanuts that evening,Fathers words still remain embedded in my mind.
张译:We kept chatting until the party broke up late at night.Today,though nothing is left of the goodies made
of peanuts,fathers words remain engraved in my mind. 这是作者在听完父亲的教诲,作者对此次经历的体会。

也是本篇感情的收尾之笔,两个译本分别用了“embed”,“engrave”,目的语读者认为“engrave”在英语中的程度不及“embed”,“engrave”只是静态地刻在表面上,而“embed”表示深深镶嵌,并且与原有的思想融合,形成新的思想。

在《柯林斯英汉双语大字典》中“embed”解释为:“V-T If something such as an attitude or feeling is embedded in a society or system,or in someones personality,it becomes a permanent and noticeable feature of it.”“engrave”解释为:“impress or affect deeply”可见“embed”有根深蒂固,在心里安家落户,生根发芽之意。

由于作者将“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可见对作者影响之深。

成为有用的人而不浮夸的人是作者崇高的人生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尊敬。

上述种种表明:“embed”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在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方面,都是上佳的选择。

4.《落花生》的“美”
散文的美主要体现在形散神不散,语言精炼朴素,以小见大。

就《落花生》而言,父亲借助平凡的花生讲述做人的道理,深入浅出,富于哲理。

翻译散文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散文的风格,“篇中不能有冗章,章中不能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语”(刘士聪,2002:140)
例4.“……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杨译:...The peanut lies buried in the soil,waiting until it is ripe before letting people dig it up...
张译:...tiny little peanuts bury themselves underground and remain unearthed until theyre ripe...
在这段的翻译中,“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杨宪益先生用了“The peanut lies buried in the soil,waiting until it is ripe before letting people dig it up.”张培基先生用了“tiny little peanuts bury themselves underground and remain unearthed until theyre ripe.”这句话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对原文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原文看出作者是在强调花生不喜浮华,静待绽放的高尚品格。

就忠实程度而言,杨译比张译程度高。

但是就艺术美感上来看,张译把花生拟人化了,将它本身生长在地底下这种自然现象处理成花生主动遮蔽锋芒,这是对作者原文意义深刻理解之后的艺术升华。

张译中的“tiny little peanuts”正好与小孩子的“小”相互契合,具有艺术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