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2)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民歌悠扬 演唱《赶圩归来阿哩哩》音乐教案

2024-2025学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民歌悠扬 演唱《赶圩归来阿哩哩》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歌曲分析《赶圩归来归来啊哩哩》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

歌曲为四四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

歌曲以十六分音、前十六分音、后十六分音符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彝族风情。

2、体验彝族歌舞带来的乐趣, 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3、能用轻快富有弹性、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表现彝家姑娘赶集归来的高兴心情。

教学重难点1、体验彝族歌舞带来的乐趣, 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能用轻快富有弹性、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表现彝家姑娘赶集归来的高兴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串铃、铃鼓、双响筒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彝族服饰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2、彝族简介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的服饰十分精美,花包头是彝族服饰重要组成部分。

广袤丰饶的土地,孕育出彝族人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踏上一段音乐的旅程,去一个充满欢乐和热情的地方。

我们将一起感受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

三、歌曲学习1、初步聆听: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速度:中速稍快歌曲情绪:欢快、喜悦的2、再次聆听:你从歌曲中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来,并说说它是什么意思。

(“阿哩哩”:高兴、快乐的意思。

)3、《赶圩归来啊哩哩》赶圩是什么意思?赶集的意思。

赶圩归来阿哩哩就是说赶集回来很高兴。

4、歌曲背景:1979年冬天,壮族词作家古笛等一行到隆林德峨乡体验生活。

当时正值圩日,彝族姑娘们身着五彩缤纷的服饰,欢天喜地地选购自己喜欢的布料、小工艺品,然后结伴走回山寨。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南方圩日的风情,感受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民族特色和喜悦气氛。

2.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介绍,包括圩日的由来、意义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分析,重点讲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

3. 合唱部分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学唱,理解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歌曲中民族特色旋律和节奏的把握,合唱部分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圩日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分组练习合唱,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曲谱、歌词和背景介绍。

2. 教学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进行合唱练习。

3. 教学用具:指挥棒、节拍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南方圩日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圩日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歌曲的背景介绍,包括圩日的由来、意义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重点讲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

3. 学唱歌曲:从单声部开始学唱,逐渐过渡到合唱部分。

在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民族特色旋律和节奏。

4.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并指导学生如何协调合唱。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圩日文化的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圩日的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

五年级《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五年级《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课赶圩归来啊哩哩题课型音乐教学总 1 课时授课课时第 1 课时时间9.28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

4/4 拍,羽调式,二段体构造。

曲调承受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教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玩耍欢乐、开心唱歌的欢快场面。

歌材曲以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分使歌曲的心情表达更为喧闹。

第一乐段只有二个乐句,曲调中大跳使音乐富有动感和舞蹈性,形象地表现了一群农家姑娘边跳、边唱的情景,唱出了她们对析甜蜜生活的欢快和喜悦的心情。

其次乐段是歌曲的副歌局部,音调均在高音区进展,句末的一小节在八度上移大跳后,全曲完毕在主音上,把人们尽情欢唱美满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推向高潮。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学问2、在音乐实践中打击乐器的奏法以及打击乐器间的协作。

与技能教学目过程通过训练,提高四部打击乐的合奏力量标与方法情感通过学习和表演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宠爱并且承受彝族的音乐态度风格,感受并宠爱彝族风俗,接纳多元的名族文化。

价值观教法听唱法,指导法,赏识法,表演唱法学法学习起有感情地表演彝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学点推测情分学习困准确把握 4/4 拍的节拍规律,四声部的打击乐伴奏声部与声部间关系析难推测和谐、均衡教学具钢琴课件录音机打击乐器预备教学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感悟板书课题,出示目标本课主题是农家乐,看看在遥远的彝族部落发生了什么事儿?本节课的目标是--〔出示,齐读〕要想到达目标,得大家导入自学,大家有信念吗?请翻开课本。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去歌曲中感受吧!听听彝家妹子他们的生活!学生活动教师关心教自己跟音乐画旋律线,练习一分钟授找出难点,提问解决课听琴声来改正偏音一.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完整的倾听一遍范唱1.歌曲中彝家妹子唱的和我们的农家生活一样吗?2.你宠爱吗?二.先学〔第一次〕自学前四乐句,视唱曲谱,感知节奏三.后教〔第一次)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留意口型的正确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学流程教师关心教学感悟四.出示自学指导 2××××××××要想学好这首歌,我们首先日落×. ×哩〕西山〔啊哩要学好歌曲的节奏,请同学们齐读节奏。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能用活泼、亲切、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多形式的演唱歌曲。

2、感受彝族音乐风格,体验彝族风俗人情,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

3、采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利用沙锤、双响筒,响板为歌曲伴奏,增强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能用活泼、亲切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

辨别、区分“啊哩哩”的音高、强弱,并学习演唱。

2、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ppt、学生用书、沙锤、响板、双响筒,铃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12 34 5 - 15. 53. 54 32 1-二、律动:请同学们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去旅行吧!(同学们跳舞,播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三、彝族风俗人情介绍瞧,我们来到了彝人古镇,请哪一组的同学为我们讲解彝族风俗人情,其他孩子作补充。

(小组讲解彝族舞蹈、服饰等)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学唱歌曲1、听!彝族人们唱着歌欢迎我们呢,请你们仔细聆听,认真思考,“圩”是什么意思?这首歌曲中出现最多的词是什么?(孩子聆听思考:圩是集,赶圩就是赶集,出现最多的词是啊哩哩。

)2、啊哩哩心情高兴,那可用什么乐器来表示呢?请你们带着欢快、喜悦的心情再次聆听,听到啊哩哩是用你们喜欢的乐器表示。

听完后,请你们思考,小组讨论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几拍子,强弱规律。

(再次播放音乐,孩子用乐器自由表现,听完后小组讨论。

)3、请你们边拍节奏,再次聆听,思考第一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部分)4、彝族人们看到你们这么喜欢这首歌,请你们“哩”音轻声、高位置的哼唱。

(1)完整哼唱第一段。

(2)这么多的啊哩哩,音高、强弱都一样吗?根据音高、强弱的不同再次哼唱。

(3)你们的音准唱得很准确,请你们有节奏地按照强弱规律念一次歌词。

5、你们的歌词念得非常有感情,节奏也很好,请你们请你们加上歌词跟唱。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感受彝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3. 了解彝族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增进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感受彝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2. 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音准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响设备。

3. 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彝族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谈论对彝族文化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要求。

(2)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全班同学一起演唱歌曲,体会欢快的情绪。

3. 歌曲讨论:(1)引导学生谈论歌曲中描绘的场景,体会歌曲的意境。

(2)讨论彝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彝族文化。

4. 音乐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创作类似的歌曲,可以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演唱要求。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民族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彝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彝族音乐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彝族文化展览,感受彝族艺术的魅力。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彝族民歌进行学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2. 各组进行表演,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让家人感受彝族民歌的魅力。

2.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于彝族文化的认识,汇总成果进行分享。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度、演唱技巧、团队协作。

2. 课后作业:分享情况、调查成果。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3.了解和掌握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如曲调、装饰音等;
4.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本节课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跳动和节奏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分解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演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处理旋律跳动、如何表达歌曲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在合唱中协调各个声部。
(2)节奏型的掌握: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等节奏型对学生来说也是难点,需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运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节奏;
-创设有趣的游戏,如“节奏接龙”,提高学生对节奏型的敏感度和熟练度。
(3)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民族音乐元素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在演唱中灵活运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合唱歌曲,它融合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和独特的节奏。学习这首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歌曲,了解其节奏、旋律和歌词的特点。这将帮助我们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南方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介绍赶圩的起源和意义。

1.2.2 讲解《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1.3 教学方法:1.3.1 图片展示:展示赶圩的场景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赶圩。

1.3.2 音频播放: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第二章:歌曲解析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和歌词含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2.2.1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2.2 解读歌词中的民族风情和生活场景。

2.3 教学方法:2.3.1 示范演唱: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2.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特点和歌词的含义。

第三章:歌曲学唱3.1 教学目的: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2 教学内容:3.2.1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2.2 练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3.3 教学方法:3.3.1 音频播放: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旋律学唱。

3.3.2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相互观摩和交流。

第四章:歌曲表演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2 教学内容:4.2.1 编排歌曲的表演动作和舞台布局。

4.2.2 进行歌曲的表演练习和展示。

4.3 教学方法:4.3.1 示范表演:教师示范歌曲的表演动作,让学生跟随学习。

4.3.2 团队协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2 教学内容:5.2.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歌曲和知识点。

5.2.2 推荐其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5.3 教学方法:5.3.1 问答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学习内容。

5.3.2 音乐欣赏:播放其他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讨论。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圩市的文化氛围,感受圩市的繁华与热闹。

2. 通过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 学会用激昂、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快速跳跃音和装饰音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乐谱,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布置简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圩市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的背景。

2.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语调。

b.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c. 分句教唱,重点讲解快速跳跃音和装饰音的演唱方法。

3. 练习: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加强合唱效果。

b.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演唱展示:学生分组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学生了解了圩市文化,提高了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集体演唱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圩市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圩市,让学生亲身体验圩市的繁华与热闹。

2. 邀请当地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圩市文化。

3. 开展圩市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等,让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圩市的感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安全,组织学生参观圩市时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广西彝族风味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了解彝族的风情,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竖笛电子琴投影仪打击乐器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课题引入刚才吹奏的曲子,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风味的曲子吗?(抽生回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彝家欣赏彝族风情吧。

三、欣赏 CAI课件制作的MV 介绍彝族风情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中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

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颇富民族特色。

彝族的服饰十分精美,花包头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 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赶圩、外出,姑娘们都要带上美丽的花包头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

凉山彝族男子喜欢披“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做工十分考究,有白、灰、青等色,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

彝族小伙子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日二十四日前后几天举行,贵州彝族则在农历六月初六左右进行。

现在火把节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斗牛、摔跤、跑马、选美、对歌、舞蹈、射箭、等各种娱乐性活动,到夜晚,人们点上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曾有古诗这样描绘火把节之夜的美景:“云披红日恰含山,列炬参差竟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日新月异。

只要你到彝族村寨走一走,你还会发现彩电、冰箱、拖拉机等电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彝族人的生活富裕起来了。

第2课《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第2课《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5.增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课《赶圩归来啊哩哩》。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参加过节日庆典或者民族活动时,有没有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气氛?”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民族音乐的魅力。
-学会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教师需指导学生掌握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和伴奏节奏,使学生能够在集体演奏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乐氛围和民族特色,增强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教师应通过讲解歌曲背景,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歌曲所传递的情感。
2.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的掌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某些复杂的节奏可能难以把握。例如,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等,教师需要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并掌握这些节奏。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民族音乐的应用展开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思考深度不够,容易停留在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深度。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牢。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唱让学生用活泼、亲切、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抒发彝家娃娃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养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良好习惯。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水平及对音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活泼、热烈的情绪特点并表现出来教学难点:1.歌曲处理:情感、速度的把握。

2.歌词的再创作。

教学方法:教唱法、情景法、聆听法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伴奏带、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跟着《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音乐学生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风格的歌曲?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彝族风情)【设计意图:用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的水平,并于无形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记忆。

】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赶圩”是什么意思?引出老师对彝族风情的介绍。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彝族风情,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1.聆听范唱。

师: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感受一下彝族赶圩时的快乐吧。

【设计意图: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并熟悉歌曲旋律】2.听伴奏,学生尝试演唱歌曲【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学唱歌曲】3.师生接龙。

【设计意图:以游戏形式演唱,首先能够在演唱中纠正学生没唱准的地方,同时实行师生互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课堂气氛活跃。

】4.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如男女对唱,领唱、合唱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活泼、亲切、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在演唱中体会并用歌声抒发彝家娃娃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设计意图:加深歌曲的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自己对歌曲实行自主学习。

】三、合作交流1.为歌曲伴奏老师用不同节奏边伴奏边演唱。

4/4 ×××××(拍手)4/4 0 0 ×××(拍手)4/4 ×—×—(跺脚)2.学生根据教师伴奏自选喜欢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民族风格,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采用聆听、演唱、表演、伴奏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表现音乐。

3.帮助学生掌握××××、×××、×××等节奏,并用打击乐合奏。

教学内容:本首歌曲选自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五年级第九册,本首歌曲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

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

歌曲以××××、×××、×××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导入环节能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课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熟悉的历史,在导入环节我使用多媒体播放几段不同民族的舞蹈,通过抢答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用舞蹈这种视觉效果来带他们走进少数民族,从而引出彝族歌舞。

这样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把呆板生硬的导入环节变得音频和视频盛宴,能提高五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

师: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每个民族的歌舞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接下来请同学们区分一下,这几个舞蹈是哪个民族的?生:新疆生:藏族生:彝族师:彝族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彝族文化。

师:欣赏完这段彝族的风情片,谁想谈谈你的感受?(学生欣赏后,根据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热烈、奔放、欢快、载歌载舞……)师小结:彝族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2)
《赶圩归来阿里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民族风格,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采用聆听、演唱、表演、伴奏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表现音乐。

3.帮助学生掌握××××、×××、×××等节奏,并用打击乐合奏。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用欢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准确掌握歌曲中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提纲式学习法、启发引导式、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手风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互评时能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歌舞都有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出示课题)
2.这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呢?答案就在歌曲当中。

同学们可要仔细听好啰 (播放歌曲)
3、现在,大家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了吗?
对,彝族。

师:你知道赶圩是什么意思?赶圩就是我们这儿说的赶集。

4、简介彝族(播放课件,背景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
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彝家山寨,去感受彝族的风土人情。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

彝族人世世代代在高山河谷间辛勤的劳作,繁衍生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庆丰收或办喜事,人们就穿上节日的盛装,聚在一起,唱啊,跳
呀。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当夜幕降临,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野欢呼,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幸福。

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彻夜狂欢。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播放歌曲
师:仔细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使用什么情绪演唱的,演唱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回答(欢快、活泼的情绪。

中速稍快)
再听歌曲,歌曲描述了怎样的画面?分别请学生说一说。

说说歌曲的拍号、强弱规律。

2.用lu模唱(慢速),并拍出歌曲的强弱拍。

3.再用da来模唱,然后把它换成拍手,拍出歌曲的节奏。

4.注重××××、×××、×××
节奏的拍击,出现错误及时矫正。

5.边模唱边用
××××××××∣
0 × 0 ×∣
×-×-∣
这三种节奏分别拍一拍。

6.播放歌曲伴奏音乐(经处理过的慢速伴奏音乐),将学生分成三个组,一组一个节奏,合奏。

7.也可师生合作,老师选择任一条节奏和学生一起拍,然后以递进式进入(第二组节奏在第二小节进入,第三组节奏在第三小节进入),老师指挥提示。

8.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使其对号入座。

9.学生随琴用慢速哼唱歌曲。

10.问:第四小节“ 2”上的记号是什么记号?引导学生感受有无波音记号不同的效果。

并用原速正确演唱。

11.再听范唱,说说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各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生: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是歌曲的高潮,情绪上更加欢快、热烈。

12.师:用怎样的声音表达歌曲,表现歌曲的情绪的呢?生:欢快、活泼的、富有弹性的声音……
13.分别请学生唱一唱,并互相评价一下。

(三)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1.老师引导学生用领唱、对唱、齐唱等演唱形式来演唱,强调声音要富有弹性。

2.师:彝族同胞都是能歌善舞,观赏《赶圩归来啊哩哩》。

多媒体播放舞蹈视频,让学生模仿歌舞里的动作一起来律动。

3.老师讲解彝族舞蹈的简单动作,学生学着做一做,再和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4.请部分学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其他学生歌表演,边唱边舞,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奏、舞合一。

5.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欣赏民俗版罗宁娜和通俗版玖月奇迹的《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听赏并讨论不同版本的特点。

(四)小结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学习了彝族风格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好的音乐也可带到课堂上我们一起分享。

在《赶圩归来啊哩哩》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