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零件生产过程基础知识导学案
《构件制作导学案》
![《构件制作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808cd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b.png)
《构件制作》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构件制作的基本观点和意义;2. 掌握构件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构件的制作。
二、导学内容:1. 构件制作的定义和分类;2. 构件制作的基本流程;3. 构件制作的常用工具和材料;4. 构件制作的注意事项。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构件,引导学生了解构件制作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
2. 进修a. 构件制作的定义和分类- 构件是指构成整体结构的一部分,通常用于毗连、支持、固定或装饰。
根据用途和形状的不同,构件可以分为毗连构件、支持构件、固定构件和装饰构件等。
b. 构件制作的基本流程- 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要求,确定构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
- 制作:根据设计图纸或样品,采用相应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
- 装配:将制作好的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确保构件之间的毗连牢固。
c. 构件制作的常用工具和材料- 工具:锯子、钳子、榫头锤、电动工具等。
- 材料:木材、金属、塑料等。
d. 构件制作的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 精确度:制作构件时要保持精确度,确保构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 美观性:在制作装饰构件时,要注重外观效果,使构件更具美感。
3. 操练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材料,进行简单构件的制作实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对构件制作的重要性和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激发他们对相关技能的进修热情。
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构件制作项目,自行设计并完成制作,并在下节课展示和分享。
五、拓展延伸可以邀请专业的构件制作师父或工程师到班级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构件制作的技朧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构件制作是一项实用的手工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性。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可以在平时生活和进修中运用构件制作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39b27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8.png)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零部件制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
1.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的定义与分类汽车零部件制造的重要性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基本流程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分类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零部件制造的流程和关键技术。
1.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课件:汽车零部件制造流程、关键技术等案例素材:汽车零部件制造实例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以及对汽车零部件制造流程和关键技术的掌握。
第二章:汽车零部件材料学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汽车零部件常用的材料及其性能。
让学生掌握汽车零部件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常用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橡胶、陶瓷等材料性能: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材料选择原则:根据零部件功能、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材料选择方法:对比分析、力学计算、实验验证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常用材料及其性能。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材料选择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课件:汽车零部件材料学基础知识实践材料:实际汽车零部件样品、材料样本等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常用材料的认识。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材料选择实践中的表现,以及对汽车零部件材料学的掌握。
第六章:汽车零部件加工工艺6.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汽车零部件加工的基本工艺。
让学生掌握各种加工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6.2 教学内容铸造工艺:铸造成形、铸造缺陷等锻造工艺:锻造原理、锻造缺陷等焊接工艺:焊接方法、焊接质量控制等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方法、热处理效果等其他加工工艺:切削、磨削、电解加工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各种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第5章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
![第5章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87e5172cc7931b765ce156f.png)
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分组讨论授课时数2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第5章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第1节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概念;2、了解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的概念;3、了解机械加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技能目标能够根据生产类型的不同,合理确定工艺特征。
教学重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教学难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实际产品加工工艺,让学生形象了解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理解加工工艺过程的概念,能够根据产品要求制定加工工艺文件。
学时安排1.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约30分钟。
2.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约20分钟。
3.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约40分钟。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数控实训基地课外作业查询习惯技术资料,查看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文件检查方法课堂现场提问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复习提问1、何谓特种加工?有何特点?2、有哪些特种加工方法?导入新课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
每一个工序又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本次课我们将来学习机械加工工艺的相关知识。
新课讲授第5章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第1节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全过程。
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仓库保管、生产和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包括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装配、检验、喷涂和包装等。
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一道工序又由安装、工位、工步和进给组成。
(1)工序(结合实际零件进行讲解)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发生变化和工作是否连续。
(2)安装工件在加工前,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6df2574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6.png)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产品装配的基本观点和流程;2. 掌握产品装配的常用工具和技巧;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产品的装配任务。
二、导学内容:1. 产品装配的观点和流程:产品装配是将零部件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法组装成完备的产品的过程。
通常包括零部件准备、零部件组装、检验等步骤。
2. 产品装配的常用工具和技巧:(1)常用工具:螺丝刀、扳手、钳子、榔头等;(2)常用技巧:正确应用工具、按照装配顺序进行操作、注意力集中、细心认真。
3. 简单产品的装配任务:根据提供的零部件和装配图纸,完成一个简单产品的装配任务。
注意按照装配顺序进行操作,确保每个零部件的位置和毗连正确。
三、导学步骤:1. 了解产品装配的基本观点和流程,通过讲解和示范加深理解;2. 进修产品装配的常用工具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 完成简单产品的装配任务,检查装配结果并进行总结。
四、导学作业:1. 回顾产品装配的基本观点和流程,总结关键步骤;2. 练习应用产品装配的常用工具和技巧,提高操作技能;3. 完成一个更复杂的产品装配任务,并写出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导学评判:1. 检查学生对产品装配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观点、工具、技巧等;2. 考察学生完成装配任务的能力和表现,评判其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3.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息提高,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对产品装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装配技巧和方法。
在未来的进修和实践中,他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进行产品装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老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息进步。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baa71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0.png)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零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掌握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流程。
3. 熟悉汽车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
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零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流程。
3. 汽车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
4. 案例分析:典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过程。
5. 实践操作:汽车零部件的制作和检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制造工艺、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过程,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汽车零部件的制作和检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2. 课件:PowerPoint。
3. 视频资料:典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过程。
4. 实验设备:汽车零部件制作和检测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汽车零部件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汽车零部件的分类、作用和制造工艺。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过程。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汽车零部件的制作和检测。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制造工艺、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的掌握。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制作和检测汽车零部件的准确性、效率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4b026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2.png)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零部件制造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零部件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理解汽车零部件制造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的定义和分类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基本流程汽车零部件制造的方法和技术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零部件制造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制造过程和技术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定义和分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汽车零部件制造流程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理解第二章:汽车零部件的材料与加工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零部件所需材料的特点和选择原则掌握汽车零部件常见加工方法和技术理解材料和加工对汽车零部件性能的影响2.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汽车零部件材料的选择原则汽车零部件常见的加工方法和技术材料和加工对汽车零部件性能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材料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材料选择的原则实验法:安排材料和加工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材料和加工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和加工方法对汽车零部件性能的影响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材料分类和特点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材料和加工方法对汽车零部件性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第三章:汽车零部件的装配与调试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零部件装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汽车零部件调试的技术和注意事项理解装配与调试对汽车零部件性能的影响3.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装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汽车零部件调试的技术和注意事项装配与调试对汽车零部件性能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装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调试技术和注意事项实操演示法:进行实际装配和调试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装配与调试过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装配与调试对汽车零部件性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4 教学评估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际装配和调试操作中的表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的质量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汽车零部件装配与调试技术的理解第四章: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控制4.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流程理解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范4.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流程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范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控制过程和标准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重要性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理解第五章:汽车零部件的维修与保养5.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零部件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汽车零部件保养的技术和注意事项理解维修与保养对汽车零部件性能的影响5.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汽车零部件保养的技术和注意事项维修与保养对汽车零部件性能的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保养技术和注意事项实操演示法:进行实际维修和保养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维修与保养过程第六章: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技术6.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分类和功能掌握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工艺理解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的要求和挑战6.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分类和功能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的要求和挑战6.3 教学方法和工艺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制造过程和要求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分类和功能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技术和工艺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理解第七章: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7.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分类和功能掌握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工艺理解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要求和挑战7.2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分类和功能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要求和挑战7.3 教学方法术和工艺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制造过程和要求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分类和功能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和工艺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理解第八章: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8.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的分类和功能掌握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工艺理解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要求和挑战8.2 教学内容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的分类和功能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要求和挑战8.3 教学方法术和工艺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制造过程和要求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分类和功能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和工艺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理解第九章: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9.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的分类和功能掌握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工艺理解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的要求和挑战9.2 教学内容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的分类和功能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的要求和挑战9.3 教学方法术和工艺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制造过程和要求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分类和功能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和工艺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理解第十章:汽车零部件的可持续制造与环保10.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零部件制造对环境的影响掌握汽车零部件可持续制造的原则和方法理解汽车零部件制造环保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制造对环境的影响汽车零部件可持续制造的原则和方法汽车零部件制造环保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制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第十一章:汽车零部件的检测与质量保证11.1 教学目标理解汽车零部件检测的重要性掌握汽车零部件检测的方法和设备了解汽车零部件质量保证体系11.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检测的重要性汽车零部件检测的方法和设备汽车零部件质量保证体系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检测的重要性,以及检测方法和设备实验法:安排零部件检测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检测方法和设备的理解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零部件检测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质量保证体系的应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检测重要性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质量保证体系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第十二章: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理解汽车零部件标准化的意义掌握汽车零部件互换性的原则了解国际和国内汽车零部件标准体系12.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标准化的意义汽车零部件互换性的原则国际和国内汽车零部件标准体系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标准化的意义,以及互换性原则和国际标准体系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零部件标准化和互换性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应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汽车零部件标准化和互换性对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标准化意义和互换性原则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国际和国内汽车零部件标准体系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汽车零部件标准化和互换性的理解第十三章: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与循环经济理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技术和流程了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13.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概念和意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技术和流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概念,以及再制造技术和流程实验法:安排再制造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再制造技术和流程的理解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再制造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概念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再制造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第十四章: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未来趋势14.1 教学目标理解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汽车零部件创新技术的发展了解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未来挑战14.2 教学内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创新技术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未来挑战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创新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零部件创新技术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发展趋势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如何应对未来挑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趋势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创新技术发展和未来挑战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未来趋势的理解第十五章:教学总结与实践应用15.1 教学目标总结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主要知识点掌握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15.2 教学内容总结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主要知识点掌握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主要知识点实操演示法:进行实际制造和检测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制造过程和检测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检测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教学教案,内容涵盖了十五个章节,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概述、材料与加工、装配与调试、质量控制、维修与保养、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技术、传动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电子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可持续制造与环保、检测与质量保证、标准化与互换性、再制造与循环经济、未来趋势以及教学总结与实践应用。
《组装导学案》
![《组装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f4c51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f.png)
《组装》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组装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观察周围的物品,有哪些是经过组装而成的?组装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组装吗?组装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在工程设计中组装如此重要?二、进修内容1. 什么是组装?组装是将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备的产品或系统的过程。
通常包括机械组装、电子组装等多种形式。
2. 组装的原理组装的原理包括配合原理、固定原理和传递原理。
配合原理是指零部件之间的尺寸、形状等要求必须互相匹配;固定原理是指通过螺栓、螺母、焊接等方式将零部件固定在一起;传递原理是指零部件之间的力、能量等必须能够传递。
3. 组装的重要性组装在工程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功能和性能。
合理的组装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实践操作1. 案例分析:请同砚们观察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个产品的组装方式及原理。
(图片展示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包括零部件和毗连方式)2. 操作练习:请同砚们分组进行实际组装操作,选择几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记录组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拓展延伸1. 知识应用:请同砚们选择一个平时生活中的产品,分析其组装方式及原理,并思考如何改进其组装设计。
2. 资源推荐:推荐同砚们阅读相关书籍或网站,深入了解组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五、教室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到组装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和进修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认识。
《制作过程》导学案
![《制作过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ba4b1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0.png)
《制作过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制作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掌握讲述制作过程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分析和总结不同制作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内容
1. 制作过程的概念与定义;
2. 制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3. 制作过程的类型与特点;
4. 制作过程的分析方法。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1. 制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2. 制作过程的类型与特点;
3. 制作过程的分析方法。
四、学习方法
1. 阅读教材内容,理解基本概念;
2. 做好笔记,掌握重点知识;
3. 多做例题,熟练掌握分析方法;
4. 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不同制作过程,加深理解。
五、学习过程
1. 导入新课:制作过程的定义和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制作过程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
2. 学习制作过程的基本要素,掌握制作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3. 学习制作过程的类型与特点,了解不同制作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4. 学习制作过程的分析方法,掌握分析和总结不同制作过程的方法和技巧;
5. 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
2. 完成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总结不同制作过程;
4. 准备下堂课的预习内容。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d7301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3.png)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2. 掌握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流程。
3. 能够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提出改进意见。
二、导学内容
1. 什么是流程?
2. 生活中的流程有哪些?
3. 生产中的流程有哪些?
4. 如何优化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是什么。
2. 进修:讲解什么是流程,生活中的流程有哪些,生产中的流程有哪些。
3. 实践: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并思考如何优化。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进修到的内容,提出改进意见。
四、导学作业
1. 观察自己的生活中的一个流程,比如早晨起床到上学或上班的流程,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一种生产流程的优化案例,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五、拓展延伸
1.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企业代表来学校进行流程优化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流程。
六、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生活和进修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进修和工作中不息提升自己,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f8ba633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f.png)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掌握产品的装配过程,了解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什么是产品的装配吗?为什么产品的装配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2. 激发兴趣:请观看一个产品的装配视频,看看它是如何由零件组装成一个完备的产品的。
二、观点诠释1. 产品的装配:将各个零部件按照特定顺序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备的产品的过程。
2. 装配的原理:装配过程中要注意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固性。
3. 装配的方法:手工装配、半自动装配、全自动装配等。
三、实践操作1. 实践任务:请分组进行一个简单的产品装配实践,每组选择一个产品进行装配,按照指定的零部件和步骤进行组装。
2. 实践过程:组员之间互相协作,分工合作,注意安全和效率,完成产品的装配任务。
3. 实践总结:每组展示自己的效果,分享装配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总结装配的经验和教训。
四、拓展延伸1. 实例分析:请观看一个实际产品的装配视频,分析其中的装配过程和技巧,思考如何提高装配的效率和质量。
2. 应用实践:尝试在平时生活中应用装配技巧,如家具组装、电器安装等,体会装配的乐趣和实用性。
五、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了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和进修中多加实践,提升自己的装配能力和技巧。
六、课后作业1. 思考:你认为产品的装配对于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有什么重要意义?2. 实践:尝试自己组装一个小型产品,记录下装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拓展:了解一个产品的装配流水线生产过程,思考如何优打扮配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产品的装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提升自己的装配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大家进修愉快!。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46a31e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0.png)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引言产品的装配是指将各个零件或组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的过程。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产品的装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了解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目标1. 了解产品的装配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产品装配的流程和步骤;3. 熟悉常用的装配工具和设备;4. 实际操作中注意安全和质量。
三、学习内容1. 产品的装配概述2. 产品装配的流程和步骤3. 常用的装配工具和设备4. 安全和质量管理四、学习过程1. 产品的装配概述- 什么是产品的装配?产品的装配是将原材料或零部件按照一定的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的过程。
- 产品装配的作用产品的装配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2. 产品装配的流程和步骤- 产品装配的流程产品的装配一般包括物料准备、组装排布、工装设计、检测调试等流程。
- 产品装配的步骤具体的产品装配步骤包括零部件准备、组装顺序确定、工艺要求确认、装配组合、检验调试等。
3. 常用的装配工具和设备- 螺丝刀:用于拧紧螺丝和螺母;- 扳手:用于拧紧螺栓和螺钉;- 榫头机:用于加工木工榫头;- 气动工具:如气动钉枪、气动扳手等;- 其他辅助工具:如千分表、游标卡尺等。
4. 安全和质量管理- 在产品的装配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第一,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装配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转。
五、学习小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产品的装配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了产品装配的流程和步骤,熟悉了常用的装配工具和设备,并学会了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安全和质量管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和质量。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产品的装配概念和意义。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b82e7ac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3.png)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产品装配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 掌握产品装配的常用工具和材料;3. 学习如何进行产品装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学习内容1. 产品装配的定义和意义;2. 产品装配的基本流程;3. 产品装配的常用工具和材料;4. 产品装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学习过程1. 导入新知识向学生介绍产品装配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产品装配以及装配的作用是什么。
2. 学习产品装配的基本流程讲解产品装配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工作、零件识别、组装过程、调试及测试等步骤。
同时,向学生展示产品装配的示范视频,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整个流程。
3. 学习产品装配的常用工具和材料介绍产品装配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扳手、胶水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具和材料的作用和用法,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做准备。
4. 学习产品装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详细讲解产品装配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正确识别零件、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避免常见的装配错误等。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
四、学习评估1. 设计产品装配的模拟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检查他们对产品装配的掌握程度;2. 以小组形式进行产品装配竞赛,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参与产品装配竞赛的体会和收获,并写下一篇心得体会;2. 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产品装配方案,并写下装配步骤和注意事项;3. 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了解更多产品装配的知识。
六、拓展延伸1. 参观生产工厂,亲身体验产品装配的实际操作;2. 参加相关的产品装配比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巧;3. 深入研究产品装配的原理和技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产品装配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掌握相关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ce58e48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f.png)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产品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产品装配的流程和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产品装配任务。
二、导学内容:1. 产品装配的定义和概念;2. 产品装配的流程和方法;3. 产品装配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导学重点:1. 产品装配的流程和方法;2. 产品装配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导学过程:1. 产品装配的定义和概念产品装配是指将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成品的过程。
它包括了零部件的拆卸、清洗、检验、组装等步骤。
在产品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零部件的匹配和正确的安装顺序,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2. 产品装配的流程和方法产品装配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零部件的选取、清洗、检验、组装、调试和包装。
在每一个步骤中,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产品装配的方法主要有手工装配和自动装配两种。
手工装配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零部件复杂、难以自动化的情况,需要操作人员具有熟练的技能和经验;自动装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或零部件简单、易于自动化的情况,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产品装配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产品装配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零部件配合不良、安装顺序错误、零部件损坏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调整零部件的尺寸或形状,改进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等。
五、导学检测:1. 产品装配的定义是什么?2. 产品装配的流程包括哪些步骤?3. 产品装配的方法有哪些?4. 如何解决产品装配中常见的问题?六、拓展延伸:1.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一种产品的装配流程和方法;2. 设计一个产品的装配实验,体验产品装配的过程和方法;3.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产品装配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技术。
七、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产品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否能够熟练运用产品装配的流程和方法?是否能够解决产品装配中常见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本次关于《产品的装配》的导学案,希朩学生们通过学习,能够深入了解产品装配的概念和流程,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实践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组装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组装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30a5b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a.png)
《组装》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组装的定义、作用、步骤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导入引思: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需要组装而成的呢?比如家具、玩具、电子产品等。
那么,组装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我们需要组装这些东西呢?1. 组装的定义组装是指将多个零部件或构件通过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它可以是机械、电子、家具等各个领域的产品,是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2. 组装的作用组装的主要作用是将各个零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通过组装,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同时,组装也方便了产品的维护和使用。
3. 组装的步骤组装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1)准备工作:了解产品结构和零部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2)拆包检查:检查产品和零部件是否完整,是否有损坏;(3)按图纸组装:按照产品图纸或说明书,按照顺序将各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4)检验调试:组装完成后进行检验和调试,确保产品没有问题;(5)最终调整:对产品进行最终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4. 组装的相关知识(1)固定方式:组装时常用的固定方式有螺栓固定、焊接固定、粘合固定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固定方式;(2)工具材料:组装时可能用到的工具有螺丝刀、扳手、榫头锤等,材料有螺栓、螺母、胶水等。
小结延伸: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组装是将多个零部件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它不仅是生产制造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培养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展示评价:完成导学案后,同学们可以就组装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掌握《组装》这篇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 理解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4.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a797d6e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7.png)
《产品的装配》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玩具等等。
而这些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装配的步骤,才能最终成为我们手中熟悉的样子。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了解产品的装配过程,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产品的装配过程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产品装配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产品装配实践。
三、进修内容1. 什么是产品的装配?2. 产品的装配流程。
3. 产品装配的方法。
四、进修过程1. 什么是产品的装配?产品的装配是指将各个零部件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法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备的产品的过程。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思量零部件之间的毗连方式、装配顺序和装配工艺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 产品的装配流程产品的装配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收集所需的零部件和工具,清洁工作台,确保装配环境整洁。
(2)零部件检查:检查各个零部件的质量和完备性,确保没有损坏或缺失。
(3)组装顺序: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或说明书,确定零部件的组装顺序。
(4)装配操作:按照组装顺序,将各个零部件逐步组装在一起。
(5)功能测试:完成装配后,进行功能测试,确保产品正常运行。
(6)质量检验:对装配完成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3. 产品装配的方法产品的装配方法主要包括手工装配和自动打扮配两种。
手工装配是指人工操作,将零部件逐个组装在一起。
这种装配方法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需要灵活性较高的产品。
自动打扮配是指利用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和精度。
这种装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对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
五、实践应用1. 分组讨论:同砚们可以分组讨论一个产品的装配流程和方法,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2. 实际操作: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装配实验,让同砚们亲自动手进行产品的装配,体验装配过程中的乐趣和挑战。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产品的装配过程及其重要性,掌握了产品装配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一)
![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b303e43b482fb4daa58d4b74.png)
课题: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一)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2015.10.28 课时分配: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工序、工步、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生产类型的概念2、理解基准的分类及选择原则教学重点:工序、工步、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生产类型的概念教学难点:基准的分类及选择原则教学过程:在制造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的要求和生产条件等不同,其制造工艺方案也不相同。
相同的零件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案生产时,其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也是不相同的。
在确保零件质量的前提下,拟定具有良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合理可行的工艺方案的过程称为零件的工艺过程设计。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由设计图纸变为产品,要经过一系列的制造过程。
通常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成为产品所经过的全部过程称作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通常包括:(1)技术准备过程包括产品投产前的市场调查、预测、新产品鉴定、工艺设计、标准化审查等。
(2) 或工艺过程指直接改变原材料半成品的尺寸、形状、表面的相互位置、表面粗糙度或性能,使之成为成品的过程。
例如液态成形、塑变成形、焊接、粉末成形、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等,都属于工艺过程。
将合理的工艺过程编写成用以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这份技术文件称作工艺规程。
(3)辅助生产过程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所必须的辅助生产活动。
(4)生产服务过程指原材料的组织、运输、保管、储存、供应及产品包装、销售等过程。
2.工艺过程的组成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过程由许多工序组合而成,每个工序又由工位、工步、走刀和安装组成。
(1)工序指在一台机床上或在同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变化和工作是否连续。
备注图2-1所示阶梯轴的加工工艺过程见表2-1。
表2一1工序的划分,是由一个人在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车两端面、钻两顶尖孔后,便换一个工件加工,重复以上内容,则这部分工艺过程为一个工序。
该人又在同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粗车各外圆、半精车各外圆、倒角后,便换一个工件加工,重复以上内容,则这部分工艺过程又为一个工序。
《组装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组装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a7d17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9.png)
《组装》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关于组装的知识。
组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用到组装的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掌握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能够熟练地进行组装操作。
二、学习目标1. 了解组装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组装的基本步骤;3. 学会使用组装工具和材料;4. 提高组装的技能和效率。
三、学习内容1. 什么是组装?组装是将零件或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或系统的过程。
组装是生产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将零部件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发挥出其功能和作用。
2. 组装的基本步骤(1)准备工作:携带所需的零件、工具和材料,确保工作台面清洁整齐;(2)组装顺序:按照产品说明书或图纸上的指示进行组装,注意零件的顺序和方向;(3)拧紧连接:使用工具将零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确保不松动;(4)检查验证:组装完成后,仔细检查每个连接处是否正确,验证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3. 组装工具和材料(1)螺丝刀:用于拧紧螺丝和螺母,选择适合的尺寸和类型;(2)扳手:用于拧紧螺栓和螺母,选择适合的规格和型号;(3)胶水:用于固定零件和提高连接强度;(4)组装夹具:用于固定零件,使其稳定不移动。
四、学习方法1. 观摩学习:观看视频或实地操作,了解组装的实际操作过程;2. 练习反复:通过反复练习组装同一件产品,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3. 分组合作:与同学合作组装不同的产品,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五、学习评估1. 理论测试:答题考核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实践操作:进行实际的组装练习,并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3. 综合评价:根据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六、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制造工艺:了解焊接、切割、冲压等其他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2. 了解复杂产品的组装:学习复杂产品的组装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组装水平;3. 创新设计组装方案:尝试设计新颖的组装方案,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名词解释
1、工序
2、安装
3、工位
4、工步
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五、简答题
1、试简述工步的要点。
2、填写下表: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
工艺特征
生产类型
单件、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大量生产
加工对象
毛坯制造
刀具和量具
生产率
对工人技术的要求
成本
重型(质量>30Kg)
中型(质量4-30Kg)
轻型(质量<4Kg=
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
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生产
大量生产
5、生产过程通常包括、、、
。
一台机床上或在同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
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A、工步B、工位C、工序D、安装
生产。
A、5件以下B、10件以下C、50件以下D、100件以下
三、判断题
()1、通常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成为产品所经过的全过程成为工艺过程。
()2、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特征是通常采用通用设备、一般刀具和通用量具,毛坯用木模
手工造型或自由锻,要求操作工人技术熟练,其生产率低、成本高。
()3、在加工表面、加工刀具、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
2、工件在机床上所占的每个加工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A、工步B、工位C、工序D、安装
3、在划分生产类型时,对于重型零件(质量在30Kg以上),大量生产是指年产量为()的生
产。
A、1000件以上B、5000件以上C、10000件以上D、50000件以上
4、在划分生产类型时,通常对于轻型零件(质量在4Kg以下),单件生产是指年产量为()的
任务6.1零件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6年1月27日总备课第1课时
课题
零件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
课型
新
授课时间
集备人员
机制与数控备课组
主备人
杨瑜
审核人
付明涛
学习目标
(1)了解零件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
(2)了解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3)能识读生产工艺卡。
学习方法
“做学教““6+1”
导学过程
1.自主学习
一、填空题
1、根据零件生产纲领的大小和产品的大小,机械制造业的生产通常分为、
和三种类型。
2、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和性能,使
之变成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零件的工艺过程是由许多道组成的,每道工序又由若干、、工步、
走刀组成。
4、生产类型和生产纲领的关系
生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