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注释及译文[理解+识记积累]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快乐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哥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有答案)
七年级古诗文复习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儿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日中,过中不至.(到),太丘舍.(舍弃)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同“否” ,吗)?”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舍弃)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拉,牵拉)之。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表顺承)时.(按时)习.(温习)之,不亦说.(同“悦”,愉快)乎?有朋自.(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却)不愠.(生气,恼怒),不亦君子(有才德的人)乎?” (学而)2、曾子曰:“吾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吾身:为人谋而不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信)乎?传.(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 (学而)3、子曰:“吾十有.(同“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指有所成就),四十而不.惑.(不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越过)矩.(法度)。
”《为政》4、子曰:“温故.(学过的知识)而.(表顺承)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可以凭这一点)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表转折,却)不思则罔.(感动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能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注释及译文[理解+识记积累]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大体可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相比。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快乐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哥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上课讲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测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注释及译文[理解+识记积累]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 。
[儿女] 。
[讲论文义] 。
[俄而] 。
[骤] 。
[欣然] 。
[何所似] 。
何,;似,。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 。
差,。
拟,。
[未若] 。
[因风] 。
因,。
[即] 。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
”哥哥的女儿说:“。
”太傅快乐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哥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
期,。
[期日中] 。
日中,。
[过中] 。
[舍去] 。
舍, 。
去,。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时年] 。
[戏] 。
[尊君在不( )]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通“”,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曰] 。
[待] 。
[君] 。
[已去] 。
[非] 。
课内文言文词语释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世说新语》二则《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陈太丘与友期行》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论语》十二章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9.逾矩:越过法度。
逾,越过。
矩,法度。
2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2.殆:疑惑。
23.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4.堪:能忍受。
25.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
26.者:代词,······的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字词整理
统编教材·七上语文·文言字词整理七上文言词汇“百词斩”(一)1.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注意:“期行”解释为“约定同行”、“相约同行”。
)2.太丘舍.去:舍弃。
3.去.后乃至:离开。
(注意:不能解释为“走了”。
)4.门外戏.:玩耍。
5.尊君在不.:通“否”,疑问词,表询问。
(注意:通假字的解释格式——通“X”,XXX。
)6.相委.而去:舍弃。
7.君与家君..期日中: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就。
9.下车引.之:拉,牵拉。
10.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1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12.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13.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14.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
15.白雪纷纷何所似.:像。
16.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
17.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18.即.公大兄无奕女:是。
19.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20.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21.学而时.习之:按时。
(注意: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22.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3.有朋自.远方来:从。
24.不亦.乐乎:也。
25.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26.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德的人。
27.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注意: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28.为人谋而不忠.乎:竭尽自己的心力。
29.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30.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注意: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3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注意:通假字的解释格式——通“X”,XXX。
)32.三十而立.:能有所成就。
33.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34.五十而知天命..:上天的意旨。
35.六十而耳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36.七十而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37.不逾.矩:越过。
38.温故而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注意: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名词)39.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文言文全文详解及翻译
目录8.1《咏雪》原文及翻译 (1)逐字逐句翻译 (1)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8.2《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4)逐字逐句翻译 (5)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6)11.《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8)逐字逐句翻译 (9)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2)15.《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13)逐字逐句翻译 (1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5)18.《狼》原文及翻译 (16)逐字逐句翻译 (17)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0)22.1《穿进得一人》原文及翻译 (23)逐字逐句翻译 (2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5)22.2《杞人忧天》原文及翻译 (26)逐字逐句翻译 (27)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原文】南朝: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划分句子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全文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逐字逐句翻译】(直译+意译信、达、雅;留、补、换;删、调、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①谢太傅:即谢安②寒雪日:寒冷下雪天,寒雪,寒冷,下雪;日,天③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参考译文(翻译)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参考译文班级:姓名: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那人才到达。
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
你正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11.《论语》十二章1.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越过法度。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总结一、重点实词1.XXX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6.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7.XXX舍去(丢下(他)而离开)8.门外戏(玩耍)9.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10.下车引之(拉,牵拉)1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12.学而时之(按时)13.不亦说乎(同“悦”,愉快)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15.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17.传不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18.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19.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20.思而不学则殆(疑惑)21.静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22.俭以养德(培养品德)2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24.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25.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26.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27.意与日去(消失,逝去)28.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29.多不接世(接触社会)30.将XXX及(来得及)31.一狼径去(径直)32.XXX起(突然)33.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34.屠自后断其股(大腿)35.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36.目似瞑(闭上眼睛)37.狼亦黠矣(猾)38.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39.一狼仍从(跟从)40.XXX(处境困迫,难堪)41.顾野有麦场(看,视)42.积薪其中(柴草)43.又数刀毙之(杀死)44.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屁股)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7.止有剩骨(仅,只)48.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52.天果积气(果然、果真)53.只使坠(纵使,即使)54.充塞四虚(四方)55.及其家穿井(待,等到)56.国人道之(讲述)二、重点虚词1.之2.而3.盖: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约,原先是)4.其5.以6.乃三、通假字1.尊君在不(同“否”,读fǒu,相当于“吗”)2.不亦说乎(同“悦”,愉快)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其人舍然大喜(同“释”,消弭、消弭)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学而时之(名词作状语,定时)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5.传不乎(动词作名词,老师教授的知识)6.饭疏食(名词作动词,吃)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康乐)8.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9.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0.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11.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1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14.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15.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16.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17.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五、一词多义1.日2.为3.知4.学5.止6.意7.敌8.前9.积薪六、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XXX:指子女2.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XXX:文章的意思3.去后致使古义:离开今义:到、往4.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委曲、委托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XXX:照顾6.与人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7.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用8.不亦君子乎古义:有才德的人XXX:泛指品德高尚的人9.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10.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11.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1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XXX:无学识、无智谋的人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1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精力集中今义:安静、不喧闹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迟钝17.少时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19.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呈现在句尾时,平日说明为“罢了”XXX:耳朵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21.身亡所寄古义:依附,依托今义:寄托22.因往XXX古义:告知,开导XXX:晓得7、文言句式1.省略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及原文翻译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及原文翻译汇总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日中。
过中不至(到达),太丘舍(不再等待就走了)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当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敬词,指别人的父亲)在不(同“否”)?”答曰:“待(等待)君(敬词,指您)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去)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义,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代词,指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不尊君在不通否表示询问待君久不至副词,表示否定去离开:待君久不至,已去到……去学校距离:相去甚远《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
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指子侄辈的年轻一代,小辈)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高兴)然(什么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总结【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XXX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XXX:指儿子和女儿。
)(2)XXX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掉臂(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商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XXX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缓慢5.怅然:兴奋地模样6.差:大抵、差未几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1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游玩4.舍去:去,分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忸捏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XXX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译文:一个冰冷的雪天,XXX把家人召集在一同,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及翻译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日中。
过中不至(到达),太丘舍(不再等待就走了)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当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敬词,指别人的父亲)在不(同“否”)?”答曰:“待(等待)君(敬词,指您)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去)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义,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代词,指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
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指子侄辈的年轻一代,小辈)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高兴)然(什么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兄女曰:“未(不)若(如)柳絮因(凭,乘)风起。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所有文言重点字及句字翻译
咏雪•1、与:跟,同。
•2、儿女:子侄辈。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欣然:高兴的样子。
•5、所:……的东西。
•6、似:像。
•7、差:大致,差不多。
•8、拟:相比。
•9、因:凭借。
•10、即:就是。
1、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4、即公大兄无奕女: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
期行:相约同行。
2、去:离开。
3、至:到。
4、舍:放弃,舍弃。
5、乃:才。
6、不:通“否”。
7、委:丢下,舍弃。
8、则:就。
9、信:讲信用。
10、引:拉。
11、之:人称代词,他,这里指元方。
12、顾:回头看。
13、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1、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他们约定中午同行,正午已过那人还不来,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2、待君久不至,已去:等了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4、过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论语1、时:按时。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2、说:通“悦”,愉快。
3、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不也……吗?4、知:知道,了解。
5、愠:生气,发怒。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替。
10、忠:尽心竭力。
11、与:跟,同。
12、信:真诚,诚实。
13、传:chuan,老师传授的知识。
14、有:通“又”,放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
15、立:独立做事情。
16、惑:迷惑,疑惑。
17、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18、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9、逾:越过,超过。
20、矩:规矩,规范。
21、以:凭借。
22、为:当,担任。
23、罔:迷茫而无所适从。
24、殆:疑惑。
25、堪:能忍受。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及现代文答题技巧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参考译文班级:姓名: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他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柳絮乘风而起。
”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那人才到达。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到,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离开了。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定正午(见面)。
你正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
11.《论语》十二章1.孔子说:“学习之后又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顺从意愿,又不会越过法度。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做到这样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有害。
”5.孔子说: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翻译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上水波荡漾,山岛高耸直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葱茏苍翠,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的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的灿烂辉煌,好像也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壮志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随风落尽,杜鹃鸟哀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得知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将要渡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
(让它陪伴您奔赴夜郎之西。
)次山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羁旅天涯的征途远在青山之外,)行舟绿水前。
(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风正一帆悬。
(晚风顺江吹来,鼓满了高悬的船帆。
)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春入旧年。
(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给家乡捎的书信怎样才能转达呢?)归雁洛阳边。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流水人家,(流水潺潺的小桥旁住着几户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里走来一匹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就要西下,断肠的游子还漂泊在天涯。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儿女讲论文义。
(跟子侄辈讲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不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太傅高兴地说:“这纷扬飘落的白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日中。
过中不至(到达),太丘舍(不再等待就走了)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当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敬词,指别人的父亲)在不(同“否”)?”答曰:“待(等待)君(敬词,指您)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去)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义,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代词,指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不尊君在不通否表示询问待君久不至副词,表示否定去离开:待君久不至,已去到……去学校距离:相去甚远《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
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指子侄辈的年轻一代,小辈)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高兴)然(什么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兄女曰:“未(不)若(如)柳絮因(凭,乘)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说):“学(学习)而(并且)时(按时)习(温习)之(代词,代前面的知识),不亦(也)说(:通“悦”,愉快)乎(语气词,吗)?有朋(志同道合的人)自(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却)不愠(生气),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每天)三省吾(我)身——为(替)人谋而不忠(竭尽全力)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信)乎?传(老师教授的知识)不习(温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及时温习呢?”3、子曰:“吾十有(同“又”)五而志(立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身),四十而不惑(疑惑),五十而知天命(上天的旨意),六十而耳顺(听从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跟从)心所欲,不逾(越过)矩(规矩,法规)。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温习)故(学过的知识)而知新(新的理解),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语气词)。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学习)而(却)不思(思考)则(就)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贤德)哉(语气词啊),回(颜回)也!一箪(盛饭的工具)食,一瓢(盛水的工具)饮(水),在陋(简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代词指颜回)乐(快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知道)之(代词)者(···的人)不如好(喜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快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吃)疏食(粗糙的饭食)饮(喝)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快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合乎法度)而富(财富)且贵(地位),于(对)我如(像)浮云。
”——<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几个人)行必(一定)有我师(老师)焉(于之,在里面);择(选择)其善者(优点)而从(学习)之,其不善者(不好的方面)而改(改正)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河)上曰:“逝者(流逝的时光)如斯(代词,这)夫(语气词),不舍(放弃)昼夜。
”——<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军队的总称)可夺(改变)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意志)也。
”——<子罕>[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广泛地)学(学习)而(并列)笃(忠实,坚守)志(志向),切(恳切的)问(发问)而近(当前的)思(思考),仁(仁德)在其中矣。
”<子张>[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诫子书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之行(指操守、品德、品行),静以(连词,表目的)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俭以养德。
非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无以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非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无以致(达到)远(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非志(立志)无以成(达成,成就)学。
淫慢(放纵懈怠)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则不能治性(修养,陶冶性情)。
年与(跟随)时驰(疾行,这里快速逝去),意与日(时间)去(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成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凋落),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悲守穷庐(破房子),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放纵懈怠就不能励精求进,轻薄浮躁就不能冶炼性情。
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狼《聊斋志异》一屠(宰杀畜牲,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的人)晚归,担中肉尽,止(通假字,通“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缀,连接。
这里有紧跟的意思)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并(一起)驱如故(故,旧、原来)。
屠大窘(jiǒng紧张为难),恐(担心)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堆积柴草)其中,苫shàn蔽(覆盖,遮蔽)成丘。
屠乃(于是,就)奔倚(靠)其下,弛(放松,这里指卸下)担持刀。
狼不敢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眈眈(注视的样子)相向。
少shǎo时(一会儿),一狼径去,其一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坐(蹲坐)于前(在前面)。
久(很久)之(没有实在意义),目似瞑(闭眼),意(神情)暇(空闲)甚。
屠暴(突然)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杀死)之。
方(正,刚)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打洞。
名词活用为动词)其(指柴堆)中,意将隧(suì:从隧道过去,名词活用为动词)入以攻其(指屠户)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屁股)尾。
屠自后断其(指狼)股(大腿),亦毙之。
乃(才)悟(明白)前狼假寐(睡觉),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以诱敌。
狼亦黠(狡猾)矣,而顷刻(一会儿)两毙,禽兽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哉?止增笑(笑料,动词活用为名词)耳(罢了)。
本文主旨: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