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抗生素应用

合集下载

常见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预防

常见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预防

常见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预防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于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然而,不正确或滥用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甚至产生抗药性。

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并预防其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抗生素的使用方法1.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抗生素之一,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按照医生的指示和处方正确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 没有药物过敏的病人可直接口服,如果有过敏病史,需特别注意使用前的过敏试验。

- 如果是注射剂型,应按照嘱托注射,不得随意更改剂量。

- 注意遵守使用时间和用药周期。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作用强,常用于上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和处方正确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在使用时,不要随意停药或提前停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 如有胃肠道不适,可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口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较差,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给药方式。

- 监测肾功能,防止发生肾损伤。

- 遵守用药时间和用量,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二、抗生素的副作用预防1. 药物过敏反应:抗生素过敏反应是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为了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使用抗生素前要进行过敏试验,尤其是对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 如果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如皮疹、呼吸道症状等,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2. 胃肠道不良反应: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为了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常引起肾损伤,因此在使用时要监测肾功能。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在饭后使用,可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青霉素对败血症的治疗作用

青霉素对败血症的治疗作用

青霉素对败血症的治疗作用引言: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常常导致器官功能损伤和死亡。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败血症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青霉素的治疗作用、机制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青霉素的治疗作用:青霉素是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许多革兰阳性细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在败血症治疗中,青霉素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它对许多致病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青霉素的治疗机制: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细菌细胞壁是细菌生存和繁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成需要靠一系列的酶来完成。

青霉素可以与这些酶结合,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此外,青霉素还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的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青霉素的使用注意事项:1. 药物过敏:青霉素过敏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应避免使用该药物,以免引发严重过敏反应。

2. 耐药性问题:由于青霉素的广泛应用,一些细菌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败血症时,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耐药菌株引起的治疗失败。

3. 药物剂量和疗程:青霉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4. 不良反应:青霉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结论:青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对于败血症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然而,由于药物过敏、耐药性问题以及药物剂量和疗程等因素的存在,医生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败血症时需要谨慎选择,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医生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

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

抗⽣素是临床上应⽤最多和最频繁的药物之⼀。

特别是⼉科病⼈,由于免疫⼒低下,极易受外界微⽣物的侵袭,⽽致感染性疾病,故抗菌药物是⼉科最常⽤和应⽤范围最⼴的药物。

⾃1939年英国医⽣发现青霉素,1942年青霉素开始应⽤于临床以来,到⽬前为⽌,世界上发现和制造的抗⽣素有⼏千种,供应临床的有100余种。

近半世纪以来,⾃青霉素问世后,抗菌药物的发展突飞猛进,除不断从各种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发现新的抗菌药物,更由于药物化学的发展,每年有成千上万个新化合物问世,也有⼏⼗个抗菌新品种投⼊临床和市场。

因⽽有关抗菌药物已成为⼀门专门学科,抗菌药物的⼴泛应⽤也为全世界的药⼚挣得了巨额利润。

近⼗⼏年来虽然疾病谱略有变化,但感染性疾病仍占死亡的第⼀位。

全球每年5岁以下病死1500万,肺炎400万,肠道400万。

⼀。

抗⽣素的定义抗⽣素(⼜称抗菌素、抗菌药)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作⽤,⽤来杀灭和抑制致病微⽣物的物质。

⼴义抗⽣素包括抗微⽣物的抗⽣素(抗细菌、抗真菌、抗⽴克次体、抗⽀原体、抗⾐原体和抗病毒等)和抗肿瘤抗⽣素。

⽽临床抗⽣素主要上指从微⽣物(主要是真菌和链霉素)培养液中提取的具有抗菌作⽤或抗其它微⽣物的药物。

从微⽣物培养液直接提取的抗⽣素称为天然抗⽣素。

由天然抗⽣素经化学改造⽽制得的衍⽣物称为半合成抗⽣素。

现在有些抗⽣素已经能⽤全合成制得,称为全合成抗⽣素。

⼆。

抗⽣素的分类抗⽣素根据结构特点、药性⼤致可分⼗⼏类。

1.β-内酰胺类2.氨基醣苷类3.⼤环内酯类4.四环素类5.氯霉素类6.林可类7.多肽类8.利福霉素类9.喹喏酮类10.磺胺类11.抗真菌类12.其它类世界范围内,抗⽣素应⽤⼴谱青霉素33%,⼤环内酯19%,头孢16%,喹诺酮8%,青霉素8%,四环素7%,磺胺6%,其他3%。

三。

抗⽣素的作⽤原理1.⼲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其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死亡。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

2.影响细菌细胞内的蛋⽩质合成。

败血症怎么治疗 败血症的治疗

败血症怎么治疗 败血症的治疗

败血症怎么治疗败血症的治疗出现疾患不要怕,尽早治疗才是关键。

以下就是关于败血症的相关治疗方法,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到大家。

一、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度的平衡,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有休克或者是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的时候,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

高热剧烈头痛或者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止痛剂。

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肺炎、继发性口腔炎、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等。

二、抗菌治疗疑诊为败血症的时候,针对性的抗菌药物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最好抗菌药物应用之前留取血来培养。

(1)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及时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结合临床表现予以调整;对病情危重者宜选取两种抗菌药物一起来联合应用;致病菌应是杀灭而不是一时抑制,故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足量,开始时剂量应偏大,分次静脉点滴疗效宜长,一般3周以上,或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数天。

(2)抗菌药物的选择葡萄球菌败血症常选用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呋辛或头孢克洛等,也可选择氟喹诺酮类进行治疗,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可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中选用一种,可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

绿脓杆菌败血症时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或碳青酶烯类较好。

或将上述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全用疗效也好。

厌氧菌败血症选药时应兼顾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

三、其他治疗(1)药物:如抗内毒素单抗,白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脱苷脱氨酶抑制剂等。

(2)局部治疗:对原发性或迁徙性的化脓性病灶,待成熟后一定要及时切开引流。

化脓性心包炎、关节炎、脓胸及肝脓肿在引流后局部还可以注入些抗菌的药物。

抗生素与血液感染败血症血行感染的药物选择

抗生素与血液感染败血症血行感染的药物选择

抗生素与血液感染败血症血行感染的药物选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感染、败血症以及血行感染等疾病常常需要依赖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在选择抗生素时,医生需要权衡药物的抗菌活性、毒副作用、耐药性以及患者个体情况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对抗生素与血液感染败血症血行感染的药物选择进行详细探讨。

一、血液感染及败血症的治疗1. 药物选择原则治疗血液感染和败血症的药物选择应该以广谱抗生素为依托,以期覆盖大多数可能的病原体。

常见的药物选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的特点和药物的耐药性等因素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2. 应用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疗效。

目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等已经取代了传统的青霉素类药物,在治疗血液感染和败血症方面广泛应用。

3. 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和一些革兰阴性菌均有效。

在临床上,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被用于治疗血液感染和败血症。

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都具备较好的效果。

4. 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在抗生素药物选择上,喹诺酮类药物常用于治疗血液感染和败血症。

5. 耐药性和已知病原菌是药物选择的重要考量在真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株和特殊感染情况下,应用特殊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选择药物时,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并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二、血行感染的治疗血行感染是指致病微生物通过血液进入全身,引起全身性感染的疾病。

治疗血行感染需要选择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药物,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1. 药物选择原则治疗血行感染的药物选择应该以覆盖常见病原体的药物为主。

通常,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和β-内酰胺类药物都是常用的治疗血行感染的药物。

抗生素在血液感染中的应用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血液感染

抗生素在血液感染中的应用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血液感染

抗生素在血液感染中的应用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血液感染抗生素在血液感染中的应用: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血液感染血液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它可以被细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引起。

正确选择适合的抗生素对于治疗血液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在血液感染中的应用,并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血液感染的严重性血液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侵入人体血液系统并引起感染的疾病。

它具有以下特点:病情严重、进展迅速、治疗困难。

若不及时处理和治疗,血液感染可能引发败血症、脓毒症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抗生素的种类与作用机制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抗生素可分为以下几类: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③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多西环素等;④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氟奎宁、左氧氟沙星等。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其作用: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影响细菌的核酸代谢等。

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血液感染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是治疗血液感染的关键步骤之一,以下是一些选择原则:1. 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在治疗血液感染时,应先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性测试,以确定感染细菌的种类以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帮助医生更好地选择能对感染源产生杀菌或抑制作用的合适抗生素。

2. 考虑抗生素的谱效与副作用:不同抗生素对于感染细菌的作用谱不同,选择时应考虑细菌的种类和感染的严重程度。

此外,还需要权衡抗生素的副作用,并仔细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和用药风险。

3. 重视个体化治疗:血液感染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况千差万别,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其他合并症都需要纳入考虑范畴。

4. 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多种问题,如耐药菌株的出现、不良反应的增加等。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用药剂量和疗程。

科室常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4

科室常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4
科室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樊秀兰
1、注射用头孢美唑钠
适应症: 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吲哚阳性及阴性)类 杆菌属、消化球菌及消化链球菌属中,对本品敏感菌引起的下述感染症: 败血症;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肺炎、慢性呼吸道疾患继发
感染、肺化脓症(肺脓肿)、脓胸;胆管炎、胆囊炎;腹膜炎;肾盂肾
溶血性贫血,故定期进行检查,并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适当处理。
4.伪膜性肠炎(0.01%未满):偶有出现伪膜性肠炎等伴有血便的严重大肠炎(初期 症状:腹痛、频繁腹泻),故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异常应速停药并适当处理。 5.间质性肺炎(不明发生率)及PIE综合症(不明发生率):出现伴有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胸部X线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的间质性肺炎及PIE综合症,若出现 此类症状,应速停药并给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等适当处理。 6.其他副作用皮肤粘膜眼综合症:据报道,其他头孢烯类抗生素出现皮肤粘膜眼 综合症(Stenens-johnson综合症)
衰竭者,首次用量0.5g、1g或2g,维持量为首次剂量的1/4,间隔时间为6、8或12小时;对严重或危及生命的感染者,每
次血液透析后,在原有的维持量上增加首次用量的1/8。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见,全身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1.3%或略低,包括消化道反应, 常见为恶心、呕吐、腹泻及皮肤过敏反应。白血球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难辨 梭菌腹泻、胃肠出血、剥脱性皮炎、低血压、一过性心电图变化、肝胆系统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及肌肉疼痛等较罕见。
10~19ml/分 首剂0.5g,以后每24小时0.125g <10ml/分 首剂0.5g,以后每24小时0.125g 3.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史患者应慎用。
4.喹诺酮类药物尚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曝晒

抗生素应用指南

抗生素应用指南

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共分四部分,一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三是“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四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对上述内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2、本《指导原则》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3、本《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治疗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4、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本《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应当遵循.5、本《指导原则》仅涉及国内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部分品种,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详细内容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6、本《指导原则》中涉及临床各科部分常见和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其他未涉及的感染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来说,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选项。

本文将介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治疗机制以及在严重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以氨基糖苷结构为基础的广谱抗生素,常见的代表性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等。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广谱抗菌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等)也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2.靶向细菌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来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阻断细菌的生长和复制能力。

3.耐药性发展较快:由于其机制与其他抗生素不同,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适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并避免滥用。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治疗机制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来消除感染源。

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1.杀菌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够直接杀死细菌,使其失去生存能力。

这对于一些高毒力的细菌感染非常重要,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症状。

2.抗生素联合治疗:在严重细菌感染的治疗中,常常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与其他类别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使治疗效果更好。

3.静脉给药: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物性质,通常需要通过静脉给药来达到有效浓度。

这种给药方式可确保抗生素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快速到达感染部位,从而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严重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严重细菌感染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败血症: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常常表现为高热、寒战、低血压等症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通过快速杀菌作用来控制感染,并配合其他抗生素联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注射药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注射药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注射药临床应用案例分析在临床医学中,注射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它可以快速而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而,注射药物的应用必须慎重,过量使用或错误使用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几个注射药临床应用案例,探讨注射药物的正确用法以及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一:静注抗生素治疗败血症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因腹痛、发热等症状入院,经检查确诊患有败血症。

医生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并选择了注射静脉给药的方式。

抗生素按照医嘱准确配制并注射,患者在48小时内症状明显好转,最终成功康复出院。

分析:在治疗败血症的过程中,正确选择抗生素并正确使用注射给药是至关重要的。

静注抗生素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循环系统,快速发挥作用,对救治病情至关重要。

在这个案例中,医生正确选择了抗生素,并确保药物的准确给药,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但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以确保抗生素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案例二:静脉用药输液治疗营养不良一位老年患者因患有营养不良入院,医生为其制定了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其中包括静脉用药输液。

护士根据医嘱精心准备输液,确保输液管道无堵塞,药液无污染,每天按时按量给药。

患者接受治疗后逐渐康复,体重明显增加。

分析:对于营养不良患者,静脉用药输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这个案例中,护士在输液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药液的纯净性和正确给药量,保证了治疗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给药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案例三:皮下注射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一位中年男性患者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医生为其开具了降压药物的处方,要求每日皮下注射。

患者按时自行注射药物,并每月到医院复诊检查血压情况。

经过数月治疗,患者的血压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分析:对于高血压患者,皮下注射降压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这个案例中,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皮下注射,并主动到医院复诊,积极配合治疗。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在取得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严重副作用、耐药性的产生、二重感染等。

1.分类。

自1940年傅雷鸣(A.Fleming)发现青霉素并用于临床之后,抗生素发展迅速,迄今至少有数千种。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1)β-内酰胺类:发展最快,已广泛应用,如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和头孢菌素类(如第1、2、3代头孢菌素)。

(2)氨基甙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乙基紫苏霉素等。

(3)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等。

(4)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等。

(5)氯霉素类:如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6)利福霉素类:如利福霉素SV、利福平、利福定等。

(7)多肽类:如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壁霉素等。

(8)多烯类:如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9)磺胺类:如复方SDTMP、复方SMZ-TMP等。

(10)喹诺酮类:如吡哌酸、氟哌酸、丙氟哌酸等。

(11)其他:如磷霉素、甲硝哒唑(灭滴灵)和甲硝磺胺咪唑等。

按作用机制可分为:(1)破坏细菌细胞壁者: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磷霉素、万古霉素等。

(2)损伤细菌细胞膜者:多粘菌素等。

(3)阻碍菌体蛋白质合成者:大环内脂类、氯霉素、四环素、氨基甙类等。

(4)抑制细菌核酸合成者:利福平类等。

按抗菌活性可分为:(1)抗革兰氏阳性菌药: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第1代和第2代头孢菌素、磷霉素、万古霉素、壁霉素、亚胺配能(亚胺硫霉素)、乙基紫苏霉素、利福霉素、氟嗪酸及丙氟哌酸等。

(2)抗革兰氏阴性菌药: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第3代头孢菌素、不典型β-内酰胺类(氨曲南、亚胺配能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氟喹诺酮类、氨基甙类等。

(3)抗结核药: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等。

(4)抗真菌药: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克霉唑、酮康唑、咪康唑(双氯苯咪唑)、埃曲康唑、氟康唑等。

败血症护理查房

败血症护理查房
发生 • 患儿营养状况有所改善,血红蛋白95g/L,白蛋
白正常 • 患儿全身无活动性出血,凝血全套结果正常; • 患儿未发生医院感染 • 家长情绪稳定,对病情有所了解,对各项治疗
患儿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0c腋温退热处理后能降至正常但易反复无明显规律伴咳嗽为阵发性咳嗽23声阵伴腹泻56次日黄色稀便无呕吐无抽搐遂于耒阳保健医院当地诊所就诊予以输液处理具体不详后发热无好转7天前出现皮疹皮疹自头面部逐渐波及躯干及四肢红色密集皮疹伴双眼结膜充血无口唇红无手足肢端硬肿伴双侧颌面部肿胀无盗汗遂入衡阳市中心医院查腹部超声示肝脾肿大腮腺b超示急性腮腺炎予以抗感染具体不详及静丙共15g治疗6天患儿体温仍波动于380c400c之间皮疹无消退咳嗽加重腹泻加重710次日水样大便量较多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科
12
护理评估
• 腮腺肿大并腮腺淋巴结肿大(感染科排除流腮). 腹部示肝脾肿大,腹腔有少量积液。胸部CT示肺 部斑片状阴影及右侧少量胸水,白细胞高
• 社会心理状态 由于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病情发展迅速,但病情表现多样,病情隐匿,疾 病初期家长未予足够重视,延误早期治疗,加之 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存在后遗 症可能,家长顾虑多并对治疗效果担忧
16
护理措施
二、药物护理 1、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败血症的主
要方法,早期常选用广谱抗生素。高效、速效、 足量、早期、联合静脉用药是治疗原则。抗生素 应现配现用,护理人员应遵医嘱按时、定量使用 。如Bid的要应按8Am、4Pm,不能下午的药提前用 ,Q12h的药应按8Am、8Pm用药,Q8h的药应按 8Am、4Pm、12mn用药。
• 6月21日加用白霉素抗支原体感染。予口服止泻治疗。 • 6月22日加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预防出血,并改记24

败血症

败血症
细胞比例增高,可出现核左移及细 胞内中毒颗粒。机体反应差及少部 分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WBC不高 ,但中性仍高。
病原学检查: 血培养 骨髓培养 其它体液和分泌物培养
• 鉴别诊断: 1、变应性亚败血症:Still病,属变态反应
性疾病,特点:发热、皮疹、关节痛和 WBC增高 2、伤寒: 3、粟粒性结核: 4、恶性组织细胞病: 5、其它发热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2)老年人败血症: 革兰阴性杆菌—肺部感染 金葡、大肠埃希菌—褥疮
(3)烧伤败血症: 大面积烧伤后,单菌或多菌感染, 致病菌:金葡、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 菌 症状:重
(4)院内感染: 基础疾病:严重,部分为医源性感染; 发病率:逐年增多 致病菌:常见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
伯杆菌、金葡菌、表葡菌、铜绿 假单胞菌;耐药严重,治疗效果 差。
血症多见,皮下脓肿、肺脓肿、骨髓炎等。
• 不同致病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 金葡菌败血症 (1)男性青壮年多见,病前健康状况好,
(2)原发病灶以皮肤疖痈、破口或扭伤等多见,
(3)起病急,临床表现典型,寒战、高热,体 温可达39-41℃;皮疹多见,常为多形性;20 %的人关节症状明显,大关节,红肿痛,
➢ 年龄 ➢ 环境 ➢ 病史 ➢ 发热 ➢ CNS
G+C 儿童,青壮年男性
干燥环境 常有体表炎症 高热,但寒战少见 兴奋、燥热、谵妄
G-B 女性,50岁以
上老年人 潮湿环境, 与体液有关 内脏炎症, 慢性基础病 高热,寒战, 可呈双峰热、三峰热 淡漠、迟钝、萎靡
➢ 皮疹及关节症状 ➢ 迁徙性脓肿 ➢ DIC及早期休克
➢ 内脏功能障碍 ➢ WBC及N
G+C 多见 多见 少见
少见 均增高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败血症是指各种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性感染。

常有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败血症病死率仍相当高,平均30%-40%。

近20年来,由于各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器官的移植、肾上腺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使机体和细菌之间的互相关系有了很大变化,而败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

【诊断】1.感染来源:主要是继发于病人的局部炎症。

2.易感人群:全身健康与免疫功能低下者。

一.临床表现原发局部的炎症表现如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有发热、畏寒与皮疹等。

高热、寒战是败血症常见的症状,以弛张热和间歇热多见,少数为稽留热,G-杆菌可有双峰热;寒战发热发作时间不规则,可出现皮疹和消化道症状。

过度换气是败血症的早期的体征,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的表现。

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与DIC。

迁徙性炎症:随病原的种类与病情轻重而不同。

各种病原败血症的特点(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1.原发病灶多为皮肤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如疖、痈、蜂窝织炎,或原发性肺炎。

2.部分病人有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

3.迁徙性损害是金葡菌败血症的特点,常有血源性金葡菌肺炎,咳嗽轻、痰少。

可伴肺大疱与自发性气胸。

可有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

皮肤浅表性小脓疱,散见于躯干,软组织脓肿形成。

可有骨髓炎、肝脓肿与化脓性脑膜炎。

还可以引起急性金葡菌心内膜炎,患者多先有心脏瓣膜损害,反复出现栓塞现象,血培养阳性。

超声心动图心脏瓣膜有赘生物。

(2)表葡菌败血症:医院内感染中表葡菌败血症的发病率相当高,常见于体内异物留置者如留置静脉导管或严重基础疾患病人进行手术是,该菌侵入发生败血症。

(3)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现在已少见。

(4)肠球菌败血症:主要是医院感染,其原发病灶多为胃肠道感染,腹腔感染与泌尿道感染。

临床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

临床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

临床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临床抗生素是指用作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通常由微生物生产或人工合成。

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临床抗生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对临床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见的抗生素类别,其化学结构中包含一个β-内酰胺环。

其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

这些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广谱杀菌活性。

它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阻碍蛋白质合成。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阻断蛋白质合成。

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4. 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杀灭细菌。

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等。

四环素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5. 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磺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常见的磺胺类抗生素有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等。

磺胺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抗生素与败血症早期诊断与治疗要点

抗生素与败血症早期诊断与治疗要点

抗生素与败血症早期诊断与治疗要点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而败血症则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病症。

早期诊断与治疗败血症是至关重要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本文将重点介绍抗生素与败血症早期诊断与治疗要点。

一、抗生素的作用与分类抗生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复制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根据作用方式和化学结构,抗生素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不同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时需要考虑细菌的敏感性谱。

二、败血症的早期诊断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早期诊断败血症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常用的早期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项:1. 体征和症状的评估:败血症常出现发热、心率加快、低血压等症状,注意观察并及时记录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

2. 血液培养: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培养分离,可以确定致病菌的类型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3.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败血症。

4. 心电图和超声检查:可用于观察心脏和周围血管的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败血症引起的心脏并发症。

三、抗生素的早期应用早期应用合适的抗生素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

在经皮肤、呼吸道或血液感染进入血流后的前两小时内尽早应用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以下是抗生素早期应用的一些要点:1.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根据血液培养的结果和患者的临床情况,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2. 给药方式和剂量: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通常静脉给药是最常用的方式,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进行调整。

3. 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根据病原菌的培养结果和敏感性谱,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以防止细菌对抗生素的产生耐药性。

4. 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有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多种不同机制的抗生素联合应用,以增加疗效和预防耐药性的发生。

抗生素的分类及其适应症

抗生素的分类及其适应症

抗生素的分类及其适应症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根据其不同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抗生素可以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了解不同分类的抗生素及其适应症,有助于医生和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常见且广泛使用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这类抗生素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导致细菌的死亡。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适用于多种感染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青霉素联合应用或治疗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细菌感染的药物。

这类抗生素发挥作用的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三、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

其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作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适用于皮肤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四、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是一类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控制感染的药物。

这类抗生素适用于治疗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五、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可以通过抑制细菌酶的作用来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这类抗生素适用于尿路感染、中耳炎等。

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酶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

这类抗生素适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七、聚肽类抗生素聚肽类抗生素是一类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来杀灭细菌的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肺炎、骨髓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抗生素都有其具体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导,任何时候,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误用或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还可能引起其他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总之,了解不同分类的抗生素及其适应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抗生素的应用需要谨慎,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应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
1. 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 等。 多种G+菌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厌氧球菌、
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梭状芽胞杆菌、放线菌属和螺旋体等 感染,
脑膜炎奈瑟球菌、敏感淋病奈瑟球菌等所致的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分枝杆菌、奴卡菌和真菌等耐药。 2.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 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 对葡萄球菌(金葡和凝固酶阴性葡球)不产酶和产青霉素酶株有 作用
头孢菌素抗菌活性和酶稳定性的比较
头孢菌素 分类
第1代 第2代 第3代 第4代
抗菌活性
对G+菌
对G-菌
++++
+
+++
++
+
+++
++
++++*
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金葡菌
G-杆菌
+++
+
++
++
+
+++ *
++
+++
* 部分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其他β–内酰胺类
头霉素类(类二代)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抗厌氧菌,对脆弱类杆菌效差
• 厌氧菌:脆弱类杆菌、梭状芽孢杆菌
• 真菌:以白念珠菌多见
• 其它:条件致病菌
三、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 发病机制 人体因素
N减少或 缺乏
激素、 广谱抗菌素
创伤操作
败血症
严重原发病
细菌因素-产生致病物质:酶和毒素
•金葡菌
等)
• 革兰氏阴性杆菌:
多种酶和外毒素(血浆凝固酶、α-溶血毒素、杀白细胞毒素、肠毒素
七、治 疗
•抗菌治疗
(1)尽量获取病原菌 (2)选用杀菌剂、静脉、联合给药 (3)剂量足、疗程够 (4)经验用药,根据药敏实验调整
• 治疗局部感染病灶及原发病: 化脓或迁徙病灶:切开、穿刺引流 基础疾病:积极治疗 内置物:更换、祛除
• 其他治疗: 综合支持治疗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1. 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太松
• 5. 主要作用于G-杆菌的青霉素类:美洛西林、匹美西林。 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 对G+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拟杆菌属多无抗菌活性
(二)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
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少 等
第1代头孢菌素
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
对青霉素酶稳定,
G+球菌(包括产青霉素酶MSSA)和某些G-菌所致感染。
(5)感染性休克少见。
(6)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毒力和致病力同其他金葡菌,医院内、免疫缺陷、大手术、老 年人。
➢ 表葡菌败血症:院内感染、体内异物。
MRSE: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 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1)患者一般情况差,免疫功能低下,院内感染多见 (2)入侵途径以泌尿生殖道、肠道和胆道等为主,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常由呼吸道入侵 (3)双峰热、相对缓脉多见,T可不高 (4)迁徙病灶少见 (4)40%的患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5)易发生DIC、多器官功能衰竭
尚稳定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
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对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有强大抑制作用 克拉维酸、舒巴坦对染色体介导的 I 型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甚
差 他唑巴坦对部分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有抑制作用
替卡西林/ 阿莫西林 / 氨苄西林 + 克拉维酸
头孢派酮 / 氨苄西林 / 替卡西林/ 阿莫西林 + 舒巴坦
多见
➢WBC及N 分
均增高 WBC 在 部
高,但
病人可不
仍升高
中性粒C
➢ 厌氧菌败血症: (1)占败血症致病菌的7-20%,主要致病菌为脆弱类杆菌 (2)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肝硬化、动脉硬化、糖尿病、肿瘤、尿毒症、褥疮溃疡、新生儿 (3)入侵途径以胃肠道、泌尿生殖道为主,其次为褥疮溃疡和坏疽 (4)易出现黄疸、血栓性静脉炎和迁徙性损害
可被G-杆菌β内酰胺酶所破坏,
第2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头孢替安、头孢丙烯等
抗G-杆菌 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抗菌活性差。
第3代头孢菌素
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
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三嗪、头孢唑肟、头孢噻肟 头孢吡兰、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布烯、头孢米诺、头孢唑兰
①G-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严重全身感染, ②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作为经验用药 ③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⑤ 头孢地嗪增强免疫力,头孢米诺对厌氧菌作用强,
头孢三嗪、地嗪长半衰期
对球菌、对厌氧菌的作用仍不理想,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无效。
第4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立定等 抗菌谱和活性适应证与第3代基本相似,对G+球菌作用增强, 对 MRSA 和厌氧菌作用仍不理想; 对β-内酰胺酶比3代头孢菌素更稳定,
败血 症 septicemia
一、概述
•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 血流感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神志改变。
• 病原菌:细菌、真菌、分枝杆菌等。 • 病理生理:炎症介质的激活与释放。
• 菌血症(bacteremia):细菌在血液中短暂出现,无 毒血症状。
其中40% ~抗菌药物 我国3万儿童/年药物性耳聋
其中>95% ~氨基糖苷类
《指导原则》出台前临床抗菌药物状况调查
医院内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及经费比
调查范围
WHO 国内
患者使用频率 (%) 20 ~ 30 50 ~ 80
占药品总经费比例 (%) 15 ~ 30 25 ~ 45
销售额前10位药物 WHO:降脂类等药物。没有抗感染药物。 国内:有4种抗生素(多为头孢类)排名第1、2、4、5位
典型症状。
(3)体格检查:
(4)实验室检查: 血象:WBC 增多,10-30×109/L,中性白 细胞比例增高,可出现核左移及细 胞内中毒颗粒。机体反应差及少部 分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WBC不高 ,但中性仍高。
病原学检查: 血培养 骨髓培养 其它体液和分泌物培养
• 鉴别诊断: 1、变应性亚败血症:Still病,属变态反应性疾病,特点:发热、皮疹、关节痛和WBC增高 2、伤寒: 3、粟粒性结核: 4、恶性组织细胞病: 5、其它发热性疾病:
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鉴别
➢年龄
人 ➢环境
关 ➢病史
G+C
G-B
儿童,青壮年男性 女性,50岁以
上老年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与体液有
常有体表炎症
内脏炎症, 慢性基
G-B
G+C
➢皮疹及关节症状
多见
少见
➢迁徙性脓肿 多见
少见
➢DIC及早期休克
少见
多见(包括
脑 膜炎C)
➢内脏功能障碍
少见
➢ 特殊类型的败血症: (1)新生儿败血症: 致病菌:大肠埃希菌、B组溶血性链球、
金葡菌 途径:产道、羊水、脐带、皮肤 症状:呕吐、神差、食欲减退、少有发热、
中枢神经系统
(2)老年人败血症: 革兰阴性杆菌—肺部感染 金葡、大肠埃希菌—褥疮
(3)烧伤败血症: 大面积烧伤后,单菌或多菌感染, 致病菌:金葡、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 菌 症状:重

2. 过度应用为主要倾向

• 重复使用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现 状
• 过大剂量使用 • 过长时间使用 • 过多联合使用 3.对抗菌药物了解不足 • 抗菌活性 • 抗菌谱 • 药代药效特征
• 毒副反应
4. 利益驱使
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60%-90% 广谱抗生素和联合用药>58% 住院药费占总额比例>50% 我国ADR 死亡率20万人/年
内毒素
心肌和 血管内皮
激活 补体系统
凝血和 纤溶系统
血细胞 和内皮细胞
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心血管调节肽等
感染性休克
•铜绿假单胞菌:蛋白酶、杀白细胞毒素、磷脂酶C及外毒素A
•肺炎球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荚膜
拮抗吞噬、 体液中杀菌物质
四Hale Waihona Puke 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毒血症状: 寒战、高热 ➢ 皮疹: 瘀点多见 ➢ 关节症状:红肿、疼痛和活动受限 ➢ 肝脾肿大: ➢ 迁徙性病灶:以金葡菌和厌氧菌等所致的败血症多见,皮下脓肿、肺脓肿、骨髓炎等。
• 3. 广谱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巴氨西林等。 对肠杆菌科细菌也有抗菌作用。阿莫西林作用较强。
• 4.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1) 羧基青霉素如羧苄西林、替卡西林。 2) 脲基青霉素如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3) 苯咪唑类青霉素,如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对肠杆菌科作用更广更强,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作用。 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和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4)院内感染: 基础疾病:严重,部分为医源性感染; 发病率:逐年增多 致病菌:常见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 伯杆菌、金葡菌、表葡菌、铜绿 假单胞菌;耐药严重,治疗效果 差。
五、实验室检查
• 血象: • 病原学检查:
1.血培养: (1)时机:抗菌药物应用前,寒战、高热时进 行 (2)反复多次送检 (3)已用抗菌药物者,于培养基中加入硫酸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