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灌溉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泵站典型设计(灌溉工程)

泵站典型设计(灌溉工程)

泵站典型设计(灌溉工程)- 工程设计泵站典型设计(灌溉工程)一、正常取水位的确定通过AA县水利局多年观测数据,泉点最枯水位不低于1520m左右,因此取水位定在1520m。

二、泵站型式选择由于杨箐泉水出露于岩溶低洼地,汛期水位涨幅达1.5m,提水不需考虑泵站防洪问题。

由于泵站附近内地势较平坦,泵站采用离心泵提水,修建地面式砖混结构泵房,有效利用泵站现有的良好交通、电力、通讯等有利条件。

三、泵站水力机械根据灌区需水量计算,换算成泵站16h提水流量为80.49m3/h,考虑烟区灌溉时间短,利用率较低,拟选择安装两台泵(一用一备)。

扬程确定:1、取水高程1520.0m,高位水池底板高程1605.0m,即实际扬程85m.2、上水管长370m,进水管6m,经计算水头损失为4.95m、0.91m。

由实际扬程+水头损失得出总扬程为85+0.91+4.95=91.86m.水泵的选择泵站设计流量Q=80.49m3/h,安装两台多级单吸分段式离心泵,单台设计流量Q=80.49m3/h。

设计净扬程为:实际扬程85m+水头损失5.86m+余量3m=93.86m。

水泵参数如下表:型号流量Q转速n(r/min)扬程H(m)效率η(%)功率N(kw)气蚀余量(NPSH)rm³/hL/s轴功率电动机功率JGGC100 72-20×5722014801086532.4452.510027.81007237.8312635857041.7`4当扬程为93.86m时,流量为80.49m3/h,效率72.4%,可见泵在高效区运行。

四、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JGGC 100-20×5型水泵必需汽蚀余量△hc为2.5~4.0m,为了泵的安全运行,根据机械工业部部颁标准JB1040-67规定,对一般清水泵的临界气蚀余量基础上再加上0.3m的安全余量,即[△h]=△hc+0.3 =2.8~4.3m。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式中:pa/γ——吸水面上的实际压头,8.96m;pv/γ——抽水实际温度下的汽化压头,0.24m;Δh——允许气蚀余量,3m;hg——进水管的水头损失,0.86m;经计算,所选择水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3.86m,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选定泵房地面高程为1521.50m,水泵安装高程为1521.72m,安装高程与吸水池高差1521.72-1520=1.72m <[Hs] =2.8~4.3m,满足吸上高度要求,因此泵站安装高程定为1521.72m。

《泵站设计说明》word版

《泵站设计说明》word版

摘要江苏省白水荡原属排涝泵站装机容量小,排涝能力低,远不能满足整个排区的需要。

本泵站的兴建能确保该地区的排涝灌溉要求,有力地促进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

本泵站采用2台套900ZLB-85型轴流泵,泵站设计排涝流量为4.6m3/s,正向进水,正向出水,具有抽排功能。

本设计可概括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机组选型;第二部分:整体布置;第三部分:稳定计算;第四部分:结构计算。

泵站系由站身段、上游连接段及下游连接段等三部分组成。

站身段包括底板、闸墩、泵房、进水池、工作桥等;上游连接段包括前池、上游翼墙及上游护坡等三部分组成;下游连接段包括出水池、下游翼墙及下游护坡等三部分组成。

本泵站的泵型为立式轴流泵,泵房形式采用墩墙式湿室型泵房,泵站场地土类别为Ⅲ类,不能满足稳定要求和地基力要求,本泵站采用钻孔灌注桩来解决此问题。

在工程上部结构施工中和投入使用后应进行地基沉降观测。

关键词:泵站立式轴流泵设计流量排涝墩墙式湿室型AbstractBaishuidang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 Procince had installed small capacity of pump units in jurong of Jiangsu , the drainage capacity of the pumping station was far from being able to meet the drainage needs of the whole distri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pumping station in the region can ensure the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of this area,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region.The pumping station is made up of two sets of 900ZLB-85-axial pump, the flow of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s designed for 4.6 m3/s, getting flooded and leaving flooded straightly,having the function pumping draining. The design can be summed up in four parts, Part I : crew choice patterns; Part II : overall layout; Part Ⅲ: stability calculation; Part Ⅵ: structure calculation. Pumping s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components:the pump room,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nnected parts etc. Pump room is composed by the lock bed, lock column, pumping stations, getting flooded pool, operating bridge; Upstream links includes three components: former pool ,upstream wing walls and upstream shore protection. Downstream links includes there components: out flooded pool, downstream wing walls,and downstream shore protection. The pumping station installs vertical axial pump and the type of pump room is wet-pit pump house with baffled wall. The type of the pumpingstation venue territories isⅢ. The foundation can not meet the st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bear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The pumping station uses drilling piles to slove the problem.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upper structure in the project and after input using,we should observe the foundation settlement.Keywords : pumping station,vertical shaft axial-flow pump,design discharge, drainage, wet-pit pump house with baffled wall.目录1. 设计基本资料 (1)1.1 工程概况 (1)1.2 兴建缘由 (1)1.3 基本资料 (2)1.3.1 泵站的设计流量 (2)1.3.2 水位资料 (2)1.3.3 工程地质、地形 (2)1.3.4 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1.3.5 场地的适宜性评价及基础方案的选择 (5)1.3.6 建筑物等级 (6)2. 水泵选型 (7)2.1 扬程确定 (7)2.1.1泵站扬程 (7)2.1.2水泵扬程 (7)2.2 台数确定 (8)2.3 水泵选型 (8)2.4 方案比较 (9)2.5 电动机选型 (10)3. 枢纽布置及站房结构形式 (12)3.1 站址确定 (12)3.2 枢纽布置及功能说明 (12)3.2.1 枢纽布置 (12)3.2.2 功能说明 (12)3.3 设备布置 (12)3.3.1主机组布置 (12)3.3.2配电设备布置 (12)3.3.3检修间布置 (13)3.3.4通风布置及交通布置 (13)3.3.5起吊设备 (13)3.3.6 检修门槽 (13)3.3.7 拦污栅槽 (13)3.3.8 工作便桥 (13)3.4 泵房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 (14)3.4.1 电机梁 (14)3.4.2 水泵梁 (14)3.4.3 电机层楼面板 (14)3.4.4 检修工作桥面板 (15)3.4.5 盖板 (15)3.4.6 墙体与墙柱 (15)3.4.7 湿室底板 (15)3.4.8 门与窗 (15)3.5 剖面尺寸 (16)3.5.1 主要高程 (16)3.5.2 泵房平面尺寸 (18)4. 进水结构设计 (20)4.1 引河布置 (20)4.2 前池设计 (20)4.2.1 前池形式及池长 (20)4.2.2 前池构造 (20)4.3 进水池设计 (20)4.3.1 进水池形式 (20)4.3.2 进水池的尺寸拟定 (20)5. 出水结构设计 (22)5.1 出水池形式 (22)5.2 出水池尺寸 (22)5.2.1 出口直径D出 (22) (23)5.2.2 淹深h淹5.2.3 管口下缘至池底的距离P (23)5.2.4 出水池顶高程 (23)5.2.5 出水池底板顶高程 (23)5.2.6 出水池宽度 (24)5.2.7 出水池宽度B (24)5.2.8 出水池长度 (25)5.2.9 出水池渐变段长度 (25)5.2.10护砌长度 (26)6. 工况校核 (27)6.1 管路阻力损失计算 (27)6.1.1 局部损失计算 (27)6.1.2 沿程损失计算 (27)6.1.3 管路水头损失 (28)6.2 扬程校核 (28)6.2.1 排涝设计工况点确定 (28)6.2.2排涝校核工况点确定 (28)7. 上、下游连接建筑物设计 (30)7.1 进口翼墙 (30)7.2 出口涵洞 (30)8. 防渗设计 (33)8.1 防渗长度计算 (33)8.2 防渗校核 (34)8.3 渗流出口处逸出坡降校核 (35)9. 站身稳定计算 (36)9.1 作用荷载计算 (36)9.1.1 站房自重W1 (36)9.1.2 泵室内水重W2 (38)9.1.3水平水压力及地下水压力 (38)9.1.4浮托力 (39)9.1.5渗透压力 (40)9.1.6 墙后土压力 (40)9.1.7 泥沙压力、浪压力、地震力和其它荷载 (42)9.2 抗滑稳定计算 (43)9.2.1 完建期 (43)9.2.2 正常运行期 (43)9.2.3 校核期 (44)9.3 抗浮稳定计算 (44)9.3.1 完建期 (44)9.3.2 正常运行期 (44)9.3.3 排涝校核期 (44)9.4 地基应力计算 (45)9.4.1 完建期 (45)9.4.2 正常运行期 (46)9.4.3 校核期 (46)10. 翼墙稳定计算 (48)10.1 作用荷载计算 (48)10.2 抗滑稳定计算 (51)10.3 抗浮稳定计算 (52)10.4 抗倾覆稳定计算 (52)10.5墙底压力的偏心以及基底应力计算 (53)11. 出水池稳定计算 (55)11.1 相关参数确定 (55)11.1.1 出水池形心确定 (55)11.1.2 出水池惯性矩的确定 (56)11.2 作用荷载计算 (57)11.2.1 出水池自重 (57)11.2.2 出水池水重 (58)11.2.3 出水池两侧水压力 (58)11.2.4 出水池土压力 (60)11.2.5 浮托力 (61)11.2.6 渗透压力 (62)11.3 抗滑稳定计算 (64)11.3.1 完建期 (64)11.3.2 正常运行期 (64)11.3.3 校核期 (64)11.4 抗浮稳定计算 (64)11.4.1 完建期 (65)11.4.2 正常运行期 (65)11.4.3 校核期 (65)11.5 地基应力计算 (65)11.5.1 完建期 (65)11.5.2 正常运行期 (66)11.5.3 校核期 (66)12. 结构计算 (67)12.1 底板结构计算 (67)12.1.1 荷载分析与内力计算 (67)12.1.2 配筋计算 (70)12.2 中墩结构计算 (72)12.2.1 荷载分析与内力计算 (72)12.2.2 配筋计算 (73)12.3 边墩结构计算 (74)12.3.1 荷载分析与内力计算 (74)12.3.2 配筋计算 (76)12.4 电机梁结构计算 (77)12.4.1 荷载分析 (77)12.4.2 内力计算 (79)13.2.3 配筋计算 (80)12.5 水泵梁结构计算 (83)12.5.1 水泵梁荷载分析 (83)12.5.2 内力计算 (84)12.5.3 配筋计算 (85)12.6 出水池结构计算 (90)12.6.1 出水池底板 (90)12.6.2 出水池边墙 (93)12.6.3 出水池隔墩 (97)12.6.4 配筋计算 (98)12.7 翼墙结构计算 (99)13. 消防设计 (102)14. 环境保护 (103)15. 工程管理部分 (104)15.1 管理机构 (104)15.1.1 机构设置 (104)15.1.2 管理职能、范围、任务 (104)15.2 管理办法 (104)致谢 (105)参考文献 (105)江苏省句容市白水荡排涝泵站1. 设计基本资料1.1 工程概况赤山湖是秦淮河流域中一座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流域内唯一的一座滞洪湖泊,承担上游秦淮南河、秦淮中河、秦淮北河等干支流516.8平方公里的洪水调蓄及下泄重任,对缓解句容河洪水、提高整个秦淮河流域防洪标准关系很大。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河北省唐山市XX地区农田灌溉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质量,以及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被提上日程。

本报告将对该工程进行初步设计。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2.项目位置:河北省唐山市XX地区3.项目目标: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质量,满足农业生产需求4.项目内容:a.更新并替换老旧的灌溉泵设备b.增加智能化控制系统c.优化灌溉系统管道布局三、工程设计方案1.灌溉泵设备更新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需求,对该泵站的旧灌溉泵进行替换。

选用高效、节能的新一代灌溉泵设备,如离心泵或轴流泵。

通过新设备的升级,灌溉效率将得到明显提高。

2.智能化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泵站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

可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智能调整灌溉泵的工作状态,提高灌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将传感器安装在必要的位置,采集灌溉泵站和农田的实时数据,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3.灌溉系统管道布局优化通过对灌溉系统的管道布局进行优化,减少管道阻力和泄漏。

合理布置灌溉管道,缩短灌溉路径,提高水流输送效率。

在关键位置设置调节阀,实现对灌溉效果的精细控制。

四、项目进度计划1.初步设计阶段(预计1个月):a.收集现场资料b.进行灌溉泵站设备选型和控制系统方案设计c.优化灌溉系统管道布局2.施工准备阶段(预计2个月):a.采购新设备和材料b.搭建施工平台和临时设施c.建立施工组织和管理体系3.施工阶段(预计6个月):a.拆除旧设备并安装新设备b.安装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传感器c.进行灌溉系统管道布局调整4.竣工验收(预计1个月):a.进行整体设备和系统的调试与测试b.进行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五、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评估该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将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优化管道布局,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完整word版)雨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雨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说明书 3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31。

1 泵站工艺流程 31。

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31.3 格栅 31。

4 集水池 41.5 雨水泵的选择 61。

6 压力出水池: 61。

7 出水闸门 61。

8 雨水管渠 61.9 溢流道 7二、泵房 72.1 泵站规模 72.2 泵房形式 72。

3 泵房尺寸 9设计计算书 11一、泵的选型 111.1 泵的流量计算 111.2 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111.3 选泵 111.4 水泵扬程的核算 12二、格栅间 142.1 格栅的计算 142.2 格栅的选型 15三、集水池的设计 163.1 进入集水池的进水管: 163。

2 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容积计算 16 3.3 吸水管、出水管的设计 163.4 集水池的布置 17四、出水池的设计 174.1出水池的尺寸设计 174。

2 总出水管 17五、泵房的形式及布置 175。

1泵站规模: 175.2泵房形式 185.3尺寸设计 185.4 高程的计算 19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1设计说明书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1。

1 泵站工艺流程目前我国工厂及城市雨水泵站流程一般都采用以下方式: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通过进水渠首先进入闸门井,然后进入格栅间,将杂物拦截后,经过扩散,进入泵房集水池,经过泵抽升后,通过压力出水池并联,由两条出水管排入河中。

出水管上设旁通管与泵房放空井相连,供试车循环用水使用。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1。

2。

1 进水交汇井:汇合不同方向来水,尽量保持正向进入集水池。

1。

2。

2 进水闸门:截断进水,为机组的安装检修、集水池的清池挖泥提供方便.当发生事故和停电时,也可以保证泵站不受淹泡.一般采用提板式铸铁闸门,配用手动或手电两用启闭机械.1.3 格栅1。

3.1 格栅:格栅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起到净化水质、保护水泵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处理和排放.格栅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条组成,闲置在进站雨、污水流经的渠道或集水池的进口处。

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南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给水排水专业2011班姓名:思然_______学号:20114510118____ 指导教师:黄士元老师____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二O一四年一月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课程设计是根据给定的设计资料,设计某城市新建水源工程的取水泵站。

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水泵及水泵站》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见诸于实践对象,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在设计中培养同学合理处理设计资料和独力工作的能力。

二、基本设计资料1.近期设计水量11.5万立方米/日预计远期水量14.5万立方米/日(不包括水厂自用水)2.原水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规定,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情况,已决定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从吸水池中吸水,吸水井采用自流管进水,取水头部到吸水井的水头损失为:1.3米。

3.水源洪水位标高为:44米(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36米(97%保证率);常年平均水位标高为:40米。

4.净化场混合井水面标高为: 52米,取水泵房到净化场距离为:1000米。

5.地区气象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6.水厂为双电源进线。

三、容及要求本设计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要求如下:1.设计说明书(约8~10页)(1) 总述;(2) 设计流量及扬程的计算;(3) 水泵机组的选择(附水泵工况曲线);(4) 机组及管路的布置;(5) 泵站管路的水力计算;(6) 泵站辅助设备选择及泵站总平面布置草图。

2.设计图纸根据计算说明书成果及泵站布置草图,采用1#图纸按工艺扩初设计要求,正式绘制泵站的总平面图及两个剖面图(比例1:50—1:100)。

同时图中应标注各主要设备、管路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等。

泵站的建筑部分可参照实际泵房按比例示意性地表示,在图纸上应列出泵站中主要设备及管材配件的明细表。

目录一概述··1二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1三初选水泵和电机··2四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8五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9六机组与管道布置··10七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12 八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15 九附属设备的选择··15十泵房建筑高度及平面尺寸的确定··16十一参考文献··17附泵站平面图和剖面图(1:100)一概述取水泵站也称一级泵站,由水源取水输水至水厂或用户。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XX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XX部分)目次1 综合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水文 (3)1.3地质 (4)1.4工程任务和规模 (5)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5)1.6水力机械、电工及金属结构 (8)1.7消防节能 (10)1.8施工 (11)1.9环境保护 (12)1.10水土保持 (12)1.11工程管理 (13)1.12设计概算 (13)1.13经济评价 (14)1.14工程特性表 (14)2 水文 (17)2.1流域概况 (17)2.2水文气象 (17)2.3排涝流量分析 (17)2.4灌溉流量分析 (19)3 工程地质 (21)3.1地质概况 (21)3.2建筑物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2)4 工程任务和规模 (28)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8)4.2工程任务与规模 (28)4.3泵站特征水位 (28)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32)5.1设计依据 (32)5.2建筑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34)5.3泵站更新改造设计 (38)5.4设计计算 (62)6 水力机械、电工及金属结构 (67)6.1水力机械 (67)6.2电工 (85)6.3金属结构 (110)7消防节能设计 (120)7.1消防设计 (120)7.2节能设计 (124)8 施工组织设计 (128)8.1施工条件 (128)8.2施工导流 (129)8.3主体工程施工 (130)8.4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 (134)8.5施工总进度 (136)9 环境保护设计 (140)9.1环境现状 (140)9.2环境影响评价 (140)9.3环境保护措施 (141)9.4环境管理与监测 (143)9.5环境保护投资 (144)10 水土保持设计 (145)10.1编制总则 (145)10.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46)10.3水土流失预测 (146)10.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46)10.5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 (148)10.6水土保持实施进度 (149)10.7水土保持工程量 (149)10.8水保投资概算 (150)11 工程管理设计 (155)11.1管理机构和管理设施 (155)11.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155)11.3施工招投标管理 (156)11.4工程运行管理 (156)12 设计概算 (158)12.1XX第六泵站工程概算 (161)12.2XX第七泵站工程概算 (179)12.3XX闸口泵站工程概算 (194)13 经济评价 (209)13.1项目经济影响分析 (209)13.2评价依据和主要参数 (209)13.3工程建设计划 (210)13.4效益计算 (210)13.5费用计算 (210)13.6计算期末资产余值回收 (211)13.7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和经济净现值ENPV (211)13.8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结论 (212)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唐山市XX泵站位于蓟运河下游左右两岸,河北省XX县西、天津市XX县东部,为四纪沉积平原,地面高程为黄海高程0.00~2.5m之间,是蓟运河、还乡河下游最大河床,其北燕山山脉,东南濒渤海湾,总集水面积232.2km2,耕地面积21.6万亩,总人口约8.8万人。

农水专业泵房毕业设计说明书

农水专业泵房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基本资料一、设计任务完成胜利排水泵站的初步设计二、建站目的为对某市用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满足全市排污排涝等需求,拟在该市东区建一座排水泵站,将水排入外河,市内有一环卫河自西向东,市内外泄水流可汇入南北流向的外河—上龙河。

三、设计标准水泵站按《泵站设计规范》和《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标准,该站为三级建筑物。

四、基本资料1、地形资料环卫河自西向东,河底高程4m,底宽4m,外河为南北流向。

防洪堤顶高程14.5m,堤坡底为1:2.5,建站地点高程9m。

2、地质资料建站地点地势平坦,地面下向至5.04m为素填土,夹少量碎砖、小石子、植物根,r=190KN/m3,c=17 KN/m2,内磨擦角φ=13°,[R]=80KN/m2;5.04米以下为亚粘土,r=190KN/m3,c=10 KN/m2,内磨擦角φ=18°,[R]=100KN/m2泵站墙后回填土,r=190KN/m3,c=30 KN/m2,φ=15°,外磨擦角取(1/3-2/3)φ。

3、水文资料环卫河末底面高程:▽4.0m环卫河河底宽度:4.0m水组位合:4、流量资料:5、交通外河可以行船,附近有公路通往市区,交通便利。

6、电源站址附近有变电所一座,6KV输电线路经过此站。

7、排水时最高气温37°,最高水温25°。

五、其它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与指导书扬州大学2003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3、《水泵站设计示例与习题》4、《中小型泵站设计与改造技术》储训刘复新主编5、《泵站过流设施与截流闭锁装臵》严登丰著6、《中小型泵站设计图集》第二章泵站设计参数确定一、设计流量确定Q= qA=0.36×11=3.96m3/s式中q为排水率(m3/s/KM2)A为胜利站抽排面积。

二、设计净扬程的确定H=10.5-5=5.5m三、设计扬程初估H设=(1+K)H净=1.2×5.5=6.6m取K=0.2四、确定最大、最小净扬程Hmax=11-5=6mHmin=8.5-5=3.5m第三章水泵选型及设备配套一、水泵机组选型⑴确定泵型方案根据上述扬程计算结果,再加上管路损失,扬程按15%估算,则 H=H+H损=5.5+5.5×15%=6.3m初选泵型:一般情况下,设计扬程小于10米时,宜选用轴流泵;5~20米时,宜选用混流泵。

灌溉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灌溉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灌溉泵站初步设计设计资料本站为一明渠引水灌溉站,设计流量1.8s m /3,渠底比降i=1/6000,底宽b=3m ,边坡系数m=1.5,糙率n=0.02,最高运行水位551m ,最低运行水位550m 。

进水池设计水位550.5m ,最高运行水位550.9m ,最低运行水位549.9m ,储水池设计水位575.5,最低运行水位575.2m 。

站址处土质为粘壤土,内摩察角30°,地基允许承载力2102/m KN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8℃,冻土层厚0.35m 。

该地区有6.3kv 高压线经过,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建材采购方便。

设计部分一、水泵选型与设备配套(一) 水泵选型根据水泵选型原则按下列顺序进行1、确定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Q=1.8s m /32、确定设计扬程设计扬程损净h +=H H 式中 净H —进水、出水池设计水位差 即:575.5-550.5=25m; 损h —管路水头损失,按0.2净H 计算。

则H=25+0.2×25=30.00m 3、确定泵型方案依据泵站设计流量1.8s m /3和设计扬程30.00m 。

决定选用双吸离心泵。

查水泵资料中的水泵性能表得14sh —19与20sh —13A 两种泵型均符合要求,作为方案进行比较,它们的性能如表1所列。

表一4、确定台数及方案比较结合资料及经验,主泵台数宜为3-9台,用关系式泵站Q Q i /=确定两种泵型所需台数。

14sh-19型泵i=1.8/0.35=5.14(台),取5台;20sh-13 A 型泵i=1.8/0.52=3.46(台),取4台。

两种泵型相关参数比较见表一。

两种方案比较,选用5台14sh-19型泵方案,虽然台数较多,建设投资较大,且安装高度小,对泵房的通风散热有不利的影响,但其机组重量轻,便于维护和检修;台数较多,流量发生变化是,适应性较强,供水可靠性好,灌溉保证率高;其次,该机组台数较多,单机容量较小,对水量的调节能力大,即使运行中个别机组出现故障,对灌溉影响也较小,所以本站不设备用机组。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目录1.综合说明 11.1 项目承担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 11.1.1 项目承担建设单位 11.1.2 项目承担设计单位 11.2 项目建设的依据 11.3 项目建设地点、容与规模 21.3.1 总体情况 21.3.2 建设容和规模 21.3.3 与项目可研批复容变化情况说明 4 1.4 项目组织实施 4 1.5 项目建后管理 51.6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52 项目区基本情况和建设的必要性 52.1 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52.1.1 自然状况 52.1.2 社会经济72.1.3 农业灌溉现状82.1.4 农业灌溉与用水现状112.2 项目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3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43 项目区灌溉水源与水量分析143.1 建设项目的灌溉水源143.1.1 项目区地下水特性143.1.2 项目区地表水特性153.2 项目区用水需求预测153.3 项目灌溉水量和水质分析193.3.1 灌溉水量分析193.3.2 灌溉用中水水质及灌溉水质标准193.3.3 总体对比204 项目建设容及工程技术设计244.1 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244.1.1 设计思想244.1.2 设计原则244.2 项目设计编制依据244.3 项目总体布置254.4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选型254.4.1 灌溉形式254.4.2 管材比选274.4.3 微灌过滤器技术284.4.4 技术选型304.5 工程技术设计304.5.1 水源井设计304.5.2蓄水池设计314.5.3工程设计334.6.4 灌溉自动控制设计方案644.6.5 其它设备选型674.6.6附属建(构)筑物设计684.6.7 电气设计714.6.8 其它地块成果表725 农艺及管理节水措施816 管理节水措施837 水土保持837.1 水土保持措施837.2 水土保持评价838 环境影响评价838.1 编制依据838.2 环境影响预测848.2.1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848.2.2 自然环境影响预测848.2.3 施工期环境影响848.3 环境保护措施848.4 工程竣工运行后环境影响评价848.5 环境影响分析858.5.1 投入工程带来的效益分析858.5.2 工程建设带来的损失859 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869.1 项目组织管理869.2 项目运行管理869.3 工程施工869.3.1 施工条件及工程地质状况879.3.2 管道施工879.3.3 浆砌石施工899.4 项目验收与移交8910. 项目概算及资金构成9010.1 工程概况9010.2 编制说明9010.2.1 编制原则和依据9010.2.2 基础价格 9110.2.3 工程单价 9210.2.4 建筑工程 9310.2.5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和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93 10.2.6 施工临时工程 9310.2.7 独立费用 9410.2.8 基本预备费9410.3 设计概算编制中存在的其它应说明的问题9410.4 投资主要指标9511. 项目综合评价9711.1 经济效益和技术经济分析 9711.1.1 节水效益 9711.1.2 经济效益 9711.2 生态效益分析9711.3 国民经济评价9711.3.1 计算依据 9711.3.2 采用的价格水平9811.3.3 主要参数 9811.3.4 评价准则 9811.3.5 费用估算 9811.3.6 国民经济评价 10012. 结论及建议101附件:某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投资概算某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图册3、某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1.综合说明1.1 项目承担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1.1.1 项目承担建设单位表1-1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表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单位地址联系传真E-mail1.1.2 项目承担设计单位表1-2 项目设计单位情况表设计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单位地址联系传真E-mail1.2 项目建设的依据《某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研)》批复文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T50363-200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微灌工程技术规》(GB/T 50485-2009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T20203);《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DB11/T 557-2008《机井技术规》(SL256-2000);《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手册》;《**市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其他相关规、文件及技术参考文件《**市农业节水灌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1.3 项目建设地点、容与规模1.3.1 总体情况工程项目位于**市**区***镇、***镇、***镇、***镇、***镇5个镇和***农场。

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FCD14060 FCD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灌溉工程设计大纲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9年7月_____ 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灌溉工程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_______ 勘测设计研究院______ 年—月1引言.......................................................................... ( 4)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 ( 4)3设计基本资料................................................................. ( 4) 4灌区设计....................................................................... ( 5) 5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4)1引言工程位于 ,是以 水库(或引水枢纽、或泵站枢纽 )为水源工程的型灌溉工程。

设计灌溉面积万亩,设计灌溉保证率 ;渠首进水闸闸下设计 水位 m 设计流量 m/s 。

水库(或 引水枢纽、或 泵站枢纽)的控制流域面积 ________ k nf ,多年平均流量 _____ m/s ;水库总库容 ________ 万卅,兴利库容 ________ 万m , 正常蓄水位 _____ m ,死水位 _________ mo (或 ______ 江引水坝坝顶高程 ________ m,坝上设计水位____ m;或 ______ 泵站枢纽设计扬程 ________ m,装机容量 ________ kWo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 ⑴ _____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___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 (3) ___ 初步设计任务书; (4) 有关部门的协议文件;(5)与本工程有关的流域规划、地区规划报告。

灌溉工程方案说明书范文

灌溉工程方案说明书范文

灌溉工程方案说明书范文一、项目背景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为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本方案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灌溉工程方案。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灌溉工程方案2. 项目地点:某某县3. 项目规模:涵盖某某县全境的农田4. 项目目标:为农作物提供科学合理的灌溉水源,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三、项目建设内容1. 建设灌溉管网:通过规划设计,将主干管网和支干管网结合在一起,建设成为完善的农田灌溉网络。

2. 建设灌溉水泵站:配置适当的水泵设备,提供足够的水源,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

3. 建设水源设施: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水源的开发和利用,确保灌溉水源的有效供应。

4. 联合土地整理:结合土地整理工作,进行灌溉设施的优化,提高灌溉的效率。

四、项目建设过程1. 调研阶段:了解当地农田情况和水资源情况,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2. 规划设计阶段: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制定灌溉工程方案。

3. 建设阶段:进行灌溉管网、水泵站、水源设施等建设工作。

4. 调试阶段:对建设完成的灌溉设施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5. 运行维护阶段:对已完成的灌溉设施进行运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项目效益1. 提高农田灌溉效率,节约用水资源。

2.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3. 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六、项目投资1. 总投资:1000万元2. 资金来源:政府出资和社会资本合作七、项目可行性分析1. 经济可行性:农田灌溉的工程投资将会为农业生产带来及其可观的经济效益,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

2. 社会效益: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良好的社会效益。

3. 环境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农田灌溉设施,将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环境效益。

八、项目管理与保障1.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运行维护。

泵站设计工程说明书

泵站设计工程说明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泵站设计工程说明书姓名: 蔡波班级:水利工程09027班学号:0902*******指导老师:李敏科泵站设计工程说明书编者:蔡波第一节设计资料具体资料祥见任务书。

第二节设计部分一、水泵选型与设计1.确定设计流量设计流量Q=qA/ =0.238*1.2/0.68=0.42m3/s2.确定设计扬程H净=496.4-423.65=72.75mH=1.1*72.75=803.确定选型方案依据水泵站设计流量0.42 m3/s=1512 m3/h,主泵台数宜为2到4台。

用关系式i=Q站/Q泵确定所需水泵的台数。

12sh-6: 1512/936=1.6台(两台)12sh-6A: 1512/576=2.625台(三台)两种泵型方案比较见表蔡杨-1两种方案比较,12sh-6A台数较多,当流量发生变化时,适应性较强,供水可靠性较好,灌溉保证率高,本设计采用3台12sh-6A这一方案。

二、动力机装配根据配套水泵或水泵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选择JS127-4电动机三台,其技术性能如表蔡杨-2所示。

三、 管路配套1. 吸水管及附件选配管材:铸铁耐久性好,又有一定强度,拟采用法兰盘式铸铁管。

管径:根据经济流速确定,计算公式为D=vQπ4 式中 Q-----管路中通过的流量,本设计拟采用0.42/3=0.16 m 3/sv-----管内流速,凭经验和资料,进水喇叭管处取 1.5m/s ,管道内取2.0m/s 。

则进口喇叭管直径D进=5.1*14.316.0*4=0.36862m=368.62mm;管道直径D=.2*14.316.0*4=0.333650m=336.50mm.。

查资料取标准值:进口喇叭管直径400mm,吸水管路直径350mm 。

管长:进水管长度拟定为7m 。

附件:查资料得:喇叭管 大头直径400mm ,小头直径350mm ,长度300mm ;双法兰90度弯头 考虑用挡土墙式进水池,选用R=600mm ,内径=350mm,中心线长1183mm;偏心渐缩接头 小头直径200mm ,大头直径350mm ,长度为750mm ;真空表1只。

灌溉工程方案说明模板怎么写

灌溉工程方案说明模板怎么写

灌溉工程方案说明模板怎么写一、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灌溉工程方案说明(二)项目概况: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程,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条件、节约水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项目拟对某某地区的农田进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地方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项目范围本项目主要针对某某地区的农田进行灌溉系统建设,包括以下范围:(一)灌溉渠道建设:包括主干渠、支渠、配水渠等,以确保水资源供给到位,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二)灌溉设备采购:包括水泵、管道、喷灌器等设备的采购和安装,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灌溉管理系统建设:包括灌溉控制系统、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以提高灌溉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农田土壤改良:包括施肥、排水、土壤保护等环节,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某某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土壤条件,节约水资源。

具体目标包括:(一)农作物产量提高:通过灌溉工程建设,实现农作物水分供给充足,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土壤条件改善:通过土壤改良工程,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三)水资源节约:通过灌溉技术的改进,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尽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四、项目方案本项目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农作物种植情况、水资源供需情况等因素,提出以下工程方案:(一)灌溉渠道建设:根据地形地貌的情况,设计合理的灌溉渠道网络,确保水资源的顺畅供给。

(二)灌溉设备采购:选择适用于当地情况的灌溉设备,包括高效节能的水泵、耐用的管道、智能化的喷灌器等。

(三)灌溉管理系统建设:引进先进的灌溉控制、监测技术,实现灌溉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四)农田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针对性地进行施肥、排水、土壤保护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状况。

五、项目进度安排本项目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一)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立项、勘察、设计等工作。

(二)建设实施阶段:包括灌溉渠道、灌溉设备、灌溉管理系统、土壤改良等工程建设。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内容有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治理工作、更新改造建设的具体项目、选择
实施方案、工程设计指标等内容。

一、工程概况
1、更新改造建设背景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位于唐山市西南部,是当地重要的灌溉水
源泵站,为灌溉服务历来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任务,已经服务历时多年,设
备老旧,性能落后,影响灌溉质量和效率。

为提高服务效率和节省能源,
配合当地绿水青山农业强市建设,面向长江-淮河经济带核心区,我们将
对XXX灌溉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建设。

2、更新改造建设目标
更新改造建设主要目标是:提高泵站的服务效率和节省能源;同时加
强对污染源头的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泵站服务质量,保障当地灌溉服务。

二、更新改造建设项目
1、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主要包括水泵站本体建筑的建设,以及安装配套的设备,如
配电设备、水泵设备以及相关的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等。

2、能源设备更新改造
能源设备更新改造主要包括更新换装水泵设备及控制系统等,使用新
型的水泵技术,改善水泵的性能,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

3、水源治理。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目录1.综合说明 11.1 项目承担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 11.1.1 项目承担建设单位 11.1.2 项目承担设计单位 11.2 项目建设的依据 11.3 项目建设地点、内容与规模 11.3.1 总体情况 11.3.2 建设内容和规模 11.3.3 与项目可研批复内容变化情况说明 4 1.4 项目组织实施 41.5 项目建后管理 41.6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42 项目区基本情况和建设的必要性 42.1 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42.1.1 自然状况 42.1.2 社会经济 62.1.3 农业灌溉现状 62.1.4 农业灌溉与用水现状112.2 项目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3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33 项目区灌溉水源与水量分析143.1 建设项目的灌溉水源143.1.1 项目区地下水特性143.1.2 项目区地表水特性143.2 项目区用水需求预测143.3 项目灌溉水量和水质分析183.3.1 灌溉水量分析183.3.2 灌溉用中水水质及灌溉水质标准183.3.3 总体对比194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技术设计234.1 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234.1.1 设计思想234.1.2 设计原则234.2 项目设计编制依据234.3 项目总体布置234.4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选型234.4.1 灌溉形式234.4.2 管材比选244.4.3 微灌过滤器技术254.4.4 技术选型264.5 工程技术设计264.5.1 水源井设计264.5.2蓄水池设计274.5.3工程设计284.6.4 灌溉自动控制设计方案514.6.5 其它设备选型534.6.6附属建(构)筑物设计544.6.7 电气设计554.6.8 其它地块成果表555 农艺及管理节水措施646 管理节水措施657 水土保持657.1 水土保持措施657.2 水土保持评价658 环境影响评价658.1 编制依据658.2 环境影响预测668.2.1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668.2.2 自然环境影响预测668.2.3 施工期环境影响668.3 环境保护措施668.4 工程竣工运行后环境影响评价668.5 环境影响分析668.5.1 投入工程带来的效益分析668.5.2 工程建设带来的损失669 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679.1 项目组织管理679.2 项目运行管理679.3 工程施工679.3.1 施工条件及工程地质状况679.3.2 管道施工679.3.3 浆砌石施工689.4 项目验收与移交6910. 项目概算及资金构成6910.1 工程概况6910.2 编制说明6910.2.1 编制原则和依据6910.2.2 基础价格 7010.2.3 工程单价 7010.2.4 建筑工程 7110.2.5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和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71 10.2.6 施工临时工程 7110.2.7 独立费用 7110.2.8 基本预备费7210.3 设计概算编制中存在的其它应说明的问题7210.4 投资主要指标7211. 项目综合评价7311.1 经济效益和技术经济分析 7411.1.1 节水效益 7411.1.2 经济效益 7411.2 生态效益分析7411.3 国民经济评价7411.3.1 计算依据 7411.3.2 采用的价格水平7411.3.3 主要参数 7411.3.4 评价准则 7411.3.5 费用估算 7411.3.6 国民经济评价 7512. 结论及建议76附件:**区****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区****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图册3、**区****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1.综合说明1.1 项目承担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1.1.1 项目承担建设单位《**区****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研)》批复文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DB11/T 557-2008《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手册》;《**市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其他相关规范、文件及技术参考文件《**市农业节水灌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1.3 项目建设地点、内容与规模1.3.1 总体情况工程项目位于**市**区***镇、***镇、***镇、***镇、***镇5个镇和***农场。

灌溉泵站设计说明书

灌溉泵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基本设计资料 (3)1.1基本情况 (3)1.2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3)1.3气象资料 (3)1.4水源 (3)1.5其它 (4)1.6根据规划 (4)1.7设计内容 (4)1.8提供成果 (4)二、枢纽中心线及泵房位置的选择 (5)2.1泵房地址选择 (5)2.2泵房地址比较选择 (5)三、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的计算 (6)3.1设计流量计算 (6)3.2设计扬程计算 (7)四、初选水泵及配套动力机设备 (8)4.1水泵选型要求 (8)4.2水泵机组数选择 (8)五、拟定机组的基础尺寸 (9)5.1水泵外形尺寸 (9)5.2电动机外形尺寸 (10)六、选择进出水管道 (10)6.1进出水管道管径、管厚确定 (10)七、确定泵房类型 (11)7.1泵房类型比较选择 (11)八、确定机组及管路布置形式 (11)8.1机组布置形式 (11)8.2 出水管道数目 (12)8.3出水管道铺设方法 (12)九、选择泵房辅助设备 (12)9.1充水设备 (12)9.2起重设备 (12)9.3排水设备 (13)9.4配电设备 (13)十、泵房尺寸设计 (13)10.1泵房宽度 (13)10.2泵房长度 (14)十一、进出水建筑物的布置及设计 (15)11.1进水建筑物 (15)11.2明渠引水水渠水利计算 (15)11.3前池设计 (17)11.4进水池设计 (17)11.5出水池设计 (19)十二、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 (20)12.1安装高程计算 (20)十三、水泵工况点的校核 (21)13.1 600S-32型水泵性能曲线 (21)13.2水泵装置需要扬程计算 (21)十四、终选水泵及动力机 (23)十五、投资概算 (23)一、基本设计资料 1.1基本情况本区地势较高,历年旱情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

根据规划,拟从附近河流中扬水灌溉该区的6.3(5.3+倒数第二位*0.5 学号1143063024)万亩农田,使之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灌溉⼯程初步设计说明FCD14060 FCD⽔利⽔电⼯程初步设计阶段灌溉⼯程设计⼤纲本⽔利⽔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1999年7⽉. . .⼯程初步设计阶段灌溉⼯程设计⼤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 . .⽬录1 引⾔ (4)2 设计依据⽂件和规 (4)3 设计基本资料 (4)4 灌区设计 (5)5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4). . .1 引⾔_____⼯程位于_____,是以_____⽔库(或_____引⽔枢纽、或泵站枢纽)为⽔源⼯程的_____型灌溉⼯程。

设计灌溉⾯积_____万亩,设计灌溉保证率_____;渠⾸进⽔闸闸下设计⽔位_____m;设计流量_____m3/s。

_____⽔库(或_____引⽔枢纽、或_____泵站枢纽)的控制流域⾯积_____km2,多年平均流量_____m3/s;⽔库总库容_____万m3,兴利库容_____万m3,正常蓄⽔位_____m,死⽔位_____m。

(或_____江引⽔坝坝顶⾼程_____m,坝上设计⽔位_____m;或_____泵站枢纽设计扬程_____m,装机容量_____ kW。

)2 设计依据⽂件和规2.1 有关本⼯程的⽂件(1) _____可⾏性研究报告;(2) _____可⾏性研究报告审批⽂件;(3) _____初步设计任务书;(4)有关部门的协议⽂件;(5)与本⼯程有关的流域规划、地区规划报告。

2.2 主要设计规(1)DL 5021—93 ⽔利⽔电⼯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2)SDJ 11—77 ⽔利⽔电⼯程⽔利动能设计规;(3)SDJ 12—78 ⽔利⽔电枢纽⼯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和补充规定(⼭区、丘陵区部分)(试⾏);(4)SDJ 217—87 ⽔利⽔电枢纽⼯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5)SDJ 217—84 灌溉排⽔渠系设计规;(6)SL 44—93 ⽔利⽔电⼯程设计洪⽔计算规;(7)SL 44—94 ⽔利建设项⽬经济评价规;(8)SD 204—86 泵站技术规。

村小型灌溉站初步设计

村小型灌溉站初步设计
2.1 灌区概况 ........................................................................................ 3 2.2 水文气象 ........................................................................................ 4 3. 工程地质 ................................................................................................. 6 4. 工程任务及规模 ..................................................................................... 6 4.1 灌区社会经济概况 ......................................................................... 6 4.2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7
5 2020 年 4 月 19 日
4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3 更新改造的必要性 ....................................................................... 10 4.4 工程建设任务 .............................................................................. 11 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12 5.1 主要设计参数 ............................................................................... 12 5.2 总体布置 ...................................................................................... 17 5.3 泵型选择 ...................................................................................... 18 5.4 管路配套设计 ............................................................................... 19 5.5 水泵安装高程 ............................................................................... 21 5.6 变配电设计 .................................................................................. 23 5.7 水工建筑物 .................................................................................. 24 6. 施工组织设计 ....................................................................................... 28 6.1 施工条件 ...................................................................................... 28 6.2 材料来源 ...................................................................................... 28 6.3 施工进度与工期 ........................................................................... 29

某村小型灌溉站初步设计

某村小型灌溉站初步设计

×××××灌溉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市××水利局二○○四年五月责任栏批准:审查:校核:设计:目录1. 综合说明 (1)2. 水文 (2)2.1 灌区概况 (2)2.2 水文气象 (3)3. 工程地质 (4)4. 工程任务及规模 (4)4.1 灌区社会经济概况 (4)4.2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5)4.3更新改造的必要性 (7)4.4工程建设任务 (7)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8)5.1 主要设计参数 (8)5.2 总体布置 (11)5.3 泵型选择 (11)5.4 管路配套设计 (13)5.5 水泵安装高程 (13)5.6 变配电设计 (15)5.7 水工建筑物 (16)6. 施工组织设计 (18)6.1 施工条件 (18)6.2 材料来源 (18)6.3 施工进度与工期 (18)6.4 施工要求 (19)7. 工程概算 (21)7.1 编制说明 (21)7.2 编制原则和依据 (21)7.3 工程总投资 (23)7.4 设计概算表 (23)8. 工程效益分析 (24)8.1 基本参数 (24)8.2 国民经济评价 (25)8.3 结论 (26)1. 综合说明××乡位于××市郊区东南部、距市区15km的长江中心,四面环水,总面积28.8km2。

洲上建有××大圩,圩内地面高程12.0~14.0m (黄海高程,下同),面积14.7km2,其中耕地面积1.1万亩(旱地),是××市重要的粮棉产区。

该乡下辖5个行政村,即:××村、××村。

本项目灌区(××灌区)位于××乡某某村境内,灌区面积2000亩,分布在圩内×号河套上游两侧高地,地面高程在12.20~13.40m 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溉泵站初步设计设计资料本站为一明渠引水灌溉站,设计流量1.8s m /3,渠底比降i=1/6000,底宽b=3m ,边坡系数m=1.5,糙率n=0.02,最高运行水位551m ,最低运行水位550m 。

进水池设计水位550.5m ,最高运行水位550.9m ,最低运行水位549.9m ,储水池设计水位575.5,最低运行水位575.2m 。

站址处土质为粘壤土,内摩察角30°,地基允许承载力2102/m KN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8℃,冻土层厚0.35m 。

该地区有6.3kv 高压线经过,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建材采购方便。

设计部分一、水泵选型与设备配套(一) 水泵选型根据水泵选型原则按下列顺序进行1、确定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Q=1.8s m /32、确定设计扬程设计扬程损净h +=H H 式中 净H —进水、出水池设计水位差 即:575.5-550.5=25m; 损h —管路水头损失,按0.2净H 计算。

则H=25+0.2×25=30.00m 3、确定泵型方案依据泵站设计流量1.8s m /3和设计扬程30.00m 。

决定选用双吸离心泵。

查水泵资料中的水泵性能表得14sh —19与20sh —13A 两种泵型均符合要求,作为方案进行比较,它们的性能如表1所列。

表一4、确定台数及方案比较结合资料及经验,主泵台数宜为3-9台,用关系式泵站Q Q i / 确定两种泵型所需台数。

14sh-19型泵i=1.8/0.35=5.14(台),取5台;20sh-13 A 型泵i=1.8/0.52=3.46(台),取4台。

两种泵型相关参数比较见表一。

两种方案比较,选用5台14sh-19型泵方案,虽然台数较多,建设投资较大,且安装高度小,对泵房的通风散热有不利的影响,但其机组重量轻,便于维护和检修;台数较多,流量发生变化是,适应性较强,供水可靠性好,灌溉保证率高;其次,该机组台数较多,单机容量较小,对水量的调节能力大,即使运行中个别机组出现故障,对灌溉影响也较小,所以本站不设备用机组。

(二)动力机配套包括动力类型选择和机型确定。

1、动力类型选定利用该地区6.3kv 高压线路,采用直接传到的电动机。

2、动力机选配由水泵厂成套供应或根据水泵额定转速为1450 r/min 和配套功率125kw 采用js-116-4型防护式双鼠笼型异步电动机5台。

(三)管路配套包括吸、出水管路的管材、管径及附件选配等内容。

1、吸水管路及附件选配(1)管材 铸铁耐久性好,又有一定强度,拟采用法兰式铸铁管。

(2)管径 依据经济流速确定 vQD π4=式中Q —管路中通过的流量,本设计采用水泵铭牌流量0.35s m /3; v —管内控制流速,凭经验,进口喇叭管取1.2m/s ,管道内取1.8m/s ,则进口喇叭管直径m D 61.02.114.335.04=⨯⨯=;管道直径m D 50.08.114.335.04=⨯⨯=。

查资料取标准值:进口喇叭管直径620mm ,吸水管直径500mm 。

(3)管长 凭经验暂拟11.0m 。

(4)附件 查资料得:①喇叭管:大头直径620mm ,小头直径500mm ,长度310mm ;②双法兰90°弯头,考虑用挡土墙式进水池,选用R=700mm ,内径500mmm ,中心线长度1183mm ;③偏心渐缩接头:小头直径350mm 。

大头直径500mm ,长度890mm 。

2、出水管路及附件选配 包括管径与管路附件的确定。

出水管道直径依据经济流速,计算公式为vQD π4=式中Q —出水管路中通过的流量,取水泵铭牌流量0.35s m /3; v —管内经济流速,凭经验取2.0m/s 。

则m 472.00.214.335.04=⨯⨯=出D ,故本设计出水管路直径取500mm 。

管路附件包括:(1) 泵出口渐扩接管:水泵出口直径0.3m ,出水管路直径500mm ,查资料选用长度为690mm ,小头直径300mm ,大头直径500mm 的标准正心铸铁渐扩管。

(2) 闸阀:查资料选用。

(3) 拍门:停机时用拍门防止池水倒流,查资料选用内径为550mm 的拍门。

(4) 管路出口渐扩管:在拍门与管路间设置正心渐扩管,以降低出口流速,回收功能,扩散段锥角取12°,管段长度mm 2382/12tan 2=︒-=小大扩D D L ,取240mm 。

该渐扩管无标准现货,需定制。

(5) 压力表 一只。

(四)水泵安装高程确定吸水管路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分别计算后相加而得。

1、沿程水头损失 233.52n 29.10Q DL h =沿 式中n —管道的糙率,查资料铸铁为0.013; L —管道长度11.0m 。

则m h 094.035.05.0110.01329.10233.52=⨯⨯=沿 2、局部水头损失24083.0Q Dh ξ=局 式中ζ—管路局部阻力系数,查资料2.0=进ζ,64.090=︒ζ,2.0=缩ζ;D —局部阻力处管径,查资料得63.0=进D ,35.0=缩D 。

则m h 25.035.035.02.05.064.063.02.0083.02444=⨯⎪⎭⎫ ⎝⎛++⨯=局 故:m 34.025.0094.0h h =+=+=局沿吸h 3、水泵安装高度水泵安装高度采用公式 吸允吸)(h --09.10r NPSH H =式中r NPSH )(查表一可知r NPSH )(=6.5m 吸h —0.34m 则 3.25m 0.34-5.6-09.10==允吸H 。

4、水泵安装高程a ∇确定 k -min a 允许H +∇=∇式中min ∇—进水池最低运行水位549.9m ;k —安全值,取0.2m 则:552.95m 0.2-25.39.549a =+=∇。

如图一所示。

二、泵房初步设计包括确定泵房型式、内部设备布置与尺寸拟定等内容。

(一)确定泵房结构型式卧式离心泵泵房型式取决于水泵有效吸程、水源水位变幅和地下水埋深等因素。

1.水泵有效吸程效吸H 值计算min 21∇---∇=Z Z H a 效吸式中1Z —水泵基准面至底座距离,查资料0.8m ;2Z —水泵基础高出机坑地面高度,取0.2m 。

则效吸H =553.2-0.8-0.2-549.9=2.30m 。

2.水源水位变幅H ∆水源最高运行水位551m ,最低运行水位550m ,水位变幅H ∆=551 – 550 = 1.0m <效吸H =2.30m 。

3.泵房结构型式确定经简单计算,水泵有效吸程大于水源水位变幅,地下水位较低,决定选用挡土墙式分基型泵房。

(二)内部设备布置包括主机组、配机设备等辅助设施的布置。

1.主机组布置为减少泵房长度与进水池宽度,从而减少工程量,5台套机组采用双列交错布置。

查资料得机组平面尺寸如下:轴向总长度2.555m,水泵进出口间距1.1m,水泵轴向长度1.271m,管路中心线稍偏一侧0.58m,如图二所示。

查资料得:设备顶端至墙面净距0.7m,设备顶端间净距0.8m,平行设备间净距1.0m,本设计纵横净间距一律取 1.0m。

主机组布置如图三所示。

主机组间总长为2.555⨯5+0.8⨯4+2⨯0.7=17.375m,取17.5m。

进、出水管路平行布置。

2.辅助设备布置包括配电间、检修间、电缆沟、排水槽、充水设备、通道、起重机等设施。

(1)配电间。

本设计拟配备7块(其中主机组5块、照明与真空泵机组1块、总盘1块)BSL—1型低压成套不靠墙配电柜。

标准尺寸为柜宽0.9m、柜厚0.6m、柜高2.14m。

为不增加泵房跨度,不影响主机间通风采光,配电间布置于泵房进线一端,沿泵房跨度方向一排布置。

柜后留0.8m检修空间,柜前留1.5m运行操作空间,两L= 侧各留0.85m通道,则配电间所需跨度B=7⨯0.9+2⨯0.85=8.0m。

所需开间电0.85+0.6+1.5=2.95m,配电间平面尺寸如图四所示。

(2)检修间。

检修场地布置在泵房内相对于配电间的另一端,其面积以能放下并拆卸一台电动机为原则。

电动机拆装所需轴向长度为(2.55 - 1.271)⨯2=2.57 m,在四周留0.7m空当,便于活动,其实际所需面积为(2.57+2m。

0.7)2=15.762(3)电缆沟。

室内动力用线路均暗敷与地面加盖沟槽中,以不占用泵房面积为原则。

本设计电缆沟布置在泵房出水侧的主通道下,沟槽至电机间的线路用埋地钢管敷设。

沟槽截面按15根电缆数设计,其尺寸如图五所示。

(4)排水槽。

为保持泵房基坑地面干燥,需及时排除主泵运行时填料函滴水和闸阀漏水,拟设置地面明沟排水系统。

其中断面稍大的明沟沿泵房纵向布置于进水侧墙边,底坡3%,坡向泵房一端;断面稍小的明沟沿各主管线绕主机组基础布置,以1%的底坡坡向大沟槽,布置型式与沟槽截面尺寸如图六所示。

(5)充水设备。

本设计采用两台套水环式真空泵装置,供启动抽气充水时用。

真空泵机组布置于主机组间进水侧两端的空地上,不占泵房面积。

基础离墙0.5m,抽气管线贴地面沿主泵管线布置,排气口通至布置于机组房两侧饿贮水箱。

(6)通道。

泵房内主通道宽1.8m,布置于泵房的出水侧,与泵房两端的配电间、检修间连通;工作便道宽0.7m,布置于泵房的进水侧,与配电间、检修间用踏步梯连接。

(7)起重设备。

本设计安装检修拟选用手动单轨小车进行。

查资料选用SG-2型单轨小车为宜,其技术性能如附表4所示。

另选用手动葫芦与之配套,葫芦技术性能如附表5所列。

附表4 SG-2型单轨小车技术性能附表5 手动葫芦技术性能选配的SG-2型单轨小车沿泵房纵向平行布置于两列主机组轴线上方,设两套起重设备。

(三)泵房尺寸包括平、立面尺寸与主要构建细部尺寸。

1. 泵房平面尺寸 (1)长度L 。

用下式计算L = 主L + 电L + 检L 式中主L —主机间长度,经布置为17.5m ;电L —配电间开间,经布置为2.95m ; 检L —检修间开间,经布置为3.97m 。

则L = 17.5 + 2.95 + 3.97 = 24.42m 。

以进水管路不穿墙柱为原则,取每一开间3.6m ,共7间房。

泵房总长度调整为7⨯3.6=25.2(m )。

除配电间和主机间尺寸2.95+17.5=20.45m 不作变动外,检修间实际长度为25.2 -20.45=4.75m 。

(2)跨度B 。

用下式计算B = 0b +1b +2b +3b +4b +5b +76b b式中0b —列主泵进口至另一列主泵出口距离,经布置为1.1+1.0+1.1=3.2(m );1b —偏心渐缩连管长0.89m ;2b —工作通道宽0.8m ; 3b —排水沟槽宽0.35m ;4b —正心渐扩接管长0.69m ; 5b —渐扩接管与闸阀间短管长0.5m ; 6b —闸阀长度0.7m ; 7b —主通道宽1.9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