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会计学专业(专升本)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专升本)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精通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通晓会计准则及相关的财经法规,能在经济管理领域从事会计、审计和管理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在完成专科学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会计专业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我国市场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习国内外会计学理论与实务的动态和发展;强化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利用会计信息的决策、分析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地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专业技能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熟悉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以及会计、审计的国际惯例;;4.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会计和审计事务的能力,尤其要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综合运用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较强的外语和语言文字能力;;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理念。
三、授予学位按教学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位条件规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学制:2年;毕业总学分:78.5分;课内总学时:1271学时。
必修课:3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学分,占总学分3.82%;专业必修课:30.5学分,占总学分38.85%。
选修课:45学分,包括:专业限选课:25.5学分,占总学分32.48%;专业任选课:13.5学分,占总学分17.20%公共选修课:6学分,占总学分7.65%。
五、专业核心课程、应用课程、特色课程、专业主要发展方向核心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
应用课程:基础会计学模拟实训、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等。
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导言会计专业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一种重要学科,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是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重要任务。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较高的会计实务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会计专业人才。
下面是我校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培养目标本科会计专业旨在培养拥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管理技能,熟悉国内外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现代理论与方法,掌握国家经济和会计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等相关制度和规定。
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会计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在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从事会计核算、预测与控制、管理决策等工作,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社会需求。
三、培养方案内容1. 培养模式:本科会计专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注重质量和实效。
培养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课程设置: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三个阶段。
(1)基础课程阶段: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财务管理等基础课程。
通过此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经济和管理学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专业课程阶段: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税法与税务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等专业课程。
通过此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3)实践教学阶段:主要包括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实习环节,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工作中的会计事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毕业论文环节,学生将通过独立研究和论文撰写,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3. 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本科会计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
(1)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完整)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0203K)一、专业介绍会计学本科专业建立于1989年。
于1998年获得会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授予权.该专业始终坚持育人育才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和知性合一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参与制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学专业除了设有校内专业实验室外,还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并完成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尽可能与实习单位相结合,论文的观点、结论或对策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习单位的现实问题。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与审计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审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会计和审计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⒉掌握会计与审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⒊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⒋熟悉有关会计和审计方面的政策和法规;⒌了解会计学和审计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⒍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等。
五、标准学制:四年。
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七、毕业学分学时要求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一)通识教育课程1。
通识通修课(共修读37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5学分)2.通识通选课(最低修读18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6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1。
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打印修改)
58 10 68
4
4
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
24 10 34
2
2
会
财务审计
28 6
34
2
4
计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
42 9
51
3
3
方
向
专 财
业 务
方 管
向 理
模 方
块 向
选
修 课审
计
资产评估 小计
证券投资学 财政学 高级财务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税务筹划
小计 财务审计 资产评估学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58 10 68
列)。
4
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指导性教学计划
课课 程程 要类 求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考
学分分配
总
学 核 第一学 第二学 第三学 第四学
讲实
学
分类
年
年
年
年
授践
时
型 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34 0
34
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4 0
34
2
应用文写作
51 0
51
3
社会学概论
34 0
34
2
公 社交礼仪
学时 总
讲实
学
授践
时
172 172
34 34 34 34 34 34 17 17 17 17 34 34 34 34 34 34 17 17 427 427
考
学分分配
学 核 第一学 第二学 第三学 第四学
分类
年
年
年
年
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3
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会计学专业代码分院(系)方案制定负责人签字分院院长签字院长签字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让学生能对会计学、法律法规等有基本认识,能进行会计实务操作及会计信息化处理操作,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中介机构及政府机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会计方法和会计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熟练掌握现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2、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从事现代会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法律、审计、财税等基本知识;4、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知识,熟悉ERP、电子商务、统计及财务报表分析等业务软件的操作,并懂得简单的维护常识;5、具备会计岗位业务的实务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会计工作组织能力;6、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7、了解会计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具有获取、整理各类有关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四、主干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报告分析等五、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一)职业岗位分析就业方向分析(二)职业能力分析注:每门课程可支撑一种或几种能力,表中“△”表示核心能力。
六、教学学时与学分分配(见下表)七、课程逻辑(附表一)八、学制及学位(一)学制:四年(二)学位:管理学学士九、毕业条件及学位授予学生政治表现合格、身体健康,通过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要求的学分179(其中必修课 151学分,选修20学分,素质拓展学分8学分),政治表现合格,身体健康,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计划(见附表二)十一、说明1、本计划在课程安排和学时分配上,力求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适当压缩了课内讲授学分与学时,增大了作业、实习、实验、写论文的比例,提倡案例教学.2、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活动能力,要求与鼓励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并积极参加社团组织.教学组织单位应指导学生有计划、有实效的开展健康有益的学术活动和社团活动。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理论知识:学生应具备坚实的会计学基础知识,掌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专业核心理论和实务知识。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管理等实际应用能力。
3.职业道德:学生应具备诚信、责任心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公正、廉洁、严谨的工作态度。
4.综合能力: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沟通协作的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与管理需求。
三、主要课程设置1.会计学基础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流程和规则。
2.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处理。
3.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能够进行财务状况分析和财务绩效评价。
4.税务会计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税收政策,了解税务会计的基本要求和处理方法,能够熟悉税务申报流程和税收筹划技巧。
5.财务管理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够进行资金筹集和投资、融资决策等相关工作。
6.审计学课程:培养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
7.法律法规课程:培养学生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责任和风险防控措施。
四、实践教学环节设置1.会计实训课程: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财务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能力。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进行财务实习,使其对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3.专业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与实际会计项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培养方式1.系统培养: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安排相应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2.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会计类学科竞赛,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经验。
会计中高本7年贯通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中高本7年贯通人才培养方案
1. 学科知识学习,学生在本科阶段将学习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同时也会学习相关的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
2.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习或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会计实践能力,包括财务报表编制、会计软件应用、财务分析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3. 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一定的学术研究内容,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4. 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除了会计专业知识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包括信息技术、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5.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总的来说,会计中高本7年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出具备全面能力的会计人才,使其能够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会计工作环境,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这种培养方案有助于提高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促进会计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篇)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专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实务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处理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3、熟悉我国有关财务会计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7、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____年。
3+1模式。
前____年在____大学学习,第四年在美国____大学____分校或美国____大学学习。
学位:管理学学士四、核心课程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职责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一流人才。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潜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潜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潜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
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到达德、智、体全面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2024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2. 培养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3. 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人才;4. 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内容1. 基础会计知识的学习:学生要全面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包括会计原则、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报告分析等;2. 会计实务能力的培养:学生要熟悉企业会计记录、报表编制和分析等实际操作,具备独立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3. 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学生要了解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分配决策等;4.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参与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发展创新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法1. 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2. 多样化的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估,还要引入项目报告、实践报告等形式,促使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综合能力;3. 实习实训机会的提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4. 导师制度的建立:为学生分配专业导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四、培养计划1.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设置多样化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税务筹划、管理会计等;3. 实践课程:引入实践性课程,如财务软件应用、模拟实验等,让学生能够熟悉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4. 学术交流与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行业讲座等活动,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5.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要求的毕业论文,以展示其独立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2. 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引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培养他们成为教学骨干;3. 学术交流和合作: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提升。
会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会计和财务相关知识基础,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理论,具有高层次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拥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以及优秀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高级财务会计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财务会计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金融、财政、税务等领域从事账务处理、财务分析、本钱管理、审计、绩效管理、税收等工作。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将形成会计专业能力框架,具备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事务管理等实践能力;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具备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际经贸规那么及会计准那么,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初步的学术训练,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或社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在财务会计、审计、金融、税收专业领域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财务会计相关的实践知识和高级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素养,预期能够胜任财务总监、审计主管、内控主管、投资总监、人力资源主管、纳税筹划等业务岗位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通识教育类、学科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知识,具有国际视野,了解本专业学科开展前沿,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本专业领域现象。
2.能够应用本学科基本原理、方法对本专业领域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
3.能够恰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对本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 完成所从事的专业任务。
4.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10203专业名称: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Accounting)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和审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会计学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学生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与规则;(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 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等。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1、会计学(Accounting)2、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八、专业主要实验1、计算机基础、foxpro数据库应用、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安排上机练习和实习;2、电算化会计分析与软件应用。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会计学作为一门财务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国内外会计学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金融和经济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会计学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基本的会计学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编制财务报表的方法和规范;2.具备系统的会计实务技能,能够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工作;3.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进行判断和决策;5.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会计问题的研究。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和经济基础;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核心课程,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3.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国际财务会计、税法、金融会计、战略管理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应用领域;4.实践课程:包括财务软件操作、实习实训、课外实践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案例的演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在学生的大三或大四进行实习实训,安排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际的会计工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会计实务,锻炼实际操作能力;2.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财务案例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等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会计实践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培养模式:1.精英培养:针对学术方向的学生,培养其研究能力和学术追求,鼓励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2.实践培养:针对实务方向的学生,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实际案例分析和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3.创新培养:鼓励学生进行会计问题的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估和考核:1.课堂表现:通过课堂参与、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情况;2.考试评估: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3.实训评估:通过实习和实践活动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实际操作的掌握和应用能力;4.个人综合评估:综合考虑学术成绩、实践表现和综合素质等,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本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本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具备较扎实的会计学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会计学问题的能力。
2.熟悉会计核算、审计、税务等实际操作,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
4.具备较好的沟通、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承担会计职业带来的各项职责。
三、课程设置1.会计学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制度。
2.会计实务课程:包括会计核算、审计、税务、财务报表分析等实际操作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素质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4.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进行一定的实习实训,通过参与实际工作,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3.实习实训辅助教学:通过实习实训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五、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学生需参加企业实习,根据学院教学计划安排实际操作工作,并撰写实习报告。
2.毕业设计:毕业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论文研究工作,通过独立进行问题研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3.社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
4.企业合作项目: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际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企业实际运作和管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会计职业道德、熟悉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及其管理技能,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中介组织、政府管理部门的会计、审计、理财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及配套措施
(1)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会计、审计及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熟悉我国会计及其相关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了解本学科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动态。
(3)熟练掌握英语;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知识;熟练掌握统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
配套措施:
在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基础上,合理安排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系,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学专业相关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从而具备上述知识结构。
2. 能力要求及配套措施
(1)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2)掌握会计、审计及公司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3)能够熟练使用英文和计算机从事本专业的业务工作。
(4)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证等相关证书。
配套措施:
通过课内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的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要求及配套措施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品德品质。
(2)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配套措施:
通过各项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上述素质。
二、主修专业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
求和各课程性质下的学分组成。
(一)毕业条件
学生申请以会计学专业毕业,须符合以下全部条件后,才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1.在学院允许的学习年限内,即3~7年。
2.取得会计学专业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即150学分;
3.取得会计学专业规定的课堂教育类学分13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47学分、公共限选课学分4分、通识任选课学分12学分,其中人文素养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创业类每个主题的通识任选课至少修满2学分;专业必修课学分30学分、专业限选课学分20学分、专业任选课学分21学分。
取得非课堂教育类学分16学分,其中专业实践类学分10学分、成长教育类学分6学分。
(二)获得学位
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在取得毕业资格的前提下,按现行的绩点制,其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1.5及以上者,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修专业课程计划
(一)课堂教学
该教学模式下,主要通过教师给学生班级上课的方式完成知识传授。
1.公共课
(1)公共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培养规格,以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内容所确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或环节。
会计学专业公共必修课共47学分,958学时,其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和学时分布详见表2。
(2)公共限选课
公共限选课是指为加深和拓宽学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按学科(专业)类设置,指定相关专业学生要修读的课程。
会计学专业公共限选课共4学分,72学时,其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和学时分布详见表3。
(3)公共任选课(即素质任选课)
公共任选课是指为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而设定的课程,由通识任选课、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专业任选课和学术报告型公选课三部分组成。
其中,通识任选课有四个主题课程,分别是人文素养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创业类,我院要求学生的通识任选课至少修满12学分,每个主题至少2学分。
会计学专业在公共任选课方面要求学生通识任选课至少修满12学分。
2.专业课
(1)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即专业核心课,指各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培养规格,以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应具备的专业基本能力为内容所确定的该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核心课程或环节。
会计学专业必修课共30学分,562学时,其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和学时分布详见表4。
表4 会计学专业专业必修课课程计划表
专业限选课即专业模块课,指各专业根据学科专业领域的发展,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灵活设置的能体现本专业某个业务方向的模块化课程组。
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打好专业基础后,希望能在某个业务方向上有一定专长,根据自己的志趣、基础等选择方向而选定。
会计学专业共有两个专业模块,分别是注册会计师模块和税务会计模块。
每个专业方向设置27学分的课程,学生需选修其中20学分的课程。
其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和学时分布详见表5。
(3)专业任选课
专业任选课是指为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专业知识范围和提升学生整体专业素质而设定的课程。
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以及就业展望等,自主地选择修读。
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最低学分要求是21学分,其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和学时分布详见表6。
(二)非课堂教学
该教学模式下,主要通过学生课下自学、实践的方式获得课程所需知识。
教师承担指导工作,无班级教学或班级教学环节极少。
非课堂教育学分由专业实践类学分和成长教育类学分构成,专业实践类学分由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构成、成长教育类学分认定将依据学院另行制定的《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成长教育实施方案》执行。
1本课程开设内容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为考研究生的学生开设。
2本课程开设内容为线性代数,主要为考研究生的学生开设。
四、辅修专业课程计划
辅修课程是指修满会计学专业辅修教学计划规定的30学分,其中必修课30学分,可以取得会计学专业《辅修证明书》;
辅修专业是指修满会计学专业辅修教学计划规定的51学分,其中必修课51学分,可以取得会计学专业的辅修毕业资格。
辅修专业学位是指如原主修专业不属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科门类(即管理学门类),修满专业辅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60个学分,其中必修课30个学分,且符合两个专业要求的学位授予条件,在取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可同时取得管理学学士学位。
3毕业论文自第7学期开始布置到第8学期第10周完成。
学分。
双专业的学生需要学表中不带”Δ”符号的全部课程,共51学分。
双学位的学生需要学表中全部课程,共60学分。
如果原专业修过表中的课程,则需要另外补修会计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具体课程由会计学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