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表现手法与作用
小说阅读中的表现手法术语
【表现手法】1、细节描写。
2、白描:文字简练单纯,突出景物或人物特点,简洁准确、生动传神。
3、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1)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抒发思想感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2)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
4、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不同的两个事物(人)或一个事物(人)的两个不同方面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作用:(1)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事物特点。
(2)形象鲜明,深化主题。
5、衬托: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作用:(1)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强化思想、感情。
(2)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6、渲染:用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多方面描绘某一事物,用来突出所要表达的对象。
作用:(1)营造氛围,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2)为行文设置铺垫。
7、想象(联想):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联或相似的事物、观念。
想象,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记忆中的表象为起点,对所想象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过程。
作用:(1)使文章内容丰富、形象丰满;(2)在形式上变化多姿,生动活泼。
8、扬抑: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
作用:(1)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2)欲擒故纵,曲折生动,引人入胜;(3)设置悬念,形成波澜。
9、类比: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说理方法)。
作用:(1)以浅寓深,更浅显形象地突出本体事物特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10、照应: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
(完整版)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精品)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细节描写】“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
说得通俗一点,细节就是具体的描写那些动作、神态、环境等等的细微的表现的地方。
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综合运用情态细节和语言细节,在一“笑”一“问”之间,把老归故里人不识的凄凉,生动的再现在读者面前;《范进中举》后范进发疯的细节描写,则刻画了一个为科举而读书,为科举而活着,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科举禄蠹形象。
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生动的情节,都必须依靠一定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丰富情节、增强艺术感染力,使人物性格生动、突出的手段之一。
一个画龙点晴的细节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具体、生动。
【象征】用某一种事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一种抽象的概念、理性、情感或社会意义,就叫做象征。
由于象征手法运用时隐去了其原来的事物或某些显见的意义,使得我们在理解时感觉有些困难,但只要仔细思考,逐步深入还是会发现其象征意义的。
小说中用上了象征手法,就可以避开原先有所顾忌的事物或事理,因为采用了较曲折隐蔽的表现方法而能够大胆地,比较放手地进行叙述或描写。
同时也正因为此而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被象征物的本质,使文章更有意蕴。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表现手法分类及作用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联想、想象:(常与夸张连用)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作用: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9、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含语言)
随后他解开我的衣服,紧握着我的一只手腕,在我胸部一阵 乱敲;又把脑门儿贴到我的身上。最后他坐了下来,开了一个处 方,然后把它叠起来递给我。我接了过来,随手揣进衣兜里,走 了出去。
我径直来到一家最近的药店,药剂师看了看处方,又将它退 了回来。
他说他不收这种处方。 “你不是药剂师吗?”我问。
(2)明确这种表达方式在文中表现了什么内容; (3)结合语境加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好处或效 果。
二、结构方式 小说的结构指小说布局谋篇的技巧,指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
色;结构是否严谨、完整、匀称。 例3 (2012·江西)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报复 (法)雨果·克里兹 (文本详见“合作探究课时1”例3) 题目: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2011·浙江)阅读《第9车厢》,完成文后题目。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文本详见“合作探究课时3”课堂训练1) 题目: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开头是“我”,结尾两段也是“我”,只有中间 主体部分用的是第三人称。表达效果根据人称不同而不同。第三 人称的特点是更客观,表达更自由。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 某种暗示性的铺排,穿插的情节为后文出现的情节做前兆,当事 情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伏笔是文章 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 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 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 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例如,《社戏》 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苗,为后文看戏归来偷 豆吃埋下伏笔。《项链》文中有三处为文末说项链是假的埋下的 伏笔。
表现手法及作用
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是指作家在作品中运用的各种技巧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性格、风景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以小说《围城》为例来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首先是对比手法。
在《围城》中,小说通过对王朵爱与贾淳淳、巩白羽与厉以恒等夫妻关系的对比,展现出两个极端:一方面是不断妥协和退缩的围城人,另一方面是追求自由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城外人。
这种对比使得小说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一种人在围城状态中所面对的种种困境和抉择,进一步突出了围城主题。
其次是象征手法。
小说中巩白羽骑着父亲的独轮车上学,被人戏称为“独轮车先生”。
这一形象象征着他在围城中的独特性格和追求。
此外,小说中的太太的花匠形象也是一种象征手法,体现了太太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
再次是拟人手法。
小说中通过对物品和自然界的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思维和情感,以此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例如,小说中太太们将庭院中的虎皮兰照顾得极为周到,这种热爱生命的态度表明了她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是对话手法。
小说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人物之间的冲突、矛盾和内心世界。
例如,太太们之间的对话揭示了她们对于婚姻和家庭的担忧、失望和迷茫;王朵爱与贾淳淳之间的对话表明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和无法沟通的问题。
这些表现手法的作用是丰富了作品的意义和内容,使读者能够进一步理解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感和主题。
同时,这些手法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可读性,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并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作家成功地传达了对围城主题的思考与抒发,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得到情感、心灵上的满足。
[小说表现手法]写小说的手法
[小说表现手法]写小说的手法写小说的手法篇(一):小说情节表现手法小说情节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一般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白描和细描,侧面描写.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指对人物的外在特征,比如容貌、服饰、姿态、气派的描写.生动的肖像描写可以做到“以形传神”.因为人物的外表体现着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着人物的内在思想活动.肖像描写在记叙文和小说里运用较多.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段:“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段文字描写了小女孩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赤着脚”,其次是身上带着许多火柴.这段肖像描写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点,也形象地反映了小女孩的悲惨境遇.行动描写: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比如《椿龄画蔷痴及局外》中的一段:“宝玉拿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到底,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拿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蔷薇花的‘蔷’字.”这段文字描写了宝玉偷看椿龄画“蔷”的经过,文笔之细腻,令人感叹.用宝玉的一系列模仿画字的动作,表现了宝玉对于女孩儿的关心与怜爱,更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语言描写: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其思想的直接体现,所以语言描写也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比如孙犁的《荷花淀》有一段精彩的人物对话:“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是很著名的一段对话,出自于《荷花淀》里几位妇女之口.他们的丈夫离开了家,准备去前线,她们的内心都想见自己的丈夫,但是,迫于社会环境和当时人们的思想局限,不敢大胆表露自己的心声,每个人都不直接说是自己想见丈夫,而是找出其他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为自己遮掩.这五句话真切地反映了五位妇女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也从侧面反映了她们的聪明可爱,而且每一句话都代表了不同的性格.这段语言描写对表现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了重要作用.心理描写:指对人物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只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心理描写也要注意描写角度,在第一人称及全知叙事的情况下才可以有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都不能有心理描写.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一段心理描写:“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白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这是一种幻觉,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幻觉正是小女孩的心愿.这是一篇小说,用的是全知叙事.如果在写作的过程中碰到是第一人称,但是文中又有第二个人物时,就不能以“我”的口气去写第二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写“我”的心理活动.环境景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又分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有烘托人物、渲染气氛、传达感情等作用.比如老舍写的《林海》中有一段:“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这是一段自然景物描写,主要展示了林海之绿.这段描写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运用环境景物描写时,要注意它与文中人物或事件的关系,不要为描写而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所谓社会环境描写包括时代风貌、民俗风情、城乡建筑、住所陈设等.比如《少年闰土》(鲁讯小说《故乡》的节选)中有这样一段:“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这一段就属于民风民俗的社会环境描写.这段描写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只有在准备这种盛大的祭祀活动时,人手不够,才会叫闰土来帮忙.这段民俗的描写成了少年闰土出场的缘由.我们可以看出,这段社会环境的描写,目的非常明确.人物描写与环境景物描写的关系.从文章总体上说,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都要服从主题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如果是写人的文章,环境景物描写当然应该服从于人物描写的需要,环境景物描写应该是为人物描写起一种烘托的作用,像前面提到的《少年闰土》中的民风民俗的描写;如果文章本身就是以写环境景物为主,当然环境景物是主角,像前面提到的《林海》.当两种描写同时存在的时候,人物描写与环境景物描写就都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映衬的.全景式和特定式场面描写,都属于场面描写.所谓全景式场面描写就是把有关场景的各个方面都做出清楚的交代,对于人物的活动则采取略写的方法,做总的描写.这种全景式场面描写,一般在描写重大事件时运用的频率比较高.比如《开国大典》中的一段描写:“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相交点南面的场中,挺立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这是一段典型的全景式场面描写,对开国大典的会场做出了宏观的描述,就像是电影中的全景镜头.所谓特定式场面描写就是在总体的场面描写中,着重写一个人物或一个物件,其他人或物都是陪衬.比如《开国大典》中倒数第二段: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举手向群众招呼,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段文字的前三行仍然是场面描写,但它只是一个铺垫,这段主要要写的是游行.这个场面描写的主体场面是天上是礼花,地上是灯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又有一个具体的着重表现的场面,即游行.这种特定式场面描写要注意详略的区别,一定要主次分明.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一些细枝末节的刻划与描绘.既可以用来记人、记事,又可以用来写景、状物.所以它在记叙文中应用比较频繁.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以小见大.细节描写所关照的对象很小,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儿,但是却能表现大的主题.它是用最微小的事情来表现最丰富的内涵.细节描写的目的性很强,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叫细节描写,所谓的细节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儒林外史》中第五回写到一个严监生.他在临死前三天已经不能讲话,但是他总是向人伸出两个手指.许多人都猜不出其中的意思.最后还是他的妾猜到了他的想法.对他说:“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果不其然,灯草刚被挑掉,他就合上眼了.这个细节把这个土财主的守财奴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像这样的细节描写,可以强化人物的性格特点,虽然寥寥数笔,但是事半功倍,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这是成功的细节描写.二是要典型.所谓典型就是要选择那些有较强表现力的细节,而不是那种一般化的、琐碎的、平庸的内容.为什么要强调典型呢?因为如果细节描写不够典型的话,这样的内容就只能起相反的作用,会给人一种冗赘的感觉.像上面提到的《儒林外史》的例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有两茎灯草同时点着,严监生甚至都不能闭眼,苦苦熬了三天.这把守财奴的本性刻划得入木三分.三是要真实.细节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写景状物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如果所写的细节不真实的话,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还会给读者留下不好的印象.与其有这样的细节还不如没有.白描和细描白描是从绘画的术语中借用来的.它原意指中国国画的画法之一,是指用墨线勾描的,素淡的,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的略施淡墨.写作理论借用来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和渲染,把形象鲜明、生动地勾勒出来的一种写法.白描的特点是风格质朴,不事渲染.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里对白描有专门的解释:“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第一段: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这段描写没有任何的修饰,描写了小女孩的悲惨境遇.文字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把小女孩的无助与无奈、贫寒交迫的现状真切而形象地勾勒出来了.这是典型的白描.白描的写法运用得好,文章会呈现淡雅的风格.相反,如果运用不好,文章会给人平淡无味的感觉.总之,白描的运用要十分精练才好.细描,也是从绘画的术语中引进来的概念.原指绘画中的工笔.细描也叫工笔描写.细描的特点是,描写细腻、全面.如巴金《日出》的一段:“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作者用十分细腻的手法,一笔一笔描绘了日出的全过程,可谓精雕细琢.细描的效果是,常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细描要注意,凡做细描的对象一定是文章中的重中之重,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核心的内容.如果作者将文章中次要的材料做细描了,文章就会出现混乱,就会冲淡主题.侧面描写:也叫烘托或衬托,指对描写对象采取一种间接的表现手法,是从对其他事物、人物的描写中来形容、渲染,以突出描写对象的艺术手法.简单说就是不直截了当地描写客观事物,而是在描绘其它事物的过程中去衬托这个客观事物,以次要衬主要.就像宋代一位画家说的那样:“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段话形象而准确地表达了烘托的概念.侧面描写有多种方法,可以引用他人的语言(包括对话);可以从旁观者的反映来侧面描写;还可以运用拟人手法来侧面描写.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最后,写了一段伯父家的女佣阿三的事情,并且引用了阿三的话:“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这段内容没有直接写伯父,而是通过伯父家的女佣来侧面描写伯父.侧面描写虽然是以次要衬托主要,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十分真切的.侧面描写一方面可以使文章内容富于变化,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是小说创作和记叙文写作常用的方法.写小说的手法篇(二):小说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小说吧。
小说描写手法及作用2
小说描写手法及作用2小说描写手法及作用2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形式,通过叙事手法将人物、情节等内容呈现给读者。
描写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它可以通过文字的表达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展示人物、情景的形象,给读者一个生动的感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说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1.形象描写形象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描述,让读者对人物、地点、物品等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举止动作等,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经历等。
通过描写地点的氛围、气息等,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情节发生的环境。
通过描写物品的外观、材质等,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物品的意义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形象描写可以使文字变得更加具体,有力地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包括思考、感觉、愿望、情感等。
通过心理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其动机,进一步理解人物的行为。
心理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快乐、愤怒等情感,进一步产生共鸣及情感上的沟通。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叙述人物的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等。
动作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真实,增强人物的形象感。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的举止、姿态,进一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所处的情境。
动作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意图,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
4.对话描写对话是人物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描写对话可以直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心理变化等。
通过对话描写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语言风格、性格特点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关系。
对话描写可以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感官描写感官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来表达人物的体验和情感。
通过感官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所处的情景,进一步融入到故事中。
感官描写可以通过文字的形象化表达,使读者的感官感受得到满足,进一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16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6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或艺术作品中用来描绘、展示角色、情节、氛围等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 描述:用文字形象地描绘事物的外貌、性质、特点等,增强读者对作品中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2. 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示角色的性格、思想、情感等,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3. 独白:由一个角色独自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回忆,展示其内心世界和思想。
4. 思想描写:通过对角色内心的思考、感觉、观察等的描写,展示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5. 动作描写:通过对角色的动作、肢体语言的描写,展示角色的情感、态度和性格特征。
6. 比喻: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7. 拟人:将非人物的事物搬到人的地位进行描写,使抽象的事物具有生动、感性的形象。
8. 反讽:通过用与实际情况相反的言辞或态度来嘲笑、讽刺现实中的某种现象或人物,达到艺术的审美效果。
9. 并列与对比:通过并列和对比来突出事物的差异和特点,增加观众对作品的体验。
10. 暗示:通过间接的言辞、象征性的描写等手法,暗示和提示出事物的真实含义和内在联系。
11. 借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情感、思想、氛围等。
12. 叙述者的视角:叙述者的视角可以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不同的视角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13. 时间推移:通过描述时间的变化来展示角色的成长、情感变化等,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14. 超现实主义描写:通过运用超现实、梦幻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增强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感。
15. 叙述顺序:通过选择不同的叙述顺序,如倒叙、正叙、交替叙述等,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疑问,加深对作品的思考和体验。
16. 插叙:在主线故事情节之外,通过插入独立的小故事或情节,丰富作品的层次和内涵。
小说中的文学艺术手法解析
小说中的文学艺术手法解析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创造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以及独特的文学艺术手法,向读者传递情感和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文学艺术手法,以及它们在小说中的应用。
一、象征与隐喻在许多小说中,作者常常使用象征与隐喻来传递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将某一事物或形象与某种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作者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达情感或思想。
例如,在《老人与海》中,作者海明威通过鲨鱼象征着挑战与困难,以及人与自然的斗争。
二、叙事技巧叙事技巧是作者在叙述故事时所采用的手法。
通过巧妙地运用时间顺序、视角转换和叙述方式等手法,作者可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张力。
例如,在《时间简史》中,作者霍金将复杂的科学概念以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使得读者更易于理解。
三、意识流意识流是一种将人物内心思想和感受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手法。
通过运用意识流,作者可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其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尤利西斯》中,作者乔伊斯通过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将主人公的思维过程以及对外界的感知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对话与对白对话与对白是小说中常见的一种文学艺术手法。
通过对话,作者可以展现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同时也可以传递情感和思想。
对话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和动机。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了社会阶级和爱情的复杂关系。
五、描写与意象描写与意象是通过文字创造生动形象的手法。
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心选择的意象,作者可以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通过描写魔幻的场景和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一个奇幻而神秘的世界。
六、反转与悬念反转与悬念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可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转折和出人意料的结局,作者可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绪共鸣。
例如,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作者柯南·道尔通过犯罪案件的反转和福尔摩斯的推理,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悬念和惊喜。
小说阅读赏析主要表现手法及效果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 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 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 次……”
陆根元形象转变使先生们深 受触动,他们的对话和争论 起到了揭示文本主题,探讨
这真是一件细微的事教育情的,针但对感性动问题了的田效先果生。。晚上他和几个 同事在运动场中乘凉,忽然拍着葵扇说道:“我们不如那个铜 匠,不如那个铜匠!”他又说道:“陆根元这孩子,我们用尽 了方法,总不能凿开他的浑沌的窍。谁知他学铜匠倒有点儿近 情!”
他见了学校里的诸位先 生,都叫一声,不等先生们答 应,便走了过去。
他工作了两三点钟工夫 ,应行修理的门窗都弄好了。 他用脏黑的手拭了脸上的汗, 带着工具自去。
19. 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 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4分)
答:肖像(细节)描写,表 现陆根元自然随意的性 格和艰苦辛劳的职业特 征。(4分。每点2分)
篇目
设问方式
参考答案
《歌手》
15. 请分析第⑤段中, 作者是如何描写雅什 卡的歌声的。(4分)
正面描写唱歌的过程,多用比喻,使 得歌声形象可感;侧面通过“我”和 其他听众的反应,衬托歌声的美妙而 令人震撼的特点。(每点2分)
《小铜 匠》
19. 请分析文中画线部 分的表现手法和表达 效果。(4分)
肖像(细节)描写,表现陆根元自然随意 的性格和艰苦辛劳的职业特征。(4分。 每点2分)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 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 那么精微的。……”
表现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表现手法有哪些及作用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有以下24种:1、联想: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
2、铺垫:作用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3、对比(对照):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4、象征: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
5、衬托: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作用是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
7、照应:作用是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正侧描写:作用是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
9、虚实结合:作用是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10、托物言志:作用是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
11、直抒胸臆:作用即景抒怀。
12、借景抒情:作用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于景:作用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4、衬托或渲染:作用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15、动静结合:作用是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6、以静衬动:作用是突出了事物的动态特征。
17、以动衬静:作用是突出环境静谧、安静、寂静的特点。
18、用典:作用是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19、白描:作用是用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
20、开门见山:作用是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21、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个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二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
22、以小见大:作用是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
23、悬念:作用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24、伏笔:作用是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合的实际给予呼应。
初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与主题
初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与主题现代小说是指20世纪初以来的小说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和主题多样,展示了丰富的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
本文将对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和主题进行归纳和概述。
一、表现手法1. 内心独白:现代小说常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矛盾等来描绘形象。
2. 多角度叙述:现代小说善于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来展示同一事件或情节,通过多个视角来呈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
3. 快速闪回:现代小说中常常使用快速闪回的手法,通过穿插回忆、倒叙等手段将过去的事件与当前情节相互呼应,展现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4. 意识流:现代小说引入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将主人公的思绪、感知和经验以自由联想的方式呈现出来,突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限制。
5. 夸张与夸张:现代小说中常常使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社会的荒诞和人性的丑陋,通过对细节和情节的夸张处理,突出主题和形象的特点。
二、主题1. 爱与人性:现代小说常常以表现爱情和人性为主题,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道德观念和心灵困境等问题。
2. 生活与社会:现代小说反映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琐碎、压抑和空虚,揭示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
3. 历史与现实:现代小说经常以历史事件或真实案例为背景,展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和影响,通过小说的方式思考社会问题。
4. 自由与个性:现代小说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解放,探讨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5. 自我认知与人生意义:现代小说表达了对人生本质和意义的思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以及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困惑和冲突。
综上所述,现代小说以其多样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主题成为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对内心独白、多角度叙述、快速闪回、意识流和夸张与夸张等表现手法的应用,现代小说展示了丰富的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
而其主题则涵盖了爱与人性、生活与社会、历史与现实、自由与个性以及自我认知与人生意义等方面。
小说艺术手法赏析(课文例子)
⼩说艺术⼿法赏析(课⽂例⼦)⼀、强化表现⼿段这种⼿法所起的强化作⽤指所运⽤的表现⼿法之强调与突出作⽤,它不仅能强化读者对⼩说的印象,⽽且能突出表现内容的内涵。
1、对⽐表现⼿法这是⼀种最能起到强化作⽤的⼿法,通过双⽅的对⽐既能突出各⾃的特征,⼜能强化表现的主体及内涵。
如《边城》这部⼩说中的⼀处对⽐: “这⾥⼜没有⼈过渡,你在这⼉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
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
你爷爷⼀定到城⾥军营⾥喝了酒,醉倒后被⼈抬回去 “他还会,他答应来找我,就⼀定会来的。
”“这⾥等也不成,到我家⾥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翠翠误会了邀她进屋⾥去那个⼈的好意,⼼⾥记着⽔⼿说的妇⼈丑事,她以为那男⼦就是要她上有⼥⼈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来骂⼈,这时正因为等候祖⽗太久了,⼼中焦急得很,听⼈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地说: “你这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的还会骂⼈!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回头⽔⾥⼤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 那黄狗好像明⽩翠翠被⼈欺侮了,⼜汪汪地吠起来,那男⼦把⼿中⽩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下,“⽼兄,你要怎么!”便⾛上河街去了。
黄狗为了⾃⼰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也看⼈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狗“那轻薄男⼦还不值得叫”,但男⼦听去的却是另外⼀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好要狗莫向好⼈乱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此处的对⽐,表现于翠翠与傩送这两个⼈物的处事及性格的对⽐。
天⾊已晚,傩送好⼼地邀请翠翠到他家,翠翠却出⾔不逊地拒绝。
通过对⽐,突出两个⼈物不同的性格,此处对⽐的最终⽬的是强化傩送的优秀品格。
2、重复表现⼿法重复是指细节的重复、相同的⼀句话的重复,以及同⼀个景物的重复、同⼀个物景的重复。
重复能强化读者的印象,并能深化重复物的内涵。
高考小说阅读之分析表现手法,鉴赏环境描写 PPT优秀课件
(一)人称的作用
①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 ②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
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③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的特点
①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想象
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其他:
1、点面结合: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体又有概括性, 更具立体化,揭示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2、伏笔铺垫:内容完整,真实可信,构思精巧, 耐人寻味。 3、悬念:造成悬念,引人注目,增强文章的表现 力,增加文章的波澜起伏。
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一、环境描写的类型及考查重点 (一)环境描写的类型 1、社会环境
抑扬: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突出特点;强调语意,行 文跌宕,曲折含蓄
象征:形象含蓄,寓意深远,引发联想,感染力强 反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更鲜明地表达主题 类比:以浅寓深,以此类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小说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下:
角度 叙述人称 叙 述 叙述方式 叙述角度
具体技巧 第一、二、三人称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全知视角(第三人称为主)、有限视角(第一人称) 环境(自然和社会)、人物(外貌、神态、语言、 行动、心理等)、场景(环境、人物、事件) 白描和细描 正和侧、动和静、远和近、仰和俯、实和虚、声和 色、视听触嗅、点和面
高考小说阅读之
分析表现手法,鉴赏环境描写
小说的常见表现手法
1、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 正面描写(动作、 语言、肖像、心理、细节)、侧面描写、 2、从情节的叙述方式看:顺叙、倒叙、插叙、 3、从叙述的角度看: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 妙处 4、情节安排:前后照应、制造悬念、埋下伏笔、 5、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 欲抑先扬、以小见大 6、修辞手法:
小说常见表现手法
小说常见表现手法
1. 描述
描述是小说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
通过描述场景、人物的
外貌、心理和环境,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2. 对话
对话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性格、传递信息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
手段。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情
感和相互关系。
3. 内心 monologue
内心独白是小说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记录人物内心的想法、感受和思考,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加深对
故事情节的理解。
4. 指代
指代是通过一些特定的代词、修饰语或称谓来替代具体的名词
或人物,以增加文章的流畅度和多样性。
适当的指代可以避免重复,提升篇章的连贯性。
5. 比喻和象征
比喻和象征是小说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隐喻或象
征性的描述,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意象和诗意。
比喻和象征可以在不
直接揭示情感或主题的情况下,通过隐含的方式深化读者对故事的
理解。
6. 叙述的角度
叙述的角度是指小说中由哪个人物或者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
不同的叙述角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角和立场,从而使故事更丰富
多样。
常见的叙述角度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上是小说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手法,作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读者带来舒适和愉悦的阅读体验。
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细节描写】“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
说得通俗一点,细节就是具体的描写那些动作、神态、环境等等的细微的表现的地方。
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xx“笑问客从何处来”综合运用情态细节和语言细节,在一“笑”一“问”之间,把老归故里人不识的凄凉,生动的再现在读者面前;《xx举》后范进发疯的细节描写,则刻画了一个为科举而读书,为科举而活着,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科举xx蠹形象。
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生动的情节,都必须依靠一定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丰富情节、增强艺术感染力,使人物性格生动、突出的手段之一。
一个画龙点晴的细节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具体、生动。
【象征】用某一种事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一种抽象的概念、理性、情感或社会意义,就叫做象征。
由于象征手法运用时隐去了其原来的事物或某些显见的意义,使得我们在理解时感觉有些困难,但只要仔细思考,逐步深入还是会发现其象征意义的。
小说中用上了象征手法,就可以避开原先有所xx的事物或事理,因为采用了较曲折隐蔽的表现方法而能够大胆地,比较放手地进行叙述或描写。
同时也正因为此而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被象征物的本质,使文章更有意蕴。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在苍茫的xx上,狂风卷集着xx。
在xx和xx之间,xx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xx和花上。
(4)我xxxx,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文学作品中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1
文学作品中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1、对比: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近三年高考考查9次)2、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近三年高考考查3次)3、正面衬托、烘托:衬托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更鲜明地体现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
4、反衬:为了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更能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衬托,含正衬和反衬近三年高考考查5次)5、白描:朴素自然,写出某种情感。
6、人称运用: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有时还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7、引用:引用能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的典雅。
(近三年高考考查4次)8.举例或列举这类试题首次出现在2005年的江苏卷中,议论散文中的举例或列举的作用是具体实在,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9、抑扬结合:更能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某种品质,使赞扬或批评更为强烈;还能使文章行文富有波澜,制造曲折,避免平淡。
10、点面结合: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体又有概括性,更具立体化,揭示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11、侧面描写:另辟蹊径地表现事物,体现事物的另一个侧面。
12、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
常见表现手法解析13: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推荐
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推荐表现表现方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说的表现表现方法及作用,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细节描写】“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
说得通俗一点,细节就是具体的描写那些动作、神态、环境等等的细微的表现的地方。
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综合运用情态细节和语言细节,在一“笑”一“问”之间,把老归故里人不识的凄凉,生动的再现在读者面前;《范进中举》后范进发疯的细节描写,则刻画了一个为科举而读书,为科举而活着,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科举禄蠹形象。
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生动的情节,都必须依靠一定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丰富情节、增强艺术感染力,使人物性格生动、突出的手段之一。
一个画龙点晴的细节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具体、生动。
【象征】用某一种事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一种抽象的概念、理性、情感或社会意义,就叫做象征。
由于象征表现方法运用时隐去了其原来的事物或某些显见的意义,使得我们在理解时感觉有些困难,但只要仔细思考,逐步深入还是会发现其象征意义的。
小说中用上了象征表现方法,就可以避开原先有所顾忌的事物或事理,因为采用了较曲折隐蔽的表现方法而能够大胆地,比较放手地进行叙述或描写。
同时也正因为此而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被象征物的本质,使文章更有意蕴。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描写】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细节描写】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
说得通俗一点,细节就是具体的描写那些动作、神态、环境等等的细微的表现的地方。
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综合运用情态细节和语言细节,在一“笑”一“问”之间,把老归故里人不识的凄凉,生动的再现在读者面前;《范进中举》后范进发疯的细节描写,则刻画了一个为科举而读书,为科举而活着,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科举禄蠹形象。
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生动的情节,都必须依靠一定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丰富情节、增强艺术感染力,使人物性格生动、突出的手段之一。
一个画龙点晴的细节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具体、生动。
【象征】
用某一种事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一种抽象的概念、理性、情感或社会意义,就叫做象征。
由于象征手法运用时隐去了其原来的事物或某些显见的意义,使得我们在理解时感觉有些困难,但只要仔细思考,逐步深入还是会发现其象征意义的。
小说中用上了象征手法,就可以避开原先有所顾忌的事物或事理,因为采用了较曲折隐蔽的表现方法而能够大胆地,比较放手地进行叙述或描写。
同时也正因为此而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被象征物的本质,使文章更有意蕴。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
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例(1)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这里用大家熟悉的“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路更长。
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
例(3)是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都出现的例子。
“月光”月光“是本体,”“流水”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如”是比喻词。
例(2)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例(4)中是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可见,比喻和象征是不同的。
它们表现在:
一、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二、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
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
三、两者范围大小不同: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对象是整篇的文章,至少是文章中的一大段话,因此在范围上远远超过了比喻涉及的范围。
比喻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局限于一两个句子中。
【衬托】
所谓衬托即把两类或同一类不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或对比或映衬,使主体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其可分为两类:正衬和反衬。
一、以环境衬托人物
二、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对比】
作用:突出人物(对比物)的特点(性格、品质),起突出强化的作用,彰显主题。
一、环境的对比
二、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对比
三、主要人物的前后对比
《史记》非常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先看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
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好勇斗狠、脾气直率的项羽,与狡诈多智、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
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截然不同。
两个都见过秦始皇,都说过一句不甘于现有地位的话,但说法却大不相同。
项羽
说“彼可取而代也!”真是率直,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说得含蓄,却不怀好意。
两个人先后入驻咸阳,刘邦从谏如流,不入秦宫室,封其资财府库,与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项羽则屠杀掳掠。
肆意而为。
有人劝他称霸关中,他听不进去,还杀掉嘲笑他的人。
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如画出。
《吴太伯世家》里的夫差与《越王勾践世家》里的勾践,又是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
夫差骄傲自大,爱好美色,喜听谗言,外逞武功,内耗民财,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
勾践却卧薪尝胆,苦思复国,对外卑辞厚币,结纳邻国,对内则强兵富国,最终灭吴称霸。
【悬念】
亦称“紧张”。
根据观众看戏时情绪需要得到伸展的心理特点,编剧或导演对剧情作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
它是戏剧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读者兴趣的一种主要手法。
引发下文情节,激起观众的情绪。
二是悬念有助于情节的展开。
【照应】照应: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突转】
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
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
【修辞手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的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
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满论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
反复: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
反问: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
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
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