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摘 要:本文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并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新变化的原因大体可概括为五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扩张、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成就、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社会主义成就的积极影响。而实质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不断进行着自我否定,为未来社会创造条件、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依然未变。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原因、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在动因。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经济放任主义所助长的频繁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教训,吸取了前苏联前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普遍强化了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的作用和功能,把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计划调节这两种手段和机制比较自觉地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相对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另一固有矛盾——单个企业生产的高度计划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减轻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后果,使世界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鼓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信奉市场万能论,主张政府不必干预经济,听任市场的自发性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因此,有个说法,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是相适应的。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机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使它的弊端充分暴露,从而促使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又促使私人垄断进一步走向国家垄断。与此相适应,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应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由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在西方称为“凯恩斯革命”。这样,市场经济有两只手在发挥作用,一只是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另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即宏观调控。因而又有一个说法,即管得最适当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战后,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的理论与实践,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流行起来,大体说来,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生产力领域,科学技术成为政府干预的重点领域之一。各国政府都把科技的发展看作是关系本国经济实力加强、国际地位提高
和民族兴衰的关键,并正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如美国,克林顿总统一上台,就把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本届政府最重视和优先考虑的议题之一。为此,1993年11月,在美国历史上破天荒地在白宫内设立国家科技委员会,总统亲自挂帅,政府主要成员参加。1994年美国政府又提出“美国的新科技政策”,决定把研究开发投资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到3%。
第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通过授予雇员持股计划的企业以实质性税收补贴来鼓励该计划的实行等措施,逐步调整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实行资本主义企业由以股东为中心到兼顾利害攸关者的转移。
第三,在企业的组织和治理结构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雇员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制度。
第四,在产品的分配方面,“把蛋糕做大”,实行高工资、高消费政策;而在产品的再分配方面,则实行名目繁多、其支出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其规模和费用一般占政府开支的1/2,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
第五,在上层建筑领域,通过让工人组织工会、选派代表同雇主谈判和签订合同的制度,建构劳资之间争执、协商和妥协机构,极力把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纳入到改良主义的轨道中去。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除表现在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上外,还表现在其国民精神的塑造上。如,日本以顽强意识、危机意识、吃苦耐劳意识以及进取不息的精神著称;美国人则以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创业意识以及重个性和竞争意识见长;新加坡人培养的是向上向善、爱国爱家、凝聚奋斗以及追求繁荣昌盛的整体意识;而德国人则提倡以宗教教义为根本的人格精神以及友善和互助意识等。这些精神因素是一种具有凝聚、动员、鼓舞和推动性质的无形力量,是当代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1]
总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是资本主义社会为缓和其日见尖锐的固有矛盾而不断自我调节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经济利益而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2、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扩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一次次地从危机中走出,并走上新一轮稳定发展道路,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优势,不断从国外攫取利益,又不时向国外转嫁危机相联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富有的十亿’)的生活水平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发展中国
家的不等价交换和肆意掠夺。”[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就是近代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并统治全球的过程,目前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金融资本利用其资本和技术的优势,进行资本的国际扩张,获取全球利润,对全球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过程。
当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建立,在这种不平等的国际秩序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使国家垄断资本不断向外扩张,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广大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利润。1960年至1980年间,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累计达5500亿美元。输出的结果,是资本的迅速增殖。80年代中期,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美国对外贸易额的35%,出口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超过了对西欧、日本出口的总和,这对缓解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约有2/3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是面向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以低价向西方出口,西方的工业制成品则以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这一低一高,形成了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回西方的局面。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恩格斯曾经说过:当垄断资本家从全世界掠夺大量火腿的时候,是会给本国工人一根香肠的。因而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向外扩张,是西方发达国家所谓繁荣的一个秘密。
3、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成就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并非是资产阶级本性的改变,而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深刻变化的强大动力。
罢工是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斗争方式。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始终将罢工作为自己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重要斗争形式,一直在运用罢工斗争的武器来迫使资产阶级作出一步步的退让。尤其是二战以后,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进一步发展,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据统计,从1919年到1939年的20年中,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参加罢工斗争的总人数是7400万人,而从1945年到1959年的15年中,参加罢工斗争的总人数已达到1.5亿人。战后的罢工斗争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1960年到1970年的10年中,参加罢工的总人数竟然达到3.6亿人。[3]进入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及社
会地位的明显改善与提高,工人阶级罢工斗争的浪潮有所回落。但问题的关键是,工人阶级并未放弃罢工斗争,只是这种斗争更加重视策略和成效而已。罢工斗争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但却能够有效打击资本主义制度,削弱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的统治者构成巨大压力。
4、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具有的优势地位,主要是通过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来实现的。
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给当代资本主义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提高和国民财富的大增长。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以计算精确度高、运算速度快,有一定逻辑思维功能的机器来代替人脑,无疑大大推进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的发展。由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光纤通讯技术构成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引起了生产力的巨大变化,使知识和科技成了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例如,在美国,一台年产200万吨标准带钢热轧机,用人工控制每年最多生产500吨,轧速最高只达每秒20米;但是,用电子计算机和激光控制以后,每周就可生产5万吨,轧速每秒1500米,提高了70多倍,而且用激光还能发现肉眼难以觉察的带钢表面1/100毫米宽的划痕。[4]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等的发展,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革命,正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污染等等难题。空间技术扩大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广度,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70%至80%源自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技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迅速扩大。“产业结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它变化的总趋势是日益高级化。所谓高级化,是指生产日益更少依赖于自然资源,更多地依赖科学技术,是指把新而又新、先进又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生产所形成的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整体中日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起着更大的,乃至主导的作用。”[5]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上。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不到3%,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美国目前三大产业的结构大体是第一产业2%,第二产业26%,第三产业72%。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第四产业(信息产业)崛起以后,产业序列的发展趋势呈现为“第四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6]当前,信息产业正在成为主导产业
。
科技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表现为按三大产业划分的就业人数比重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就业人口的知识型劳动者与非知识型劳动者结构的变化。
5、社会主义成就的积极影响
在两种社会制度近百年的平行发展中,我们看到,资本主义一方面排斥社会主义,扼制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则借鉴、吸收社会主义的重要成就。正如某位学者说的“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种不可抗拒地生长着的力量,并不断取得成就。”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原因。
早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英美等国便有人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提出借鉴、吸收社会主义成就的问题。“罗斯福新政”就是借鉴社会主义的成就。二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开始进行自我调整。这种调整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借鉴、吸收社会主义的成就。如,他们通过计划调节和国家干预来使经济运行有序化,搞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主义,搞劳资共同决定制度,在一部分大企业搞国有化,等等。正是由于借鉴了社会主义的成就,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才发生了某种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的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克服,一些非根本性质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与当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相比,发生了许多巨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根本性质未变的前提下进行着自我否定,不断为未来社会创造条件。正确认识这一点,是我们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
1、当代资本主义不断进行着自我否定,为未来社会创造条件
之所以得出以上结论是因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资本主义,它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日益生长社会主义因素并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新型的资本主义。从生产力方面来看,现代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力已经代替了机械化、电气化的生产力,从而为未来社会创造发达的生产力基础。在资本占有形式上,资本从早期的单个私人资本发展到私人股份资本、法人股份资本,再到国家垄断资本,加速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这种自我扬弃。集体谈判制度、共同决定制度、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职工参与管理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管理制度的初级表现形式。最低工资制、“利润分享制”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人的收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出
现了复杂化,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加了。政治制度的法制化、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等提高了人民群众政治权利和地位。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扩展,加强了世界的普遍交往,为将来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实现创造着条件。
2、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依然未变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依然未改。第一,当代资本主义依然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虽然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现今资本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主体、由大垄断资本集团占统治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资本占有形式的社会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制。第二,当代资本主义依然存在着贫富两极分化的状况。虽然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工人工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大幅度提高,工人所得在其创造的财富总额中比重越来越小。据统计,美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在1950年前后大约是230%左右,进入80年代后,已提高到330%以上,日本的剩余价值率更高,现在已经在450%以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两极差距拉大的趋向还在日益加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进一步发展。以最发达的美国为例,1999年美国20%高收入的人同其他人的税后收入差距达到了顶峰。美国《商业周刊》对工人和首席执行官的收入评估结果表明,1990年两者的差距是84倍,1995年为140倍,1998年达到326倍,1999年则高达416倍。工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从来就存在的社会现象。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OECD25个成员国失业者总数已从1990年的2400万增加到1995年底的3300万,平均失业率高达8%,由于失业问题的严重,饥饿贫困化是目前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又一社会问题。根据美国国会“饥饿中心”估计,每年约有3000万人食品不足,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饥饿状态。德国约有85万人无家可归,法国则有30万人住在纸板箱里。这些人由于生活贫困无着落而自卑自贱、自暴自弃、愚昧无知、道德堕落,甚至引发严重的城市暴乱。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在现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目前仍在发展。由于这个基本矛盾的存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仍然周期性发作,并且还有以新形式出现蔓延的势头,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明证。第四,资本主
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以美国为例,二战以后历届总统、副总统及其政府、国会重要成员的背后无不存在垄断财团的支持,而且有些人本身就是巨富家族的成员。第五,分析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须全面地分析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当今世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但二战后显著发展的只有20多个,占10%多,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寥寥无几。联合国最近公布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除老挝外,其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困难、政局动荡、外债累累、粮食短缺,人民生活困苦,许多国家人均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目前,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而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莫桑比克人均GDP仅80美元,人均每天0.2美元,是瑞士的1/500。
参考文献:
[1]郑继江:《当代资本主义认识三题》,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俄]尤里?普列特尼科夫著,李桂兰编译:《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历史趋势》,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4期。
[3]高放著:《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268页。
[4]张雷声著:《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及其历史走向》,21世纪社会主义丛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66页、67页。
[5]李琮著:《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50页。
[6]宋萌荣等著:《开创人类新文明的伟大实验——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