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知识点:中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第二章-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05 第五节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一、广东省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海南省一、广东省1.旅游资源广东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世界遗产2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个、国家5A 级旅游景区1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
世界遗产2处:丹霞山、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粤剧、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剪纸、陆丰皮影戏。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个:广州长隆、深圳华侨城、广州白云山、梅州雁南飞茶田、深圳观澜湖休闲旅游区、清远连州地下河、韶关丹霞山、佛山西樵山、惠州罗浮山、佛山市长鹿旅游休博园、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孙中山故里、惠州西湖。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广州、潮州、肇庆、佛山、梅州、雷州、中山、惠州。
1.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东部华侨城、河源巴伐利亚庄园。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丹霞山。
广东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主要有罗浮山、西樵山、丹霞山等山峦风光;飞沙滩、大梅沙、小梅沙等滨海沙滩;惠州西湖、肇庆星湖、湛江湖光岩等湖泊水库;九泷十八滩、三榕峡、大鼎峡等川峡险滩;七星岩、宝晶宫、古佛岩等岩溶奇景;从化温泉、银盏温泉、金山温泉等温泉。
光孝寺、开元寺、佛山祖庙等宗教寺庙;佗城、珠玑巷、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文物古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心纪念堂、孙中山故里等近现代史迹;六榕塔等古塔;可园、余荫山房、清晖园古园林及仿古园林;锦绣中华微缩景区、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游乐园和主题公园;观澜湖高尔夫球场等高尔夫球场。
2.文化艺术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它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
岭南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雷州文化等分支。
广东的戏曲剧种有粤剧、潮剧、广东汉剧、粤北采茶戏、粤西白戏等,以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二)

第二章-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二)03 第三节华东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四、安徽省1.旅游资源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有世界遗产3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9处、国家地质公园13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9个。
安徽江河湖泉兼有。
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
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皖北第一大湖泊是龙子湖,被称为“东方日内瓦”的太平湖。
宿州的黄河故道是安徽的湿地旅游资源。
安徽的名泉极多,有江南第一泉圣泉,天下第七泉的白乳泉。
1.旅游资源世界遗产3处: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新汴河)。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天堂寨、绩溪龙川景区、颖上八里河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三河古镇景区、芜湖方特旅游区、万佛湖。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亳州、歙县、寿县、安庆、绩溪。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黄山。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巢湖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
2.文化艺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涌现出老子、庄子、管子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
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
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
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的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
桐城派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是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安徽是名人辈出的省份。
其中近现代有陈独秀、胡适、吴作人、李鸿章、丁汝昌、詹天佑等。
2.文化艺术安徽被称为中国戏曲之乡,地方戏种现存30余种,影响较大的有黄梅戏、徽剧等。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中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第二章-华中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04 第四节华中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一、河南省二、湖北省三、湖南省一、河南省1.旅游资源河南省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有世界遗产5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国家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国家地质公园1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
世界遗产5项: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家: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嵩山少林寺、云台山、白云山、清明上河园、老君山、伏牛山、红旗渠、尧山—中原大佛、龙潭大峡谷、嵖岈山、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
1.旅游资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洛阳、开封、商丘、安阳、南阳、郑州、浚县、濮阳。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尧山温泉。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云台山、尧山•中原大佛。
河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山岳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
沿省界分布着太行山、秦岭山系、大别山。
水体旅游资源主要有南阳的丹江水库、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宿鸭湖水库、包公湖等。
花卉旅游,如洛阳国际牡丹花文化节、开封菊展。
1.旅游资源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4座(洛阳、开封、安阳、郑州)。
文物储备量极高,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130万余件。
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著名景点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古墓博物馆等。
开封古称汴梁,为七朝古都,形成“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座城”的特殊景观。
著名景点有清明上河园、龙亭、开封府、大相国寺等。
安阳是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称,有殷商文化,著名景点有殷墟、岳飞庙、袁林等。
2.文化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河南文学曾长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负载着我国最早的散文,其中已有诗歌的萌芽。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精讲第2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链接知识
( 1881年-1976年),中国银行家、中国近代旅 游业创始人。原名辉祖,字光甫,江苏镇江人。留学 美 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
1914年6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资本从最初的10 万元发展到后来的500万元,成为上海金融界的领袖。
1923年8月,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 部”,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挂牌注册,并易名为 “中国旅行社”。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三大市场
考点 中国旅游业的三大市场(熟悉)
(一)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旅游市场三要素——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中介。 ✓ 旅游市场主体——指参与旅游产品交换的买者和卖者,即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和旅游产品的供应者; (旅游者和经营者) ✓ 旅游市场客体——是指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线路) ✓ 旅游市场中介——指介于旅游产品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媒介和桥梁,如旅游 中 间商和其他中介机构等。(旅游公司)
第二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考点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了解) (一)新中国成立前
上世纪 20 年代,英美旅游公司先后进入,启发了当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 光甫,于是他1923年在该银行下设立了旅行部,并于 1927 年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在15个 城市设立分社。作为一个行业开始出现。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 华侨服务社——适应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归国探亲访友的需要,1949 年至 1956 年,福
建、广东率先组建了华侨服务社; 1957 年成立了华侨服务总社。1974 年经国务院批准, 成立了中国旅行社,与华侨服务社合署办公。 ✓ 国旅——适应国际交往,国际友好协会的人员来华,1954 年4 月 15 日成立了中国国际 旅行社,在12个城市有分社。为事业单位,差额由国家补贴。 ✓ 总局——1964 年经全国人大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并与中国国际旅 行社合署办公。(总局)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02 第二节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一、辽宁省二、吉林省三、黑龙江省一、辽宁省1.旅游资源辽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地质公园7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
世界文化遗产4项:沈阳故宫、盛京三陵、长城(辽宁段)和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沈阳植物园、大连老虎滩、大连金石滩、本溪水洞、鞍山千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沈阳市。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大连西郊森林公园。
1.旅游资源辽宁历来不乏名山大川的沟壑纵横和雄伟之姿,也有风光旖旎的江海湖泊,更有山珍遍地的森林景观。
千山以自然风光的壮丽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闻名于世,著名的千山弥勒大佛是自然造化的全国特大石佛之一。
青山沟被誉为“神仙住过的地方”。
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与朝鲜隔江相望,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盘锦红海滩有世界最大的湿地红海滩奇观,成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本溪水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
2.文化艺术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
它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
辽宁极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有二人转、辽剧、海城高跷秧歌等。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属走唱类曲艺。
辽剧,又称辽南戏,源于营口盖州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分,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

东部山地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 ①大河下游,经济开发早 ②海拔高度适中,古代就是避暑 游览胜地, 留下许多古迹和传说 ③多为宗教胜地
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按照地貌形成的不同的地质条件,我们 可以把地貌旅游资源分成不同的景观类 型。每一种景观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形态 和魅力。地貌不同,适宜开展的旅游项 目也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各种 地貌景观特点及分布规律,在旅游规划 与开发等实践中,既做到突出特色,又 做到因地制宜。
1、东西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三列五条: 北列是天山和阴山;中列是昆仑山和秦 岭;南列是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三 列七条:西列是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 山和雪峰山;中列是长白山和武夷山; 东列是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两 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 4、南北走向的山脉 主要也有两条:贺 兰山和横断山。 5、弧形山系 喜马拉雅山是一条巨大的 弧形山脉,绵延于我国西南边境,并和 横断山脉等相连接,构成巨大的弧形山 系。
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形区,成为“世界屋 脊”。在青藏高原以东以北,到大兴安岭、 太 行山、 巫山、 雪峰山一线以西,是地势的二 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主要 是一些高原和盆地。此线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 为地势的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以平原地形为主,并有低山丘陵地形分布。
(4)、丘陵 通常把海拔高度低于500 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缓的地 形称为丘陵。丘陵起伏比山地和缓,但 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因此丘陵部分地具有山地的旅游价值, 同时有可能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景观。丘 陵也容易被开发成果园和茶园,发展观 光农业条件最好。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国旅游三大市场

(2)入境游客的主要目的以了解中国特色文 化和游览观光为主,即集中在山水风光、文 化艺术和美食烹调等方面。
二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
2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3)我国的外国人旅游市场基本 稳定,除美国一直是我国旅游的 主要客源国外,其他主要集中在 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
四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2.中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特点
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亚 洲国家和地区为主。
四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2.中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特点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 展速度快,消费水平 2
高。
四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2.中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特点
1 市场主体
2 市场客体
3 市场中介
旅游市场中介是指介于旅游产 品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各种有形 的和无形的媒介和桥梁,如旅 游中间商和其他中介机构以及 旅游价格、旅游竞争、旅游网 站、旅游信息与旅游问询中心 等。
二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
2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是指我国 境外的客源市场。
2.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无论是出游人数还是旅游消费总额都远远 超过了入境旅游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 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一直在增加,从 1984年的2亿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50亿人 次,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旅游形式以散客 为主。
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大 ,发展潜力足。
旅游消费增长快,但 消费水平仍较低。
三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范围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总结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归纳)第二章中国文史常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夏大禹治水,启推翻禅让制建立夏朝,统治500年商(殷)定都殷(河南安阳),完整国家组织,开始有:历法、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主要以农业为主,冶铸水平高超,代表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周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奴隶制瓦解,战国七雄:韩赵魏齐秦燕楚,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实力最强。
百家争鸣。
孔子、老子、墨子??屈原,出现《四书五经》,兵法家孙武孙膑,科技史墨子,建筑史鲁班发明瓦当,奠定中国建筑技术基础。
这一时期为中国文化源头。
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嬴政建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郡县制。
1974年发现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刘邦建立西汉,他在位期间为鼎盛时期。
司马迁《史记》。
张骞出使,开辟丝绸之路。
王莽改国号为新。
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蔡伦造纸。
三国魏(公元220——265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丕建立魏国蜀(公元221——263年)刘备吴(公元222——279年)孙权西晋公元265——316年东晋十六国(东晋:公元317——420年,十六国:公元304——439年)。
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
晋朝南迁建康(江苏南京)隋公元581年——618年。
杨坚建立。
隋炀帝修筑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唐公元618——907年。
李渊建立。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武则天改国号周。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五代:公元907——960年。
十国:公元902——979年。
唐到宋的过渡时期宋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赵匡胤建立。
资本主义萌芽。
2020年全国导游基础模拟题库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8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题库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一、判断题(正确答案用“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1、我国旅游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2.中国旅行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成立最早的旅行社。
()3.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时的性质是国营企业。
()4.我国旅游业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始于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
()5.明确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在第一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做出的。
()6.我国旅游业加快改革步伐始于1985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之后。
()7.正式批准开展中国公民出境旋游业务是在澳门回归之后。
()8.实行春节、“五一”“十ー”三个连续7天的黄金周假期制度是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9.旅游市场的主体指的是旅游产品的供应者。
()10.旅游市场的客体指的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者。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我国旅游业被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在()年。
A.1984B.1985C.1986D.19882.1993年,国务院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意见》,提出国内旅游要坚持()的方针。
A.“积极发展、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B.“循序渐进、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效益”C.“搞活市场、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D.“搞活市场、做好引导、强化管理、提升质量”3.国家旅游局在1997年召开的出境旅游工作会议上确立当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是()。
A.“积极发展人境旅游、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有限发展出境旅游”B.“努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相应发展出境旅游C.“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相应发展国内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D.“大力发展人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4.提出到2020年要将我国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文件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手机版第二章OK(1)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考点一: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远古时期】一、人类的起源(一)建始人化石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古人类化石。
(二)元谋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三)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用天然火、吃熟食。
(四)北京山顶洞人:加工石器骨器,人工取火、缝制衣裳,有原始宗教意识。
二、母系氏族文化遗产(距今约7000-5000年)(一)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为典型,陶器上绘制彩色图案的“彩陶文化”。
(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发现最早栽培稻,最先发明打井技术,最先建造干栏式建筑。
三、父系氏族文化遗存(距今5000-4000年)(一)黄河中下游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二)长江下游的浙江良渚文化、辽宁红山文化。
(三)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出现了私有财产,开始贫富分化,阶级对立出现,原始社会解体。
四、远古传说(一)巢氏构木为巢: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
(二)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进入人工取火的时代。
(三)女娲和伏羲。
是“龙的传人”的源头,(四)伏羲又称“庖牺氏”,反映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五)神农氏炎帝教人种五谷尝百草,发展医药,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起源。
(六)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名族的始祖,中华儿女因此称为“炎黄子孙”。
(七)尧、舜、禹通过“禅让制”担任首领。
【夏】夏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我国奴隶社会开始。
桀是最后一个国王。
【商】一、汤伐桀灭夏,建立了商朝,建都于豪。
二、商朝中期,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故商又称殷商。
最后一国王是纣王。
【周】一、西周。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区),史称西周。
实行分封制,制定礼和刑。
二、东周。
(一)前半期:春秋时期。
1. 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
史称东周。
“春秋时期”得名于鲁国的编年史《春秋》。
2.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称霸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二)后半期:战国时期。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章节考点精华总结(第2章)

第二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1 中国自然环境的特点:(1)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2)地貌类型复杂;(3)多样的自然景观。
2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象与气候景观。
3 地文景观中最著名的是山地景观。
4 我国的五岳名山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 我国按山地的海拔高度分为极高山(5000m)高山(3500m)中山(1000m)低山(500m).6 我国有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14座。
7 风景观光型山地的综合美感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嗅觉美。
8 风景观光型山的地形象美可以包括雄、奇、险、幽、秀、旷等特点。
9 我国的风景名山可分为:花岗岩山地、变质岩山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山地、峡谷地貌等景观类型。
10 花岗岩山地的特点:主峰突出、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垂直节理发育、风化成各种奇观、各种怪石。
11 我国花岗岩名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普陀山等。
12 黄山四绝指:奇松、怪石、温泉、云海。
13 五岳中最高峰是在华山,2160米。
14 衡山有五岳独秀之说;衡山四绝是指: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楼之秀。
15 东北三大名山是指:长白山、千山、医巫闾山。
16 我国变质岩山地主要有:泰山、嵩山、庐山、五台山、武当山、苍山、梵净山等。
17 泰山以“雄”闻名天下,为五岳之首。
18 泰山四大自然景观: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晚霞夕照、旭日东升。
19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东部,也最为典型。
20 唐代诗人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描写桂林——阳朔山水的名句。
21 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岩溶地貌景观,被称为“造型地貌博物馆”。
22 流纹岩地貌景观以浙江乐清雁荡山和杭州孤山最为典型。
23 雁荡山“三绝”是指:灵峰、灵岩、大龙湫瀑布。
24 五大连池火山群素有“天然火山博物馆”之称,其矿泉被称为世界第三大矿泉。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知识点:中国历史概述

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其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史更是长达3000多年。
中国古代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历史学家又将漫长的封建社会分解为五个发展阶段。
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阶段;隋、唐、五代是封建社会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阶段;明、清(鸦片战争前)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逐渐衰落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至1949年结束。
其中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经历了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共109年。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一、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及古代传说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为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国境内出现了最早的人类。
(一)中国境内远古人类及氏族公社距今170万年前,在云南省元谋县生活着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生活着北京人。
经考证,北京人已经能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吃熟食。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以此抵御险恶的生活环境。
距今1.8万年以前,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中生活着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在打制石器时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衣裳,并从事集体的渔猎、采集劳动,共同生活并逐步进入氏族公社阶段(注: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

知识目标 ●了解山地自然景观、水体自然景观、气候及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
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的含义; ●掌握我国主要名山、名水、珍稀动植物、气候与气象景观及主要的自
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 技能目标
●能运用关于山地自然景观、水体自然景观、气候及气象景观、动植物 景观、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对景观进行简单的旅游价值判 断;
第一节 山地自然景观
五、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
流纹岩地貌景观——雁荡山 火山熔岩地貌景区——五大连池 砂页岩断块山——庐山
石英砂岩峰林景区——武陵源风景区
九寨沟、黄龙风景区
第二节 水体自然景观
一、江河景观
1、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在世界上仅次于尼罗河、 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三 大河。
2、黄河 黄河曾孕育了历史悠久 的中华文明,被誉为中
(1)构造湖。 (2)火口湖。 (3)堰塞湖。 (4)河迹湖。 (5)海迹湖。 (6)风蚀湖。 (7)冰蚀湖。 (8)溶蚀湖。 (9)人工湖。
2、按含盐度划分
(1)淡水湖。 (2)咸水湖。 (3)盐湖。
3、按区域划分
(1)青藏高原湖区。 (2)东部平原湖区。 (3)蒙新高原湖区。 (4)东北平原湖区。 (5)云贵高原湖区。
我国著名的观赏泉有云南 大理的蝴蝶泉、四川广元 县的含羞泉、广西桂平的 乳泉和济南的珍珠泉等。
第二节 水体自然景观
四、瀑布景观
瀑布的形态景观主要取决于瀑布的落差、宽度、瀑面陡缓和水流状态等因素。 我国著名的瀑布主要有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庐 山三叠泉瀑布、黄山的百丈瀑和广西的德天瀑布等。 1、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 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 2、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西濒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 的一个天然瀑布。 3、吊水楼瀑布 吊水楼瀑布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南部群山之中,是镜泊湖的出口处。 4、其他瀑布 如雁荡山大龙湫瀑布、云南大叠水瀑布、庐山瀑布、九寨沟的诺日朗瀑布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二章 中国历史及文化常识

秦 公元前221年 西汉 公元前202年 东汉 公元25年
嬴政 刘邦 刘秀
秦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国统一 政治措施 改王为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 经济措施 统一度量衡;修筑道路;统一货币 文化措施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军事措施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击百越;开凿灵渠
Page 11
西 张骞 汉 汉武帝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
金刚经(868年)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 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
天文学家一行
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大衍历》
唐本草
世界上最早一部由国家编订颁布的药典
孙思邈
药王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陆羽
茶圣 茶经 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李白
诗仙
洛阳 建康
Page 13
Page 14
南朝 北朝
宋 齐 梁 陈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仙 拓跋珪 元善见 高洋 元宝炬 宇文觉
建康
420-479
建康
479-502
建康
502-557
建康
557-589
平成(大同) 386-534
邺(河北临漳县) 534-550
550-577
西安
535-557
557-581
Page 15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比欧洲早1000多年
贾思勰 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郦道元 水经注
北魏地理学家
王叔和 脉经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
范缜 神灭论
南朝著名无神论者
法显 佛国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文字与书法艺术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字的产生、发展是分不开的。
文字是为了应用,书法则是为了欣赏。
人们在写字的时候,刻意将文字加以美化,于是产生了书法。
(一)书法艺术的发展
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虽然已有美感,但有意识将文字作为一种艺术来对待则是春秋战国时期。
如唐代发现的战国时期的《石鼓文》浑厚挺拔,被认为是我国早期书法艺术的代表。
秦始皇时,命李斯整理各地文字,创立小篆,通行全国。
使汉字的字形、字意复归统一,为今天的方块字奠定了基础。
李斯的书法“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代表了秦代书法艺术的水平。
由于小篆的笔画圆转,书写较为困难,所以人们将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
因为这种书写方式多出自下层“隶人”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故称其为“隶书”,隶书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在汉代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走向定型化。
魏时的钟繇是楷书的创始人;行书源于后汉的刘德升;草书则始于汉代。
楷书因规整、大气,从唐代到明清始终作为官府文书和科举考试的正式字体。
从汉到魏,书法艺术主要被应用于碑文的书写。
魏晋之际,由于国家禁止写碑,中国的书法开始由写碑转入写帖。
这一转折,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中国书法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
东晋的王羲之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后人尊其为“书圣”。
唐代的书法家有欧阳询、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虞世南、褚遂良等。
宋代书法家有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人称“宋四家”。
元代的赵盂頫书画成就均高,影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
(二)xx书法的字体
(1)隶书:起源于秦代,东汉时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说。
隶书结构扁平、工整、精巧,书写效果略微宽扁,讲究“蚕头雁尾”。
(2)草书:始于汉初。
又分有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书写便捷,彰显个性。
如唐代张旭的《千字文》、怀素的《自叙帖》都是草书中的杰出代表,有“张癫素狂”之说,张旭更有“草圣”之誉。
(3)楷书:又称正书、真书。
特点是规整、严谨、大气。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的方块化已经定型,汉字的字体演变已经成熟。
东汉末年的钟繇堪称楷书之祖。
唐代的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的赵孟頫被誉为“楷书四大家
”。
(4)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
行书介于草、楷之间。
它既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也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
行书的杰出代表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的主要成就也体现在行书上。
(5)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
因北魏立国时间最长,作品为最精,遂以魏碑统称之。
魏碑书法上承汉隶。
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表现出由隶书向典型的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渡因素。
二、中国画
中国画又称“国画”,古称丹青。
中国画属于东方绘画体系,与西方流行的油画相比,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中国画使用的主要工具盒材料有:毛笔、水墨、颜料、丝帛、纸张等。
中国画重视装裱,人们常以装裱后的款式分为立轴、手卷、扇面、斗方、册页等。
(一)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
当时人们在陶器上就刻画出了简单的人物、花鸟、虫鱼等图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帛画。
汉代时人物画发展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则出现了大量佛教壁画,同期文入画也发展起来。
唐宋时期 山水画、花鸟画作为独立画科蓬勃发展起来。
元代更出现了水墨山水画。
明清 时期中国画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画家。
中国古代绘画曾出现过许多优秀人才。
三国时期吴国的曹不兴是第一个画 佛像的画家。
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有 “才绝”画“绝 ”痴“绝”之称,代 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唐代则以阎立本、吴道子最为。
阎立本 擅长政治人物画,笔法圆劲,气韵生动,特别善于刻画人物的神态,代表作有 《步辇图》《太宗真容》《历代帝王图》等。
吴道子被人们称为 “百代画圣 ”。
因其画中人物衣带飘拂若定,被人们称为 “吴带当风 ”,代表作有《送子天王 图》等。
王维倡导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形成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独特风 格,被后人奉为文人画的始祖。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不朽 的作品。
宋徽宗不仅书法漂亮,创 “瘦金
体 ”, 塘晚秋》等画作。
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 韵。
另外,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是画家。
(二)中国画的分类
中国画按绘画的方法可分为:工笔画 (又称细笔)、写意画 (又称粗笔)及半工 笔半写意画。
按题材划分,则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三)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点:
第一,形神兼备,以形写神。
即画品创作中,不仅外形要画得像,更要通 过外形表现其内在神韵。
“神似”是中国古代画家们追求的意境。
古人云 “以形写 神,得意忘形 ”。
第二,立意在先,构图灵活。
中国画强调意境和主题,一般作画之前要 “立 意”,即作品希望达到的意境和情调。
第三,虚实结合,浓淡相宜。
中国画创作中重视笔墨的运用。
因为一幅好
的国画正是通过虚实结合、浓淡对比来增加其感染力的。
中国画历来有 “墨分五 色”浓(淡干湿黑 )和“以墨为主,以色为辅 ”的说法,也就是用墨的浓淡来表现物 体色彩的明暗。
更有传世佳作《芙蓉锦鸡》《池 倪瓒的《雨后空林》都极具神 清代的朱耷、石涛、郑板桥都
第四,诗、书、画、印相结合,一幅完整的国画不仅有画家自题的画题、姓名及作画的时间,还包括了诗人、书法家题写的诗文,用以补充画的主题和意境,即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