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盈余管理与治理结构
企业盈余管理与治理结构随着企业盈余管理与治理结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对于如何优化企业的盈余管理以及相应的治理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利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来调整和管理其盈余水平的行为,它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涉及到企业的信誉和社会形象。
而治理结构则是指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所采用的一套制度和机制,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决策程序以及监管机构等方面。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的目标与手段、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盈余管理与治理结构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盈余管理的目标与手段是影响企业盈余水平的重要因素。
企业的盈余管理目标通常包括增加企业的盈余总量、稳定盈余水平以及提高盈余质量。
为实现这些目标,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盈余管理的手段,例如通过成本控制来减少费用支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增加销售收入,通过财务工程手段来调节盈余水平等。
这些手段的选择与运用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市场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
其次,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是优化盈余管理的重要保障。
一家企业的治理结构涉及到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以及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
在公司治理方面,建立有效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完善股东会和各种决策程序,可以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在内部控制方面,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机制,有利于预防和发现盈余管理中的问题和风险。
在审计监督方面,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监督,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而在股东权益保护方面,加强股东投票权和监督权的保护,可以提高股东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参与度和效果。
最后,盈余管理与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盈余管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理结构的优质与完善程度。
一方面,优质的治理结构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理环境和制度保障,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盈余管理。
另一方面,盈余管理的效果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治理结构的运作与改善。
如果企业盈余管理失范,不仅会损害股东利益,也会破坏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任,进而对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产生负面影响。
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1)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1.1.821.1.8Friday, January 08, 2021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0:07:0300:07: 0300:071/8/2021 12:07:03 AM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1.1.800:07:0300:07Jan- 218-Jan-21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1年1月 8日星 期五上 午12时7分3秒00:07:0321.1.8
•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1年1月上午 12时7分21.1.800:07January 8, 2021
•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1年1月8日星期 五12时7分3秒00:07:038 January 2021
•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 出售或置换资产 – 补贴与减免 – 债务重组
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
• 变更会计政策和估计
– 折旧 • 折旧方法 • 折旧年限
– 应收帐款的坏帐 – 合并范围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点
• 政府的影子时隐时现 • 合法,半合法和非法的盈余管理混杂 • 手段常新,方法多变 • 数额巨大,影响恶劣
如何揭示盈余管理
• 应特别关注的项目
– 需要判断或估计且对盈余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 因缺乏明确规定而留有操纵余地的项目 – 实务上或理论上有争议的项目 – 大笔交易(尤其是复杂的交易) – 附注中刻意回避的事项
如何揭示盈余管理
• 分析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 • 关注审计报告 • 关注管理层的说明 • 关注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变更 • 关注关联方交易 • 关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关注企业前后年度的业绩变化 • 分析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营销与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成都大学 孙笑摘要:本文从影响盈余管理的内部因素出发,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有效遏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一、引言盈余管理行为是管理当局基于自身特定的利益,通过有意识的对公司盈利做出有利调整而对上市公司对外报告作出干预的行为。
盈余管理行为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这一行为不仅违背了会计信息的中立性和公允性,给企业、投资者、社会资源配置带来不利影响,还不利于证券市场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众多,从外部来看,影响因素包括会计规范制度、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等;从内部来看,影响因素包括股权激励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等。
本文从盈余管理动机出发,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上市公司为例,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四方面,下面就这四个层面一一分析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第一,股权结构固有影响。
股东大会即为构成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
股东是公司的最大出资方,一般通过股东大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股东大会有权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职工代表除外),有权对公司的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决策。
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着“一股独大”现象,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极易发生大股东通过较高的控股地位侵害小股东利益的现象,然而上市公司一旦出现股权过度分散化,则又会出现股东无法有效约束和监督管理层,出现大量内部控制人进行盈余操作,造成利益损失。
因此国家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占有很高的控股权,但其一般委托相应的行政机关、政府官员作为股东代表或董事会成员行使股东权利,出于仅仅享受剩余控制权但不享有剩余索取权的原因,其缺乏监督动力,导致国有企业大股东缺位,造成国有企业管理层控制问题,引发盈余管理行为,无法避免地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损失了相关小股东的利益。
mba的毕业论文提纲案例
mba的毕业论文提纲案例1、绪论1.1研究目的1.2研究意义1.3本文根本框架1.4本文的创新点2、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概述2.1盈余管理概述2.1.1盈余管理的含义2.1.2盈余管理理论渊源2.1.3 盈余管理的特点2.1.4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制约因素2.1.5盈余管理的动机2.1.5.1资本市场动机2.1.5.2债务契约动机2.1.5.3节税动机2.1.5.4管理当局业绩考核动机2.1.6盈余管理的手段2.2公司治理结构概述2.2.1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及功能2.2.2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根底2.2.3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3、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3.1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3.1.1外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3.1.2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3.2盈余管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3.2.1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3.2.2个人自利型盈余管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3.2.3制度型盈余管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可以表达出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动机对盈余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监事会的独立性与动机对盈余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经理的独立性与动机对盈余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等3.2.4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4、基于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证研究(以万科为例)4.1研究假设的提出4.2研究方法设计4.3研究样本数据4.4实证结果与分析5、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5.1完善股权结构的建议5.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包括独立董事制度、独立监事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5.3完善组织目标型的建议6、结论。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联分析
盈 余 管 理 有 三 种 代 表 性 的 观 点 , 是 旨在 有 目 的 一
地 干 预 对 外 财 务 报 告 的 过程 , 以获 得 某 些 私 人 收 益 的
“ 露 管 理 ” 二 是 假 定 经 营 者 可 在一 系 列 会 计 政 策 中 披 。 自行 选 择 , 自然 他 们 会 选 择 使 自身 效 用 或 公 司价 值 很
准 则 的 规 定 , 利 润 进行 操 纵 。 对
我 国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的 特 征 , 先 是 证 券 市 场 不 发 首 达 .我 国股 市 市 值 一 般认 为 已达 国 内生产 总 值 的2 %, 5 还 有 较 大 的 扩 充 空 间 。 次 是 股 权 高度 集 中 , 其 资本 市 场 对 经 营者 约束 不 强 , 国 目前 证 券 市 场 流通 股 在 总 股本 我 中所 占 的 比例 仅 为 3.% , 1 6 而法 人 股 和 国 有 股 占6 . , 8 % 4 资 本 市 场 对 经 营 者 约束 非 常 有 限 。 次 , 事 会 的 内部 再 董 人 控 制 , 据 何 俊 f 9) 根 1 8的研 究 , 国上 市 公 司 董 事会 很 9 我 大程 度 上 掌握 在 内部 人手 中 , 权 结构 并 不合 理 _ 股 5 _ 。
所 谓“ 益” 收 即尽 可 能 地 募集 到更 多 的资 金 。 而我 国公 司
首 次发 行 股票 时 , 定 价是 采 用 每 股 利 润乘 以市 盈 率 的 其 方法 。 在定 价 策 略 的 两 大组 成 部 分— — 每 股 净 利 润 和 市 盈 率 中 , 然 后 者 的 可 操 控 性 空 间 非 常 狭 小 , 时 提 高 显 此 发 行 价 的主 要 手段 就 落 在 了每 股 净 利润 这 个 指标 上 。 盈 余 管 理 有 两 种 成 本 , 先是 审 计成 本 , 首 由于 盈 余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和盈余管理是影响公司运营和市场信誉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些问题一直备受学者和业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透明度和盈余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它们的关联。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透明度公司治理结构是保障公司决策及实施的一系列机制和原则,其目标是确保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以及公司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信息披露透明度是公司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关于其财务状况、业务运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的程度。
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透明度具有显著影响。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推动公司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披露关键信息。
例如,独立董事制度可以有效监督管理层,确保信息披露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另外,高效的董事会运作和内部审计制度也是保障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关键。
相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差劲的公司容易造成信息披露不透明。
如高度集中的所有权结构、缺乏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都可能导致管理层滥用权力、误导投资者和隐瞒关键信息。
这些不透明的行为会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市值。
三、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指公司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的有意的做法,以影响投资者、分析师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公司未来业绩的看法。
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盈余管理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可以减少盈余管理的机会。
当公司财务报表披露准确、完整且易于理解时,投资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
此外,透明度高还会降低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减少公司被发现违规的可能性。
反之,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公司容易进行盈余管理。
这些公司可能会低估或高估盈余,以达到满足业绩预期、避税、规避监管等目的。
盈余管理的实施会使得公司财务报表失真,误导利益相关方对公司价值的认知,进而降低市场信任和投资者的参与意愿。
浅析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和 会计估计 。此外 ,时问特 别是 时点 的选 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 。在研究盈余 管 理 时 ,必 须 同 时 具 有 时 间 和 空 间 的 观 念 。盈 余 管 理 的 目标 是误 导 那 些 以公 司 的 经 济 业 绩 为 基 础 的 利 益 关 系 人 的 决策 ,在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如果管理 当局认为 利益 关系人无法 发现 其盈余管理行 为时 , 则 可 能就 要 发生 盈余 管理 。
浅析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李迎盈 渤海 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锦 州 1 0 1 1 2 3
有很重要的地位 ,银行 在公 司监控方面有 着 实 质 性 的 参 与 。 为 了 满 足 债 权 人 的 要 求 ,避免违反一系列与 债权人签定的苛刻 条 件,并因此陷入 财务 困境 ,企业管理者 往 往会运用 盈余 管理 操纵企 业 的经 营业
1
、
二 、盈 余管 理基 本概 述
1 盈余管理的概 念 盈 余 管 理 ,是 指 公 司 管 理层 为 了 “ 误 导”相关利益者对企业 业绩 的理解或影响 那 些 基 于 会计 数 据 安 排 的 契 约 的结 果 ,在 法律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在编 制财务报告选择其 自身效用 最大化或使其 企业价值 最大化的一种行为方式。 2 、盈余 管理 的特征 从一个足够 长的时段来看 ,盈余管理 并 不增 加或 减 少 公 司 实 际 的 盈 利 ,但 会 改 变公司实际盈 利在不同的会计期 间的反映 和分布 ;盈 余管理 的主 体是 公 司管理 当 局 ,客 体 主 要 是 公认 会计 原 则 、会 计 方 法
公 司治 理 对 盈 余 管理 行 为 的影 响 可 以 委托 人 与 代 理 人 利益 的有 限 性 ,监督 制度 分 别 从 外 部 治 理结 构和 内部 治 理 结 构 两 个 的 存在 成 为 必 然 ,监 事 会监 督 经 理 人 行为 角度来分析 。 并负责检查公司财务。由于监事会不可能 1 外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 的影 响分析 做 到对经理行为的完全监督 ,评价经理 人 外 部 治 理 结 构 即 外 部法 律 和 制 度 环境 经营业绩的标准最 终以企业盈余等财务指 的约束 , 主要 是 通 过 产 品 市 场 、资 本市 场 、 标 为主,外部审计 成为完善 内部 治理结构 债权 人 市 场 对 代理 人进 行 间接 的约 束 。 以 的一 种 选 择 。尽 管 如此 ,经 理 人 在 会计 信 下分别从产品市场、资本市 场、债权 人治 息生成过程 中仍拥 有相 当的控制权 。为美 理 市 场 三 个 方 面 分 析 外部 治 理 对 盈 余 管 理 化 自己的受托责任完成情况 ,他必然有动 是如何产生 影响的。 力 通 过 选 择 适 当 的 会计 政 策 使 盈余 数 字 变 ( )产 品市 场 1 得有利于 自己,这种情 况下 , 自利型盈余 企 业 对 外 披 露 的 会 计盈 余 信 息 在 某 些 管 理 完 全 体 现 了 经理 人 的机 会 主 义行 为动 情况下 ,会较为受到 明显 的政治关注。尤 机 。为 了减少经理 人 自利型盈余 管理对股 其 是 垄 断 或 寡 头 垄 断行 业 能 够 获 得 超 额 利 东 利 益 的 损 害 ,必 须通 过 建 立 以 监事 会 为 润 ,因为较高的会计盈余披露 ,一方面会 中心 的 公 司 治 理结 构 ,加 强 对 经 理 人 的监 吸引其他潜在的生产者进入该行业或生产 督 ,同时 ,完善对 经理 人的激励机制。监 领域 ,增加行 业内竞争 ,最终导致较高盈 督制度和激励制度 的有效建立 ,可以使经 利的丧失 ;另一方面 ,会引起政府的特别 理 人的 盈 东 管 理行 为企 业 的 组 织 目标 为 导 关注 ,促 使政府通过加强管制或其他方法 向, 实现经理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均衡。 团 来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 ( )资 本市 场 2 【 考 文 献】 参 资本市场要求企业管理层必须定期和 1 林 钟 高 , 正 刚 . 司治 理 结 构 下 徐 公 公开披露企 业的财 务状况 ,这就使得盈余 的盈余管理[】 J。财经科 学,2 0 ,O) 0 6 (4 管理成为经理层 “ 改善”经营业绩的有效 2林芝 , 、 温佐 望 , 基 于 公 司 治理 结 构 . 的盈余管理效率 分析[ .法制与社会 J 】 手段。为了增 强投资者的信心 ,改善公司 2 0 o ) 0 7(2 的形象 ,使广大股东满意 ,企业管理层 总 5 、李维安主编 , .公司治理理论 与实 是想方设法提高公司股价 ,他们往往 利用 务前 沿【 . 中国财政 经济 出版社 , M】 自愿披露 等信息传递方式 ,提供并加工对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引言: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组织中不同层级之间的权力和决策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其中,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会计手段来影响财务报表中的盈余,以满足特定的目标或需求。
本文将探讨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一、1. 董事会成员的角色和权力分配: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决策机构,其成员的背景和经验对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董事会成员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并且缺乏相关业务知识和经验,很可能导致盈余管理的滥用和失控。
2. 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有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盈余管理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如果内部控制系统存在漏洞或不完善,就容易导致管理层滥用权力,隐瞒财务信息或进行虚假报告,进而影响盈余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公司薪酬激励机制对盈余管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如果薪酬机制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和盈余水平,忽视了长期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就容易导致盈余管理的预测偏差和不合理行为。
4. 大股东的影响力:大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拥有较大的权力,其行为和意愿对盈余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大股东追求短期利益或个人利益最大化,就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来控制公司财务报告,进而损害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二、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1. 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信任缺失:盈余管理的滥用和失控会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准确和不真实,进而导致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缺失。
投资者可能由于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而减少对公司的投资,从而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和成长潜力。
2. 法律风险和违规处罚:盈余管理的不当行为往往违反了相关法律和规定,会面临法律风险和违规处罚。
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够规范和监管力度不够,就可能导致盈余管理行为长期存在而不被发现,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3. 经营决策偏差和长期价值缺失:盈余管理往往会导致公司经营决策偏向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价值的创造和可持续发展。
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经营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盈余管理指的是企业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分配其盈余,以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和最大化股东权益。
而公司治理则涉及企业内部的权力与责任分配、信息透明度、董事会规范等方面,旨在确保企业管理层行使权力时能够遵守道德标准和符合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首先,盈余管理对公司治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盈余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如何管理和分配盈余直接关系到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情况。
盈余管理要求企业管理层遵循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盈余的合理分配和利益最大化。
通过科学的盈余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潜在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其次,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
内部治理是指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机制,如董事会成员的选拔和职责分工、内部监管机制等;外部治理则是指企业与外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如股东权利保护、外部监管等。
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确保企业管理层行使权力时客观公正、责任明确,降低经营风险和内部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从而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有利于实现有效的盈余管理。
同时,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良好的盈余管理需要依赖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来推动和监督。
公司治理机制可以通过制定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管理层在盈余管理中遵循合规性原则和风险控制要求。
反过来,盈余管理的有效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效果,因为只有当企业取得盈余并能合理分配时,才能吸引更多的股东和投资者,从而增加外部监管机制的压力和市场监督的有效性。
然而,目前我国的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存在过度分红的现象,导致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受限。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由于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管理层权力过分集中、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
( ) 二 内部人控 制。 在股权高度分散的 在 不 足 。 多 数 企业 的 报 酬 机 制 还 是 上 级 大
缺 使得经 所有者和经营者的 目标 函数是不 机关主导型 , 乏长期激励措施 . 经营者 应该 以所有者 的利益 为重来管理 情况下 , 短期 一旦 对经 营者 的监督不完善 , 就 理 人员为企业创 造价值 的动 力不 足. 经营活动。但 由于两权 分离 的存 在 , 两者 致的 ,
一
项 调 查 , 结 果就 反 映 了 不 同 的 价 值观 以及人们的权责模式 , 其 是人类行为 的基础 科学合理 化。 这就 要求包装设汁要适应新
念所起的作用。该调查结果表 明, 国消 之一。例如 , 美 大多数东方文化传统的家庭 的商 品形 态 与 功 能 属性 其 次 , 技 的 迅 科
也一样会采取盈余管理 的行 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 的联系 , 并 利益最大化 ,
提 出 相 应 的 对策 。
一
(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 的存在 。 一) . 使
得盈 余管理 成为经 营层 披露 内部信 息的
为。
、
公司治理中产生盈 余管理行 为的
( ) 三 外部 治理 结 构 不 健 全 。 市 公 司 工 具 。我 国公 司 法 规 定 , 市 公 司 出 现 两 上 上
费 者 可 分 为 七 大类 型 : 耀 身 份 型 、 全 规 模较 西 方 的 “ 心 家 庭 ” 大 , 很 多 消 猛发 展 带 动 了包 装 材 料 的 更 新 换 代 . 就 炫 安 核 要 而 这
自在型 、 高人一等型 、 时髦型 、传统 保守 费品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 的, 这就需要设 为包装材 料的选择 性 、 保护性和审美性 打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在现代商业世界中,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盈余管理指的是企业为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特定需要而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的行为,而公司治理则是指组织和管理公司的各种机制和实践,以确保公司合法经营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探讨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
作为对外界展示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财务报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某些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操控,以达到一些非法目的,如诱导投资者,隐瞒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等。
这种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公司声誉,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盈余管理对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
公司治理是一种管理机制,旨在确保公司合法运营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建立透明度、责任和问责制等制度,以避免盈余管理的发生。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盈余管理会直接影响其信誉和股东利益。
因此,强化公司治理机制是确保企业良好经营的基础。
其次,盈余管理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盈余管理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如果企业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财务操纵,那么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将难以判断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从而对公司的投资决策产生误导。
此外,盈余管理还可能导致企业的税务问题和法律风险。
一旦企业被揭露使用盈余管理的手段,将会面临巨大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因此,企业应该坚持诚信经营,避免采取不道德的盈余管理行为。
此外,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还涉及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公司内部各个层面的管理和流程。
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防止盈余管理的发生,并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和审计等都是保证企业合规和治理的重要手段。
只有有效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是公司运作中的两个关键方面。
公司治理指的是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如何管理公司的业务和利益,以确保公司的长期成功和利益最大化。
盈余管理则是公司如何管理其收入和支出,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净利润和股东价值。
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公司管理层需要确保盈余管理不会违反法律和商业道德,同时满足投资者和股东的合法利益。
管理层需要遵守透明的财务报告标准,及时发布准确的财务数据,并对决策过程进行公开和透明的管理,以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
盈余管理原则上应遵循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式确保公司运营的长期稳定。
同时,管理层还需要平衡公司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并在财务决策方面考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都是极为重要的。
良好的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能够提高公司的市值和股东价值,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政策。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通过 构建对经理人 的激励和
一
定 比例 的剩 余索 取 权 ( 股权 ) 。企业 价 值 与 经 理 人 利 益 紧 密 联
监 督 机 制 , 重 解 决 二 者 之 间 委 托 代 理 问题 而 形 成 , 比 较 完 系起 来 , 于 自利 的 考 虑 , 理 人 必 然 会 有 动 力 去操 纵 盈 余 数 着 以 出 经 善 的 市 场 运 作 机 制 和 内部 控 制 机 制 为 基础 的 一 整 套 制 度 安 排 。 字朝着有利于 自身的方 向发展 。其次资本市场对经理人的约束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的 核 心 在 于 股 东 与 经 理 人 的 关 系 , 在 所 有 权 和 主 要 来 自代 理 权 竞 争 机 制 。一 方 面 如果 企 业 经 营 状 况 不 佳 , 即 股 经 营权 相 分 离 的情 况 下 , 东如 何 有 效激 励 和 监 督 经 理 人 。 股
出 帐面 平衡 财 务 状 况 的 好 坏 与 教 职 工 的 工 资 收 入 无 关 , 本 意 验 室 特 别 是 基 础 实 验 室 进 行 合 并 , 一 管 理 , 仪 器 设 备 协 调 成 统 对 识 淡漠 。随 着 高 教体 制 改 革 的 不 断深 入 高校 教 育 成 本 的高 低 已 使用 , 得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得 全 国高 校 借 鉴 。 取 值
前控制 。 3 建 立 严 格 的 费 用 审批 制 度 。 一 切 费 用 预 算 在 开 支 以前 .
买 各 种 教 学 仪 器 前 , 进 行 可行 性 分 析 和 机 会 成 本 分 析 , 行 应 进 新专 业 的 论 证 及 老 专 业 的 取 舍 时 , 重 点 考 虑 专 业 寿 命 周 期 及 应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摘要】本研究综述了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及相关概念的介绍,阐述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接着,分析了国内研究现状,探讨了影响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因素。
总结了实证研究结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来提升盈余管理质量。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理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展望、结论、局限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是当今财务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其关系密切影响着公司经营绩效和投资者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关系的组织体系,旨在保护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盈余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盈余水平和财务报告的操纵行为。
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任。
研究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对于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治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系统总结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探讨影响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因素,进一步深入探讨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为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是当下金融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公司治理是指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制度,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运作效率和盈利能力。
而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利用会计准则或政策来人为地改变财务报表,从而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
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特征,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对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经营者应该以所有者的利益为重来管理经营活动。
但由于两权分离的存在,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等问题,致使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不相一致。
而在证券市场上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就是盈余信息。
投资者要求企业公布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但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或出于种种目的,管理者对盈余进行操纵。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公司治理中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一)大股东控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达50%以上。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是由大型国有企业剥离出来的,主要经营人员大多来自原来的母公司,大股东往往利用这一点,直接派自己的代表担任上市公司的总经理。
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现象十分明显。
上市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权实际上掌握在大股东代表手中,这为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利润清除了管理层的障碍。
(二)内部人控制。
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一旦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善,就存在着经营者利用手中拥有的职权侵占所有者利益的可能。
企业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最大化,因此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
如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就存在着经营者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占所有者利益。
因此,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也一样会采取盈余管理的行为。
(三)外部治理结构不健全。
上市公司缺乏来自资本市场、兼并市场、经理市场的竞争。
中小投资者的投机气氛太浓,投资理念不足,管理者短期行为严重,提供真实财务信息的压力不足。
股票市场对经理人的压力主要是“用脚投票”,如果公司业绩不佳,股东就会出售股票,引起股价下跌,造成公司被并购的风险加大。
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70%的股份不能买卖,国有股一股独大,使得股东无法对经理人施加压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大打折扣。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 7 3 20 ) 1 0 2 10 9 5 (0 9 0 — 12—1 2
Co po a e G o e n nc nd Ea ni sM a g m e t Em pii a i e c o r r t v r a e a r ng na e n : rc lEv d n e Fr m
o i e e l t d c mp n e r m 0 2 t 0 6 h e uti a v l fiv so r tc in, g t gf rc n r l ih , f Chn s i e o a isfo 2 0 o 2 0 .T e r s l s t tl e e trp oe t s h e o n o f h i o o t g t i n or i d p n e t i co e c n a e n g t e r lt n w t a n n s ma a e n . T e r t fa s t a d l b l is s o s n e e d n r trp re t v e a i e ai i e r i g n g me t h a e o s es n i i t h w d e h v o h a ie p st e rl t n w t a i g n g me t o tol g s ae od r Ss a e p r e t a e i v re h p d r lt n w t o i v eai i e r n sma a e n .C n r l n h r h l e ’ h e c n v e t d u s a e ai i i o h n i r h n e o h e r ig n g me t L v lo o ei o n p o u tma k t a n sma a e n . e e c mp t in i rd c r e ,ma a e ’ h e p re t o r ie a d w e e a e n f t n g r S s a e c n ,b a d s n h t r h v r z h a d t g c mmi e o t a e i f e c a n n s ma a e n .W e gv o u g sin c od n o te er s l . u i n o i t ed n’ v nl n e t e r i g n g me t t h u o i e s me s g e t sa c r i gt h s e ut o s
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研究
公 司 治理 结构 主要 是 指 现 代公 司制 企 业 在 委 托 代 理 制
下 规 范公 司所 有利 益 相关 者 之 间权 、 、 关 系 的一 种 制 度 责 利
安 排 。 由 于 公 司 治 理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包 括 外 部 利 益 相 关 者 和 内部 利益 相关 者 两个 方 面 , 要 有股 东 会 、 事 会 、 事会 、 主 董 监
一
、
上市 公 司治 理结 构 与盈余 管 理概 述
程 序和 方法 来使 净收 益最 小化 便成 为企 业首 先 考虑 的手段 。
1公 司治 理结 构 的含义 及组 成 。 .
其 他条 件不 变 , 司 的政 治成 本 越 大 , 管 理 当局 就 越 可能 公 其
选 择将 会计 报告 收益 从 当期递 延 至 以后 各期 的会 计 程序 。
市公 司 的各 种监 管政 策 等 。其二 是 股 东 为 实 行 监 督 而 实施
的 直 接 约 束 , 称 内 部 治 理 结 构 。 内部 治 理 结 构 是 指 由 股 东 或 会 、 事 会 和 经 理 层 等 形 成 的 互 相 制 衡 和 监 督 的体 系 。 董 2盈 余 管理 的动 机 和手段 。 .
务 会计 与税 务会 计 分离 的 国家 , 是 如 此 。在 日益 重 视 “ 更 现 金 流量 ” 时代 , 约现 金 支 出 就 等 于增 加 了企 业 的营 运 资 的 节
金 , 对 提高 企业 的盈 利水 平 和改善 财务 状 况很 有帮 助 。 这
经理 层 、 债权 人 、 户 、 应 商 等 , 客 供 因此 公 司 治 理结 构 由两 部 分组 成 : 一是 通过 外部 竞 争市场 和监 管 机制所 实 施 的 间接 其 约束 , 外 部治 理结 构 。外 部 治 理 结 构 既 包 括 资 本 市 场 、 称 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特征,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对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经营者应该以所有者的利益为重来管理经营活动。
但由于两权分离的存在,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等问题,致使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不相一致。
而在证券市场上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就是盈余信息。
投资者要求企业公布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但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或出于种种目的,管理者对盈余进行操纵。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公司治理中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一)大股东控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达50%以上。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是由大型国有企业剥离出来的,主要经营人员大多来自原来的母公司,大股东往往利用这一点,直接派自己的代表担任上市公司的总经理。
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现象十分明显。
上市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权实际上掌握在大股东代表手中,这为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利润清除了管理层的障碍。
(二)内部人控制。
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一旦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善,就存在着经营者利用手中拥有的职权侵占所有者利益的可能。
企业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最大化,因此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
如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就存在着经营者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占所有者利益。
因此,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也一样会采取盈余管理的行为。
(三)外部治理结构不健全。
上市公司缺乏来自资本市场、兼并市场、经理市场的竞争。
中小投资者的投机气氛太浓,投资理念不足,管理者短期行为严重,提供真实财务信息的压力不足。
股票市场对经理人的压力主要是“用脚投票”,如果公司业绩不佳,股东就会出售股票,引起股价下跌,造成公司被并购的风险加大。
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70%的股份不能买卖,国有股一股独大,使得股东无法对经理人施加压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大打折扣。
(四)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报酬机制存在不足。
大多数企业的报酬机制还是上级机关主导型,缺乏长期激励措施,使得经理人员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动力不足,短期行为难以根除。
由于经理有了很大的自主权,会计人员在经济上的非独立性,使其各项工作受公司经理的干预和操纵。
公司经理人员能够控制公司的会计信息,其自身的奖金、福利又与公司利润相联系,所以经理人员操纵利润就在所难免了。
二、公司外部治理与盈余管理(一)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存在,使得盈余管理成为经营层披露内部信息的工具。
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者财务状况异常时,将进行特别处理,当继续亏损时则暂停上市资格。
这意味着若经营不善,就将退出市场。
为了保持企业良好形象吸引潜在投资者,通过对盈余数字进行管理或控制,以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二)接管市场。
指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它通过收集股权或投票代理权取得对企业的控制,达到接管和更换不良经理层的目的。
其作用机理是:当公司因管理不善导致业绩恶化时,股东抛售股票,股价下跌,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融资的成本会提高。
这时会有新的投资者通过收购公司股票或收集其他股东的代理权来接管公司的控制权,并调整董事会和经理层,接管市场对经理层的压力使得公司经理层有利用盈余管理达到不被接管的动机。
(三)经理市场。
经理市场的存在使经理人员的管理活动有了市场价值,理性的经理人都希望自己有个较高的市场
价值。
经理市场的存在,就意味着存在代理人之间的竞争,如受聘、晋升、维持现有的职位、避免被解雇等。
由于报告的净收益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经理人员业绩的重要指标,因此代理人之间的竞争就会影响到企业所报告的净收益,代理人利用盈余管理,使得企业所报告的净收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目前的竞争态势。
(四)政府。
我国政府一方面是社会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的出资者,多年以来受“国营”模式的影响,政府仍然在经济活动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
政府为了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希望提供与之相关且能够反映企业经济良好态势的财务成果,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利动机,会强制或暗示企业提供预定数字。
而企业经营者为了保住位子,就会通过盈余管理达到政府预定数字。
三、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管理(一)董事会与盈余管理 1、上市公司董事会现状。
(1)国有资产股东董事的角色不到位。
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持股比例偏高,在国家股和法人股为第一大股东的情况下,由国有资产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派的董事,就他们本人而言实际上是“非股东董事”,往往缺乏动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2)董事和经理的职责含糊不清。
国有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治理结构,但有好多情况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或者由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使经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滥用职权牟取私利。
2、从几个角度考虑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独立性。
因为经理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是背离的。
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董事会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独立性强的董事会有助于减少盈余管理。
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的比例越高,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2)任职能力。
非执行董事的任职能力对董事会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对公司事务和公司治理过程的了解是董事会行使监督职能所必需的能力。
非执行董事可通过内外部培训和实践获得这些能力。
所以,非执行董事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减少盈余管理。
(3)独立董事的财务动机。
一些研究表明,外部董事持有的股份与有效监督之间是正相关的。
比如在敌意收购的目标企业里,外部董事持有的公司股份严重低于其他公司外部董事持有的股份。
其外部董事持有股份与盈余管理应该是负相关的。
(二)监事会与盈余管理 1、我国监事会现状。
在我国,监事会的成员由具备法律、会计、经营等专业的人担任。
我国上市公司的权力体制虽属于二元结构的,但也有些差别,如监事会不能任免董事会,但监事会被赋予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提议和召集股东大会的权力。
(1)监事会不能有效的监督董事会和经理,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
(2)监事会虽有职工代表和股东大会产生,但由于我国在规范公司治理方面以股东价值为导向,注重董事会的作用而忽视监事会的地位,实际上监事会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监督的议事机构。
2、监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在有些实证研究中表明,没有完全的监事会能够限制盈余管理。
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监事都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从构成上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经营者与公司监事往往来自同一出资单位,存在一种上下级关系,使监事不敢大胆行事;在实践中,监事会成员的选任依赖于董事,得不到董事的支持很难当选监事;最后监事会在组织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日常监督职能根本不能正常发挥。
有研究表明,监事会持股也没有与盈余管理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监事会的规模和开会次数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
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一)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证券市场中,国有控股占的比例大。
而因为一股独大,使得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所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存在较多的内部人控制,靠报表粉饰经营业绩的盈余管理行为势必发生。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首先解决好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
(二)完善报酬契约。
我国企业中的经理人收入普遍低且与业绩不挂钩,使得经理人与股东利益发生背离,从而很难有积极性去搞好企业,而是热衷于高额在职消费。
有提出一种改进的做法就是将经理人员超出生活必需的一部分奖励留存于企业,经营期满后的一定期限内一次返还。
这样就避免了短期化盈余管理的行为,同时这部分留存于企业的奖励收益还构成了经理人行为不当的风险抵押基金。
(三)建立经理人市场。
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机制也是激励和约束经理人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
可我国由于经理人市场缺乏,企业经理的任命和考核由政府负责,经理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脱钩,导致其盈余管理行为往往以公司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个人利益。
通过建立经理人市场,充分发挥声誉的作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四)增强监事会的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是沿用日本公司的制度,即董事会和监事会互相独立、互不隶属的治理格局。
设立监事会的出发点是从董事会或经理层手中分割决策符合财务检查的权力,直接对股东负责。
但在我国,监事会没有起到真正有效的监督作用,所以应该切实加强监事会对经营者的行为监督。
(五)强化独立董事制度。
从国际经验看,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对改善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事实上我国绝大部分独立董事都是由大股东选聘的,上市公司热衷于聘请那些本来就要务缠身的知名人士,以期带来名人效应,但这些独立董事不可能保证对公司事务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现阶段在我国增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显得尤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