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上新三板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国企a拆a分拆上市案例

国企a拆a分拆上市案例

国企a拆a分拆上市案例
国企A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然而,由于国企A公司的体制和管理机制长期受到限制,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难以与市场上的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竞争。

为了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企A公司决定进行拆分上市。

下面是国企A拆分上市的具体案例过程:
首先,国企A公司对自身的业务进行了全面评估,并确定了要进行拆分的业务板块。

考虑到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国企A公司将重点拆分为三个部分,即能源、化工和金融。

每个部分形成单独的子公司,并制定了相应的经营计划和管理机制。

其次,国企A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将原有的企业全民所有制改为股份制,拆分出的三个子公司分别进行了独立的股份制改革。

通过股份制改革,国企A公司实现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更好地保障了股东利益和企业经营自主权。

最后,国企A公司分别将三个子公司进行了独立的IPO上市。

其中,能源子公司实现了A股上市,化工子公司实现了H股上市,金融子公司则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了境外上市。

通过拆分上市,国企A公司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形象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企A公司通过拆分上市的方式,实现了企业各部门的独立运营和市场化经营,提高了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营
效率,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母公司为国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中国上市案例分析

母公司为国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中国上市案例分析

母公司为国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中国上市2010年4月召开的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传出消息主板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创业板,需要满足6个条件:(1)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未投向发行人业务;(2)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业务经营正常;(3)上市公司与发行人不存在同业竞争且出具未来不竞争承诺,上市公司及发行人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严重关联交易;(4)发行人净利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超过50%;(5)发行人净资产占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超过30%;(6)上市公司及下属企业董、监、高及亲属持有发行人发行前股份不超过10%。

2、要满足创业板上市规则: 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 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 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 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3、要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要求: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海洋空间开发、地质勘探、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

母公司为国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海外上市Mother company is listed in China and subsidiary launches IPO in overseas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工作指引》的规定,上市公司所属企业申请到境外上市,应当符合下列8个条件:1.上市公司在最近三年连续盈利;2.上市公司不得以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内发行股份及募集资金投向的业务和资产,作为对所属企业的出资申请境外上市;3.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所属企业的净利润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的50%;4.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所属企业的净资产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资产的30%;5.上市公司与所属企业不存在同业竞争,且资产、财务独立,经理人员不存在交叉任职;6.上市公司及所属企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人员持有所属企业的股份,不得超过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前总股本的10%;7.上市公司不存在资金、资产被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关联人占用的情形,或其他损害公司利益的重大关联交易;8.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上市公司分拆新三板挂牌案例学习

上市公司分拆新三板挂牌案例学习

上市公司分拆新三板挂牌【案例分析】1、分拆上市一直是一个市场的热门话题,从目前的审核政策来看,上市公司分拆公司在A股上市仍属于禁区,不论佐力药业还是国民技术都不属于典型的分拆上市的情形。

所谓分拆上市,就是本属于上市公司有机组成部分的某些资产然后分拆出去单独上市,说的直白些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单独上市的问题,小兵认为上市公司参股公司(或者说不能实际控制的公司)的独立上市问题,不属于分拆上市的讨论之列。

2、至于为什么禁止上市公司分拆上市,隐约中觉得理由很多很充分,但是小兵一直也没有想明白到底有什么核心的理由。

新三板创新超前发展的事实证明,其实本来也没多少事情,因为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的案例已经非常丰富了。

从某个层次讲,上市公司不过就是投资者更加广泛的公众公司,不管怎样本质上就是还是一个公司,允许分拆上市不过是允许发行人或者挂牌主体的控股股东为上市公司而已,这跟股东是外资或者股东或者投资机构有什么本质区别?任何打着保护投资者利益做出的违反常理的政策都是有点耍流氓的意味,再说了,保护投资者的措施和手段有很多种,不一定就是简单的因噎废食。

3、在实践中,关于上市公司分拆挂牌新三板的情形,我们按照几个标准进行简单的划分。

(1)根据子公司的来源,一种是上市公司一开始设立并且发展壮大的,一种是上市公司收购(或者增资)了别人的公司之后挂牌新三板的(比如:①深圳市康铭盛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长方照明在2015年4月收购的,以2015年6月30日作为基准日申请挂牌;②芜湖市金贸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华伍股份在2013年11月通过增资才取得挂牌企业控制权的)。

(2)根据子公司的业务,一种是跟上市公司业务完全属于不同的行业,一点关系都没有;一种是跟上市公司业务在大的行业或者很长的产业链上可能存在相似或者互补的情形。

需要关注到同业竞争的问题,但是关注起来不应过于严苛(比如:①华海药业的主营业务是医药制造,挂牌主体是保健品研发;民和牧业是禽畜的养殖,而挂牌主体是沼气的开发等)。

上市公司子公司新三板_共10篇.doc

上市公司子公司新三板_共10篇.doc

★上市公司子公司新三板_共10篇范文一:多家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多家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2014-04-18证券时报网新三板小秘随着挂牌制度、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新三板吸引力正在逐步加强。

日前海欣股份旗下医药公司海欣药业拟于新三板挂牌交易,成为近两个月来第二家分拆子公司到新三板挂牌的药企。

数据显示,医药业务已成为海欣股份第一大业务,去年上半年该业务在海欣股份营收中占比逾五成,已经超过海欣股份传统的纺织业务。

在海欣股份的医药板块中,西安海欣制药、江西赣南海欣药业、上海海欣资产管理公司是海欣股份主要的医药资产运作平台,其中海欣资产系海欣股份全资子公司。

此番拟登陆新三板的海欣药业便是海欣资产持股54.54%的控股子公司。

根据最新资料,海欣药业挂牌申请已获新三板系统受理,目前挂牌工作正在走流程。

实际上在去年6月份,海欣股份就主导海欣药业启动改制,筹谋冲刺新三板。

当时新三板尚未大面积扩容,海欣股份此举曾备受瞩目。

业内的解读是,分拆子公司赴新三板挂牌既可有效回避同业竞争问题,未来也存在转板A股的预期。

与此同时,东软集团控股子公司东软慧聚、华谊兄弟与浙报传媒参股公司随视传媒等也纷纷表示将挂牌新三板。

一时间,新三板成为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实施另类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今年1月份,新三板迎来全国性扩容,挂牌公司逼近700家。

在这种背景下,上市公司逐鹿新三板的热情再度燃起,云南铜业、大族激光、互动娱乐、鲁信创投、创元科技等公司控股或参股公司纷纷在新三板挂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交易。

其中互动娱乐持股28.5%的子公司树业环保、云南铜业及大股东云铜集团累计持股91.87%的子公司云铜科技,均在新三板系统发布了对外投资公告,显示一切经营正常。

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在实务中已获得认可。

就在上个月,精华制药控股51%的子公司江苏森萱医药化工公司启动改制,决意冲刺新三板。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标题:深度解析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经验与挑战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案例,以期分析并总结这一领域中的经验和挑战。

我们将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全面评估这一主题,并分享个人对收购案例的观点和理解。

引言:收购是企业发展、扩大经营范围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收购新三板公司无疑是一个当前热门的话题。

本文拟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通过案例和实例,带您了解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核心内容。

一、收购背景与现状1.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定义2.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动机与意义3. 当前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现状和趋势二、成功案例研究:中国新材体育的收购之路1. 公司背景及发展历程2. 收购新三板公司的动因和背景3. 收购过程和策略4. 收购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三、挑战和风险分析1. 收购潜在的法律风险和法规问题2. 微观经济环境对收购可能产生的影响3. 公司文化融合与管理调整的挑战4. 领导层和股东对收购的期望与压力四、收购案例总结与回顾1. 收购过程中的关键成功因素2. 收购案例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和意义3. 个人观点与理解:收购过程中应注重的关键要素结论:通过对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的深入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领域中的机遇和挑战。

成功的收购案例如中国新材体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同时也揭示了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

尽管有风险和困难,但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仍然是一项值得探索的重要战略选择。

(※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提纲,实际文章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扩展和详细描述※)标题: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看好这一领域的机会,并采取收购新三板公司的策略来实现业务扩张和增长。

本文将从公司背景及发展历程、收购动因和背景、收购过程和策略以及收购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新三板法律点案例分析(3篇)

新三板法律点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新三板,全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交易和信息披露的平台。

自2013年设立以来,新三板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参与,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新三板也暴露出一些法律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一起新三板法律案例的分析,探讨新三板法律点。

二、案例简介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16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主要从事某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甲公司挂牌后,因涉嫌虚假陈述,被投资者投诉至证监会。

经证监会调查,确认甲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虚假陈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017年6月,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三、案例分析1. 法律问题(1)虚假陈述甲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未如实披露公司实际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重要信息,存在虚假陈述行为。

根据《证券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信息披露义务甲公司作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有义务按照规定披露公司信息。

根据《证券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依法披露公司定期报告、临时报告等,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2. 案例评析(1)虚假陈述的法律后果甲公司虚假陈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

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甲公司作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存在失职行为。

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3. 法律建议(1)加强信息披露监管证监会应加强对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严厉打击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摘要:一、引言二、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背景和意义三、具体案例分析1.案例一:上市公司A 收购新三板公司B2.案例二:上市公司C 收购新三板公司D四、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五、解决方案及建议六、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案例逐渐增多。

这种现象不仅丰富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也为新三板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文旨在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二、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的背景和意义1.政策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新三板市场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参与新三板公司的收购,以提高资本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2.经济意义: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产业意义:通过收购新三板公司,上市公司可以拓展产业链,实现产业整合,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三、具体案例分析1.案例一:上市公司A 收购新三板公司B上市公司A 通过收购新三板公司B,成功将其优质业务纳入麾下,实现了产业布局的优化。

同时,新三板公司B 借助上市公司A 的资本实力,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

2.案例二:上市公司C 收购新三板公司D上市公司C 通过收购新三板公司D,获得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人才,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三板公司D 也借助上市公司C 的平台,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市场推广。

四、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估值问题:在收购过程中,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往往在估值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影响收购进程。

2.监管问题:收购过程中,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审批流程可能较长,影响收购效率。

3.文化差异:上市公司与新三板公司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时间进行融合。

五、解决方案及建议1.建立合理的估值体系,充分考虑双方公司的实际价值和发展潜力。

新三板法律点案例分析(3篇)

新三板法律点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新三板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新三板挂牌。

在这个过程中,股权激励成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然而,股权激励涉及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某科技公司股权激励纠纷案为例,分析新三板股权激励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案情简介某科技公司于2016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公司于2017年3月制定了股权激励计划。

该计划规定,公司向10名核心员工授予共计100万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5元/股。

行权条件为:在激励计划实施期间,员工需在公司连续工作满3年,且公司业绩达到一定水平。

2018年,公司业绩未达到预期,员工李某某因个人原因离职。

离职时,李某某持有股票期权30万股。

公司认为,根据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李某某未能满足行权条件,因此其持有的股票期权应予以取消。

李某某则认为,其在公司工作期间,公司业绩已达到激励计划的要求,其持有的股票期权应予以行权。

双方协商不成,遂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1.李某某持有的股票期权是否应予以行权;2.若李某某持有的股票期权不应予以行权,公司是否有权取消其持有的股票期权。

二、法律分析(一)股权激励计划的法律性质股权激励计划是企业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将部分股权授予员工的一种激励方式。

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股权激励计划属于公司内部管理行为,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股权激励计划的效力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 合法性:股权激励计划应当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公平性:股权激励计划应当公平合理,不得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3. 公开性:股权激励计划应当公开透明,确保所有股东知晓。

(三)股权激励计划的履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履行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行权条件:股权激励计划中应当明确行权条件,包括业绩要求、工作时间要求等。

2. 行权程序:股权激励计划中应当明确行权程序,包括行权时间、行权方式等。

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新三板上市影响分析

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新三板上市影响分析

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新三板上市影响分析由于新三板挂牌要求相对主板比较宽松,众多上市公司出于拓宽融资渠道、抵御恶意收购、增强公司竞争力及获取最大化利润等目的将子公司转战新三板。

在我国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的数量激增且监管也愈加严格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母公司及子公司日后的效益、财务、价值等影响就格外重要。

本文从辽宁成大分拆子公司成大生物挂牌新三板案例的过程、之后的交易、分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新三板市场的不足等角度切入,深刻分析了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所将给母公司及子公司带来的偿债、运营、盈利、发展能力以及同行业之间的影响,得出上市公司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积极根据政策分拆发展前景较好的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不仅会为子公司带来专业的管理、资金的筹集等方面的便利;也会为母公司带来财务方面的促进,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母子公司共赢的局面,但也可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抗风险能力降低、产生关联交易等隐患。

本文从对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的深入分析得出母公司分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总体是利大于弊,会促进资金融通及专业化发展的进步,同时发现新三板市场的一些不足,为日后的监管部门及上市公司分拆挂牌的流程操作给出了一些建议,如在分拆过程中要注意政策的时效性、改进交易制度、严格控制关联交易并吸引投资者的兴趣等,可供上市公司进行参考。

新三板法律点案例(3篇)

新三板法律点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开发与销售业务。

2015年,甲公司因涉嫌违规操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经调查,甲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失效、信息披露不真实等问题。

此外,甲公司部分高管存在违规行为,涉及股权交易等。

2016年,甲公司因违规操作被证监会责令整改,并给予警告及罚款。

二、案情简介1. 内部控制失效甲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失真。

具体表现在:(1)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存在虚假记载、隐瞒事实等行为;(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岗位职责交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3)公司高管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违规操作行为。

2. 信息披露不真实甲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等问题。

具体表现在:(1)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关联方资金占用等情况;(2)未按规定披露公司重大诉讼、仲裁等事项;(3)未按规定披露公司高管变更、持股变动等情况。

3. 高管违规行为甲公司部分高管存在违规行为,涉及股权交易等。

具体表现在:(1)高管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转让公司股权;(2)高管通过关联交易,侵占公司利益;(3)高管未按规定披露持股变动情况。

三、法律分析1. 内部控制失效的法律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负有责任的人员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公司利益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甲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导致财务报表失真,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信息披露不真实的法律责任根据《证券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的,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本案中,甲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高管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负有责任的人员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公司利益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a股上市申请人重组剥离金融子公司案例

a股上市申请人重组剥离金融子公司案例

a股上市申请人重组剥离金融子公司案例一、引言在中国,上市公司重组剥离金融子公司的案例屡见不鲜。

这些案例通常涉及到上市公司为了遵循监管要求或优化业务结构,通过出售或剥离金融子公司来实现重组目标。

本文将通过多个案例分析,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公司A剥离旗下银行子公司•公司A是一家拟上市的企业,旗下拥有一家银行子公司。

•由于监管要求,公司A需要剥离金融子公司以符合上市条件。

•公司A通过出售股权或资产,将银行子公司转让给其他合格的金融机构。

2. 案例二:公司B出售金融子公司股权•公司B是一家已上市的企业,旗下拥有一家金融子公司。

•由于业务结构调整,公司B决定出售金融子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

•公司B通过拍卖或私下协商的方式,将金融子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者或金融机构。

3. 案例三:公司C将金融子公司剥离为独立上市实体•公司C是一家已上市的企业,旗下拥有一家金融子公司。

•为了优化业务结构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C决定将金融子公司剥离为独立上市实体。

•公司C通过分拆上市或独立上市的方式,使金融子公司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三、重组剥离金融子公司的原因1. 监管要求•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持股金融子公司的比例和业务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上市公司为了符合监管要求,需要剥离或减持金融子公司的股权。

2. 业务结构调整•上市公司为了优化业务结构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可能决定剥离与核心业务无关的金融子公司。

•通过剥离金融子公司,上市公司可以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

3. 资本运作和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可能需要筹集资金用于扩大经营规模、投资新项目或偿还债务。

•通过出售或减持金融子公司的股权,上市公司可以快速获得资金,满足资本运作和融资需求。

四、重组剥离金融子公司的影响1. 上市公司•重组剥离金融子公司可能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业务结构产生影响。

•上市公司需要评估剥离金融子公司后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a股 分拆上市案例

a股 分拆上市案例

a股分拆上市案例(原创实用版)目录1.A 股分拆上市概述2.A 股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3.A 股分拆上市的优势与风险4.总结正文【A 股分拆上市概述】A 股分拆上市是指一家已经在中国 A 股上市的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资产独立出来,重新组建一家公司,并在 A 股市场进行上市。

这种方式可以让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独立运作,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A 股分拆上市案例逐渐增多,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A 股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A 股分拆上市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京东方 A:京东方 A 在 2017 年宣布分拆其下属的智能制造子公司,成立一家名为“京东方智造”的新公司,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这是 A 股市场首例分拆上市案例。

2.华为:华为在 2019 年宣布将旗下的荣耀手机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一家名为“荣耀智能”的新公司,并计划在 A 股市场上市。

虽然后来因为美国制裁等原因,荣耀智能的上市计划搁浅,但这个案例也引起了市场对 A 股分拆上市的热烈讨论。

【A 股分拆上市的优势与风险】A 股分拆上市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母公司的市值:分拆上市后,子公司的业绩和价值可以独立体现,有利于提高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

2.增强子公司的竞争力:子公司独立上市后,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资本市场资源,增强自身竞争力。

3.降低母公司的经营风险:分拆上市可以将母公司的业务风险分散到多个子公司,降低母公司的经营风险。

然而,A 股分拆上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1.分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税务和法律风险。

2.分拆后子公司的业绩不确定性可能对母公司股价产生影响。

【总结】总的来说,A 股分拆上市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市场估值的方式,但也需要谨慎考虑和处理好分拆过程中的风险。

分拆上市子公司案例

分拆上市子公司案例

分拆上市子公司案例分拆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将旗下某个业务部门或子公司独立出来,成立为独立的上市公司。

这种做法通常有助于提高整体企业的市值和专注度。

以下是一个分拆上市子公司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案例:公司A分拆子公司B上市公司A:•公司A是一家综合性企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制造、科技、金融等。

•公司A认为,其中一个业务领域(子公司B)拥有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子公司B:•子公司B在科技领域有着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由于行业特性,子公司B需要更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迅速推进创新项目。

分拆上市过程:1.决策过程:公司A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评估,确定了分拆子公司B上市的战略目标。

这包括提高整体市值、释放子公司B的独立潜力等。

2.法律和财务审查:进行法律和财务尽职调查,以确保分拆过程合规,保护股东利益。

3.股权分配:公司A将子公司B的股权进行分配,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现有股东优先认购权。

4.独立上市:子公司B进行独立上市,发布招股说明书,吸引投资者认购其股票。

5.上市后运营:子公司B在独立上市后,拥有更大的管理灵活性,可以更专注于其核心业务,进行更灵活的战略规划和资本运作。

效果与影响:•公司A通过分拆上市,实现了整体市值的提升,因为市场更容易理解和估值专注于科技领域的子公司B。

•子公司B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关注和资金支持,提高了自身的发展机会。

•股东可以选择持有公司A和子公司B的股票,以便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进行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分拆上市是一项复杂的决策,需要慎重考虑市场环境、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的战略布局。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财务和法务尽职调查,以确保整个过程的合规性和成功性。

新三板案例法律分析(3篇)

新三板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我国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平台,旨在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新三板市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违规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等。

本文将以某公司违规交易为例,对新三板市场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概述某公司于2016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主要从事某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8年5月,公司因涉嫌违规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经调查,发现公司存在以下违规行为:1. 内部人控制: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其控制的子公司参与公司股票交易,操纵股价。

2. 信息披露不充分: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关联方资金占用等信息。

3. 违规交易:公司通过关联方账户进行股票交易,涉嫌内幕交易。

三、法律分析1. 内部人控制《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公司章程,忠实履行职务,维护公司利益,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在本案中,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其控制的子公司参与公司股票交易,操纵股价,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

2. 信息披露不充分《证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在本案中,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关联方资金占用等信息,违反了《证券法》的规定。

3. 违规交易《证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禁止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

在本案中,公司通过关联方账户进行股票交易,涉嫌内幕交易,违反了《证券法》的规定。

四、案例分析1. 案例中,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内部人控制手段操纵股价,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对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内部人交易的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案例中,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公司情况。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确保上市公司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

3. 案例中,公司涉嫌内幕交易,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上市公司分拆案例

上市公司分拆案例

上市公司分拆案例分析随着企业多元化经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分拆逐渐成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某知名上市公司为例,详细分析其分拆上市的过程、动因、效果及潜在风险,以期为读者提供有关上市公司分拆的全面视角。

一、案例背景某知名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近年来,A公司在各个业务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政策的调整,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和转型升级的需求。

二、分拆上市动因1.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分拆上市,A公司可以将不同业务板块进行独立运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有助于公司集中优势资源,提升核心业务板块的竞争力,同时降低非核心业务板块对公司的拖累。

2.释放估值潜力:分拆上市有助于释放各业务板块的估值潜力。

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不同业务板块的市场估值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分拆上市,各业务板块可以独立面对市场,按照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进行估值,从而实现公司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3.拓宽融资渠道:分拆上市可以为公司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渠道。

各业务板块在分拆上市后,可以独立进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资本运作,降低公司对单一融资渠道的依赖,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4.激发员工积极性:分拆上市有助于激发各业务板块员工的积极性。

在分拆上市后,各业务板块可以实施更加独立的股权激励计划,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发展更紧密地绑定在一起,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分拆上市过程A公司在决定分拆上市后,进行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和周密的组织安排。

首先,公司对内部业务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评估,明确了各业务板块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接着,公司制定了分拆上市的具体方案,包括分拆比例、股权结构、融资安排等关键事项。

在方案获得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批准后,A公司正式启动了分拆上市工作。

在分拆上市过程中,A公司积极与监管机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分拆上市的顺利进行。

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上新三板案例分析

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上新三板案例分析

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上新三板案例分析在新三板爆发式增长过程中,原本高高在上的上市公司也开始想方设法进入新三板掘金,掀起了一股A公司分拆子公司上新三板的热潮。

而在该模式的实际操作中,较多部分案例是上市公司本身主动寻求将子公司分拆挂牌新三板,如东软慧聚;还有部分则是上市公司“被”相关,也即挂牌公司为并非上市公司控股公司,只是作为小股东“恰逢其会”的“被”挂牌,如华邦颖泰,该上市公司于2012年4月26日受让股权持有云涛生物(新三板挂牌公司)30%股权,至挂牌时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亦并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一、公开披露问题关注要点笔者搜集了大量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上新三板的案例,以期从案例中发现该模式目前的关注要点和障碍,经过笔者总结,目前反映在公司公开披露的文件中较多的问题集中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公司独立性、对赌协议或反稀释规定、国有资产等问题上。

(一)同业竞争【东软慧聚】1.股权结构东软慧聚的控股股东股东为辽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东软集团持有辽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60%的股份2.同业竞争公司与辽宁东创的控股股东东软集团下辖的ERP 事业部的部分业务重合,都有ERP 实施与运维服务业务,该部分业务存在潜在同业竞争关系。

为解决此潜在竞争业务,也为规范集团内部经营范围,2009 年东软集团对公司和集团辖下的“ERP 事业部”(现已并入并成为“解决方案事业部”的部分业务内容)的目标市场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设定了各自业务的专属行业,其中:“ERP 事业部”负责石油、地铁、柴油机、重工、钢铁、家电等行业,北京东软慧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烟草行业(包括工业、商业、物资及烟机设备配套企业)、电力行业(包括电网、发电企业)及“ERP 事业部”未涉及的其他行业。

为彻底解决上述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东软集团承诺在公司挂牌后把该部分存在潜在同业竞争的业务进行分拆、分批转让至公司,以彻底解决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暂缓转让的主要原因为该部分业务存在一些优质客户,如何将这些资源顺利延续到公司,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较大的资金投入。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案例及法规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案例及法规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案例及法规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是指一个上市公司将其某一个或多个业务线或子公司独立出去,让其独立上市。

这种分拆上市的做法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调整资产结构、实现战略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以及相关法规规定,深入探讨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情况。

1. 分拆上市案例1.1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2018年12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

腾讯音乐通过分拆上市形成独立上市个体,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资本支持和市场认可。

1.2 阿里巴巴云计算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巴巴云计算也在2020年成功在香港上市,这一举措旨在突出云计算业务的价值,提升业务的独立性和市场透明度,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2. 分拆上市法规2.1 《公司法》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分拆上市需进行股东大会审议,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公司应当保证分拆后上市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独立,确保分拆上市不会对原有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

2.2 《证券法》《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分拆上市需要遵循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对分拆上市可能涉及的重大资产重组、股东利益保护等问题进行充分披露,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 总结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是上市公司调整资产结构、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和法规规定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过程的操作流程和法律要求。

上市公司在进行分拆上市时,应当充分审慎,遵循相关法规规定,确保分拆上市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实现公司和投资者双赢的局面。

希望本文能够为关注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因、影响及风险分析

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因、影响及风险分析

对子公司经营发展的影响
总结词
积极影响为主,但也需防范风险
详细描述
分拆上市对子公司经营发展通常具有积极 影响。子公司可以获得独立的融资渠道, 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 分拆上市还可以推动子公司的创新和发展 ,使其更加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但 是,也需要注意防范分拆上市可能带来的 风险,如信息披露风险、股价波动风险等 。
提高子公司竞争力
分拆上市有助于提高子公司的市 场关注度和竞争力,从而提升其 估值水平。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分拆上市可以优化子公司的治理 结构,提高其管理效率和业绩表 现,进而提升其估值。
打通子公司融资渠道
1 2 3
降低融资成本
分拆上市可以帮助子公司打通直接融资渠道, 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增加融资灵活性
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1
考虑企业自身情况
企业在决定是否分拆上市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业务发展
、战略规划等因素,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
02
关注投资者需求
分拆上市后,企业需要关注投资者的需求和利益,加强与投资者的沟
通和交流,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治理水平。
03
风险控制
企业在分拆上市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制定相应
分拆上市可以增加子公司的融资方式,使其更 加灵活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满足不同发展阶 段的资金需求。
优化资本结构
通过分拆上市,子公司可以优化自身的资本结 构,提高财务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
实现公司战略转型
调整战略定位
01
分拆上市可以帮助集团公司调整战略定位,将精力集中于核心
业务和战略发展方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上新三板案例分析在新三板爆发式增长过程中,原本高高在上的上市公司也开始想方设法进入新三板掘金,掀起了一股A公司分拆子公司上新三板的热潮。

而在该模式的实际操作中,较多部分案例是上市公司本身主动寻求将子公司分拆挂牌新三板,如东软慧聚;还有部分则是上市公司“被”相关,也即挂牌公司为并非上市公司控股公司,只是作为小股东“恰逢其会”的“被”挂牌,如华邦颖泰,该上市公司于2012年4月26日受让股权持有云涛生物(新三板挂牌公司)30% 股权,至挂牌时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亦并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一、公开披露问题关注要点笔者搜集了大量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上新三板的案例,以期从案例中发现该模式目前的关注要点和障碍,经过笔者总结,目前反映在公司公开披露的文件中较多的问题集中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公司独立性、对赌协议或反稀释规定、国有资产等问题上。

(一)同业竞争【东软慧聚】1.股权结构东软慧聚的控股股东股东为辽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东软集团持有辽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60%的股份2.同业竞争公司与辽宁东创的控股股东东软集团下辖的ERP 事业部的部分业务重合,都有ERP 实施与运维服务业务,该部分业务存在潜在同业竞争关系。

为解决此潜在竞争业务,也为规范集团内部经营范围,2009年东软集团对公司和集团辖下的“ERP事业部”(现已并入并成为“解决方案事业部”的部分业务内容)的目标市场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设定了各自业务的专属行业,其中:“ERP事业部”负责石油、地铁、柴油机、重工、钢铁、家电等行业,北京东软慧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烟草行业(包括工业、商业、物资及烟机设备配套企业)、电力行业(包括电网、发电企业)及“ERP 事业部”未涉及的其他行业。

为彻底解决上述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东软集团承诺在公司挂牌后把该部分存在潜在同业竞争的业务进行分拆、分批转让至公司,以彻底解决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暂缓转让的主要原因为该部分业务存在一些优质客户,如何将这些资源顺利延续到公司,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较大的资金投入。

因此,需等公司挂牌后进行融资以收购该部分业务。

公司控股股东、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东软集团出具了《避免同业竞争措施说明》。

【储翰科技】旭光股份持有公司42.99%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旭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张建和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同业竞争问题在法律意见书、补充法律意见书(一)和(二)均有提出,律师认为旭光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电真空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 -2011)中的电子真空器件制造业;储翰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光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的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因此,储翰科技与旭光股份分属于制造业项下的不同行业分类;同时,经律师向旭光股份有关人员访谈,旭光股份的产品主要应用于输配电的开关,储翰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系统的光信号、电信号的转换,二者的产品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公司控股股东旭光股份和实际控制人张建和已分别出具了《承诺函》,作出了避免同业竞争及利益冲突的承诺。

【浙江大农】1.股权结构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70%的股份,系本公司控股股东。

利欧股份于2001年5月21日成立,并于2007年4月27日上市,股票代码为002131。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相荣先生。

2.同业竞争(对从事的市场细分承诺+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小股东承诺)从业务和产品(浙江大农制造的泵类产品;园林机械、农业机械类产品;清洁机械设备,一一和利欧股份对比分析,从实际经营范围、用途、工作原理等方面)和主要客户方面证明没有同业竞争。

(1)浙江大农与利欧股份及王相荣签署了《关于避免同业竞争协议》,认为浙江大农生产、销售的清洗机类产品及植保机械类产品的核心部件包括高压柱塞泵,该类型泵利用柱塞的往复运动,使泵腔的容积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液体流动的目的;利欧股份生产、销售的微型小型水泵及工业泵均属离心泵,系靠泵内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从而达到液体流动的目的。

浙江大农与利欧股份互相承诺不直接或间接研制、生产及销售与对方公司就协议中所述产品具备相同或相近似核心部件、技术原理及用途的产品。

(2)王相荣、浙江大农董事(除王相荣)、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大农机械(持有浙江大农30%的股东)出具承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云铜科技】云铜集团持有公司72.89%的股份,另,云铜集团通过控股子公司云南铜业(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证券代码000878,云铜集团持有其48.17%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

)间接控制公司股份17,5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98%;因此,云铜集团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股份84,7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1.87%,为公司控股股东。

《法律意见书》同业竞争部分的描述为:“云铜科技主要从事硒的提取和深加工,铜深加工,粉体材料开发生产,产业化技术推广和服务等业务,云铜科技现有业务中仅有铜产品与部分关联方存在相似之处,但在铜的工艺技术、原料供应等方面均有不同,且铜的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比重不大”,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和持有公司5%股份以上的股东出具兜底承诺。

(二)关联交易【恒宝通】控股股东为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国资委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报告期内发生的部分涉及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公司向关联方闽环实业购买纸箱及向控股股东青山纸业销售光纤收发器,向关联方青山纸业承租房屋,向关联方青山纸业和闽环纸品提供借款等),律师认为上述关联交易虽未履行相应的内部决策程序,但实质上并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公司全体股东出具《关于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的声明及承诺函》;公司修订了《公司章程(草案)》,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关联交易管理制度》、《防止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占用资金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内控管理制度。

【储翰科技】1.股权结构旭光股份持有公司42.99%的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旭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张建和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关联交易(储翰科技与旭光股份之间有2,000万元委托贷款)(1)储翰科技和旭光股份均需履行决策程序;(2)该关联交易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形;(3)《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以及《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的制定;旭光股份和实际控制人兜底承诺(三)公司独立性【恒宝通】控股股东为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国资委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报告期内公司对AvagoTechnologies Trading Ltd.(以下简称“Avago”)销售金额占当期/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39%、41.78%和45.12%。

律师认为,虽然公司对Avago这一重要客户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但公司正采取积极措施使客户集中度高的情况逐步得以改善。

且公司的财务、机构、人员、业务、资产独立,不存在影响经营的重大风险。

【储翰科技】1.股权结构旭光股份持有公司42.99%的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旭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张建和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公司对于上市公司(旭光股份)的影响律师认为,旭光股份系2014年4月通过股权受让和增资的方式控股储翰科技,故2012年度、2013年度,不存在储翰科技的业绩对旭光股份的独立地位、持续经营能力构成影响的情况。

2014年1-6月,储翰科技的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以及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占旭光股份的比例较低,本次挂牌对旭光股份维持独立上市地位、持续盈利能力无重大影响。

(四)对赌协议【天安智联】(上市公司参股)天安智联原为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11年8月16日增资后持有51%),后经过多次股权转让和增减资程序,公司现实际控制人为郎继军与洪涛二人,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24%的股份。

公司对于对赌协议的处理:(1)首先须如实披露;(2)将对赌协议中公司承担的对赌安排(包括但不限于股权回购、投资差价补偿、业绩承诺)的所有义务予以免除或由公司创始人团队杨雷、郎继军承担;(3)涉及反稀释权利条款的受益方承诺放弃优先购买权、优先受让权,仅按照其所持比例享有优先购买权(4)结论:上述对赌安排、反稀释权的规定并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本次申请挂牌构成实质性障碍(五)国有资产问题【纽米科技】云天化股份直接持有公司88.68%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东,股票代码为600096。

国有股权问题(云天化为国有法人股东):(1)股东的性质;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程序的合法合规性;公司是否需要取得国有股权设置批复文件及相关依据。

(2)公司历次增资涉及国有股权比例变动所履行的审批、评估等程序。

(3)国有股权转让的基本事项,包括且不限于转让主体的性质、出资单位、主管部门情况,内部决策程序的履行情况,有权机关的批准或备案情况,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及相应核准、备案程序履行情况,转让交易方式、权属登记情况。

存在国有股权变更瑕疵的,公司采取的措施、有权机关的确认。

二、思考与总结(一)同业竞争问题目前,很多财经评论和观点认为上市公司的血统成为其子公司挂牌新三板的障碍。

中信证券场外市场部的某券商人士认为:“从挂牌子公司的角度来看,要求其在资产、业务、人员、财务、机构等方面独立于控股股东,其中对独立性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业务独立,即同业竞争问题”,“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往往都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此类子公司挂牌时,往往无法规避同业竞争问题,如东软慧聚、云铜科技、海欣药业、元亨光电等。

”从实际案例来看,对于同业竞争问题出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或是直接认定无任何同业竞争,挂牌公司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差别较大,此种情况下由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股份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均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即可,股转系统一般也予以认可;或是对于同业竞争有较多论述,较多的是通过详细解释子公司和上市母公司之间主营业务的差别,通过细分市场加上控股股东、董监高兜底承诺的方式解决,严重的如东软慧聚母公司承诺在公司挂牌后把该部分存在潜在同业竞争的业务进行分拆、分批转让至公司,以彻底解决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虽然目前新三板对于同业竞争的态度比较宽容,但同业竞争问题仍然值得关注。

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在挂牌时即消除同业竞争,使得子公司独立成为上市公司的一个业务分部。

否则,尽管采取承诺解决同业竞争的方式暂时能够被股转公司认可,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二)关联交易安信证券某券商人士认为:“目前,多数分拆挂牌的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交易,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分拆的子公司与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在行业上是上下游关系,存在一定采购、销售交易;或分拆的子公司之前依靠上市公司的资金进行业务发展,存在资金往来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