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的测定与分析
肌电图
3.常用专业名词的概念
Home works
右膝关节外侧外伤,引起腓总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 EMG? NCV?
肌源性异常myopathy :
静息时少量纤颤 轻用力时,波幅低、时限短 短棘波多项电位 最大用力时,过分干扰型 自动分析则每秒相数增加,每相波幅较低,频谱偏高
EMG 作为临床康复评定的指标:
纤颤电位的出现,可以作为神经早期损害
的指标。
神经外伤后,MUAP的恢复早于临床恢复
3-6个月,可作为治疗有效的指标。
amplitude波幅 :最 大负峰和最大正峰之 间的电位差。(160460uv)
正常肌电图
一、insertional activity 针插入或移动时 可诱发短于0.3s的电活动
正常肌电图
二、放松时肌电图 电静息 放松时正常情况下无任何电活动 electrical silence
正常肌电图
异常肌电图
二. 电静息消失,出现自发电活动 spontaneous activity 常见异常电位有 纤颤电位 fibrillation potential 正尖波positive sharp wave (PSW) 束颤电位fasciculation potential
异常肌电图
纤颤电位fibrillation potential : 个别肌纤维自发地独立、不规则收 缩而产生的动作电位
异常肌电图
3. polyphasic增多 一个运动神经元支配的肌纤维增多,前角 前根疾病或周围神经再生 4.病理性干扰型 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电位代偿增多,伴有 波幅降低--肌病
异常肌电图
神经源性异常neuropathy : 静息时为纤颤或正相电位
轻用力时电位长而宽(多相,) 最大用力时,干扰不完全 自动分析则每秒相数较少,每相波幅较高,频谱较窄
肌电图
多相电位
单纯相、混合相、干扰相
重收缩时肌电图
重收缩时肌电图波形的异常改变是运动单位电 位数量和放电频率的改变。 1、完全无运动单位电位:大力收缩时,不出 现任何运动单位电位,表示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见于严重的神经肌肉疾患、神经失用及癔症性 瘫痪。 2、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表现为单纯相或 少量运动单位电位出现。 3、病理干扰相:见于肌病患者。严重受累肌 肉。可无病理干扰相。
异常插入电位
(1)插入电位延长是肌肉去神经支配后肌膜 兴奋行异常增高的结果。出现强直样电位 与肌强直电位为插入电位延长改变。见于 神经源性疾病,也可见于多发性肌炎、皮 肌炎。 (2) 插入电位减弱消失,见于肌纤维严重萎 缩,被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所替代。
强直样电位与肌强直电位
1、强直样电位:针极插入后继发的一系列 高频电位。特点:突然出现,突然消失, 波幅和频率通常没有变化,扬声器上可听 到“咕咕” 样蛙鸣声。 2、肌强直电位:插入电位延长的一种特殊 形式,特点:波幅和频率递增递减,扬声 器上可听到俯冲轰炸机样特殊音响。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3、时程(D):从电位开始到回到基线的 时间,以毫秒表示。反映神经纤维兴奋的 同步性。D延长,提示神经纤维脱髓鞘传导 扩散可能性。 4、传导速度:单位时间内冲动传导的距离 (m/s),综合反映神经传导状态。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1、运动神经传导(MNC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s)=近端、远端刺激 点间的距离(mm)/两点间潜伏期差(ms)
2、感觉神经传导(SNC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s)=刺激与记录点的 距离(mm)/潜伏期(ms)
肌电图
肌电图测量时可用电极大体有两类:一是皮肤表面电极,它是置于皮肤表面用以记录整块肌肉的电活动,以 此来记录神经传导速度、脊髓的反射、肌肉的不自主运动等;二是同轴单心或双心针电极,它是插入肌腹用以检 测运动单位电位。医学上常用针电极,插入受检的肌肉会引起疼痛,因此在测量食品质地时不可滥用。在相同的 条件下,使用电极面积小者比面积大者记录的电位更大。因此,在食品质地分析时,使用较多的是皮肤表面电极。 它的优点是不引起疼痛,也常在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时用于记录诱发的EMG反应。表面电极通常为两个小圆盘(直径 约8mm)或长方形(12mm×6mm)的不锈钢、锡或银板构成,安放在被检测EMG的肌肉覆盖皮肤表面,电极间距离视肌 肉大小及检测范围而定。据报道,用表面电极测定咀嚼肌EMG时,若两极问的距离在3.5~40mm,则EMG平均电压 随两极间距离的增大而增高;如两极间距达50ram,平均电压不再增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在咀嚼肌EMG测量时 一般两极间距可采用15~20ram。电极应与清洁的皮肤表面良好接触,在皮肤表面可涂以导电膏或生理盐水,皮 肤电阻应小于10k12。接触不良或皮肤电阻太大时会发生干扰。表面电极不能用于引导深部肌肉的电活动,即使 对表浅的小肌肉也不能用它来引导单个运动单位电位和EMG的高频成分。
肌电图
掌握
正中神经
:正常值
≥50m/s 尺神经
潜伏期:正常值≤3.6ms 振幅:正常值≥8mV 传导速度:正常值
≥50m/s
• 波形:波形离开基线偏转一次方向称为一相。
肌肉不同用力收缩时的波 形
• 单纯相:肌肉轻度收缩时,只有少数运动单位 参与兴奋,肌电图表现为孤立或较稀疏的运动 单位。
• 混合相:肌肉中等力度收缩时,出现较上密集 但仍有稀疏平段的图形。
• 干扰相:肌肉最大力量收缩时,兴奋得运动单 位最多,放电频率亦最高,出现重叠相互干扰 的图形。
病例2
• 女性,11岁。近半年发现肩带肌力弱, 发现翼状肩。肌电图检查左前锯肌及双 三角肌,发现运动单位平均时限下降 32.6%~37.7%,短棘波多相电位增多。
病例3
• 男性,45岁。3年前右上肢被重物砸伤,无骨 折,伤后右上肢瘫。住院多年。体检见霍纳征 (-),右上肢肌肉无萎缩,无主动运动,浅 感觉均消失,上肢腱反射存在。针电极肌电图 检查三角肌,肱二头肌,伸指诸肌,拇短展肌 均未见失神经电位,亦无动作电位。运动传导 功能及感觉传导功能测定均正常,利用反射动 作可诱导出肌电活动。感应电刺激诸肌腹可引 起正常收缩反应。
(2)正相电位:先有一个大而锐的正相放电,然后低而长的负相。 正常人身上有时也能记录到少量纤颤电位与正 相电位。在一个部位发现少量电位,只有可以 病理价值。两个部位以上发现,可确认为有病 理意义。
放松状态的肌电图
(3)束颤电位:一束肌肉兴奋发生的自 发电活动,形态上与正常运动电位难以 区别,正常肌肉可以出现。
肌原性疾病的肌电图
• 肌原性疾病即不同原因引起的原发性肌 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 及皮肌炎、肌强直综合征等。
神经肌电图
对称长度依赖
不对称,神经丛样分布 单或多神经病 感觉性受累 对称或不对称性神经病 运动性神经病 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药物,中毒,代谢,遗传
糖尿病性肌萎缩,原发性从性神经病,卟啉病 缺血性、外伤性神经病,感染,HNPP 药物性,干燥综合征,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ALS LMNS
肌源性损害
时限缩短20% 波幅降低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干扰相 单纯相 病理干扰 相
正常:干扰相或混合相 神强直放电
肌肉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异常放电
特点:频率、波幅、声音
意义:萎缩性肌强直最常见,及其他肌强直
神经传导速度(NCV)
-轴突正常
节段性、斑点状病
变 电生理:
肌肉无自发电位
神经传导减慢
瓦勒变性
轴索病变;CMAP波幅降低,自发电位发放
定位诊断
神经损伤的部位:近端/远端 神经损害的类型:感觉或(和)运动 神经损害的程度:完全/部分, 急性/慢性 是否可治及评判疗效
周围神经病损害分布、病理分类和相关疾病
下降的百分比,计算机 自动分析 正常值: ↓ < 5 8 %或1 0%以内意义
异 常 : 波 幅 递 减 >
10%~15%
意义:诊断后膜病变 —
MG
高频RNS正常值和意义
刺激频率:>10c/s 计算:最后波比第1波上升的
百分比,计算机自动计算
正常值:<30%;
>100%为异常
病例分析2
患者男性,32岁,四肢无力10余年,10余年前开 始出现双下肢无力,蹲起困难,渐及双上肢。其 姐有类似症状。 查体:轻度肌萎缩,GOWER征(+) EMG:神经传导正常 部分肌静息时可见少量失神经电位 轻收缩MU时限宽大,高波幅,多相波增 多不明显。 募集减少,近端肌单纯相。
肌电图-精品医学课件
异常肌电图
二、随意收缩时的肌电图 1.MUAP数量减少 受检者配合;前角细胞和轴索功能减退 2.AMP改变 普遍减低:周围神经疾病早期、神经再生
早期与肌病 逐渐降低:肌肉疲劳,N-M接头阻滞(重
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 普遍增高:前角细胞疾病
异常肌电图
3. polyphasic增多 一个运动神经元支配的肌纤维增多,前角
MUAP parameters
polar极性:基线以下 为正,以上为负。 phase相:波形偏离 基线再回到基线为一 相。1-3相,>5相为 polyphasic, 正 负 frequency频率:电 位每秒发生的次数。
MUAP parameters
duration时限:第一 个相偏离基线开始到 最后一个相回归基线 止(6-15ms)。 amplitude波幅 :最 大负峰和最大正峰之 间的电位差。(160460uv)
下 运 动 神 经 单 位
神经元
肌电图-EMG
Clinical significance 临床意义 较全面地了解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
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疾病,判断神经损 伤的部位、程度及恢复状况。
EMG
表面电极
基本方法步骤
needle 针电极插入肌肉 insert 观察插针时电活动 insertional activity 肌肉放松时电活动 activities in relaxed mus. 随意收缩时电活动 activities in contracting mus. 轻收缩 中度用力 重度用力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NCV
运动神经 MNCV 感觉神经 SNCV
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 鉴别肌源性myopathy或神经源性
neuropathy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分析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可以辅助其他检查结果提高综合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 况。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分析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生存质量。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肌肉疾病。
检测标准:参考 国际肌电图协会 的指南和规范
检测流程:预约、 登记、检查、报 告等
准备:确保环境安静温度适宜患者体位舒适 记录:使用适当的电极和导联记录肌肉的电活动 刺激:对肌肉进行适当的刺激观察电活动的变化 分析:对记录的电活动进行分析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体位避免因体位不当影响检测结果 检测前向患者解释检测过程消除紧张情绪 避免在患肢进行检测以免干扰结果 检测时应保持安静避免干扰检测设备
汇报人:
通过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分析医学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分析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医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全球医学 研究的进步。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分析的发展可以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医学技术的 进步和发展。
通过肌电图的动 态监测可以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
肌电图规范化检 测和临床分析有 助于判断病情的 严重程度为医生 制定治疗方案提 供参考。
肌电图规范化检 测和临床分析有 助于发现潜在的 并发症及时采取 措施进行治疗避 免病情恶化。
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分析有助于提高医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肌电图检测能够评估肌肉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通过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可以监测肌肉疾病的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肌电图学
瞬目反射
• 概念 概念:又称眼轮匝肌反射, 是由叩打面部,角膜受激惹 或机体受声、光等刺激而引 起的防御反射,起着保护眼 球的作用。
• 机制:刺激每一侧眶上神经, 机制: 均可由眼轮匝肌诱发出两个性 质不同的反射成分,即刺激侧 所见到的早反射(R1成分), 晚反射(R2成分)和对侧引 出的晚反射(R2“成分)。 如图
肌电图学
•
肌电图系记录神经和肌肉的电 活动,借以判定神经和肌肉功 能状态。它可以帮助区别神经 源性疾病和肌源性疾病;在神 经源性疾病中,可区别脊髓前 角细胞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
• 周围神经操作的检查中,可 以确定操作的程度,并可对 神经损伤后的再组和预后方 面进行判断,在神经根压迫 性疾病的诊断上亦有帮助。
• 放电间隔虽可有比较规律的间隔, 但大多不规则。扬声器上可听到 如雨点落地的嗒嗒声。该电位系 由于失支配的肌肉对乙酰胆碱或 其他物质的兴奋性增设所致。因 其代表肌肉失神经支配,故又称 失神经波。
• ② 正相电位 亦为肌肉失神经 支配后出现的自发电位。图形 上先偏离基线向下,尔后向上 稍超过基线再回到基线,正相 宽大,负相低矮,故呈“V”形 或锯齿状。时限长达100MS, 波幅200-2000uV,此电位常 出现在针极插入时。
• (4)肌肉不同程度收缩时波型 ) 改变 当肌肉大力收缩时,正常 情况下就出现干扰相。随病变程 度不同出现混合相或单纯相,有 时可见单个电位组成的高频放电。 上述波型多见于周围神经损伤或 脊髓前角细胞疾病。
• 病理干扰相 病理干扰相:有时肌肉瘫痪严 重,虽最大用力,而肉眼公见 轻微收缩,肌电图上反而见到 极高频率的放电,波型琐碎呈 干扰相,多见于肌原性疾病。
• 肌肉动作增强时,参与收缩的运动 单位数目增加,于是就不只一个运 动单位波,也有电极附近的其他运 动单位的动作电位出现,使几个运 动单位的动作电位混一起。当肌肉 大力收缩时,每个运动单位的放电 频率增加,可达每秒50次,甚至可 达150次之多,而且活动的运动单 位数亦增加。
肌电图检查
仪器设备
使用肌电图仪,肌肉的电活动常采用同轴单芯针电 极插人到骨骼肌,经对称分差放大器放大,在显示器 上观察到肌电的图形;并有相应的扬声器、录音、打 印设备;刺激器多采用输出恒压或恒流;机器还具备延 迟线、平均器(均加器)、储存、锁定装置。 近年来,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可自动记录和分析肌 电情况,进行平均电压计算与显示、频谱分析、神经 传导速度计算,以及储存、打印,使之更为精确、方 便。
注意事项
4.结合临床检查和肌电图的结果全面分析作出正确 诊断。 5.操作完成后,电流输出回零。避免再次开机电击 患者。 6.检查当日不做物理治疗和其他检查,空腹时不宜 进行。
神经电图检查
神经电图是评定下运动单位神经疾患及神经功能 状态较为可靠的方法,包括神经传导检查和反射检查 。神经传导检查研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的功能 。反射检查研究神经传人传出通道的功能。神经电图 能了解神经功能的正常、异常或缺失,并区分脱髓鞘 性病变与轴索性病变。确定反射弧损害,区分感觉神 经和运动神经的损害及确定损害的节段,包括近心段 和远心段。正中神经模式(图2)
(6)肌肉大力收缩时募集反应;正常为干扰相, 神经源性损害为单纯相,或无反应;肌源性损害为 干扰相,但波幅低平。 神经或肌肉病变时,肌肉松弛可出现自发电位, 常见的有纤颤电位、正峰波、束颤电位等。纤颤电 位,正峰波有诊断意义。 针肌电图对肌肉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检查 常规的小结(表1)。
表1
图7
图8
操作程序
1.方法F波是以超强电量刺激运动神经,在 其支配的远端肌肉上记录到出现M波后潜伏 期较长、变异大的动作电位。刺激电极置于 神经干的近端,刺激强度较运动传导速度再 加大20%一100%。
2.判定标准 F波的潜伏期一般进行20次刺激,以最短潜伏期为 计算标准。 F波传导时间=F波潜伏期(ms)一M波潜伏期(ms)一1 /2 F波的传导速度=刺激点至C,(上肢)或L1(下肢)棘突 距离(mm) /F波传导时间(ms)
肌电图检测
运动单位范围平均为5-10mm,其中下 肢肌肉的运动单位所占的区域最大。一 个运动单位支配的肌纤维量,少者如眼 外肌5-10条,多者如腓肠肌近2000条。 另外每一肌肉含运动单位数量不同,大 者达千个。凡精细运动的肌肉其运动单 位小,而较大力量的肌肉运动单位大。
肌电位发生原理
静息电位:正常肌纤维在静止状态下无电活 动,但由于肌细胞内外存在电位差,膜内为 负,膜外为正,该电位差称静息电位,主要 是由于细胞内钾离子外流所致。
混合相:中度用力时,参与收缩的MU数 量和频率增多,有些区域电位密集不能 分出单个电位,有些区域则可。
干扰相:最大用力时,MUP重叠,无法 分出单个电位,正常人为干扰相。
异常肌电图
一. 针插入和肌肉放松时 1. 插入电位延长:当针极插入或移动停止后,
电位并不立即消失称插入电位延长,为肌纤 维兴奋性增高所致。插入电位可有纤颤、正 相电位和正常MUP。常见于神经源性或肌肉 本身病变。
异常分析:观察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 时 间 ( CMCT)、 波 幅 、 波 形 、 刺 激 阈 值等。运动传导通路的病变可影响MEP, 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和CMCT延长;波幅 减低;波形多相和刺激阈值增高。
临床应用
1. MS:确诊者异常率85%,主要为潜 伏期和CMCT延长,MEP可发现亚临床 病变。
2. 波形改变:多相波增多(>20%)提示异 常。
短棘多相电位:时限短(<3ms),波幅
低(<500uv),位相5-10相,见于肌源 性损害或神经再生。
群 多 相 电 位 : 时 限 > 3 ms, 波 幅 2 0 0 0 -
3000uv,位相<10相,见于前角细胞和陈 旧性神经根损害。
三. 大力收缩时
肌电图的检测与应用
近端神经的检测-- H反射
刺激点 神经干 记录点 神经支配的相应肌肉 机理 电刺激诱发的脊髓单突触反射 观察指标: 潜 伏 期 <35ms 两侧潜伏期差 <1.2ms
H
周围神经疾病基本病理过程
WAllerian变性 轴突变性 神经元变性 节段性脱髓鞘
重复频率刺激检查
分类
按感觉 刺激的形式分 类
按刺激后诱发电位的 潜伏期长短分类 按记录电极距诱发电 位神经发生起源的远 近分类
VEP 按诱发电位起源分类
BAEP
视觉诱发电位 V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 三叉神经、脊髓传导速度、 阴茎背神经
短潜伏期 <10ms 中潜伏期 10-50ms 长潜伏期 >50ms 短潜伏期----多起源于皮层下(BAEP) 长潜伏期-----多起源于大脑皮层 (P300)
插入电 活动
自发电 活动
轻收缩时运动单位异常
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的改变 偏离正常值的20% 神经源性损害:神经支配比例增大 时限延长、电压增高、多相波增多 肌源性损害: 神经支配的比例减低 时限缩短、电压降低、多相波增多
重收缩时募集电位的异常改变
完全无运动单位电位 严重的神经肌肉病变 神经失用、癔症性瘫痪
长期饮酒、糖尿病---GBS
临床康复但电生理改变不全恢复 小儿麻痹后,轴索性损害GBS
阅读方法
目的性强的 直接锁定你要的神经
看损伤的部位、程度、 轴索或髓鞘为主
直接锁定你要的肌肉
确定有无神经原性或肌 源性损害 肌源性损害,一块肌肉就 可以帮你诊断
肌电图
肌电图操作规范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是记录肌肉静息、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电活动的电生理诊断技术。
狭义EMG通常指常规EMG或同心针EMG,记录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的各种电活动特性。
广义EMG指记录神经和肌肉病变的各种电生理诊断检查,包括常规EMG、神经传导速度(never conduction velocity, NCV)、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 RNS)、F波、H反射、瞬目反射、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 SFEMG)、运动单位计数、巨肌电图等。
以下主要介绍比较常用的EMG操作规范。
【适应证】1.前角细胞及其以下(包括前角细胞、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肌肉内注射肉毒毒素的有效部位选择(部分病人)。
3.肌肉活检合适部位的选择。
【禁忌证】1.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血友病及血小板<3万/mm3者;2.乙型肝炎患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3.爱滋病患者或HIV(+)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4.CJD患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
【EMG检查的临床意义】1.可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例如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肥胖儿童深部肌肉萎缩的检测等。
2.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神经病变节段的定位诊断,如H-反射异常提示S1神经根病变;肱二头和三角肌神经源性损害提示C5,6神经根受累。
4.了解病变的程度和病变的分布。
【EMG检查注意事项】1.检查者应熟悉神经解剖知识;2.检测前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3.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获得病人的合作:(1)检测过程中保持肢体放松状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2)检测过程中随着电刺激量的增加会有不适的感觉,MCV等测定(刺激运动神经)时会有肌肉收缩的动作。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与肌电诱发电位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与肌电诱发电位加入时间:2006-3-5 23:40:43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与肌电诱发电位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肌电图检查诊断(electrodiagnosis)是利用神经及肌肉的电生理特性,以电流刺激神经记录其运动和感觉的反应波;或用针极记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
来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患的检查。
肌电诊断检查基本上包括三大部份: 1.神经传导检查(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2.针极肌电图检查(needleelectromyography) 3.诱发电位检查(evoked potentials)。
临床上借着上述检查可帮助诊断中枢神经、外围神经及肌肉病变。
特别是对于下运动神经元、神经根、神经丛、神经肌肉接点(neuromuscular junction),乃至肌肉的各种异常,神经传导检查及针极肌电图检查均可帮助侦测病变的性质(区分神经病变或肌肉病变)、位置(神经根、丛、或外围神经病变)及严重度,以协助正确临床诊断、选择治疗方式,及评估效果与预后。
以下就此三类肌电诊断检查作一概括介绍:神经传导检查以电极刺激受测神经,而于其支配的感觉神经或肌肉上记录电位,以得到感觉神经电位波(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及特殊反射的电位波(H-reflex及F-response)之检查。
检查方法是以超大电量刺激(supramaximal stimulation)来刺激受测神经(H反射例外),以使该神经所有轴突均同时兴奋,而得到一最大反应波,根据此最大反应波之传导潜期(latency),振幅(amplitude),表面积(surface area),及传导速度(nerveconduction velocity),再与正常值作比较,可以帮助区别神经的轴突病变(axonopathy)或髓鞘病变(demyelination)。
肌电图检测的方法、肢体大关节功能测算表、肌力分级标准
附录A(资料性)肌电图检测的方法A.1 肌电图检查A.1.1 针极肌电图检查A.1.1.1 检查步骤检查步骤如下:a)根据下肢神经损伤的部位,选择被检神经的支配肌肉,确定下针部位;b)检查者检查开始前洗手、戴手套,予以下针部位皮肤以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待其干燥;c)下针时,请被检查者放松肌肉;d)检查中需要被检查者肌肉用力收缩时,需特別小心,当肌肉开始收缩前,针尖最好置于皮下,而每当肌肉收缩或放松时,将针尖移至皮下,待肌肉保持固定力量再插入。
A.1.1.2 插入时的肌电活动以同心圆针针电极快速插入肌腹,扫描速度为(50~100)ms/cm,灵敏度为100uv/cm,观察针极插入时电活动的特点及有无肌强直、肌强直样放电或插入电活动延长。
A.1.1.3 肌肉松弛时的电活动扫描速度为(5~10)ms/cm,灵敏度为100uv/cm,观察有无自发电位,如纤颤电位、正锐波和束颤电位。
A.1.1.4 小力收缩(轻收缩)时的肌电活动肌肉轻度收缩时,测定30个运动单元电位的平均时限与平均电压,及多相电位的百分数。
A.1.1.5 大力收缩时的肌电活动扫描速度为(50~100)ms/cm,灵敏度为500uv/cm~1mv/cm。
被检查者以最大力量收缩受检肌肉时,观察募集反应类型(包括干扰相、混合相、单纯-混合相、单纯相、少量MUP和无MUP),必要时测量其波幅峰值。
A.1.2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A.1.2.1 电极放置的一般方法刺激电极使用表面电极(如马鞍桥电极和贴片电极等),置于神经干在体表的投影上,阴极置于远端,阳极置于近端;阴极和阳极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cm。
记录电极置于被测神经支配肌肉的肌腹上,参考电极置于肌肉附近的肌腱或其附着点上,通常使用表面电极(贴片电极等)做记录电极,但当检测支配肢体近端肌肉的神经时或使用表面电极所引出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不够理想时,可改用同芯圆针电极,即将针电极刺入被检神经支配肌肉的肌腹中,或进行健侧对照。
肌电图
15
三 正常运动单位:正常肌肉在轻微主动
收缩时出现的动作电位。 1.波形:双相或三相占80% 单相占15% 双相占<4%
16
• 正常运动单位电位
17
运动单位电位波形(单相、双相、三相、多相)
18
• 2.时程(时限):运动单位电流从离开基 线的偏转起,到返回基线所经历的时间。 一般在3-15ms范围内。
19
• 运动单位经电位时限的测量
20
• 3.电压:运动单位幅度的总和,即正相峰 值加上负相峰值。 一般为100~2000μV,最高不超过5mV。
21
• 运动单位电位电压的测量
22
四.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肌电图
• 1.单纯相:轻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 位电位相互分离的波形。 • 混合相:中度用力收缩时,有些区域电 位密集不能分离,部分区域内可见单个 运动单位。 • 3.干扰相:肌肉作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 位相互重叠,不能分离出单个运动单位 电位。
38
39
• 3.同步电位 正常肌肉可有20%电位同步, 80%以上电位同步时称完全电位同步, 同步电位最常见于脊髓前角细胞疾病。
40
41
• 四. 重收缩时的异常肌电图
1.完全无运动单位电位:严重神经肌肉 疾患及癔症性瘫痪。 2.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可呈现单纯 相、混合相或单纯—混合相、混合干扰 相。 3.病理干扰相:肌源性瘫痪 4.肌肉运动单位的疲劳:重症肌无力
31
32
• 3.束颤电位:自发的运动单位,时限宽,
电压高,变动范围大,常为运动神经元病的重 要表现。 1)单纯束颤电位 波形:4相以下 电压:2-10mV 时限:2-10ms 2)复合束颤电位 波形:5相以上 时限:5-30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表面肌电图的应用 第三节 肌电图分析软件的使用
一、肌电图定义
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 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 肌电。
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 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Noraxon Telemyo 2400T G2 遥测肌电图仪
第一节 肌电图的测试分析原理
第二节 表面肌电图的应用
第三节 肌电图分析软件的使用
一、利用肌电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如果在神经通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上给予电 流刺激,从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上记录诱发电 位,然后根据下列公式可计算出神经的传导速 度。 V=S/t
式中:V为神经传导速度,单位为米/秒;t为两 刺激点从刺激开始到肌肉开始收缩的时间差, 单位为秒;S为两刺激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 米。
信号处理的一般概念
采集频率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 EMG信号的能量与噪音信号的比例。 信号失真(Distortion of the signal)
– EMG signal should be altered as minimally as possible for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标准化方法
用最大用力值来标准化 用最大用力值的百分比表示亚极量用力,如
50%、75%等。 一般用最大随意收缩(isometric MVC)。
MVC 时的股四头肌积分肌电值= 5.76 mV - msec 50% 亚极量收缩时积分肌电值 = 2.13 mV - msec
比例:
2.13 mV - msec 5.76 mV - msec
过滤器引起相位改变
– 通过过滤器时,频率
成份的时间延迟
Shift
– 也可能会产生波形扭
曲
通过电路的改进、过滤窗 口的选择去除
肌电整流类型Rectification
Raw EMG
Full-wave Rectified EMG
Half-wave Rectified EMG
Delete
积分Integration
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分类:
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针电极,另一类是表面电极。
1.针电极
2.表面电极
轻度用力时用针电极从20 个不同部位记录到的正常 人肱二头肌的运动单位电 位
不同程度收缩时骨骼肌肌电 图(表面电极引导)
二、EMG信号的特征与处理
幅度范围: 放大前 0–10 mV (+5 to -5) 有效频率范围: 0 - 500 Hz 主要频率范围: 50 – 150 Hz
通过电极和放大器减少信号干扰
差动(微分)放大 – 减少电磁辐射噪音 – 双电极输入
电极的稳定性 – 电极的化学稳定性 – 电极的移动、排汗、湿度变化等
随着电极品质的提高,对皮肤处理、剃除毛发 的要求在下降。
差动(微分)放大 Differential Amplification
EMG 电极的放置 一般在肌腹中间。不要靠近肌腱、不
EMG 频谱分析Frequency Spectrum
快速傅利叶转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平均功率频率MPF是 所有频率成份功率的 平均值对应的频率。
中位频率( Median Frequency)是把功率谱曲线 分成功率或面积相同的两部分 的频率
fme d
S(f)df S(f)df
Area Under a Curve
Units = mV - msec
EMG 幅度分析
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
RMS 1 N EM(iG )2
N i1
RMS 1 NEM(G i)2 N i1
过零率Number of Zero Crossings
信号通过零值基线的次数。 在进行FFT运算前曾广泛应用。
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S1:肘部的刺激电极 S2:腕部的刺激电极 R:记录电 极
要在肌肉边缘、要与肌肉平行。
不同放置部位的EMG结果
参考电极的放置(接地)
尽可能远离记录电极 电中性组织 (多骨组织) 良好的电极接触(大尺寸、良好的粘合接触)
滤波器类型
便件滤波器 – 模拟电路:放大器、电阻、电容
软件滤波器 – 数字滤波器(数学运算)
滤波器的种类
低通过滤波 Low pass filter (LP)
20 Hz
250 Hz
LP
Filter
带通滤波 Band pass filter (BP)
20 Hz
250 Hz
Filter BP
Filter
带阻滤波器 Band stop filter (BS)
– Example: 50 Hz filter
50 Hz
20 Hz
BS
250 Hz
相位移动Phase Shift
= .37
电机械延迟Electromechanical Delay (EMD)
EMD是指EMG开始到产生力量之间的延迟。
延迟的生产与电活动要沿T横管系统传入、肌浆网释放钙离 子、Actin-Myosin crossbridges的形成、一系列弹性成份的 牵拉有关。
猫行走时比目鱼肌的EMG信号。Force直接从跟腱 (achilles tendon)测得。在EMG开始约70 ms后产生力 ,EMG结束后约70时力终止。
电信号噪音特征
电子设备固有噪音 – 所有电器均有,使用高质量设备可减少。 – 频率范围:0 – 几千 Hz。
环境噪音 – 电磁幅射源(无线电广播、电线、荧光灯) – 主要频率:50 Hz – 幅度:1 – 3倍 EMG signal
运动伪迹 – 电极与皮肤、电极线缆 – 可以合适的线路减少 – 频率范围:0 – 20 Hz
0
fme d
运动单位的同步化 Motor Unit Synchronization
非同步化活动减少EMG 幅度。
运动单位的同步化增 加了EMG幅度
运动单位同步化时EMG幅度与力
标准化Normalization
是否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受试者的EMG呢? 影响因素
– 不同的肌肉横断面 – 不同的肌肉长度 – 不同的快慢肌纤维比例 – 不同的肌纤维募集方式 – 不同的肌纤维激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