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生观_兼谈养身_养心与养气
养气 养心 以养生
养气养心以养生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教授)“养生”可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重生”理念的合理延伸,老庄重视人的长寿,特别是”尽其天年”,不希望生命中途夭折,更不鼓励自杀.儒家讲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外在义务,而道家讲的是获得了偶然的生命,你不对天不对地,就对你自己,完全是从生命的内在价值讲的.基督教传统也不鼓励自杀,儒家和道家也不鼓励自杀,理由各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道家的养生思想基本可以概括为”养气”与”养心”.老子非常重视人体之内的”气”之和,反对人们运用自己的心智驱使自己去做本来不能做、不该做的事。
这种逞强、逞能的精神状态,老子称之为“心使气”。
凡是“心使气”的勉强状态,都难将事做好。
所以,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
”因为你身体状态不够,又要逞强,这个结局是可以想到的。
老子说“养生”要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婴儿”。
人的精神境界达到高度纯洁状态,身体也保持着非常柔韧的状态。
从精神状态看,小孩子是不动情地哭,哭的嗓子也不哑。
也就是内在的精力高度饱满而不受心的过度欲望驱使。
因此老子有一个讲法是,身之状态是柔软的,死之状态是僵硬的;养生就是传气,就是要使自己身体内在的阴阳之气保持一种“冲和”的状态。
再就是养心。
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与人相处要保持一种低姿态,心灵要像高山上的深远之水一样清明、透彻、宁静,与人为善。
庄子在蓄养精神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养心”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心斋、坐忘,静虑精神的方法。
心斋就是吃素吃斋,心里没有过分的思想和欲望,通过一种排出的方法,让心灵保持纯净的状态。
坐忘,就是把自己的身体高度放松,把各种各样的知识全部切除,达到一种智慧的状态。
人要做到有意地“忘”是很难的,特别是刻骨铭心的事情。
在《大宗师》篇里,借助故事,庄子告诉我们“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是说泉水已经干了,两条小鱼用泡沫把自己的身体打湿没有意义。
不如我们像生活在江湖中的鱼一样,相互帮助。
这就是“不如相忘于江湖”,是人最高的理想境界。
中国古人的养生观点
中国古人的养生观点
中国古代的养生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养生:古人认为养生的第一要务是合理饮食。
讲究五谷杂粮的搭配,主张少食肉类,多食蔬果。
古人还注重饮食的时节和烹调方法,如夏季多食清凉的食物,冬季多食温热的食物。
此外,还强调节制食欲,不饮酒过度。
2. 运动养生:古人认为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养生活动包括太极拳、气功、武术等。
古人相信通过运动可以调节气血流通,坚持锻炼可以强身健体。
3. 气功调养:气功是古人重要的养生方式之一。
古人通过练习气功调节身体的气血,保持身心的平衡。
常见的气功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等。
4. 睡眠养生:古人重视养生的睡眠。
他们认为充足的睡眠可以恢复身体的精力,保持身心的健康。
古人提倡早睡早起,午睡则以短时间为宜。
5. 保护心理健康:古人认为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他们主张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远离压力和烦恼,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总的来说,中国古人的养生观点注重平衡与和谐,强调身心的统一,追求长寿和健康。
养生三层次养身、养气、养心
养生三层次养身、养气、养心养生三层次养身、养气、养心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
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
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
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
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
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
道家讲,虚则灵。
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
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
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
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
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本内容之探究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本内容之探究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包含“调养身心,守玄关”的理念,自古以来,人们就重拔
首重身体,积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强调阴阳平衡、生理适宜来养成健康的身体。
一般来说,调养身心包括正常节制作息、保养内在平衡、劳逸结合、内外会合等,从而达到调养身心,舒展筋骨,疏通经络的目的,这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其次,守玄关指的是健康的生活准则,人们以自然之理,来审视与理智调整自
己的情绪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就是说,要切实修身养性,多培养节操,做到自律自重。
例如,不过度熬夜,保护远离色情、暴力等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切负面文化信息。
只有通过守护玄关,努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更高的超越健康的极致人生体验。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是诸多文化范畴的结晶,”调养身心,守玄关”
的鲜明思想,是人们健康生活的至理,也是对身体和精神极致修养的最佳选择。
因此,我们要时时留心自身调节,努力树立和坚持良好的者生活习惯,用健康的身心,去收获更加美妙的生活。
“十养”养生法,做好就长寿
“十养”养生法,做好就长寿道教的“十养”,即:养身、养神、养体、养气、养心、养智、养德、养品、养福、养寿十个方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运动养身:道教讲究“性命双修”。
“养身”之法应以动为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通过经常运动,既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更可使筋骨强健,气血顺畅,解郁散滞,增强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二、静坐养神:道教修炼养生学讲究“形神并练”,养生之道认为“以动养身,以静养神”,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定,心静神明。
一般人在生活中,养神重在绝视听,除杂念,通过静坐修炼,达到无物、无我。
三、少食养体:这里所说的养体,与“养身”的概念不同,是指身体的胖瘦适中,保持标准体重。
道教修炼者认为,“神清才能体健”,“养体”与“养神”的关系密不可分。
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进食八分饱”。
四、诚朴养品:“诚实”、“朴素”和“检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
现代的人也应该重视品德修养,并以此影响和教育子孙后代,教育他们树立爱国情怀,并懂得尊重农民的劳动,千万不要浪费粮食。
五、诗词书画养性:诗词书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项目,更具有奇妙的修心养性作用。
因为在进行诗词书画创作(或练习)时,要求专心致志,百念不生,心不他用,这样才能构思、创作出好作品。
古今有很多书画、诗词大师,都是长寿百岁的人。
六、读书养智: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合理用脑,博览群书,既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又能培养和保持智力,防止脑力衰退,这也是自娱妙法。
七、寡言养气:道教修炼强调“三圆”。
即:节欲者精圆,少言者气圆,息虑者神圆。
一般人阅历较丰富,有些人容易多话,甚至“仗义执言”,这样不好。
须知“开口神气散”,话多不利于养气,该言则言,可言可不言者,则不言或少言为好。
若因言语不当而与人引起争执,就不好了。
八、劳作养德:人切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应该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在劳作中得到锻炼,又能愉悦心情,发挥余热,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和家庭成员的爱戴,促进家庭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保健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保健观念养生保健是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的一个方面,不仅是为了保持健康和长寿,更是为了达到身、心、灵的和谐。
中医养生理论是传统的保健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方法和习惯。
一、饮食调养的重要性中国人一直认为“食补优于药补”,饮食调养一直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养生饮食不但以有机结构、适口而进为要,还要符合季节的变化和人体的需要。
例如,春季是木生之时,可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帮助身体排毒;夏季是火旺之时,要避免热性食品,尽量多喝水来降温解暑;秋季是金收之时,可以多食用果实、坚果等食物,健脾养肺;而冬季则是阳气潜藏之时,应多吃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姜、葱、蒜等,有助于暖胃健脾。
二、运动保健的重要性运动在养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还可以增加人体的感受力、使人精神愉快。
而传统的养生运动有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都强调内在的修养和身体的协调性,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心情。
三、精神调养的重要性在养生保健中,精神调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中,讲究的是养心,使人处于平静、开朗的状态,避免情绪的波动。
养心还有讲究让身心达到平衡,和谐相处。
人体内部是由五脏六腑构成的,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而在情绪上,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主要表现,如喜怒哀乐等。
养生中说“心为君主,肝为将军,心肝协调才能保持身心和谐”,所以人们养生时,要保持心灵的宁静。
四、中草药的保健效益中国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中草药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为原料,经过加工和制作而成,对人体有保健、调理和治疗作用。
中草药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调节身体和情绪,例如枸杞可以明目、补肾;黄芪可以补脾气、增强体质;当归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和生理周期等,中草药在养生中是非常实用的。
总之,传统的养生保健知识不但丰富,而且非常实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养生保健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
道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身心灵的平衡与和平。
养生是道教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将介绍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借鉴道教的养生智慧。
第一种养生之道:养身之功道家强调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通过调养气血,保持身心的平衡。
道教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的阴阳要保持平衡才能健康。
养生功法包括各种养生保健体操、气功和养生食疗等。
例如,太极拳作为一种常见的养生功法,通过慢跑的动作和深呼吸来达到调节身心的效果。
另外,在饮食方面,道教养生饮食偏素,注重与自然和谐,追求平衡营养的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机能正常化。
第二种养生之道:养心之术道教注重心灵的修养。
通过养心的方式,道教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养心术包括冥想、修行和静坐等修行方法。
冥想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精神力量,使心灵更加宁静;修行则强调修行者的境地和品德的提升;静坐是一种闭目养神的修行方法,通过意识觉知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放松。
养心之术有助于消除内心的杂念和负面情绪,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和心灵的平静状态。
第三种养生之道:养性之法道教强调保持人的性情之间的和谐。
养性之法包括性情调理和性爱养生等方面。
性情调理指的是通过调节情绪和性格,达到平衡身心的目的。
性爱养生则通过性生活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滋养身体和延年益寿的效果。
道教讲究男女性爱的和谐与和顺,有适度、安全、和睦的性生活有助于保持身心的健康与活力。
第四种养生之道:养神之法道教强调人的意识和精神的修养。
养神之法包括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等方面。
文化修养包括读书学习、修身养性,通过研读经典和哲学思考提升个人的修养境界;艺术修养则强调欣赏艺术、参与艺术创作,通过艺术来调节情绪与心灵,达到养神的效果。
道教认为,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使人的心志更加坚定和豁达。
第五种养生之道:养道之法道教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超越自我、与道合一的境界。
中医养生四大原则中医调理的方法
中医养生四大原则中医调理的方法首先,养心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指的是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波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关系密切,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养心的方法包括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同时,中医认为,保持适度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对于心脏功能的恢复和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养气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包括调养人体的呼吸系统、肺脏功能等。
中医认为,气的调和与健康紧密相关,保持正常的呼吸,调整气的运行,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气的方法包括呼吸调节,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适度的锻炼身体,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增加气的运行和循环;此外,还可以通过中医的药膳调理,选择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材进行炖汤、煮粥等食疗方法。
第三,养血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指的是保持机体内血液的正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维护健康。
中医认为,血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与人体的各个脏腑和器官密切相关。
养血的方法包括合理的饮食调理,选择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B12等可以促进血液生成的食物,如红肉、动物内脏、豆类等;此外,中医还有补血的药膳方法,如枸杞炖羊肉、当归酒等,都可以起到调补血液的作用。
最后,养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指的是调节人体的阴性能量,保持体内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阴阳失调会导致机体功能的紊乱,引发各种疾病。
养阴的方法包括调节饮食,选择一些具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海参等;此外,中医药中有滋阴的药物,如何首乌、枸杞子等,也可以进行药物调理。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的四大原则是养心、养气、养血、生阴。
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通过调节心理、呼吸、血液和体内阴阳平衡来保持人体的健康,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生是一种持续的过程,需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调理,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
中国传统养生养生,即保养身体,延缓衰老,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被视为一种智慧的集结,包括了养生之功法、养生之心法以及养生之饮食。
这些传统的养生方法不仅经久不衰,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养生的一些重要方面。
一、养生之功法养生功法是中国传统养生的核心之一。
它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式来调理身体的内外平衡。
其中,太极拳是最著名的养生功法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通过缓慢而连贯的动作,使身体的气血循环得到协调,达到健身、治病和防病的目的。
除太极拳外,气功也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功通过调节呼吸和身体姿势,达到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同时,太极拳和气功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康复和健身活动中。
二、养生之心法养生之心法是指调整自身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舒适。
在中国传统养生中,坚持良好的心态被认为是养生的基础。
其中,瑜伽是一种可以改善心态的传统养生方法。
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方式,瑜伽可以帮助人们降低压力、舒缓焦虑、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此外,冥想也是一种常见的养生心法。
通过深度呼吸和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平复内心的波动,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养生之饮食在中国传统养生中,饮食被视为养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效,可以对身体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比如,生姜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可以用来缓解寒症。
同样,茶叶也是一种常见的养生饮品。
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绿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红茶具有提神醒脑的效果。
此外,中医饮食疗法也是中国传统养生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搭配食材和烹饪方法,中医饮食疗法可以对疾病产生一定的调理作用。
总结中国传统养生包括养生之功法、养生之心法以及养生之饮食。
这些方法都以调理身心平衡为核心,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达到保持健康和延缓衰老的目的。
无论是养生功法,还是养生心法和养生饮食,都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对健康的追求。
中医里的“五养”智慧
中医里的“五养”智慧中医养生讲究的是“五养”:养心、养神、养身、养气、养性。
养心是指调养心情和情绪。
中医认为,心是人体之主宰,心情愉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气血畅通,改善身体状况。
养心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中医还倡导慎独守静,可以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让心得到更好的休息与调养。
养神是指调养精神和意志力。
中医认为,神是人体活动和机能调节的核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提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特别是在面临压力和困难时保持良好的抗压能力。
中医还强调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等,以养护精神状态。
养身是指保养身体。
中医认为,人体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推崇“药食同源”的理念,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调理和养护身体。
食用一些有滋养作用的食物,如枸杞、鸡肉、猪肝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中医还推崇适量的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以及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都是保养身体的重要方法。
养气是指调养呼吸和气息。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的动力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保持气的畅通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倡导通过调整呼吸来调养气息,例如深呼吸、慢呼吸等,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循环。
中医还推崇一些气功练习,如太极拳、气功等,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养气息。
养性是指调养人的个性和修养。
中医认为,养性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中医主张养成遵循道德规范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中医还推崇修身养性的参禅、读书、写字等方式,可以帮助人提高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
中医的“五养”智慧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生之道,通过养心、养神、养身、养气、养性等多方面的调养方法,可以提高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当今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我们应当重视中医“五养”智慧,积极采纳和运用其中的方法,以保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古人的养生理念
古人的养生理念
古人的养生理念强调“以天地之道,养生之道”。
以下是一些古人的养生理念:
1. 顺应自然:古人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养生要遵循自然规律。
比如,按时起居,合理安排饮食,适时休息,坚持锻炼等。
2. 平衡饮食:古人认为饮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主张饮食均衡,五谷杂粮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食,尽量避免过度烹饪和油腻食物。
3. 调节情绪:古人认为情绪与健康密切相关,主张保持心情愉快,积极向上。
经常参与娱乐活动,读书写字,修身养性。
4. 适度运动:古人认为运动有助于调节身心,保持健康。
主张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但不过度品尝。
5. 养成良好习惯:古人认为良好的习惯是养生的基本要求。
例如,定时定量吃饭,按时入睡,保持室内的通风,不熬夜等。
总的来说,古人的养生理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调节饮食、锻炼、情绪等方面来促进身心健康。
这些养生理念在现代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
这些养生智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还能促进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成长。
本文将从中医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及心理养生四个方面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
一、中医养生1. 中医理论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和平衡阴阳,可以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2. 针灸推拿针灸推拿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穴位和按摩经络,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和促进身体自愈能力。
3. 中草药中草药在中医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效,可以用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流通。
二、饮食养生1. 饮食调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饮食调理,强调“药食同源”。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性味和功效,可以用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寒热体质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来平衡体内的阴阳。
2. 膳食搭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膳食搭配的重要性。
根据中医理论,合理搭配五味和五谷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并且有助于身体健康。
3. 节制饮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节制饮食。
适度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还需要注意进食时间和进食方式。
三、运动养生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运动方式。
太极拳注重呼吸和动作的协调,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2. 民间舞蹈民间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跳舞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并且有助于放松身心。
3. 民间体育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民间体育活动,如踢毽子、打陀螺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心理养生1. 冥想冥想是一种通过深度放松和专注来达到内心平静的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冥想技巧,如静坐、观音法等。
中国传统养生观
中国传统养生观作者:傅功振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12期【摘要】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
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关键词】传统养生观三观三养陕西省教育厅课题,陕西健康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K041。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其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
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自然可以实现。
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主要体现为“三观”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先秦诸子中不乏“天人合一”的主张。
中医也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
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
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的人即是最健康的人。
对人而言,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
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3.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内外兼修”通常指人从内外两个层面所进行的全面修养。
即人不仅要让外在的言谈举止合乎礼仪,同时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最终达到“表里如一”,实现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
全真道郝大通弟子王志谨与门人论道的语录《盘山语录》要求人积善心:“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
祸福之源,本自一心。
积心方成,可不慎之!”这正是道教所提倡的“内修”,即主张个人的自律,与“我命在我”的主体性一致,也是道教“内修”的本质与核心所在。
中医里的“五养”智慧
中医里的“五养”智慧五养是中医传统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之一,指五方面的养生保健方法:养心、养肺、养肝、养脾、养肾。
在中医传统养生中,人们通常把人体比作一座庙宇,各个脏器相对应于庙宇中的不同角落,而五脏六腑则被视为庙宇中的各个空间,不同的脏腑之间互相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了人体内部的自然意象。
养心“养心”是中医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指的是重视心理健康、积极调节情绪,保持身心愉悦、沉着冷静的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心脏是主宰全身的脏器,具有统治意识、调节血气、藏精、主神明等重要功能。
因此,保持心理平衡,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养心,人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情感和社会技能,如自然地流露出喜、怒、哀、乐的情感,让自己处于舒适的情绪状态,以保持心理健康。
养肺“养肺”是中医传统养生的又一重要方法,指的是积极开窗通风、呼吸平稳、精神愉快,保持肺部的健康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肺是人体吸收氧气的器官,具有主持呼吸、控制水液、宣发气机等重要功能。
因此,保持肺部的健康,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防止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为了养肺,人们应该积极固定呼吸,同时控制身体的活动量,尤其是在冬季和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更应该注重呼吸健康。
养肝“养肝”是中医传统养生的重点之一,指的是注意饮食安排、保持早起早睡、适度锻炼等方法,帮助肝脏的正常代谢、解毒、排泄等功能得以实现。
在中医理论中,肝是身体的“将军”,具有主持疏泄、升发气血、藏精血、支配情志等重要功能。
因此,保持肝的健康,对提高身体免疫力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为了养肝,人们应该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是禁烟、少酒,多食蔬菜和水果,以保证肝的健康。
养脾养肾“养肾”是中医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指的是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控制情绪、适时休息,保证肾脏的正常代谢、调节内分泌等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肾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主宰生殖、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同时还具有主保元气、主水液代谢等重要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与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与健康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养生与健康理念。
这些理念不仅指导人们的饮食起居,还融入了医学、哲学和人生观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与健康原则,人们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一、中医养生理念:阴阳平衡中医养生理念认为,人体需要保持阴阳平衡才能获得健康。
阴阳是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两个对立面,如太阳与月亮、火与水等。
在人体中,阴阳代表了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状态。
通过调整饮食、运动和情绪等方面的因素,可以维持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二、饮食养生:五谷为基中国传统饮食养生注重以五谷为基础。
五谷包括了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和谷子等主要粮食。
其中,大米被视为“稻精”,有滋补养身的作用。
小麦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补充能量和促进肠道蠕动有益。
玉米富含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有益于眼睛和神经系统的健康。
高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
谷子则具有养胃止泻的作用。
除了五谷,蔬菜、水果和草药也是中国传统饮食养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功能。
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养生中,如人参、黄芪、当归等,对于调理身体、增加体力和改善健康状况具有独特的作用。
三、运动养生:气功与太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功和太极是广泛实践的养生方法。
气功强调调整呼吸和练习特定的动作,通过调和气血和提高体内的气机来增强健康和延年益寿。
太极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武术形式,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练习方式,通过身体的舒展和呼吸的调整,达到养生的效果。
四、心理养生:修身养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养生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的平静和宁静。
修身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追求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养性指的是培养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
五、季节养生:顺应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与健康理念强调顺应自然的规律。
根据季节的变化,人们会相应地调整饮食、起居和运动等方面的习惯。
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5.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ﻫ 6.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ﻫ 7.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ﻫ 8.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ﻫ 9.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1.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12.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ﻫ 13.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ﻫ 14.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ﻫ 15.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动以养身,静以养心,居以养气,食以养形
动以养身,静以养心,居以养气,食以养形动以养身生命在于运动,一身动,气血通。
运动不但使肢体矫健、关节灵活、骨质坚强,还能保持气血的流畅,有助于脏器功能健全、机体平衡。
清代颜元讲:“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动,包括走动、活动、运动、劳动等,以动而不疲、动而有序、持之以恒为原则。
静以养心清静养心,就是要求人体保持心理的平衡,即《内经》所谓的“和喜怒,养心神”。
有研究发现,当人的身心都入静之后,人的腑器、肌肤、心血管、神经等系统都处于松弛状态,这时机体的气血调和、经脉流通,脏腑功能活动有序。
居以养气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维持并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居住环境和条件对于人体气的充沛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居住环境可提高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反之,低劣的环境对人形成一种恶性刺激,可降低身体抵抗力,甚至引起疾病,有损于健康和长寿。
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离不开几个重要的因素:结构合理,大小适中;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清洁卫生,没有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电磁波和气体;安静,无噪声、无污染;温度和湿度适宜,环境幽雅,色彩温和、舒适、明快、恬静。
食以养形形乃神之宅,保养形体亦为养生之要,过胖过瘦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养形之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调摄饮食,食谱要广,搭配要好,以求得营养平衡。
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饮食搭配合理,则阴阳协调,有利于营养机体。
古代医家说:“五味贵和,不可偏胜。
”“五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
不可极饥而食,食不过饱,过饱则伤神,饥则损胃。
不可极饮,饮不过多,多则损气,渴则伤血。
《内经》明确指出:“人以水谷为本”,“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编辑:长啸。
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养生观
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养生观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自身的调节能力,养生是延长寿命的有效方法。
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以阴补阳,以少补多”。
养生的方法包括调节饮食、保持乐观、保持心
理状态健康、适度运动、控制环境等。
首先,要坚持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其次,要保持乐观,多与朋友交流,多参加有趣的活动,保持心情愉快,增加生活的乐趣。
此外,要保持心理状态健康,学会放松,多做些有益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情更加舒畅,更有自信。
最后,要适度运动,多参加户外活动,比如散步、骑车、慢跑等,保持身体健康,并要控制环境,尽量不要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生活,保护自己的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养生观重视调节饮食、保持乐观、保持心理健康、适度运动以及控制环境,以此来延长寿命,保持身心健康。
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养生观
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养生观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养生观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的普及,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肌肉能量的付出也越来越少,“文明病”的增多和亚健康人群的数量居高不下,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何发掘新的健身养生方式,使人们在追求健康和养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在对待生命态度的问题上,给了我们答案。
“道法自然”,养生思想的出发点道家养生思想包含着对和谐精神的深刻体悟: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这个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就是说,人体的养护应该具有一种整体协调的观念,不能孤立地看待自身的炼养。
只有保持一种“天之道”精神—即整体和谐精神,个体才会各安其任而彼此扶助,整体才能相安无事而和谐共处。
《道德经》将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基本原则定位为“法自然”。
究其实质,“法自然”主要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人类只有法于自然,才能保持个体生命的本真,而个体生命的'发展历程也不过是“道法自然”的一个体现;另一方面,自然本身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虽然养育了万物生灵,却不以造物主自居,即对待生灵之态度不是“主宰之”而是“尊重之”,是不断地赋予个体生命以充分而又自由的发展空间。
人处于这种理想的状态之下,就会表现出一种洒脱而超越的精神风貌。
“柔弱处上”,生命活力的彰显道家将“柔弱”视为一大美德,认为这是秉承生命活力的充分体现,并视其为保养生命的宗旨和信条。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生命的保养必须认识到“柔弱处上”这一条养生原则。
人体养护的各种理论和实践,应该围绕着如何保持生命之“柔弱”而展开。
因为,人类只有保持了生命的这份“柔弱”,才能保持住生命的那份活力。
养生养心养神养气
养生养心养神养气养生之道,博大精深! 食疗、健身、按摩……远远不够,不是说没用,而是有个先后次序排列的问题。
国人养生学说:“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心者养形。
”俗话说:“病由心起。
”《灵枢·邪客》亦有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人心最怕负担重。
人生遇到不顺或打击,心情愁闷,不久就可忧郁致病而导致死亡。
“哀”和“怒”不可多,“喜”和“乐”也不宜多。
中医认为“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怒伤肝、思伤脾。
”养心首养神,说的是一个人的灵魂,需要不断地净化。
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
”美国心血管病专家威廉斯博士,从1958年开始对225名医科大学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因心脏病死亡者,恶人是好人的五倍。
养心再养气。
我指的是气度,包括容人、容物、容辱。
法国121岁的老人吉那·卡尔基说:“千万别琢磨人,算计人。
”也没那么多事值得较劲的,心境开阔,人长寿嘛。
想起弥勒佛的佛偈:“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养心三养淡。
人心似海何时能满?名、利、权、欲,无所不追逐,到头来终是一场空,落得一身苦恼和伤痛。
孟子《尽心下》说:“养心莫过于寡欲。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
总之,要放得下,看淡名利得失,看淡恩怨荣辱。
养心四养性。
性情这玩意儿最是神奇。
图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种花、垂钓等都能陶冶性情排除内心的悲愤、忧愁。
只要投入进去,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养心五养静。
德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生命并不在于拼命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懒惰可以让人长寿。
静和慢,并不意味着停止。
龟之所以长寿,就是因为它很少运动。
瑜伽这种时尚的健身,也讲究慢。
南宋古琴演奏家郭沔词曰:“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亦自闲。
”大凡长寿健康的人,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他们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能从不美丽的东西中,看出些美丽来。
对于现代人来说,把心养好了,再养成健康的习惯,就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修身不修心,仍是个病人。
不养心,空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10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Oct.2014第34卷第5期(总第161期)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Vol.34(Sum No.161)DOI:10.13467/j.cnki.jbuss.2014.05.004中国传统养生观———兼谈养身、养心与养气*傅功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2046)[摘 要]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
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关键词] 传统养生观;三观;三养[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4193(2014)05-018-04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其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
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自然可以实现。
“养生”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产物,它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待生命、抵御疾病、延年益寿的手段。
其实质就是一门提高人类自身组织、自身康复能力的学问。
中华养生文化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土沃壤之中,极具研究与开发价值。
历代圣贤不乏专门论述养生文化的典籍,《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颜氏家训·养生篇》、《太平御览·养生篇》等论著中有大量关于养生思想的论述;岐黄典籍如《黄帝内经》、《养生延命录》、《抱朴子·内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本草纲目》等,也是专门谈了养生问题;甚至很多文人学士也有大量关于养生的著作,如曹操的《龟虽寿》,苏轼的《问养生》、《养生说》等;养生名家更是层出不穷,除老、庄、孔、孟外,战国的管子、汉代的张仲景、华佗、王充,晋代的陶弘景、葛洪,唐代的孙思邈,宋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严用和,以及明代的李时珍、李梃、张景岳、汪绮石、龚廷贤,清代的曹慈山、汤灏、叶志先等,都在不断的丰富着养生理论;另外,养生文化在我国民间蕴藏特别丰富,这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都随处可见,俗语“民间单方气死名医”,至今流传。
《吕氏春秋》中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前一个“生”是动词,既“提高”之意,后一个“生”是名词,即“生命力”,就是提高生命力的意思,就是内外兼修、身心并养的“养生之道”。
一、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主要体现为“三观”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先秦诸子中不乏“天人合一”的主张。
中医也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
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
例如《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
天有雷电,人有音声。
天有四时,人有四肢。
天有五音,人有五藏。
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天有十日,人有十指。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
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81*[收稿日期]2014-03-12[作者简介]傅功振(1949-),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养生学。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
地有泉脉,人有卫气。
地有草蓂,人有毫毛。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
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地有聚邑,人有蜠肉。
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由上可知,天地的变化会影响到人。
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也做出适当的调整。
《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
《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
“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是合于“气”。
《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又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意思是,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
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传统中医药以人为本,从整体上把握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达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协调统一。
只有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去关注人的生命健康,才能实现人体内部及其自然界和社会的和协统一,达到治病救人、延年益寿的目的。
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的人即是最健康的人。
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曾著有《太极图说》:“无极太极,阴阳互摄;阳变阴合,生生不息;动静有序,刚柔相济;共生共存,天地人和。
”对人而言,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
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3.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内外兼修”通常指人从内外两个层面所进行的全面修养。
即人不仅要让外在的言谈举止合乎礼仪,同时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最终达到“表里如一”,实现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
全真道郝大通弟子王志谨与门人论道的语录《盘山语录》要求人积善心:“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
祸福之源,本自一心。
积心方成,可不慎之!”这正是道教所提倡的“内修”,即主张个人的自律,与“我命在我”的主体性一致,也是道教“内修”的本质与核心所在。
包括练武之人,既注重修炼内功,即内力的提升,又注重外功,即拳脚功夫。
武术精髓六合———“内三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外三和:手与足合、肘与膝和、肩与胯和”,也是强调形意结合,养身与养心并举,达到形意兼备,内外合一。
二、中国传统养生观具体体现为“三养”西汉的《淮南鸿烈》一书认为:人体生命系统(古称“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形者,生之舍也”,即人体生命的“房子”;二是神———“神者,生之制也”,即人的自组织、自康复能力,是生命的主宰(“制”);三是气———“气者,生之充也”,气是沟通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使者,只要“一失位,三者俱伤也”。
中华原创医学是这个原则,“养生之道”也是这个原则。
我们现在将“养生”局限为食疗、药膳,有以偏概全之嫌。
全面说来,养生应该是养身、养心与养气三者的统一。
1.养身与“劳其筋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无外乎养身与养心,古人特别看重养身与养心并举,如孟子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P298)。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养身;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是养心。
养身首先要养心,养心是为了更好的养身。
孟子的这段话,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座右铭。
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练动功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适当运动能通筋活络、舒畅气血,对抗身体的老化。
正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可见活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锻炼身体最好的手段是练武。
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91傅功振 中国传统养生观人在商周时代,地处边疆,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以尚武著称。
商鞅变法后,军功可封爵。
人们也以武力高为荣。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2](P357)它是秦地的民歌,《诗经》中的精品。
直译过来就是:“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
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这一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征战誓言,震撼人心,流传千古。
我们现在更应该把它重新唱起来。
古人先贤在长期教育晚辈的过程中总结出的《警世贤文》一书,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勤奋励志、劳其筋骨方面的俗语警句,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
至今有着非常现实的警世作用。
2.养心与“苦其心志”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养生其根本仍在于养心。
中国传统心学,其精髓是:天下万学,终究归于心,心未萌动,善恶不知。
心一萌动,善恶便知。
天下万学,即心学。
天下万事,即心事。
天下美丑,出于刹那之心。
从心治学。
从心做人。
无一时不是心。
无一事不是心。
心即万物。
养心就要“苦其心志”,做到“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其关键在于“静”。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把“清静”的养生之道与治国之道并日而论。
老子就曾经反复强调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为天下正”,主张只有“清静”才是治国的最好方法。
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3](P661)佛教也非常重视养心,佛教戒律中的“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
“戒”有止恶防非的作用,是法身慧命的“护身符”;“斋”指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
“斋”有净化身心,远离妄想的作用;“关”指关闭,即关闭众生生死之门。
因为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淫欲与饮食。
八戒就是为了抑制淫欲心,所以要持斋。
这就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足见佛教也是非常看重养身与养心的,养心重于养身。
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宁静”对于养心的重要作用。
诸葛亮的《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静以修身”,可以看作修身养心的千古绝唱。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很重视修习静坐养生。
静坐养生,即双盘足,单盘亦可。
或将左足放在右腿之上,叫做如意坐;或将右足放在左腿之上,叫做金刚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