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题高清解析版
2021年山东省高考文综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山东省高考文综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7题)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下表),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
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
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 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A .政策B .交通C .市场D .生态环境2 .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A .提高城镇化水平B .解决都市养老难题C .降低乡村生活成本D .促进乡村文化繁荣2、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下图)。
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
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A .降低开凿难度B .减弱风沙侵蚀C .减轻风化破坏D .方便生活取水2 .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A .构造运动B .太阳辐射C .大气降水D .人类活动3、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A .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 .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 .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 .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2 .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东南季风B .局地环流C .山地坡度D .土壤肥力4、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该市 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生育政策调整B .落户政策放宽C .医疗条件改善D .行政区划变动2 . 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 .人口老龄化加剧B . GDP增长缓慢C .环境承载力下降D .产业结构优化3 .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 .采矿业B .旅游业C .制造业D .物流业5、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
2019届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试卷(含答案)
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2019.4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1、C2、A【解析】试题分析:1、【小题1】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
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
2、【小题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荒芜、浪费,A对。
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
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
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
考点: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
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B、12:00C、14:00D、18:00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答案】3、A4、D3、【小题3】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
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解析课件
【答案】7、A 8、B
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名师点睛】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中,天气状况、 纬度、海拔高度都有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天气, 是天空中的云量的多少。根据图中月份 和各月的 日照时数,容易判断7月份出现低谷。结合季风气 候区的特点,不难判断是云量。根据材料中概念, 图中表示数值是实际日照时数,根据太 阳直射点 移动规律,3月份的春分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即每 天日照12小时,可以计算出理论日照时数,进而求 出百分数。[来源
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 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9、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10、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 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1、C 2、A
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近年农村出现的空心化现象, 考查农村与城市景观、特征方面的差别。本题关键是 无人住、无人种。人去哪了?为什么呢?农村土地面 积广,自然景观丰富,环境质量 好。城市人类活动 集中,对自然改造、破坏的多,住房紧张等问题。城 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收入差距大,导致农村劳动 力到城市务工、经商,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留守的 老人、儿童无力耕作土地,导致望到闲置、土地荒废, 进而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测试试卷地理试卷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测试试卷地理试卷解析一、选择题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势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闻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解析】此题考察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特定区域农业类型分布的要紧阻碍因素。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反映地域分异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以热量为基础。
2.先明确甲区域是尼罗河三角洲,农作物是棉花,棉花的生长习性是喜温、好光,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分析棉花分布的区域转移,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棉花集中产区逐步向洪涝、半洪涝地区转移,要紧由于那个地点光照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病虫害少,棉花品质优良,单产也较高。
如埃及的尼罗河谷地、中亚地区的河谷平原、美国西南部地区各州等;棉花产区分布在洪涝、半洪涝地区的共性是都有充足光照,灌溉水源是能否能形成棉花产区的关键,因此尼罗河谷地势成棉花产区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参考答案】1.B 2.C图2为某气象台公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3~4题。
3.现在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要紧缘故是A.气流上升速度快B.形成锋面雨C.凝聚核多D.气温较低4.估量飓风中心通过70小时到达A市。
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A.8日13时B.8日23时C.9日13时D.9日23时【解析】此题考察气旋(在美国邻近的台风为飓风)及相关天气的成因、等压线、区时运算等。
3.读图可知: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从图上分析可知,飓风东北部等压线比其他区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则气流上升速度快,降水多。
4.看准图中9月6日6时(世界时),A市所在的地区的区时。
先由世界时运算出A市的区时。
从A市的位置来看,处于82.5°与80°之间,属于西五区;西五区处于世界时即零时区的西侧,相减得9月6日1时;由于估量飓风中心通过70小时达到A市,因此9月6日1时再加70小时得9月8日23时。
2017年高考文综真题试题(地理部分)(山东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山东卷)一、单选题1.(2017·新课标Ⅰ)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4分)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4分)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4分)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2.(2017·新课标Ⅰ)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2)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3.(2017·新课标Ⅰ)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4分)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4分)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4分)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4.(2017·新课标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高中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高清word版
2021 年高考山东地理卷及答案、解析高清 word 版第一卷〔必做,共 4 分×8 =32 分〕图 1 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假设干自然带的关系图示。
读图答复1-2 题。
1, R 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导致自然带沿OF 方向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 水分 C ,风力 D 光照3,图 2 为某地区域地质剖面图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 4 月 21 日返回到P 地。
图 3 为 P 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读图答复4-6 题。
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 B. ②C③ D 、④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线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6.科考队出发日P 地昼长为11 小时,返回到P 地时, P 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 小时小时 C , 13 小时 D 、 14 小时图 4 为 1982 年和 2021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答复7-8 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A、 1982-2021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 2021年的低C, 1982年的 4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21 年的高D、 1982年的 20-24 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21 年的多8.与 1982 年相比, 2021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说明 25-59 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第二卷【必做局部】26 ,〔 24 分〕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那么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山东卷)全解析(地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山东卷)全解析(地理部分)文科综合——地理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以及读图判断能力。
难度低。
【解题思路】由题图,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山麓脚下是鱼塘,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带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坦地带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较陡地带为果园,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获取经济效益,二可以绿化,同时对保持水土具有积极意义。
再往上,坡度更陡、土层较薄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所以,本题很直观地就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题眼】据图示的山地地形陡缓及布局情况判读。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
一般地,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状况及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解析版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地理试题(含解析)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解析】图1中Ⅰ到Ⅲ三个阶段显示两个明显特征,图中植被覆盖率减少,居民点增加,可以推知该地降水量减少,但由于居民点增加,用水量增多,蒸发量会减少,地表径流由于植被的减少,水保持作用减弱,使地表径流增加,因此下渗减少,故答案为C。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 Ⅰ、Ⅲ、Ⅱ【解析】同样的暴雨过程,由于植被覆盖率减少,使河流径流量变化越来越大,因此Ⅰ到Ⅲ三个阶段对应的径流量变化应该是③②①,故答案为C。
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②为A 草原B 荒漠C 针叶林D 针阔混交林【解析】从图中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来看,从③到②再到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降水逐渐减少的影响,形成了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景观特征。
故为草原。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洋流C 地形D 季风【解析】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它使得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逐渐变窄,故答案为D.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 6时B 9时C 12时D 14时6.该日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解析】从维度上看,该地为北半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丙地位于回归线之间,为直射该地,当太阳直射北半球则越往北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甲在北,因此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而正午太阳高度是,谁距离直射点越近谁的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而图中显示甲、乙距丙地距离一样,正午太阳高度甲、乙相等,C、D项错。
2011年山东高考文综试卷(地理部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第Ⅰ卷(共100分)北京市特级教师李宗录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完成1~2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 印度、日本、中国、泰国B 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 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 中国、日本、印度、泰国【解析】运用表格数据,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农业生产。
第1题:遥感就是对地物进行静态成像。
受病虫害影响的水稻,其反射的波段会呈现出一定的特点,遥感据此成像。
同时,遥感仅仅是一个数据收集系统,要检测和预报病虫害,还需要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
第2题:根据耕地面积来判断,考生可能会按照中国、日本、印度、泰国的顺序排列,但这是错误的,考生必须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
参考一下单位面积产量,就会发现甲尽管面积大,但是单产却很低,这与我国的情况不符,所以需要把甲、丙互换一下。
最后就变成了A项。
图1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 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4、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I、IIB III、IVC I、IIID II、IV【解析】运用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考察学生运用地理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区域整治的能力,并对系统地理知识进行直接考察。
第3题: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特点,乙处属沉积区,无需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排除B;丙处坡度很大,并不是适宜修建梯田,排除D。
甲处基本上属于平地,在此基础上继续平整土地,有助于提高土地质量。
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高清(图片对照纠错版)
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卷及答案高清word版第Ⅰ卷(必做,共4分×8=32分)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示。
读图回答1-2题。
(原图)(修图)1,R 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3,图2为某地区域地质剖面图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修图)(原图)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 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读图回答4-6题。
(修图)(原图)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 B.② C ③ D、④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修图)(原图)7,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第Ⅱ卷【必做部分】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山东卷)详解详析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山东卷)详解详析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陈禄春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
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口的分布和人口迁移特点。
图中西北部①④和我国沿海省区户籍人口少于常住人口以人口迁入为主。
图中东南部②③和我国中西部地区,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数量,以人口迁出为主。
再结合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可用排除法选出。
答案:A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解析:考查我国当前人口迁移的方向。
关键词“实际最相符”,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一是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而是就近迁移。
A项河北与辽中南地区经济水平相当,且距离较远,河北人口主要迁往京津地区;B项安徽距离京津地区较远,人口迁往长三角地区;C项湖南距离长三角地区远,迁往珠三角地区;D项广西经济相对落后,又与珠三角地区位置近,经济联系较紧密;人口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
答案:D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3-4题。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布局模式产生的影响。
题干知“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与集中式比较,各组团相对较远,增加了居民出行距离,联系不便;为了加强各组团的联系,需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增大投资。
组团之间的空地多,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地,和污染物的净化。
答案:B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解析:本题考查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的区位选择。
山东省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山东省地理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A、亚马逊雨林B、撒哈拉沙漠C、西伯利亚地区D、青藏高原2、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A、中国B、加拿大C、美国D、俄罗斯3、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B. 我国河流多呈东西走向,主要流经平原地区C. 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影响范围涵盖全国D.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林地为主4、题干:关于我国气候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全年气温分布南北差异大,东西差异小B.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C. 我国西北地区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D.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5、我国四大高原中,地势最高的是:A. 黄土高原B. 云贵高原C. 青藏高原D. 四川盆地6、以下哪种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 季风B. 地球公转C. 五带划分D. 时差7、我国四大高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8、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B.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C.西北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稀少D.西南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长江流域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肥沃C. 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主要河流为雅鲁藏布江D.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10、以下关于世界地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地中海相连,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B.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洲,气候寒冷,被称为“世界寒极”C. 北美洲与欧洲隔着白令海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峡D.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人口超过60亿1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B、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全年降水量较多,内陆地区降水稀少C、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低于100毫米12、下列关于世界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B、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洲,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C、死海位于非洲,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D、里海位于北美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湖13、【题目】我国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14、【题目】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B.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显著C.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显著D. 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1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B.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C.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D.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B. 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特点C.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其形成原因是由于黄河泥沙的堆积D. 西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地理高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地理高考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下列关于山东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东半岛东部是我国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区B. 山东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C. 冬小麦、玉米是山东主要的粮食作物D. 山东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山东省农业特点的理解。
选项A,山东半岛东部是丘陵地区,土壤贫瘠,降水较少,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温带水果,因此A错误。
选项B,山东省位于暖温带,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一年两熟,而非一年两熟到三熟,所以B错误。
选项C,山东省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区之一,小麦和玉米是其主要的粮食作物,特别是冬小麦在山东有广泛的种植,故C正确。
选项D,虽然山东省的畜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农业还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并非主导,因此D错误。
2、关于山东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东省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B. 山东省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C. 山东省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 山东省河流的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山东省地理特征的理解。
选项A,山东省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但更具体地说,其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因此A选项的描述略显笼统,不够准确,故A错误。
选项B,山东省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区,而非仅仅在西部平原地区,所以B错误。
选项C,山东省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是准确的描述,故C正确。
选项D,山东省的河流主要属于淮河流域,其汛期主要出现在夏季,而非春季,因此D错误。
3、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其气候类型属于()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气候类型的识别。
选项A,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虽然靠海,但由于其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冷空气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则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高温多雨,这种气候特点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的定义,故A正确。
山东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第Ⅰ卷(必做,共100分)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完成1~3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各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区别的理解。
正确判断的关键在于对各种技术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的准确把握。
遥感(RS)主要应用于资源评估、环境监测和灾害监测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
其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地理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模拟结果等。
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实际就是对地理事件的模拟预测和分析。
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表格的判读分析能力及亚洲四国区域特征的掌握。
中国、泰国、印度、日本四国中,印度耕地面积最大,日本耕地面积最小;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本精耕细作,单产水平最高,我国近年一直致力于农业科技发展,单产水平也较高,近年水稻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图1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像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及对区域开发整治的掌握。
由图示可知,乙处有断层,不适于修建护坡堤;丙处位于地势较高的陡坡,应注重生态保护,而不应再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山东省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新课标Ⅰ)A卷
山东省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新课标Ⅰ)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6分)1. (4分) (2017高二下·扶余期末) 读“我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下面小题。
(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 . 4--6月B . 6--7月C . 6--8月D . 5--8月(2)若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 . 南旱北涝B . 南北皆旱C . 南涝北旱D . 南北皆涝2. (4分) (2017高一下·北京期中) 下图为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
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工厂可能分别是()A . 服装工业、食品工业B . 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C . 制糖工业、微电子工业D . 家具制造工业、石油加工工业(2)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指向型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B . 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的影响C . 我国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以乙类为主D . 甲、乙两类工业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3. (4分) (2018高二下·双鸭山开学考) 2015年12月8日,从陕西官方获知,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4A 级旅游风景区——红碱淖大面积缩小,湖底大面积露出,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交界处,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和七条季节性河流的补给。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红碱淖面积缩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湖底露出,可用耕地面积扩大B . 水位下降,蓄洪能力增强C . 面积减小,旅游品牌受影响D . 外流减少,湖水盐度上升(2)监测红碱淖面积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 . RS、GIS和GPSB . GIS和GPSC . RS和GISD . RS和GPS4. (4分)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
2024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一、单选题平贝(如图)是一种鳞茎入药的名贵中药材,生长周期长,种植投入大。
黑龙江省铁力市H村平贝种植历史悠久。
在起收平贝后,村民将大鳞茎出售、中小鳞茎作为种茎分级分区栽植,实现逐年轮流起收。
起收的鳞茎附着大量泥土,过去村民常在河中手工清洗鳞茎。
近年来H村新建了沉淀式自动清洗场,将清洗鳞茎后沉淀的泥土重新还田。
在H村的带动下,铁力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平贝栽培和集散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逐年轮流起收”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产品损耗B.应对市场风险C.保护种质资源D.降低劳动投入2.与传统清洗方式相比,采用沉淀式自动方式清洗鳞茎有利于()A.提高清洗效果B.减少清洗工序C.保持土壤肥力D.提高产品品质3.为打造全国平贝产业高地,铁力市宜重点布局()A.医疗器械企业B.医药制造企业C.食品加工企业D.农机装备企业莱茵河是欧洲的“黄金水道”,其上游的莱茵瀑布是欧洲流量最大的瀑布。
位于莱茵瀑布附近的商业小镇沙夫豪森于1045年建城。
瑞士制表业始于16世纪中叶,长期以手工作坊方式生产钟表。
1868年,一名美国制表师在沙夫豪森创办了瑞士最早期的机械制表工厂——W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如今W厂的钟表已成为知名产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商业小镇沙夫豪森的兴起最可能缘于()A.行政管理需求B.金融服务需求C.观光旅游需求D.货物转运需求5.1868年,W厂选址在沙夫豪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劳动力B.市场C.原材料D.交通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
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
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
如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F岛的位置可能是()A.12°N,61°W B.12°N,121°W C.20°N,61°W D.20°N,121°W7.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A.甲岛B.乙岛C.丙岛D.丁岛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地理解析版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请保留此标记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试卷总评】题型稳定,选择题难度较小,综合题难度适中,突出主干知识和生活有用地理的考查,试题设计比较规范。
地理部分共出现图表9个,重点考查考生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能力。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
读图回答1—2题。
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答案】1B2A【解析】1.从图中横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温带、地处草原带,所有R所在地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2.从图中可以看出,沿OF方向变化的自然带依次为高山荒漠、山地荒漠、温带荒漠,其差异主要在于海拔导致的热量的差异造成的。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3.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答案】D【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褶皱后沉积层II出现了侵蚀作用,部分岩层被侵蚀掉,后出现了沉积岩层I,最后岩浆侵入沉积岩层II和沉积层I。
【考点定位】地壳物质循环理论和地质构造。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
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的地面形势图。
读图回答4—6题。
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 B.② C.③D.④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昼长约为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答案】4.C 5.A 6.C【解析】4.从图中显示该区域出现了气旋活动,③位于低压槽处易形成暖锋过境,所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5.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很敏感的仪器,在远距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条件下进行探测地物而获取数据信息。
6.历时两个月考察,4月21日返回,即可推知2月21日出发,2月21日和4月21日正好关于春风日(3月21日)对称,2月21日昼长和4月21日的夜长相等,为11小时,所以4月21日得长为13小时【考点定位】等值线(等压线)判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中昼夜长度变化。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答案】7.B8.B【解析】7.图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围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人口的0——14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龄化问题突出,所以1982年人口老龄化比2009年低,选项为B。
8.人口增长速度降低,选项A错误;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选择B正确;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选项C错误;无法看出25—59的劳动力资源数量,选项D错误。
【考点定位】人口金字塔图判读及分析。
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分)(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8分)(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6分)(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
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
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26.(24分)(1)(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
(答对一点即可)(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解析】(1)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注意其关键点即可;(2)注意抓住“水”“沙”二字分析,“水”多的原因需要考虑水的来源,“沙”多主要考虑含沙量的大小,从影响含沙量增大的原因分析;(3)本题的分析一般都考虑到水的减少,易漏掉地上河的形成条件极其影响;(4)(5)注意分析要点的全面性。
【考点定位】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河流的补给;河流的水文特征;地上河;河流工程建设以及影响;河流调水的意义。
27.(12分)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01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8分)【答案】27.(12分)(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解析】(1)从图中即可读出江苏省城市化的速度比贵州快,且水平高的特点。
(2)从江苏省和贵州省的位置、地形、交通、工农业、城市依托等方面分析。
附:丁坝找到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方案比选》(齐璞孙赞盈彭红)——一文中“莱茵河河道双岸整治景观图”,如下:有些人可能觉得不像,但是我裁剪压缩一番后发现,这就是原图。
这命题的知识迁移太厉害,时空大挪移。
【考点定位】城市化特点及其原因分析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图8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6分)(2)针对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4分)【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答对两点即可)【解析】(1)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般从其价值高低、集群性、地域组合三个方面分析。
(2)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从植被保护、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环境承载量内、水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分析。
【考点定位】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环境保护。
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4分)(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6分)【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析】(1)注意本题设问是洪水发生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分析原因是主要抓住什么月份降水多即可。
(2)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考点定位】洪灾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34.(10分)【地理—环境保护】表3(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6分)(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4分)【答案】(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
(答对两点即可)【解析】(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考点定位】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 B2. A3. D4. C5. A6. C7. B8. B第二部分【必做部分】26.(24分)(1)(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
(答对一点即可)(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27.(12分)(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选做部分】32.【地理—旅游地理】(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答对两点即可)33.【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34.【地理—环境保护】(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
(答对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