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什么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什么《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供大家阅读!马关条约主要内容《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2万万(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
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各帝国主义国家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马关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中国给予日本的所有特权。
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而且还造成了台湾和大陆难以弥补的隔阂,遗患至今。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也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总之,《马关条约》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后果:《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辽东之战
日军袭击大连旅顺、大量屠杀居民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日军“缚数华人 于一处,鸣枪肆击,复以利刃乱剁,直至体无完肤始 已”。全城约有一万八千余人被杀,幸免于难者仅36人。 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后埋葬, 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旅顺大屠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 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 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 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 国人居住
军事 外交
赔
禁 拆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 受列强控制。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 。 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 的武装控制之下 。
清军将领叶志超弃城逃跑,一夜狂奔500里, 跨过鸭绿江,回到中国,平壤陷落
甲午战争中的几次重要战役各是什么战役?最大的一次战役是什么战役?
黄海大海战
辽东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丰岛海战
黄海激战
丁汝昌
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 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 攻,但未得到上级命 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 洋海军陷入绝境。弹 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 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 祐亨的劝降和瑞乃尔 等的逼降,服毒自尽 以谢国人。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国辱权的辛丑条约内容归纳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列表归纳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时间: 1894-1895年 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的日本,也加入到侵略中国的 背景: 行列中。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结果: 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
影响:
条约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使台湾脱 离祖国50年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了。刺激了西方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戊戌变法 背景: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公车上书 序幕: 开始标志: 1898年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 维新运动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学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学习西方质变:除了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 面学习西方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 (4)戊戌变法 结果:顽固派镇压而失败
启示:资本主义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革 命人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权,才能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讨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它的失败给我们哪些启示? 原因: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只采取改 良的办法;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 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 支持,归于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
五﹑学术前沿一
关于甲午黄海海战北洋海军失利原因的解释,传统观点
有所谓缺乏炮弹之说,在社会和学术都有很大影响.此说 主要出自当时几个来华西人,即泰莱,赫德,汉纳等人的相 关说法.但笔者认为此说大可怀疑难以成立,是对失利原 — 因的一种错误解释. ——— 潘向明《甲午黄海之役北洋海 军缺乏炮弹说质疑———兼论其失利原因问题》
日本的对 外扩张
提出“征韩 论” 的西乡 隆盛
发表《军事意 见书》《外 交政略论》的 日本首相山县 有朋
“开拓万里之 波涛” ,“布国威 于四方”。 ——明治天皇 《御笔信》
←
思考二:如何理解甲午 中日战争的必然性。
必然性: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边疆地区危机进一步加深, 而清政府更加腐败,对外妥协退让。②日本明治维新以 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统治集团急需对外扩张,制定 了以侵略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③日本的侵 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成为日本实 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19世纪末,日本对外侵略扩张, 企图以朝鲜为基地,进而侵略中国,战争在所难免。 ←
四、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领导人:丘逢甲、徐骧、刘永福
失败原因:①清政府严密封锁沿海地区, 不准接济台湾抗日军民。②英国传教士的引导。 ③日军全力攻台 意义: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思考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3月15日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闭幕后,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邱逢甲的诗 《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 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还引用一位台湾著名 的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句:“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 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1)《春愁》写于哪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 哭”?“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 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方针是什么?我 国政府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其理由是什么?
中日甲午战争
过程——第一阶段
从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战争分陆战与海战双向进 行,陆战主要是在朝鲜半岛上的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 海海战。黄海海战是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 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 海军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又执行李鸿章避战保船的命 令,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 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陆面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大同江南岸战场、玄武门 外战场、城西南战场。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九千五百余人, 日军也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战力相差甚远。日军第九混 成旅团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太原镇总兵马玉 昆奋勇抗击,日军无功而返。
交战双方——大日本帝国
1882年,日本海军还只是鱼雷艇和二千吨以下的近海铁甲舰为主,无大 型铁甲巡洋舰。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扩军计划,意图超过北洋海军。 1886年,法国海军工程师白劳易受雇建造4700吨级大型铁甲巡洋舰“松 岛号防护巡洋舰”和“严岛号防护巡洋舰”。 1890年时,中国北洋舰队总排水量为27000吨,而日本海军总排水量在 17000吨以上。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当时日本政 府年度财政收入仅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宫 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圆,再从官员薪水里取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 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舰队总排水量为72000吨,多数有配 臵速射炮的新式舰艇。
战前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616人,其中174,017人有参战经验,海军 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吨,超越北洋水师。日本对 清廷改革后的实力仍有顾忌,对于北洋水师不敢轻敌,1880年日本参谋 本部长山县有朋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大清帝国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 达850万人之多,“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
分享高中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二、战争进程 丰岛海战,日本挑起战争;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遭受严重损失;
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战争结果
清军战败;
伊藤博文
李鸿章
三、战争结果
清军战败;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 严重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
工厂。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战争结果
清军战败;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澎湖列岛给日本
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不得 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 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完整,刺激列强瓜分野心, 民族危机加深。
《马关条约》后,中国的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第6课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一、战争起因
19世纪60、70年代的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 发展开辟道路;使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 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但保留封建残余, 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一、战争起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扩张野心膨胀,以侵略 朝鲜、中国为国策。 ——根本原因
日本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出兵朝鲜。 ——战争借口
二、战争进程
黄海海战 平壤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3《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失败125周年(1895—2020)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热点直击】2020年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125周年。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遭遇日本侵略的重要战争。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中,通过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等条款,中国继续丧失了大量主权。
同时,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内容考查较多,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一、甲午中日战争1.爆发背景(1)根本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2)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
(蓄谋已久)。
(3)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袭击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
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
战争之初,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本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
9月27日,黄海海战爆发,5个多小时的海上激战,北洋舰队5舰被击沉,4舰被击伤;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
10月,在鸭绿江江防之战中,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
11月,日军攻占旅顺口,血洗全城,残忍的杀害无数中国民众。
日军攻占旅顺后,进攻威海卫,在1895年2月1日,占领威海卫。
于是,日军以海军和陆军配合攻击北洋舰队。
经过激战,北洋舰队受到重创,提督丁汝昌等自杀殉国。
17日,北洋舰队全部覆灭。
在辽东战役中,清军6万余人从辽东全线溃退。
威海卫失陷后,就已经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协约内容:(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军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甲午战争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而且对日本、朝鲜以及远东政局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
从19世纪60年代起,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然而,甲午战争惨败,用事实证明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2.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中日双方签订了《日中媾和条约》通称《马关条约》,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社会的极其重要的步骤:首先在领土方面,日本割占了中国台湾,是继沙俄之后在中国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其次在赔款方面,巨额的赔款接近于清政府全年总收入的3倍,远远超过了中国财政的承受能力,迫使清政府不得不以主权作抵押大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再次在设厂方面,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满足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
战前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还不算“合法”,现在却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先后享有这项新的特权。
他们在中国“合法”地经营许多轻工业,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增强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在开放口岸方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口岸的通商通航,又使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从江浙到四川全部向帝国主义开放。
总之,《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甲午战败,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引发的割地赔款和瓜分危机,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甲午战争暨《马关条约》与中外条约关系的变化
林人 民出版社 2 0 0 5 年版) ; 王晓秋 : 《 近代 中 日关 系史研 究》 ( 中国社 会科 学 出版社 1 9 9 7年版 ) ; 张振 鹂 : 《 中 日甲午 战争与 东亚》 ( 《 抗日 战争研 究》 1 9 9 5 年第1 期) ; 戴选等: 《 甲午战争与 东亚政治格局的演变》 ( 《 抗 日战争研 究》 1 9 9 5 年第 1 期) ; 刘艳等 : 《 试论
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朝贡体 系的解体》 ( 《 朝鲜韩 国历史研究1 2 0 1 2年第 1 2期) , 等等 。
】 2 7
抗 日战 争研 究
2 0 1 5年 第 2期
的关 系 , 尤 集 中体现 在 中外条 约关 系 的变化 之 中。 以往较 多 关 注其 对 相 关 国家 与 东 亚 国 际关 系 的 影响 , 尚未从 中外条 约关 系 的整 体视 角作 一宏 观透 视 , 随着这 一 领 域相 关 研 究 的展 开 , 由此进 行 新 的探讨 已具 可 能和必 要 。作为 新 的 国际秩序 , 条 约关 系系 中 国近代 的基本 问题 之一 , 反 映 了中 国在
的认 识 。
一
、
单 一 国际秩序格局 的形成
通 过鸦 片 战争 , 西方 列强将 体 现强权 政 治 的不 平等 条约 关 系强加 给 中 国 , 由此在 华建 立 了一 种 新 的国际秩 序 。与此 同时 , 传统 的朝贡关 系 虽然 面临危 机而 不 断趋 向衰落 , 但在 清政 府 的苦心 维持 中仍 然存 留着 , 中国处 于两种 国 际秩 序并 存 的格 局 之 中 。经过 甲午 战争 和 《 马关 条 约 》 , 这一 双 重 格局 基本 上被 打破 , 朝 贡关 系完全 被条 约关 系所 取代 , 传 统对 外 体 制 转 向新 的轨道 , 中 国 的外交 观
年至年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签订
年至年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签订年至年中,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场战争中,中方面对日本军队的侵略进行了抵抗,但由于军事实力不均衡,最终不得不接受了日本的条件,签订了马关条约。
本文将从战争的起因、战争经过、战争结果和条约内容四个方面来探讨年至年中的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签订。
1. 战争起因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晚清政府的改革失败以及对外政策的失误。
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和割地,中国政府的行政能力逐渐削弱,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四伏。
此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国力迅速崛起,对中国的势力范围产生了野心。
1884年,日本企图通过侵台战争夺取台湾,而由于当时清朝政府内外交困,无力应对日本的侵略。
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战争,成为中日两国冲突的导火索。
战争爆发后,中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2. 战争经过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军队利用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组织战术,迅速击败了中国北洋舰队。
此后,日本军队迅速进军中国大陆,相继攻陷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中国军队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丧失了对台湾和朝鲜的制海权。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各界也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晚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被彻底暴露,国内经济面临崩溃,百姓们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战争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为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抗铺平了道路。
3. 战争结果甲午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中国的惨败以及战争双方达成的马关条约。
这场战争震撼了全世界,揭示了中国的软弱和危机,而日本则成为以亚洲强国崛起的象征。
在战争结束后,日本与中国的影响力发生了巨大转变。
清政府被迫接受日本的压迫和侮辱,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支付赔款及开放多个港口。
这一结果不仅引发了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浪潮,也引起了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和思考。
4. 马关条约内容马关条约是由清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的,该条约成为甲午战争的后果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关条约的内容包括: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支付大量赔款、开放多个港口给日本、接受日本控制的朝鲜独立等。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东部沿海各省战争后开放的通 东南沿海 商口岸 内地 中日甲午 说明:外国侵略势力不继深战争后开放的 入,民族危机不断深化。 通商口岸 请思考:通商口 岸地理分布有什 么特点?说明了 什么?
这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内 容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设厂新增
危
害
最严重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加深掠夺,阻碍民资
新阶段 大大加深
问题五
俄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俄国的盟国 意欲在远东 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 欧洲的矛盾
日本
德国
清政府
利益至上
损害了俄、德、法在华的侵略权益。 实际:中国表面上收回主权但却置
于俄国势力之下 实质: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 矛盾的激化
黄海大战
签订《马 关条约》
1895年4月,清朝代表李鸿章与 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 订了《马关条约》,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4月 马关
伊藤博文
李鸿章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马关条约》内容:
割三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为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刘 永 福
你知 道么?
甲午战争的史 实,给予我们什么 样的教训与启迪?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只
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战役之一,那么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中日甲午战争的呢。
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来欣赏一下吧。
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1894~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战争起因及双方军事准备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
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极力鼓吹军国主义,以实行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并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
明治政府抓紧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
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建成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现役兵力12.3万人。
甲午战争中,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616人,其中174017人在国外参战。
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共达6.2万余吨。
还派遣大批特务,到中国和朝鲜搜集军事情报,绘制详细的军用地图。
清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有所察觉,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指出日本将为“中土之患”。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后,尤其是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以京师门户北洋为设防重点,主要防御对象为日本。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编练成军,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
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
然清朝政治腐败,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体制不顺,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清军首批部队于6月8日抵朝。
早在6月2日,日本内阁就作出入侵朝鲜,进而直接与清军开战的决定。
日方先以欺骗手段诱使清军入朝,继则以清军入朝为借口,大批调遣日军赴朝,迅速抢占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
同时设立战时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机构。
7月19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据其外相陆奥宗光训令,强逼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清军出境。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野心:蓄意吞并朝鲜、中国等其周边 国家。 政策: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分五期: 第一期征服台湾; 1895年割占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1895年成为日本保护国,后被吞并。 第三期征服满蒙;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 北 第四期征服全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 争 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
中国失败的原因
中国
(主观)社会制度落后 ,缺乏准备。
清朝统治腐败 避战求和政策
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
日本
(客观)
制度先进 ,积极备战 全民支持 战斗力强 情报准确 列强支持
三、结果:清军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内容: (1)中国承诺承认日本控制朝鲜
(2)割让辽东、台湾及其属岛
(3)赔款2亿两
清军路线 日军路线
辽 东 战 役 旅顺
黄 海 战 役
平壤
平 壤 战 役 丰 丰岛 岛 战 役
威 威海卫 海 战 役
中日甲午战争 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 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变诈情形,殊 非意料所及。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 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
日本人绘制的马 关签字图。
营口 天津 烟台
深入内地
南京镇江 上海 苏州 汉口 杭州宁波 沙市 九江 福州 淡水
重庆
厦门 台湾 汕头 广州 琼州
三国干涉还辽
强迫还辽
俄、德、法
日本(清支付3000万两)
五、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 极为愤慨。
(04上海30)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 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 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对朝鲜的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战争的爆发;战争的两个阶段-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
战争的性质及结果。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三国干涉还辽。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通过学习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争夺殖民地高潮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中日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列强获得了在华建厂权,而且,大额的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迫使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协定。
由此,列强不仅实现了对华资本输出的愿望,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国的惨败,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
瓜分中国一事被列强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重点分析本课重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各列强都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利益。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四)军队素质低下是战争失败的 直接原因
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战役, 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战役,中国军队屡 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有打过一个胜仗, 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有打过一个胜仗, 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 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军队综合素质低下 是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 是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 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 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但就是北洋海 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 军,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 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 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
甲午海战中方参战军舰
致远舰 经远舰 旗舰“定远” 旗舰“定远” 号
1891年 6月26 日丁汝 昌率领 “定 远”、 “镇 远”、 “致 远”、 “靖 远”、 出港的“定远”舰,访问日本的“定远”铁甲舰, “来 曾给从天皇到平民的全体日本国民予以巨大震撼。 远”5 舰到日
北洋水师访问日本
剧照:“定远”巨舰驶入日本港口,水兵列队站坡
“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的结局
李鸿章想借以这种外交方针来维持各帝国间的均 保持中日“和局” 实际上, 势,保持中日“和局”。实际上,李鸿章只是看 到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争夺 矛盾和争夺, 到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争夺,而没 有看到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互相勾结联合 互相勾结联合的微妙关 有看到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互相勾结联合的微妙关 虽然, 系。虽然,“……欧美列强不希望发生妨碍东亚 欧美列强不希望发生妨碍东亚 贸易的战争,不希望改变现状。 但是, 贸易的战争,不希望改变现状。”但是,它们又 都不愿涉足于中日战火之中,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都不愿涉足于中日战火之中,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因此李总是被别人玩弄,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因此李总是被别人玩弄,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也耽误了战备和时机。 也耽误了战备和时机。
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简介1、简介甲午战争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甲午中日战争2、甲午战争的影响对中国来说: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对远东来说: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另外,日本为了对抗俄国,湔雪三国干涉之耻,一方面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开始了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
甲午中日战争3、失败的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
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黄 海 战 役
平壤
平 壤 战 役 丰 岛丰岛 战 役
威海卫 威 海 战 役
日本侵略者在 旅顺对手无寸铁的 平民进行惨无人道 的大屠杀
攻占旅顺后,日军进行了灭 绝人性的4天3夜大屠杀。 11月22日晚9时, 5名日军闯 进家住四十八间房的张秀兰家。 此时张秀兰正赶上月经期,日 兵强奸未成,随手将刺刀插进 她的阴道里,张秀兰惨叫一声 昏死过去,日本兵又抽出军刀 一下子将她的头砍下来。两个 小姑娘吓得藏在祖母身后直哭, 两名日本兵立即扑上去,老婆 婆上前阻挡,日本兵不由分说, 又一刀刺死了老太婆。然后将 两个小姑娘轮奸达一个小时之 久,发泄完兽欲后,又乱刀将 两个小姑娘砍死。
6420英里
帝国主义在华开办的工厂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在 10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矿业 水电 纺织 食品 机器造船 共计
32家 19家 16家 39家 7家 113家
英国 日本 德国 俄国 资金合计1.3亿元
国 割占和强迫 别 租借的地区 德 国
总以永好为是,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 未必于东(日本)有益,彼此应力维亚洲大局, 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 民所侵蚀。 3月24日下午4时 “此血可以报国矣” 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 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和工厂 及输入各种机器;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军 军费2.69亿日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 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国内地。
不平等条约比较表(1842——1895)
《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及 割地 香港岛 九龙司地方一区 其附属岛屿、澎湖 列岛 2100万银元 18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赔款 开放 广州、厦门、福州 沙市、重庆、苏州 南京、天津等11处 口岸 宁波、上海 、杭州 关税 中英商定 “值百抽五” 免内地税 其它 领事裁判权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 权益 片面最惠国待遇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经商等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反割台斗争及其历史意义 1、概况: ——丘逢甲、徐骧率义勇军抗日军斗争,刘永福 率黑旗军的抗日斗争。 2、反割台斗争的历史意义
探索与争鸣 一般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 也有学者指出甲午战争才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 分水岭。你是否赞成“分水岭”说法?为什么?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一、战争爆发和进程 1、丰岛海战——日本蓄谋挑起战争。 2、主要战役: ①平壤战役 ②黄海大战 ③辽东半岛战役 ④威海卫战役 二、甲午中日战争结局和影响 1、《马关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危害。 2、三国干涉还辽 3、甲午战争对中日和远东国际格局的影响 三、反割台斗争及其历史意义侵华战争。 2、中国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 等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3、甲午战争打开了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大门, 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甲午战争使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引起帝国 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甲午战争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均势,日本迅速 成为东方帝国主义强国,列强在远东争夺更加激烈。 6、甲午战争更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引起中国 各阶级的强烈反抗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的背景,战争的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分析此战后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3、情感及价值观学习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封建制度腐的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侮辱的重要原因,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政府战败原因,2、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
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教科书、教案、地图、教材插图、史料五、讲授新课:导入: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民族,可是她却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第一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大片领土的丧失,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会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板书)一、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急于扩张,制定大陆政策――必然性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还是偶然?是蓄意已久还是随机发生?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国力逐渐增强。
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广大工人,农民的生活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发展受到阻碍,加上劳动人民的反抗,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统治者强烈要求对外侵略扩张,企图从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实质上是日本旨在侵略中国和世界的政策。
大陆政策分五步走:中国台湾——中国东北——中国——亚洲——世界。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就已迈出了实施“大陆政策”的第一步,虽未得逞,却尝到了甜头。
日本从台湾撤军,却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
1885年起,日本进行十年扩军计划,到1892年提前建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
1892年,日本外务相大木在议会中演讲,公开说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作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
由此可见,日本人早已经野心勃勃。
2.中国:清政府统治腐败,避战求和――可能性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到中法战争,中国一败再败,清政府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虽然一致主张抗战,但当时掌握清政府全部实权的慈禧太后却是主张避战,加上掌握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为了保持他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政治地位,保存北洋陆海军实力,长期以来也推行“避战求和”的军事方针,并且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
战前李鸿章在军事上极力避战求和,在外交上则推行“以夷制夷”,把解决中日“争端”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列强的“调停”上。
战争爆发后,继续奉行这一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
从一开始就给这场战争埋下了失败的果子。
3.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催化剂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对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问题上,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表现了不同的心态。
4.朝鲜:1894年,爆发东学党起义――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一次为反对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者而进行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迅速席卷朝鲜南部三个道。
朝鲜统治者在无力镇压的情况下向清政府求援。
日本则怂恿清政府出兵,阴谋把清政府拖入战争的陷井,为自己出兵制造借口。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秘密下达动员令,准备出兵朝鲜。
当清政府派兵入朝后,日本则以保护使馆为由,把军队开进朝鲜。
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两国同时撤军,反而增兵。
后来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回忆说:日本政府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促成中日关系的“彻底决裂”。
对照地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说明:1894年7月,日军在丰岛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
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因次年是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2.主要战役:战争分为两个阶段,主要有四场战役第一阶段(1894年7月-9月)主要战役(1)平壤战役: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正筹备她60岁生日的“万寿庆典”,她很不希望在自己的生日之际见到血光,玉树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
李鸿章则极力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方针,而日本却步步进逼,平壤战役爆发,平壤战略位置重要,清军将领执行李鸿章的命令,贻误战机。
主帅叶志超弃城而逃,使日军顺利占领平壤。
(2)黄海战役:引导学生读《黄海之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说明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装备相差不大。
中国战舰损失5艘,但主力尚存。
而指挥者不准出战,使日本轻易的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
第二阶段(1894年10月-1895年4月)(3)辽东之战:指图讲解,在李避战求和的方针指导下,清军败退。
利用小字和插图,揭露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4)威海之战: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清军未能乘日军登陆时出击,坐视敌人上岸,使北洋军陷入日军的夹击之中,最后全军覆没。
同时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联系洋务运动,加深对洋务运动没三.结果――清政府失败,签订《马关条约》1.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2.《马关条约》和以往的条约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自主回答)3.《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①割地增多,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②赔款增加,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列强制中国的经济③开埠深入,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设厂新增,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输出的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四、三国干涉还辽1.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在华的侵略权益。
①沙皇俄国早已企图霸占中国东北,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侵害了俄国的利益,直接构成对俄国独霸东北的威胁,影响其在太平洋的霸权,俄国成为三国干涉还辽的策划者。
②德国一方面想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一方面希望以此和沙俄勾结以减轻俄法同盟在欧洲对自己的压力。
③法国是俄国的同盟国,对日本的干涉问题基本上以俄国立场为转移。
2.过程及结果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已耗尽军事力量,无力与三国作战,被迫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白银3000万两作为交换条件。
五.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1.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对割地议和的态度。
割台消息传来,举国哗然,各阶层人民纷纷表示抗议。
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台湾人民更是痛心疾首“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上层人士草拟的《台民布告》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2.日军侵入台湾。
日本急于占领台湾,清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派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为割台专使,到台湾办理交割事宜,李经方不敢踏上台湾土地,美国顾问科士达出主意,把割台清单送到日本军舰上,台湾就这样被清政府出卖了。
3.台湾保卫战。
日军在台湾登陆后,台湾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
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两支部队互相配合,由北到南,抗击日本侵略者。
台湾军民在连续苦战之后,面临严重的困难,但是,清政府却传令沿海各省禁目援助台湾军民,甚至封锁去台湾的船只。
台湾最终被日本侵略者占领。
后记: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直接起源于朝鲜半岛,而这一次中国向朝鲜半岛出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失败,此次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不仅导致了随后的朝鲜亡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直接导致中国长时期的衰败几近亡国,朝鲜半岛上中国的战争失败足以颠覆中国大陆上的内部秩序,至此已经有了明确的历史印证。
中国人民在甲午战争后浴血奋战半个世纪之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才重新恢复了自己因甲午战争失败而一落千丈的国运。
六、教学思考:1.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主观原因(内因)①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落后(根本原因);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④清军装备落后。
客观原因(外因)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③武器装备先进。
2.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教训: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3.如何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大大加深←侵略进入新阶段←侵略新要求←割台湾和设厂。
适当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马关条约》内容、危害和影响三者间的关系,加深理解。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为何说其危害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①台湾岛战略位置更重要;②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分割世界新要求下,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贪欲,民族危机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