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第五章第四节
学前教育学一至八章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一至八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564b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b.png)
学前教育学一至八章知识点学前教育是指对学龄前(0-6岁)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将介绍学前教育学一至八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概述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儿童的发展和教育。
它涉及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等多个方面。
同时,学前教育也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评估和管理等内容。
第二章: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学前教育的基础。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儿童的生理发展、神经系统发展、运动发展和感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
第三章:儿童的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这一章节介绍了儿童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
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利于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第四章:儿童的语言发展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教学和语言评估等内容。
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并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第五章: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社会情感发展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发展。
这一章节介绍了儿童的情感认知、情绪管理、社会交往和道德发展等内容。
良好的社会情感发展有助于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第六章: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这一章介绍了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分类,并对各个阶段的儿童教育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第七章: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学前教育的核心。
这一章节介绍了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儿童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评估与管理评估和管理对于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和效果评判至关重要。
第五章第四节幼儿的自我意识(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第五章第四节幼儿的自我意识(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31bd6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5.png)
《幼儿心理学》教案
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第一阶段: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最初幼儿还不能意识到自己;不能将自己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
第二阶段: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
开始形成对身体各个部分的认识。
第三阶段: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
对自己整体形象的认识需要一段较长时间
“点红实验”
1.戏物-9~10月
2.“伙伴”游戏-12~15月
3.相倚性探索-18月:对应关系
4.自我认识出现-18~24月:摸“鼻子”
第四阶段: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
约2岁左右开始,“宝宝痛”“宝宝饱”
第五阶段:名字与身体联系。
“宝宝在哪儿?”——8~9月可作出回应;
3岁的孩子仍不会用代词“我”:倾向于用自己。
学前教育学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学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db6f1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a.png)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其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也叫学前公共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专业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
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原意为“儿童的花园”),他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时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1、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化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3、教育质量的提高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一)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为武昌蒙养院)。
(二)旧中国的幼儿教育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儿童团(抨击旧中国的幼儿园害了三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倡“生活化,平民化”的教育)。
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三)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1、历史的转折2、曲折起伏的前进3、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1)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多形式、多渠道发展(2)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1989年6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草案),并于1996年6月正式施行。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b8a1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4.png)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第一章幼儿发展
1.幼儿发展的概念和特点
2.幼儿发展的规律与因素
3.幼儿发展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4.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5.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6.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7.幼儿运动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第二章幼儿教学法
1.幼儿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2.幼儿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4.幼儿玩教结合的教学方法
5.幼儿艺术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6.幼儿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
第三章幼儿保健
1.幼儿保健的概念和内容
2.幼儿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3.幼儿营养与喂养
4.幼儿安全与事故预防
5.常见幼儿疾病及护理
6.幼儿常见疫苗接种规划
第四章幼儿心理学
1.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和特点
2.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3.幼儿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4.幼儿认知和智力的发展
5.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6.幼儿社会性和人际交往的发展第五章幼儿社会学
1.幼儿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幼儿社会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3.幼儿园的社会化教育
4.幼儿社会学中的家庭与社区
5.幼儿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发展
此外,还可以扩展学前教育学的其他专题,如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关系、家园合作、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设计等。
以上知识要点是学前教育学的基础内容,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学前教育学(第3版)-全套课件
![学前教育学(第3版)-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1577346529647d272852d9.png)
热爱孩子的原则
要求孩子的原则
教育一致的原则
全面发展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阐明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 家庭生活结构 家庭生活条件 家庭人际关系
(七) 阐述家庭教育的若干方法
讲解说理法 榜样示范法 表扬奖励法 批评惩罚法 提醒暗示法 实践活动法 陶冶感染法
(八) 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概况 (九) 述评孩子的在园表现 (十) 引导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丰富幼儿游戏活动的经验
要发挥园内教 育资源的作用
要利用园外教 育资源的优势
调动家长参与 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观察
一、 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要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 要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 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观察
二、 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策略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
二、 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
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
(一) 从教育的作用上分
音乐游戏
角色游戏
智力游戏
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
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
(二) 从教师的指导上分
(三) 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上分
(四) 从儿童认知的发展上分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价值
一、 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第一节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二、 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
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
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 五彩缤纷的区角活动 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 走进社会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三、 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
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
学历、职称 经验、特点 时段、性别
第一节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四、 责权并重的学前儿童家长
学前教育史第三、四、五章
![学前教育史第三、四、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9e054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5.png)
学前教育史第三、四、五章第三章:学前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本章将深入探讨学前教育的历史起源,分析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轨迹。
首先,我们会回顾古代文明中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初步认识和实践,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观念。
接着,我们将重点研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的变迁,以及启蒙运动如何为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奠定基础。
在本章的后半部分,我们将讨论19世纪工业革命对学前教育普及的影响,以及20世纪初教育改革者如何推动学前教育成为公共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此外,本章还将概述二战后学前教育的全球发展趋势,特别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及情况和政策支持。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本章将介绍学前教育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教育哲学,分析它们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我们将从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等角度,探讨儿童如何学习和发展,以及这些理论如何指导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此外,本章还将讨论关于游戏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游戏来促进学习。
我们也会探讨多元文化和包容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实施这些理念。
第五章:学前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法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原则和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会讨论如何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来设计课程,确保课程内容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接着,我们将探讨不同的教学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游戏化学习,以及它们如何帮助儿童建立知识体系和社交技能。
本章还将分析家庭和社区参与对学前教育成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最后,本章将讨论当前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数字工具和在线资源的使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学习体验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教育技术的挑战和限制,以及如何在保护儿童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学前教育原理第五章 环境创设
![学前教育原理第五章 环境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d3b876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9.png)
第二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择要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一) 讨论法 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讨论是贯穿于整个环境创设过程的,包括对环境主题的选择、区域空间的布 局、学习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区域活动规则的形成、环境的调整等内容的讨论。 (二) 操作法 操作法是教师和幼儿根据讨论达成共识,动手操作完成空间布局、材料搜集、制作及其投放,并开展活动的过程。 (三) 评价法 评价法是对环境的教育价值和适宜性等进行评估的方法。 (四) 探索法 探索法是根据环境评估的结果对幼儿园环境的空间布局、活动区设置和材料投放等进行探索性的调整的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二) 可控性 可控性指幼儿园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控制之下,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幼儿园里的各种教学、生活 用品、大小型玩具、基础设施等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和设计的,在具有教育性、安全性等特征的前提下才会让幼儿 使用。另一方面,可控性还表现为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调控和改变环境, 维持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三) 生活性 生活性是指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与游戏的场所,在环境设置上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充满生活情趣。在这样的 环境中,幼儿可以自由、方便、快乐地进行各种活动,无论有没有教师的帮助,幼儿都能便捷地利用环境中的设 施,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的影响。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与幼儿的生活相适应,与幼儿形成交流互动。例如,主题墙 的设计无论是春天的繁花、夏天的虫鸣,还是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第四节 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
二、 幼儿园精神环境设计的原则
(一) 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 和谐的幼儿园精神环境要求教师无条件积极关注幼儿园里的每一个幼儿。 (二) 尊重性原则 尊重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三) 鼓励性原则 鼓励性原则是指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多接纳、多支持、多赏识幼儿。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008aeda4028915f804dc24f.png)
链接
二、知识迁移的实现:为迁移而教
(一)教给幼儿基本的原理、概念,鼓励幼儿概括活 动经验 1、 利用具体事物支持幼儿的学习迁移 2、 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
迁移理论强调幼儿原有经验和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中的 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必须丰富幼儿在生活中的体 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幼 儿在学习中更好地迁移。
第二节 知识理解与幼儿教育指导
一、知识理解概述 (一)什么是知识理解 • 广义的理解意指一切揭露事物本质的过程,也是 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本质、规律的 一种思维活动。而狭义的理解特指个体利用已有 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 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去的过程。 • 一般而言,知识理解主要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 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 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
(二)材料的直观性与直观教学
直观可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 。 • 1、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 一种直观方式。 • 2、模象直观: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例如,各种 图片、图像、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等。 • 3、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幼 儿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 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第四节 知识迁移与幼儿教育指导
一、知识迁移概述
二、知识迁移的实现
一、知识迁移概述
(一)知识迁移的含义与分类
一般来说,迁移就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 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简单的说,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 一种学习的影响。有知识、技能的迁移,有 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迁移,有学习态度和 学习动机的迁移等等。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e6fbe0f61fb7360b4c6532.png)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在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尚未独立,相关思想主要散见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各种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93a6cd7376baf1ffd4fade3.png)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第五章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英国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
由此开创了近代贫民慈善学前教育的传统。
主要目的在于挽救贫民婴幼儿的生命,教育的成分微乎其微。
-—欧文创办了幼儿学校后来形成了一场运动。
产业革命的影响1840 福禄培尔创办了幼儿园,为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儿童接受社会学前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开始出现“双轨”倾向:一轨为中下层,一轨为中上层所设。
【总述】1835 法国率先开始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进程;40年代英国通过政府拨款形式,加强了政府对幼儿学校的控制;19世纪后半期,法美日等国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得到较大的发展,成为整个公立学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一节英国的学前教育一、17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期英国贫民政策中的幼儿保健和保育问题这种发端于英国的、作为贫民政策的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时近代欧洲幼儿教育设施的根源和胚胎。
二、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幼儿教育的开创和发展(一)背景:首先是幼儿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其次是初等教育的内容提早到幼儿阶段成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幼儿学校教育内容的基本特征;三是社会问题.(二)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运动是英国幼儿学校的著名领导人,于1920开办一所幼儿学校,堪与欧文(1816创办幼儿学校)并举,对19世纪欧美各国的幼儿学校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强调智育。
其教学方法是“开发教育方法":激发好奇心;从已知到未知;通过感觉教学;让孩子独立思考;把教育与娱乐结合起来。
为贯彻上述原则,设计了“阶梯教室"“教学柱”“教学架”“调换架"等教具.“发展课本"等教材—-把初等教育的内容下放到幼儿阶段——其幼儿学校的最高目标在德育方面—-对幼儿学校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英国政府的幼儿学校政策1840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视学官首次发出关于幼儿学校检查项目的训令,这时幼儿学校才真正成为国库补助的对象.三、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学前教育在英国,19世纪上半期主要是欧文的幼儿学校占主导地位,19世纪下半期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受福禄培尔幼儿园的影响,19世纪50年代福禄培尔幼儿由德国的伦克夫妇和别劳夫人传入英国.(一)伦克夫妇引进福禄培尔幼儿园的贡献最早向英国引入福禄培尔幼儿园的是伦克夫妇(二)伦敦福禄培尔协会的工作和幼儿教育的复活与发展1870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提倡的自由主义概念1876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我国是2007年实行)伦敦福禄培尔幼儿园协会普及福禄培尔教育方法,在英国,自引进福禄培尔幼儿园以后,幼儿教育的设施出现了“双轨制”的局面.第二节法国的学前教育奥柏林开办编织学校的活动,拉开了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历史的序幕.自1835年开始,法国政府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把托儿所视为公共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大一学前教育学每章知识点
![大一学前教育学每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8717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8.png)
大一学前教育学每章知识点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过程,旨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认知能力、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并为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做好准备。
第二章:幼儿发展心理学幼儿发展心理学研究幼儿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其中,主要包括幼儿认知、情感、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章:幼儿园教育计划与教学设计幼儿园教育计划是指为幼儿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
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结合学前教育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和方法。
教学设计则是具体实施教育计划的过程,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因素。
第四章:儿童游戏与玩具儿童游戏是幼儿自主、自发地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社交能力。
玩具则是儿童游戏的重要工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感官发展和智力发展。
第五章: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评价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是指针对幼儿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目标,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
设计好的教育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教育活动评价则是对教育活动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第六章:幼儿身心发展评估与干预幼儿身心发展评估是指通过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幼儿的身体、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
评估结果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促进健康发展。
第七章: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卫生与保健是指对幼儿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进行管理和保护的工作。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疾病和伤害的威胁,因此,保障幼儿的卫生与保健问题十分重要。
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幼儿疾病防护、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知识,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4c91a802020740bf1e9b1d.png)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功能第四节学前教育的效益第五节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第一节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第二节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第三章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专业发展第一节托幼机构教育与幼儿素养第二节朸儿教师的角色第三节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第四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第四章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理与策略第一节环境创设的原理第二节户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第三节户内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第五章师幼关系与互动的原理和策略第一节师幼关系的本质及其意义第二节师幼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特征:第三节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第六章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第一节班级的形式与功能第二节班级生活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节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第四节幼儿行为辅导第七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基础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理论流派与课程模式第三节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第九章因人施教的策略与方法第一节因人施教的原理第二节因人施教的策略与方法第十章托幼机构教育质量与质量评价第一节托幼机构教育质量与质量评价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由来和发展第三节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第四节对现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的评介主要有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托幼机构教育是有关组织机专业性,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化机构。
学前教育: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公有公育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事业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业。
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学前教育学重点
![学前教育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3b3d7bf242336c1eb95e1e.png)
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专门研究0-入学前儿童教育问题,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1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2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3、学前教育学的特点: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第二节、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学前理论的孕育阶段(原始社会-16世纪)(一)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教育公共教育思想的地位(二)亚里士多德第一次退出划分年龄阶段的问题,以七年分为一个阶段(三)昆体良注重语言的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观念形成的重大影响二、学前理论的萌芽阶段(17世纪-19世纪初)(一)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家1、《大教学论》2、《母育学校》是夸美纽斯为父母们编写的一本儿童教育手册,是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的专著,该书集中阐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3、《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根据“通过眼见耳闻来学习”的观点编写的带有插图的教科书,是直接放到儿童手里的读物(二)卢梭法国教育家,教育名著是《爱弥儿》,读书以人、自然成长发展的“自然教育”为基础。
教育主张是:1、提倡自然教育2、教育应注重儿童精神的存在3、特别重视感官训练贡献:1、“儿童的发现”2、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三)裴斯泰罗齐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孤儿教育之父”和“贫民教育家”学前教育论述:1、非常重视学前教育2、幼儿教育论就是家庭教育论3、提出直观教学的思想4、强调儿童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四)罗伯特·欧文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作《新社会观》。
欧文相信,人格是通过环境而形成的,并想用幼儿学校的实验来证明。
建立“性格形成新学院”。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阶段(19世纪中期)福禄贝尔德国著名教育家,在研究学前公共教育问题和划分学前教育方面起很大的作用。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大纲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d5284db844769eae109ed5c.png)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教育对象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 岁)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1、胎儿学校2、托儿所3、幼儿园4、托儿园所一体化5、幼儿班6、儿童福利院7、SOS 国际儿童村8、家庭教育三、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幼儿游戏和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训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学前教育思想最初出现在古代欧洲,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法律篇》2、亚里士多德著有《政治学》《伦理学》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世界图解》等4、卢梭著有《爱弥儿》5、裴斯泰洛齐著有《林哈德和葛多德》《葛多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福禄培尔著有《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他指出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他指出学前教育要全面。
他指出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
他指出学前教育要注意游戏化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著有《我的教育信条》等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著有《儿童的发现》《蒙台梭利法》《蒙台梭利手册》《儿童的秘密》等等,创办了儿童之家一方面蒙台梭利指出学前教育在确定自身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之前,只有了解了儿童心发展的特点,才能不压抑,不损害儿童潜在的能力,使儿童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
另一方面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和强化这种需要,必须通过自由活动、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
其次,教师要为儿童创设环境。
再次,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活动。
最后,要重视儿童的“自动教育” 。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教案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749e1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7.png)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2.掌握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分析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体能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4.学习编制学前儿童全面发展计划的方法。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1.什么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2.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3.学前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基本原则;2.常用方法;3.教育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体能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1.认知发展特点;2.情感发展特点;3.社交发展特点;4.体能发展特点;5.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其中的困境。
编制学前儿童全面发展计划的方法1.学前儿童全面发展计划的编写流程;2.学前儿童全面发展计划的制定方法。
教学流程第一节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内容1.什么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2.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3.学前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特点。
教学步骤1.引入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概念;2.介绍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3.分析学前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特点;4.学生讨论和总结。
第二节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内容1.基本原则;2.常用方法;3.教育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介绍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2.介绍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常用方法;3.让学生参与教育游戏的实践活动;4.总结学习收获。
第三节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体能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1.认知发展特点;2.情感发展特点;3.社交发展特点;4.体能发展特点;5.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其中的困境。
教学步骤1.介绍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和体能等方面的发展特点;2.分析学生在这些方面所面临的困境;3.提供相应的帮助和解决方案;4.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反思。
第四节编制学前儿童全面发展计划的方法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全面发展计划的编写流程;2.学前儿童全面发展计划的制定方法。
学前教育史第五章
![学前教育史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ed88955f48d7c1c709a14520.png)
• 上海大同幼儿园
• 上海劳工幼稚园
(二)私立幼稚园
1.厦门集美幼稚园 1919年2月,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厦门创办,为集美学校的一部分
2.北京香山慈幼院 1919年10月正式成立,主办者为熊希龄,目的在于济贫托孤,属于慈善 性质,采用欧美式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1932年颁布的《师范教育法》和1933年颁布的 《 师范学校规程》,对师范幼稚科的设立作了 具体的规定。
(一)南京女子中学
旅宁第一女学——粹敏第一女学——宁垣 属女子师范学校——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 范学校——南京女子中学
•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今译基尔帕特里克)
• 于1918年创立“设计教学法”。
• 其主要特点是:
•
打破学科界限,废除班级授课制,摒弃传统的教
科书,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
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确定
学习目的,设计学习内容,通过自行设计及操作,获
得有关知识与技能。
•
按照克伯屈的概括设计活动可分为建造设计、欣
⒈体现了民族性和“洋为中用”的精神; ⒉寓知识于娱乐之中; ⒊教育内容上对儿童的训练是多方面的; ⒋教育方法上灵活多样; ⒌封建主义的余毒和西方教会的影响。
二、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
(一)公立幼稚园
1.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下设的幼稚园 建立于1919年,招收3-6岁的幼儿,
多半系教员子女。游戏运动器具和恩物 等设备齐全。
1930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原名中国济难会) 创办,专门收容和抚育革命同志的子女,负责人为董健吾。 6.上海劳工幼儿园 1934年,在 陶行知的领导下,由其学生孙铭勋等人 创办于沪西女工区。 其宗旨为女工服务,向劳工的儿童(自断乳到8岁)实施教育,教育重点是 卫生健康教育,经费靠募捐。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dfc6fe3cb90d6c85ec3ac6e0.png)
2013-09-19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 个突出思想特点。 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 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 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数八股的 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 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 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 “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 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 很重视妇女教育。 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
2013-09-19 5
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向西方学 习西学、西艺的教育思潮。提出“自强”、 “求富”的口号,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 士大夫官僚主张仿效西方列强练兵制器,兴 办军工和民用企业,从事洋务活动首先要重 视培养洋务人才。
2013-09-19
6
2.资产阶级维新派对西方教育制度的宣传 (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主张 (2)康有为的《大同书》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教育制度, 其中包括学前教育制度。 (3)梁启超的《教育政策私议》 提倡设立两年制幼稚园,招收 5 岁以下的 幼童
镇”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2013-09-19
11
(三)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育婴堂和敬节堂的乳媪和节妇充当 注:乳媪(rǔ ǎo),乳母 训练保姆的教材诸如《孝经》、《四书》、 《烈女传》、《女诫》、《女训》、《教女遗 规》等,还有一些外国家庭教育书如日本天下 歌子《家政学》。
2013-09-19
2013-09-19 7
第二节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和实施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
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其中就包括了蒙养院制度,我国的近代学前教
育才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2013-09-19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229f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3.png)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介绍学前教育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畴;-探讨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关系;-论述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
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论述学前儿童的身体、智力、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章: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论述学前教育的目标,包括智力、语言、情感、社会、艺术和科学六个方面;-研究学前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学科知识、生活技能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第四章:学前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如观察法、活动法、研究法等;-研究学前教育的教学手段,如游戏、艺术、音乐、故事等;-论述学前教育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
第五章:学前教育组织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如托儿所、幼儿园、家庭教育等;-探讨学前教育的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作用;-论述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估和监控。
第六章: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与教育-探讨学前教育师资的基本要求和培养标准;-研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性。
第七章: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探讨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和互动;-研究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作方式和策略;-论述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历史发展-探讨不同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研究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论述学前教育对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的影响。
以上是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的简要介绍,每个章节都有更深入的细节和理论。
这些知识要点将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以及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学前教育学课件)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学前教育学课件)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ad483aba417866fb94a8edd.png)
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德育主要涉及的是个体 社会性发展,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学前儿童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内涵与历史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历史 中国古代,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各种礼仪伦常的
教育,由此各种礼仪伦常教育是童蒙教育的主要内 容。 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德育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 前儿童社会性的研究,使得学前儿童德育的理念开 始发生转变,德育的内涵向社会性方向延伸。
智育的意义还体现在它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审美、体育和社会交往等活动无不需要儿童良好的 智能作为基础。
通过智育,可以有力地促进儿童的语言表达和动手 操作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智能的发展与多元智能理 论
(一)学前儿童智能的发展 对学前儿童正确实施智育的必要前提是了解与掌握
儿童智能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规律和特点:
保护学前儿童的感觉器官。 发展学前儿童的各种感知觉,帮助儿童掌握社会感
知经验标准。 发展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二)培养学前儿童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重点是培养他们运用口头语言交往的能力。 对话性语言和叙述性语言。 了解文字符号的交际功能与意义。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学前期是儿童智能急剧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智能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儿童智能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多个发展
阶段, 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由低向高。
二、学前儿童智能的发展与多元智能理 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包括音乐智能、身 体运动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
学前教育原理第五章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
![学前教育原理第五章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393c3f76bd97f192379e982.png)
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
一、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简介
瑞吉欧·艾米里亚是一个拥有13万人口的小城, 位于意大利北部地区。该市在马拉古兹的发起和 领导下,依靠政府、社区民众的大力支持,经过 专业人员数十年的艰苦努力, 推出了一个颇具特 色的、堪称影响世界的幼儿教育体系。
二、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根底
进步主义思想和理论
〔四〕儿童教育生态学于现代学前教育
1、重视学前教育开展的生态环境的创设,树立持续性的开展观。 2、重视生态环境对儿童开展的价值,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 3、培养儿童的生态环境意识,开展适宜的生态环境教育。
四、儿童哲学
〔一〕儿童与儿童哲学 儿童具有儿童的智慧和独特的“思想〞,他们常常追问连成人都无 法答复的问题,也常常“口吐真言〞,“一语道破天机〞,这正是儿 童的神奇之处,也是令哲学家们惊叹之处。
是为儿童设计 重点放在教导 关注的是“儿童
的哲学教育方案,儿童喜爱智能方 的思维方式和儿童
或者说是针对儿童面。
的思考特质〞。
的哲学训练。 强调带着人和儿 童一起做哲学,
大人和儿童都可
在过程中受益、
有收获。
〔三〕儿童哲学与现代学前教育
1、尊重儿童的哲学。 2、尊重儿童独特的思维逻辑。 3、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
2.教育观 〔1〕教育应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并开展
其创造能力 〔2〕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 〔3〕重视社会支持和家长参与
3.教师观 〔1〕教师是儿童的倾听者 〔2〕教师是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 〔3〕教师是儿童的资源 〔4〕教师是研究者和学习者
4.课程观
课程目标
课程观
课程内容
课程形式
方案教学
四、关于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观察是游戏指导的前提
观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掌 握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所以,有效的 指导是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的。
.
案例:
角色游戏开始了,傅雷鸣今天做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
,来来往往。突然,张儒屹飞快地冲了过来,把傅雷鸣狠狠地撞了一下。傅雷 鸣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时一样 教育张儒屹不应该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张儒屹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 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 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 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 傅雷鸣边哭边说:"张儒 屹刚才把车开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 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 里去检查一下。张儒屹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 完,要求张儒屹和我一起扶着傅雷鸣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快给他 检查一下,他刚才出车祸了,张儒屹把车开得太快把傅雷鸣撞倒了。"于是,王 一帆医生就让傅雷鸣躺在床上给他象模象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张儒 屹:"你呀,一点也不懂事,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傅雷鸣的腿都断了,"说着 用手抬了抬腿,"不行,要住院开刀。以后你开车可要慢一点,记住了吗?" 张 儒屹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第五章 幼儿园游戏
.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指导
一、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不同角色
(一)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
1.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第一,合理的规划室内外的游戏空间。 第二,提供安全、适宜的游戏材料。 第三,要保证游戏的时长,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 2.为幼儿做好游戏前的经验准备。
.
(二)教师是幼儿游戏的观察者
.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指导 一、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不同角色
教师是幼儿游戏的 支持者
观察者 引导者 参与者 评价者
二、幼儿园游戏指导的基本要求
(一)幼儿是游戏的主体 (二)观察是游戏指导的前提 (三)把握好游戏指导的方式和时机
.
布置作业:
1.幼儿教师在游戏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2.幼儿游戏指导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幼儿园游戏
幼
游
幼
戏
儿
的
园
定
游
义
戏
与
的
价
分
值
类
儿
园
幼
以
儿
游
园
戏游Biblioteka 为戏基的
本
指
活
导
动
.
本章作业
1.阅读下面的情景,说一说果果是不是在游戏。 情景:在区域活动时,果果选择了图书区。进入图书区后,她 随意拿了一本书,坐在地垫上开始“阅读”。她翻页的速度很 快。起初,她还看一看书上的图画再翻页,后来干脆连图画都 不看了,只是专注于翻页。不一会她就翻到了最后一页。于是 她又开始从最后一页向前翻,就这样乐此不疲地翻着。 2.请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 3.请举例说明幼儿园游戏都有哪些? 4.名词解释:象征性游戏、结. 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
谢 谢!
.
介入方式
他手持飞机自顾自地在活动室 里飞来飞去,其他的同学没有 关注他,他飞了三圈后回到原 位。
经过老师的点拨,他又构建了 一盏灯、一门大炮,并把它们 放在飞机上,他高兴地请老师 .
教师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授了幼儿教师在游戏中的角
色(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 和指导幼儿游戏的基本要求,希望大家重视游戏 的开展和组织,让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最喜爱最 基本的活动
第一,引导不是掌控 第二,引导是“因势利导”
.
(四)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参与者
无论是内在干预还是外在干预,当幼儿开始表现出 所预期的游戏行为之后,教师就可以退出游戏或者当 一个无指导性的共同游戏者。这样可以让幼儿重新控 制游戏,促进幼儿的独立性发展。
.
.
(五)教师是幼儿游戏的评价者
一方面,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 游戏的兴趣点,而且能够为投放游戏材料、改进游戏活动、调 整教学计划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 的游戏指导行为,提升游戏指导的水平。
.
二、幼儿园游戏指导的基本要求
(一)幼儿是游戏的主体
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主题、内容、方式、材料等
.
案例 “娃娃家”里,一个小姑娘翻炒着锅里的
塑料玩具,炒好的“菜”太大根本装不进碗里 。她环顾四周,没有发现教师的身影。她随即 把塑料玩具扔在脚底下,竭尽全力把塑料玩具 跺成碎片。然后,把这些碎片重新放在锅里, 翻炒了一会,倒进碗里。教师并没有发现她的 小动作,她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快乐
1.端正观察的态度,尊重幼儿的游戏行为 2.观察的同时要进行思考
如小班幼儿自我调节活动的能力较差,往往长时 间的做一种活动,当“运输工”的幼儿反复装运玩具, 累得满头大汗也不知休息,教师观察游戏发现这种情 况,应及时帮助幼儿调配活动,建议他去当“交通警 察”,坐在岗亭里开红绿灯,从而获得休息。
.
(三)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
.
(三)把握好游戏指导的方式和时机
1.教师可以通过平行游戏的方式为幼儿提供行为示范; 2.通过共同游戏的方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复杂性; 3.通过与现实比照的方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 游戏更生动
.
适合的时机:
当幼儿游戏处于低潮时,当幼儿情绪不 佳时,当幼儿获得成功时当幼儿遇到技能 障碍时,当幼儿游离游戏情景时,当幼儿 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有困难时,当幼儿出 现负面行为时,当环境中产生不安全因素 时
.
怎样把握适合的时机和适当的方式 例:根据下表中幼儿的表现,判断是否需要教师的介入?为什么?
幼儿表现
判断是否 需要教师
的介入
青青仔细地观察墙上的飞机图 片。接着,他转身去取材料开 始构建。
他给同伴看他的飞机,当他发 现周围同伴对此没什么兴趣时, 便在原地反复摆弄自己的飞机, 脸上的笑容随之消失。
判断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