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体育教师招考试题--名词解释
2012下半年公开招聘教师体育试题
![2012下半年公开招聘教师体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09276552ea551810a68787.png)
2012下半年公开招聘教师体育试题(农村、大洼地区)第二部分:学科基础知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添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多少枚金牌( )A 、46B 、38C 、28D 、402.有8个队参加的排球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打多少场比赛( )A .28场B .56场C .7场D .16场3.篮球比赛中当双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被判为犯规属什么性质的犯规( )A 、技术犯规B 、违体犯规C 、侵人犯规D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4.当运动员( )的任何部分触及终点线后沿垂直平面时,即为到达终点。
A 、头部B 四肢C 、躯干D 、颈部5.课的平均心率与课前安静时心率的比值( )A 、练习密度B 、课的密度C 、运动指数D 、生理负荷6.背越式跳高起跳点距横竿投影线约为多少厘米处( )A 、60—80厘米B 、70—90厘米C 、50—90厘米D 、60—90厘米7.太极拳八动第五动为( )A 、左单鞭B 、左蹬脚C 、捋挤势D 、揽雀尾8.有人扶持手倒立练习时,保护者应站在练习者的( )A 、前方B 、后方C 、侧后方D 、侧前方9.跳远是人体腾越( )的一种技能A 、垂直障碍B 、水平障碍密 封线内 不得答 题10.由华佗模仿五种鸟兽动作编制的,所谓五禽是指虎、鹿、熊、猿和()A、鸟B、鹤C、鹰D、鸭11.接力赛跑时传接棒必须在本跑道规定的()米接力区内完成A、10米B、15米C、30米D、20米12.在双杠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为轴摆动A、手B、肩C、髋D、腰13.篮球运动1891年起源于美国,传入我国的时间是()A 、1900 年 B、1905年 C 、1895年 D、1910年14.手指挫伤后应立即进行()A、热敷处理B、加压包扎C、冷敷处理D、冷敷与按摩15.奥运会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体育盛会每()年举行一次。
体育教师考编真题及答案纯手总结.doc
![体育教师考编真题及答案纯手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c0f64a5d3169a4517623a325.png)
体育教师考编真题及答案纯手总结体育教师考编真题及答案(纯手整理总结)一、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分为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3、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4、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5、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6、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7、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8、路: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9、单元数学: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单元教学10、课堂常规: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11、体育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训练、锻炼的途径和办法12、田赛: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
13、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稍减慢运动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这些不适感觉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这种现象称之为第二次呼吸14、基准学生:指定作为看前目标的学生叫基准学生15、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16、维尔威克指数:是用两个以上的指标建立起来的一个相比教学模型,它只须测得体型中的身高、体重、胸围三个数据就可以进行评价。
其公式为[(体重+胸围)/身高]乘以百分之100。
17、脑震荡:头部受到外力打击或碰撞时,使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受到过度震荡,神经系统意识性障碍。
18、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二、填空:1.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形式有哪三种:自我评定、相互评定、教师评定2.新课程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哪五大领域,包括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2012中小学特岗教师体育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2012中小学特岗教师体育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三)](https://img.taocdn.com/s3/m/f0f492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a.png)
2012中小学特岗教师体育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三)2012中小学特岗教师体育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三)一、填空(每空1分)1121、营养素包括()、()、()、()、()。
2、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要求,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包括()、()、()、()、()。
3、减肥的目的不仅是降低(),更重要的是消除体内的()。
4、超过()分钟的()强度运动才能充分利用()来供给能量,从而达到消耗()、降低()的目的。
5、为了使运动时间达到()分钟以上,运动强度要适当,一般使运动后即刻的心率保持在()次/分钟左右为宜。
6、与运动同样重要的就是(),()不是不吃不喝,相反一定要保证一日三餐,而不能靠零食填饱肚子。
在食物的选择上要注意多吃()、()和()少吃()和()的食物。
7、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是()。
8()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这个()来推动。
()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它是()功能的一种表现。
9、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成人安静时的()为()次/分,学龄前儿童为()次/分。
10、在确定运动负荷强度时,可以用()间接地表示()。
()小于()没有明显的效果,大于()则容易损害健康。
所以适宜的()应在()之间,对应的()应在()。
11、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一般为()次/分,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能好的青少年,最高()可达到()次/分。
适宜的()=(最高-安静)*65%+安静时()。
12、判定运动负荷的大小从以下2个方面:一是()二是()13、意识的三剑客是()、()、()。
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
14、不同的运动项目可发展的意志品质是一、中长跑主要品质()次要品质()()。
二、体操、射击、田径、举重主要品质()、()。
次要品质()、()。
三、武术、滑雪、跳水、摩托车只要品质()、()。
次要品质()、()。
四、球类运动主要品质()、()、(),次要品质()、()。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9ec2ee79b6648d7c1c746ba.png)
名词解释1、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2、极点:在中长跑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身体感到特别不舒服,会出现胸部发闷、心跳急骤、腿软头晕恶心,步子发沉等现象,这就是极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列:左右并成一排称为列。
4、翼:队形的左右两端。
5、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6、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
7、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8、生物年龄:人体在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程度的快慢。
9、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一切准备过程。
10、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脉搏数除以安静时的每分脉搏数。
11、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取的过渡性练习。
12、体适能:个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3、练习轨迹:在体育锻炼中,身体或身体某些部位移动的路线。
14、终身体育: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体育的总和。
15、水平目标: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16、社会适应: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17、路:前后叠成一行称为路。
18、异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整体实力上相差不大。
19、单元教学: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或分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
20体育和健康课程: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1、超量恢复:体育运动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超出原来的恢复,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22、休克:人体遭受体内外强烈的刺激所发生的严重的综合症。
23、同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2012年体育教师招考复习题——名词解释
![2012年体育教师招考复习题——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ae3002d3169a4517723a3c7.png)
性;学校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主体发展目标。
4、初中体育教学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方法:表格式、文字式。
5、水平(学段)计划制订的基本要求:考虑各领域目标实现的整体性、考虑内容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熟悉内容标准目标之间的关系、遵循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按“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时数、对内容标准进行统筹安排。
6、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的要求:预先确定各项教材的排列方法、每次课教材的安排要考虑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一学期教材的安排要处理好纵横关系、各项教材的安排应考虑季节性。
7、教案:它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和要求,参照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生、场地、器材、组织教法、学法等实际情况制订的一节课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反映出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思想、业务水平、教学技巧和工作态度。
课时计划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师备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终形式。
8、案例: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一般是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角度来描述,涉及学生是如何按照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步一步向前运行的。
9、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从广义上来说,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28.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
23、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⑴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
⑵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结合。
⑶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
⑷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
⑸室外活动组织。
2012年体育教师招考复习题——名词解释
![2012年体育教师招考复习题——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c69025fbe23482fb4da4cb2.png)
名词解释1.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2.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3.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4.生物年龄: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
5.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
7.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
8.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9.体适能(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0.练习轨迹: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11.教育: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教师招考招聘体育名词解释总汇整理很全
![教师招考招聘体育名词解释总汇整理很全](https://img.taocdn.com/s3/m/1a2d15f9f78a6529657d53cd.png)
教师招聘招考体育名词解释汇总很全的第一章体育课程知识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3.社会适应:是指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的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5.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6.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7.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定向。
8.体育课程资源:一切能够支持与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具体来说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9.体育教材:体育教师指导学生体育学习的一切教育材料,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媒介,是体育教师要教,学生要学、练的对象。
10.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教材化的过程包括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编排和媒体化等工作。
第二章体育教学知识1.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机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2.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
3.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4.体育教学原则:是指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它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与始终。
2012中小学特岗教师体育t Word 文档 (4)
![2012中小学特岗教师体育t Word 文档 (4)](https://img.taocdn.com/s3/m/5ca9f77f1711cc7931b716c3.png)
2012中小学特岗教师体育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2012中小学特岗教师体育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把以和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低单杠等。
,,,,,,,,,,,,,,,,,,,,,,,,,,,,,,,,,,,,,,,,,,,,,,,,,,,,,,,,,,4.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
5.跳跃是小学的重要教材内容之一。
分为一般性跳跃、跳高、跳远等。
其中跳高的过杆姿势有、、。
6.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它们是:、、。
7.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
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与。
8.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三个部分。
9.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分为和两种形式。
10.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与的比例。
1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和两种。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为主要目的地必修课程。
其功能与价值是。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A.单脚B.跨跳C.跨步跳D.跳跃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的评价体系.A.全优发展B.健康发展C.全面发展D.自由发展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A.教学方式的转变B.教学行为的转变C.学习方式的转变D.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
包括()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5.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A. 7场B. 12场C. 8场D. 16场6.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7.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A.示范B.指令和口令C.教具与模型演示D定向直观标志8.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10.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A.用力动作B.摆动动作C.翻腾动作D.抛接动作11. 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仰卧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B.倒肩时,先举腿,再翻臀C. 倒立时,两手撑腰的两侧D.后倒肩时,同时举腿、翻臀12.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指()A.肺活量÷体重B.肺活量×体重C.体重×肺活量D.体重÷肺活量13.铅球投掷圈的直径是()A. 2.50米B. 2.135米C. 1.25米D.1.065米14.下列不属于体育课课中常规的是()A.上课仪式B.课中的要求C.课的结束D.器材的整理和归还15.新课程强化评价的()功能A.甄别B.激励C.选拔D.尊重16.标准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米A. 18 9B. 28 15C. 28 14D. 18 8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B.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叫列C.翼:指队伍的两端D.基准学生:每一排的排头称为基准学生。
2012南充蓬安教师招聘体育专业知识真题(题目不全,凭感觉回忆的,仅供参考,附答案)
![2012南充蓬安教师招聘体育专业知识真题(题目不全,凭感觉回忆的,仅供参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61b385727a5e9856a61a4.png)
1.短跑项目中的四个阶段(助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2.跳远的空中动作有(走步式)(挺身式)(蹲踞式)方式3.体育教学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4.影响跑的速度的因素(步频)和(步幅)5.体育教学分组的基本形式(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组)(友伴型分组)6.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
7.乒乓球台长(2.74)米,宽(1.525)米,高度(0.76)米8.足球球门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7.32米),从横梁下沿至地面的距离是(2.44米)9.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有哪些手法(直拳)(勾拳)(摆拳)等,基本步型仆步、歇步、弓步、马步、,有哪些腿法(弹腿)(摆腿)等。
10.体育运动中的投掷项目有哪些(铁饼)(铅球)(标枪)(链球)11.口令分为(预令)和(动令)。
12.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的具体任务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
13.体育教学的示范面(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师范)二、判断、多选1. 2009年8月8日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X)1.学生在哪个时期,速度素质增长得最快(B)时期。
A.8—10B.10—13C.13—16D.17—202.三级跳远的结构动作(ABD)A.单脚跳B.跨步跳C.腾空D.跳跃F.落地三、名词解释1.径赛:是以时间来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称为径赛。
2.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
3.密度:指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这一课总时间的比例。
它又可分为一般密度和专项密度。
4.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
分轨迹形式,轨迹方向和轨迹幅度三个方面。
5.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以及消耗的能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所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体育教师招聘试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含答案)(精品).doc
![体育教师招聘试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含答案)(精品).doc](https://img.taocdn.com/s3/m/0aa64947a8114431b80dd80d.png)
2012年体育教师招聘试题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3、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4、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5、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填空题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层次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精学类教材、简学类教材、介绍类教材、锻炼类教坦四类教材层次。
2、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主要表现在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o3、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为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课的组织教学、突发学件处理。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5、雌、地方、巽三级课程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保证。
2012年浙师大体育考试试题及答案(前部分全)
![2012年浙师大体育考试试题及答案(前部分全)](https://img.taocdn.com/s3/m/23443b2184254b35effd343f.png)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考试试卷[日期:2012-05-18]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 身体素质: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2. 肺活量: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3. 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4. 运动损伤: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
5.心理健康:是指人在情绪、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1. 根据生理学中氧的代谢程度来看,运动项目可分为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和混合运动。
2.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称为促进健康行为。
3.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层面的健康。
4. 某大学男生体重为60kg,肺活量为3300ml,其体质测试中肺活量项目的得分为 60 分;某女大学生50米成绩为8.6秒,则该单项成绩为 72 分。
5. 知信行理论是养成健康行为的较成熟模式,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
6. 现代奥运会每四举行一次,分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
7. 大学生体育学习锻炼和保健的原则主要有:健康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原则、体能发展和技能相统一原则、合理负荷和合理恢复相统一原则、自觉性与协同性相统一原则。
8. 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等。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01faf4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2.png)
名词解释:1、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1.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2.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3.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的,并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学过程4.身体练习:是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5.动作分类:是指以动作的性质、特点与作用为依据,把各种动作集合成类的过程;6.体育体制: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7.动作力量:人体通过肌肉收缩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8.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可把身体姿势分开始、动作过程9.体育手段:为实现体育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10.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所以通常又称为“科学群”11.动作节奏:指完成动作时,动作的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强弱和时间间隔的关系12.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13.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中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14.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15.应激性:机体和一切活组织对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发生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和特性叫做应激性;16.运动性贫血:在训练期间特别是训练初期或比赛期间Hb红细胞数减少,出现暂时性贫血想象称运动性贫血;17.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安静时60-100次之间;18.氧离作用:在氧分压低的组织内,氧合血红蛋白迅速放出氧,形成还原血红蛋白,称为氧离作用;19.身体素质:通常把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机能能力称为身体素质;20.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21.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22.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的时间长短;23.位移速度:在周期性运动中往往以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或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来表示;24.极点: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在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此时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疼、动作迟缓精神低落、简直不愿再运动下去,这种状态叫极点;25.第二次呼吸:出现极点后,如果运动者不停止运动,而是靠意志和毅力坚持下去,同时稍放慢动作速度,有意识地呼吸,过不久就会度过一难关,难受的感觉减轻或着消失,呼吸又变得轻松自如而有节奏,运动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26.疲劳:机体不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27.运动效果:是指经常从事运动练习的人在重复运动的影响下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和机能所产生的适应变化及良好反应;28.最大摄氧量:当人体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每分摄氧量达到最高水平;29.氧债:在进行剧烈运动的过程中,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量供应取决于物质的无氧分解,造成体内的氧亏负;30.血压: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31.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竭尽全力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32.运动处方: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指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的,周期性锻炼计划;33.有氧工作:指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量物质氧化分解进行运动的能力;34.无氧工作:指在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35.休克: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显着减少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组织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36.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进行分解,变成可吸收成分的过程;37.吸收:食物的可吸收成分透过消化管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38.学校体育管理: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39.教材体系: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的统一整体;40.运动负荷:指学生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41.定性评价: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可的质量作出的分析与评价;42.预先考核:指通常在学期初,为了解学生基础和特点所进行的考核;43.适应能力:44.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45.越位:指满足在对方半场内,较求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在该队员与对方球门线之间,对方球员不足两人的条件称越位;46.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差异,各组之间在整体实力上的差距不大,47.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48.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49.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50.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51.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52.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53.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54.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55.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56.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57.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58.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59.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60.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61.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62.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63.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64.悬垂: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动作;65.支撑: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高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动作;66.平衡:人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67.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68.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69.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70.纵队:指学生前后重迭组成的队形;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71.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等;72.路:指学生前后重迭成一行;73.技术细节:在不破环技术环节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技术结构;74.技术关键:技术关键是指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技术关键;75.课的结构: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76.课的类型:指根据课的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和专业的特点等因素所划分的课的不同种类;77.综合密度:指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78.专项密度:专项密度是指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79.淘汰赛:指在比赛过程中逐渐淘汰成绩差的队或个人最后赛出优胜者的方法;80.运动负荷: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81.语言法:指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82.目标教学法:设定教学目标,选择多种实现目标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达成目标的途径;如发展有氧耐力,可采用跑、跳绳、有氧操、球类活动等多种教学内容;83.主题教学法:设定教学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拓展,归纳主题特性;如合作跑,用接力跑,“开火车”等多种方法;84.分层教学法:专项教学,同质分组;给予适宜的活动处方;如篮球,进行A、B、C、D分组;85.信息教学法:借助媒体信息,演示教学内容,获取主要信息,利用VCD和录象带进行教学内容演示;86.创造情景法: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构思适合的情景,布置引起丰富想象的环境;87.区别对待法:关注个体差异,确保特殊学生受益,对弱质人群与不同爱好者,采用其他手段给予调整;88.简化技术法:竞技运动内容和规则的简化;设施、器材的改造;89.竞赛激励法:组织适合身心发展的竞赛活动,变换竞赛的方法与手段,提高运动兴趣;如篮球兴趣小组对抗比赛、轮流上场;90.游戏化教学:重组运动技能教法,适合水平阶段心理特性,构造欢乐天地;。
2012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试卷及答案解析(一)[1]
![2012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试卷及答案解析(一)[1]](https://img.taocdn.com/s3/m/39f66ca14b73f242326c5f11.png)
2012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和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的节奏与节奏相配合。
4、决定投掷项目远度的因素为出手的、、。
5、行进间跳远的四个技术环节是______、、、6、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骨骼起着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肌肉收缩是运动的。
7、标准篮球场长米,宽米,篮球圈上沿高,场中圈直径米7、28,15,3.05,1.88、排球场长米,宽米,进攻线距中线米;足球点球点距球门米8、18,9,3,9.15。
9、田径场上的场地、器材的长度或宽度是 1.22米的请列举出两个:、。
10、1894年法国教育家建议恢复奥运会,1896年在举行第一届。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计20分)1、排球比赛中A队队员在接发球时,用脚将球踢到了对方场内,裁判员判其违例。
()2、在接力跑中,每个接棒人都应沿跑道的内侧跑进。
( )3、体育评价应实现多样化,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4、径赛的距离应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 )5、跳远比赛中只要触接到跳板前沿红线就判试跳失败。
( )6、投掷比赛中丈量成绩以1厘米为最小单位。
( )7、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 )8、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 )9、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以高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
( )10、间歇锻炼法是指重复锻炼之间有合理的休整,它是提高锻炼效果的一种常用方法。
( )三、简答题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2、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10分)1、循序渐进的原则;2、全面锻炼的原则;3、经常性锻炼原则;4、区别对待的原则;5、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3、简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体育运动对骨骼结构与机能的影响;2、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3 、体育运动对肌肉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2012年中小学体育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2012年中小学体育](https://img.taocdn.com/s3/m/6d0d331f79563c1ec5da71c9.png)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体育试题第一部分(20分)一、名词解释(共4个,每个5分,共20分)1.体能2.间歇法3.反馈技能4.单元教学第二部分(40分)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请你将选择认为正确的字母填入括号内1.体育教师将某一教材内容按授课时数制定的教学计划应是()A.学年体育教学计划B.学期体育教学计划C.单元体育教学计划D.课时教学计划2.正规的排球比赛中,场上队员站位的轮换顺序应是()A.顺时针轮换B.逆时针轮换C.前、后轮换D.左、右轮换3.跳高技术是由四个不同的环节组成。
其中过杆动作属于哪个技术环节() A.助跑B起跳C.腾空D.落地4.标准篮球场的大小即长宽距离应是……………一(A.26米X14米B.28米XI5米C.30米X15米D.28米X14米5.现有8支球队参加比赛,比赛形式将采用单淘汰比赛制,共将有几轮几场比赛()A3轮X7场B.3轮X l2场C4轮X8场D.4轮X16场6.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镜面示范是()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7.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A.用力动作B.摆动动作C.翻腾动作D.抛接动作8.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C.运动感氖、表象运动、技能形成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应是从()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10.篮球技术中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指人体在跑进中采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其“三步”的动作特点是()A.一大、二小、二高B.一大、二大、二高C.-一小、二大、三快D.一小、二小、三快第三部分(40分)三、能力题(共5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的场地器材布置,有哪些基本要求?请予简述。
2012年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2012年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10eb06bb68a98271fefafc.png)
74、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现有运动项目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一、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1.跨栏跑的过栏技术,起跨腿是抬、伸、压,摆动腿是蹬、展、拉。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8、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的节奏相配合。
以鼻呼吸为主,以嘴呼吸为辅,呼吸均匀要有节奏。
10、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
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13、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15、现代奥运会于(1894)年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发起成立。
第二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8.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课教材种类的多少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综合课。
20.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细分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21.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_。
22.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由条件目标、过程目标和效果目标方面组成。
23.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24.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常用方法主要有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种。
26.体育教学中学练法包括自学法、自练法和自评法。
27.课堂常规一般包括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三个部分。
33、武术运动是手型有拳、掌、勾;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手法:推掌45.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
46、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
47、一节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其中基本部分是课的核心部分和主要部分,时间安排不应少于全课的五分之三。
2012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总汇(填空 选择 判断 名词解释 简答)
![2012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总汇(填空 选择 判断 名词解释 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d2f863d726fff705cc170ae5.png)
2012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理论专业知识总汇(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宝典一:填空题1、一个标准田径场,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跑道全长应为(400)米,半径为(36)米;分道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
2、某学校8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 7)轮。
4、人们通常把身体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五大素质。
5、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比赛将有(团体)和(单打)两个比赛项目。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7、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技巧)、(单杠)、(双杠)和(支撑跳跃)都属于体操教学。
8、跳高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组成。
9、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有(上挑式)、(下压式)和(立棒式)10、体育锻炼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11、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3分线半径(6.25)米。
标准排球场长(18)米、宽(9)米。
12、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
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13、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
14、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15、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1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17、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18、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19、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 ATP ),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2012年特岗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总汇(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
![2012年特岗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总汇(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b1f1c21703d8ce2f00662388.png)
�课育体节�3�周每为级年 9 至 5�课育体节�4�周每为级年 4 至 1 学小定规中标课新.79 、�材教类学简�、�材教类学精�为分计设容内学教将次层按准标程课�康健与�育体.59 。�时学 81=分学 1��分学 1 修必列系�题专育教康健��分学 1 修必列系�目项类 。习学行进式方习学种 7 等 。列系能技动运个�6�成分程课康健与育体中高将》准标程课康健与育体《.39 。�案方学教的作动术技一某�指是划计学教元单�下准标程课新.49
径田�中其。求要业毕的程课康健与育体到达可方分学个� 11 �满修生学�中年三中高
�答简
释解词名 断判 择选 空填�汇总识知业专论理试考聘招师教育体
。�格罗�是席主会委奥际国任现�行举年�6981�的会运奥届一第、521 米 �51.9�门球距点球点球足�米�3�线中距线攻进�米�9�宽�米�81�长场球排、421 .米�8.1�径直圈中场�)50.3(高沿上圈球篮�米�51�宽�米�82�长场球篮准标、321 .�地落�、�空腾�、�跳起�、�跑助�是节环术技个四的远跳间进行、221 。 )度角(、)量力�、�度速�的手出为素因的度远目项掷投定决、121 。� 盾矛的间之 平水的德品有已生学与求要德道的出提生学向师教过通会社�是盾矛本基的程过育德、021 。中之书科教 、准标程课科各和� 划计程课�类各学小中在现体体具�容内学教的学小中国我、911 。育德透渗�学教科各过通�是径途要主的作工育德校学、31 。成 组节环个四)核考绩成(改批业作、�导辅外课�、课上、课备是节环本基的作工学教、811 。 �式形助辅�的学教学小中是导指别个和学教场现、711 。备设或体媒、具工的息信递传互相及以�动活学教�行进生学和师教指是就段手学教、611 。� 盾矛的间之师教与生学�是盾矛本基的程过育教、511 。育 教础基民国的行实制强来下定确式形法立用家国由是��育教制强�叫也�育教务义、411 。科学的合结相�性用应和性论理�是�程课修必共公门 一的校学范师是�学科门一的律规育教学小、中和理原般一的育教究研是学育教通普、311 。制学代近的行实早最国中是��制学卯癸�的布颁年 3091、211 。度制个这了行执先首�馆文同师 京�在国我年 2681�的行推并出提式正斯纽美夸由是式形织组学教的�制课授级班�、111 。� ” 。人班接和者设建的展发面全体、智、德养培 �合结相 动劳产生同须必�务服设建化代现义主会社为须必育教“�是针方育教的段阶现国我、011 。� 动活会社的人养培的的目有�是质本的育教、801 。位地体主的习学生学现体以�程过价评与参生学让并�围范的定评绩 成习学入纳)神精作合与现表意情、度态习学、能技与识知、能体(的生学把》准标《、601 。趣兴 动运的生学发激�用作的动活戏游挥发分充�法方等)学教式复、学教景情、学教题主(用 采�点特的快育发心身而大较化变绪情、差较对相力解理和力制自生学级年 6�1 据根、501 则原性展发 、则原性趣兴、则原性康健、则原性育教 是则原条四的材教康健与育体学小中写编、401 。系体容内的程课建构标目域领据根并�域领习学个五应适会社和康健理心_康健体 身_能技动运�与参动运_为分划容内习学程课将�想思导指的一第康健据根》准标《、301 。法方价评和标目习学定确来性异差种这据根�异差体个的 面方等�能技动运�和�好爱趣兴�、�件条体身�在生学到意注分充程课康健与育体.201 。�长特术艺项 1 和能技动运项 2 握掌�是义含的 1+2�中程工”1+2“康健与育体.101 。划计学教程课的校本合适订制虑 情体具的校本合结并 �神精的准标程课据根应校各 �后以布颁准标程课的区地或家国在.001 。�动活育体区社与参�、�日动活子亲�、�业作庭家育体��是法做 种几的作合校家康健与育体 。式方要重的感任责会社和力能应适会社展发生学让习学程课康 健与育体过通是也它�势趋大一的展发育教础基代现为成经已�作合区社、校学、庭家.99 考�素因的面方多等�统传校学�、�件条地场�、�础基生学�、�量力资师�如�况
2012年公开招聘教师体育试题.答案doc
![2012年公开招聘教师体育试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a57fc75650e52ea55189887.png)
2012年公开招聘教师体育试题答案第一部分教学理论(5分)第二部分基础知识题(85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添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1、B2、A3、C4、C5、C6、D7、B8、D9、B 10、B11、D 12、B 13、C 14、C 15、D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身体练习 中小学学生健康2、身高 、 体重 、 肺活量3、运动参与 、 运动技能 、和 身体健康 、 心理健康 、 社会适应 。
4、基本体操 、 竞技体操 、 团体体操 、 辅助性体操 。
5、力量___、____速度___、 耐力 、___灵敏____、 柔韧 。
6、健身拳 、 健身棍 、 对练7、 2.43 、 2.248、起跑 、 途中跑 、 终点冲刺 9、助跑 、 起跳 、 过杆 、 落地10、 28 、 15 11、跨栏步 、 过栏时肢体的协调配合 12、蹲踞式 、 挺身式 、 走步式 13、上挑式 下压式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空1分,共15分。
1、∨2、∨3、× 4 、× 5、 × 6、∨ 7、 × 8 、∨ 9、∨ 10×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四、名词解释1、终身体育: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2、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3、田赛:是指运动会中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
4、步频: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脚交换的次数。
5、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作。
五、简答题1、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
(要求答4种以上)熟悉球性练习;原地高运球,左右手交替进行;原地低运球,左右手交替进行;原地体前左右手变向运球;行进间高运球;行进间低运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
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5、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7、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18、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19、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
20、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
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21、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现。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法(动作讲解)、直观法(动作示范)、练习法(完整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综合法、电化教学法、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尝试错误”教学法。
22、体育教学原则: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基本原则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
23、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⑴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
⑵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结合。
⑶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
⑷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
⑸室外活动组织。
⑹师生之间交融关系。
24、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
25、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和一系列基本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
26、分组教学: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领导下,分别进行练习和一种组织形式。
27、教学分组: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方便教学,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8、分组不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内容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9、分组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互相轮换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0、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
31、教材排列:指将教学内容按一定方式处理后,排出一种程序式系列。
以教材内容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按年级依次出现的,称为直线式排列;同教材在各个年级反复出现的,称为螺旋式排列;用直线式和螺旋式混合交错的,称为混合式排列。
32、学年教学计划: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级的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排列。
33、学期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表,它是把年度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两个学期的各项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文件,是教师编制教案的依据。
34、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教学进度,它是把某年级的某项材,按课次顺序订出每次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和组织教和教学进度,保证各项主教材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35、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36、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37、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38、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39、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40、体育课的结构: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
按认识规律和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一般由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
4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42、队形练习: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43、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4、专门性准备活动: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
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5、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
46、诱导练习: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肌肉用力的顺序和机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
47、辅助练习:是指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48、稳定状态:指人体活动时的一种机能状态。
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惰性的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和工作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称为稳定状态。
49、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50、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
51、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52、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
53、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
54、体质:人体的质量。
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55、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
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以及身体的姿态。
56、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