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第二框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教案

合集下载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教案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教案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目: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一、学习目标:1.识记:国家的含义、私有制产生的标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理解: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以及解体原因;奴隶社会的形成、生产关系的特点、历史进步性。

3.运用:结合史实,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解释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2.难点: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原因?三、导学指导与检测五、巩固诊断1.原始社会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A.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B.氏族议事会由全体成年人平等行使表决权C.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D.原始人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2.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劳动成品。

可见,在原始社会()①劳动者共同占所生产资料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③产品极大丰富为平均分配提供了可能④生产工具的简陋决定了人们的分配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A.铁制工具的使用 B.城市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C.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D.实行平均分配产品4.在奴隶制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C.奴隶的全部劳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D.奴隶主不把奴隶当人看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直到解放初期,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氏族公社生活:土地归村社公有;农业生产广泛实行共耕的形式;狩猎所获用原始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

这里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人人平等。

四川凉山的奴隶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阶级差别巨大。

奴隶在奴隶主家,没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干活的义务。

奴隶主层层剥削奴隶,随心所欲买卖奴隶、枪杀奴隶,奴隶们过着牛马不如、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案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高中政治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课题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单元第一单学科政治生活元年级高中一年研究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历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阶级的含义;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的重要标志和原因分析重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阶级的含义;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的重要标志和原因分析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教学进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话题导入: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谈起,并明导入新课确社会发展历程的一般规律。

(出产力和出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讲授新课1、预教材: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什么是阶级?学生研究思考讨论问题3.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4.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5.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什么?6.文明时代伴随奴隶社会而来,其原因有哪些?2、图片展现:新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和最低阶段。

归纳总结:人类漫长的童年是原始社会。

3、教师讲授:生产力的含义和三个要素4、深度思考: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怎样的特点?5、小组探究,合作研究:XXX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大地岛,送给岛上住民的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切成一块块布。

分给当地的每小我。

这使来访者XXX惑不解,其实这样的举动反映了当时居民仍然保持着平均分配的原始俗。

历史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奴隶社会

历史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奴隶社会

历史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奴隶社会教案主题:历史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奴隶社会教案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奴隶社会的定义与特征。

2. 掌握奴隶社会的主要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3. 理解奴隶社会的农业经济与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4. 了解奴隶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古代中国奴隶社会的定义与特征。

2. 奴隶社会的主要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3. 奴隶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奴隶社会的农业经济与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2. 掌握奴隶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图表。

3. 与奴隶制相关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并询问他们对奴隶社会的了解程度。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社会中的奴隶制现象,引发学生对奴隶制的思考和探究。

【探究】1. 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对奴隶制的了解与认识,鼓励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理解奴隶制的定义与特点,并找出支持观点的证据。

【整理】1. 组织学生共同整理奴隶社会的主要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并用图表或思维导图展示出来。

2. 引导学生思考奴隶制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劳动制度和生产方式。

【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整理成果,并与全班分享。

老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必要的补充。

2. 引导学生思考奴隶社会的优点与不足,探讨奴隶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奴隶社会的废除与替代制度的过程。

2. 探究奴隶制的延续与消亡的原因,分析与学生相关的现实社会问题,并引导其思考解决方法。

【总结】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奴隶社会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课后思考。

【延伸】1.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奴隶社会的更多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以复习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探究、整理和展示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第一节古代社会第二框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课堂导入〉提问:1)第一个人类社会是什么社会?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2)第二个人类社会是什么社会?人类社会将永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吗?(通过提问让学生重温旧知识,初步了解从奴隶社会开始,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讲授新课〉一、出示教学目标:[识记]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理解]简述奴隶与奴隶主出现的过程,它表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且不是从来就有的。

[运用]分析说明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二、讲解原始社会末期如何过渡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历程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的产生------贫富分化------剥削的产生---------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2、强调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先后顺序,以及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3、练习1)下列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A·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B·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国家—阶级D·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2)材料一:私有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材料二:阶级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阶级.问:⑴材料一中的“一定程度”指的是什么?(1分)⑵材料二中的"一定程度"和"一定阶段"各指什么?(3分)三、通过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过程,说明国家的本质四、通过练习,说明奴隶制的建立,虽然是历史上最野蛮的剥削制度,但它的建立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1、[辨析题]:奴隶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制度,因此,它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倒退答案:错。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10)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10)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能够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

2.科学精神:能够描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3.公共参与: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力量。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方法:五环教学法五、教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第一教学板块:原始社会(一)目标与导学:阅读课本P1-2找出下列知识点(学习要求:借助课本自主完成,同桌之间交流,统一答案)(1)原始社会的历史地位、时间跨度(2)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3)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特点(4)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5)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管理形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6)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特点(7)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关系特点(8)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标志(二)自学与探究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三)展示与评价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师生补充评析。

(四)教师进行重难点点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它由三部分构成: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其中,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分配制度)。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称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019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9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9年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国家、阶级等概念;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理解:(1)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2)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3)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4)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意义;(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6)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能力目标】能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说明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科学精神】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弘扬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2)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3)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4)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难点:(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2)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一)引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根本上讲,我们坚信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淸楚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现在在哪儿,我们将往哪儿去,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人类社会发展要经历哪些阶段?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足迹,理解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个发展阶段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5)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5)

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型新授课1.教学内容分析本框包含两目。

第一目“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阐述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特点及其主要矛盾、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第二目“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主要阐述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特点以及这两个社会中统治阶级剥削被统治阶级的方式,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讲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实质。

2.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初中历史课上对本部分知识虽有所接触,但政治的脉络与历史不同,政治更侧重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这一脉络。

刚接触这一部分内容,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必须结合重要的考古发现和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的分析,以便培养学生科学分析的精神,理性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

3.学习目标确定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要求1.1编写。

内容要求:“1.1 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1.政治认同:回溯历史,从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的学习中理解社会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最终会由适应发展趋势的阶级建立的生产关系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科学精神:从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中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3.公共参与:当代青年要不断学习社会发展历史,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

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4.学习重点难点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

政治教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政治教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政治教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本课教学目的:让同学们了解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各种社会的依次更替,都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而让同学们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确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本课基本要求:1、识记内容: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奴隶社会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份价值,叫剩余价值;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理解内容: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

3、活动内容: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收集有关报道,证实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本课教学课时:八课时本课教学过程:第一节古代社会一、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1、低下的社会生产力⑴、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人在地球上出现了。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⑵、人类历史发展的童年时代,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原始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远古人类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必须竭尽全力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以获得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但是,原始人的生存发展能力是非常低下。

⑶、从事生产劳动,需要借助一定的生产工具。

石器,作为人类制作的最初的工具,在原始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着决定的意义。

⑷、火的使用,特别是摩擦生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目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学设计创作不易,分享难得,请先下载再使用!持续更新,欢迎收藏专辑,分享给身边的老师来下载!一. 【教学设计思路分享】本课是新课改部编教材高中政治的第一堂课,为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本书所要学习的内容。

本设计首先把本册书的知识框架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梳理课与课之间的内在逻辑。

然后通过自主学习,自学展示,议题探究,延伸思考等环节,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和重难点的突破。

本目题设计了一个总议题和两个分议题。

通过议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

总议题:从原始社会演进到奴隶社会。

确立学习主线,明确本节课学习的范围,统领本目学习。

分议题一:漫长蒙昧岁月之原始社会,主要讲述原始社会的地位、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管理方式和解体原因。

分议题二:文明时代的开始之奴隶社会,主要讲述了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的产生、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特点、第一个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的出现及其本质等。

二.【学习目标】1.描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阐明社会基本矛盾在奴隶社会的表现。

3.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学习重点】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社会基本矛盾在奴隶社会表现。

四.【教学建议】本课的知识点多为叙述性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容易犯面面俱到的毛病。

特别是第一次教本册书的老师,感觉杂乱无章。

如果像讲历史一样讲政治,这是不可取的。

本课主要阐述在人类社会形态演进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学要以此为逻辑,对每一个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做重点讲述。

建议老师在把基础知识直接放给学生自学,然后让其展示。

从实际操作看,把基础知识放给学生自学比老师讲教材效果要好的多。

而对于教学的重难点,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及时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 第一课 课时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必修1)-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第一课 课时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必修1)-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教案

课时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标内容质量标准核心素养(1)描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本质特征水平1-1 知道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特点。

政治认同:奴隶社会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2)解释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水平2-2 理解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3)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水平3-2 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科学精神:科学分析和把握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

(4)描述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水平1-2 知道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5)解释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水平2-2 理解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政治认同: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文明时代的再跨越。

(6)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水平2-2 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科学精神:探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7)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水平2-1 评析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

政治认同:明确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生产力①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②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生产关系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想一想在原始社会为什么实行平均分配?提示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只有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才能保证社会成员的共同生存。

矛盾:泛指事物互相抵触或排斥。

文明: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思考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提示是历史的进步;奴隶社会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高中政治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高一政治备课组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国家、阶级等概念;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2.核心素养:结合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明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政治认同。

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意义。

2.学习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课前预习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状况:地位阶段(2)生产关系状况:(3)政治关系的特点2、私有制的产生(1)时间(2)原因(3)标志3.奴隶社会及其本质特征(1)阶级(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家的产生(5)奴隶社会的进步性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社会及其本质特点(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2)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4)主要矛盾2、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①产生原因②特点③建立条件④确立意义(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基本特征②主要表现③直接原因④根本原因(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②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③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本课知识小结】自主构建本课知识框架问题探究辨析:1、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 (2)

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 (2)

一、阶级统治的出现: 1、阶级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 2、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根本原因)
国家的本质: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二、文明时代的曙光: 1、生产力发展: 2、文字的出现:
一、阶级统治的出现: 1、阶级的产生 生产力——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 2、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二、文明时代的曙光: 1、生产力发展: 2、文字的出现: 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三、奴隶主和“会说话的的工具”:
7、在意大利罗马博物馆,有一件展品是当年在奴隶脖子上 的项圈,项圈刻有“抓住我,不要让我逃走”的字样。这 表明在奴隶社会 (D ) A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B 奴隶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C 奴隶经常大量逃亡 D 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一、阶级统治的出现: 1、阶级的产生 生产力——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 2、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二、文明时代的曙光: 1、生产力发展: 2、文字的出现: 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三、奴隶主和“会说话的的工具”: 1、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5分钟复习:
1.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 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 3.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最低级阶段是什么? 4.简单概括一下原始社会。 5.简述私有制的产生。
第一课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第二框
古代社会
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
一、阶级统治的出现: 1、阶级的产生
小故事: 美国有一个有名的肯尼迪家族。 在这个家族中有位年轻的冒险家.有一 次他和同伴去大森林中的一个原始部 落去考察,结果一去不复返。人们后 来发现在部落居住地四周的木杆上插 着许多人头,其中就包括这位小肯尼 迪。原来,这个部落一直保持着这样 的习惯:抓住俘虏立即处死。 思考: 原始人为什么会杀死俘虏呢?

1.1 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1.1 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人类的童年期——原始社会 (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生产力的特点: 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2)原始人为什么要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产品?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 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也 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
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对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
②私有制的出现巩固了当时的生产关系
③私有制的产生最终导致原始社会的解体
④私有制巩固了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D. 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2、“国家问题是一个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可以说, 也是一个被资产阶级的学者、作家和哲学家弄得最混乱的 问题。”国家在本质上是( )
A.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B.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 C.社会生活的领导者 D.阶级统治的工具
D
3.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
(2)生产力的特点:水平极其低下
(3)生产关系特点: 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形成平等 互助的生产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4)管理方式: 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在议事会由 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经济上,没有剥削,平等互助 政治上,没有压迫,民主平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下列有关原始社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高一政治第一课--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导学案设计

高一政治第一课--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导学案设计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课时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学习目标 :1.知道原始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2.理解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重点、难点)3.理解私有制产生的原因(重点)4.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难点)自主学习(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 旧石器 )时代1.两个阶段 (新石器 )时代共同()共同( ) 2.生产关系的特点 平等( ) 平均分配( )3.社会组织形式: 氏族(基本单位) 部落、部落联盟(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原因: ( )的发展... 4.. ....过程:( )劳动盛行, 生产资料转归( ), 私有制确立(标志是 )(二)奴隶社会( )阶级出现两大对立阶级(含义) ( )阶级奴隶主()生产关系的特点:( )主要矛盾:含义: 国 家:成立的目的:积极意义:当堂检测1.在原始社会, 人们一起劳动, 相互协作, 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平均分配所获得的劳动成果。

由此可知, 在原始社会 ( )①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③产品的极大丰富为平均分配提供了可能 ④生产工具的简陋决定了人们的分配关系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原始社会末期, 伴随着犁的发明和犁耕技术的使用, 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产品不断丰富。

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也慢慢解体。

原始社会解体过程( )①是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的过程 ②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缩小的过程 ③是私有制基础上阶级分化的过程 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过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国家是伴随奴隶的反抗, 以及奴隶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建立的。

这表明奴隶制国家()①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②是奴隶主与奴隶共同利益的维护者③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利益的调和者④是奴隶主维护其阶级利益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教师引导: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两极分化加剧,出现阶级,原始社会解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
议题活动:分组讨论,如何看待以下观点?阐述理由。
1.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2.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3.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存在。
我国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苏州、杭州的丝织业,台湾、广东的制糖业,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广东的冶铁业,等等,不仅有分工精细的手工工场,而且在城市和乡镇出现了买卖劳动力的市场。
议题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谈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4.奴隶社会的成就:
三、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封建社会的进步性:
3.封建社会的弊端:
四、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
3.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情感升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前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所以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我们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奴隶社会
教师引导: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和奴隶主的产生过程。
议题情境二:阅读史实材料
思考:
1.从材料中分析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
2.感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长期的压迫与被压迫,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
教师引导:
奴隶主阶级剥削压迫奴隶,奴隶阶级会奋起反抗,奴隶主阶级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建立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构进行镇压。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目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能力:通过分析史实材料,了解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 结合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增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

2.科学精神:明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理解社会形态更替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培养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教学难点封建制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想一想: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著名论断是?点拨: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著名论断是: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经历这些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第一课先来学习前四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复习初中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学习过程】总议题: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议题1:原始社会——人类漫长的童年视频展示:原始人咕噜一家的生活。

情景探究:看视频记关键信息,结合教材,概括视频中这一社会形态最接近教材中哪种社会形态,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括其主要社会特征。

交流展示:生:原始社会生活环境恶劣,严寒酷暑,经常遭遇野兽的袭击,使用的工具简陋,居无定所住在山洞里,采摘食物,食不果腹,没有医疗,高死亡率,总之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生: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

(绝大部分是用石头加工而成的简陋的石器)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那时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最近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一课 第二框 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_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一课 第二框 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_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一课第二框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_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二框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教材分析]本框讲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生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指出阶级统治的出现。

首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出现,在社会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统治与被统治的两个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其次,奴隶制国家作为奴隶主阶级统治和压迫奴隶阶级的工具随之产生。

说明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二层次,指出在奴隶社会,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首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金属工具的使用,在生产、生活和管理立,都需要不断总结、;继承、积累、传播和发展,从而文字便逐渐地出现了。

其次,:文字的出现,使人类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因此,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第三层次,指出奴隶社会建立于野蛮的剥削制度。

首先,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还占有生产劳动者奴隶。

奴隶毫元人身自由,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在奴隶主的强制下从事繁重的劳动。

其次,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剥削制度,不断强化国家机器,对奴隶进行残暴的统治。

最后,由于奴隶主对奴隶进行野蛮、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大批奴隶被折磨而死或纷纷逃亡i新的生泞工具不能得到应用,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奴隶主庄园的普遍衰落,说明奴隶制走到了它的尽头。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明确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掌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的辨证关系原理,知道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了解脑体分工的意义。

3)通过教学,使学生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及其后期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2、能力目标1)人类社会由没有阶级和国家的原始社会进入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奴隶社会,是生产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能力。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6)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6)

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一)政治认同:回溯历史,从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的学习中理解社会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最终会由适应发展趋势的阶级建立的生产关系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二)科学精神:从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中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三)公共参与:当代青年要不断学习社会发展历史,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各个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封建社会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二)教学难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各个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表现及原因;社会主义终将战胜资本主义三、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翻页笔、小蜜蜂(扩音器)四、教学用时:3-4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西游记》片段,思考回答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过渡:追寻文明起源,是人类共有的主动意识,我们追寻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明究竟有多么久远的历史,怎么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走到今天,有哪些历史的经验可以借鉴,今后会向何去?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

我们常常思考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思考一下,“我们从哪里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又是怎样的?(二)新课讲授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我们前面提到三个问题,第一个“我从哪里来”,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自己从哪里来呢?小时候我们常常问父母,父母总是说,我们是垃圾桶里捡来的,充话费送的?当然,现在我们能够从生物学知道我们是如何来的,那么人类到底是如何来的呢?女娲捏的?还是来自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故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人的出现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第二框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第二框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教材分析]本框讲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生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指出阶级统治的出现。

首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出现,在社会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统治与被统治的两个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其次,奴隶制国家作为奴隶主阶级统治和压迫奴隶阶级的工具随之产生。

说明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二层次,指出在奴隶社会,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首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金属工具的使用,在生产、生活和管理立,都需要不断总结、;继承、积累、传播和发展,从而文字便逐渐地出现了。

其次,:文字的出现,使人类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因此,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第三层次,指出奴隶社会建立于野蛮的剥削制度。

首先,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还占有生产劳动者奴隶。

奴隶毫元人身自由,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在奴隶主的强制下从事繁重的劳动。

其次,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剥削制度,不断强化国家机器,对奴隶进行残暴的统治。

最后,由于奴隶主对奴隶进行野蛮、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大批奴隶被折磨而死或纷纷逃亡i新的生泞工具不能得到应用,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奴隶主庄园的普遍衰落,说明奴隶制走到了它的尽头。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明确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掌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的辨证关系原理,知道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了解脑体分工的意义。

3)通过教学,使学生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及其后期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2、能力目标1)人类社会由没有阶级和国家的原始社会进入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奴隶社会,是生产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全面分析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3)使学生理解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和政治统治特点,掌握社会发展规律。

3、思想觉悟目标1)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经历一个阶级对抗的历史时期,这不是历史的倒退,要树立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信念。

2)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辨证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分析能力。

3)初步引导学生运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课程标准]1、教学内容奴隶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2、基本要求识记: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理解: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教学重点]1、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种种表现,尤其是文字的出现这一标志性特征。

[教学难点]国家的本质;奴隶制度既是一个最野蛮的赤裸裸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又曾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法、比较法、问题教学法。

[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禹的继承人是伯益,他是禹治水的重要助手,受到大家拥护。

但禹不给他实权,使他得不到锻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

相反,禹把实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启,并让启的亲信也掌握许多权力。

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及启,启在禹死后轻而易举地继承了禹的位置。

启开始了"家天下",即王位世袭制。

同学们还记得禅让制吗?(可请一位学生回答)世袭制是指贵族家庭世世代代相沿做贵族、君王或皇帝的制度。

禹死"传子",进入"天下为家"的时代,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漫长的原始社会终于走到了尽头。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制度是极其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和人身自由。

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发展到私有制,平等到贫富分化,这是社会的进步。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

讲解新课二、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板书)1、阶级统治的出现(板书)阅读p8-9第二正文段,思考:(1)奴隶的两个来源是什么?他们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p8"想一想")(2)第一个阶级社会是什么?在这种社会里,国家的本质是什么?1)阶级出现的原因和条件(板书)提问:阶级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的产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1)阶级产生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

(2)阶级产生的条件:原始社会末期,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劳动产品除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以外,还有一定的剩余。

于是,就使一部分人在可能剥削另一部分人;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这就使人剥削人成为客观的需要。

私有制的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①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阶级的出现。

提问:战俘成为奴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战俘成为奴隶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战争是战俘成为奴隶的直接原因。

劳动产品出现剩余,使剥削成为可能。

原始社会的生产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的劳动产品没有任何剩余,在氏族之间和部落之间的战斗中,被俘获的人很难摆脱被杀死的命运。

到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己生活,还能有些剩余,战俘才有可能成为供人剥削、役使的对象,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如:苏美尔人的语言中"奴隶"--"一个从山地走来的人"(东部山区的战俘),古印度称为"陀萨",是"敌人""外人"之意。

禹的儿子启强迫被讨伐氏族的成员做放牧牲畜的奴隶,称为"牧竖"。

提问:私有制的产生对战俘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私有制的产生,使剥削成为现实。

战俘不仅有保留来的条件,而且有保留下来的需要,因而沦为奴隶。

提问:最初的奴隶主是怎样出现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

一方面,某些氏族首领逐渐利用职权侵吞集体财富,于是拥有大量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这样需要增加人手来为他们干活;另一方面,其他劳动者又不愿意受他们支配。

因此,这些氏族贵族就用强迫的手段,强制战俘劳动,榨取劳动成果。

这些氏族首领就成了最初的奴隶主,而战俘就成为最初的奴隶了。

②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战俘成为最初的奴录(奴隶的一个重要来源)氏族首领则变为奴隶主。

提问: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对奴隶的另一来源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随着交换的发展,氏族成员之间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遇到天灾人祸时,穷人不得不向富人借债。

当穷人无法还清债务时,就往往被迫把子女和自己卖为奴隶,这样便出现了另外一种奴隶——还不起债的奴隶(奴隶的另一个来源)。

提问:社会上第一次形成两大对立阶级是什么?请谈谈它出现的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P9③随着奴隶劳动日益普遍,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一个是奴隶主阶级,一个是奴隶阶级。

随着阶级的出现,使原来为整个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氏族机构逐渐瓦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出现了。

2)国家的本质: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板书)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私有制、阶级是国家产生的基础,三者的产生最终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剩余产品→战俘奴隶、债务奴隶(氏族首领→奴隶主)→阶级的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国家出现巩固题:按时间顺序排列:()①生产力发展②国家的产生③阶级的出现④贫富分化(剥削的产生)⑤个体劳动的盛行⑥私有制的产生(氏族制度的瓦解)预习题:1、阅读p9最后正文段及p9-10的小字材料,思考:(1)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什么?(2)进入奴隶社会后,农业和畜牧业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显著的发展;另外,手工业开始兴起,商业和城市也开始繁荣。

本材料说明了什么?2、阅读p10第一正文段,思考:(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2)从哪个社会开始,有了文字的记载?(3)文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2、文明时代的曙光(板书)1)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比原始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

(板书)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农业和畜牧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显著发展。

此外,手工业兴起,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都说明原始社会的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

提问:金属工具使用是什么发展的标志?它的使用会带来哪些变化?金属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应用于生产会给农业带来很大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业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发展以后,生产出多余的产品要进行交换,它们又促使什么的繁荣?通过交换促使商业繁荣,商业的繁荣又带动城市的繁荣。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板书)①原因:必要性:由于组织生产、经营商业和治理国家的需要。

可能性:在生产发展的基础。

甲骨文、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从奴隶社会开始,就有了文字记载,我国从商朝开始。

②文字的出现有利于生产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继承、积累和传播,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③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3、奴隶主和"会说话的工具"(板书)1)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还占有劳动者奴隶。

人类社会虽然进入文明时代,但奴隶制是一个最野蛮的剥削制度。

奴隶主不仅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劳动者奴隶。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被当做"会说话的工具",在奴隶主的强制下从事繁重的劳动。

是一个野蛮的剥削制度。

(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看)。

提问:P12”阅读与思考“,说说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巩固题:“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奴隶主不仅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生产劳动者—奴隶。

举例: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状况、我国商朝的“酒池肉林”的情景。

3)奴隶社会后期,奴隶主野蛮、残暴的剥削和压迫,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奴隶主把从事体力劳动看作是最卑贱的事情,奴隶在奴隶主的皮鞭棍棒之下从事繁重的劳动,因此对劳动毫无兴趣。

往往以破坏工具,虐待牲畜等方式进行反抗。

4)奴隶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①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不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P11奴隶在奴隶主的皮鞭棍棒之下从事劳动,往往以破坏工具、虐待牲畜等方式进行反抗。

这样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在生产中便得不到广泛的应用。

②奴隶主庄园普遍衰落。

由于奴隶主对奴隶野蛮残暴的剥削和压迫,使得大批奴隶被折磨致死或纷纷逃亡,造成奴隶主庄园的普遍衰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