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 2

合集下载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化疗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临床上常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原理设计出许多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

但是,有些联合用药的先后顺序会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药物的周期特异性对疗效及毒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联合化疗的用药顺序是有讲究的。

细胞周期特异性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时相敏感,甚至G0。

包括: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铂类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某些时相敏感,对G0不敏感。

包括:抗代谢药物(S期)、长春碱类(M期)肿瘤细胞周期:G0期(静止期)—G1期(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M期(有丝分裂期给药时应遵循的原则(1)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毒性,清除率等。

如紫杉醇与顺铂联用时,顺铂会延缓紫杉醇的排泄,加重不良反应,联用时须先给予紫杉醇。

(2)刺激性原则先用刺激性大的。

因治疗开始时,静脉尚未受损,结构稳定性好,药液渗出机会少,药物对静脉引起的不良反应小。

(3)细胞动力学原则对于生长较慢的实体瘤,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如:多种实体瘤;对于生长较快的肿瘤,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绒癌,白血病等。

1.对增长缓慢的实体瘤,可先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增殖期及部分G0期细胞,使瘤体缩小,而驱动G0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继而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杀灭。

2.对增长快的肿瘤如急性白血病,宜先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伤其他各时相的细胞,待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时再重复上述疗法化疗前药物的使用1. 紫杉醇(ptx)类目的为抗过敏处理。

化疗前 12 小时口服 10 mg 地塞米松,国产地米一般为 0.75 mg,所以一般口服(po) 13 片,即 9.75 mg。

化疗前再用 10 mg 地米静脉冲入,然后静滴(ivggt) 400 mg 西米替丁,紫杉醇半小时前还需苯海拉明 20 mg 肌注(im)。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抗肿瘤药是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DNA损伤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细胞的DNA结构,使肿瘤细胞的DNA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进而引发细胞周期的异常,导致细胞死亡。

常见的DNA损伤类药物包括化学药物顺铂、牛蒡子酸以及放射线治疗等。

2.细胞周期调控剂: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周期节奏异常,细胞增殖加速。

细胞周期调控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使之停滞在其中一特定阶段,阻断细胞周期的进一步发展。

典型的细胞周期调控剂有紫杉醇、长春碱等。

3.蛋白质和酶的抑制剂: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蛋白质同源物的合成、酶的活化和抑制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特定的细胞蛋白质合成和酶的活化过程,以达到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常见的蛋白质和酶的抑制剂有多西他赛、伊马替尼等。

4.免疫调节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诱导机体的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识别和杀伤。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白介素等。

5.靶向治疗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靶点或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靶向EGFR的药物、靶向HER2的药物以及靶向VEGFR的药物等。

根据对肿瘤生物学特征的认识,抗肿瘤药物也可以根据作用靶点进行分类,包括:1.细胞分裂相关的靶点:例如微管靶向类药物如紫杉醇和长春碱,作用于微管蛋白,阻碍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2.DNA损伤修复相关的靶点:如顺铂和碱基损伤剂,通过干扰DNA的正常修复过程,导致细胞死亡。

3.细胞增殖相关的靶点:如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信号传导,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4.血管生成相关的靶点:如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阻止肿瘤血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5.免疫相关的靶点: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从而抗肿瘤效果明显。

肿瘤简答题完整版

肿瘤简答题完整版

v1.0 可编辑可修改1.请简述霍奇金淋巴瘤(HL)有哪几种亚型(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①淋巴细胞为主型(LP)②结节硬化型(NS)③混合细胞型(MC)④淋巴细胞衰减型(LD)附带:在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ABVD方案中,A 指什么B 指什么V 指什么D 指什么Answer: A 指阿霉素ADM ,B 指博来霉素BLM, V 指长春花碱VLB, D 指氮稀咪胺DTI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CHOP方案中,C 指什么H 指什么O指什么 P指什么Answer: C 指环磷酰胺CTX,H 指阿霉素ADM, O 指长春新碱VCR,P 指强的松PDN。

2.简述多药联合化疗原则①药物作用的机理不同、②药物作用的周期&时相不同、③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不要叠加、④联合化疗方案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

3.简述肺癌化疗策略①SCLC(小细胞肺癌)一旦确诊,不论临床分期如何;②NSCLC(非小细胞肺癌)依不同分期而定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晚期肺癌姑息化疗腔内注射3.甲状腺癌病理分类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和非分化型两大类,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性腺癌,非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4.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最常见,占60-70%;40岁以下女性多见;恶性度低,发展缓慢;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出现早、范围广、发展慢、囊性变;预后好,5年生存率90%以上。

5.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甲状腺肿物或结节(2)局部侵犯和压迫症状压迫气管:气管移位、呼吸困难侵犯气管:咯血、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声嘶、呛咳巨大甲状腺肿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3)颈淋巴结肿大(4)远处转移相关症状:咳嗽、咯血、骨痛6.哪些甲状腺结节应考虑甲状腺癌(1)男性与儿童患者(2)有颈部放射史(3)短期内突然增大(4)出现压迫和侵犯症状(5)肿块质硬,表面粗糙不平(6)肿块固定,不随吞咽活动(7)伴有颈淋巴结肿大(8)CT或X线提示有砂砾样钙化7.肿瘤三级预防的概念和内容(1)一级预防鉴别癌的危险因素和病因,提高机体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方法: 鉴定环境中致癌促癌剂,建立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方法,改变不良习惯。

肿瘤简答题完整版

肿瘤简答题完整版

1.请简述霍奇金淋巴瘤(HL)有哪几种亚型(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①淋巴细胞为主型(LP)②结节硬化型(NS)③混合细胞型(MC)④淋巴细胞衰减型(LD)附带:在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ABVD方案中,A 指什么?B 指什么?V 指什么?D 指什么?Answer: A 指阿霉素ADM ,B 指博来霉素BLM, V 指长春花碱VLB, D 指氮稀咪胺DTI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CHOP方案中,C 指什么?H 指什么?O指什么? P指什么?Answer: C 指环磷酰胺CTX,H 指阿霉素ADM, O 指长春新碱VCR,P 指强的松PDN。

2.简述多药联合化疗原则①药物作用的机理不同、②药物作用的周期&时相不同、③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不要叠加、④联合化疗方案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

3.简述肺癌化疗策略①SCLC(小细胞肺癌)一旦确诊,不论临床分期如何;②NSCLC(非小细胞肺癌)依不同分期而定◊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晚期肺癌姑息化疗◊腔内注射3.甲状腺癌病理分类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和非分化型两大类,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性腺癌,非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4.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最常见,占60-70%;40岁以下女性多见;恶性度低,发展缓慢;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出现早、范围广、发展慢、囊性变;预后好,5年生存率90%以上。

5.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甲状腺肿物或结节(2)局部侵犯和压迫症状压迫气管:气管移位、呼吸困难侵犯气管:咯血、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声嘶、呛咳巨大甲状腺肿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3)颈淋巴结肿大(4)远处转移相关症状:咳嗽、咯血、骨痛6.哪些甲状腺结节应考虑甲状腺癌?(1)男性与儿童患者(2)有颈部放射史(3)短期内突然增大(4)出现压迫和侵犯症状(5)肿块质硬,表面粗糙不平(6)肿块固定,不随吞咽活动(7)伴有颈淋巴结肿大(8)CT或X线提示有砂砾样钙化7.肿瘤三级预防的概念和内容(1)一级预防鉴别癌的危险因素和病因,提高机体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方法: 鉴定环境中致癌促癌剂,建立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方法,改变不良习惯。

抗肿瘤药物本

抗肿瘤药物本

雄激素
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激素减少雌激素分泌,对抗雌激素
晚期乳癌或 乳癌骨转移
他莫昔芬
雌激素竞争 性拮抗剂
乳腺癌;卵巢癌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抑制淋巴组织, 使淋巴细胞溶解
急慢淋;霍杰金病 恶性淋巴瘤; 非霍杰金淋巴瘤
有机磷中毒_______和_______ 苯二氮卓类中毒_______ 硫酸镁注射过量_______ 氯丙嗪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_______; 帕金森、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_______; 氯丙嗪急性中毒,升压药_______ 碳酸锂中毒_______ 吗啡急性中毒_______ 强心苷导致的心律失常_______ 铁剂过量_______ 肝素_______;香豆素类_______
选择性不高,多数能引起造血系统抑制、胃肠道黏膜损害、肝损害等。
瘤细胞可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主要干扰DNA合成,也能抑制RNA合成,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共性:
目前较常用的药物有:
甲氨蝶呤(MTX)
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MTX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5-Fu) 药理作用 1. 在细胞内经活化途径生成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5F-dUMP),与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共价结合,抑制此酶的活性,使脱氧胸苷酸缺乏,DNA合成障碍。 2. 5-Fu的代谢物氟尿三磷结合到RNA,影响其功能。
02
减低药物的毒性
03
从抗瘤谱考虑 胃肠道腺癌 宜用氟尿嘧啶、塞替派、环磷酰胺、丝 裂霉素等。 鳞癌可用博来霉素、甲氨蝶呤等。 肉瘤可用环磷酰胺、顺铂、多柔比星等。
给药方法 联合用药方案 大剂量间歇疗法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这类药物又称抗代谢药 特异性地干扰核酸代谢,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繁殖 主要作用于S期,属周期特异性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护理用)

抗恶性肿瘤药(护理用)

五、激素类——影响体内激素平衡
(二)雄激素:甲睾酮、丙酸睾丸酮等。 • 优点:直接对抗雌激素、对抗催乳素,抗乳腺癌。 • 缺点:轻度男性化。 (三)雌激素:乙烯雌酚。抗前列腺癌。
抗恶性肿瘤药的不良反应都 有哪些呢?
骨髓抑制:常见 胃肠道反应 毛囊毒性:脱发 心脏、肺、肝、肾、膀胱、神经及耳毒性 过敏反应 免疫抑制
• 羟基脲:抑制核苷酸还原酶
二、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
• (一)烷化剂-环磷酰胺:其代谢产物——磷酰 胺氮芥,与DNA发生烷化反应,破坏DNA的结构与 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抗菌谱广,为 目前常用的烷化剂。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
(不良:骨髓抑制)
• (二)抗生素-丝裂霉素:与DNA双链交叉联结,使部分 DNA破裂。抗菌谱广,为治疗消化道癌常用药 。(不良:
骨髓抑制)
抗生素-博来霉素:与DNA结合,使DNA单链或双链 断裂。主要用于鳞状上皮癌。(不良:肺毒性最为严重,与剂
量有关)
• (三)铂类化合物-顺铂:与DNA上的碱基形成交叉联结, 破坏DNA的结构。抗菌谱广,可根治睾丸肿瘤。 (不良:
肾毒性)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 物
多柔比星: • 机制:直接嵌入DNA碱基对之间,破坏DNA模板作
胞不能自行合成,需从外摄取。L-门冬酰胺酶可将门冬 酰胺水解,使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而正常细胞能自 身合成此氨基酸。因此,药物表现出选择性。
五、激素类——影响体内激素平衡
• 概述:多种癌症与相应的激素失调有关系。因此 本类药物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 优点:无骨髓抑制作用 • 缺点:激素作用广泛,使用不当可诱发较多不良
致突变、致畸、致癌
抗肿瘤药如何联用呢?

治疗恶性肿瘤药物PPT课件

治疗恶性肿瘤药物PPT课件
治疗4年后,与正常人相比,发生第二个癌症的可能性 增加20~30倍。 ❖ 长期使用环磷酰胺(CTX):易患膀胱癌; ❖ 雄激素:肝癌; ❖ 胎儿期母亲使用合成的女性激素,女婴出生后至青年期: 阴道癌。 ❖ 其它药物: ▪ 氯霉素、保泰松:抑制骨髓(再障,白血病) ▪ 非那西丁:肾盂的过渡细胞癌
32
四、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15
CCSNA
E
CCSA
E
C
C
16
二、合理用药
(一)细胞数量与疗效 1.恶性肿瘤的生长过程 (1)开始治疗时:1010~12(约10~1000g) (2)缓解: 109~10(约1~10g) (3)完全缓解:≤ 106 (约1mg) (4)治愈:→0 2.化疗效果与肿瘤细胞的数量有关 ❖ 化疗药物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一定剂量的有效药物杀
灭一定比例(而不是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
17
二、合理用药
3.生物反应调节剂(免疫疗法) ❖ 生物反应调节剂遵循零级动力学规律。一定的免疫活性
细胞或中间物质消灭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 ❖ 现有的免疫治疗方法只能在残存肿瘤细胞数量很少条件
下发挥作用,多作为辅助手段。 ❖ 积极寻找能促进、加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方法,使治疗水
20
二、合理用药
(三)每个治疗周期长短的设计 ❖ 一般主张至少应包括几个细胞增殖周期。 1.增殖周期时间短的肿瘤(其生长比例较大): ❖ 一个增殖周期内反复应用抗肿瘤药2~3次,疗效明显增加,
因为药物对周期时间短的肿瘤可以大量杀伤肿瘤细胞, 而相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不大,可以达到安全缓解,甚至 治愈。 2.增殖周期与正常细胞相近的肿瘤: ❖ 疗程安排很难避免毒性,疗效较差。
4、疗效与肿瘤生长比例相关
5、有些部位(如颅内)药物不能进入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

31.抑制微管聚合的 抗癌药物是
A.鬼臼毒素 B.阿糖胞苷 C.长春新碱 D.紫杉醇 E.巯嘌呤
答案
答案
32 . 通 过 嵌 入 DNA 中 干扰转录过程阻止 RNA 合 成 的 抗 肿 瘤 药 物是
A.放线菌素D
B.多柔米星
C.羟基脲
D.柔红霉素
E.紫杉醇 答案
33 . 直 接 影 响 DNA 结 构与功能的抗肿瘤药 物是 A.博莱霉素 B.阿糖胞苷 C.丝裂霉素 D.紫杉醇 E.顺铂
A型题
1.阻碍细胞有丝分裂 的抗癌药是
A.阿霉素 B.氟尿嘧啶 C.长春新碱 D.甲氨蝶呤 E.以上都不是
2.烷化剂中易发生出 血性膀胱炎的抗癌药 是
A.氮芥 B.环磷酰胺 C.马利兰 D.长春新碱 E.卡氮芥
答案
答案
3.有细胞周期特异性 的抗肿瘤药物是
A.5-氟尿嘧啶 B.环磷酰胺 C.阿霉素 D.氮芥 E.塞替派
4.抑制二氢叶酸还原 酶的抗肿瘤药是
A.顺铂 B.阿霉素 C.环磷酰胺 D.5-氟尿嘧啶 E.甲氨蝶呤
答案
答案
5.烷化剂中易诱发出 血性膀胱炎的药物是
A.甲酰溶肉瘤素 B.卡氮芥 C.环磷酰胺 D.苯丁酸氮芥 E.氮芥
6.治疗绒毛膜上皮细 胞癌和恶性葡萄胎疗 效最差的是
A.6-巯基嘌呤 B.喜树碱 C.甲氨蝶呤 D.放线菌素D E.博莱霉素
第四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第一节 抗和来源分类
1. 烷化剂 2. 抗代谢物 3. 抗肿瘤抗生素 4. 抗肿瘤植物药 5. 激素 6. 其他类
(二)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1.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2. 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3.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4.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5. 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6. 其他

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2

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2

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2
抗肿瘤药物联合化疗原则
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设计出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而毒性增加不多。

联合用药有先后使用的序贯疗法,也有同时应用的联合疗法。

一般原则如下。

1.继用周期特异性药物杀死之。

相反,对生长比率高和肿瘤如急性白血病,则先用杀灭S期或M期的周期特异性药物,以后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其它各期细胞。

待G0期细胞进入周期时,可重复上述疗程。

此外,瘤细胞群中的细胞往往处于不同时期,若将作用于不同时期的药物联合应用,还可收到各药分别打击各期细胞的效果。

2.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考虑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合用可能增强疗效,如甲氨蝶呤和巯嘌呤的合用。

3.从药物的毒性考虑多数抗肿瘤药均可抑制骨髓,而泼尼松、长春新碱、博来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少,可合用以降低毒性并提高疗效。

4.从抗瘤谱考虑胃肠道腺癌宜用氟尿嘧啶、噻替派、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

鳞癌可用博来霉素、消卡芥、甲氨蝶呤等。

肉瘤可用环磷酰胺、顺铂、阿霉素等。

5.给药方法一般均采用机体能耐受的最大剂量,特别是对病期较早、健康状况较好的肿瘤病人应用环磷酰胺、阿霉素、卡氮芥、甲氨蝶呤等时,大剂量间歇用药法往往较小剂量连续法的效果好。

因为前者杀灭瘤细胞数更多;而且间歇用药也有利于造血系统等正常组织的修复,与补充,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瘤能力及减少耐药性。

抗恶性肿瘤药—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的用药原则(药理学)

抗恶性肿瘤药—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的用药原则(药理学)
学习目标
1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和主要不良反应 2 熟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应用及用药护理 3 了解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机制
情景导入
导入情景: 李先生,45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环磷
酰胺化疗。在治疗期间,李先生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 血尿等症状。 请思考:
1.病人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2.为了缓解上述症状,护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用药原则
1.依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
增长慢的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增长快的先用周期特 3.根据药物的毒性 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4.依据抗肿瘤谱 胃肠道腺癌(氟尿嘧啶);鳞癌(博来霉素) 5.依据给药方法 大剂量间歇疗法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抗肿瘤药物培训

抗肿瘤药物培训

30min,最长不超过60min 大于30min
长春瑞滨
10min快速注入
原因
短时间给药急性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但长时 间输注可增加粒细胞减少的严重性
延长滴注时间可增加药品不良反应,超过 60min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输注过快可能会引起血压下降、虚脱、喉头 痉挛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强刺性激药物应快速静注,目的是减少血栓 形成及药物外渗导致蜂窝组织炎和水疱的危 险
药名
给药剂量
输注时间
给药频次 溶媒选择 溶媒用量 或速率
疗程
其他
依托泊苷 一次60注射液 100mg/m2
一天一次
生理盐水
每毫升不 超过
0.25mg
静脉滴注 时间不少 于90分钟
连续3-5天 -,每隔3-4 周重复用 药
给药剂量不适宜:单次用量过大或不足,临床常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给药频次不适宜:给药频次不足或过多。 溶媒选择不适宜: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降低药物稳定性。 溶媒容量不适宜:溶媒量过多或不足,导致输注浓度过低或过高。 输注时间或速率不适宜:过快产生毒副作用,过慢影响药物稳定性。 给药疗程不适宜:疗程过短或过长,起不到治疗作用或产生毒副作用。*
(二)鳞癌:宜选用消瘤芥、甲氨蝶呤等。 (三)肉瘤:宜用环磷酰胺,顺铂、多柔比星等。
*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分级
特殊管理药物
一般管理药物 临床试验用药物
定义
权限
药物本身或药品包装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药 品包装破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价格 相对较高;储存条件特殊;可能发生严重不 良反应的抗肿瘤药物。
定期复查血象。出血性肿瘤患者禁用。
4.奥沙利铂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第45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45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②亦可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延缓G1-S 期,将细胞阻滞于G1期,因而作用有自限性。
③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④血药浓度与骨髓毒性密切相关,可据其监测
毒性。
24
临床应用:
➢急性白血病;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恶性葡萄胎:
25
不良反应:
➢消化道症状 ➢骨髓抑制 ➢肝、肾功能损害 ➢生殖功能减退(少数) ➢色素沉着、脱发、皮疹及剥脱性皮炎(偶见) ➢局限性肺炎、骨质疏松性骨折(偶见)
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起到第二次分裂完成时止, 称为一个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周期可分为以 下四期:
a. 合成前期 (G1期) b. DNA合成期(S期) c. 有丝分裂前期(G2期) d. 分裂期(M期)
(2)非增殖细胞群(G0期) 此期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不敏感,一旦增殖 周期中对药物敏感的细胞被杀死后,G0期细 胞即可进入细胞周期补充,它们是肿瘤复发 的根源。
已证明:癌是由于至少两种癌基因经多阶段变化 引起。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为癌的防治 提供了不少新靶点,开辟了新的领域,如:癌 细胞的分化诱导;癌的分化治疗;单克隆抗体 及癌的导向治疗;细胞生长因子及免疫调节; 免疫治疗;癌基因及癌的基因治疗等等。本章 节将重点讨论肿瘤化疗。
目的
1.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及其与提高药 物疗效的意义;
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噻替哌;白消安; – 顺铂 – 抗生素类:丝裂霉素;博来霉素; – 喜树碱类:
35
(一)烷化剂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endoxan, cytoxan, CTX)
药理作用:
➢ 在体外无活性。 ➢ 在体内经肝细胞色素P450氧化、裂环生成中间产物醛磷酰胺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
02
CHAPTER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模型
指数增长模型
总结词
描述肿瘤细胞在无限资源条件下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详细描述
指数增长模型假设肿瘤细胞以恒定的速率无限增长,不受资源限制,适用于描述肿瘤早期快速生长阶段。
描述肿瘤细胞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按照S型曲线增长。
总结词
逻辑增长模型考虑了资源有限和竞争排斥因素,肿瘤细胞增长速度逐渐减慢,最终趋于稳定。
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与肿瘤增殖相关的基因突变和表型特征。
药物筛选与开发
基于个体化治疗理念,筛选和开发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表型特征的药物。
肿瘤细胞增殖与个体化治疗
05
CHAPTER
肿瘤细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在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可以观察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凋亡过程,从而了解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
生物信息学方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技术手段,通过分析大量的生物数据来获取生物学信息和知识。在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的研究中,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基因表达谱、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数据,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细胞的增殖机制和调控网络。
常用的生物信息学工具有GenePattern、Bowtie、TopHat和Cufflinks等。
生物信息学方法
06
CHAPTER
肿瘤细胞增殖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肿瘤诊断与预后评估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增殖速率,可以辅助医生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肿瘤诊断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可以预测肿瘤的发展趋势和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预后评估
VS
通过研究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可以发现对特定药物敏感的肿瘤细胞,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抗肿瘤药

抗肿瘤药

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
近期毒性: 近期毒性:
骨髓抑制:多有。可恢复。 骨髓抑制:多有。可恢复。 胃肠道反应:常见。 胃肠道反应:常见。 毛囊损伤:脱发。可恢复。 毛囊损伤:脱发。可恢复。
特有毒性: 特有毒性:
肝、肺、肾、心、神经、内分泌等。 神经、内分泌等。
远期毒性: 远期毒性:
第二原发癌、不育、致畸等。 第二原发癌、不育、致畸等。
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
1、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 、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
诱导细胞分化成熟、逆转癌细胞表型。 诱导细胞分化成熟、逆转癌细胞表型。 维A酸。 酸
2、细胞凋亡诱导剂。 、细胞凋亡诱导剂。
中药-砒霜。 中药 砒霜。 砒霜
3、抗肿瘤侵袭及转移药。 、抗肿瘤侵袭及转移药。
抑制恶变。 抑制恶变。基质金属蛋白酶
7、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治疗 、 8、端粒酶抑制剂 、
抗肿瘤药一般应用原则
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选药: 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选药:
序贯抑制、 序贯抑制、同时抑制
根据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选药。 根据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选药。 1.药物毒性。 药物毒性。 药物毒性 2.抗瘤谱。 抗瘤谱。 抗瘤谱
耐药性
产生机制:突变 1.摄取减少、活化降低、灭活增加、 外排增加; 2.受体、靶位改变 3.代谢途径改变
(五)调解激素平衡的药物
对激素敏感肿瘤细胞有特殊的激素受 体蛋白,可识别雌激素、孕激素、雄 体蛋白,可识别雌激素、孕激素、 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乳腺癌细胞有雌激素受体。 如:乳腺癌细胞有雌激素受体。 一般受体阳性者, 一般受体阳性者,内分泌疗法效果较 好。
作用方式: 作用方式:
应用: 应用: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 淋巴肉瘤、绒癌有效。 淋巴肉瘤、绒癌有效。

抗肿瘤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肿瘤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10

替加氟(喃氟啶、呋喃尿嘧啶、呋喃氟尿嘧啶,FT-207) 本品为氟尿嘧啶的四氢呋喃衍生物,本身无直接抗癌作用,需在体内 经肝药酶作用缓缓转变为5-FU而起作用 作用机制:与5-FU相同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乳腺癌、胃肠道癌以及肝癌 不良反应:与5-FU相同,但神经毒性较大,常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和小 脑共济失调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替加氟呈碱性且含碳酸盐,禁与酸性药物配伍避免与含钙、镁离子及 酸性较强的药物合用。
12

代表药物----环磷酰胺(CTX)






别名:环磷氮芥,癌得星,癌得散,安道生 作用特点:本品原无烷化活性,需在体内经代谢成有活性的磷 酰胺氮芥后发挥烷化作用,抑制DNA合成,干扰DNA和RNA功能。 临床应用:用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亦用语妊娠绒毛膜上 皮瘤、脑、乳腺、颈、子宫内膜、肺、前列腺和巢等部位的恶 性肿瘤以及儿童的一些恶性肿瘤。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膀胱炎、皮肤色素沉着,月经不调、精 子无活力、肺纤维化、心肌损害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有 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溶液仅能稳定2—3小时,最好现配现用。治疗时和治疗后两天 每日饮水2000毫升必要时需静脉补液。当冲击疗法或大量给药 时,应注意膀胱刺激症状,除适当选择病人外.应适当补充体 液。 NS稀释使用
RNA
蛋白质
酶等
微管
5
肿瘤细胞的抗药性机制

细胞对抗癌药吸收减少或排出增加。 靶酶增加或改变靶酶对药物的亲和力,如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蝶呤 使药物的活性减弱,如巯嘌呤和氟尿嘧啶 加速药物的灭活,如阿糖胞苷 加快DNA修复,如烷化剂 增加嘌呤和嘧啶生物合成抢救通道,如抗代谢药

化疗、靶向和免疫药物作用机制及抗肿瘤药物给药顺序影响因素

化疗、靶向和免疫药物作用机制及抗肿瘤药物给药顺序影响因素

化疗、靶向和免疫药物作用机制及抗肿瘤药物给药顺序影响因素化疗、靶向和免疫药物作用机制细胞周期--化疗药物化疗药物是一类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药物,细胞增殖动力学从定量的方面研究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细胞死亡过程及体内外因素对这些过程的影响。

根据抗肿瘤药物对细胞增殖周期中 DNA 合成前期(G1 期)、DNA 合成期(S 期)、DNA 合成后期(G2 期)、有丝分裂期(M 期)各时相的作用靶点不同分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抗代谢药、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及其衍生物。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其他抗肿瘤药物。

靶向药物靶向药物种类很多,靶向 HER-2 的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吡咯替尼、奈拉替尼等,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属于大分子单克隆抗体,主要作用于胞外结构域;吡咯替尼和奈拉替尼属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于胞内结构域;目前最火的 ADC 类药物,如TDM-1 作用于胞外结构域。

通过靶点影响 EGFR 家族的下游信号,特别是 PI3K/Akt 和 MAPK 通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血管生成、耐药和促进凋亡。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 细胞的激活主要依赖于双重信号,第一个信号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呈递抗原与 T 细胞受体的结合;第二个信号由共刺激信号和共抑制信号组成。

T 细胞上的 PD-1 与肿瘤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上的 PD-L1 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 T 细胞的活化,甚至导致 T 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T 细胞裂解,诱导抗原耐受,从而使肿瘤逃避免疫监视。

PD-1/PD-L1 抑制剂分别与 PD-1 或 PD-L1 结合,阻止 PD-1 与PD-L1 的相互作用,从而恢复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避免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抗肿瘤药物给药顺序的影响因素抗肿瘤药物的给药顺序,受药物相互作用、细胞增殖动力学和药物刺激性等因素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联合化疗原则
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设计出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而毒性增加不多。

联合用药有先后使用的序贯疗法,也有同时应用的联合疗法。

一般原则如下。

1.继用周期特异性药物杀死之。

相反,对生长比率高和肿瘤如急性白血病,则先用杀灭S期或M期的周期特异性药物,以后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其它各期细胞。

待G0期细胞进入周期时,可重复上述疗程。

此外,瘤细胞群中的细胞往往处于不同时期,若将作用于不同时期的药物联合应用,还可收到各药分别打击各期细胞的效果。

2.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考虑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合用可能增强疗效,如甲氨蝶呤和巯嘌呤的合用。

3.从药物的毒性考虑多数抗肿瘤药均可抑制骨髓,而泼尼松、长春新碱、博来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少,可合用以降低毒性并提高疗效。

4.从抗瘤谱考虑胃肠道腺癌宜用氟尿嘧啶、噻替派、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

鳞癌可用博来霉素、消卡芥、甲氨蝶呤等。

肉瘤可用环磷酰胺、顺铂、阿霉素等。

5.给药方法一般均采用机体能耐受的最大剂量,特别是对病期较早、健康状况较好的肿瘤病人应用环磷酰胺、阿霉素、卡氮芥、甲氨蝶呤等时,大剂量间歇用药法往往较小剂量连续法的效果好。

因为前者杀灭瘤细胞数更多;而且间歇用药也有利于造血系统等正常组织的修复,与补充,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瘤能力及减少耐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