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解析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1a965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4.png)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一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公园,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唐大慈恩寺在唐代曾是一个极具影响力和规模宏大的寺庙,但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荒废。
如今,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已成为了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怎样才能将历史与现代相融合,展示出唐大慈恩寺的魅力与韵味呢?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要充分尊重历史,体现遗址的原貌。
在保护和修复遗址时,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建筑与景观,还原历史的原貌。
对于寺庙的建筑,可以采用仿古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来进行修复,使其更加贴近历史的原貌。
在公园的设计中,可以遵循古代的园林规划理念,通过布局、景观、植被等方面的设计,还原当时寺庙的整体氛围和风貌。
这样一来,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唐代大慈恩寺的风采和辉煌。
在景观设计中还应注重文化内涵的展示和传承。
唐大慈恩寺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雕塑、石碑、标识牌等方式来展示寺庙的历史故事、佛教文化、艺术品等,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也能了解到更多有关唐大慈恩寺的历史与文化。
可以设置一些文化体验的项目,比如举办一些佛教文化讲座、书法绘画活动等,让游客在感受景观的美丽的也能沉浸在佛教文化的氛围中。
景观设计还要考虑公园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不仅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还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便民设施,比如露天剧场、休息亭、咖啡厅等,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和休息体验。
景观设计还应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可以采用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合理规划植被、水系等景观要素,构建一个更加宜人的生态环境,以降低公园的能耗和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景观设计还应注重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包括园林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等方面。
大慈恩寺导游讲解
![大慈恩寺导游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d9875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c.png)
大慈恩寺导游讲解大慈恩寺是中国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被誉为“江南第一古刹”。
它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历经多次修缮后,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作为一座重要的佛教遗址,大慈恩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也成为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本文将为您介绍大慈恩寺的悠久历史、建筑特色以及佛教文化的体验。
历史沿革大慈恩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02年,当时南朝梁武帝萧衍下令在无锡建寺,以供佛教修行者禅定静养。
寺庙最初名为“觉园寺”,后来改为“大慈恩寺”。
随着历史的变迁,大慈恩寺经历了多次毁坏和重建,尤其在金代时期遭受了严重破坏。
现存的建筑大都是明、清两代修复的结果。
建筑特色大慈恩寺占地广阔,总面积达到约100亩。
寺内建筑主要分为山门、大雄宝殿、东西配殿、方丈室等多个部分。
山门大慈恩寺的山门是整个寺庙的正门,也是佛教寺庙中的重要建筑之一。
山门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以青砖砌成,两侧各有一对石狮子镇守。
山门内部有一座大型石刻佛像,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肃穆庄严之感。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大慈恩寺的主体建筑,也是最重要的佛殿。
它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较大,内部供奉着三世佛、主佛、菩萨等佛像。
大雄宝殿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供奉着弥勒佛像,下层供奉着历代高僧的塑像。
它的建筑风格秀丽典雅,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
东西配殿大慈恩寺的东西配殿位于大雄宝殿的两侧,分别供奉着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等佛像。
配殿的建筑风格与大雄宝殿相似,保持了统一的风格和色彩搭配,使整个寺庙显得庄严肃穆,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方丈室方丈室是供住持和僧侣居住的地方。
这座建筑坐落在寺庙的后方,它的建筑形式和外观与其他建筑有所不同,更加简朴自然。
方丈室的周围环境清幽,有围墙将其与其他建筑隔开,给人一种安静宜人之感。
佛教文化体验大慈恩寺除了有优美的建筑外,还蕴藏着丰富的佛教文化。
来到大慈恩寺,您不仅可以欣赏佛殿的壮丽和佛像的庄严,还可以进行佛教文化体验。
首先,您可以在寺庙中参观佛教文物展览。
大慈恩寺及大雁塔讲解词
![大慈恩寺及大雁塔讲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207a290b7cd184254b353577.png)
大慈恩寺及大雁塔大雁塔景区是一处佛教圣地,是国家AAAA级景区,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有密切的关系,唐僧取经译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所有佛教寺院,都是僧众供佛、礼佛、诵经的道场,而大慈恩寺、大雁塔与其他寺院相比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古今中外和尚如云、高僧无数,那么唐僧玄奘何许人也?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今天大家参观过这个景区后,就会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相信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吧? 然而在这个景区却没有《西游记》神话中“唐僧师父”,也找不到降妖除魔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但你会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故事。
要说玄奘何许人?我们说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一个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人。
他又是一个得道的高僧,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
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500亩。
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
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祖庭,是他主持的译经道场大慈恩寺,以及他所修建的大雁塔。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
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
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
”在全国各地游学后,他回顾佛教传入中国600年以来、佛经残缺不全,教义分歧,派别纷争的状况。
玄奘在对佛经研习中,对佛经的质疑之处多达百余条。
他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佛法。
公元627年他结伴上表奏请,申请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
其他人纷纷退缩,而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并且利用出国之前3年时间,从佛经研究、语言、梵文及物质精神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c3a9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d.png)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1. 引言1.1 介绍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唐代古建筑遗址。
这座遗址公园保留了唐代大慈恩寺的遗址和部分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大悲殿、三圣阁等,是中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大慈恩寺建于唐贞观年间,是当时的皇家寺庙,也是佛教的中心之一。
它曾经庞大而辉煌,吸引了无数信徒和学者前来朝拜和学习。
在唐朝灭亡后,大慈恩寺逐渐衰落,直至被废弃。
如今,遗址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得到了重视,使得这处古代建筑得以延续并向世人展示其历史文化价值。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不仅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也是一处重要的文化景观。
通过景观设计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好地展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并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1.2 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景观设计在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更是连接游客与遗址的桥梁,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媒介。
通过精心设计的景观,可以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升他们的游览体验。
景观设计还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唐大慈恩寺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同时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优美、具有教育意义的游览环境。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审慎规划、细致雕琢,才能充分展现其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 正文2.1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体现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一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景观设计在保护和体现其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景观设计应该尊重和保护慈恩寺的历史遗迹,如遗址、碑文等,不仅要保持其原貌,还要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使之历史和现代相融合。
通过景观设计展示慈恩寺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雕塑、景观石、园林等方式,将历史故事、传统文化融入景观设计,让游客在参观游览同时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案例分析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97a1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2.png)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案例分析第一篇: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案例分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案例分析一、项目名称: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二、项目背景:1、地理环境: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中相对独立且主题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园林,坐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遗址上,北接大雁塔北广场,东临戏曲大观园,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价值、景观特色和宗教意义。
2、历史文化背景:园区占地52.9亩,其前身是曲江春晓园。
经重新进行艺术定位,借鉴传统北方、皇家园林和佛教寺院建筑风格,改造为佛文化主题遗址公园。
作为佛教文化主题园林,园区无所不在地向市民传达了“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氛围,达到明心见性“与天和谐,谓之天乐”的目的。
唐大慈恩寺是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即唐高宗)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在皇宫城南晋昌里的“净觉故珈蓝”旧址营建的新寺。
面积342亩,是现存寺院面积的7倍。
整个工程“穷班垂巧艺,尽衡霍良木”,寺院建成后,极为壮丽。
唐太宗赐新寺名为“大慈恩寺”。
当时的大慈恩寺是唐代规模最大的寺院,寺院新落成时,唐代高僧玄装受朝廷圣命,为首任上座主持,寺内的大雁塔是他亲自督造的,并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从建寺至今,大慈恩寺在战乱中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唯有大雁塔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现存寺院只是当时的西塔院。
1988年日本船桥市与西安结为友好城市,并出资在原唐大慈恩寺遗址上修建了“春晓园”。
2007年为了丰富广大市民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在原春晓园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建,并更名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三、功能分区:整个园区可分为观景区及休闲区。
(一)景色分区:春晓园的景点根据有关传说和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句建造,以诗成景,韵味无穷。
包括雕塑区、古亭飞瀑、曲江春晓、白石滩、关石入口、舞马御杯、柳浪亭、鸟鸣涧、竹里馆等景点。
1、雕塑区:(1)高宗建寺雕塑以圆雕的形式表现了高宗建大慈恩寺的故事,在人物表现上,以高宗李治指挥建寺的场景构成。
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bdf9babceb19e8b8f6baad.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调研报告篇一:城市雕塑调研报告城市景观形象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而且现在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雕塑是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也是建筑师在城市空间设计时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更是城市建设中的点睛之笔。
实际上城市雕塑服务于大众,从造型和造型带来的视觉感受入手服务于环境,从而服务于人,同时更营造了人们在此环境下的心理环境。
好的雕塑是“以人为本”不论是题材,不论是形式,不管是从题材还是形式都要适应环境特点和大众心理,尊重环境当地的民风民俗,创造符合有地域本身文化特点的城市雕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建设有地域地方特色的文化形象。
这次调研取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及大雁塔周边文化街文化广场中设置的雕塑进行的一次空间,布局,题材形式上的陈述。
陕西,简称陕或秦,也称“三秦”,是中国的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省会西安市,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
西安,古称“长安”,西北地区第一大城市,陕西第一大城市,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
大雁塔,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
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大雁塔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包括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贸区等。
首先大雁塔北广场,大雁塔北广场是阶梯状的。
这里雕塑的形式有集中展示的历史文化故事浮雕墙,还有整齐排列间隔有序的历史名人塑像,北广场地面铺装的10组地景浮雕,每组4块,共40块其中唐代花纹地景浮雕24块,大唐书法地景浮雕16块,充分借鉴唐代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书法艺术和最典型的纹样宝相花的图案来烘托唐文化的雄浑博大,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写实手法塑造而成展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八位代表大唐盛世青史留名的伟大文学家,书法家等人大雁塔南广场,在大慈恩寺前,自然就是具有宗教色彩佛教文化的一个代表,这里的雕塑形式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装饰色彩,玄奘雕塑、园林绿地。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67c6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4.png)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处集历史遗址保护、文化传承和自然景观融合于一体的公园。
唐大慈恩寺是唐朝时期建筑规模最大和规格最高的寺庙,现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在现代,为了更好地向世人展示这一历史遗址,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进行了景观设计,旨在让游客通过更加丰富的景观体验,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古老寺庙的魅力。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景观设计理念和景观设计要点三个方面对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浅析。
一、历史背景唐大慈恩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8年),原名报恩寺,至贞观三年(629年)改为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代国家最高级佛教寺院之一,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阔,曾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有“三秦第一寺”之称。
寺内设有重轨三重围层、密檐楼阁、精美的壁画、佛殿、舍利塔和倒塌的塔基等。
自宋代以来,大慈恩寺建筑逐渐衰退,寺庙殿宇亦受到战火的摧残,殆尽于明初。
如今,大慈恩寺仅留下了残垣断壁,却仍旧让人感受到它昔日的荣耀。
二、景观设计理念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对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自然环境保护和营造、游客体验和教育意义等方面的考虑。
景观设计师通过保护和修复大慈恩寺遗址的残存建筑和文物,尊重历史,在保护遗址的更好地展示和传承古代建筑文化。
在自然环境方面,景观设计师在保持自然原生态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植被、水体等自然资源,打造一种既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又能和大慈恩寺遗址相互辉映的自然环境。
景观设计还着重考虑了游客的观赏和体验需求,通过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设置合适的休息设施、加强游客教育宣传等手段,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大慈恩寺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景观设计要点1. 保护与修复在保护和修复大慈恩寺遗址的过程中,景观设计要以尊重历史、恢复原貌为原则,对于残存的寺庙建筑、雕塑石刻以及壁画进行保护和修复,首先要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稳固性,从而更好地向游客展现大慈恩寺昔日的辉煌。
试论西安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开发
![试论西安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2cf1b8e4856a561252d36fe6.png)
试论西安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开发作者:熊昭霞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10期摘要: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一个具有浓郁佛教文化特色的开放式园林。
本文通过对此遗址公园的文化内涵、保护与开发现状的阐述,讨论了其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对中国其它城市开展历史文化旅游所提供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文化内涵;保护与开发一.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文化内涵和遗址价值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坐落在西安市南郊唐代大慈恩寺遗址上,是西安市政府于2008年投入巨资打造的六大遗址公园之一,西安市政府“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这座开放式的园林不但重现了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而且还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和谐共处,被誉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是中国高远幽深的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
大慈恩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点,迄今已历时1350余年。
该寺创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是唐高宗孝子为太子时,为纪念其亡母文德皇后,报答慈母的养育恩德而建造的愿寺,故名“慈恩寺”。
史载文德皇后“性尤俭约”,虽有皇后之尊,但一生无奢华之心,识大体,重社稷,守本分。
她死时,高宗李治为晋王,年仅九岁,“哀慕感动左右”。
李治被立为皇太子后,下令在大明宫正南临曲江池的风景形胜处为其母建寺,以便每天上朝时都能遥而望之,报昊天之恩。
寺院建成后正式赐名为“大慈恩寺”,并增建“翻经院”,度三百多僧人在此主持宗教活动。
贞观十九年(645年),西行求法的玄奘法师回到长安,奉旨任大慈恩寺上座,玄奘法师在此翻译佛经、弘法育人11年,合弟子窥基创立了佛教的一大宗派法相唯识宗。
使大慈恩寺成为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
永徽三年(652)三月,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玄奘法师奏请高宗于大慈恩寺端门之阳造一座高30丈的石塔,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fcf4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5.png)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寺庙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遗址,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设计理念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唐大慈恩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是中国古代佛教寺庙之一。
寺庙占地宽广,拥有众多的建筑和石刻艺术,以及大量的历史文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大慈恩寺在历史沧桑中逐渐荡然无存,只有残垣断壁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2005年,西安市政府着手对唐大慈恩寺遗址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并将其打造成为一处集文物保护、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公园。
在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景观设计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公园景观设计的任务就是要在保护古遗址的打造一个具有时代特色,融合了古代文化和现代生活的休闲游览空间,使人们在游览遗址的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二、景观设计理念1. 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传承历史文化是设计师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设计师们尊重古代寺庙的原貌,并在修复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有的样貌和结构,以便让人们在游览时能够感受到古代的神秘和厚重。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加入了一些古代的建筑元素和文化符号,使得整个公园呈现出一种古韵悠长的氛围。
2. 融合自然环境除了传承历史文化,景观设计还要充分融合自然环境,使得整个公园成为一处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所。
设计师们在公园的规划中,充分考虑了植被的配置和环境的保护,使得公园内的植物和自然景观能够与古代建筑和文物相得益彰,相互映衬,使得游客在游览时既能感受到古代的历史文化,又能感受到现代的自然美景。
3.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还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声光影像技术等,使得游客在游览时能够更加生动地了解古代寺庙的历史,增强了游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通过这些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使得游客对古代寺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使得公园的游览体验更加丰富和多彩。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探索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a9f3ec0f705cc1755270988.png)
魂,景观立意与主题的物化表达尤为重要。唐大慈恩寺遗址 公园前身为寺观 园 林,高 僧 玄 奘 曾 在 此 翻 译 佛 经、弘 法 育 人 十几年,大慈恩寺 成 为 唐 代 时 期 长 安 城 的 四 大 译 经 场 之 一, 也是唯识宗的祖庭,在世界佛教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唐大 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立意应具有佛教文化特色的开放性 遗址公园,有别于周围其它公园绿地的喧闹,这里非常安静。 公园中通过佛像 雕 塑、铺 装 雕 刻、具 有 佛 教 象 征 意 义 的 植 物 营造以及公园中处处能够听到的禅味音乐,来体现公园的佛 教文化主题。同时这种禅意空间,将游人从繁华闹市带入到 悠然的自然环境 中,有 别 于 公 园 周 边 的 其 它 遗 址 公 园,该 主 题的运用能让使用者对这个公园的记忆更加深刻。
成果。 【作者简介】刘凡祯( 1987 ~ ) ,女,山西长治人; 西安欧亚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一、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文化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唐大慈恩寺最初为唐高宗为追念其母亲而建的寺院,始 建于公元 648 年,面积约 342 亩。后唐太宗为寺院起名“慈 恩”,以表达对 母 亲 的 感 恩 之 情。寺 内 大 雁 塔 由 高 僧 玄 奘 亲 自督造,大雁塔一直保存到现在,成为西安的标识性建筑,饱 含了深厚的历史 文 化,玄 奘 也 在 此 担 任 寺 院 主 持,和 学 生 一 起翻译经书,并创立了佛教宗派。而慈恩寺在战乱中屡次被 毁,现在所存的寺 院 仅 为 当 时 的 一 小 部 分,面 积 仅 存 七 分 之 一。1988 年,由西安的友好城市———日本船桥市出资,在原 有的遗址上修建了春晓园。2007 年再次进行改建,成为现在 的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城南曲江文化区。在 历史名胜唐大慈 恩 寺 以 东,大 唐 不 夜 城 北 口,与 唐 华 宾 馆 一 墙之隔,北临雁塔戏曲苑,西北方位大雁塔北广场,东南方为 大唐芙蓉园,形成了曲江文化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新建的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面积约 70 亩,借鉴中国古 典园林中自然山 水 的 布 局 方 式,结 合 佛 教 文 化 主 题,体 现 了 天人合一、禅意 隐 逸 的 文 化 思 想。 园 子 面 积 不 大,但 通 过 欲 扬先抑、因地制宜等造景手法,让设计做到了小中见大、师法 自然。 二、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 一) 景观立意与文化提炼。文化主题是遗址公园的灵
西安唐大慈恩寺调研
![西安唐大慈恩寺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62d11c6848d7c1c708a145c6.png)
Epilogue
上 下 一 一 页 页
感 谢 观 看
Thank You
上 重 一 页 播
演 示 内 容
Presentation Content
上 下 一 一 页 页
园 禅 林悟 设 计 特 色
上 下 一 一 页 页
Design features
设计特色
Design features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以其小巧自然、富有诗情画意和植物的巧妙布 局而取胜,以自然山水为园林风景的表现主体。 园区着重体现了三境界,令游人有三重体验:其一“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其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其三“万古长空,一朝 风月”。这些感悟使生活中现世的世界像镜像一样,如相中之色,水中 之花,发生了改变,其本身获得了从世俗事物之中解脱后的自由感。园 区设计建造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具体体现 了四大特色:1.构架山水,师法自然;2.山水寄情,禅意空间;3.野趣 茶庭,风雅亭台;4.移天缩地,意趣无限。
面 ( 北 广 场 平 面 形 态 ) 构 成 序 列 空 间 的 轴 线 关 系 。
奘 雕 塑 ) 线 ( 雕 塑 与 大 雁 塔 的 轴 线 顺 延 至 广 场 中 ) →
塔 及 周 边 构 筑 物 构 成 了 序 列 轴 线 关 系 点 ( 南 广 场 玄
公 园 由 小 道 大 * 由 大 到 小 * 与 北 广 场 和 原 有 的 大 雁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中相对独立且主题特 色鲜明的开放式园林,坐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遗址上,是在原有的春晓 园、原唐艺术博物馆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价值、 景观特色和宗教意义。 春晓园和唐艺术博物馆建于80年代,由著名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 提纲设计而成。占地面积17.96亩,总建筑面积为2910平方米,整个 建筑是一组典型的仿唐庭院式建筑。作为佛教文化主题园林,园区无 所不在地向市民传达了“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氛围,达 到明心见性“与天和谐,谓之天乐”的目的。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c3f5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3.png)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唐大慈恩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亲自创建的一座大型佛教寺庙,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在历史上,大慈恩寺是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佛教寺庙之一,但在千余年的沧桑岁月之后,寺庙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了残垣断壁。
为了保护这些历史遗址,并且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了解唐代佛教文化的场所,西安市政府决定建立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而对于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植物景观、建筑景观和水景设计三个方面对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浅析。
一、植物景观设计在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寺庙遗址所在地的气候、土壤和历史文化背景。
应当选择一些与唐代文化相关的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比如梅花、兰花、竹子等。
这些植物在唐代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通过景观设计将其与大慈恩寺的历史文化进行联想和呼应,起到一种历史传承的作用。
在植物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到遗址公园自身的气候条件。
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在景观植物的选择上应当考虑到其抗旱、耐寒的特性,以保证景观植物可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美化环境。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到对于历史遗址保护的作用。
在遗址内,可以适当种植一些乔木、灌木等植物,起到遮荫、固土、保护遗址的作用。
但是对于遗址周围的植物,应当谨慎选择,避免对于遗址的保护造成不利影响。
综合来说,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传承,又要考虑到气候环境和遗址保护的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植物景观。
建筑景观是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游客休憩、观赏的地方,更是对历史遗址进行保护和展示的场所。
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应当将保护与展示相结合,通过建筑景观的布局和设计,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大慈恩寺的历史文化。
在建筑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选择一些与唐代寺庙建筑相近的建筑风格,比如仿造唐代寺庙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9a41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a.png)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文化遗址。
作为唐代佛教圣地,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文化内涵大慈恩寺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8-650年),是唐代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大慈恩寺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展示寺院的历史地位、宏伟规模、建筑风格、雕刻艺术等方面的特点,让游客在游览中能够领略到这个历史古迹的魅力。
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模拟古代的建筑形式、雕刻风格、修建佛像和塔等手法来还原当时的景象,使游客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生态环境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合理布局公园内的植被、水系等自然要素,保护自然生态,提升公园的生态品质。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慈恩寺的历史沿革,结合佛教文化的理念,营造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景观,使游客在游览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享受到自然生态的美好。
三、游客体验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感受。
公园的景观设计要以服务游客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布局合理,便于游客的游览和观赏,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
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游览路线、规划观赏点、设置休息区和服务设施等手段,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让游客在游览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满足。
四、文化教育五、传承发展景观设计还应该考虑到遗址公园的传承发展问题。
公园景观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对于遗址公园的长期发展。
景观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发展性,能够为公园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
在设计中可以体现出结合了现代元素的古典环境,比如设置一些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场所,或者是为公园的后期景观升级和功能扩展留下空间和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要求。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575f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7.png)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遗址,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的融合成为了公园景观设计的主题。
该公园的景观设计以唐风为主题,依照唐代建筑和园林风格进行设计,体现出唐代文化的魅力和传承。
设计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传承公园景观设计中加入唐代文化元素,体现出唐代文化的历史价值和风貌。
例如,以五彩琉璃瓦装饰的唐式建筑风格,展示了唐代建筑的规模和雄伟,让游客感受到唐代的繁华与盛世。
同时,景观设计以唐代园林为模板,采用疏密有致的景观布局和丰富的绿化植物,营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休闲氛围。
二、生态环境建设公园景观设计坚持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营造出绿色和谐的环境。
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和花卉,营造出自然舒适的氛围。
此外,注重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设置了多个人工湖泊和喷泉,加强景观的湿润、清新和艺术美感。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还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比如周边的自然地形、风光和建筑遗址等,以达到景观设计的综合效果。
三、公园功能完善公园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人们的各种需求和活动,打造了一个集文化、休闲、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设计中采用了多种运动场地和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让人们在运动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同时,景区还设置了各种娱乐设施、餐饮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完善的服务。
总之,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通过兼顾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建设和公园功能完善等多方面因素,达到了景区场所的整体效果,也展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气和魅力。
对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扩大城市绿地空间和提升城市品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https://img.taocdn.com/s3/m/9556a866011ca300a6c39076.png)
植物分析一、常绿乔木1、雪松:树体高大,树姿优美,终年苍翠,是极好的庭园观赏树种及城市绿化树种。
常三五成丛配植于草坪上,形成视线焦点的主景;周围可衬以色叶木、花灌木及观花地被植物。
也可孤植于建筑口、广场中心等处,或列植于园路两旁。
冬季雪景效果尤佳。
花期10—11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2、白皮松树姿优美,树冠青翠,树皮洁白雅净,是珍贵的庭园树种。
长孤植育庭院、公园、寺庙等处,也可以列植、对植于建筑前、园路旁,或组团植于草坪中。
是体现中国传统园林风韵的特色树种。
花期4—5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3、油松:树干挺拔,树姿苍劲古雅,枝叶繁茂,不畏严寒,常寓意坚贞、高洁的意境,在古典园林中多作为主景,也常作配景、对景、背景、框景应用。
常三五株孤植于庭院、公园中或建筑前,也适于丛植、林植,是北方园林的真贵景观树种。
花期4—5月,果次年10月成熟。
4、大叶女贞:枝叶清秀茂密,常年浓绿,夏日白花满树且有香气,是优良的庭院绿化及观赏树种。
可列植、孤植、丛植,用作林荫树、孤植树及防护树。
花期6—7月,果9—10月成熟。
5、龙柏:树形高大优美,枝叶苍劲,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
常对植、点植于寺庙、殿堂、陵墓周围,有庄严肃穆的观感。
老树树姿奇特,尤适于中国古典园林,常点植、列植、丛植为风景树,与园林建筑、山石花草相配,颇有诗情画意。
也可修剪成植物造型。
花期4月,果翌年10—12月成熟。
6、石楠:树冠圆形,枝叶浓密,早春嫩叶鲜红,是美丽的观赏树种。
园林中孤植、丛植及基础栽植都甚为合适,尤宜配置于整形式园林中。
7、枇杷:树形整齐美观,叶大荫浓,常绿而有光泽,冬日白花盛开,初夏黄果累累。
花期:10-12月,次年初夏果熟。
二、落叶乔木1、紫叶李:常年紫红色叶,观赏效果较好,是园林中重要的观叶树种。
可三无株孤植于庭院中、草坪上,需有常绿树丛作为背景。
也可丛植、列植于园路旁或建筑前。
用作孤植树及树荫树。
花期4—5月。
2、毛白杨:树干端直,树形雄伟,颇具气势,叶片大而深绿,在风中响声较大,是良好的庭园及城市绿化树种。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4c761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4.png)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位于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遗址。
该遗址公园占地面积较大,涵盖了寺庙遗址及其周边环境。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将保护和展示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城市公园的功能和美观相结合,以达到提供游客休闲娱乐、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目的。
在设计中要注重保护和展示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大慈恩寺是中国佛教寺庙的重要遗址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景观设计中,需要保留原有的遗址结构和建筑风格,还原唐代的寺庙布局和建筑形态。
通过设立展馆、文物陈列和标示牌等手段,向游客介绍寺庙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重要文物,以增加游客的对遗址的认知和理解。
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提供学术研究的场所和设施。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作为历史遗址,其研究价值不容忽视。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建设研究中心、图书馆和学术交流场所等,为学者提供学术研究的场所和设施。
也要保护遗址的环境和文物,为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的体现。
唐大慈恩寺是中国佛教历史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建设文化广场、戏剧表演场地和教育展览馆等,以宣传佛教文化、展示传统艺术和开展教育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可以增加公众对佛教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需要兼顾保护和展示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提供宜人的游憩空间、提供学术研究场所和设施,以及体现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使公园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旅游目的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场所和设施。
慈恩寺遗址园林调研
![慈恩寺遗址园林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181e844833687e21af45a964.png)
亭子与周围植物, 假山结合有秩序。 颜色比较丰富
。
与水池,亭子, 植物相互形成园 林重要元素。突 出特点。
长廊穿林而过, 可以看到更多的园林景色
园内的植物
这个场景中,水里的石头过于 繁多,不但没有起到装饰的作 用,反而是这一片水池显得过 于狭小,杂乱,与周围的景物 不协调。
外围修剪齐整,内部的有色植物略显 杂乱,色彩也过于单调,并且高度上 与外围植物相差不多,加大了杂乱的 程度,与其他植物不协调
铺地都是小 石块
树都是松 针常年旺 盛
娱乐设施太少
休息座椅大多 数都在中间
缺少儿童设施
改造构思
人居背景
人居建设
人居活动
时间
构思草图
鸟 瞰
儿 童 娱 乐 设 施
雕 塑
健 身 设 备
建 筑 内 涵
谢 谢 大 家 观 赏
园 林 概 论
第一节 园林艺术 一、园林的定义
1、物质上组成要素:
地形(山水石)、植物、人造物、道路(交通)
2、必须有人工因素:改造或创造地形 3、符合美学原则,满足心理学要求 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山水地貌 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的 布置,构成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家的成员:霍旭亮(20号)张诚谨妍(21号) 杜超 (52号)刘润(51号) 张吾乐(48号)张磊(38号)
温馨
欢乐
轻松
目录:
第一章———慈恩寺遗址公园特点 和造园手法 第二章——— 慈恩寺遗址公园公共 基础设备 第三章———慈恩寺遗址公园周边 环境分析与其他园林的对比 第四章———园林改造方案
。
园内的小品
春
冬
夏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7fe2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9.png)
浅析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位于中国河南洛阳市伊滨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唐代佛教寺院遗址。
公园占地约1000亩,是洛阳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在景观设计方面,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注重与历史文化的融合,通过创新设计手法,弘扬唐代佛教文化和历史瑰宝。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古代建筑和现代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和谐的氛围。
公园内的建筑和园林景观采用了寺庙建筑的比例和元素,并结合了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使得整个公园既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同时又具有现代化的舒适感和美观性。
公园在景观设计上强调了唐代佛教文化的展示和传承。
公园内部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佛塔,高耸入云,成为整个公园的标志物。
佛塔的设计灵感取自唐代建筑的特点,融入了佛教文化的符号和意象,使得佛塔本身成为了一件艺术品和文化遗产的代表。
公园内还设置了一些展示唐代佛教文化的景点和展览馆。
这些展览馆展示了寺庙建筑的历史和演变、佛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等内容,通过展品、图片和多媒体等方式,向游客介绍了唐代佛教的重要性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注重了游客的观赏体验和休闲功能。
公园内有大片的草坪、湖泊、花木等景观,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供人们散步、休闲和放松身心。
公园还设置了一些休息区、咖啡馆和餐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和便利。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在景观设计上注重了历史文化的融合、佛教文化的传承和游客观赏体验的提升。
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和多样化的景观布局,公园展示了唐代佛教文化的魅力,让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了解和体验古代文化的底蕴。
这种景观设计理念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而美好的旅游体验,也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https://img.taocdn.com/s3/m/17e4412916fc700aba68fc0f.png)
2、区域划分
北入口叠石 中部理水 地测地形
南入口建筑
3、园区设计
园区设计建造深刻体现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 一”的思想,具体体现了 四大特色: 1.构架山水,师法自然。 2.山水寄情,禅意空间 3.野趣茶庭,风雅亭台 4.移天缩地,意趣无限
二、具体设计分析
• 右图为遗址公园东侧入口 之一,以巨大假山石篆刻 醒目标题标志入口,以绿 色植物为依托,台阶旁设 立仿古石灯,体现中国古 典园林的意境,以植物作 为遮挡,欲扬先抑。 • 拾阶而上,台阶尽头是茂 密的树木,成为障景,给 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 感觉。
3、植物配置
• 园内山丘上树木葱郁,高 矮落差,灌木与地被交错, 承继中国古典园林的回归 自然表达自然的意境,行 人走在其中,宛若置身大 自然的怀抱,感受清新静 谧的气氛。
4、建筑构造
• 建筑群主位 于园区南部, 以仿古的游 廊为主,园 区内,有跨 于水上的飞 亭,古意盎 然,具有唐 建筑气势恢 宏的特点。
1、置山
• 假山石林立,以 小见大,使人看 之联想到大自然 中的群山峻岭, 形成的环形小道, 吸引游人前往观 赏,让人有“山 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春” 的美妙感觉。
2、理水
• 水池的内壁设计为凹槽, 作为排水系统。水上石板 间隙搁置,仿若浮于水上。 水池的设计模拟自然水体 运动,从潺潺流水到飞流 而下,水的各种形态极具, 临水而行,仿佛置身自然 河溪旁,感受水的灵动。 但是整体水体并没有形成 循环,容易形成死无所不在地向市民传 达了“禅悟”这种中国特 有的宗教体验的氛围,达 到明心见性“与天和谐, 谓之天乐”的目的。
• 整个园区在追求极致美感的同时,通过造像、雕塑、植被等各种方式 表达设计者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有着精巧典雅的格调,也有着 幽深高远的文化气息。它超然、悠然、隐遁、空灵的意趣最自然不过 地表现了隐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种气度。隐逸文化与佛教文化结合, 使园林由城市的喧嚣走向山野的宁静,更注重将自然美、人文美和精 神美提升到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更呈现出一种深度的冥想和悠然的 心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真正的园林强调大的空间氛围的深幽和小情趣方面的玄妙, 人们身临期间要能感觉到心灵上的安逸和轻松,此园的设 计者并没有很好的把握好佛教的教理和审美,导致了此园 现在很多方面的缺失和不足,一些概念符号的堆砌无法证 明它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景园。一个真正的佛教园林的设 计者即需要有普通的景园设计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多佛教 教理和审美的把握,这值得我们反思。
树木的疏密于遮挡形成了迂回和明暗的景观变化,在收缩于 开放之间,限定出了空间的开合
• 园区西北部的路面铺装,机理规整的灰色花岗 岩带在铺装时有序列感但又显得的随意自然, 方形的代表佛教的莲花形地雕随意的散落其上, 一种无名的韵味蕴含其中,让人回味
• 在公园的这些假石给人一种微妙的关系,所以在大的开合关系中还有 一些竖向上的变化,这更为丰富大的空间关系添彩,大与小、主与次 的空间相互结合、穿插、套拢,真正做到了迂回曲折、移步换景的效 果
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解析
组员:潘磊、杨森、王一飞、胡轩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中相对独立 且主题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园林,坐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遗 址上,且现在与大慈恩寺紧邻,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价 值、景观特色和宗教教意义。
•
在春晓园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后的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一改过去纯 自然式的单调呆板的园林风貌,在园区总规划和节点设计上都有很 大的突破,丰富的和富有佛教意趣的景观节点穿插在自然形的路网 之中,园区的最中心是真正的遗址区,在这里有一尊花岗岩材质的 释迦摩尼佛的雕像,其后面就是原大殿遗留下的基础,此基础被刻 意设计,结合它南侧的大型佛像雕塑,这两者组成了大慈恩寺遗址 公园的中心节点。周围的景观节点如石塔、飞瀑亭、白石滩、杏林 茶社等散步在它周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共同组成了现在的这个 充满自然韵味和佛教意趣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