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高中语文 现代散文选读 春意挂上了树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的汪林,虽然物质充 裕,可是她的精神空虚、麻木,“天真暖”“又 换一套衣服”,她对天气的“暖”是敏感的,但 她对被人间遗弃的人们的“冷”是迟钝的。面 对人民的痛苦,冷漠麻木面;对民族危亡, 无动于衷,病态的寻欢作乐,毫不觉醒,这 是民族的悲哀。
叫花子街头乞讨; 瞎人拉琴卖艺; 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在墙角哀哭。 不幸的人 像汪林这样的上层人
作者从衣着、语言、活动等方面,寥寥数 笔勾勒出汪林——一位衣食无忧的富家小 姐形象。
解读背景
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通过对北方三月 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东 北城市(哈尔滨)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虽 然是春天来了,但不幸的人们仍然不幸,痛 苦的人们依然痛苦。萧红用细腻的文笔揭露 了日伪的黑暗统治,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 痛苦与不幸,抒发了自己的悲悯情怀。
她絮絮地讲着无穷无尽的 痛苦,她的眼睛里满是悲 天悯人的善良。
萧 红
教学目标
1. 品读文章,感受萧红作品语言 的感染力。 2. 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及关 注社会、关心民生的意识和责任 感。
走进文本
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 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
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
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
究竟是谁大煞春意?
侵略者的铁蹄 日伪政府的冷酷 上层人士的麻木
品读体悟 品读文中表现作者悲悯情怀的语句。
品读体悟 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 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 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 听的歌。
品读体悟 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 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 哭!
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
--自然的春意

朱自清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 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 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 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 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 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 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 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文章除了运用反语、对比的手 法,还运用了那种手法?
品读体悟
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
(第一节)
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第十六节)
品读体悟
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
(第一节)
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第十六节)
品读体悟
那些穷人,他们挣扎在贫困线上,面 对饥饿、面对死亡,他们嗅不到人间 春天的气息;
品读体悟
那些穷人,他们挣扎在贫困线上,面 对饥饿、面对死亡,他们嗅不到人间 春天的气息;
品读体悟
那些穷人,他们挣扎在贫困线上,面 对饥饿、面对死亡,他们嗅不到人间 春天的气息;作者从汪林这样的年轻 人身上是看不到希望的,他们关注的 问题都与自我生活、自我享受有关, 他们嗅不到民族危亡的气息。
品读体悟
是谁大煞春景?
叫花子街头乞讨; 瞎人拉琴卖艺; 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在墙角哀哭。 不幸的人
走进文本
文中汪林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从哪些方 面勾勒汪林的形象? 春光融融的白日,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逛逛街, 晒晒太阳,“天真暖!走路都有点热。”; 吸着一枝烟卷,又换一套衣服,腋夹情书; 晚上,又来到中央大街与外国女人说说笑笑, 享受着热闹的都市夜生活。
那些穷人,他们挣扎在贫困线上,面 对饥饿、面对死亡,他们嗅不到人间 春天的气息;作者从汪林这样的年轻 人身上是看不到希望的,他们关注的 问题都与自我生活、自我享受有关, 他们嗅不到民族危亡的气息。
品读体悟 文题中有没有暗示?
品读体悟
从“树梢”我们就能看出,春天的 温暖和快乐只有少数上层人能感受 到。由此可见,《春意挂上了树梢》 这个标题虽表面上给人诗意和温暖, 可是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但实则 呈现的是当时的社会现状。
课堂总结
萧红不仅关注那些生 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更注重揭示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社会 不公与黑暗。我们不 仅看到了作者悲天悯 人的善良,同时也看 到她关注社会、关注 民生的强烈的爱国情 绪和高度的民族责任 感。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 一点爱,盎然的春意绝不 会仅仅只“挂上树梢”!
Baidu Nhomakorab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