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成功对当今职场哪些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的成功对当今职场哪些启示?

平顶山人才网/

提起三国,无人不知诸葛孔明,诸葛孔明可算得上是一个全才,用现代的话来说,集职业经理人各项素质和权谋为一身的代表人物。然而,由于“诸葛一生唯谨慎”的评语,使他看起来过于拘泥,活得不够潇洒自如,然事实决非如此。

孔明一门三兄弟早就为人生目标做好规划,同是杰出职业经理人,便却分事三主。且看孔明同志的简历,未出山前,蛰伏于南阳,观望天下大势,待机而出。此时已有数棵大树可供乘凉,如教师兼人才经纪人水镜先生,孔明的岳父黄老先生等。

孔明一家原是山东的外来人口,但通过这些大树们的提携,很快便与南阳当地的名门旺族结识,并让他们心甘情愿为孔明一家编织人际关系网,使其名声远播。孔明同学四友,都是当地士族名门子弟,这些就是资源。

孔明一生的远大目标非常清晰,所以每每自比管仲、乐毅,他要做的,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类似于宰相一类的职务,可谓大志少成。

但现实是残酷的。孔明不过是一个年轻人,二十出头;又是自学成才,既非名校出身,又无高学历,所以后来以曹操为首的一大部分人一再强调“诸葛乃一村夫”。若论工作履历,估计除了放牛锄地的课外实践,也就是在祖国大好河山走一走的社会实践。有学问是肯定的,估其只会纸上谈兵,学院派瞧不上,江湖派也看不起,所以他的广告歌《梁父吟》一唱,大伙必烦心,有此话为证“时人莫之信也”。

事实如此,在一例、乡村里,一个年轻、无名、无学历、无经验的小伙子,抱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等待属于他的那天。

孔明一生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切刃合实际需要做出非常周详的计划。他会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或者突发的情况,提前安排布置。当然,他身上缺点也是有的,就是老爱装神弄鬼地自个儿神化自个儿,这也不失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一种手法,估且不论。在实际操作时,他深通“鸭子浮水脚在水下划”的功夫,一贯好暇以整,还特意买了把鹅毛扇作为道具。

现在,他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而且此工作不能有“三低”,即起薪低,待遇低,职位低。不仅如此,最关键的是发展前途要一片光明。什么前途?就是既能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又能让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得以实现,让自己在史记上可与管仲、乐毅一较高下。为了实现这一远大抱负,孔明一直在待机而动。

生逢乱世,孔明深知所需的工作和前途,只能寄托在找到一个合适的老板身上。所以他宁可不出山,出山就一定要千古留名。起初各路诸侯并起,孔明学问是有的,但由于年纪尚小,政治艺术的领悟却不深,想必乱哄哄的一片,他也辨不清这大大小小的老板中哪一个才是他的真命天子。想象一下你在几年前去应聘,你能知道华为会做到今天这样?常言道,乱世袅雄。一大批人才早已涌现,比他名气大的、资历深的、根子硬的职业经理人早已将舞台霸占。例如曹操手下的二荀、郭嘉、程显……,袁绍手下的审配、郭图……,连西凉军团都有贾诩这样的高人指点。总而言之,各路诸侯手底下都有这么一批贤能的谋士,自己跑去毛遂自荐,从基层做起,怕也没有那个好耐性。

待到曹操荡平北方,大举南下的时候,混乱局势也日渐明朗,孔明心中的真命天子也随之浮出水面。曹操气吐宇宙,超拔群雄,做他的部下怕是只有高瞻远瞩的份儿,曹操在世之时,司马懿这样的牛人也只配做个书记员,借老板的舞台表演就更不用谈了。想当年,管仲、乐毅辅佐的可不是这样的主儿。况且曹操底下帮派众多,哪位堂主也不是省油的灯,孔明再能力卓越去了也先得熬年资。后来他弟弟去了,那个苦哟,他两位大哥在西蜀东吴笑

傲江湖的时候,这位三弟还不知道在魏国哪个衙门挂职锻炼呢。

既然曹操不是,那孙权应该是孔明的理想之选了吧。非也,孙家三代治理江东,当地豪族归心,人才辈出,流派众多,一个流窜到中原的山东外来人,汉末深受门阀观念的影响,估计去了也只能过着熬年头看天气的日子。他大哥诸葛谨已去了多年,可成名立万儿的机会基本没有,熬到第二代才见天日把持朝政,这就是事实。况且,孙权本人虽年纪尚轻,夭赋却极高,搞起政治来更是游刃有余,虽表面风平浪静,看似即不善文又不能武,但举权一世,江东政治最平静,更未听闻地方大臣反叛,政治平衡艺术之精妙可见一斑,孔明若去,即使列权看得起他,也不可能像后来刘备那样“如鱼得水”视为神明。江东历代都督,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刊权也从未说离了谁便难成宴席。

汉朝剩下的那几位军阀头目原地方大员,有头脑的人都知道没多大活头。推来算去,也蔚浏备还算差强人意。刘备当时已混迹江湖二十载,可谓龙在深渊,要啥没啥,一般人都看不上眼。孔明将其资料仔细分析,顿觉此人大有潜力。第一,刘备有理想有志气,这是举国皆知的事实,刚好孔刘二人的理想完全吻合;第二,刘备能够在两年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却不改其志,此乃成大事者的首要素质;第三,刘备的口牌之好和人气之旺也是举国公认的,皇帝称其为叔叔,曹操夸他真英雄,十几年来一帮兄弟跟着他到处拼杀无怨无悔,真可谓外有品牌内有实力;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刘备乃一界流浪汉,虽有一身好本事,但家族资源和先天能力与曹操、E权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而且妙就妙在其手下的谋士没有一个真正有头脑的,竞争上岗自然是不存在的。所以即使你出了个搜主意,也没有个明白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象孔明这样年轻、没经验的小伙,做错事的机率不可能为零,既然没有其他同事指证,老板也昏昏然不知所以,历史当然也不会记载了。

既然已确定目标,该怎么实施就得有一番规AlJ,这正是孔明的长项。

《隆中对》所写的内容当中,与企业招聘高级人才时让你对行业的发展战略做一篇系统分析的内容差不多,其实这份秘密报告孔明早就准备好了。估计在未找到合适的公司之前,孔明还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做过别的什么“对”,作为应聘前的准备。现在已将目标企业锁定为刘备集团,别的烧了也罢。

正如上面所说:“宁可不出山,出山就一定要千古留名”,即下定决心踏人江湖,要做到“千古留名”自我身价当然不能低了。

做集团老总是有些勉为其难了,但副总或者总助之类的肯定没问题。屈指一数,在这小小集团,想找个能到江东搞成功学讲座“联吴抗曹”的哥有嘟有如登天,呵呵,这二把手的位置对我诸葛而言岂不如探囊取物一般?想我一在深山里无名无望的小青年,怎么跟老总挂上呢?又如何在挂上之后受到极端器重极端信服,主动把位置给我呢?

对于老同学徐庶的做法,孔明是不太赞同的,自己跑到大街上,通过搞怪的行为引起老大注意,他这种自我宣传的效果看起来是不错。但是,这样做给人的第一感觉就不好,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绝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一个游侠异人,这对以后的职场发展大大不利。

更何况,孔明非常明白“俯而就之者易,跤而求之者难”这句话的道理。自己热情主动地去求老板给个职位,老板就算给了,以后只要一犯错误肯定会被蹬掉。相反,如果是老板硬拉你入伙的,即使你犯了错误老板首先也得为你扛着,则的话,那不就是老板英明的眼光不会识人么?这样一合计,孔明决心用“鸭子浮水”之术做一把更高明的。

孔明的方法我有下见在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其实说白了,就是干打雷不下下雨,广告做足却老不见货,吊足了客户的胃口。幸好刘备不是张飞这种粗人,不然孔明的一番做作可就算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当然这种事也不会发生。刘备何许人也,早就在孔明及其应聘智囊团的算计之中。首先是水镜先生一番极力推荐,把卧龙之名深印在刘备脑中,但刘备却只心动而未行动。故有徐庶出马再次考查刘备到底有无雄主之气概,考查合格后回马再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