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
葛洲坝游记作文
葛洲坝游记作文
葛洲坝是我国葛洲坝工程的简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三峡大坝的一部分。
我们全家一起去参观了葛洲坝工程。
到了葛洲坝的门口,我看到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马路两旁种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马路上来来往往有很多车子,汽车上的人们穿着非常时尚,有的戴着帽子,还有的穿着裙子和短裤。
马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我们走进葛洲坝大坝工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雄伟的大坝,坝顶宽7米,高56米;坝体长1930米。
站在大坝上往下看,只见整个大坝就像一个巨大的葫芦形状;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巍峨高大的山峰。
坝前有几艘货轮正在不停地装卸货物。
我们来到坝顶,抬头仰望坝顶,只见那座高耸入云的大坝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上。
来到大坝跟前,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刻着四个大字“葛洲坝”。
听爸爸说这四个字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
我们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块大石头上刻着“葛洲坝”三个大字。
—— 1 —1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相关政策,根据流域水情、 电力需求和安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调度 计划。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确保工作人员严格遵守,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 工程安全运行。
效益
通过防洪能力的提升,有效减轻了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损失;发电效益显著 ,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航运条件的改善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 济发展;灌溉水源的提供为周边农田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保障。
02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设 计与建设
工程设计理念与原则
综合利用水资源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理念强 调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发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介绍
目录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概述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与建设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运行与管理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经验与启示
01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概 述
工程置与重要性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 长江干流上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 。
重要性
承担着防洪、发电、航运、灌溉 等重要功能,对保障国家能源安 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工程规模与投资
工程规模
大坝全长2606.5米,最大坝高70米,水库总库容20.78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 量271.5万千瓦。
投资
工程总投资约48.48亿元人民币。
工程目标与效益
工程目标
提高长江中游防洪标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电;改善航运条件;为周边 地区提供灌溉水源。
葛洲坝简介
旅游资源开发
• 葛洲坝工程正在开发一系列旅游资源
• 如:葛洲坝景区、葛洲坝博物馆等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如:大型混凝土浇筑技术、大型起重设备安装技术等
• 如:混凝土浇筑工艺、起重设备安装工艺等
葛洲坝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经验
运行维护
• 葛洲坝工程建立了完善的运行维护体系
• 如:水利枢纽的运行维护、电力发电站的运行维护、航运枢纽的运行维护等
管理经验
• 葛洲坝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 如: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安全管理等
• 1989年,葛洲坝船闸正式通航
• 1990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全面投入运行
02
葛洲坝工程的管理机构
• 葛洲坝工程局:负责葛洲坝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 葛洲坝电厂:负责葛洲坝水电站的运行和管理
• 长江航道局:负责葛洲坝船闸的运行和管理
03
葛洲坝工程的运行维护
• 水利枢纽的运行维护
• 电力发电站的运行维护
04
葛洲坝的社会经济影响
葛洲坝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 葛洲坝工程为长江流域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电力供应
• 葛洲坝工程减少了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
• 葛洲坝工程保证了长江流域地区的航运畅通
• 葛洲坝工程减少了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
葛洲坝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
• 航运枢纽的运行维护
葛洲坝的扩建与改造历程
01
1990年代,葛洲坝工程进行一期扩建
• 1992年,葛洲坝水电站增容改造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陵峡末段,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前我国最大的一座水电工程。
该工程1974年动工,1988年完成。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电站、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
大坝全长2595米,坝顶高70米,宽30米。
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总库容量15.8万立方米。
电站装机21台,年均发电量141亿度。
建船闸3座,可通过万吨级大型船队。
27孔泄水闸和15孔冲沙闸全部开启后的最大泄洪量,为每秒11万立方米。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水利枢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都体现了我国当前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
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2200米。
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坝、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
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断流。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横跨大江、葛洲坝、二江、西坝和三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组成。
船闸为单级船闸,一、二号两座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为280米,净宽34米,一次可通过载重为1.2万至1.6万吨的船队。
每次过闸时间约50至57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8至12分钟。
三号船闸闸室的有效长度为120米,净宽为18米,可通过3000吨以下的客货轮。
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5至8分钟。
上、下闸首工作门均采用人字门,其中一、二号船闸下闸首人字门每扇宽9.7米、高34米、厚27米,质量约600吨。
为解决过船与坝顶过车的矛盾,在二号和三号船闸桥墩段建有铁路、公路、活动提升桥,大江船闸下闸首建有公路桥。
两座电站的厂房,分设在二江和大江。
二江电站设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6.5万千瓦。
葛洲坝施工方案
葛洲坝施工方案1. 引言葛洲坝是中国三峡工程中的一座重要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葛洲坝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水电发电和航运改善。
本文档将介绍葛洲坝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施工流程、关键技术和安全管理等。
2. 项目概况葛洲坝工程位于长江主干河道上,总长度约15.5公里。
工程包含葛洲坝大坝、右岸导流建筑物和左岸发电建筑物。
大坝主体为重力坝,设计坝高约70米,总库容约为14亿立方米。
导流建筑物包括十二门原始水闸和船闸,用于调节水流和航运。
发电建筑物是根据水电发电原理建造的,并装有十六台水轮机组。
3. 施工流程葛洲坝工程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包括项目规划、资源调配和技术准备等工作。
在项目规划中,需要确定工程的总体布局和施工计划。
资源调配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的调配,确保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源能够按计划供应。
技术准备包括对施工所需的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实施。
3.2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指对葛洲坝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
包括对大坝主体结构的建设、导流建筑物的建设以及发电建筑物的建设。
基础施工需要依靠大型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等,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各项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3.3 导流切换导流切换是指将水流从原通道切换到新建的导流建筑物上。
这是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通过合理的水道设计和严密的操作,确保水流切换过程中不会对工程造成影响。
3.4 主体完工主体完工是指葛洲坝工程各个建筑物的主体建设工作全部完成。
这包括大坝主体结构、导流建筑物和发电建筑物等的完成。
主体完工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各项设施达到安全和设计要求。
3.5 调试运行调试运行是指对葛洲坝各项设施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的过程。
包括对水轮机组、水闸和船闸等设备的测试和调整,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调试运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各项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6 完工验收完工验收是指葛洲坝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的验收工作。
葛洲坝应用的科学原理
葛洲坝应用的科学原理
葛洲坝应用的科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力平衡原理:葛洲坝是一种大坝工程,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水库水位,保持水库的稳定蓄水量。
在水库内部,葛洲坝通过阀门控制流入和流出的水量,以维持水库水位平衡。
根据帕斯卡定律,水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控制流入和流出的水量,可以调节水库内水的压力平衡,保持水位稳定。
2. 流体静力学原理:葛洲坝的阀门系统通过调节流入和流出的水量,可以改变水库内水的静水压力。
根据巴塞利尔定律,流体在静态情况下受到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通过合理调节葛洲坝的阀门,可以在水库内部形成合适的静水压,使得水库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3. 水力学原理:葛洲坝的设计借鉴了水力学的一些原理。
例如,葛洲坝在其底部设置了溢流堰,当水库水位过高时,通过溢流堰将多余水流排出,以防止溃坝等事故发生。
此外,葛洲坝还通过合理设计水库出水口的位置和形式,以满足一定的供水需求。
4. 结构力学原理:葛洲坝作为一种结构工程,其施工和运行中还涉及到结构力学的一些原理。
例如,葛洲坝的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材料,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形特性等,以保证坝体的稳定性。
此外,葛洲坝还需要考虑到抗震、抗倾覆等力学性能,以应对可能的地质灾害。
综上所述,葛洲坝应用的科学原理主要涉及到压力平衡原理、流体静力学原理、水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原理等。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科学原理,可以保证葛洲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写葛洲坝的作文
写葛洲坝的作文
葛洲坝,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它确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这座位于长江上游的巨型水电站不仅发挥着防洪、发电等重要作用,更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杰出代表。
葛洲坝的建设历经了艰辛的岁月。
上世纪60年代,在国力落后、技术缺乏的情况下,我国就着手兴建这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当时,国内外不乏质疑和怀疑的声音,但是,我们自己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智慧,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终于在1994年全面竣工。
葛洲坝的建成不仅改善了长江中游的防洪形势,还为整个长江流域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它拥有3235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发自葛洲坝的电力,像是滚滚长江的洪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祖国的大江南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能源支撑。
葛洲坝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
它的建设史诠释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永不言败的顽强意志。
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历经苦难而不衰,迎来复兴的曙光。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葛洲坝工程导流方案
葛洲坝工程导流方案一、葛洲坝工程概况葛洲坝工程位于中国四川省雅安市境内,是一座枢纽型水电站,工程总投资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水利项目,也是四川省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该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为10亿千瓦时,可实现年发电收入5亿元人民币,对于保障当地的电力供应和改善区域水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
葛洲坝工程分为坝址、导流建筑物、电站等主要部分。
坝址位于岷江上游河段,整个工程包括一个混凝土重力坝、水轮发电机组等设施。
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岷江的水力资源,以发电和保障下游用水为主要目标,同时考虑到防洪排涝等综合效益。
工程建成后,将在最大限度地实现岷江水力资源的利用,使得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二、葛洲坝工程导流方案研究作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葛洲坝工程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繁多复杂的。
其中,导流方案的选择对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导流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此,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技术先进的导流方案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研究葛洲坝工程导流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工程的水利特性:包括水负荷、水头、流速、流量等参数。
这些参数直接决定了导流方案的选择,比如,水负荷大、水头高的情况下需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导流设施来保证导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工程资源:包括项目的资金、人力、材料等资源。
导流方案的选择应当在可控的范围内,确保不会对工程的全面建设产生过大的压力。
3. 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导流方案的选择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
在进行葛洲坝工程导流方案研究时,我们首先需要对工程的水文特征、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确定工程所面临的水文、地质等风险因素,进而确定导流方案应对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在确定导流方案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建设成本、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选取的导流方案是最为适合此工程的。
葛洲坝工程构建方案
葛洲坝工程构建方案一、工程概况葛洲坝工程是中国大江中上游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干流之上,地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长江上第二座水电站。
葛洲坝工程包括拦河坝、泄洪道、引水灌装设备等部分,总投资约180亿元。
根据葛洲坝工程的特点和工程需要,构建方案主要包括设计施工方案、技术创新方案、安全保障方案、资金投入方案等。
二、设计施工方案1. 拦河坝设计方案拦河坝是葛洲坝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拦截长江水流,实现水位调控和发电。
根据工程需要,拦河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结构,坝身高度约100米,整体长度约800米。
采用分段施工方式,先施工坝基,再施工坝身,最后施工坝顶。
为了加强坝体稳定性,考虑采用加筋混凝土结构。
同时,为了减少坝体受力,增加坝体观测系统,及时监测坝体变形,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2. 泄洪道设计方案泄洪道是保证葛洲坝工程安全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调节和泄洪,降低水位,保护下游地区安全。
根据工程需要,泄洪道采用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全长约3000米。
为了加强泄洪能力,泄洪道采用多级开口设计,使得水流可以充分泄洪,并保证下游地区的安全。
3. 引水灌装设备方案为了实现葛洲坝工程的正常运行,需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引水灌装设备,包括高压水轮机、水电发电机组、变电设备等。
同时,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需要选用高品质的设备,并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
4. 施工方式葛洲坝工程作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施工过程需遵循“安全、高效、质量、环保”的原则。
施工过程中,需实行“先探后施、防护先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引领”的施工理念。
同时,需配备专业的施工队伍,选用合格的施工设备和工程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技术创新方案1. 工程设计葛洲坝工程设计需充分考虑地质、水文、气象等多方面因素,提前开展工程勘察和设计评估。
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确定坝址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等关键参数,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在葛洲坝工程施工中,推广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包括大型挖掘机、拖运设备、防护设备等。
葛洲坝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简介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中国长江中游的重庆市,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于1983年正式完成。
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设意义重大,对于保障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和发展水利事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工程形式及技术特点葛洲坝水利枢纽包括葛洲坝大坝、正常蓄水位坝顶长江大桥、水力发电站、左、右坝岸控制工程、闸门、护岸工程等。
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形式,高181米,坝顶长约700米。
该工程的最大技术特点是发电和航运两用,即使水位达到132米时,通过船舶过闸也不会对水利工程以及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水力发电站是葛洲坝水利枢纽最重要的部分,由16台水轮发电机组成,每台发电机的容量为70000千瓦。
这些水轮发电机的总装机容量达1120兆瓦,年均发电量为392亿千瓦时。
经济和社会效益除了保障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葛洲坝水利枢纽还可以用于防洪、发电和航运等方面,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工程的发电量稳定丰富,对附近的工业生产、城市居民用电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闸门的开启可以为上下游的航运提供顺畅而高效的通行条件,加强了区域的联通性,促进了物流贸易的发展。
葛洲坝水利枢纽也代表了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水平,并被誉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环境保护在建设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过程中,开发商注重保护环境。
他们增加了树林面积和森林覆盖范围,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水中生态系统。
在运行期间,葛洲坝水利枢纽将继续注重保护环境。
工程管理者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如加强环境监测、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合理处理等。
总结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不仅提高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保护,同时也为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葛洲坝水利枢纽必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葛洲坝简介
葛洲坝简介门票:暂无葛洲坝简介:葛洲坝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始设计三峡工程方案时,根本没有想到要兴建葛洲坝工程,而是后来在讨论三峡大坝的选址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不同意见的争论,形成了“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方案”,这才有了葛洲坝工程的建设。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国力有限,领导人更担心一旦与美、苏开战,三峡大坝一旦被炸,四分之一甚至残山剩水将被水淹,人命和财物损失难以承受。
三峡工程下游的葛洲坝工程可算是折衷和预备方案。
在长江干流梯级开发规划中,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航运反调节梯级,修建三峡工程就需要修建葛洲坝工程。
这是因为:一、从航运方面考虑,一则三峡水电站在枯水期担负电网调峰任务时,发电与不发电时的下泄流量变化较大,下游将产生不不变流,一天24小时内的水位变幅也较大,对船舶航行和港口停泊条件不利,因此,必需利用葛洲坝水库进行反调节。
二、三峡坝址三斗坪至南津关有38公里山区河道,如不加以渠化而让其仍处于天然状态,航道条件较差,难以通过万吨级船队,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也难以发挥。
因此,需要利用葛洲坝水库渠化该段航道。
从发电方面考虑,从三斗坪到葛洲坝之间,尚有27米水位落差可以用来发电,可发电150多亿千瓦时,效益十分可不雅。
按照长江干流梯级开发规划中的建设挨次,三峡工程下游的葛洲坝工程宜在三峡工程开工之后几年开始修建,以避免三峡工程在葛洲坝水库中修建大江土石围堰。
葛洲坝水电站的建造其实是完全为后来建造的三峡大坝做试验的先期工程,在葛洲坝旁边开辟了免费的葛洲坝公园,能近距离看到葛洲坝3号船闸,在3号船闸前面是通行量更大的2号船闸,如果做游轮参不雅三峡大坝的话是会经过3号船闸的,第一次过船闸,感觉很新鲜,20多米的落差几分钟就可以升起来了!。
葛洲坝水利枢纽导游词(2篇)
葛洲坝水利枢纽导游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也是由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建设而成的大型水电站,是三峡工程的实验坝,三峡工程风雨同舟的孪生兄弟。
____年和____年被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和“中国40佳旅游名胜”。
葛洲坝位于长江三峡出口,湖北省宜昌市区,距离西陵峡口南津关____公里,距上游的三峡大坝____公里。
长江水出南津关后,江面豁然开朗,江面由____米骤然展宽至____多米,到葛洲坝,江水被江中的葛洲坝和西坝两个小岛分为三股,从右到左分别称为大江、二江和三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就建在这里。
葛洲坝北抵江北镇境山,南接江南狮子包,横卧长江,全长____米、高____米,工区占地面积约____平方公里,主要由拦水坝、三座船闸、两座水力发电厂房、一座泄水闸、两座冲沙闸及挡水墙组成。
坝内装有27孔泄洪闸,每秒可排泄____万立方米特大洪水。
发电装机____台,总装机容量____万千瓦,年发电量____亿度。
其电发送上海、河南、湖南、武汉等地。
葛洲坝有三座单级船闸,其中两座可通过万吨级的轮船,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船闸之一,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超过____万吨。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自____年____月____日动工兴建,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全面竣工。
整个工程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为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设计,主要靠我国自己的力量施工、永久性设备制造和安装,工程建设总投资____亿元人民币。
参观者来到大坝跟前,不能不为这个历时十几年的巨大、宏伟的工程而赞叹。
这座工程共需开挖回填土石方____亿立方米,这等于是把一座高山搬走。
浇灌混凝土共达____万立方米。
如果说一辆卡车可运5立方米混凝土的话,那么这么多混凝土就需要____多万辆卡车才能运完。
所需金属共____万吨。
这些金属用来造船的话,可造万吨轮七八艘。
葛洲坝的功能之一是防洪。
大坝上游的总库容量是____亿立方米,控制坝上流域面积____平方公里,经受了1981、____年两次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考验,大坝安然无恙。
葛洲坝水利枢纽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第一节工程概况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出口,西陵峡末段,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一座水电工程,是我国在长江干流兴建的第一个综合利用工程。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反调节水库和航运梯级,是三峡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消除三峡电站日调节时下游不稳定流在坝址以下到南津关三峡出口约40公里峡谷河道对通航造成的严重影响,改善这一段航道和宜昌港区的航行条件,并利用该河段的落差发电。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66.00m,水库总库容15.8亿立方米,三峡工程建成后,为三峡工程的反调节水库。
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千瓦时;船闸单向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
葛洲坝水利枢纽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5799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088万立方米,混凝土1042万立方米,钢筋18.17万吨,金属结构7.29万吨。
工程总投资48.48亿元。
从1958年开始勘测设计、1970年12月开工到1991年11月二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几代水利人历经35年的研究、20余年的建设,举世瞩目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终于雄立于长江之上,开始发挥巨大的效益。
自第一台机组投产到2009年底累计发电3915.34亿千瓦时。
20世纪末,葛洲坝电站的容量和年发电量分别约占华中电网总容量和总发电量的1/9,对华中电网特别是湖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1987年开始夜航,结束了川江自古以来不能夜航的历史,仅2008年,葛洲坝船闸通过的货运量就达5636万吨。
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一流的设计和一流的质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大江截流、二江工程、大江工程和整个工程的设计先后获得国家优秀设计奖、金质奖、特等奖;大江截流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二、三江工程和水电机组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葛洲坝工程的成功兴建,是设计、科研、施工和设备制造、安装等单位广大水电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为三峡工程的建设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平推上了新的高度。
葛洲坝诗词
葛洲坝诗词
嘿,朋友们!咱来说说葛洲坝。
那葛洲坝啊,就像是大地的巨人,
横卧在江河之上,霸气十足!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这句诗用来形容葛洲坝简直太贴切了!你想想看,那巨大的坝体,不就像是一把利剑,把江水都给驯服
了嘛!站在葛洲坝上,看着江水奔腾而过,你难道不会心潮澎湃吗?
就好像自己也变成了那汹涌江水中的一部分。
我记得有一次去葛洲坝,遇到一位老伯伯,他满脸自豪地跟我说:“这葛洲坝可是咱国家的骄傲啊!”可不是嘛,它为我们带来了多少好
处啊!发电、航运,那作用可大了去了。
每次看到葛洲坝,我都忍不住感叹,这是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铸就
的伟大工程啊!它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那里,见证着时代的
变迁。
它难道不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生活吗?
葛洲坝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宏伟壮观,还在于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勇气和毅力,看到了我们可以创造出多么
惊人的奇迹。
所以啊,葛洲坝就是一个传奇,一个让我们永远为之骄傲的传奇!
它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方案
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方案一、引言作为中国长江上第一大水利工程,葛洲坝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水电工程的杰作。
葛洲坝的建成和发挥作用极大地改变了长江流域的水利、航运、发电、防洪等方面的面貌,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葛洲坝航运扩能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有必要对葛洲坝进行航运扩能工程,在确保泄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长江航运运输能力。
二、背景分析1. 葛洲坝简介葛洲坝位于长江主干线上,临巴东县葛洲坝乡,距离重庆市为175公里。
葛洲坝工程是中国水利史上重要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是“九五”期间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先期工程之一。
葛洲坝是中国第一座大坝,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管用电站,是中国第一条长江航运综合配套工程。
葛洲坝工程不但将长江上下游贯通起来,而且在全球水利史上有独特的地位,成为了世人瞩目的水利工程。
2. 葛洲坝航运现状自葛洲坝通航以来,主要承担着长江上游中大部分的运输任务。
但是,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航运需求也在增加,目前葛洲坝航运能力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运需求。
特别是在船舶尺寸、通航条件、运输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已经成为严重制约葛洲坝航运发展的瓶颈。
因此,有必要对葛洲坝进行航运扩能工程,以满足长江航运需求。
三、工程目标航运是中国水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交通方式。
而葛洲坝航运发展受限于地质条件、环保安全、泄洪等多重因素。
因此,进行航运扩能工程是保证葛洲坝发挥更大作用的必要途径。
具体目标如下:1. 提升航运能力:通过扩建航道、提升航运设施、升级船舶服务等方式,提升长江葛洲坝航运能力,使得更大型船舶可以安全通行。
2. 保证泄洪安全:在航运扩能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泄洪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葛洲坝的防洪安全。
3. 保护生态环境:在航运扩能工程中,必须尊重自然环境,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
葛洲坝旅游景点
葛洲坝旅游景点
葛洲坝是一个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以其峡谷风光、历史文化和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葛洲坝的旅游景点:
1. 葛洲坝大坝:葛洲坝大坝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中国自主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中国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大坝景观,还可以参观水利工程的展览馆,了解中国水利文化和科技。
2. 三峡游船:从葛洲坝码头出发,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
沿途可以欣赏到奇峰峭壁、清澈的江水和迷人的自然风光。
游船上还有讲解员为游客介绍三峡的历史和文化。
3. 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大人工湖。
游客可以游览水库大坝,欣赏湖光山色和水库的规模。
同时,还可以参观水库的水利发电厂,了解水电的发电原理和技术。
4. 太子岩:太子岩是一座位于葛洲坝附近的古岩石景观,被誉为“江南第一奇观”。
这里有奇特的岩石形态和浓厚的人文历史,游客可以徒步攀登太子岩,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岩石风貌。
5. 宜昌博物馆:宜昌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宜昌地区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了解葛洲坝历史的好地方。
馆内收藏有丰富
的文物和历史展品,包括葛洲坝的建设历程和水利文化的发展。
以上仅为葛洲坝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桂林漓江、张家界、神农架等。
进葛洲坝的十大忠告
进葛洲坝的十大忠告嘿,咱来说说进葛洲坝的十大忠告哈。
第一条,可别小瞧了那安全规定。
我有个朋友刚进葛洲坝的时候,觉得安全规定太麻烦,没当回事。
有一次他干活的时候没戴安全帽,结果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从那以后,他就知道了,安全规定那是必须得遵守的。
第二条,要学会和同事好好相处。
在葛洲坝工作,大家都得互相帮忙。
我记得有一回,我遇到个难题,自己怎么都解决不了。
后来还是同事过来帮我,才把问题给解决了。
所以啊,和同事关系好了,工作也能更顺利。
第三条,别偷懒。
葛洲坝的工作可不轻松,要是偷懒的话,很容易出问题。
有个人就是干活的时候偷奸耍滑,结果出了差错,被领导罚了。
咱得踏踏实实地干活,才能有好的表现。
第四条,要注意身体。
在葛洲坝工作有时候会比较累,所以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我有个同事,因为工作太拼命,不注意休息,结果生病了。
咱可不能这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第五条,多学习。
葛洲坝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咱得不断学习才能跟上。
有一次,新来了个设备,大家都不会用。
后来有个同事自己钻研,学会了怎么操作,还教给大家。
咱也得有这种学习的精神。
第六条,别抱怨。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抱怨可解决不了问题。
我有个朋友,老是抱怨工作累,工资低。
结果他自己心情也不好,工作也没做好。
咱得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七条,尊重领导。
领导毕竟经验丰富,咱得听领导的话。
有一回,有个人不听领导的安排,自己瞎干,结果出了问题。
咱可不能学他,要尊重领导的决定。
第八条,注意环保。
葛洲坝是个大工程,咱得注意保护环境。
不能乱丢垃圾,乱排污水。
有一次,我看到有人在工地上乱丢垃圾,我就上去提醒他,后来他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第九条,要有团队精神。
在葛洲坝工作,很多任务都需要大家一起完成。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要完成一个紧急任务,大家齐心协力,加班加点,最后终于完成了。
要是没有团队精神,可不行。
第十条,珍惜机会。
能进葛洲坝工作不容易,咱得珍惜这个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结构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组成。船闸为单级船闸
修建施工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1970年12月30日破土动工。1974年10月主体工程正式施工。整个工程分为两期,第一期工程于1981年完工,实现了大江截流、蓄水、通航和二江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第二期工程1982年开始,1988年底整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在大坝合拢过程中,当龙口只剩20米宽时,滔滔的江水咆哮着、怒吼着,25吨重的混凝土块一投下去马上就被发狂的江水轻易冲走,冲了再投,投了再冲,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坝头仍毫无进展。后来截流大军用粗实的钢丝绳把四个25吨重的混凝土块联成“葡萄串”,两岸同时把两幢公众200吨的“葡萄串”抛入龙口,大坝才终于合拢。
葛洲坝工程具有发电、改善航道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kW,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76.8万kW,年发电量157亿kW·h(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保证出力可提高到158万~194万kW,年发电量可提高到161亿kW·h)。电站以500kV和220kV输电线路并入华中电网,并通过500kV直流输电线路向距离1000km的上海输电120万kW。
基本情况
[2]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西陵峡出口、南津关以下3km处的湖北宜昌市境内,是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反调节和航运梯级。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为长江总流域面积的55.5%。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4300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 451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吨,平均含沙量12千克/立方米,90%的泥沙集中在汛期。
两座电站共装有21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大江电站装机14台、单机容量12.5万千瓦,二江电站装机7台(17万千瓦2台、12.5万千瓦5台),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每年可发电157亿千瓦时。电能用分别用500千伏和200千伏外输。
二江泄洪闸是葛洲坝工程的主要泄洪排沙建筑物,共有27孔,最大泄洪量83900立方米/秒,采用开敞式平底闸,闸室净宽12米,高24米,设上、下两扇闸门,尺寸均为12×12米,上扇为平板门,下扇为弧形门,闸下消能防冲设一级平底消力池,长18米。大江冲沙闸为开敞式平底闸,共9孔,每孔净宽12米,采用弧形钢闸门,尺寸为12x19.5米,最大排泄量20000立方米/秒。三江冲沙闸共有6孔采用弧形钢闸门,最大泄量10500立方米/秒。如果您是汛期到此,那么您将观赏到:泄洪闸前,洪波涌起,惊涛拍岸。巨大的水头冲天而起,溅起的水沫形成漫天水雾,即使您立于百米之外,也会感到水气拂面,沾衣欲湿;如遇朗朗晴天,水雾反射的阳光,在泄洪闸前形成一道彩虹,直插江中,极为壮观。
(三江航道)设计船队: 近期最大船队为“三驳一顶”,即一艘2000马力拖轮顶推三艘1500、1000吨船梭型船队,三峡枢纽建成后最大船队为“四驳一顶”,即一艘4000马力拖轮推四艘3000吨驳船的船队。
通航流量
三江正常通航航流量:45000m³/s;
三江近期最大通航流量:60000m³/s;
大江最大通航流量:200003/s;
通航水位
上游:▽66±0.5米
下游:
最高水位:▽61米
最高通航水位:▽54.5米
最低通航水位:▽39米
修建背景
兴建葛洲坝水电站有其历史原因。1960年代中
期虽有“文革”、“备战”等制约因素,但是,自毛泽东1964年五六月间提出“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的方针之后,翌年10月全国计划会议提出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按照“大小三线建设和一、二线国防工业、战备工程”为重点优先的安排的意见。宜昌及鄂西地区,十堰及鄂北地区都成为三线建设地区。至1967年夏已有十多个大中型企业兴建于宜昌。之后,一大批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落户于宜昌山区。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用电大户,湖北全省及邻近省份陷于电力严重短缺的困境。
建造过程
葛洲坝水
利枢纽建成于1988年,前后经过18个年始成。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综合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工程,具有发电、航运、泄洪、灌溉等综合效益。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将使坝的上游水位提高20多米,向上游回水100多千米,形成一个蓄水巨大的人造湖,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三峡航道的险恶之情。为了保证建坝后的顺利通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有三座大型船闸,其中一号船闸建在大江上,面积相当于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比著名的美国田纳西河上的威尔逊人字门还要大,可谓“天下第一门”。
三座船闸中,大江1号船闸和三江2号船闸为中国和亚洲之最。船闸各长280米、高34米,闸室的两端有2扇闸门,下闸门两扇人字型闸高34米,宽9.7米,重600吨,逆水而上的船到达船闸时上闸门关闭着,下闸门开启着,上下游水位落差20米,船驶入闸室内,下闸门关闭,设在闸室底部的输水阀打开,水进入闸室,约15分钟后,闸室里的水与上游水位相平时,上闸门打开,船只驶出船闸。下水船过闸的情况下好相反。每次船只通过葛洲坝大约需要45分钟。
两座电站的厂房
,分设在二江和大江。二江电站设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6.5万千瓦。大江电站设14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二江电站的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水轮机,直径11.3米,发电机定子外径17.6米,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之一。二江泄水闸共27孔,是主要的泄洪建筑物,最大泄洪量为83900米3/秒。三江和大江分别建有6孔9孔冲沙闸,最大泄水量分别为10500米3/秒和20000米3/秒,主要功能是引流冲沙,以保持船闸和航道畅通;同时在防汛期参加泄洪。挡水大坝全长2595米,最大坝高47米,水库库容约为15.8亿立方米。
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1971年5月开工兴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复工,1988年12月全部竣工。坝型为闸坝,最大坝高47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其中二江水电站安装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机组;大江水电站安装14台12.5万千瓦机组。年均发电量140亿千瓦时。首台17万千瓦机组于1981年7月30日投入运行。
葛洲坝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一座纵贯南北的长江大桥,其坝顶建有铁路、公路和人行道,连接了鄂西地区的南北道路。游人参观葛洲坝,可先到葛洲坝工程局接待室观看大坝电动模型和大江截流彩色纪录片,然后上坝饱览壮丽的大坝风光。
设施
坝轴线长2595.1 米,设计蓄水位高程66 米,坝顶高程70 米。大坝使上游水位抬升20 多米,控制流域面积100 万平方公里,总库客15.8 亿立方米。洪水季节回水110 多公里,到达巴东以上;枯水季节回水210 多公里,到达奉节县城,可将三峡暗礁险滩淹没,改善了川江航道。
1970年5月,为了缓解华中地区工业用电十分紧缺的局面,武汉军区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向中央建议先修建葛洲坝工程。中央在研究了葛洲坝工程与三峡工程的关系,并听取了对先建葛洲坝工程的不同意见后,于1970年12月26日批准兴建葛洲坝工程,并指出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建设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
长江三峡段,坡度陡,落差大,峡长谷深,不但水利资源丰富,又有优良的坝址
外形结构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2200米。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坝、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断流。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横跨大江、葛洲坝、二江、西坝和三江。
建坝后由于航道水位提高,一扫过去三峡航道上的险滩,使货运量由400万吨左右猛增到5000万吨上。发电是建坝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大江和二江河道上各建一座低水头经流站,二江电站的机组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低水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葛洲坝水电站的电流不断输往湖南、湖北、河南等地。为了防止泥沙淤积,大坝两边还建造了两座冲沙闸,用来束水冲沙。若无此装置,坝的上游只需100年就会被泥沙填平,整个工程全部报废。为了在特大洪水时泄洪,葛洲坝还具有泄洪闸,既下泄洪水,又对洪水起到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洪水对下游的危险。
,是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理想地点。毛泽东曾为此写下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诗篇。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宜昌市区西部的长江干流上,坝址距三峡出口南津关2.3公里,距三峡大坝坝址37千米,距宜昌市中心4千米,因坝址横穿江心小岛葛洲而得名。这里的江中有葛洲和西坝洲两个小岛,把长江分割成三条水道。
周恩来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水力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同时他还指出:“若不修建长江三峡水力枢纽工程,长江防洪就得不到彻底解决,也更谈不上综合利用问题。我们修建三峡大坝,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洪水的威胁,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伟理想,使它永远造福于人民。”
,一、二号两座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为280米,净宽34米,一次可通过载重为1.2万至1.6万吨的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50至57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8至12分钟。三号船闸闸室的有效长度为120米,净宽为18米,可通过3000吨以下的客货轮。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5至8分钟。上、下闸首工作门均采用人字门,其中一、二号船闸下闸首人字门每扇宽9.7米、高34米、厚27米,质量约600吨。为解决过船与坝顶过车的矛盾,在二号和三号船闸桥墩段建有铁路、公路、活动提升桥,大江船闸下闸首建有公路桥。
设计洪水流量 86000 m³/s 总库容 15.8 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