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运动员选材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应当综合考虑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对于短跑运动员的选材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和耐力等方面。
下面将从身高、体重、身体比例等方面论述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身高是衡量短跑运动员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身高越小的运动员在起跑时的爆发力和加速度更高。
短跑项目对于爆发力的要求较高,因此适合身材较矮小的运动员。
身材太矮小也会影响到步幅和全程速度的发展。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时,应当选择身高在150cm至170cm之间的适龄选手。
体重也是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合理的体重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加速度和爆发力。
过轻或过重都会对运动员的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过重的运动员在起跑时需要消耗更多的力量来抵抗身体的重力,影响了起步的爆发力。
而过轻的运动员由于缺乏肌肉力量,会影响到全程速度的发挥。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体重应该根据个人身高和体质情况进行合理衡量和控制。
身体比例也是选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上肢和下肢比例应该协调,这样才能够在起跑和追赶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力量。
上肢力量的强大可以增加起跑和加速的力量,下肢的力量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较高的速度和稳定性。
选材时应尽量选择上肢和下肢比例协调的选手。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是多方面的。
身高、体重和身体比例等方面的合理衡量和控制,可以帮助选材者更准确地选择适合短跑项目的运动员。
形态学特征只是选材的一个方面,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专注度和训练态度等方面也需要考虑进去。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才能选出优秀的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并为他们的未来训练和竞技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
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短跑是田径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体育比赛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对于初中选手来说,在短跑项目中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在选手的训练过程中,正确的选材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
一、选材建议1.身体条件初中选手的身体条件是开展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条件。
短跑运动需要选手有一定的基本力量和敏捷性,在选材中需要评估选手的身体素质和发育水平。
选手的身体素质好,发育较好,身高适中,并且有较强的三阶段爆发力和敏捷性,是优秀的短跑选手。
2.天赋因素天赋是短跑运动员成功的关键之一。
选手的身体素质好,身高适中,并且拥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单脚爆发力等天赋条件,是达成优秀的短跑成绩的关键之一。
3.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动力。
选择对短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斗志和信心。
二、实施建议1.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一训练旨在强化选手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加选手的爆发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初中生的训练重点应放在自身重量的肌肉训练上,如深蹲、仰卧起坐等,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器械训练。
2.技术训练初中短跑技术训练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环节。
在技术训练中,选手应学习正确的出发姿势、准确的显示跑、自然平衡的落脚等技术动作。
教练需要根据选手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表现,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将学习和训练分解成小步差距,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3.灵敏训练灵敏训练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一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选手的反应能力和爆发力,可以采用“单腿跳远”、“跳箱”、“折返跑”、“短跑起步”等灵敏训练项目,提高选手的动作速度和身体协调性,增强身体控制力。
总之,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是针对初中生群体的一种可操作性极高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选手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希望教练、家长和选手能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从而在短跑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
目录
• 选材依据 • 选材阶段 • 选材方法 • 选材实践 • 选材问题与展望
01
选材依据
身体形态
01
身高
根据不同项目需求,选择身高适中的运动员。例如,短跑项目需要运动
员具备较短的身高和较轻的体重,而投掷项目则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
身高和较大的体重。
02
肌肉类型
肌肉类型决定了运动员的力量和爆发力。一般来说,短跑项目需要选择
肌肉纤维较细、肌肉收缩力量较强的运动员,而投掷项目则需要选择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肉纤维较粗、肌肉收缩力量较强的运动员。
03
身体比例
身体的比例也是选材的重要依据,例如,长跑项目需要选择身体比例较
好的运动员,以减少空气阻力。
生理机能
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田径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生理机能,它决定了运动员的耐力和恢复能力。一般来 说,心肺功能较好的运动员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技术能力
投掷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和协调性,以准确掌握投掷技巧 和提高投掷效果。
心理素质
投掷运动员需要具备强烈的自信心、集中注意力和抗干扰能力,以应 对比赛中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05
选材问题与展望
当前选材面临的问题
01
缺乏科学评估体系
目前选材过程缺乏科学、系统的 评估体系,导致选材准确性和可 靠性不足。
情绪稳定性
情绪稳定性是田径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它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一般来说,情 绪稳定性较好的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压力和挑战。
02
选材阶段
初选阶段
年龄要求
初选阶段通常在10-12岁之间,这个 年龄段的运动员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 熟,但已经表现出一定的运动潜力。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对于运动员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形态学特征是指人体外形和结构的特点,包括身高、体重、身材比例等方面的指标。
在短跑项目中,选手的身体特点对于其能否具备快速奔跑的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将从身高、体重、身材比例等方面来探讨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1. 身高方面:身高对于女子短跑选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较高的身高可以带来较大的步幅,增加跑步时腿部的延展度,提高奔跑速度。
一般来说,青少年女子短跑选手的身高应该在160cm以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她们的潜力。
2. 体重方面:女子短跑选手的体重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较轻的体重可以减少阻力,提高奔跑速度。
但过低的体重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和力量的发挥。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体重应该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并且要注重健康的饮食和科学的锻炼以及身体素质的综合发展。
3. 身材比例方面: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身材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较长的下肢和较短的上肢可以使选手在跑步时更加灵活和协调。
腿长与身体比例的协调也是身体力量的体现,可以更好地发挥跑步速度和敏捷度。
除了身高、体重和身材比例,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身体素质包括速度、爆发力、柔韧性和耐力等方面。
这些都是决定选手在短跑项目中是否能够取得成绩的关键因素。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应该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
在选拔过程中,除了注重身高、体重和身材比例的适宜性外,还应该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估。
只有在综合考虑身体特点和素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选拔和培养潜力运动员,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近年来,短跑项目在体育界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形态学特征是一个运动员在特定项目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身高、体重、体型比例、肢体长短比、肌肉力量等方面,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身高是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较高的身高有助于增加步幅,提高奔跑效率。
肢体拉长后,运动员在同样的步频条件下,每一步所跨越的距离更长,从而提升速度。
但是过高的身高也会造成重心过高,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尤其是在起跑阶段。
因此选材时需要平衡考虑。
体重在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中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之一。
较轻的体重有助于减少对地面的支撑力,提高奔跑速度。
不过,体重过轻也会降低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影响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平衡能力,所以也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进行考虑。
体型比例是指运动员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需要具备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肢体比例,这样可以减少躯干部分的摆动,提高步幅和加速度。
因此在选材时需要注重肢体比例的协调性。
肢体长短比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材指标。
较长的下肢相对于上肢长度有利于提高步幅和腿部的伸展力量。
在选材时需要留意运动员的肢体长短比,尽量选拔肢体相对较长的选手。
肌肉力量是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较强的肌肉力量有助于爆发力的发挥,提高起跑速度和加速能力。
在选材中要重视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训练,并结合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主要侧重于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是指个体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包括身高、体重、身体比例、肌肉发达度等。
这些特征对于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成果和竞技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身高是选材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身高可以提供更大的步幅和更大的行动范围,从而有利于提高跑步速度。
在女子短跑中,身高过高可能会影响起步和加速的灵活性,因此在选择身高时需要保持合适的范围。
通常来说,合适的身高范围应该在1.60米至1.75米之间。
体重也是选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较轻的体重可以减少运动员的阻力,并且降低运动员所承受的压力,有利于快速加速和保持速度。
过轻的体重可能会导致力量不足,影响跑步的爆发力和稳定性。
在选择体重时需要体现一定的合理性和适度。
身体比例也是影响选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长的下肢可以提供更大的力量输出和更远的步幅,有利于提高竞赛速度。
在选材时应考虑选手的下肢比例是否协调。
上肢和下肢的协调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在短跑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平衡和协调,以便更好地转化力量。
肌肉发达度也是影响选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好发达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强的力量输出和更好的爆发力,有利于快速加速和保持速度。
过于发达的肌肉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灵活性和速度的发挥。
在选择运动员时需要保持适度的肌肉发达度。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需要综合考虑身高、体重、身体比例和肌肉发达度等形态学特征。
合理的形态学特征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和训练成果。
形态学特征只是选材的参考因素之一,在选拔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运动员的训练潜力、心理素质和意志力等其他因素,以全面评估选材对象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短跑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对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有着特定的形态学要求。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结构对于短跑项目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身高体重、臂展、肌肉力量等方面,对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形态学特征进行浅谈。
身高体重是决定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国际上,成绩优异的女子短跑运动员身高一般在1.60~1.75米之间。
而在国内一般要求身高在1.60~1.70米之间。
这是因为较高的身材可以在短跑起跑和加速阶段获得更大的助跑动力,在比赛中占据更靠前的位置,从而更有利于发挥爆发力和速度优势。
而且,身高适中的选手不仅更容易保持身体的动态平衡,还能更好地应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体重也是影响短跑运动员表现的因素之一。
相对来说,较轻的身体能带来更小的惯性负担,从而更有利于快速的起跑和加速,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
臂展也是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一个重要指标。
臂展是指双臂伸展开后,两手相对墙壁最远的距离。
较长的臂展可以使运动员在起跑和加速时更大程度地利用臂部的助力,提高起跑和加速的效率。
较大的臂展还有助于提高跑步动作的稳定性和效率,减少能量的损失,提高跑步的速度。
对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比赛成绩优秀的运动员一般臂展较长。
肌肉力量也是影响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短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以便在瞬间提供足够的动力和速度。
对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来说,要求运动员具有较为发达的肌肉群,特别是腿部和臀部的肌肉群。
较发达的肌肉群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挥出动力和速度,提高跑步的效率。
对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来说,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耐力和爆发力,以便在短距离比赛中更好地保持速度和持久性。
肌肉力量的发展对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择要求具有一定的身高和体重,较大的臂展,以及发达的肌肉力量。
短跑运动员的选材
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小组成员:詹强、杨志、张成浩、肖书洋、张云、郭雪兵、刘芳菲从五方面来学习短跑运动员的选材:(1)运动员的身体形态(2)运动员的生理机能(3)运动员的成绩动态及运动素质(4)运动员的技术方面(5)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一、身体形态:(一):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腱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短,趾关节较坚固。
1、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但从整体来看,高水平的运动员大多数是身材较高者。
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70cm~180cm,男子400米运动员为175cm~185cm;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0cm~170cm,女子400米运动员为165cm~175cm。
身高也有特别高的,在当今的国际100米、200米中跑得最快的是博尔特,他的身高有196cm。
但是在短跑世界冠军中身高没有低于170cm的。
2、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
小腿较长者,“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
(扒地:利用膝盖上侧肌肉带动小腿使前脚掌迅速下压地面的动作。
)3、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
二、生理机能: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
心肺功能指的是人的摄氧和转化氧气成为能量的能力。
整个过程,牵涉心脏制血及泵血功能、肺部摄氧及交换气体能力、血液循环系统携带氧气至全身各部位的效率,以及肌肉使用这些氧气的功能。
无氧代谢是肌肉剧烈运动时氧供应满足不了需要,肌肉即利用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CP)的无氧分解和糖的无氧酵解生成乳酸,释放出能量,再合成三磷酸腺苷供给肌肉需要的一种代谢过程。
三、成绩动态及运动素质:1.成绩动态:分析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经历发现,他们大多在13-18岁开始专项训练,达到最佳成绩的年龄为男子25-26岁、女子23-25岁,达到最佳成绩需用8-9年的训练,而且起始成绩都较高。
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指标
自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展以来,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特别是短跑这项最能挑战人体极限的项目,虽然提高其成绩非常困难,但从多年来各种赛事的实际来看,短跑的世界纪录还是不断被刷新,只是提高的幅度大大减小。
从一名运动员开始训练到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大致需要经历长达8-10年的系统训练。
但科学研究发现,后天的训练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是有限的。
越来越多的体育界人士认为,人的先天条件对绝大多数运动项目的个人最好成绩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就要求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选材,以减少因盲目培养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低效率。
本文以短跑运动员为例,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做一个较详尽的概述,以期达到科学选材的目的。
1 对短跑项目的认识 1.1 短跑项目的技术特点短跑属于动力性工作、周期性练习、最大强度的运动,主要发展速度素质。
特点是速度最快、强度最大、运动持续时间最短。
全程跑的成绩取决于反应速度、加速跑和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以及技术的质量。
1.2 短跑项目的生理特点1.2.1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特点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由于短跑速度最快,对抗肌收缩与舒张快速交替活动,要求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迅速转换,在此过程中兴奋过程占优势。
但是由于兴奋与抑制的频繁转换,中枢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大脑皮层细胞易产生疲劳,不能长时间保持最快速度的运动。
1.2.2 呼吸机能变化特点短跑工作量大,需氧量多,如100m持续时间为10s需氧量为7L,但运动时间短,所以每分需氧量最大,而在运动中摄氧量满足不了需氧量,必然产生氧债。
短跑项目的氧债是各个项目中最高的。
达到90%以上。
在跑的过程中呼吸机能变化不是很大,跑后明显升高,呼吸频率达35次/min。
1.2.3 血液和循环机能变化特点跑的过程中心血管机能变化不大,但跑后升高,心率增至140-160次/min,甚至达到200次/min,收缩压上升到150-180mmHg甚至200mmHg,舒张压下降至10-20mgHg,心输出量约为8-18L/min。
短跑运动员选材实施的步骤与方法
短跑运动员选材实施的步骤与方法1. 概述选材是短跑成绩提升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科学、系统的选材方法,能够挑选出具备潜力、适合从事短跑项目的运动员。
本文将介绍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2. 制定选材标准首先,制定明确的选材标准对于短跑选材是至关重要的。
选材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速度与爆发力短跑项目对速度和爆发力要求较高,选材标准中应包括对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的要求。
例如,设定100米跑程要求在特定时间内完成。
2.2 敏捷度和协调性敏捷度和协调性也是短跑项目中重要的能力要求。
选材标准中可以考虑包括快速变向能力、节奏感和协调性等要素。
2.3 身体素质选材标准中还应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短跑项目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包括力量、柔韧性和耐力等方面。
3. 筛选运动员在确定了选材标准后,接下来需要进行运动员的筛选工作。
以下是筛选运动员的常用方法:3.1 运动员测试可进行各项运动能力测试来评估运动员的实际表现。
比如,通过进行100米跑、立定跳远等测试项目,以评估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和身体素质。
3.2 观察运动员表现在日常训练或比赛中观察运动员的表现,包括技术动作是否规范、反应能力如何等。
观察运动员的训练态度和毅力等也是评估其潜力的重要指标。
3.3 专业评估可以请教综合训练经验丰富、具备专业知识的教练员对候选运动员进行评估,获取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4. 综合评估与选拔在完成运动员的筛选后,需要进行综合评估与选拔。
综合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运动员个人状况综合评估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对运动员在短跑项目中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4.2 技术能力与潜力评估运动员的技术能力与潜力,包括速度、力量、协调性等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是否具备成为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潜质。
4.3 运动员意愿了解运动员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从事短跑项目,并考虑他们对训练和竞争的态度。
4.4 球队需要根据球队的需要来选拔适合的运动员。
田径运动员选材
踝围
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 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
(二)生理机能
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 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 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 氧代谢能力。。
运动素质
短跑成绩取决于速度、速度力 量和专项耐力,这些素质与遗传关 系密切,是选材的测试重点。
(三)短跑技术 合理的途中跑技术是步幅开阔, 蹬伸有力,摆动积极,步频较快, 动作轻松,向前效果好,重心平稳, 躯干保持适度前倾,摆臂积极有力, 跑的直线性好。
2.克托莱指数 (体重/身高x 1000) 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是反映 人体发育匀称度的重要形态指标。跳 跃运动员要求身高体轻,在人体成分 中,人瘦脂肪较少,这对克服人体重 力、腾越得更高更远是有利的。
3.下肢 下肢选材标准:腿长/身高x100 跳高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下肢 长,下肢越长身体重心越高,在身 高、体重等相同的情况下,下肢较 长的运动员便赢得了天赋的有利条 件。
(二)生理机能 一般用肺活量与安静脉搏 (晨脉)两项作为测试呼吸与心 血管系统机能的指标,肺活量 以数值大者为好,安静脉搏以 数值小者为好。
(三)心理素质 中长跑运动时间长、强度大,且 单调乏味。要求运动员自觉性强,能 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情绪稳定,能 承受长时间的大强度负荷;有拼搏精 神和必胜的信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较强等。 运动员对气候、地理、生态环境, 的适应很重要。
臂 展 男 女
83.9 87.1 91.5 96.3 99.6 99.9 100 100 88 93.9 96.6 98.6 98.7 99.8 100 10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二种方法:脚长测试法
成人身高=13岁时脚长(厘米) x 7±3厘米 例如,一个女孩子13岁时脚长26厘米, 则成人时身高在1.79~1.85米之间。
中小学校选拔短跑运动员选材分析
153作者简介:顾静(1992—),女,汉,江苏苏州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中小学校选拔短跑运动员选材分析顾静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学校体育构成,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各种形式体育比赛、早操和课间操等场合,对照选材指标进行合理的短跑运动员选拔,指标涵盖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因素、生理机能、成绩动态、遗传因素等标准,进行中小学校短跑运动员选拔,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选拔;短跑运动员;选材指标科学选材代表着训练成功一半,而在中小学中进行短跑运动员相关选材工作主要是利用科学手段,将条件较为优越的苗子从班集体中选拔出来,并实施有目的、科学、系统性的训练培养,促使其成长进步为学校比赛争光,通过结合客观指标以及相关测量数据,进行综合性科学判断分析,进一步筛选优秀人才。
一、学校体育构成(一)体育教学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是按照相应的课程标准和计划实施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过程。
基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教学主体如果缺少教师及学生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展。
在现代体育教学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并非一般认知中的“学生在操场上跑跳”,也不应局限在“做广播体操”“强身健体”等,而是应该促进专业体育技能、技术、知识的充分融合,将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必备技能,教授给学生之后,使其终身受益。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因其正处于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生拥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还涉及学生整体的协调、均匀发展,按照学生成长发育顺序,全面发展学生身上能够直接体现出体育课程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在同班级进行选拔,进入体训队进行合理训练,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其自身潜力[1]。
(二)早操和课间操中小学中的早操与课间操是通过组织学生每天参与广播体操相关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够充分舒展身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教师教授班级数量有限,对于全部年龄段的学生基本情况掌握不够充分,对优秀田径短跑苗子选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早操及课间操就成为挑选体育苗子的优秀时机。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国有体委于1987-1990年组织田径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对各个项目的选材内容、指标、方法及各年龄阶段的选材要求、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分级标准等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指令在全国贯彻实施。
一、短跑运动员的选材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
决定短跑竞技水平的速度能力、反应时、最高动作频率及无氧耐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较难培养与改变,训练仅使这些天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短跑运动员选材更重视先天因素。
(一)身体形态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
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提出以下指标。
1.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
但从总体看,高水平的运动员大多是身材较高者。
根据国内外资料,《大纲》提出以下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75±5厘米,男子400米运动员为180±5厘米;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5±5厘米,女子400米运动员为170±5厘米,并对各阶段选材应达到的身高提出了相应要求。
对有特殊才能的矮个子运动员也不可忽视。
2.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十足高)×100]: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
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
因此大小腿长的比值应力求小些,要求≤100%,最好≤95%。
3.比踝围(踝围/跟腱长×100)与比跟腱长[跟腱长/(小腿+足高)×100]: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
因此,比踝围应力求小些(≤100%,最好≤95%);比跟腱长应力求大些(≥50%,最好≥55%)。
10—11岁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选材
性 作了 数 学 分 析 力
、
这些指标是
、
:
体形
、
肌
力
,
又 可 以 评 定 他 们 的 技术 训 练 程 度
受试
。
足 底 屈 肌 力量
。
身体 发 育
、
视 觉 运 动反
0 名 在 专项班 训 练 的 1 0 一 n 岁 的儿童 者是 3
应 潜 伏 期等 指 标
,
展
而 膝 关 节 要 高 于胸 部
1
。
1一 1 岁
少 年 短 跑 运 动 员的 选 材
( 苏 联)
索洛 夫 佐 夫
立 定 向 上 跳 成绩 用 阿 巴 拉 科 夫 方 法 测
在 短 跑 中影 响 运动 成 绩 的 因 素
反 应速 度 力
、 、
(
如起 跑
速度 耐
加 速 跑能 力
、
最 大速 度
、
定
,
背 力 和 足底 屈 肌 的力 量 用 指 针 式 肌 力 测
.
3 62 163 2 48 223 3 81 48 8 63 7 493 324 73 1 72 7 16 4 17 161
(P <
有 统 计 学 上 的 显著 联 系
结
、
。
0 米跑
的 联 系 最密 切
01) ;
在 速 度 力 量 测 验 中 立 定 五 级跳 和 立 定
论
0 一 n 岁少 年 田径 运 动员3 1 0 米 起 跑 成 绩 对 人 体测 且 指标 的依赖 关系
. . . . 目 曰 电 . 甲叫 口 , . . . . . , . . . . 网 助 . . , , . 如 . . , 口, . 硬, . . . 口. 尸甲 户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是短跑项目中的主力军,她们以出色的速度和爆发力在比赛中展现出色的表现。
而对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形态学特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就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形态学特征进行探讨。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身高要求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短跑项目对于身高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过高或者过矮都会对短跑选手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身高在160cm左右的女子选手在短跑项目中表现会比较突出。
这是因为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证选手在起跑、转身等动作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更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加速度和终点速度。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体重要求也相对比较严格。
体重过重会使得选手在起跑和加速阶段消耗过多能量,降低了速度和爆发力;而体重过轻则会使得选手在维持稳定速度的时候显得吃力,同时也会影响选手的抗风性能。
一般来说,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体重在55kg左右最为适宜。
具体的体重要求还需根据具体的运动员情况以及不同的项目来进行调整。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体型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因素。
一般来说,短跑项目对于运动员的体型要求较为苗条,但同时也要求肌肉线条明显,肌肉发达。
这样的体型既保证了选手的爆发力和速度,又有利于减少风阻,提高维持速度的能力。
对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来说,良好的体型也有利于避免一些运动损伤,提高运动员的持久力。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形态学特征之一。
短跑项目中,尤其是在起跑和转身等关键动作中,身体的柔韧性对于选手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来说,良好的身体柔韧性是必不可少的。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需要注重进行一些柔韧性训练,如拉伸训练、瑜伽等,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形态学特征之一。
短跑项目中,比赛的时间虽然较短,但也需要选手具备较强的心肺功能来支持高强度的运动。
浅谈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选材
专题 论 述
浅 谈 青 年短 跑 运动 员 的 选 材
山 东省 凯文职 业 学院 魏 泽利 孙 娜娜
[ 摘 要] 根据短跑项 目的特点 , 短跑运动员应重视 早期选材 , 考虑个体遗传 因素 ; 从人体能量供应特点 神 经 系统 功 能 、 解剖 结构 特 点等入 手, 对青 少年短跑运动 员身体 形态、 生理机能 、 ・ 理素质、 术能力和选材 时机的理论和实践 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技 [ 关键词 ] 短跑 选材 形态 机 能
女 02 6 4秒 5 8秒 9 .3 男 02 2 4秒 3 8秒 5 .2
1 1
19 . 9 22 .O 20 .8
2 . 29 2_ 33 2 2
16 . 4 19 . 4 10 . 6
女 02 3 4秒 7 8秒 8 .3
通过 以上实验 , 可以初步确定哪些少年运动员具有短跑前途。这个 时期是速度素质 的敏感期 ,速度素质 的发展程度是评定短跑运动员是 否 具有 潜 能 的最 可 靠 条 件 之 一 。 22个体 的遗传因素 . 凡是遗传性 的身体特征都具有较大 的稳定性 ,不 以年龄 的增 长等 原因而发生较大 的变异 。科学研究也 已证明 , 人体 的形态 、 机能 的某些 特征受遗传 的影响很大 。 因此 , 了解运 动员双亲的形态指标可以在相当 程 度 上成 功 的预 测 运 动 员 的 未 来 的形 态 、 能特 征 。日本 “ 野 忠 文 ” 机 水 的 有关研究对此提供 了可供参考的结果( 2 。 表 ) 表 2遗传 凶素和环境因素对人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 遗传 因素
选 材
1研 究 对 象及 研究 方 法 . 11 . 研究对象 :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 。 1 . 2研究方法 :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综 述法 , 收集查 阅相关的文 献资 料 , 行 研 究 得 出 结论 。 进
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
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初中短跑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项目。
作为短跑,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强、技术要求高,因此选手的选材非常重要。
在选材和实施方面,我们提出以下“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一、选材方面1.身体条件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手的身体条件。
选手应该有较好的体格,如肌肉发达、肢体协调等。
这样对短跑的技术实施比较有利。
2.三大素质其次要考虑的是选手的三大素质——速度、力量和耐力。
速度是短跑最重要的素质,力量和耐力也很重要。
因此,选手应该有好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
3.跑步技术最后要考虑的是选手的跑步技术。
跑步技术对短跑项目影响特别大,因此选手的跑步技术要较好。
专业的跑步技巧包括起始姿势、起跑步法、加速方式等。
二、实施方面1.启蒙阶段在初中短跑的启蒙阶段,应该注重培养选手的基本素质,包括力量、速度和耐力。
同时,还要帮助选手掌握跑步的基本技巧和起始姿势、起跑步法、加速方式等。
2.提高阶段在初中短跑的提高阶段,应该注重提高选手的技术和竞技水平。
要安排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灵活性训练、力量训练、跑步技术训练、节奏和速度训练等。
3.比赛阶段在比赛阶段,选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表现。
教练需要关注选手的心理状态、身体状态以及能力水平,并对选手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三、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在训练中一定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确保训练科学有效。
要注意训练的量与质的控制,避免过度训练。
2.注意选手的饮食和休息选手的饮食和休息也非常重要。
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充足,确保身体的健康和机能的良好。
3.注意训练的安全和保护在训练中要注意选手的安全和保护。
要避免选手受伤和过度疲劳,同时要注意保护选手的关键部位,如膝关节、肩关节等。
要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措施,确保训练的安全性。
总体来说,初中短跑的“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是:合理选材、科学实施、注重注意事项。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
浅谈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特征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应该从形态学特征出发。
形态学特征是指体格特征、身体结构、生理特征等方面的表现,对于短跑项目的运动员而言,其形态学特征应该具备一定的优势,以提高其在短跑项目中的表现。
体格特征是考察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选材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
短跑项目侧重爆发力和速度,因此体格特征方面,应该选择身高适中、体重合理分布的运动员。
过高或过瘦的身材不利于短跑项目的发挥,太高的身材可能会降低爆发力和速度,因为爆发力和速度需要较短的踏脚时间和更好的迅速转动身体的能力。
体重过重可能会增加阻力,影响速度的发挥。
选择身高适中、体重合理分布的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
身体结构也是选拔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短跑项目而言,需要具备较短的肌肉纤维,以增加肌肉爆发力和速度。
需要有较发达的骨骼结构和关节稳定性,以保证在高强度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选拔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时,应该重点考察其肌肉纤维长度和发达程度,骨骼结构和关节的稳定性。
生理特征也是选拔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时要考虑的一项重要指标。
短跑项目对于爆发力和速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肌力、耐力和柔韧性。
在选拔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时,应该重点考察其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
肌肉力量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来培养,耐力可以通过长跑和间歇训练来提高,柔韧性可以通过拉伸训练和瑜伽等方式来增强。
还需要注意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以保持较好的运动能力和动作技巧。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应该考察其体格特征、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
体格特征方面,应该选择身高适中、体重合理分布的运动员;身体结构方面,需要具备较短的肌肉纤维、发达的骨骼结构和关节稳定性;生理特征方面,应该具备较强的肌力、耐力和柔韧性。
只有具备这些形态学特征的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在短跑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短跑运动员的选材
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
决定短跑竞技水平的速度能力、反应时、最高动作频率及无氧耐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较难培养与改变,训练仅使这些天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短跑运动员选材更重视先天因素。
(一)身体形态
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
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提出以下指标。
1.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
但从总体看,高水平的运动员大多是身材较高者。
根据国内外资料,《大纲》提出以下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75±5厘米,男子400米运动员为180±5厘米;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5±5厘米,女子400米运动员为170±5厘米,并对各阶段选材应达到的身高提出了相应要求。
对有特殊才能的矮个子运动员也不可忽视。
2.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十足高)×100]: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
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
因此大小腿长的比值应力求小些,要求≤100%,最好≤95%。
3.比踝围(踝围/跟腱长×100)与比跟腱长[跟腱长/(小腿+足高)×100]: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
因此,比踝围应力求小些(≤100%,最好≤95%);比跟腱长应力求大些(≥50%,最好≥55%)。
(二)生理机能
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
血色素男子12.0-14.0克以上,女子10.5-12.5克以上,比肺活量≥75,台阶指数105-115。
(三)成绩动态及运动素质
1.成绩动态:分析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经历发现,他们大多在13-18岁开始专项训练,达到最佳成绩的年龄为男子25-26岁、女子23-25岁,达到最佳成绩需用8-9年的训练,而且起始成绩都较高。
早期短跑成绩与进展速度反映了先天赋予的快跑能力和短跑潜力,是短跑运动员选材中直觉而客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2.运动素质:短跑成绩取决于速度、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这些素质与遗传关系密切,是选材的测试重点。
原苏联科研人员通过多年观察研究,认为根据系统训练一年半后素质增长速度预测短跑潜力准确性较高。
那些素质起点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的少年,将是天才的短跑选手。
计算素质增长速度的公式为:
(四)短跑技术
合理的途中跑技术是步幅开阔,蹬伸有力,摆动积极,步频较快,动作轻松,向前效果好,重心稳定,躯干保持适度前倾,摆臂积极有力,跑的直线性好。
根据短跑技术特点,提出以下3项指标。
1.支撑时间:优秀短跑选手快跑时蹬离支点特别快(约0.08—0.09秒),腾空阶段较长,这是一个具有预测性的生物力学特征。
2.步频指数(100米跑平均每秒步数×身高):研究表明,步频在生长发育期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步频指数随身高的增长而变大,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7.4-8.1)3.步幅指数(100米平均步幅÷身高):生长发育期,步幅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的。
由于速度=步频×步幅,故随着年龄增长,速度提高主要是步幅增长的结果。
研究表明,步幅增长一般与身高成等比关系,其指数往往是一个常量。
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1.07-1.24)
(五)心理特征
反应速度快(尤其是听——动反应,属于有意识的意志行动,对提高技术和成绩有良好影响),速度感觉好(准确估计自己跑速、正确分配力量及灵活调节速度),感知敏感捷性强(提高动作频率与改进技术的心理前提),以及有“想跑得很快”的强烈愿望,是优秀短跑选手的重要心理特征。
可通过简单反应时、起跑反应时、50米速度知觉、100米速度预先估计,以及坐姿脚踏频率等指标来测定。
起跑反应时(ms)为男210、女234,听觉反应时为男268、女225,动觉时间误差率为男13.99%、女14.69%。
百米速度预先估计误差率男女均为1.14%,坐姿踏脚5秒次数为男55.45、女51.30,这些可作为短跑运动员心理选材与评价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