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计算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作业成本法(Job costing)是一种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跟踪特定项目或作业的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以个别项目为单位计算成本的企业,如建筑、制造和工程公司等。

相关内容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包括以下内容:1.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通过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配到特定作业中来计算作业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直接费用,而间接成本则是公司的一般费用,如间接人工、间接材料和间接费用。

2.作业成本记录:作业成本法要求对每个作业进行详细的成本记录。

这包括记录和维护有关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信息,以及与作业相关的其他数据,如作业开始和结束时间、工作地点等。

3.作业成本分配:根据作业成本记录,可以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成本分配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如按照作业的时间比例、人工比例、材料比例等。

4.作业成本控制: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和控制每个作业的成本。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成本。

5.作业成本报告:根据作业成本记录和成本分配,可以生成作业成本报告。

该报告提供了关于每个作业的成本情况的详细信息,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总成本。

总结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和跟踪特定项目或作业成本的会计方法。

它通过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记录、作业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控制和作业成本报告等步骤,帮助企业准确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情况,并实时控制和监控成本。

这对于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能力非常重要。

6.作业成本分析:作业成本法还可以进行作业成本分析,以了解作业成本的组成和变动情况。

通过分析作业成本的组成要素,企业可以确定成本的组成要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成本。

7.作业成本预测: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预测未来作业的成本。

通过借鉴过去作业的成本记录和分析,结合当前作业的情况,可以预测未来作业的成本,并为企业做出准确的预算和决策提供参考。

8.作业成本改进:作业成本法也可以用于改进作业成本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进行成本计算和核算的方法,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更准确的经营决策,并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全面成本核算法全面成本核算法是最基本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分类和核算,以便获取全面的成本信息。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成本分类:将企业的成本按照其性质、用途、时间等方面进行分类,例如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等。

2. 成本分配:将企业的各项成本按照不同的分配基准进行分配,例如按产品、作业、部门、项目等进行分配。

3. 成本计算:根据成本分类和分配结果,对每个成本项目进行计算和总结,得出各项成本的金额。

4. 成本控制:根据成本计算结果,对成本进行监控和控制,保持成本的合理水平。

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方法。

标准成本是以特定条件下的合理成本为基础制定的预估成本,它可以是为较长期内、反复发生的产品、作业或服务制定的合理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核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定标准成本:根据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适合企业的标准成本。

2. 标准成本计算:根据标准成本的设定,对各项成本进行计算和核算,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3. 标准成本分析: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4. 标准成本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和成本控制的需要,对标准成本进行调整和修订。

三、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按照作业或工序来核算成本的方法,适用于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作业和工序。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作业成本分类:根据作业或工序的性质、用途、时间等进行成本分类,例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2. 作业成本计算:根据成本分类和具体作业或工序的情况,计算和核算每个作业或工序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的手段,常用于制造企业中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它通过将制造成本按照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成本等)进行分配,最终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过程和程序。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按照作业或工序进行成本分配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分解成一系列作业或工序所需的成本,然后按照这些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上。

常见的成本驱动因素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间接成本。

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准确计算每个产品的真实成本,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过程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收集作业成本数据、计算成本池、分配成本到产品上。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收集作业成本数据作业成本法的第一步是通过收集和分类作业成本数据来确定每个成本池的成本量和成本驱动因素。

常见的成本池包括人力成本、制造费用、设备折旧等。

根据不同成本池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来进行计算。

例如,人力成本可以按照工时、直接工资等来计算,制造费用可以按照机器小时数、生产线数等来计算,设备折旧可以按照设备原值、设备使用时间等来计算。

2. 计算成本池作业成本法的第二步是根据成本池和成本驱动因素来计算每个成本池的总成本。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账户和科目,需要采用一定的编码和分类方法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易于管理。

一般来说,成本池的数据应该是反应一个制造过程或作业流程的总成本,因此需要在计算时将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和合并。

3. 分配成本到产品上作业成本法的第三步是按照作业或工序将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上,从而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一过程涉及到作业成本的分配和合并,需要采用一定的逻辑和计算方法来完成。

分配的具体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单项作业成本法和最终作业成本法等。

其中,最终作业成本法是将所有成本池的成本通过作业流程和成本驱动因素进行分配后汇总计算得出的最终成本。

第三讲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计算

第三讲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计算

第三讲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计算一、引言成本分配是指将企业的总成本按照不同的成本对象进行适当分配的过程。

成本分配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经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讲将着重介绍成本分配的方法和作业成本计算。

二、成本分配方法1.直接法2.间接法常见的间接法有以下几种:(1)直线法:按照成本对象产生的数量来分配成本。

(2)工时法:按照成本对象实际使用的工时来分配成本。

(3)机时法:按照成本对象实际使用的机时来分配成本。

(4)面积法:按照成本对象所占用的面积来分配成本。

(5)市价法:按照成本对象的市场价值来分配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是指将作业所需的成本以及相关的收入计算出来的过程。

在作业成本计算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素:作业的直接材料、作业的直接人工、作业的制造费用以及作业的成本分配。

1.作业的直接材料作业的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一些作业的原材料。

直接材料的成本可以通过计算直接材料的用量乘以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来得到。

2.作业的直接人工作业的直接人工是指直接用于一些作业的劳动力成本。

直接人工的成本可以通过计算直接人工的工时乘以直接人工的单位工资来得到。

3.作业的制造费用作业的制造费用是指用于一些作业的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他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分配的费用。

4.作业的成本分配作业的成本分配是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依据分配到作业上。

常用的分配依据有直接人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

四、总结成本分配是将企业的总成本按照不同的成本对象进行适当分配的过程。

常用的成本分配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其中间接法又包括直线法、工时法、机时法、面积法和市价法。

作业成本计算是将作业所需的成本以及相关的收入计算出来的过程,其中包括作业的直接材料、作业的直接人工、作业的制造费用以及作业的成本分配。

通过合理的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计算,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情况,为管理决策和经营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企业的成本分配给不同的活动或作业,然后再将这些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相比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更加准确地确定了产品的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成本。

下面是作业成本法的详细计算步骤:1.确认活动:首先,企业需要确定它所有的活动,例如采购、生产、销售等。

每个活动都会产生成本。

2.识别成本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各个活动成本的因素。

例如,对于采购活动来说,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采购订单的数量或采购订单的类型。

对于生产活动来说,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生产线的启动次数或生产线的运作时间。

企业需要仔细分析每个活动,并确定其成本驱动因素。

3.分配资源:根据成本驱动因素,企业需要将各项资源分配给各个活动。

这些资源可以是人力资源、机器设备、原材料等。

分配资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个活动的实际成本。

4.计算活动成本:根据分配的资源和成本驱动因素,企业可以计算每个活动的成本。

例如,如果一些活动消耗了100小时的人力资源,而每小时的人工成本为50美元,那么这个活动的成本就是5000美元。

5.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因素。

与活动成本驱动因素类似,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产品的数量、产品的种类或产品的特征等。

6.关联活动和作业: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企业需要将活动和作业关联起来。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确定哪些活动与哪些作业相关联,并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7.计算作业成本:根据关联的活动和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企业可以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是所有活动成本的总和。

8.分配作业成本:最后一步是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这可以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来计算,例如根据产品的数量或产品的特征。

分配作业成本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通过以上计算步骤,企业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是生产成本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作业活动:确定作业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明确作业的范围和要求。

2. 制定核算制度:制定作业成本核算的制度和规范,包括核算对象、核算周期、核算指标、核算方法等。

3. 作业成本分析:对于每一个作业活动,根据核算制度和规范,逐项分析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4. 分配间接成本:对于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无法直接归属于作业的成本,需要通过分配方法进行合理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间接分配法、分步分配法等。

5. 计算作业成本:根据分析和分配的结果,按照核算制度和规范,计算每个作业活动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6. 总结作业成本:将各个作业活动的成本进行汇总,得出总的作业成本,用于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决策等。

7. 审核和报表:对于计算的结果进行审核和核实,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根据需要,生成作业成本报表和分析
报告,供管理层分析和决策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复杂和灵活的核算方法,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可能因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具体调整和适应。

作业成本法公式

作业成本法公式

作业成本法公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的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理解起来也没那么难。

咱们先来说说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公式:作业成本分配率 = 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总成本÷作业动因总量。

然后呢,某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 =该产品耗用的作业动因量×作业成本分配率。

举个例子吧,就说咱们常见的学校小卖部。

小卖部老板为了算清楚每种商品的成本和利润,就可以用作业成本法。

比如说进货这件事儿,老板每次去进货都要花费时间、精力还有车费。

这进货的过程就是一个“作业”,车费、时间成本等加起来就是这个作业的总成本。

而作业动因呢,可能就是进货的次数或者进货的商品种类数量。

假如老板这个月进货一共花了 500 块钱,一共进了 10 次货,那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 50 元/次。

如果某种饮料这个月进货了 3 次,那这种饮料在进货这个作业上分配的成本就是 3×50 = 150 元。

再比如说,小卖部里整理货架也是一个作业。

整理货架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这部分成本算在一起是 300 元。

而整理货架的作业动因是整理的次数,这个月一共整理了 15 次。

那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 20 元/次。

如果某种零食这个月因为上新货整理了 4 次货架,那这种零食在整理货架这个作业上分配的成本就是 4×20 = 80 元。

通过这样的计算,小卖部老板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每种商品在进货、整理货架等各个环节上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制定价格,控制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

在实际的企业生产或者服务提供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就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了。

比如说一家制造企业,生产线上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作业。

像原材料搬运、机器调试、产品组装等等。

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再把这些成本合理地分配到最终的产品上,企业就能更准确地知道每个产品的真实成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比如哪些产品要加大生产,哪些产品要优化或者淘汰。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成本分配给产品的各个阶段或作业,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

下面将介绍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作业成本池作业成本池是指将同类成本归集在一起,以便更好地追踪和分配成本。

在确定作业成本池时,需要考虑成本的共同特征和归属关系。

常见的作业成本池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第二步: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成本产生的因素,其变化程度与成本的变化程度相关。

通过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分配成本。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的驱动因素可以是产品数量或材料重量,直接人工成本的驱动因素可以是工时数或员工数量。

第三步:确定作业成本分配基础作业成本分配基础是指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变化程度来分配成本的依据。

常见的作业成本分配基础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比例、直接人工工时数或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制造费用的驱动因素比例等。

第四步:计算作业成本在确定了作业成本池、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和作业成本分配基础后,可以开始计算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但通常是将作业成本池乘以作业成本分配基础的比例。

第五步:分配作业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是指将计算得到的作业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作业或产品。

根据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则,成本应该按照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变化程度来分配。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可以按照产品数量或材料重量来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可以按照工时数或员工数量来分配。

第六步:计算单位产品成本通过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作业或产品,可以计算出单位产品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

通过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可以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总结: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产品成本的方法,它通过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产品,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

其基本步骤包括确定作业成本池、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确定作业成本分配基础、计算作业成本、分配作业成本和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的几种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几种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几种方法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作业成本法、批次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

1.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制造过程中每个产品的工序较少且每个产品都是独立生产的情况。

它按照作业的需求进行成本核算,将成本分配到每个产品上。

主要步骤包括:确定作业成本表,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并按照作业数量进行分配。

2.批次成本法:批次成本法适用于制造过程中每次生产的产品数量较多且每批产品时间、材料和人工成本差异较小的情况。

它将一个批次中的所有成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核算,将批次成本平均分配给每个产品。

主要步骤包括:确定批次成本表,计算总批次成本,并按照批次数量进行分配。

3.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适用于制造过程中产品连续生产,无明确产品边界的情况,如流水线生产。

它将整个制造过程中的所有成本按照生产线的连续流程进行核算,将成本分配给每个产品。

主要步骤包括:确定过程成本表,计算总过程成本,并按照生产量进行分配。

现代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活动基础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1.活动基础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是以活动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它将企业的生产和非生产活动分解为一系列活动,并根据活动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成本分配。

通过活动成本驱动,更加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

主要步骤包括:确定活动成本池,确定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活动成本率,并按照驱动因素的消耗情况分配成本。

2.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基准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它通过制定标准成本,预测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

主要步骤包括:制定标准成本,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找出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几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对于理解和应用这种成本核算方法至关重要。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可以简单表述为: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相对容易确定,比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这些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上。

而间接成本的分配就相对复杂一些,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完成。

间接成本分配率 = 待分配的间接成本总额÷分配基础总量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该产品的分配基础×间接成本分配率比如说,一家工厂生产 A、B 两种产品,共发生间接成本 100 万元。

其中,用于生产 A 产品的机器工时为 2000 小时,生产 B 产品的机器工时为3000 小时。

那么,间接成本分配率= 100 万元÷(2000 + 3000)小时 = 200 元/小时。

A 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2000 小时×200 元/小时 = 40 万元B 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3000 小时×200 元/小时 = 60 万元我曾经在一家制造企业工作过,当时企业就面临着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问题。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流程复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导致一些产品成本被低估,而另一些产品成本被高估。

这给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利润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后来,我们引入了作业成本法。

为了确定各项作业和分配基础,我们深入车间,观察工人的操作流程,记录机器的运行时间,分析各种材料的消耗情况。

记得有一次,为了准确统计一台关键设备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使用时间,我和同事在车间里蹲守了整整一天。

从早上工人上班,到晚上下班,我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却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我们获取到了非常宝贵的数据。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

计划成本分配法公式

计划成本分配法公式

计划成本分配法公式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成本,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一、直接成本分配法。

直接成本分配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成本分配方法,它只考虑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不考虑间接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直接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成本分配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简单、成本分布明确的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满足复杂生产过程的成本分配需求。

二、作业成本分配法。

作业成本分配法是针对多种产品或服务同时生产的情况,通过将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将间接成本按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分配到各个作业上,再按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

其计算公式为:作业成本 = 作业驱动因素× 作业驱动因素的单位成本。

作业成本分配法适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同时生产,且生产过程复杂的情况,可以更准确地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

三、部门成本分配法。

部门成本分配法是针对企业内部有多个部门同时参与生产的情况,通过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

其计算公式为:部门成本 = 部门驱动因素× 部门驱动因素的单位成本。

部门成本分配法适用于企业内部有多个部门同时参与生产的情况,可以更准确地将各部门的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

四、综合成本分配法。

综合成本分配法是将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部门成本综合考虑的一种成本分配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各种成本的分配情况,以达到更合理地分配成本的目的。

其计算公式为:综合成本 = 直接成本 + 作业成本 + 部门成本。

综合成本分配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和作业的情况,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各种成本的分配情况,从而更合理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总结:不同的成本分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情况,企业在选择成本分配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更合理地分配成本的目的。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这里所说的传统成本计算法,实际上是指传统的间接成本分配法。

传统的间接成本分配法,是指以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台时等作为分配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按传统成本计算法,某产品的成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间接成本的计算公式是:某产品间接成本=该产品直接工时(或台时等)总数×间接费用分配率式中间接费用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间接费用分配率=)(单位直接工时产量间接费用总额⨯∑ 在这种方法下,从总体看,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多,决定间接成本费用分配率的公式中的分母就越大,从而使间接成本分配率就越小。

在间接费用总额和单位工时一定的情况下,产量越高,间接费用分配率就越低,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

这就导致许多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而进行大批量的产品生产。

当增加的产品销售不出去或不能马上销售出去时,就会增加存货成本;当产品由于积压变质而报废时,其损失将远远大于由于增加产量而形成的产品成本节约额。

再从各种产品分别看,各种产品分摊的间接费用又与产量成正比,实际上,间接费用并不与产量成正比。

但是,这种分配方法在几十年前是合理的。

因为当时的大多数公司只生产少数几种产品,构成产品成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且这两种成本占产品成本的很大部分,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很小,因此,用少量的制造费用构成产品成本主体的直接人工去分配,所导致的扭曲是非常小的,产品成本信息是比较准确的。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竞争的加剧,公司及其生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成本中固定制造费用比重增大,直接人工比重下降,从而制造费用分配率很大,很容易造成产品成本失真;随着与工时无关费用的快速增加,用不具有因果关系的直接人工去分配这些费用,必定产生虚假的成本信息。

这些虚假的、失真的成本信息导致经营决策的失误、成本失控和降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作业成本计算法正是以克服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弊端而产生的。

作业成本计算法名词解释

作业成本计算法名词解释

作业成本计算法名词解释
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指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和产出成果,利用成本计算方法对作业成本进行核算和计量的方法。

主要的方法包括:
1. 直接成本法:根据作业直接使用的材料和直接劳动成本来计算作业成本。

2. 间接成本法:将作业间接使用的材料和劳动成本按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并加到作业的直接成本上,再计算作业的成本。

3. 过程成本法: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成本)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分摊到每个作业上,计算作业的成本。

4. 活动成本法: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不同活动来确定作业的成本,将活动相关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上。

5. ABC成本法:根据活动的相关性来确定作业的成本,将活
动相关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上,并结合活动的资源消耗量进行成本分析。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计算作业成本,以便更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决策。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作业成本法(job costing)是一种用于计算成本的方法,通常用于小批量或个别生产的企业。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按照各个作业或任务进行分配,并且每个作业的成本可以追溯到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

下面是一个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一、收集相关数据:1.收集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材料使用情况,包括材料种类、数量和单价。

2.收集每个作业或任务的人工使用情况,包括工时和工资率。

3.收集每个作业或任务的间接费用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的资源和费用。

二、计算材料成本:1.根据收集到的材料使用情况,计算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材料成本,公式为:材料成本=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2.如果有多个材料种类,可以分别计算每个材料的成本,然后求和得到总材料成本。

三、计算人工成本:1.根据收集到的人工使用情况,计算每个作业或任务的人工成本,公式为:人工成本=工时*工资率。

2.如果有多个工人或不同的工资率,可以分别计算每个工人的人工成本,然后求和得到总人工成本。

四、计算间接费用:1.根据收集到的间接费用使用情况,计算每个作业或任务的间接费用,可以采用分摊法、驱动因素法或直接分配法等方法。

2.根据所采用的分配方法,计算每个作业或任务分摊到的间接费用。

五、计算作业成本:1.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加总,即可得到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总成本,公式为:总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间接费用。

六、制定成本报告:1.按照需要,可以制定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成本报告,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的详细信息。

2.可以将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成本与预算进行对比,从而评估成本的控制情况。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废品损耗、机器折旧等,并对不同作业或任务之间的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支持管理决策和控制成本的有效性。

成本计算的方法

成本计算的方法

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计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利润水平。

因此,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指将直接发生在产品或服务上的成本作为成本计算的基础,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成本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直接人工上的情况。

通过直接成本法计算出的成本,可以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定价依据,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其次,我们介绍另一种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或服务的不同作业过程来确定成本,将间接成本按照某种合理的方法分配到各个作业过程中,再由作业过程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复杂,成本主要集中在间接成本上的情况。

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企业制定的标准成本,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稳定,能够预先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的情况。

通过标准成本法计算出的成本差异,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我们介绍一种新兴的成本计算方法——活动基础成本法。

活动基础成本法是指根据企业的活动成本驱动因素,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以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复杂,成本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通过活动基础成本法计算出的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精准地了解成本构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

企业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来进行合理选择,以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最佳效果。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随着工业化和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企业将生产成本管理视为一项必要的任务。

具体的成本管理方法有许多种,例如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

这两种方法在应用中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本文将从精度、适用范围、复杂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1. 精度作业成本法是将生产实际发生的成本通过分摊到不同生产作业上来计算的。

这种方法对于大批量、分散型制造业比较适用,由于比较深入的细化,所以更为准确。

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材料和人力资源,因此计算精度需要专业的系统来保证。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更为简单和直观,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分配到成本中心或者按照产量比例计算成本的方法。

此方法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生产工艺比较单一的企业,计算精度只需考虑具体的情况而不必过于繁琐。

综上,作业成本法在计算成本时更为细致,更加精确,但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计算精度比较直观,但不够精细。

2. 适用范围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限制较大,基本上只能用于那些不同产品较多且不同程度较大时才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那些多样化的企业,就需要更加详细的成本分类来进行费用的协调。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相对广泛,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产品种类不多,生产过程单一的企业,更加适用于这种企业。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业成本法只适用于那些大型多元化的企业,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生产过程单一,产品种类简单的企业。

3. 复杂度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来说,比较复杂。

首先是在成本分类和分配方面的复杂度,其次是在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压力。

这里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协调才能确保数据准确。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只需要较好的识别主成本,很多信息就可以普通化,但由于生产过程复杂,可能会忽视了一些细节。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在数据的收集和管理上以及成本分类这些方面工作更繁琐,复杂度更高。

作业成本分配率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分配率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分配率计算公式作业成本分配率是在作业成本法中用于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可是关乎着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呢。

咱们先来说说作业成本分配率的基本概念哈。

简单来讲,它就是把作业所耗费的资源成本,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比例分配到相关的成本对象上去。

比如说,一项作业消耗了 100 元的成本,而需要分配到两个产品 A 和 B 上,A 占用了这项作业的 60%,B 占用了 40%,那分配率就是 100 除以(60% + 40%),然后再分别乘以各自的占比,就得出 A 和 B 分别应承担的成本啦。

要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通常有三种常见的方法。

第一种是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直接用实际发生的作业总成本除以实际作业产出量。

这就好比你去买水果,花了 100 块买了一堆水果,然后数了数一共有 50 个,那每个水果的平均成本就是 100÷50 = 2 元。

第二种是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先根据预算确定作业总成本和预计作业产出量,然后计算出分配率。

比如说,你预计下个月买水果要花200 元,预计能买到 100 个,那预算的每个水果成本就是 2 元。

第三种是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用正常生产能力下的作业总成本除以正常作业产出量。

这就像你平常每个月买水果都差不多花 150 元,能买到 75 个,那正常情况下每个水果就是 2 元。

我想起之前在一家小工厂帮忙核算成本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方面的问题。

那时候厂里生产两种零件,甲和乙。

为了搞清楚每个零件的真实成本,我们就用到了作业成本法。

其中有一道打磨的工序,这个月总共花费了 5000 元,甲零件在这道工序上用了 80 小时,乙零件用了120 小时。

那这道工序的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 5000÷(80 + 120)= 25 元/小时。

所以甲零件在这道工序上承担的成本就是 80×25 = 2000 元,乙零件就是 120×25 = 3000 元。

间接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法

间接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法
按部门归集和分配费用
成本中心
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
生产和管理部门
生产部门制造费用的分配
产品或劳务
设立成本(费用)中心 也称成本库( cost pool),即企业内部发生成本或费用的各单位或部门。
01
销售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按部门归集,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01
服务部门和生产部门发生的间接费用,则按三个层次分配。
25,000 25,000 + 50,000
= $50,000
顺序分配法举例
分配基础: 占地平方英尺
$150,000 ×
50,000 25,000 + 50,000
= $100,000
交互分配法
服务部门之间 互相提供服务 应全部相互 分配。
服务部门 (餐厅)
服务部门 (保管)
生产部门 (加工)
忽略服务部门之间的交互服务, 将各服务部门 的全部成本 直接分配到 生产部门。
01
服务部门 (餐厅)
02
生产部门 (加工)
03
直接分配法举例
直接分配法举例
直接分配法举例
分配基础: 雇员人数
$360,000 ×
20 20 + 30
= $144,000
直接分配法举例
分配基础: 雇员人数
03
高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间接制造费用在成本中的比重极大提高,有时超过总成本的50%。
预算总量进行分配。
一般情况下,固定成本分配应当:
以每个受益部门所需
生产能力的数量
为基础。
各期应当相同,
不应当发生变动。
按成本性态分配成本
按成本性态分配成本
分配到受益部门的应该 是服务部门的预算变动 和固定成本(预算分配率 和预算能力百分比),不是 实际成本。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也被称为ABC成本法,是一种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或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的方法。

它通过拓宽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成本更准确和真实。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作业和作业中心: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将企业的运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和作业中心,明确各作业和作业中心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归属。

2. 确定资源成本:将企业的资源成本按照其用途和消耗方式分配到各个作业和作业中心中,这些资源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等。

3. 确定作业动因:作业动因是指作业发生的原因,是确定作业成本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作业动因的分析,可以找出哪些作业是必要的,哪些作业是多余的,从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

4. 计算作业成本:根据确定的资源成本和作业动因,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将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中。

在计算作业成本时,可以采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如直接费用法、间接费用法、作业基础成本法等。

5. 分析作业价值:通过对作业价值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哪些作业是增值的,哪些作业是不增值的,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其运营成本和业务流程,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成本计算是企业核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计算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三种基本方法:作业成本法、加权平均法和直接成本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基本方法的公式和计算步骤。

一、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按产成品的生产过程而分类计算成本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可分解成多个独立、较为复杂的阶段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3.计算制造费用:制造费用=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4.计算作业成本:作业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二、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按平衡产量计算单位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的成本+本期新入库成本÷期初库存数量+本期新入库数量2.计算期末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计算本期产量成本:本期产量成本=本期产量数量×加权平均单价三、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直接计算与产品有关的材料、人工等直接成本的方法,适用于成本有明确归属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3.计算直接制造费用:直接制造费用=直接制造费用项1+直接制造费用项2+...+直接制造费用项n4.计算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制造费用以上就是作业成本法、加权平均法和直接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公式。

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企业的成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计算第一节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间接成本分配基础成本与成本对象的联系:成本动因间接成本分配基础(标准),用于分配成本的成本动因成本库(cost pool):指使用同一个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若干单个成本的集合一般有三种间接成本分配类型分配到恰当的组织单位将所有间接制造费用计入各内部组织单位(即成本中心或成本库),包括:(1)直接分配将完全归属于某特定成本中心的制造费用直接分配(归集)到该成本中心。

(2)比例分配将与几个成本中心有关的共同费用,按一定标准分配到各成本中心。

常用的分配基础厂房租金:厂房面积机器折旧费、能源费、保险费:机器价值、机器小时房屋折旧费、保险费:房屋价值、占地面积维修成本:机器小时仓储成本:存货价值餐厅成本:雇员人数分配方法首先计算间接成本分配率:分配率=待分配间接成本/分配基础合计其次,向各成本中心分配:某部门分配的间接成本=该部门分配基础×分配率单位内部之间的成本分配将服务部门(service departments)(即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各项成本,按服务部门设置账户(辅助生产账户)加以归集,然后在受益对象(基本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基础:通常根据成本与服务的因果关系,按受益量比例分配。

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方法1、直接分配法(direct method)将各服务部门的成本直接分配到受益的生产部门,而不在受益的服务部门之间分配,即不进行交互分配。

此法计算工作简便,但分配结果不够正确,适宜服务部门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企业。

直接分配法举例某企业有两个生产部门——铸造和精加工车间,有两个服务部门——设施管理部和人事部。

假定每个部门的全部成本都只有一个成本动因。

设施管理部门的最佳成本动因是占地面积,人事部门的最佳成本动因为雇员人数。

有关各部门成本和动因量如下表 成本及动因直接分配法2、顺序分配法(step-down method )将服务部门按照相互提供受益量或受益金额的多少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成本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成本分配出去。

即排在前的服务部门由于受益少,就不再负担其他服务部门应分配的成本;排在后面的服务部门由于受益大,就应该负担其他服务部门应分配来的成本。

3、交互分配法(Reciprocal method )首先,将各服务部门的成本在服务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分配; 然后,将分配后的服务部门成本向生产部门进行分配。

交互分配法将生产部门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服 务 部 门 生 产 部 门 项 目设施管理 人 事 铸 造 精加工 直接成本(元) 间接成本(元) 占地面积(m 2) 雇员人数 直接人工小时 机器小时 126 000 3 000 20 24000 9 000 30 100 000 15 000 80 2 100 30 000 160 000 3 00032010 0005 400项 目 分 配 率 铸 造 精加工分配自设施 管 理 126 000 ÷(15 000+3 000) =7 7×15 000 =105 000元 7×3 000=21 000元 分 配 自 人 事 24 000÷(80+320) =60 60×80 =4 800元 60×320 =19 200元 部门间接成 本100 000元 160 000元 合 计 209 800元 200 200元服 务 部 门 生 产 部 门项 目设施管理 人 事 铸 造 精加工 部门成本 第一次分配 设施管理 人事 126 000 (126 000) 24 000×2/42 =1 143 24 000126 000×9/27 =42 000 (24 000)100 000126 000×15/27=70 00024 000×8/42=4 571160 000126 000×3/27=14 00024 000×32/42=18 286分配后余额 1 143 42 000174 571192 286第二次分配 设施管理 人事 (1 143)(42 000)1 143×15/18=95342 000×8/40=8 4001 143×3/15=19042 000×32/40=33 600合 计183 924226 076将生产部门汇总的间接成本分配到每一个产品上。

分配步骤: 1、将生产部门发生的间接成本与分配来的成本汇总 2、在每个生产部门选择一个或多个成本动因3单位产品成本计算表联产品的计算联产品(Joint product ): 投入同种原材料同时生产出多种价值较大的产品联合成本( Joint cost )或共同成本:在联产品分离点之前发生的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的投入 联合成本的分配 联合成本的分配标准 实物量分离点销售价值 分离点可实现净值可实现净值=最终售价-分离后的 加工成本 举例道氏化学公司生产X 和Y 两种化学药品。

发生的联合成本为100 000元,X 产量为10 000升,Y 产量为5 000升。

X 每升售价9元,Y 每升售价6元。

要求:计算两种产品的成本。

联合成本分配(实物量法)联合成本分配(销售价值法)第二节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背景过去,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所占比重较小,只使用一个动因作为分配制造费用的基础。

现在,很多企业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原因如下:激烈的竞争压力导致毛利下降。

企业希望准确知道每一产品或服务的毛利,则必须知道准确的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背景经营复杂性引起产品和服务类型多样化,因此,企业资源消耗也因产品和客户的不同有很大的不同。

高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间接制造费用在成本中的比重极大提高,有时超过总成本的50%。

拥有正确的成本计算更有利于决策。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计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属于财务会计的成本计算法,但与前述方法不同之处是制造费用的分配基础有所不同,即分配基础是导致制造费用发生的各种不同成本动因。

根据恰当的成本动因,将不同性质的制造费用直接追溯到产品或劳务上。

项 目 铸 造 精 加 工 合 计 总成本 183 200元 226 800元 410 000 分 配 基 础 30 000 机器小时 10 000 直接人工小时分配率183200/30000=6.11元 226800/10000=22.68元 单位产品耗用 4个机器 小时 2个直接人工小时 单位产品成本 4×6.11 =24.44元 2×22.68=45.36元69.80元项 目 X 产 品 Y 产 品 合 计 升 数 10 000 5 000 15 000分配 率 10/15 =2/3 5/15 =1/3 分 配 的 联合成本 2/3×100 000 =66 667元 1/3×100 000 =33 333元 100 000元 分离点的销售价值 90 000元 30 000元 120 000元 销售毛利 23 333元 (3 333元) 20 000元 项 目 X 产 品 Y 产 品 合 计 分离点的销售价值90 000元 30 000元 120 000元 分 配 率90000/120000 =0.75 30000/120000 =0.25 分 配 的 联合成本 0.75×100 000 =75 000元 0.25×100 000=25 000元100 000元 销售毛利15 000元 5 000元 20 000元作业成本计算的程序1、按活动性质区分不同类型的作业作业成本法下需根据作业的内容区分出不同类型的作业,如:材料的整理准备机器设备的调整准备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生产线上产品运送产品质量控制等2、分析成本与作业之间的关系,确定每种作业的成本动因(数量)如果成本动因太多,通常使用80-20规则。

即间接费用总额的80%可仅用少数几个成本动因(成本动因中的20%)来分配。

所选择的少数几个成本动因应该是引起大部分间接费用的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计算的程序3、按作业设立与成本动因相关的成本库,归集同质成本。

4、以每种作业的成本动因为分配基础,确定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率。

5、根据不同产品耗用的成本动因量和分配率将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中。

制造成本的分级和成本动因美国的会计学教授罗宾.库博(Robin Cooper)将作业和成本分为四大类:1、单位产出级成本(unit level cost)指同产品产出量相关的成本。

成本动因是产量。

成本随产量的高低而变动。

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设备动力成本等。

2、批次级成本(batch level cost)指与产品生产批别相关的成本。

成本动因是产品批次(或交易次数)。

如定货成本、设备调试成本、材料整理成本、产品检验成本、包装发运成本等。

动因为生产订单数、机器准备次数、材料采购次数或材料运单、产品检验次数、发运单等。

制造成本的分级3、产品级成本(product-sustaining level cost)指与某种产品或整条产品生产线相关的成本。

成本动因为产品或生产线。

如产品开发设计成本、产品功能改进成本、质量改进成本等。

4、条件设施级成本(facility level cost)指支持整个生产过程而发生的成本。

如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厂房设备的折旧和维护费、财产保险税及财产税等。

其动因选择有很大的主观性。

作业成本法举例波特兰电力公司是一家公用事业公司,其开单部(Billing Department,BD)为两类主要客户——居民户和商业户提供账户查询和账单打印服务。

目前,开单部服务的账户有120 000个居民账户和20 000个商业账户。

BD的成本对象是两大类客户,其有关的成本都是间接成本——不能明确确认客户类型。

BD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以两类客户账户查询次数为基础分配所有支持成本。

上月BD所用资源成本为$565 340,当月收到23 000个账户查询,则每次查询成本是:$56 5340 /23 000=$其中,18 000个是居民账户查询,占查询总量的%;5 000个是商业账户查询,承担%成本。

计算出的居民户和商业户每一账户成本分别是$和$。

管理当局相信,因其业务复杂性,商业户实际消耗的支持资源远远高于22%。

如商业账户平均每张账单50行,而居民户平均只有12行。

管理当局正在制定影响其获利能力的重要决策,因而打算更全面地理解BD的主要活动及其相互关系。

公司决定采用作业成本法对BD进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