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计算法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概述与使用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概述与使用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有助于企业更 深入地挖掘作业成本数据,发现 隐藏的成本动因,为决策提供更 有力的支持。
云计算和软件技术
云计算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将为企 业提供更加灵活、可扩展的作业 成本计算解决方案,降低实施成 本和复杂度。
管理理念变革对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影响
战略成本管理
随着管理理念从传统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企业将更加 注重长期价值和竞争优势,作业成本计算法将更加注重提供战略
优势
精确的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计算法能够更准确 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因为它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具 体的作业活动中,而不是简 单地平均分配。这有助于企 业更准确地评估产品或服务 的盈利能力和定价策略。
提高决策质量
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了 更准确的成本信息,它可以 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 例如,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或 服务的真实成本来决定是否 推出新产品或服务,或者是 否关闭不盈利的生产线。
作业成本计算法概述与使用
目录 CONTENTS
• 作业成本计算法概述 •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实施步骤 •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作业成本计算法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作业成本计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 一种基于作业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通过识别和计量企业运 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成本追溯到作业,最 终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 业”,即先确定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追溯到作业中心,再 确定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或服务。

作业成本计算法实训报告

作业成本计算法实训报告

一、引言作业成本计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需求日益提高,作业成本计算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能力,本人在实训过程中对作业成本计算法进行了深入学习,并撰写了以下实训报告。

二、实训目的1. 了解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2. 掌握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培养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三、实训内容1.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计算法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生产准备、生产管理、设备折旧等。

作业成本计算法通过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成本核算的精细化。

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步骤(1)确定作业:分析企业内部各项作业,将其归纳为若干个作业中心。

(2)分配间接成本:根据作业中心的特点,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

(3)计算作业成本:根据作业中心的工作量,计算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

(4)分配作业成本:根据产品或服务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

(5)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将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的作业成本汇总,得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3. 实训案例以某企业为例,分析其作业成本计算过程。

(1)确定作业:经过分析,该企业共有10个作业中心,分别为:原材料采购、生产准备、生产制造、产品检验、产品包装、产品销售、客户服务、设备维护、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2)分配间接成本:根据各作业中心的特点,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

例如,生产准备费用按照生产工时分配,设备维护费用按照设备使用时间分配。

(3)计算作业成本:根据各作业中心的工作量,计算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法基本理论

作业成本计算法基本理论

市场需求的这种变化,对传统生产组织 形式提出了挑战。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组织 形式下大量大批生产产品以待销售的习惯作 法,改为采用能对顾客多样化、日新月异的 需求迅速作出反应的弹性制造系统(FMS)。
在这种制造系统中,生产程序经常根 据顾客的需要进行调整。为了避免积压不 受顾客欢迎的产品,企业一般按定单适时 组织生产。这样,一方面,企业应以品种 多、质量优、功能强去争取尽可能多的产 品定单,以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 企业则应采用适时制的(Just in Time)生产 方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因此管理当局认为应提高成本信 息的决策有用性,釆用作业成本计算 法。
首先,管理局为开单部确定了四 个作业:
作业
帐户开单 单据审核 帐户查询 通信
成本动因
行数 帐户 数 人工小时数 发信数量
成本动因必须按两个标准选择: 1、成本动因与资源消耗及(或)支持
业务的发生之间必须具有合理的因果关系。 2、有关成本动因的数据必须是可获得
结果令人吃惊
公司高估了产量高、工艺相对简单 的B产品的成本,同时大大低估了C产品 的成本。
也就是说,成本在B、C两种产品之 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
工艺复杂、产量低的C产品,事实上没 有承担其应分配的成本份额,而工艺简单 、 产量高的B产品则承担了过多的成本份额。
“我们在制定价格的过程中, 依据了错误的成本信息”。
良策二 通过外包,调整品种,增加利润
据何调整品种?
外包成本
现有一地方劳务局愿按每户3.5元(不 分帐户类型)提供公司提供的帐户查询和 帐单打印服务。
47
外包 成本
外包 成本
自营 成本
自营 成本
于是,PPC公司对两类客户单位成本进 行测试,发现公司目前按统一分配率(查 询次数:居民户18,000次和商业户5,000 次)为基础分配总成本565,340元,并进行 成本计算,有关计算如下图: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计算法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计算法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和核算企业生产成本的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并在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和主要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根据生产的特性和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将生产成本分摊到不同的产品或作业上,并根据作业量和成本的关系来计算作业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中间成品或多个生产阶段的企业。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原理是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作业或部门,然后按照作业量和成本的关系,将成本分摊到不同的作业上。

这样可以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并提供给管理层参考。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主要步骤包括:1.作业或产品的定义:首先要确定每个作业或产品的范围和内容,以便后续的成本核算和分析。

2.成本元素的确定:根据作业或产品的特点,确定与其相关的各项成本元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3.成本汇总:对于每个作业或产品,将其相关的成本元素进行汇总,并计算出总成本。

4.作业量的确定: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数据,确定每个作业或产品的作业量,例如产量、使用时间等。

5.成本分配:根据作业量和成本的关系,将总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或产品上。

6.作业成本的计算:根据分配的成本和作业量,计算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

7.成本分析:对于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以了解和掌握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的情况。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点是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并能够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供管理层参考。

其缺点是计算和分析的过程相对复杂,且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来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结合其他的成本管理方法一起使用,例如标准成本法和活动成本法等,以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

同时,企业在使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时,也应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的确定,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摘要: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1.确定作业中心2.确定成本动因3.计算作业成本4.计算产品成本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领域四、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五、提高作业成本法计算精度的方法正文: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现代成本核算方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将成本对象的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作业环节,通过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追踪、计算和控制,从而实现对产品成本的准确核算。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1.确定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同成本动因的环节。

确定作业中心有助于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流动进行有效追踪和控制。

2.确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如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人工等。

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可以找出成本波动的原因,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3.计算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是指在作业中心中,单位成本动因所产生的成本。

计算作业成本时,需要对各个作业环节进行成本分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4.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指将各个作业成本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各个产品上的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产品实际成本,有助于企业进行产品定价和盈利分析。

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领域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种类多样的企业,尤其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与局限性1.优势- 提高成本核算精度:作业成本法可以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流动进行细化分析,使成本核算更加精确。

- 促进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有助于企业识别成本动因,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 优化资源配置:作业成本法可以揭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2.局限性- 计算复杂度较高: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较为复杂,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

2. 内部经营管理发展对成本管理改革的要求
3. 作业成本会计使得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成为可能
Page 12
六、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实践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在我国企业运用的可能性
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推行作业成本计算法创造了条件 2. 现代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采取作业成本计算法 3. 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实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重要保证
费用分配标准
费用分配基础
工时、机器台时
成本动因
财务变量:直接人工或直 非财务变量:部件数量、 接材料成本 测试时间

成本计算重点
所包含的期间 信息的准确性
就成本而论成本
几个会计期间 误差较大
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
一个会计期间 准确性较高 Page 7
四、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图解
资 源 动 因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一 二 三
概念的界定
产生背景 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基本程序 对作业成本法的评价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实践

伍 六
一、概念的界定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 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 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Page 9
五、作业成本法评价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势
1. 2. 3. 4. 5. 6. 7. 可以准确的进行存货估价; 为企业制定产品价格提供了依据; 可以更好地对各单位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 可以更好地编制预算; 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是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产品定价决策。

作业成本法公式

作业成本法公式

作业成本法公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的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理解起来也没那么难。

咱们先来说说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公式:作业成本分配率 = 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总成本÷作业动因总量。

然后呢,某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 =该产品耗用的作业动因量×作业成本分配率。

举个例子吧,就说咱们常见的学校小卖部。

小卖部老板为了算清楚每种商品的成本和利润,就可以用作业成本法。

比如说进货这件事儿,老板每次去进货都要花费时间、精力还有车费。

这进货的过程就是一个“作业”,车费、时间成本等加起来就是这个作业的总成本。

而作业动因呢,可能就是进货的次数或者进货的商品种类数量。

假如老板这个月进货一共花了 500 块钱,一共进了 10 次货,那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 50 元/次。

如果某种饮料这个月进货了 3 次,那这种饮料在进货这个作业上分配的成本就是 3×50 = 150 元。

再比如说,小卖部里整理货架也是一个作业。

整理货架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这部分成本算在一起是 300 元。

而整理货架的作业动因是整理的次数,这个月一共整理了 15 次。

那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 20 元/次。

如果某种零食这个月因为上新货整理了 4 次货架,那这种零食在整理货架这个作业上分配的成本就是 4×20 = 80 元。

通过这样的计算,小卖部老板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每种商品在进货、整理货架等各个环节上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制定价格,控制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

在实际的企业生产或者服务提供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就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了。

比如说一家制造企业,生产线上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作业。

像原材料搬运、机器调试、产品组装等等。

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再把这些成本合理地分配到最终的产品上,企业就能更准确地知道每个产品的真实成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比如哪些产品要加大生产,哪些产品要优化或者淘汰。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成本分配给产品的各个阶段或作业,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

下面将介绍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作业成本池作业成本池是指将同类成本归集在一起,以便更好地追踪和分配成本。

在确定作业成本池时,需要考虑成本的共同特征和归属关系。

常见的作业成本池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第二步: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成本产生的因素,其变化程度与成本的变化程度相关。

通过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分配成本。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的驱动因素可以是产品数量或材料重量,直接人工成本的驱动因素可以是工时数或员工数量。

第三步:确定作业成本分配基础作业成本分配基础是指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变化程度来分配成本的依据。

常见的作业成本分配基础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比例、直接人工工时数或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制造费用的驱动因素比例等。

第四步:计算作业成本在确定了作业成本池、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和作业成本分配基础后,可以开始计算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但通常是将作业成本池乘以作业成本分配基础的比例。

第五步:分配作业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是指将计算得到的作业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作业或产品。

根据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则,成本应该按照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变化程度来分配。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可以按照产品数量或材料重量来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可以按照工时数或员工数量来分配。

第六步:计算单位产品成本通过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作业或产品,可以计算出单位产品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

通过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可以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总结: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产品成本的方法,它通过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产品,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

其基本步骤包括确定作业成本池、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确定作业成本分配基础、计算作业成本、分配作业成本和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对于理解和应用这种成本核算方法至关重要。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可以简单表述为: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相对容易确定,比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这些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上。

而间接成本的分配就相对复杂一些,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完成。

间接成本分配率 = 待分配的间接成本总额÷分配基础总量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该产品的分配基础×间接成本分配率比如说,一家工厂生产 A、B 两种产品,共发生间接成本 100 万元。

其中,用于生产 A 产品的机器工时为 2000 小时,生产 B 产品的机器工时为3000 小时。

那么,间接成本分配率= 100 万元÷(2000 + 3000)小时 = 200 元/小时。

A 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2000 小时×200 元/小时 = 40 万元B 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3000 小时×200 元/小时 = 60 万元我曾经在一家制造企业工作过,当时企业就面临着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问题。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流程复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导致一些产品成本被低估,而另一些产品成本被高估。

这给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利润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后来,我们引入了作业成本法。

为了确定各项作业和分配基础,我们深入车间,观察工人的操作流程,记录机器的运行时间,分析各种材料的消耗情况。

记得有一次,为了准确统计一台关键设备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使用时间,我和同事在车间里蹲守了整整一天。

从早上工人上班,到晚上下班,我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却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我们获取到了非常宝贵的数据。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的计算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的计算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的计算
1.建立同质成本库
所谓的同质成本库,是指将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按肯定要求合并在一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建立一个同质成本库,就是将同质组内各项作业的成本归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成本集合。

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必需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必需属于同一类作业。

其次,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2.计算作业成本安排率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的安排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二是预算作业成本安排率。

(1)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
例如,企业生产某产品的车间,当期发生的搬运环节的作业成本为20 000元,当期实际作业为2 000次。

那么,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20 000÷2 000=10(元/次)。

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详细见表1-1。

(2)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安排率
例如,企业生产某产品的车间,估计当期发生的搬运环节的作业成本为21 000元,当期估计实际作业为2 000次。

那么,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21 000÷2 000=10.5(元/次)。

需要留意的是,既然是估计的成本,必定与实际的有差异,采纳估计的作业成本安排率需要结转成本差异。

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安排率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详细见表1-2。

企业采纳什么样的安排方法比较好呢?一般来说,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安排率法比较好。

企业采纳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安排率法,虽然会增加安排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异的工作量,但它能准时为管理者供应管理和决策依据,并能准时反映成本变动的缘由。

作业成本计算法名词解释

作业成本计算法名词解释

作业成本计算法名词解释
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指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和产出成果,利用成本计算方法对作业成本进行核算和计量的方法。

主要的方法包括:
1. 直接成本法:根据作业直接使用的材料和直接劳动成本来计算作业成本。

2. 间接成本法:将作业间接使用的材料和劳动成本按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并加到作业的直接成本上,再计算作业的成本。

3. 过程成本法: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成本)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分摊到每个作业上,计算作业的成本。

4. 活动成本法: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不同活动来确定作业的成本,将活动相关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上。

5. ABC成本法:根据活动的相关性来确定作业的成本,将活
动相关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上,并结合活动的资源消耗量进行成本分析。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计算作业成本,以便更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决策。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上的成本计算方法。

与传统的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更加精细,能更准确地计算出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帮助企业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下面将详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

一、确定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指的是影响项活动发生和消耗成本的因素。

例如,生产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是直接劳动时间、机器使用时间等。

确定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一步,对于准确计算成本非常重要。

二、识别活动活动是指组织中需要进行的任务或操作,可以是生产过程中的其中一步骤,也可以是管理活动中的其中一项工作。

通过识别活动,可以将企业的运营过程分解为不同的活动,并为每个活动建立成本中心。

三、确定成本驱动因素与活动的关系在这一步骤中,需要确定每个活动所消耗的成本驱动因素与相应活动的关系。

这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活动的特征和需求来进行。

例如,如果一个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是直接劳动时间,那么需要确定每个单位直接劳动时间所需的成本。

四、计算活动成本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根据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和与活动的关系来计算每个活动的成本。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和成本驱动因素而定,但通常是通过将成本驱动因素与活动的单位成本相乘来计算。

五、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需求量活动需求量是指产品或服务对每个活动的需求量。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和设计,可以确定每个产品或服务对每个活动的需求量。

这可以通过分析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和生产流程来进行。

六、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成本在这一步骤中,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需求量和每个活动的成本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成本。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需求量与每个活动的成本相乘,得到每个产品或服务对每个活动的成本。

七、分配企业的共享成本共享成本是指不属于特定活动,但是需要由企业承担的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
一、什么是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个用于计算特定作业(工作)所需成本的算法,
它可以用于估算工作项的实际成本,也可用于估算在原材料消耗、劳动力
支出、机械、设备、服务及其他支出上所投入的费用。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数学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可预知的投入
费用,来估算每个工作成本,并将其转换为美元(或任何其他货币)的市
场价值。

它是一种通用的原理,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工作,可以用于估算工
作报价时的全部成本。

三、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用途
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用于计算不同类型的作业,它可以帮助公司管理
成本并估算工作成本,因此可以将最低价格报价给客户,而不会损失利润。

此外,作业成本计算法还可以用于制定最优的作业计划,以确定投入和支
出的最佳比例,从而减少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利润。

四、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步骤
1.定义工作项目的范围和要求,并确定将要花费的资本成本,以及支
出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支出、设备租赁费用、服务支出等等。

2.确定每个工作项目的施工时间,将其转换为标准工时,这样可以确
定总工时。

3.确定工作人员的报酬,根据工作类别。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计算法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计算法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计算法概述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业成本的方法。

通过对作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进行逐项追踪,并分配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上,实现对成本的准确计算和控制。

作业成本计算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小,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如定制制造业、加工制造业等。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步骤作业成本计算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确定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指需要进行成本计算的具体产品、作业或成本中心。

在进行作业成本计算时,需要明确所计算的成本对象,以便将成本正确地分配到相应的对象上。

2.追踪直接材料成本在作业成本计算中,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作业的材料成本。

追踪直接材料成本需要根据物料清单和实际发出的材料数量进行计算,以确保将材料成本准确地分配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上。

3.追踪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作业的人工成本。

追踪直接人工成本需要根据实际的人工工时和工资率进行计算,将人工成本准确地分配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上。

4.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外的其他生产成本,如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可以采用间接成本分配率、作业基数法、标准成本法等不同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5.计算作业成本在完成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分配后,可以根据所选的分配方法计算出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的计算可以按照产品、作业或者成本中心的维度进行。

6.成本控制和分析完成作业成本计算后,可以对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以便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合理的管理。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可以分析出成本的变动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缺点作业成本计算法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实现对作业成本的准确计算和控制,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作业的成本构成,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可以根据具体的成本对象进行成本分配,提高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间接费用分配率=
•在这种方法下,从总体看,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多,间接费用分配率计算 公式中的分母越大,从而间接费用分配率就越小。在间接费用总额和单 位工时一定的情况下,产量越高,间接费用分配率越低,单位产品成本 就越低。这就可能引导许多企业为了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而进行大批量 的产品生产。实际上,间接费用并不与产量成正比,因此,这种方法又 将造成产品成本计算结果的不正确。
•首先将制造费用或间接费 用归于每一作业或作业成 本库,然后再由每一作业 或作业成本库确定分配率, 将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
•传统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传统成本计算法 计算对象 一般来说只是就成本论成本
核算范围是产品的成本
计算范围
•作业成本计算法
着眼点放在追踪成本发生的前因后 果上
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就是根据追踪的资源,选择分配各 作业中心成本的标准。 5)确定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
当作业中心已经确认,成本已经汇集,成本动因已经确 立后,就可以将该作业中心的成本除以预计的交易量,计 算以成本动因为单位的分配率。 6)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各批产品所耗用的成本动因交易量和各作业中心的 成本分配率,就可以求得该批产品所应负担的成本,包括 应负担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3.1.3.作业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 1)作业成本会计的“成本驱动论”
企业间接费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必须进 行的各种作业,这些费用数额的大小与产品的产量无关,而 与驱动其发生的作业数量相关,这就是所谓的成本驱动论。
在成本驱动论中,将决定成本发生的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 用的标准。因而,作业会计采用的分配基础是作业的数量化。 2)作业的种类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也被称为ABC成本法,是一种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或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的方法。

它通过拓宽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成本更准确和真实。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作业和作业中心: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将企业的运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和作业中心,明确各作业和作业中心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归属。

2. 确定资源成本:将企业的资源成本按照其用途和消耗方式分配到各个作业和作业中心中,这些资源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等。

3. 确定作业动因:作业动因是指作业发生的原因,是确定作业成本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作业动因的分析,可以找出哪些作业是必要的,哪些作业是多余的,从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

4. 计算作业成本:根据确定的资源成本和作业动因,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将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中。

在计算作业成本时,可以采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如直接费用法、间接费用法、作业基础成本法等。

5. 分析作业价值:通过对作业价值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哪些作业是增值的,哪些作业是不增值的,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其运营成本和业务流程,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成本计算是企业核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计算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三种基本方法:作业成本法、加权平均法和直接成本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基本方法的公式和计算步骤。

一、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按产成品的生产过程而分类计算成本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可分解成多个独立、较为复杂的阶段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3.计算制造费用:制造费用=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4.计算作业成本:作业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二、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按平衡产量计算单位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的成本+本期新入库成本÷期初库存数量+本期新入库数量2.计算期末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计算本期产量成本:本期产量成本=本期产量数量×加权平均单价三、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直接计算与产品有关的材料、人工等直接成本的方法,适用于成本有明确归属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3.计算直接制造费用:直接制造费用=直接制造费用项1+直接制造费用项2+...+直接制造费用项n4.计算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制造费用以上就是作业成本法、加权平均法和直接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公式。

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企业的成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1.确定作业成本对象:首先要明确所需要计算成本的作业对象。

作业成本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或活动等。

2.确定成本元素:成本元素是指构成产品成本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等。

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中,需要对每个成本元素进行详细计算和记录。

3.识别关键工序: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流程,确定产生成本的关键工序。

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成本影响较大、占据较大比重的工序。

4.收集成本数据:收集和记录与作业成本相关的数据,包括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设备折旧、电力消耗等。

这些数据是计算成本的基础。

5.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序,计算直接材料的成本。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如金属、塑料、木材等。

6.计算直接人工成本:根据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人工工时和工资水平,计算直接人工的成本。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人工,如装配工人、操作工人等。

7.分配制造费用:根据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按照其中一种分配方式将制造费用分摊到产品成本上。

8.计算作业成本: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分配的制造费用相加,得到作业的总成本。

作业的总成本就是该作业所需的所有资源的成本。

9.计算单位成本:将作业的总成本除以作业的产量或实际使用量,得到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

10.分析和控制成本:根据计算得到的成本数据,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分析成本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找出成本较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成本。

以上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通过对每个成本元素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产品的成本,为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
第六章
作业成本法下可大致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 资源耗费分为以下三类不同类型, 资源耗费分为以下三类不同类型,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处理: 处理: 直接成本 可追溯至作业成本 不可追溯成本
直接成本 直接材料
可直接追溯到产品(最终成本对象)的成本。 可直接追溯到产品(最终成本对象)的成本。 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图:
各种资源耗费 直接成本 作业成本 不可追溯成本
直接追溯
动因追溯
分摊
各种产品成本
X资源耗费 资源耗费
资源动因分配
Y资源耗费 资源耗费
作业甲
生产准备次数 作业动因分配
作业乙
维修小时数
作业丙
包装箱数
A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B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归集与分配: 作业成本归集与分配: (1)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 )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 各资源库。 各资源库。 资源项目包括: 资源项目包括:材料;工资;动力;折旧;办公费等等。 材料;工资;动力;折旧;办公费等等。 (2)将企业经营过程划分为各项作业。 )将企业经营过程划分为各项作业。 作业的确定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 作业的确定应遵循成本 (3)确定“资源动因”。 )确定“资源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简称资源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简称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 耗的方式和原因, 耗的方式和原因,是把资源库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 的依据。 的依据。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
案例:某木工厂生产讲桌和课桌两种产品, 案例:某木工厂生产讲桌和课桌两种产品,每种产品都 要经过刨桌面、锯桌腿、组装三道工序。有关资料如下: 要经过刨桌面、锯桌腿、组装三道工序。有关资料如下: 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100元 元 产量: 讲桌5张 课桌10张 产量: 讲桌 张 课桌 张 耗用工时: 耗用工时:讲桌共 30工时 课桌共 20工时 工时 工时 说明:该厂一直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说明:该厂一直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以人工工 时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
第六章 作业成本计算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四、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第六章
作业成本计算法,简称作业成本法( ),其产生 作业成本计算法,简称作业成本法(ABC),其产生 ), 背景始终有两条线索, 背景始终有两条线索,那就是围绕科技进步和企业竞争展 开。 高新技术蓬勃发展 高度自动化和电脑化 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 在新的制造环境下: 在新的制造环境下: •人工被机器取代 人工被机器取代 直接人工比重大幅下降 制造费用比重大幅上升 以工时或机时为基础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已不能准确 提供产品成本信息,无法为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有用信息。 提供产品成本信息,无法为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有用信息。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系统 重要的战略支持系统
第六章
该系统在帮助企业寻找持续发展机会, 该系统在帮助企业寻找持续发展机会,进而获得竞争优 势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势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管理 “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新型企业观: 新型企业观:
第六章
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 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作业”的集合体。 作业”的集合体。 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企 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 业产品凝聚了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 业产品凝聚了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 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 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
企业管理深人到作业水平,追述源头, 企业管理深人到作业水平,追述源头,设法消除非 增值作业,尽可能改进增值作业,减少其资源消耗, 增值作业,尽可能改进增值作业,减少其资源消耗,优 化作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增加企业利润。 化作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增加企业利润。 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作业成本信息 作业管理
2. 成本动因
第六章
工时分配率: 工时分配率: 100/(30+20 〕=2元/小时 ( 元 小时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调查: 调查
第六章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主要由电费构成; ①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主要由电费构成;
② 两种产品由刨桌面、锯桌腿、组装三道工序加工 两种产品由刨桌面、锯桌腿、 完成,共耗电1000度,其中:刨桌面耗电300度、锯桌腿 完成,共耗电 度 其中:刨桌面耗电 度 400度、组装300度; 度 组装 度 刨桌面:讲桌共刨50次 ③ 刨桌面:讲桌共刨 次(10次/张) 次张 课桌共刨10次 课桌共刨 次(1次/张) 次张 锯桌腿:讲桌共锯80次 锯桌腿:讲桌共锯 次(16次/张) 次张 课桌共锯20次 课桌共锯 次(2次/张) 次张 组装: 讲桌共组装30次 组装: 讲桌共组装 次(6次/张) 次张 课桌共组装20次 课桌共组装 次(2次/张) 次张
(4)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动因数,将各资源库汇 )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动因数, 集的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 集的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将每个作业成本库 中转入的各项资源价值相加就形成了作业成本库价 值。 (5)确认各作业的成本动因,再根据每个成本动因计算 )确认各作业的成本动因, 相应的作业动因分配率。 相应的作业动因分配率。 作业成本动因通常简称作业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通常简称作业动因,它是作业被产品或 劳务等成本对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劳务等成本对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也是作业成本库 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 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以“成本驱动因 理论(简称“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 素”理论(简称“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通过分析 成本发生的动因, 成本发生的动因,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取 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 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两种方法结果对比: 两种方法结果对比: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讲桌 12元/张 元张 讲桌 15元/张 元张 课桌4元 张 课桌 元/张
第六章
课桌2.5元 张 课桌 元/张
•基本结论: 基本结论: 基本结论 作业成本法更科学, 作业成本法更科学,客观地反映了产品成本的真实 消耗,提供了可行的定价依据。 消耗,提供了可行的定价依据。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 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 分配结果: 分配结果: 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 100元 元 讲桌 2*30=60元 元 课桌 2*20=40元 元 讲桌 60/5 =12元/张 元张 课桌 40/10= 4元/张 元张 市场反馈:讲桌脱销, 市场反馈:讲桌脱销,课桌滞销 盈利情况: 盈利情况:很少甚至亏损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讲桌 元/张 讲桌15元 张 讲桌
第六章
课桌2.5元 张 课桌 元/张
第二步:以加工次数为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产品; 第二步:以加工次数为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产品; 平均每次消耗:30/(50+10)=0.5元/次 刨桌面 : 平均每次消耗 元次 其中: 讲桌分摊=0.5*10= 5(元/张) 其中 讲桌分摊 元张 课桌分摊=0.5*1=0.5 (元/张) 课桌分摊 元张 平均每次消耗:40/(60+40)=0.4元/次 锯桌腿 : 平均每次消耗 元次 其中: 讲桌分摊=0.4*16=6.4 (元/张) 其中 讲桌分摊 元张 课桌分摊=0.4*2=0.8 (元/张) 课桌分摊 元张 平均每次消耗:30/(30+20)=0.6元/次 组装 : 平均每次消耗 元次 其中: 讲桌分摊=0.6*6=3.6元 其中 讲桌分摊 元 课桌分摊=0.6*2=1.2元 元 课桌分摊
直接人工 可追溯至作业成本 虽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但却可以追溯到作业的成本。 虽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但却可以追溯到作业的成本。 资源耗费
直接计入或 分配计入
作业成本
产品成本
直接计入或 分配计入
如引例中的三项作业 主要作业 辅助作业 与产品直接相关的作业 与其他作业相关的作业 供电车间作业 辅助作业成本
随着生产的进行, 随着生产的进行,价值在企业内部各项作业中逐渐积 最终形成转移给企业外部顾客的总价值。 累,最终形成转移给企业外部顾客的总价值。而从顾客那 里收回转移给他们的价值,形成企业的收人,收人补偿完 里收回转移给他们的价值,形成企业的收人, 成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价值之和后的余额, 成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价值之和后的余额,形成企业利 润。 利润 成本 作业分析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
间接耗费
资源动因分配
刨桌面
刨面次数 作业动因分配
锯桌腿
锯腿次数

组装
组装次数
讲桌
课桌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第六章
第一步: 第一步:以耗电量为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至三项作 即三道工序); 业(即三道工序); 300/1000*100=30元 刨桌面 : 300/1000*100=30元 锯桌腿: 锯桌腿: 组装 : 400/1000*100= 40元 元 300/1000*100= 30元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