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计算(1).docx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讲讲作业成本计算步骤这档子事儿。

你想啊,这作业成本计算就像是搭积木,一块一块得放对地方,才能搭出个漂亮的“城堡”来。

首先呢,得确定作业啦。

啥是作业?就好比你写作业的时候做的每一项任务,像抄单词啊,做数学题啊,这些都是作业。

咱得把这些作业都找出来,可不能落下一个。

然后呢,就是要找出和这些作业相关的资源。

资源是啥?就好比你写作业用的笔、纸、时间这些。

你得知道每个作业都消耗了哪些资源,这就像知道盖房子用了多少砖头水泥一样重要。

接下来,就是计算作业成本动因率啦。

这就像是找到打开宝藏的钥匙,这个率能让你清楚地知道每个作业到底花了多少钱。

再之后呢,把资源分配到各个作业上去。

就像给每个小朋友分糖果一样,要分得公平合理。

这样才能知道每个作业到底占了多少成本。

然后呀,汇总各个作业的成本,这就好比把散落在各处的珍珠串成一条项链,一下子就清楚明了啦。

你看,这作业成本计算步骤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像玩游戏一样,一步步地来,最后就能得到答案啦。

比如说吧,一个工厂生产各种产品,有生产零件的作业,有组装的作业。

如果不搞清楚这些作业的成本,那怎么知道哪个产品最赚钱,哪个产品得改进呢?这就好像你不知道哪门功课成绩好,哪门功课需要多花点时间去提高一样。

要是不按照这些步骤来,那可就乱套啦!就像做饭不按步骤来,不是盐放多了,就是火候没掌握好,最后做出来的菜能好吃吗?所以啊,咱可得好好记住这些步骤,把作业成本算得清清楚楚的,这样才能让企业发展得更好,就像我们学习要把知识学得扎扎实实的才能进步一样。

总之呢,作业成本计算步骤可不能小瞧,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细节一样,看似不起眼,却能起到大作用呢!大家可别马虎对待呀!。

作业成本计算例子

作业成本计算例子

作业成本计算例子作业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通过准确计算和管理作业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下面以一个制造企业生产一个产品为例,详细介绍作业成本的计算过程。

假设制造企业要生产一批产品A,生产过程包括三个作业:材料采购作业、生产作业和装配作业。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1.材料采购作业在材料采购作业中,企业需要购买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

假设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为1000元,运输和仓储成本为200元,购置材料所需的管理费用为50元。

因此,材料采购作业的成本为1000+200+50=1250元。

2.生产作业在生产作业中,企业将原材料转化为半成品。

假设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直接人工成本:假设生产一个产品需要花费2小时的工时,且每小时的工资为20元。

因此,直接人工成本为2*20=40元。

-制造费用:包括工厂的租金、设备维护费用、能源消耗等。

假设每个产品的制造费用为100元。

因此,生产作业的成本为40+100=140元。

3.装配作业在装配作业中,企业将半成品装配成最终的产品。

假设每个产品的装配工时为1小时,且每小时的工资为20元。

因此,装配作业的直接人工成本为1*20=20元。

总成本计算:总成本=材料采购作业的成本+生产作业的成本+装配作业的成本=1250+140+20=1410元以上是作业成本的基本计算过程。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成本的影响,比如设备的折旧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制造过程中的浪费等。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作业成本,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统,并进行定期的成本分析和调整。

通过准确计算和管理作业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比如,在生产决策中,企业可以通过计算不同生产方案的作业成本来选择最优方案;在定价决策中,企业可以根据作业成本确定产品的最低销售价格。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企业的成本分配给不同的活动或作业,然后再将这些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相比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更加准确地确定了产品的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成本。

下面是作业成本法的详细计算步骤:1.确认活动:首先,企业需要确定它所有的活动,例如采购、生产、销售等。

每个活动都会产生成本。

2.识别成本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各个活动成本的因素。

例如,对于采购活动来说,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采购订单的数量或采购订单的类型。

对于生产活动来说,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生产线的启动次数或生产线的运作时间。

企业需要仔细分析每个活动,并确定其成本驱动因素。

3.分配资源:根据成本驱动因素,企业需要将各项资源分配给各个活动。

这些资源可以是人力资源、机器设备、原材料等。

分配资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个活动的实际成本。

4.计算活动成本:根据分配的资源和成本驱动因素,企业可以计算每个活动的成本。

例如,如果一些活动消耗了100小时的人力资源,而每小时的人工成本为50美元,那么这个活动的成本就是5000美元。

5.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因素。

与活动成本驱动因素类似,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产品的数量、产品的种类或产品的特征等。

6.关联活动和作业: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企业需要将活动和作业关联起来。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确定哪些活动与哪些作业相关联,并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7.计算作业成本:根据关联的活动和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企业可以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是所有活动成本的总和。

8.分配作业成本:最后一步是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这可以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来计算,例如根据产品的数量或产品的特征。

分配作业成本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通过以上计算步骤,企业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摘要: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1.确定作业中心2.确定成本动因3.计算作业成本4.计算产品成本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领域四、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五、提高作业成本法计算精度的方法正文: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现代成本核算方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将成本对象的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作业环节,通过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追踪、计算和控制,从而实现对产品成本的准确核算。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1.确定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同成本动因的环节。

确定作业中心有助于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流动进行有效追踪和控制。

2.确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如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人工等。

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可以找出成本波动的原因,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3.计算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是指在作业中心中,单位成本动因所产生的成本。

计算作业成本时,需要对各个作业环节进行成本分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4.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指将各个作业成本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各个产品上的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产品实际成本,有助于企业进行产品定价和盈利分析。

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领域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种类多样的企业,尤其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与局限性1.优势- 提高成本核算精度:作业成本法可以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流动进行细化分析,使成本核算更加精确。

- 促进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有助于企业识别成本动因,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 优化资源配置:作业成本法可以揭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2.局限性- 计算复杂度较高: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较为复杂,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作业成本法公式

作业成本法公式

作业成本法公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的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理解起来也没那么难。

咱们先来说说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公式:作业成本分配率 = 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总成本÷作业动因总量。

然后呢,某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 =该产品耗用的作业动因量×作业成本分配率。

举个例子吧,就说咱们常见的学校小卖部。

小卖部老板为了算清楚每种商品的成本和利润,就可以用作业成本法。

比如说进货这件事儿,老板每次去进货都要花费时间、精力还有车费。

这进货的过程就是一个“作业”,车费、时间成本等加起来就是这个作业的总成本。

而作业动因呢,可能就是进货的次数或者进货的商品种类数量。

假如老板这个月进货一共花了 500 块钱,一共进了 10 次货,那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 50 元/次。

如果某种饮料这个月进货了 3 次,那这种饮料在进货这个作业上分配的成本就是 3×50 = 150 元。

再比如说,小卖部里整理货架也是一个作业。

整理货架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这部分成本算在一起是 300 元。

而整理货架的作业动因是整理的次数,这个月一共整理了 15 次。

那作业成本分配率就是 20 元/次。

如果某种零食这个月因为上新货整理了 4 次货架,那这种零食在整理货架这个作业上分配的成本就是 4×20 = 80 元。

通过这样的计算,小卖部老板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每种商品在进货、整理货架等各个环节上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制定价格,控制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

在实际的企业生产或者服务提供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就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了。

比如说一家制造企业,生产线上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作业。

像原材料搬运、机器调试、产品组装等等。

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再把这些成本合理地分配到最终的产品上,企业就能更准确地知道每个产品的真实成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比如哪些产品要加大生产,哪些产品要优化或者淘汰。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
从消费者角度看,竞争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顾客需求 的个性化,多样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财 富急剧彭增,人们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迫于市场竞争的 压力,许多企业不得不改变其生产模式,生产方式的变革, 使传统成本管理会计方法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 变化,因此,变革传统的成本管理会计方法势在必行。
? 3.1.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制造
费用归于各个作业,然后再将各个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 上。因此进行作业成本计算,首先必须明确作业成本计 算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业与作业中心、作业链与价值链 及成本动因。
? 1)作业与作业中心
? 作业中心:将类似的会发生成本且具有附加价值的经济 活动归集在一起便构成了作业中心。
作业成本计算理论的深入为作业成本法的推行提 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 (1)技术背景 ?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
变革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且不确定,这使得企业的经营,生 产环境也随之变化。管理者普遍认识到,旧的经营方式已 经落后于时代,必须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有所创新。
? (2)社会背景 ? 技术进步使得产品市场寿命缩短并加剧了生产者的竞争,
? (3)电子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作业成 本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 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其本身内在的 新因素要成长,而且还要有邻近学科的配合及赖以生存的 社会环境和技术基础,因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以 及通讯信息技术的诞生和成长,为实现多元化间接费用分 配标准的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 (4)作业成本计算理论研究的深入为作业成本法的推行 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 作业成本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由美国著名教 授科勒斯托布斯的长期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外部环 境的变化,特别是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西方会计学家 开始对传统的成本会计提供的质量表示怀疑,试图对传统 的成本会计方法进行改革,于是提出将作业成本会计与适 时生产制度管理方法相结合。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对于理解和应用这种成本核算方法至关重要。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可以简单表述为: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相对容易确定,比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这些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上。

而间接成本的分配就相对复杂一些,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完成。

间接成本分配率 = 待分配的间接成本总额÷分配基础总量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该产品的分配基础×间接成本分配率比如说,一家工厂生产 A、B 两种产品,共发生间接成本 100 万元。

其中,用于生产 A 产品的机器工时为 2000 小时,生产 B 产品的机器工时为3000 小时。

那么,间接成本分配率= 100 万元÷(2000 + 3000)小时 = 200 元/小时。

A 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2000 小时×200 元/小时 = 40 万元B 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 = 3000 小时×200 元/小时 = 60 万元我曾经在一家制造企业工作过,当时企业就面临着成本核算不准确的问题。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流程复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导致一些产品成本被低估,而另一些产品成本被高估。

这给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利润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后来,我们引入了作业成本法。

为了确定各项作业和分配基础,我们深入车间,观察工人的操作流程,记录机器的运行时间,分析各种材料的消耗情况。

记得有一次,为了准确统计一台关键设备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使用时间,我和同事在车间里蹲守了整整一天。

从早上工人上班,到晚上下班,我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却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我们获取到了非常宝贵的数据。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的计算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的计算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的计算
1.建立同质成本库
所谓的同质成本库,是指将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按肯定要求合并在一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建立一个同质成本库,就是将同质组内各项作业的成本归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成本集合。

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必需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必需属于同一类作业。

其次,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2.计算作业成本安排率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的安排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二是预算作业成本安排率。

(1)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
例如,企业生产某产品的车间,当期发生的搬运环节的作业成本为20 000元,当期实际作业为2 000次。

那么,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20 000÷2 000=10(元/次)。

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详细见表1-1。

(2)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安排率
例如,企业生产某产品的车间,估计当期发生的搬运环节的作业成本为21 000元,当期估计实际作业为2 000次。

那么,实际作业成本安排率=21 000÷2 000=10.5(元/次)。

需要留意的是,既然是估计的成本,必定与实际的有差异,采纳估计的作业成本安排率需要结转成本差异。

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安排率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详细见表1-2。

企业采纳什么样的安排方法比较好呢?一般来说,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安排率法比较好。

企业采纳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安排率法,虽然会增加安排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异的工作量,但它能准时为管理者供应管理和决策依据,并能准时反映成本变动的缘由。

作业成本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是指企业在承担某项作业时产生的经济费用,被定义为市场价格和实际经营成本之和。

总的来说,作业成本计算公式是:作业成本 = 市场价格(d)+ 实际经营成本(C)
其中,市场价格(d)是指某项作业的市场价格,即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它代表着商品或服务的通用价格,也可以认为是实际价值的体现。

实际经营成本(C)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服务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实际费用,主要有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房租费用、管理费用等。

实际经营成本并非指固定的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来决定的。

准确的计算实际经营成本,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作业成本,以节约企业经营成本,并使企业能够正确安排资金并实现最佳利益。

因此,企业在计算作业成本时,首先要对市场价格(d)和实际经营成本(C)进行综合和详细的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环境来确定,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作业成本,并能够在制定经营策略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企业成功发展。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
一、什么是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个用于计算特定作业(工作)所需成本的算法,
它可以用于估算工作项的实际成本,也可用于估算在原材料消耗、劳动力
支出、机械、设备、服务及其他支出上所投入的费用。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数学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可预知的投入
费用,来估算每个工作成本,并将其转换为美元(或任何其他货币)的市
场价值。

它是一种通用的原理,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工作,可以用于估算工
作报价时的全部成本。

三、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用途
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用于计算不同类型的作业,它可以帮助公司管理
成本并估算工作成本,因此可以将最低价格报价给客户,而不会损失利润。

此外,作业成本计算法还可以用于制定最优的作业计划,以确定投入和支
出的最佳比例,从而减少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利润。

四、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步骤
1.定义工作项目的范围和要求,并确定将要花费的资本成本,以及支
出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支出、设备租赁费用、服务支出等等。

2.确定每个工作项目的施工时间,将其转换为标准工时,这样可以确
定总工时。

3.确定工作人员的报酬,根据工作类别。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什么是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是指企业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与间接成本,也可以定义为完成一项特定工作所需的资源和费用。

作业成本通常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等。

作业成本的核算对企业的决策非常重要,它能帮助企业了解每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利润分析、成本控制和决策制定。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1.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投入到产品中的材料成本。

其计算方法如下: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材料用量 × 直接材料单价2.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和福利费用。

其计算方法如下:直接人工成本 = 直接工时 × 直接工资率3.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的间接费用。

常见的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制造业务费用等。

其计算方法如下:制造费用 = 间接材料费用 + 间接人工费用 + 制造业务费用4. 作业成本总额作业成本总额是指一个作业(如生产一种特定产品、完成一项特定服务)所需的所有成本总和。

其计算方法如下:作业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分析和监控作业成本数据,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利润。

作业成本控制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工作:1. 成本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成本进行归类,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常见的成本分类方法包括按照功能分类、按照行业分类、按照产品或服务分类等。

2. 成本分析通过对不同类别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各个成本项的具体情况,找出成本的变动原因,为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供依据。

常用的成本分析方法包括成本差异分析、成本量变动分析、成本弹性分析等。

3. 成本控制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制定对策来降低成本或控制成本增长速度。

常见的成本控制措施包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进行成本管理培训、合理配置资源等。

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计算
)类型:作业按其层次分类,可以分为单位作业、批次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

其中:单位作业是指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
的数量成正比。

如加工零件、对毎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等。

批次作业是指使一
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数量成正比,如设备测试,生
产准备等作业活动。

产品作业是指使某种产品的毎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如
产品工艺设计作业等。

支持作业是指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而使所有产品都受。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也被称为ABC成本法,是一种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或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的方法。

它通过拓宽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成本更准确和真实。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作业和作业中心: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将企业的运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和作业中心,明确各作业和作业中心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归属。

2. 确定资源成本:将企业的资源成本按照其用途和消耗方式分配到各个作业和作业中心中,这些资源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等。

3. 确定作业动因:作业动因是指作业发生的原因,是确定作业成本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作业动因的分析,可以找出哪些作业是必要的,哪些作业是多余的,从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

4. 计算作业成本:根据确定的资源成本和作业动因,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将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中。

在计算作业成本时,可以采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如直接费用法、间接费用法、作业基础成本法等。

5. 分析作业价值:通过对作业价值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哪些作业是增值的,哪些作业是不增值的,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其运营成本和业务流程,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业成本率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率的计算公式

作业成本率的计算公式作业成本率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指标,它对于分析成本结构、优化作业流程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那到底啥是作业成本率,它的计算公式又是啥呢?作业成本率,简单来说,就是作业所消耗的成本与相关作业产出之间的比率。

要计算作业成本率,咱们得先搞清楚作业成本和作业产出这两个关键要素。

作业成本呢,就是完成一项作业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

比如说,生产一个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制造,再到包装运输,这一系列过程中所花费的钱就是作业成本。

作业产出呢,就是通过完成作业所得到的成果。

还拿生产产品来说,产出可能就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那作业成本率的计算公式通常是:作业成本率 = 作业成本 ÷作业产出 × 100% 。

给您举个例子啊,就说一家服装厂,生产一件衣服,工人工资、布料采购、机器折旧等等加起来一共花了100 块钱(这就是作业成本),而一个月总共生产出了 500 件衣服(这就是作业产出)。

那作业成本率就是 100 ÷ 500 × 100% = 20% 。

通过这个计算结果,企业就能知道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占产出的比例。

如果这个比例太高,那就得琢磨琢磨是不是哪儿成本太高了,得想办法降一降;要是比例比较合理,那就继续保持。

在实际应用中,作业成本率的计算可没这么简单。

因为企业的作业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得考虑间接成本的分摊等问题。

比如说,工厂的水电费,这可不能直接算到某一个产品的成本里,得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摊到各个作业中去。

再比如,一家快递公司,送一个包裹的成本,除了快递员的工资、运输车辆的油费这些直接成本,还有公司总部的管理费用、仓库租金这些间接成本。

计算作业成本率的时候,就得把这些都考虑进去,合理地分摊,才能算出准确的结果。

作业成本率的计算和分析,对于企业做决策可太重要了。

比如说,如果发现某个业务的作业成本率一直居高不下,企业可能就得考虑是不是要优化作业流程,或者干脆放弃这个业务。

【精品】第十八章作业成本计算

【精品】第十八章作业成本计算

第十八章作业成本计算本章考情分析及教材变化从考试来说,考试的题型客观题、主观题都有可能性。

本章大纲要求: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最近三年题型题量分析第一节本章与2010年教材相比删除了作业成本计算中预算分配率法、删除了作业成本管理的有关内容。

第二节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与特点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差异,只是直接成本的范围比传统成本计算的要大,凡是可方便的追溯到产品的材料、人工和其他成本都可以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尽量减少不准确的分配。

不能追溯到产品的成本,则先追溯有关作业或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A.它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B.它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C.它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运用它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D.它是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耗用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答案】AC【解析】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选项B、D是作业动因的含义和特征。

三、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资源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B.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C.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D.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追溯和动因分配方式来分配成本 【答案】BCD【解析】作业成本法把资源的消耗是按资源动因首先追溯到作业,然后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

选项A 错在把作业动因说成是资源动因。

第二节 作业成本计算一、设计作业成本系统的步骤 (一)确认作业和资源成本 1.含义即确认每一项作业完成的工作以及执行该作业耗用的资源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计算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考点1】作业成本的概念与特点【掌握要求】重要考点。

理解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作业成本法如何克服其缺点;理解2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理解作业和作业动因的概念以及分类;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1.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1)将固定成本分摊给不同产品按照这种做法,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即使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平均成本也会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

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量可以使部分固定成本被存货吸收,减少当期销货成本,增加当期利润,从而刺激经理人员过度生产。

变动成本法是针对这个缺点提出来的。

(2)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制造费用通常按直接人工等产量基础分配。

实际上,有许多制造费用项目不是产量的函数,而与生产批次等其他变量存在因果关系。

全部按产量基础分配制造费用,会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是针对后一个缺点提出来的。

2.作业成本法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计算成品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作业和成本动因)(一)作业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

一项作业可能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如车工作业;也可能泛指一类活动,如机加工车间的车、铣、刨、磨等所有作业可以统称为机加工作业;甚至可以将机加工作业、产品组装作业等统称为生产作业(相对于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等作业而言)。

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具体作业组成的作业集合,被称为作业中心。

执行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

资源是指作业耗费的人工、能源和实物资产(车床和厂房等)。

任何一项产品的形成都要消耗一定的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成本计算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考点1】作业成本的概念与特点【掌握要求】重要考点。

理解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作业成本法如何克服其缺点;理解2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理解作业和作业动因的概念以及分类;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1.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1)将固定成本分摊给不同产品按照这种做法,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即使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平均成本也会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

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量可以使部分固定成本被存货吸收,减少当期销货成本,增加当期利润,从而刺激经理人员过度生产。

变动成本法是针对这个缺点提出来的。

(2)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制造费用通常按直接人工等产量基础分配。

实际上,有许多制造费用项目不是产量的函数,而与生产批次等其他变量存在因果关系。

全部按产量基础分配制造费用,会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是针对后一个缺点提出来的。

2.作业成本法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计算成品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作业和成本动因)(一)作业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

一项作业可能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如车工作业;也可能泛指一类活动,如机加工车间的车、铣、刨、磨等所有作业可以统称为机加工作业;甚至可以将机加工作业、产品组装作业等统称为生产作业(相对于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等作业而言)。

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具体作业组成的作业集合,被称为作业中心。

执行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

资源是指作业耗费的人工、能源和实物资产(车床和厂房等)。

任何一项产品的形成都要消耗一定的作业。

作业是连接资源和产品的纽带,它在消耗资源的同时生产出产品。

(二)成本动因1.成本动因含义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

例如,产量增加时,直接材料成本就增加,产量是直接材料成本的驱动因素,即直接材料的成本动因。

再例如,检验成本随着检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检验次数就是检验成本的驱动因素,即检验成本的成本动因。

【说明】传统成本法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成本采用单一标准(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进行分配。

没有详细思考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

2.成本动因分类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两类。

(1)资源成本动因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用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

依据资源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例如,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作业)需要有检验人员、专用的设备,并耗用一定的能源(电力)等。

检验作业作为成本对象(亦称成本库),耗用的各项资源构成了检验作业的成本。

其中,检验人员的工资、专用设备的折旧费等成本,一般可以直接归属于检验作业;而能源成本往往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根据设备额定功率(或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的每小时平均耗电数量)和设备开动时间来分配。

这里,“设备的额定功率乘以开动时间”就是能源成本的动因。

设备开动导致能源成本发生,设备的功率乘以开动时间的数值(即动因数量)越大,耗用的能源越多。

按“设备的额定功率乘以开动时间”这一动因作为能源成本的分配基础,可以将检验专用设备耗用的能源成本分配到检验作业当中。

(2)作业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动因是衡量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需要的作业量,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作业成本动因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例如,每批产品完工后都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如果对任何产品的每一批次进行质量检验所发生的成本相同,则检验的“次数”就是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它是引起产品检验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检验作业总成本(包括检验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能源成本等)除以检验的次数,即为每次检验所发生的成本。

某种产品应承担的检验作业成本,等于该种产品的批次乘以每次检验发生的成本。

产品完成的批次越多,则需要进行检验的次数越多,应承担的检验作业成本越多;反之,则应承担的检验成本越少。

三、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相对于以产量基础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而言)(一)成本计算分为两个阶段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服务或顾客)消耗作业”。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作业成本法把成本计算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作业执行中耗费的资源分配(包括追溯和间接分配)到作业,计算作业的成本;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计算的作业成本分配(包括追溯和动因分配)到各有关成本对象(产品或服务)2.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分两步进行,但是中间的成本中心是按部门建立的。

第一步除了把直接成本追溯到产品之外,还要把不同性质的各种间接费用按部门归集在一起;第二步是以产量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种产品。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部门-产品”。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的第一阶段,除了把直接成本追溯到产品以外,还要将各项间接费用分配到各有关作业,并把作业看成是按产品生产需求重新组合的“资源”;在第二阶段,按照作业消耗与产品之间不同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

因此,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作业-产品”。

(二)成本分配强调因果关系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形式:追溯、动因分配和分摊。

1.成本追溯指把成本直接分配给相关的成本对象。

一项成本能否追溯到产品,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来判断。

例如,确认一台电视机耗用的液晶板、集成电路板、扬声器及其他零部件的数量是可以通过观察实现的。

再比如,确认某种产品专用生产线所耗用的人工工时数,也是可以通过观察投入该生产线的工人人数和工作时间而实现的。

显然,使用追溯方式得到的产品成本是最准确的。

作业成本法强调尽可能扩大追溯到个别产品的成本比例,以减少成本分配引起的信息失真。

传统成本计算的直接成本,通常仅限于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其他成本都归集与制造费用进行统一分配。

作业成本法认为,有些“制造费用”的项目可以直接归属于成本对象,例如特定产品的专用设备折旧费等。

凡是能够追溯到个别产品、个别批次、个别品种的成本,就应追溯,而不要间接分配。

2.动因分配指根据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对象的过程。

生产活动中耗费的各项资源,不能追溯的成本,作业成本法则强调使用动因(包括资源动因或作业动因)分配方式,将成本分配到有关成本对象(作业或产品)。

传统成本计算,以产品数量作为间接费用唯一的成本动因,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采用动因分配,首先必须找到引起成本变动的真正原因,即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前面所说到的检验作业应承担的能源成本,以设备单位时间耗电数量和设备开动时间(即耗电量)作为资源动因进行分配,是因为设备单位时间耗电量和开动时间与检验作业应承担的能源成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又如,各种产品应承担的检验成本,以产品投产的批次数(即质量检验次数)作为作业动因进行分配,是因为检验次数与产品应承担的检验成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动因分配虽然不像追溯那样准确,但只要因果关系建立恰当,成本分配的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

3.产量作为分配基础有些成本既不能追溯,也不能合理、方便的找到成本动因,只好使用产量作为分配基础,将其强制分摊给成本对象。

【说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主要使用追溯和动因分配,尽可能减少不准确的分摊,因此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

(三)成本分配使用众多不同层面的成本动因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产量被认为是能够解释产品成本变动的唯一动因,并以此作为分配基础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

而制造费用是一个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间接费用组成的集合,这些性质不同的费用有些是随产量变动的,而多数则并不随产量变动,因此用单一的产量作为分配制造费用的基础显然是不合适的。

作业成本法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把资源的消耗首先追溯或分配到作业,然后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

采用不同层面的、众多的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分配,要比采用单一分配基础更加合理,更能保证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例1·单选题】在下列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形式中,最能真实反映产品成本的是()。

A.追溯B.间接追溯C.动因追溯D.分摊『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使用直接追溯方式最能真实反映产品成本。

【例2·多选题】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A.按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仍然可以区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B.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过程可以概括为:“资源→作业→产品”C.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而其他间接成本则首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D.在作业成本法下,运用资源动因可以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有关产品『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在作业成本计算中,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其中,运用资源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有关作业;运用作业动因可以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有关产品。

第二节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考点2】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掌握要求】重要考点。

准确理解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尤其是作业认定和作业成本库的设计;准确掌握例题【16-1】;理解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一、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步骤(一)作业的认定1.含义即确认每一项作业完成的工作以及执行该作业耗用的资源成本。

作业的认定需要对每项消耗资源的作业进行定义,识别每项作业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与其他作业的区别,以及每项作业与耗用资源的联系。

2.作业认定有形式(1)根据企业总的生产流程,自上而下进行分解;(2)通过与员工和经理进行交谈,自下而上地确定他们所做的工作,并逐一认定各项作业。

例如,根据生产流程分析和工厂的布局可知,由于原材料仓库与生产车间之间有0.5公里的距离,必然存在材料搬运作业,这项作业就是将生产用的原材料从仓库运送到生产车间。

通过另一种形式,即与从事相关作业的员工或经理交谈,也可以识别和认定该项作业,比如与进行搬运作业的员工进行交谈,问“你是做什么的?”,也很容易得出生产过程中有这样一项搬运作业,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原材料从仓库运往车间。

在实务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式往往需要结合起来运用。

经过这样的程序,就可以把生产过程中的全部作业一一识别出来,并加以认定。

为了对认定的作业进一步分析和归类,在作业认定后,需按顺序列出作业清单。

表16-1是一个以变速箱制造企业为背景的作业清单示例。

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一个示例,实际上对一个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认定作业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该企业自身的产品生产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