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精品课件正式

合集下载

《赤壁赋》ppt课件

《赤壁赋》ppt课件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 代代相承
苟非吾之所有
多角度看问题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文本探究——转悲为喜
苏子怎样对客之语作辨,使“客喜而笑”呢?
(一)变与不变角度:个体消亡,人类永恒 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但人
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的。
(二)取与不取角度:物各有主,顺其自然;美景无限,尽可享用 物各有主,应珍惜拥有的,放下得不到的和失去的,不可有强求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先赋风

次赋月
情 画

三赋江
情景交融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四赋心境:心胸舒畅,无拘无束
乐在何处
课文解析
思考: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和情怀?
一、良辰:七月既望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二、美景: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 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
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
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
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课堂总结
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是勤奋的苏轼。
积累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深情的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这是失意的苏轼。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恬退的苏轼。

《赤壁赋》ppt课件35张

《赤壁赋》ppt课件35张

之须臾,慕长江葫之芦无穷嘱,,劝挟酒飞仙寄以生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短暂,托遗响于悲风。”带着
屡次得到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
客人因何而悲?

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 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洲,下 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 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 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 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 十分形象、真切。
阅读第三段,解释重点词义,翻译语句意思。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
容颜改变
端坐
为何,宾语前置
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
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 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
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以水与月设喻意在表明: 万物既变又不变。
2、应从变与不变的不同角度去 看待自然与生命的永恒与短暂。
3、表现一个矛盾的苏轼:失意 悲观中又保持豁达乐观,随遇而 安的情怀。
流逝的江水
消失 圆缺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终于
假若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羡慕什么
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赤壁赋》ppt优秀课件

《赤壁赋》ppt优秀课件
《赤壁赋》ppt优秀 课件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苏轼生平及文学成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政治家。
其他人物形象塑造
黄盖
黄盖是《赤壁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被描绘为一位忠勇可嘉、智勇双全的 将领。他为了能够成功实施火攻计划,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诈降曹操,最终为孙 吴政权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葛亮
诸葛亮在《赤壁赋》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他的影响却无处不在。他被描绘 成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神机妙算的智者形象。正是由于他的精心策划和周密安 排,孙刘联军才能以弱胜强,打败强大的曹操军队。
语言优美
作者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以赤壁之景触发怀古之情,再由怀古 伤今引出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情 景交融,浑然天成。
文章语言简练优美,句式灵活多变,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绘出赤壁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 复杂情感。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宇宙的无穷与人生的短暂、 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无常等,突出人 生的渺小和无奈,引发读者的共鸣和 思考。
人生哲理思考
人生观
阐述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鼓励人们珍惜当下、追求 理想、实现自我价值。
价值观
探讨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 会、对他人的贡献,而非 个人的名利和地位。
道德观
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提倡诚信、仁爱、忠诚等 道德品质。
当代价值体现
文化传承
通过解读《赤壁赋》,传承和弘 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 “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
字,则公真意所在。”(【清】李扶九)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 “桂棹”“兰桨”比喻品行高洁。“美人” 指所思慕的人,代表一种理想。歌词所表 现的是作者的政治感慨,“思美人而不得 见”的怅惘和失意。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字形: 壬xū(戌)之秋 mí(麋)鹿 shù(戍)边 风mǐ(靡) mí(糜)烂 头晕目xuàn(眩) 戍守 戊戌
qiǎo(愀)然 扣xián(舷)而歌 啁jiū(啾) (弦)xián外之音 (炫)xuàn耀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整体感知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的内容。 第一段:夜游赤壁 第二段:饮酒纵歌 第三段:客之悲 第四段:苏子劝慰 第五段:开怀畅饮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找出文本中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情感线索: 乐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赋的特点: 赋在内容上“体物写志”,即通过摹写 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形式 上,赋“铺采摛文”,即注重铺叙,辞 藻华美,浓墨重彩。赋将散文章法与诗 歌韵律合二为一,句式长短错落,声韵 和谐,多用排比、对偶,以铺陈事理、 保存诗意。
苏轼
学习目标
《赤壁赋》课件(37张ppt)

《赤壁赋》ppt课件72张

《赤壁赋》ppt课件72张

体态苗条姗姗来,惹人相思我心焦。
第一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 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于赤壁之下【泛舟】游) 2.徐:慢慢、缓缓。 3.兴:起。 4.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用典。 5.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6.徘徊:来回走动,停滞不前。 7.横:弥漫,笼罩。 8.纵一苇之所如:所去往的地方。
•人物感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一段
2.本段的层次怎样划分?
可分三层。
⑴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
补充∙《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
① 皎:谓月光洁白明亮。佼(jiāo)人:即美人。
佼人僚兮,
佼,同“姣”,美好。
舒窈纠jiǎo兮,② 僚:同“嫽”,娇美。
劳心悄兮。
③ 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
④ 窈纠:同“窈窕”,行步舒缓的样子。
⑤ 劳心:忧心。悄:忧愁状。
月儿东升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1.干支纪年法 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主要的纪年有年号纪年、公元纪年等。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
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 法”。
十大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赤壁赋》ppt课件

《赤壁赋》ppt课件

江水
明月
人生

逝者如斯 盈虚圆缺 须臾而逝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无穷无尽
②物各有主,切莫贪求,让友人放弃“长终”的贪念。 ③人生固然短促,但可用有限的生命尽享无穷的自然万物。
2、对于“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学者吴小如说:“物无尽, 人们能理解;‘我’亦无尽,就不易分晓。”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1)个体会逝去,但人类代代相传。(《春江花月夜》: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网页链接:洞箫演奏《锦瑟》
思考 1、客人所吹奏的洞箫曲是一首怎样的乐曲?作者是如何 描写箫声的?
凄婉悠长 催人泪下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比喻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想象 侧面描写
2.本是“饮酒乐甚”,因乐而歌,吹箫是倚歌和之,为其伴奏, 为什么它的基调却是截然相反的?
①客人乐极生悲,触景伤情,内心产生了某种忧思(为后文张本)。
• 顺流而东也: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 舳舻千里:船头和船尾,指首尾相连的战船。 • 旌旗:泛指各种旗帜。 • 酾酒临江:酾酒,斟酒。 • 横槊赋诗:槊:长矛。赋:吟诵。 •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 而今安在哉:安,疑问代词,哪里。宾语前置,在安。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第二人称代词,你。 渔樵: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 状语后置,于江渚之上渔樵。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内心的两个层面: 1、客——失意的苏轼
仕途的挫败,境遇的突转使他抑郁失落,悲观消极, 他深感自身渺小,功业难成,产生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的感伤与悲哀。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 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苏轼《答李端叔书》)

《赤壁赋》精品课件

《赤壁赋》精品课件

七月既望(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4)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德高望重(名望,声望)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疑问词,相当于“吗”) (5)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在)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6)于 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表被动)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
兮溯流光
。 渺渺兮
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心里想得
予怀,望
美人兮
天一方。”客有
很远,眺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却在天的那一方。”有位
吹洞箫 者,倚歌 而 和之。其声 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那箫声
呜呜 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
5.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3)西·望夏口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东·望武昌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5)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词用作动词,下,攻占;东,向东进军
·
·
(6)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8.文化常识 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人用“朔”(初一)、 “望”(十五)、“既望”(十六)、“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称。
[文白对译]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
[作品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 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宋 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被 投入大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这年年底,在亲友的多方营救下,苏轼结案 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身份被贬谪到黄州。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 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他时时想从 老庄、佛学中求得解脱。同时,在与田夫野老的交往中,他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 心,思想更接近现实。元丰五年(1082),苏轼曾于秋冬两次游览赤壁,写下了两篇 赋,后人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称第二篇为《后赤壁赋》。他的前后《赤壁赋》 正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情感。

《赤壁赋》精品课件

《赤壁赋》精品课件

文本探究
第5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吕”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 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 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文本探究
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 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 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写作特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 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 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 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 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 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 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文本探究
第2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可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写客人的萧 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 悲喜交集的境界。
文本探究
第2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 有何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 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 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 差。
写作特点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 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 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 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 文情勃郁顿挫;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 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 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美; 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 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 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赤壁赋》课件(共48张PPT)

《赤壁赋》课件(共48张PPT)

文学理论上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 的文艺观。
苏轼生存的年代适逢王安石 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之时, 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 间,屡遭贬谪与磨难。先后贬至 黄州、惠州、儋州,最后病死于 常州。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 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元丰二年 (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 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牵连苏轼三十九位 亲友,一百多首诗)。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 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 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 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这是苏政治 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 闷的时期。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 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 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 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 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文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才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 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 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 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 的细流汇成了湖。”

《赤壁赋》ppt课件

《赤壁赋》ppt课件

面对客人的悲观,苏轼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
①以江水、明月作比,先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发变化与永恒的 辩证关系。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不必 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物我无尽”,不必纠结人生的短暂。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 ——庄子
第三段
当 攻破
名作动, 攻占
名作动, 战船前 向东进发 后相接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本来 判断句
哪里 宾前
名作动,打渔砍柴。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 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表并列 名词意动,以……为侣,以……为友。
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向东进军的时候,战船首 尾相接千里之远,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斟酒,横端着长矛吟诵诗 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 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写作背景 《赤壁赋》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元
8 .舳舻千里(zhúlú ) 17 .狼籍( jí )
9 .旌旗(jīng )
18 .枕藉( jiè )
品出“赋”的深意
整体感知 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苏子与客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2.苏轼与客游赤壁,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6.1 《赤壁赋》 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16.1 《赤壁赋》 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新课导入: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这是一副名联,刻在湖北省黄冈市东 坡赤壁山门两侧。要注意此赤壁非古战场 赤壁之战中的赤壁。“客”指遭贬谪的迁 客苏轼,夏口、武昌句既说黄州位置,也 说苏轼从都城东京到此的贬谪路线;下联 写赤壁天然红色,因三国周瑜火烧赤壁之 战和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而扬名天下。
第四段
思考1: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 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以宽解对方。
感情变为喜悦。
思考2: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述自己的 人生感悟的?概括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子以明月和江水作比,说明世间万物都 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 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 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 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 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 的短暂。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 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 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 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状语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四)内容梳理:
月夜泛舟赤壁之下 饮酒和歌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叹人生苦短
议论说理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怨、慕、泣、诉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美酒,有美景,就缺一位美人来助兴,此情此景,将 辞作品中被广泛使用。香草象征着诗人高
“美人”直接理解成美女也是可以的。

《赤壁赋》完整版ppt

《赤壁赋》完整版ppt
精品课件
111111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rénx ) 2、桂棹(ūzhà ) 3、余音袅o袅( niǎ 4、幽壑( h o ) 5、嫠妇( èl ) 6、愀然(qiíǎo )
7、山川相缪(liá 8、舳舻千里(ozhúl 9、旌旗(jīngú )

) )
sh 10、酾酒 sīhu11、横槊 12òq、i 渔樵( ápioā13、扁舟 npá14、匏樽 foúy1ó5、蜉蝣 1u6、z无à尽ng藏(
泣。”
3、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4、寄蜉蝣于天地 :借代修辞手法。以“蜉
蝣”代短暂的人生,“把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寄托
在天地间。”
精品课件
苏轼对赤壁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什么?
1.赤壁的永秀恒美的可赤以壁抚,慰永灵远魂的苏轼 累灵2“.的 魂达寻心和则求,自兼人也然赤济生孕融壁天的育合的下平了的灵,衡他一秀穷点伟刹抚则大那。慰的,着独也思我苏善就想们轼其是和 理那身所灵解颗”说魂了伤。的。苏痕在轼累 的3.幸寄福托和自不己幸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惆怅 因精4范.赤 神,气壁食苏度而粮轼的屹。赤虽宽立苏壁处宏千轼因境,古若苏艰曹。有轼难操感知而仍谢也虽留苏应下心败轼感千怀仍给谢古壮不我我华志失们们章英带对,雄来他苏风的的轼
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 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心情往往 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扣舷而 歌之”,就是写照。接上文“诵明月之 诗,歌窈窕之章。”
精品课件
于是饮酒乐甚 ,扣 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
舷而歌之。歌曰:" 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
桂棹兮兰桨 ,击空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

《赤壁赋》ppt课件33张

《赤壁赋》ppt课件33张

第 三 段 名作动,捕鱼砍柴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伴侣(朋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喻短暂生命

片刻,短暂
同“嘱”,劝请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
一下子 箫声
偕同
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译文: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举杯互 相劝饮。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哀 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流水的无穷无尽。想与神仙一起邀游,同明月一样永世长 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这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押韵
间天然仙
桨光方 慕诉缕妇
-an
-ang -u
用韵换韵情况
稀 飞 诗 昌 苍 郎 -i
-ang
东 空 雄 鹿 属 粟 -(i)ong -u
穷终风
-(u)ong/eng
往长瞬尽 主取月竭 色适
-ang -u -入声
-un/in -ue/ie
酌藉白
-入声
字词正音
1.壬戌( rénxū ) 2.桂棹( zhào )
3.余音袅袅( niǎo )
4.幽壑( hè )
5.嫠妇( lí ) 6.愀然( qiǎo )
7.山川相缪( liáo )
8.舳舻千里( zhúlú) 9.旌旗( jīng )
10.酾酒( shī ) 11.横槊( shuò ) 12.渔樵( qiáo ) 13.扁舟( piān ) 14.匏樽( páo ) 15.蜉蝣( fúyóu) 16.无尽藏( zàng ) 17.狼籍( jí ) 18.枕藉( jiè )

人教版必修·《赤壁赋》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必修·《赤壁赋》课件(共52张PPT)

开头 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作者于 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风清、 水天相连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此景 象的感受。

其次 写在优美的景色中“饮 酒乐甚”“扣舷而歌”“客有吹 洞箫者”,其声“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使长期过谪居生 活的作者内心惊动,为主客对话 做好了铺垫



接着 以“苏子愀然”“问客”, 引出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论辩。一 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反映 了他陷于苦闷而又希望摆脱苦闷的 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 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 路的悲苦心情。
东坡赤壁的楼阁始建于西晋初年,距今约一千七百余年,后多次重建,现有面积四百 余亩。建筑物计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 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龟亭, 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望江亭,羽化亭)。其中二赋堂内 有一块大木壁,正反面刻著前、後《赤壁赋》全文;留仙阁有一幅苏东坡游赤壁全图;碑 阁内有百馀块石碑,刻满苏东坡的书法。处处是东坡居士的墨宝诗词,令人不由遥想这位 千古风流人物当年的雄姿英发! 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赤壁碑刻,闻名全国,有历 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二百块,其中苏轼书画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个人碑刻之冠。解放以来 ,各级政府对东坡赤壁非常重视,一九五六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列 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经过几十年修建东坡赤壁已面貌一新,成为著名的文化古迹和游览胜 地
宋 苏 轼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 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 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 曾 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 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 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 ,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 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 并出知杭州, 颖州,扬州,定州等地, 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 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 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 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 受民众拥戴。

赤壁赋完美版ppt课件

赤壁赋完美版ppt课件

《赤壁赋》中的名句欣赏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是曹操 的诗句,也是《赤壁赋》中著名
的句子之一。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这句话 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 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句话揭 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改变和人生
的有限性。
《赤壁赋》中的名句欣赏
05
总结评价
《赤壁赋》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语言艺术
赋体文学的巅峰之作,运用对偶 、排比等修辞手法,文辞优美, 音韵和谐,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魅
思乡之情
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对家乡的眷 恋和热爱。
《赤壁赋》的文学价值及影响
文学价值
文章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具有 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后人广为传
颂。
对后世的影响
文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对宋代文坛产生了重要的 影响,成为了宋代文坛的经典之作 。
对现代人的启示
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对现代人 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提醒人们在 面对困境时要保持乐观态度,积极 面对生活。
赤壁赋完美版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30
目 录
• 背景介绍 • 原文欣赏 • 内容解读 • 赤壁之战相关内容 • 总结评价
01
背景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 )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和思想家,是宋代文学史上的巨匠。
战略分析
赤壁之战中,吴国以防守反击为主,充分发挥水战优势,利用火攻破解魏军的 强势进攻。
赤壁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影响
赤壁之战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格局,魏军被削弱,吴国得以巩 固南方并扩大势力范围,为之后的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乐在 何处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 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 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 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 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 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 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 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 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 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 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
•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 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 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 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
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 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 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 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 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 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 画。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 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 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 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 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 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

泣舞怨 孤幽如 舟壑慕
之之如 嫠潜泣 妇蛟如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乌台诗案
•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参 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 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名 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 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 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地 阔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 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 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 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10、酾酒(shī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qiáo ) 4、幽壑( hè ) 13、扁舟(piān ) 5、嫠妇( lí ) 14、匏尊(páo ) 6、愀然( qiǎo ) 15、蜉蝣(fúyóu)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zàng ) 8、舳舻千里(zhúlú) 17、狼籍( jí ) 9、旌旗( jīng ) 18、枕藉( jiè )
三、文本研习
(一)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
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喜而笑

纵露
凌 万
一横 苇江
倾 之
之水 所光
茫 如接
然天
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 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 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 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2.(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 从何来?
(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 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 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 哀愁。 (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 声。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想
苏轼

黄 州 惠 州 儋 州 。
问 余 平 生 功 业 ,
身 如 不 系 之 舟 。
,
心 似 已 灰 之 木
题 金 山 画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 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 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 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 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 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 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 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 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 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 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 ,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 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乌台诗案
•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 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 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 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 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 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 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 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 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第三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什么? 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 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为何而悲?
何英 况雄 吾业 辈绩 渔今 樵安 者在
赤 壁 赋
苏 轼


•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
东坡”。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画
家、诗人,美食
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中国文学
史上少有的全才
苏洵、苏辙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 (文)
苏辛(词)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黄米蔡 (书法)
苏 轼 书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