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1.知道这两种运算的意义(即什么叫乘法,什么叫除法)2.知道乘法和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互逆关系3.可以熟练对一个算式各部分进行转换学会利用关系求解算式中的数(必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通过实例探究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一、举例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提问考虑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加法,给出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加减法的对应关系,那么同学们可以以此类推到一种和乘法相对应的关系吗?举例:现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请问可以插几瓶?(算式为:123=4),根据减法定义总结除法定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什么?已知的其中一个因数又叫做什么(根据除法进行思考)上一节课,我们总结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来总结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点:0不能作除数。
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二、课堂练习1.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2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想一想,做一做。
①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②蜗牛6小时爬了30m,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3. 填空题。
(1)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2)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与它相同,他们的积是()。
(3)被除数是54,商是9,除数是()。
(4)两个因数的积是72,其中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
(5)0乘()都得0;0除以()都得0。
4.判断:已知△+□=☆,◇=☆,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3、☆◇=()4、☆◇=()三、课堂总结串讲知识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内容仅供参考。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第四课时乘除法的关系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2页、43页,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比较熟练地计算乘法,能根据具体事例写出除法算式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中选择学生喜欢的金鱼做素材,设计了一乘一除两个问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索、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和除法的联系,明白什么样的问题用乘法,什么样的问题用除法,为进一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用乘法口诀也可以计算相应的除法,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的过程。
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乘法口诀不仅能计算乘法,也可以用来计算除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的好朋友“大头蛙”来看大家了,它想先跟大家做个小游戏,它出口诀,你们说乘法算式,希望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抢答哦!(课件出示口诀图片)(学生根据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抢答)师:“大头蛙”出的题目小朋友们都这么快就答出来了,它有些不服气了,它想跟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计算的速度更快师:小朋友们真棒,三五十五 四六二十四 二三得六 三六十八□□□□ □□□□●●● ●●●8÷2=4×5=20÷4=2×5=10 ÷5= ÷2= 口诀:4. 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上面的图片,列式计算:4.小明给弟弟和妹妹每人买了3支铅笔,他一共买了几支铅笔?他买铅笔共用去1元2角,每支铅笔多少钱?答案:1. 5 12 9 6 20 62. 4 20 20 5 20 43. 15÷3=5(个)4. 3×2=6(支) 1元2角=12角 12÷6=2(角)五、课堂小结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进一步认识了乘法和除法,你发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生1:我发现乘法和除法是密切相关的……生2:我发现除法也可以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生3:我还能结合事例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 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2. 除法的意义3. 乘除法的互逆关系4. 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2. 教学难点: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和除法与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 提问:我们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知道了它们是互为逆运算的,那么乘法和除法呢?2. 探究新知- 乘法的意义-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例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就是将几个相同的数加起来的简便方法。
- 除法的意义-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例如:有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发现,除法就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同的部分的简便方法。
- 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例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反过来,有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
3. 实践应用- 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乘除法的应用实例,并进行分享。
-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强调乘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数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熟练应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乘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乘除法的关系式及验算
教学方法:
指导自学当堂训练
教学用具:
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巩固训练
计算下面各题
45277542911532
8767310337
二、自学目标、自学指导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会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中熟练运用关系式。
自学指导
(1完成课本第七页练习二的第一题,并说出这道题分别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第二题另外两个等式及第三题中缺少的部分。
(3)完成课本第八页的第*十题,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学生汇、报相互订正
学生汇报时第2、3、4题时,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同时进一步说出利用哪条关系式。
四、教师精、讲指导发现
1、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五、测试总结、完成作业
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48个,每天工作8小时。
每天能加工零件多少个?
一篇稿件需要打印,王阿姨每分钟能打84个字,18分钟刚好完成,丽丽每分钟只能打63个,那丽丽需要几分钟完成稿件?。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与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与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乘法是一种快速计算方法,并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能够使用乘法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
- 能够进行简单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运算,并正确写出计算结果。
- 能够理解除法是一种比较两个数的运算方法,并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能够进行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并正确写出计算结果。
2. 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来掌握乘法口诀表。
- 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用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他们互帮互助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的掌握。
- 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掌握。
-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表。
- 各种乘法和除法计算题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入新的乘法知识:-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重复计算的情况吗?- 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乘法来计算呢?Step 2 讲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乘法是一种用来快速计算的运算方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乘法用的符号是"×"。
Step 3 学习乘法口诀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表:- 向学生展示乘法口诀表,让他们观察并模仿。
-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大声朗读乘法口诀表。
Step 4 练习乘法计算教师出示一些计算题,要求学生使用乘法口诀表来计算。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Step 5 引入除法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入除法知识:-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进行比较的情况吗?- 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除法来比较呢?Step 6 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除法是一种用来比较两个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得到每份的数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乘除法的关系冀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即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是互逆关系,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难点: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 讲解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黑板,讲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用例题演示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图示、列表等形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可以布置一些有关乘除法之间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八、课后反思: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找出原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知道乘法和除法是互逆关系,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教案主题: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与除法的概念。
2.掌握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
3.能够运用乘法与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乘法与除法的概念介绍。
2.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
3.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知识(15分钟)1.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例如:“小明手里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价值2元,他要买几个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联想,学生回答:6元。
2.通过类似的方法引入除法的概念,例如:“如果小明花了6元买了3个苹果,那么每个苹果花了多少钱?”学生回答:2元。
教师解释:我们可以把6元除以3个苹果,得到每个苹果花了2元。
Step 2:乘法的运算规则(20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乘法是重复加法运算的一种简便形式,乘法的结果叫做积。
2.通过例题进行讲解:a.2×3=6:2个3,相当于把3重复加2次,就是3+3=6b.4×5=20:4个5,相当于把5重复加4次,就是5+5+5+5=20。
c.7×2=14:7个2,相当于把2重复加7次,就是2+2+2+2+2+2+2=143.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的运算规则:两个数相乘,先将其中一个数重复加另一个数次,得到的和就是两个数的积。
Step 3:除法的运算规则(20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除法是逆运算,除法的结果叫做商。
2.通过例题进行讲解:a.6÷3=2:6除以3,相当于将6分成3份,每份2b.12÷4=3:12除以4,相当于将12分成4份,每份3c.8÷2=4:8除以2,相当于将8分成2份,每份43.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的运算规则:被除数除以除数,相当于将被除数分成除数份,每份就是商。
Step 4:乘法与除法的关系(20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乘法与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乘法与除法的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方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乘积和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3. 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乘法和除法是互逆关系,即一个数的乘以另一个数相当于这个数连续加上另一个数的若干倍。
教学活动:1. 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让学生亲身体验乘法的运算过程。
2. 利用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练习题:1. 3 ×4 = ?2. 25 ÷5 = ?第二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教学目标:1.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2. 能够运用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1. 乘法的运算规律:a. 交换乘数的位置,乘积不变。
b. 乘数乘以1,乘积不变。
c. 乘数乘以0,乘积为0。
2. 除法的运算规律:a. 被除数和除数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商不变。
b. 被除数乘以或除以一个数,商也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c. 被除数为0时,商为0。
教学活动:1.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律。
2. 利用除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题:1. 5 ×6 ÷3 = ?2. 12 ÷4 ×3 = ?第三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教学目标:1.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
2. 能够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1.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a. 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b.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2.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a.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b.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c.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教学活动:1.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
乘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數學教案設計主题:乘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应用乘除法的关系。
3.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和除法的定义2. 乘法和除法的关系3. 乘法和除法的应用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课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如“如果有10个苹果,每份分3个,可以分几份?”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数学运算来解决,从而引出乘除法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新知1. 乘法: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例如:“5+5+5”可以用“3×5”来表示。
2. 除法:已知被除数和除数的积,求其中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15÷3=5”。
第三步:探索乘除法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比如用小方块摆出不同的乘法和除法模型,让学生观察和发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例如:“4×3=12”和“12÷3=4”,让学生理解到乘法是求和的过程,而除法是分配的过程。
第四步:应用练习设计一些关于乘除法的问题让学生解答,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每组5个人,可以分成几组?”或者“如果一本书有60页,每天读10页,需要多少天才能读完?”第五步:总结反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和掌握了乘除法及其关系。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乘除法的关系》(西南师大)
《乘除法的关系》第1课时乘除法的关系(一)本课教学学习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课内容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乘除法的关系。
1.经历讨论、归纳乘除法的关系及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能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在已知两个数的情况下,求出乘除法算式中的任一未知数;3.知道0不能做除数。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0不能做除数。
教学课件。
一、复习引入1.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比比谁最快!出示四道题,学生抢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1)()+5=8(2)4+()=10(3)()-7=12(4)15-()=6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用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上期的时候,我们学过这个内容,还记得是怎么说的吗?(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2.揭示课题对的,加减法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同学们你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吗?(乘法和除法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找到数学信息春节快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出示例1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有12棵树,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一共有48个灯笼。
)(2)写出算式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能用这些数据写出算式吗?生在作业本上写:4×12=48,48÷4=12,48÷12=4。
你知道这些算式分别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请几名学生分别介绍。
(3)小组讨论观察4×12=48,48÷4=12,48÷12=4,这三个算式,你发现除法和乘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之后,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利用他们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初步体验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方法★难点:根据情景图提出除法问题★算式各部分的意义,算式求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小问题:你做过标本吗?是怎样做的?(同学交流)上一节课咱们一起到郊外捉了一些蝴蝶,今天老师就把这些蝴蝶作成了标本带给大家。
(出示小黑板)二、教学过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标本,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生答:黑板上有5件蝴蝶标本。
每件标本用了2个蝴蝶。
师:那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生答:一共用了几只蝴蝶?师: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答:用乘法2×5=10(只)(师板书)师:谁能说出算式的意义(同位讨论)(就是求几个几?)用到了那句口诀?生答:5个2 二五一十(师板书)师:根据一共用了10只蝴蝶,你能想到求什么?(师提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生答:1、做了几件标本?2、每件标本用几只蝴蝶?(师板书)师: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生说除法算式10÷2=5(件)(师板书)师:你是根据哪句口诀得到的结果?生:二(五)一十(师板书)师:谁能说出这道算式的意义?(同位讨论)生:把10两个两个地分,可以分成5份师: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生说算式10÷5=2(只)(师板书)师:你是根据哪句口诀得到的结果?生:(二)五一十(师板书)师:谁能说出这道算式的意义(同位讨论)生:把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请同学们观察这3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用到了同一句口诀二五一十那么根据这个规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同位讨论)师引导学生说出: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三、课堂反馈自主练习评介反思:。
第二单元第1课《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第二单元第1课《乘除法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 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
教学重点:1.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2.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
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2.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演示教学法:通过实物或图表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和逆运算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比如说一张菜市场的图片,上面写着15元/斤,让学生思考一下,在这张图片中,为什么会写上15元/斤呢?这是什么意思?引入乘法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买菜,价格是按照每斤多少钱来算的,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每斤多少钱,再把需要买的菜量乘上每斤的价格(乘法),就可以得到最终需要支付的总价格。
2. 正文(1)乘法与除法的关系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如果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那么我们能够通过什么运算得到那个数呢?引入除法的概念:当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时,可以用除法求出这个数。
老师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从中找到一个数的倍数,并求出这个数。
例如:10和5,10的倍数是5,用除法求出5。
(2)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老师出示一组乘法和除法的题目,如:3 x 5 = 15,15 ÷ 3 = ?,请问这两个式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答:乘法和除法可以相互转化,有逆运算关系。
老师再出示一组乘法和除法的题目,如:4 x 6 = ?,24 ÷ 6 = ?,让学生自己算一下并将结果交换,验证逆运算关系是否成立。
(3)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老师将学生分组,让每组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乘法和除法解决。
乘除法关系教案
乘除法关系教案教案标题:乘除法关系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关系,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通过灵活运用乘除法,学生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除法的关系;2. 学生能够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乘法和除法公式。
教学资源:1. 白板、白板标记笔;2. 教材:包含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练习题;3. 实际问题的素材:例如购物清单、食谱等。
教学流程:1. 引入(5分钟):a. 引入乘除法的概念,给学生提供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例子;b. 引入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解释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 概念解释(10分钟):a. 根据教材提供的例题,示范如何使用乘法和除法;b. 解释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例如整数相乘结果的正负性等。
3. 实践练习(15分钟):a.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练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b. 提供实际问题的素材,让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b.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拓展应用(10分钟):a. 提供更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继续运用乘除法进行解决;b.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6. 总结(5分钟):a. 与学生一起总结乘除法的关系;b. 回顾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在白板上总结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解题思路;2. 留给学生书面作业,查看他们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程度。
拓展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教师可以:1.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2.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数学概念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例如关系运算、倍数等。
教案指导:本教案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关系,并能够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1 乘除法的关系◆教材分析教学例1前,先进行单元主题图的教学。
主题图的教学可以借助教学挂图,呈现教科书主题图或多媒体创设情境,声形合一动态地呈现生活情境,展示教科书内容,但重点应及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能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发现乘与除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过程,并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与态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探索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探索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园玩一玩。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情景图,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解答。
教师板书算式:12×5×4=240 12×4=48 48÷4=12 48÷12=4 (2)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1:都是乘除法算式。
学生2:12×4=48和 48÷4=12这两个乘除法算式有相同的地方,好像有点关系。
(3)同学们观察得好,你能观察出乘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教师:刚才我们从情景图中知道: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
12棵树上挂了48个灯笼。
小学数学教案: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一、引言在小学数学中,乘法与除法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概念。
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而除法则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运算。
乘法与除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
本教案将针对小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与除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他们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认识乘法与除法1. 什么是乘法?乘法可以看作是重复加减运算的简化方式,用来表示一组相同数量的数值累积在一起。
例如,2 × 4 表示将数字2重复加上4次,即2+2+2+2=8。
2. 什么是除法?除法表示将一个数量平均地分成若干等份。
例如,8 ÷ 4 表示将数字8平均地分成4份,每份为2。
因此结果为2。
三、乘方和次方1. 什么是乘方?乘方是指数字以自己为底数连续相乘多次的操作。
例如,在表达式5²中,5是底数,而指数为2,则代表将5连续相乘2次,即5×5=25。
2. 什么是次方?次方是指数字以其他数字为底数进行乘方运算。
例如,在表达式3⁴中,底数为3,而指数为4,则代表将3连续相乘4次,即3×3×3×3=81。
四、乘法与除法的关系1. 乘法与除法的逆运算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给定两个数a和b,若有等式a × b = c 成立,则可以通过除法将c分成a等份得到b。
例如,对于等式4 × 6 = 24,我们可以通过除法将24平均地分成4份,每份为6。
2. 利用乘法求解除法问题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乘法来解决除法问题。
例如:有12本书需要放在3个书架上,请问每个书架应该放几本?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12 ÷ 3 = ? 的形式。
我们可以利用乘法来解决它:选择使用一个未知数表示每个书架应该放几本书,假设为x,则12 = x × 3。
通过反推即可得出x = 4。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除法之间接关系 教学设计
师:这一幅图我们列了几道算式?
生10:这一幅图我们列了四道算式。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说一说。
师:谁来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1:我发现这四道算式算的时候都用了二四得八这句口诀。
生12: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
师:再来说一说?(指2—3名说,生说师板: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师:算式中的8、4、2分别表示什么?(指2—3名说)
生8:算式中的8表示8个三角形,4表示平均分成4组,2表示每组有2个三角形。
师:自己说说,同桌说说。
师:算式中的8、4、2分别叫什么?(指2—3名说,生说师板名称)
生9:算式中的8叫被除数,4叫除数,2叫商。
师:自己说说,同桌说说。
3、活动三
(教法同活动二)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2、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Ppt课件
生5:算式中的2和4叫因数,8叫积。
师:自己说说,同桌说说。
2、活动二
师:这幅图还可以怎么说?(指2—3名生说,生说师板)
生6:有8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个三角形?
师:自己说说,同桌说说。
师:算式怎么列?
生7:8÷4=2。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7:我是用乘法口诀算的,二四得八,所以8÷4=2。
有8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组,每组有几个三角形?8÷2=4(个)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精品教案【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一句口决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对应的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看图提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问题【教学用具】扑克牌一、自学(一)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到野外捉了一些蝴蝶,接着他们把采集来的蝴蝶制成了标本,想不想去参观蝴蝶标本(出示情境图)师: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板书:①有5件标本②每件标本用2只蝴蝶③一共用了12只蝴蝶师:同学们真棒找到3条重要的信息,下面请同学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示来完成下面的问题:(二)出示自学提示:1.选择其中的两条信息提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问题。
如①和②:③和②③和①2.分别列出算式并说出口诀,注意单位。
学生自学(约5分钟)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二、互学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提出了问题,也列出了算式,下面在小组内把你的问题和算式说一说。
温馨提示:1.由3号和4号分别汇报三个问题和算式,2号和1号帮助补充改正。
2. 再说一说三个算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三、共学分小组汇报(找1小组汇报,其余小组补充)预设:1.一共有几只蝴蝶?2×5=10(只)说口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总结:求一共多少蝴蝶,也就是求5个2是多少,列乘法。
2.做了几件标本?10÷2=5(件)说口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总结:求做了几件标本,也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2,列除法3.每件标本用几只蝴蝶?10÷5=2(只)说口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总结:求每件标本用几只蝴蝶,也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几。
列除法师:这几个小组表现真棒,汇报很精彩,看来只要动脑筋,小组同学互相帮助,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
唉,老师有个发现,黑板上出现了一对双胞胎,看这两道算式,像不像双胞胎啊?再像的双胞胎,他们也是有区别的,想一想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预设:1.1是算的有5件标本,2是算的每件标本用几只蝴蝶。
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案
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标1.从实例中归纳、理解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能利⽤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求解乘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在探究中培养学⽣认真审题、仔细解答的良好计算习惯。
2. 教学重点/难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3. 教学⽤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新课导⼊(⼀)游戏引⼊1. 游戏:⽐⼀⽐谁最快任务条:看图写算式⽣1:7+7+7+7=28⽣2:4+4+4+4+4+4+4=28⽣3:4×7=28⽣4:7×4=28⽣1:4×3=12,3×4=12⽣2:1×12=12,12×1=12⽣3:2×6=12,6×2=12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师发现有的同学算得特别快,我想知道怎么会算得那么快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呀?就让我们⼀起进⼊今天新知识的探究吧!(⼆)提出课题⼆、新课探索(⼀)探究⼀1. 乘法的意义(1)师:刚才在“⽐⼀⽐谁最快”的游戏中有的同学想到⽤乘法来计算的,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呢?请你举例验证⾃⼰的观点。
(⽣⼩组活动)反馈:⽣1:加法算式中,加数必须相同,才能写成乘法算式。
⽣2:当所有的加数⼀样时,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结:求⼏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练习: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法算式:2+2+2+2+2+2+2=14乘法算式:⽣1:7×2=14加法算式:3+3+3+3+3+3=18乘法算式:⽣2:6×3=18加法算式:7+7+7+7+7+7+7+7+7=63乘法算式:⽣3:9×7=63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3)引导提问,⼩结乘法意义(1)⽐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哪个算式⽐较简便?(2)想⼀想,乘法是⼀种什么样的运算?⼩结:求⼏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 除法的意义(1)师:刚才你们学得很棒!现在还有⼀个任务等着⼤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核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选择合适的条件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数学思考。
锻炼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经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具学具:
课件、小圆片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看图列出除法算式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 )
()÷( )=( )
✿✿✿✿✿✿
✿✿✿
✿✿✿✿✿✿
()÷( )=( )
()÷( )=( )
2、想口诀,写得数。
3×4= 5×6= 6×4= 3×3=
2×2= 4×5= 3×2= 1×6=
3、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又认识了除法,
你想过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吗?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板书: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出示图)
你能计算出3种鱼一共有多少条吗?自己列出算式,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师: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算式和怎样想的。
(3种鱼每种有5条,也就是有3个5,列乘法算式:5×3=15(条)。
总数15条用了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板书:5×3=15(条)
2、师:把15条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几条?这个问题又怎样想呢,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列式计算,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算式的、怎样想的?
(把15条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就是求每个鱼缸里放的鱼同样多,用除法计算:15÷3=5(条)。
算每个鱼缸5条时也用了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板书:15÷3=5(条)
3、两个问题不同,考虑的方法也不同,列式计算时要看看问题是求总数还是求
平均分,再用乘法和除法计算。
计算积和商都用到乘法口诀。
4、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例:15条鱼,每5条放在一个鱼缸里,用几个鱼缸?就是5个5个的分看15条能分成几份,这也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15÷5=3(个))
三、课堂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2、
(1、)一共有()架飞机。
□O□=□
(2、)每3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组。
□O□=□
(3、)平均编成4组,每组有()架飞机
□O□=□
四、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内容:这节课我们又把乘法和除法综合起来学习了一下,问题不同,考虑的方法也不同,列式计算时要看看问题是求总数还是求平均分,再决定用乘法还是除法计算。
计算积和商都用到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
5×3=15(条)口诀:三五十五
15÷3=5(条)
15÷5=3(个)
作业
1.吴老师有30张卡通画片,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画片?
2.有24只羽毛球,平均装在4个盆子里,每个盆里装几只?
3.有24只羽毛球,每个盒里装6只,需要几个盒子?
4.小红借了一本书,看了5天后还剩12页没看,小红3天后要还书,剩下的部分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5.每根跳绳3米长,学校买来18米塑料绳,可以剪成几根跳绳?
6.二·(1)班有学生30人.平均分成5个组,每组有几个同学?
7.一本故事书28页,小红看了2天后还剩下15页,小红计划每天看3页,还要几天看完这本故事书?
8.同学们剪“七巧板”,一共剪了24份,共用了4 张纸,平均每张纸能剪几份“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