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是一种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容,是一种情怀
作者:王延群
来源:《祝您健康》2011年第02期
这是一个罕见的自然景观:凡是到景谷的中外游客,都要到奇异的勐卧佛寺双塔一睹奇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勐卧佛寺双塔,傣语称“梅赫窝广勐”(即树包塔)、“广勐赫窝梅”(即塔包树),俗称“树包塔塔包树”。这座建筑群为明末清初(1628年~1661年)傣族威远土官刀汉臣所建,傣语称“广母姐列”,即铁城塔,是为纪念一次战事而建。由于塔中长出一棵大榕树,这棵榕树在塔缝里发芽、生根,而后又长出无数气根深扎地下,粗壮的气根把塔紧紧扎住,根深叶茂,一眼看去,树包塔,塔长树,树塔浑然一体。树包塔为6层,高10.74米,塔包树高7.2米,上部呈圆弧形,塔刹已被大树代替,两塔距30米,树高约塔的2倍。现列为省级名胜风景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有一只小蚌在饱餐之后,和同伴在海底尽情地嬉戏。就在这时,一粒沙子钻进了它的体内。开始它并没有什么异样,可时间一长,痛苦开始日夜折磨着它。它用尽各种办法试图摆脱这种痛苦,可每一次都失败了。最后它去找无所不知的老蚌,向老蚌述说了自己的烦恼。老蚌笑呵呵地说:“孩子,你别无选择,只能去包容那粒沙子。”它听了老蚌的话,从此不再挣扎,默默地承受着体内的疼痛。终于有一天,那粒沙子变成了一颗晶莹圆润的珍珠,而它也成为了一只高贵的蚌。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寓言故事,都在深刻地启示着我们:包容是一种善良,一种美德,一种情怀,一种气概,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包容演绎和谐,包容成就美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作为大写的人,更应该有一颗博大的包容之心。
生活中的人际矛盾是难免的,即便在家里,亲如父子、情如夫妻,各种矛盾磨擦也在所难免。其实,不论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人际间的相处多包容、少排斥,给对方留下一半的空间,磨擦冲突自然减少,生命的天空便常是风和日丽。如果生活中的矛盾双方总是互斗,争个短长,结局多是两败俱伤,没有真正的赢家。若能相互包容,两人反而必有所得。所谓相互包容,就是要学会跳探戈,你进两步,我便退两步;我进一步,你便退一步,彼此都能进能退,其中便闪现出人性的光辉,个人的风采与社会的和谐都在其中了。
懂得包容、能够包容的人是有福的,他的心地坦荡如砥,可以通达四面八方,没有那么多崎岖沟壑。因为那些沟沟壑壑都被他包容了、消化了,变成了他精神生命的营养。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堪称典范。“文革”期间,一些青年学生的过激行为使邓小平同志的长子邓朴方残疾。“四人帮”被打倒后,其中有个青年痛定思痛,写信向邓小平同志承认错误。邓小平同志非常大度地原谅了他。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的一生“三落三起”,饱尝人间冷暖。然而,在对待他人对自己及家人造成的种种伤害时,他却没有抱怨,更没有打击报复,始终以大局为重,以国家
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为我们树立了宽厚待人的光辉典范。他常讲:“不犯错误的党,不犯错误的人,不犯错误的领导是没有的。”既然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那么,为人处世就应该大度一点,宽厚一点。
包容别人,需要有“额头可跑马、肚里能撑船”的高风雅量。包容他人对自己有意无意的伤害,是让人钦佩的气概;包容他人曾经的过失,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敌视、仇恨,是人格至高的袒露。包容他人是一种无私,无私才会胸怀坦荡,在矛盾面前才会舍利取义,先人后己,不责人小过,不念人旧恶。古人云:“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我们应该谨记不悖。
当然,我们强调的包容并不是纵容。元代理学家许鲁斋说过:“人要宽厚,包容却要分限严,分限不严,则事不可立,人得而侮之矣。”
世间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完满的,就人生而言,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以达观的心态接纳,一些常态的缺失就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用一颗温柔之心去包容生活中的苦难,就会把痛苦结晶成一种幸福。既然承受了生命之重,就要去包容生命中所有的挫折和暗淡,总有一天命运会赐予你一份灿烂的礼物,使你的生命高贵而美好。
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同样是一辈子,有的人在不尽的愤恨和埋怨中挣扎着过;有的人在快乐和幸福中沐浴着过。人生本来就坎坷,岂能尽如人意,我们何必怨天忧人,何必去痛苦烦恼?包容确实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只有领略到了其中的滋味,行包容他人之举,真正地拥有那份广阔的心胸,那份坦然,那份自然,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