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
填空:艺术总论: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
艺术的特征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起源于“游戏”这种说法主要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后来将这种说法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指出:“劳动先于艺术”。
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有《矛盾与多元决定》一书。
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和“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说,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娱乐作用、审美教育作用。
文化系统的构成(三大子系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艺术种类: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有:①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时空艺术(戏剧、影视)。
②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分为听觉艺术(如音乐)、视觉艺术(如绘画)、视听艺术(如戏剧)。
③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④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实用工艺等)。
⑤分为: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工艺以及现代艺术设计、广告艺术、电影艺术、计算机三维动画、动漫、游戏软件等等)、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以及在发达国家近年来广受欢迎的音乐剧等等)。
0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第5版)-框架综述讲义
0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第5版)-框架综述讲义引言《艺术学概论》是由彭吉象教授编写的艺术学教材,已经出版到第5版。
本讲义是对该教材的框架进行综述,将介绍艺术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主要内容,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艺术学的整体框架的概述。
艺术学的定义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它探讨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的规律以及艺术作品的意义等问题。
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艺术的形式、内容、审美特征以及艺术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接受等方面。
艺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客观分析,也涉及到主观的艺术体验。
因此,艺术学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索艺术的本质和意义,如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艺术学的研究内容根据《艺术学概论》这本教材的第5版,艺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艺术学首先探讨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艺术的定义、艺术作品的特点以及艺术的分类等。
通过对艺术的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内涵。
2. 艺术的创作与表现艺术学关注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它研究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技巧和艺术表达手段,以及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等。
3.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价值评价艺术学致力于揭示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价值评价的标准。
通过研究艺术作品的审美规律和审美效果,可以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感和意义,以及对观众的情感和思考的影响。
4. 艺术的传播与接受艺术学关注艺术作品的传播和接受过程。
它研究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艺术批评和艺术史等方面的内容,探讨艺术作品如何在社会中传播、接受和影响人们。
艺术学的研究方法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领域和问题的特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相关的艺术理论著作、历史文献、艺术评论等资料,进行对艺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获取到大量的艺术理论和历史背景的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艺术的本质和变化。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文艺的起源一、总结1.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文学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认为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缺一不可)2.柏拉图《理想国》1)理想世界模仿2)现实世界“模仿的模仿”模仿3)艺术世界3.亚里士多德“诗比历史更真实”4.“模仿说”产生于古希腊,认为文艺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1.艺术起源于“模仿”1)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理论探索中,或许这算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2)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
他指出: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
他强调,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
3)朱光潜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在欧洲“竟雄霸了两千余年”。
2.艺术起源于“游戏”1)这种说法主要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后来的艺术史家曾把艺术起源的这种说法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理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经被许多人所信奉。
2)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3)席勒进一步认为,人的这种“游戏”本能或冲动,就是艺术创作的动机。
在这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自由活动中,人的过剩精力得到了发泄,从而获得快乐,亦即美的愉快的享受。
4)艺术和游戏,就是人的这种过剩精力的发泄。
斯宾塞强调,“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它并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活动过程,而是为了消耗肌体中积聚的过剩精力,并在自由地发泄这种过剩精力时获得快感和美感。
艺术学概论
1、现代设计理解:从狭义上讲,也被称作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是传统的工艺美术事业中发展起来的。
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是20实际中叶迅速发展起来的,它几乎包括一切现代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涉及范围十分广泛。
从总体上讲,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车、飞机、电脑灯高新技术产品,都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
2环艺设计,是指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家里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
3视觉设计,是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
从狭义上讲,视觉设计又被称作平面设计。
本质:是针对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是大批量的生产,必须通过设计才能在产品中体现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是产品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使用功能),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审美功能)。
2、艺术起源几种说法: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劳动。
“模仿说”: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埃克里特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在他之后的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他指出: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有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
他认为,由于“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而有不同种类的艺术,如画家和雕刻家是用颜色和线条来模仿,诗人、戏剧演员和歌唱家则是用声音来模仿。
“游戏说”: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世纪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指出,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的协调起来:他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又要受理性法则的种种约束和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游戏”,人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
雅典学院
最后的晚餐
耶稣十字架
耶稣1
耶稣2
基督下架
基督
基督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四、 艺术与道德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非、
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 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1,把艺术完全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根本区别。 2,却截然相反,完全否定艺术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认为表现道德内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 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一、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 术人才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艺术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三、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作品,使身心得到愉 快和休息。
恩格斯在论述民间故事书作用时曾说:“民间故事书的 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后,在晚上拖着疲倦 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记自己 的劳累。把他弱瘠的土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容会损害艺术。 3,则承认艺术与道德的紧密关系。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道德与艺术的这种紧密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
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 意蕴等体现出来。
艺术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艺术概论1.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人们运用审美的方式,对于客体世界予以认知,反映和创造的过程。
2.艺术接受: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3.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即指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的艺术语言和方式,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情境或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4.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进行教育。
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事实美育的主要途径。
5、艺术思潮: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如西方艺术史上先后出现的古典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思潮、自然主义思潮、自然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
6、艺术传播: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者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7、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8、灵感: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9、艺术意象: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10、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
它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1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的思维方式。
艺术学概论
上篇艺术总论1、19世纪末叶,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他们应该是两门相互交叉而又各自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
康拉德*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那么,架在哲学与艺术这两座精神高峰之间的桥梁便是美学。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看法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1、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2、“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念和情感愿望。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巡回展览画派”: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苏里科夫,列维坦等)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从而揭示出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
宗教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教义,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艺术参与宗教活动 艺术宣扬宗教思想 艺术强化宗教氛围
艺术与宗教的本质区别
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02
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 艺术能够对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屈原
艺术与道德的本质区别
从范围来看,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道德关系,而且可以表现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等等,所以艺术是从更广泛的范围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普列汉诺夫
彩陶背壶 黑陶高柄杯
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 。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艺术教育的概念
二、艺术教育
1.艺术教育的概念
狭义的含义:艺术教育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广义的含义: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 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2.艺术教育的任务
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艺术学概论
艺术概论一、什么是艺术概论?艺术概论也叫艺术理论。
是艺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2、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①艺术起源于“模仿”②艺术起源于“游戏”③艺术起源于“表现”④艺术起源于“劳动”⑤艺术起源于“巫术”⑥艺术起源于“多元”3、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哪些?①审美认知作用通过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等。
②审美教育作用艺术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感情等发生变化,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③审美教育作用艺术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感情等发生变化,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4、美育与艺术教育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则是在世界近代史上才开始的,“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个概念,也是直到近代,才有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
席勒在《美育书简》这一美学理论名著中,不但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而且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席勒已经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这一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使西方的美育理论进入到一个更新的阶段。
5、艺术的分类由于艺术分类的原则和角度不同,在近现代艺术理论中出现了多种分类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
第二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一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视听艺术(戏剧)。
第三种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
第四种分类方法一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使用工艺)第五种分类方法是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第六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艺术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6、哥特式风格艺术的代表:以垂直高耸的尖塔为特征(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课程复习辅导第一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
2、“主观精神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第二节艺术的基本特征(一)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二)主体性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艺术创作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作家、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没有创作主体,艺术作品就无法产生。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艺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三)审美性1、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2、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
第二讲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一、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二、艺术家与社会生活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和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艺术家的艺术才能和文化修养。
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
第三讲艺术作品及其三个层次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
它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从而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1.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什么是艺术的形象性及特点:含义:艺术形象性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特点:(1)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主体性的涵义,特点含义:艺术形象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艺术起源于:模仿,游戏,巫术,表现,劳动综上所述,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4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这三种功能。
5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与区别:在总体上讲,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在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
艺术与科学联姻有着三个辉煌的时期。
①第一个辉煌时期是在古希腊时期。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以及音乐里的数量比例关系,并且将这些原则运用到了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
②第二个辉煌时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高峰。
这个时期一些大艺术家,本身就是大科学家,他们把许多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运用到艺术创造中,促进了艺术的完善和发展。
如:达.芬奇既是大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③第三个辉煌时期是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至今仍然方兴未艾的当代社会。
现代科学技术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位艺术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如电影艺术、电视艺术。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现象的学科领域,涉及艺术的产生、表现、传播等方面。
艺
术的定义多种多样,通常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表现形式。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能够让人们沉浸在美感之中,体验到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在艺术学中,常常探讨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反映了不同时期、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观念和情感。
通过分析艺术作品,可以了解到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
艺术学还涉及到艺术的审美和批评。
审美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是
一种主观的体验。
在艺术学中,审美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探讨其艺术性、主题等方面。
另外,艺术学还包括艺术史的研究。
艺术史是研究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学科,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艺术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为当代艺术的创作提供启发和借鉴。
总的来说,艺术学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旨在探讨和理解艺术的本质
和意义。
通过学习艺术学,可以拓宽视野,提升审美意识,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使个体在文化交流中更加丰富和充实。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彭吉象精选全文
艺术生产理论全面地研究艺术活动的全部过程, 清楚的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系统,而不是单纯 的强调某一方面。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 二、主体性 三、审美性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画家所画的、雕塑家 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其 实是艺术家思想和人格的表现。
黑格尔认为,美食理念的感性显现。
一、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 2、“主观精神说” 3、“模仿说”或“再现说”
康 德 ( 1 7 2 4 年 4 月 2 2 日 -1804年2月12日)著 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 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 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 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 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 流派。
托尔斯泰(1828一1910)是俄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他以自己的名著丰富了俄国文学和世界 文学。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是《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作家的晚年作品 写出了改革后俄国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矛盾性,表 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时蕴藏在俄国农民心中的愤 懑情绪,也表现了作家本人世界观的矛盾。这些作 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俄国贵族地主和新 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罪恶,但又宣传了不以暴力抗恶 的思想。
卫城山门
帕提农神庙
埃雷赫透神庙
哈德良之拱(Hadrian's Arch)以及奥林匹亚宙斯神庙(Temple of Olympian Zeus)
19世纪的俄国是欧洲领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当西 欧主要国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时,俄国仍是个落 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后其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异常强大,沙皇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是俄国地 主的总头目,他既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又是全俄的主宰, 具有无限的权威,全国任命必须绝对服从,并且沙皇用军 队和警察等国家暴力机关来维护统治。一旦农奴发生暴动 分驻各地的军队立即前往镇压,沙皇政府还实行书刊检查 制度,限制人民的出版、言论自由。由此可见沙皇制度的 国家机器是十分强大的。这些国家机器的使命是维护农奴 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这为沙皇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提供了条件。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艺术总论1.广义: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2.艺术包括: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民族民间艺术3.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出现,是19世纪末叶才逐渐形成4.“艺术学之父”:康拉德·费德勒5.格罗塞《艺术的起源》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①柏拉图: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②黑格尔:a.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b.在艺术作品中,人们总是可以从有限的感性形象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③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①康德: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②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③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①亚里士多德: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1.艺术生产理论——马克思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叫作“艺术生产理论”。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的启示①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a.起源: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b.特点: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c.性质:其本质是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②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③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把创作——作品——鉴赏当作一个有机的、完整的艺术系统来进行研究第二节: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一、形象性——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1.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艺术总论,艺术种类,和艺术系统,艺术总论这一章又分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和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中编艺术种类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下编艺术系统分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
关于艺术的本质特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艺术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艺术的特征有形象性包括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关于艺术的起源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
艺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作用。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起着促进自身全面发展,防止感性与理性分裂,在艺术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的作用。
艺术教育的任务包括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更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
在艺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紧密联系。
宗教也影响艺术,艺术与道德也有紧密的联系,艺术与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由于艺术分类的原则和角度不同,在近现代的艺术理论中出现了多种分类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一下几种,第一种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和视听艺术(戏剧);第二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试听艺术;第三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第四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
艺术学概论电子版
艺术学概论电子版艺术学概论一、什么是艺术学?艺术学是一门研究艺术现象的学科,其本质是一门理论研究,旨在揭示艺术的内在运行机制和不同形式的艺术交流方式。
它研究动态时尚的艺术趋势,为艺术行业未来发展提出新见解。
二、艺术学的核心内容1. 审美行为审美行为是艺术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
审美行为可定义为一种纯粹的、无条件的愉悦活动,综合运用空间、时间和可视性特征来评价一种物体或活动,以达到更高级审美体验环境的目的。
2. 艺术历史艺术历史关注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一种客观、系统、多元化地研究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发展过程的方法。
它涉及到各种重要的主题和相关艺术问题,揭示了艺术形体的多样性和特性,揭示了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3.艺术理论艺术理论旨在推动艺术实践向着更高水准发展,进而提升艺术审美行为。
艺术理论研究中,不同学者基于他们的不同观点论述艺术价值及其创作过程,探讨艺术审美、艺术及社会性质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的可能行为规范等。
4.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是艺术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侧重于绘画、雕塑、建筑、诗歌、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实践。
它可以反映文化、社会和审美环境,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艺术创作过程,获得审美体验。
三、艺术学研究的意义1.更了解艺术:艺术学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从艺术历史、审美行为以及艺术形态等方面,帮助大家了解创作艺术的时空背景,深入分析审美行为的意义,探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等。
2.培养审美能力:艺术学研究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完善审美素养,获得视觉美感以及社会文化意识。
此外,它还能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任何形式的艺术,认识世界,维护自我价值观。
3.提升艺术水准:从历史角度看,艺术创作受到审美价值体系的影响巨大,艺术学研究致力于探索精神水准的本质,从中提升艺术的质量和审美效果,进而促进艺术创作的发展。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学概论是对艺术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一种综合性介绍。
以下是对部分艺术学概念的解释:
1. 艺术:艺术是人类创造和表现的一种形式,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性。
2. 美学:美学是研究艺术和审美的学科,包括审美经验、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的思考和探讨。
3. 内容与形式:艺术作品中的“内容”是指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或意义,而“形式”则是指作品的结构、形状、材质、技巧等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
4. 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通过形状、颜色、线条等来表现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5. 音乐: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组成的艺术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能够产生听觉上的美感和情感共鸣。
6. 文学: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艺术形式,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7.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和文学流派,强调内心世界和情感的直接表达,追求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解读。
8. 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一种将艺术形象剥离具象世界的艺术形式,强调形式、色彩、构图等在艺术中的独立意义和审美效果。
9. 观众/受众:观众/受众是指欣赏艺术作品的人群,他们通过感知、理解和思考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思想激发。
10. 创造性:创造性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艺术学概论通过对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解释,为人们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艺术提供了基础。
同时,它也为人们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提供了思考的框架。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艺术学概论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它探讨艺术的起源、发展、形式、风格、意义和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艺术学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欣赏艺术的美,以及了解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艺术的定义和特征艺术是人们用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思想、情感和场景的一种方式。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形式来呈现。
艺术作品通常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可以触动人们的情感和感受。
艺术作品的特征包括:•创造性:艺术作品通常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和想象力。
•表现性:艺术作品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美感:艺术作品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触动人的感官和情感。
•互动性:艺术作品可以与观众产生互动,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壁画和雕塑作品。
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文化中,艺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艺术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达到了巅峰,文艺复兴时期也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艺术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现代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影视、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
当代艺术还涉及了数字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新兴的艺术形式。
艺术风格和流派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的独特表现风格和特征。
不同的艺术家和时期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1.古典主义:强调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模仿和继承。
古典主义艺术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和谐的形式。
2.文艺复兴:以意大利为中心的艺术运动,追求人文主义和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复兴。
3.印象派:突出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以瞬间的印象和感觉为表现对象。
4.表现主义:强调对内心感受的直观表现,通常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
5.抽象艺术:摒弃具象形象,追求形式和色彩的抽象表现。
艺术的意义和价值艺术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一些艺术的意义和价值:1.情感交流和表达: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形式和内容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触动观众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概论》学习辅导与习题集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知识提要与学习任务"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章是《艺术学概论》的重点章节之一,本章通过全方位、详细细致的学科探究,明确了艺术学在社会性、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等方面的本质特征。
同时,此章节在论述"艺术本质"问题的过程中,首先从历史出发,列举了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如:"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等,进而把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引入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中,明确了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本章节内容在历年考试中以各种题型多次出现,希望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本章重要知识点:( 1)艺术与社会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掌握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与真实性特征。
( 2)艺术以特有的方式反映和"掌握"世界,艺术形象及其特征,运用艺术典型和意境等概念分析优秀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教材的知识点组织顺序不同,如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就将有关"典型"、"意境"等知识点几种归纳到"艺术作品"这一部分中;而王宏建的《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和杨琪的《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则列入到"艺术本质"这一部分中。
请考生注意,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灵活掌握这些知识点。
( 3)艺术与美的关系,艺术的审美特征,学会分析与鉴赏艺术作品中艺术美与现实美、现实丑的关系。
( 4)情感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情感的艺术表现,艺术的主体性特征。
( 5)掌握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如:"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的主要观点。
( 6)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看作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要掌握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思考练习题一、填空题1.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这是提出的著名论断。
2. 推动艺术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3. 在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和(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4. 艺术再现所强调的"真实"性,不仅包括生活真实,也包括。
5. 艺术典型是指普遍性与,偶然性与的两个"有机统一"。
6. 不仅指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
7.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内容与形式、个性与的统一。
8.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和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的统一。
9.典型包括、。
10. 典型化的目标,是要达到用个体的面貌来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品格,达到_______ __和_____________的统一。
11.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在他的《风格论》一书中提出" "的著名观点。
12. 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著名画家。
二、选择题1. 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A. 科学文化B. 社会意识C. 法律制度D. 经济基础2. 艺术的认识作用基于()。
A. 艺术作品的形式B.对现实生活的反映C. 艺术作品的语言D.艺术作品的主题3. 艺术世界来源于()。
A. 现实世界B. 虚幻世界C.物质世界D.精神世界4. 艺术真实来源于()。
A. 创作真实B. 人类理想C. 生活真实D. 灵感5. 亚理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A.《诗学》B.《美学》C.《诗品》D.《崇高》6.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重要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
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叔本华D. 黑格尔7. 提出"境界论"的中国近代文艺理论家是()。
A. 鲁迅B. 王国维C. 胡适D. 宗白华8.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重要美学论著是()。
A.《判断力批判》B.《美学》C.《论崇高》D.《小逻辑》9.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驱除()。
A. 诗人B. 政治家C. 工匠D. 军人10. "美是生活"是()提出来的。
A. 柏拉图B. 恩格斯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康德11.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经讲过:"()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
"A. 意蕴B. 典型C. 艺术形象D. 情境12. 提出"童心说"这一文艺思想的学者是()。
A. 郑板桥B. 袁枚C. 李贽D. 张躁13. 画论上的"气韵生动"是()提出的。
A. 谢赫B. 顾恺之C. 吴道子D. 黄公望14. 在诗学理论中,提出体现艺术情感特征和形象特征"滋味说"的是()。
A. 严羽B. 刘勰C. 曹丕D. 萧统15. 下列关于意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意境有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施不设的自然美B. 意境重再现、重写实,典型重表现、重抒情C. 意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同时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情D. 意境是主观情感的产物,是情和意的统一16. 关于艺术本质的表述,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以载道"说是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主观创造精神B. 严羽的"妙悟"说和袁宏道的"性灵"说是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C. 艺术的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D.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主观情感的表现17. 关于艺术审美性问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B. 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创造者的能动创造,改变了事物本身"丑"的性质C. 艺术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起来,所以艺术美高于现实美D. 艺术的审美性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1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明确提出了()说。
A. 境界B. 境灵C. 格调D. 神韵19.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此话作者是()。
A. 毕加索B. 罗丹C. 托尔斯泰D. 黑格尔20. 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
A. 主观唯心主义B. 旧唯物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马克思主义三、判断题1. 艺术的真实性,就是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
()2. 意识形态决定艺术创作。
()3. 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与艺术家认识生活的正确程度成正比。
()4. 鲜明独特的个性形象就是典型。
()5. 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思考和批判。
()6.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和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体物象的有机统一。
()7. 典型是生活中众多生活原型的直接综合。
()8. 艺术中丑的形象不具备审美作用。
()9. 处于精神性意义较高层的意识形态,它对于精神文化的某些反映多半是自发的,无意识的。
10. 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马克思2. 人类的生产劳动3. 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摹仿说4. 艺术真实5. 特殊性必然性6. 艺术形象7.客观共性8. 真善形式美 9. 典型人物典型环境 10. 个性共性11. 风格即人 12. 齐白石二、选择题:1. D2. B3. A4. C5. A6. D7. B8. B9. A 10. C11. A 12. C 13. A 14. D 15. A 16. C 17. B 18. A 19. B 20. D三、判断题:1. ×解析: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
2. ×解析: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创作产生影响,但艺术创作归根结底是由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决定的。
3. ×解析: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的结果,艺术家认识生活的正确程度虽会对它产生影响,但不能用比例关系来衡量。
4. ×解析: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体系,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典型要求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
5. √6. √7. ×解析: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艺术典型的主体,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它要求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
8. ×解析: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满足人们的特殊审美需要,获得特殊的审美感受:丑可以衬托美,从反面烘托和谐美与崇高;丑的形式可以蕴含美的内涵;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转化为美;适度的丑的形式表现可以生成独特的形式美感效应。
9. ×解析:处于精神性意义较高层的意识形态,它对于精神文化的某些反映也是自觉的、有意识的。
10. √杨琪教授的《艺术学概论》笔记1、以史前洞穴壁画为例说明原始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1)史前艺术表现了巫术,而巫术根源于原始的社会生活。
史前艺术的目的就是巫术。
巫术是用幻想的方式征服自然,用人的力量征服自然。
(2)史前艺术反映了氏族社会的秩序。
女性石雕《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将女性的生殖特征突出出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A。
表现了母性崇拜的社会意识(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B。
表现了原始人对生育的渴望。
经济不发达的氏族社会人口的多少对氏族的强弱兴衰起很大的作用。
(3)史前艺术表现了原始社会的审美趣味,而原始社会的审美趣味又根植于原始社会的劳动生产。
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狩猎,狩猎的对象是动物,人们以动物为美。
没有实用价值的兽牙,牛角成为猎人勇敢,力量与灵巧的象征,认为是美的。
2、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1)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感情。
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分为两类:追求自由的情感和扼杀自由的情感。
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艺术情感既包含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又包含个人的独特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