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回用系统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对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海绵城市理念对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随着社会现代的高速发展,海绵城市是当前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态建设理念,其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必须注重小区雨水的回收利用,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居住场所,水资源供应和回收问题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设计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保的原则,贯切落实海绵城市理念,才能提高小区的回收利用效率。

本文主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对小区雨水回收利用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意见。

近年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小区地面采用水泥铺装,硬化面积逐渐扩大,大量的湖泊被填满,扩大城市面积,在一些城市小区的排水管网系统设计中,缺少严格的标准,所以造成一系列城市内涝问题。

随着夏季雨水不断增多,雨水排放逐渐成为了各大城市小区人口进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用水量,小区用水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许多建筑小区高楼层出现缺水问题。

当雨水增多之后,将会带来城市内涝问题,只有利用地下管廊回收利用雨水,才能让城市不再受到内涝问题的影响。

总体来说,在设计城市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时,必须贯切海绵城市理念,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对雨水进行积存、渗透、净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小区用水需求。

一、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的总体思路1.1住宅小区规划以及水量平衡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设计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必须重视雨水资源,充分发挥雨水资源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方案,使住宅小区设计与水资源循环充分联系起来,才能维持缺水城市小区的水资源平衡。

具体而言,在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过程中,必须合理分布各个住区场地,对于住区用地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道路以及公共空间需要进行合理布局,以平衡分配的方式来划分房屋、街景布局,全面贯切落实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对住区进行合理规划,才能更好地使用水资源,确保小区水资源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状态。

由于水是保持连续运动的状态,所以必须在水量上保持平衡,严格控制水的总量。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雨水系统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雨水系统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雨水系统设计在现阶段城市发展中,海绵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为了实现这种理念,需要在设计排水系统时,综合考虑城市建筑发展的具体要求,分析好各个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带来的影响,认准系统建设的主要方面,通过切实可行的研究,进行海绵城市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

只有城市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达到要求,才能满足城市的内部发展需要和居民的用水需求。

本文结合湖南宜章玉溪新城的具体案例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建设进行了分析。

标签:海绵城市;建筑设计;雨水;给排水1、引言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看,给排水系统在城市的建设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水资源问题不断的出现,例如旱涝灾害、居民用水不足、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便需要建设海绵城市,在建设的时候,要注意利用合理的科学技术,结合城市本身的特点来进行规划,加强雨水资源在城市中的再利用。

目前,我国应该进行系统更为完善的城市建设,以实现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并减少城市中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同时提高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确保城市环境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并保障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

2、海绵城市的内涵2.1 海绵城市的概念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指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对城市各部分体系集约化设计,包括道路、建筑、绿化场地和给排水系统等,通过各部分对雨水的吸收利用,可以实现像海绵一样的功能,即对于城市环境的突变和一些自然灾害具有很好的适应和调节能力。

我国海绵城市这一名词是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为了平衡我国迅速发展的城市化与相对脆弱的城市水系统的矛盾而提出的,其中体现了“渗、蓄、滞、用、排”五位一体,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

2.2 海绵城市的思想内涵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在国外发展较早,其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雨水带来的问题。

其中包括低影响开发(LID)、最佳管理措施(BMP)、绿色基础设施(GI)等,这些理论被用于解决农村和城市在日常运行中产生的面状污染源等问题,随后又被用于降水的径流量控制和水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海绵城市四大核心系统:雨水渗透、滞留、收集、回用系统

海绵城市四大核心系统:雨水渗透、滞留、收集、回用系统

海绵城市四大核心系统:雨水渗透、滞留、收集、回用系统国家大力倡导建设海绵城市,雨水作为一种最直接、最根本、最经济的水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海绵城市的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最大程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从而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的综合提升、径流污染的有效消减、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雨水渗透系统:当城市内涝时,雨水的排放量太大,此时当然是雨水快速渗透地下自然排除最好。

所以该系统就是用于补充地下的“含水层”,防止暴雨排泄而导致的下游洪水。

这种系统由坚固的渗透矩阵模块组成,能快速“捕获”雨水短暂滞留后回渗地下,比较适合一些建筑的停车场、外部道路铺设等。

二、雨水滞留系统:既然回收,不能让雨水完全快速流失,所以“雨水滞留系统”是一个“存储箱”,也可以叫做“缓冲空间”。

因为如果遇到暴雨时,雨水留到这里等雨洪过后再排放出指定出口,也可以防止城市内涝的。

那么,这种系统比较适合建筑园林绿化区、行车道等区域。

三、雨水收集系统在许多的小型住宅、园区中,应用“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更好的节约水量。

据说如果将储存矩阵的水通过水泵连接到地面,节水量高达40%。

应该说,留出适合的土地空间,建设“雨水收集系统”,那么可以用于住宅民众的洗车、卫生用水以及植被绿化等。

四、雨水回用系统需要注意的是,“雨水回用系统”是绿色建筑中联系更紧密的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用水相关,所以需要经过水处理工艺来实现。

当然,该系统下的雨水用途广泛,可以草地灌溉、景观喷泉、冲厕、洗衣、空调冷却水补充等,甚至饮用水。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沃而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项目规划、工程设计、生产、施工的集成服务企业,主要产品是蜂巢约束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解析

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解析

高新技术2017年3期︱27︱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解析韩 乔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0025摘要:从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被列入了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开始,海绵城市就成为了我国今后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本文对海绵城市中的雨水系统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海绵城市中雨水系统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入渗;雨水回用;雨水调蓄;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TU8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3-0027-01前言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极端天气造成降水灾害频发,而城市既有的排水系统无法应对,也会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此而生。

1 海绵城市及其雨水系统 海绵城市又叫水弹性城市,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具体指城市如同海绵一般,在应对环境变化与自然降水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降雨的时候,海绵城市能将雨水进行吸收、渗透、储存、净化,并在必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相比于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海绵城市的雨水系统更加生态环保可持续。

这一系统从自然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可将近70%的雨水进行储存与利用,极大程度的节约了淡水资源,并减少了人类对水环境的破坏。

2 海绵城市中雨水系统的设计 2.1 雨水收集系统 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1)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是指雨水从屋顶的收水设施,经收水管道流至室外收水井的整个过程。

传统的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直接导入市政排水系统中,缺少了雨水重复利用的环节,浪费了大量可用的水资源。

海绵城市的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没有这些弊端,还增添了更多的功能:①降低雨水的下泄水量,为市政排水系统减轻负担;②对雨水进行初级过滤,改善水质,为雨水后续的重复利用减轻工作量。

具体设计是:在雨水斗、天沟、檐沟等收水系统中设置净水装置,对雨水进行初步的净化处理。

海绵型城市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海绵型城市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下凹式绿地是绿地雨水调蓄技术 的一种,较普通绿地而言,下凹 式绿地利用下凹空间充分蓄集雨 水,显著增加了雨水下渗时间。 具有渗蓄雨水、削减洪峰流量、 减轻地表径流污染等优点。
21
三、海川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22
三、海川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工厂、工业园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23
三、海川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比利时
• 1999年公布规定最低管理要求,规定所有新 建或改建项目的单户住宅必须安装雨水利用 设施。
日本
• 日本是亚洲重视城市雨水利用的典范。 • 政府鼓励全社会利用循环水,重视雨水利用。
15
雨水收集利用现状 国 内
(1)20世纪80年代在缺水地区的农业和乡村中,已开始实施 集雨节水工程。
(2)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在我国发展较晚。
10
深圳雨景实拍
11
深圳雨景实拍
12
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
分类: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综合利用。
直接利用:
将雨水收集 后直接回用,用 于小区杂用水、 环境景观用水和 冷却循环用水等。
间接利用:
将雨水简单 处理后下渗或 回灌地下,补 充地下水。
综合利用:
根据具体条 件,将雨水直 接利用和间接 利用结合,在 技术经济分析 基础上最大限 度地利用雨水。
13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意义: 实现雨水资源化,缓解目前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减缓洪涝灾害,缓解目前国内的城市雨涝; 节省市政和居民用水开支; 符合低冲击模式的理念,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
展; 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绿色建筑评价等级。
14
雨水收集利用现状
国 际
德国
• 国际上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 1989年就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 • 截止1999年,约有20万套雨水利用设备投入使用; • 2000年初在设备方面已经形成集成化、成品化。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雨水生态利用系统的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雨水生态利用系统的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雨水生态利用系统的设计摘要:海绵城市是以城市中的降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完善和优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技术,合理收集雨水资源,落实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雨水生态,使雨水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来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等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下凹式绿地透水性能良好,可补充地下水、调节径流和滞洪以及削减径流污染物,可减少绿化用水并改善城市环境。

通过对某大学所在区域降雨分析,确定下凹式绿地设计净雨量,提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雨水资源化改造后在各种降水频率的雨水利用率均高于43.8%,对于减轻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和增加土壤入渗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雨水;生态利用系统;设计1.雨水收集系统的结合1.1与下凹式绿地结合下凹式绿地是一种低于周围路面的绿化形式,是为了减少径流流出和利用更多的雨水。

绿地下沉深度必须满足园林总体设计要求,局部可设置一些微地形和溢流,使下凹式绿地更加灵活、美观、舒适。

但土壤质量要求非常高,必须是未经改良的土壤,才能承载更多的雨水。

如北方某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地下原土主要为粉质黏土,渗透性小于1.0×10-7cm/s,表层土为改良土,深度为0.8~1m,渗透性小于1.0×10-3cm/s。

而且地下水位较浅,根据勘察显示,1~2m深处可见地下水。

针对这种情况,可在下凹式绿地设置雨水收集口与雨水收集系统相连,并在适当位置设置雨水储存设备。

如建造一个200mm的凹形绿地,则在绿地底部设置雨水收集出口,绿地的溢流雨水出口高出绿地120mm,可以更好地发挥下凹式绿地的作用。

1.2与植草沟结合植草沟也是城市海绵城市概念的体现。

在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旁设置海绵绿化带,可使雨水流入植草沟。

雨水由沟渠中的植物过滤,一些雨水渗入地下,部分雨水通过雨水收集口和管道收集到雨水收集系统的蓄水池中。

雨水的另一部分留在绿色植物的表面,以减少绿化用水。

植草沟实际上起到了城市排水沟的作用,促进了城市水循环更有效、更合理的运行,其内部的绿化植物均为当地植物,一般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与植草沟结合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

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课件)--市管线中心

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课件)--市管线中心
单个设施服务范围内只能有一个容积海绵设施,每个容积海绵设 施均应单独进行控制容积计算。 ③ 对于顶部有蓄水空间的渗透设施,未计入降雨历时的设施雨水下渗量
设施在降雨历时(一般取2h)内的雨水下渗量也属于设施控制容 积范畴,不计入会导致设施规模偏大。
六、海绵城市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④ 未进行生物滞留设施存水区雨水排空时间校核及溢流口溢流能力校核 不进行排空时间校核无法确定雨水花园是否具有合理的排空时间。 不进行溢流能力校核,可能导致雨水花园雨水漫流至场地。
4. 海绵设施工艺计算问题
① 容积海绵设施服务范围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过高或过低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过低则雨水污染削减效果差,过高则造成海绵
设施规模浪费,甚至会造成不受控硬质下垫面过多。(单个容积式海绵 设施服务范围的控制指标不宜低于项目总规划指标的85%) ② 设施服务范围与设施控制容积没有实现一一对应
五、海绵城市设计的主要步骤
4. 雨水径流组织
① 雨水径流组织应采用重力流,雨 水地面散排距离不宜不长,以防 止地面积水过多。
② 没有设置容积式海绵设施的子分 区应通过径流组织设施及时将径 流雨水汇入雨水检查井。
③ 设置有容积式海绵设施的子分区, 雨水径流组织设施应尽量采用植 草沟、排水沟等设施,防止容积 式海绵设施标高过低增加工程投 资及增加排水难度。
六、海绵城市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 海绵城市控制指标的选取问题
① 海绵城市控制指标选择依据混乱 海绵城市指标选择的优先顺序:海绵城市规划指标 → 项目所在 地的有关政府文件 → 低影响开发设计标准。
② 针对个别项目的海绵规划控制指标过高的情况,设计不提出相应的 解决方案 个别项目海绵规划控制指标过高,导致实施性及落地性较差, 甚至无法落地。设计单位应及时向业主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 整海绵规划控制指标。但应提供详细的论证资料,并应提出满足排 水分区总规划指标不降低的合理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应用研究

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因此根据城市自己的发展需要进行拍摄系统的减少,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处理和利用到位,将排水建设中的重点技术问题实现突破,从而保护城市生态的平衡发展。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在建设强大的排水系统,在有效排除雨水的同时,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水源,而不浪费。

大家都知道,如今地球的水资源逐年减少,人们在享受淡水的同时,其他行业也在享受淡水,如何能将雨水收集利用后,再应用到其他行业得以利用,是我们考虑的话题。

城市建设从最近几年来说,发展都是比较快的。

发展都是比较快的,每个城市都在规划着向千万人的大都市发展。

城市发展壮大不仅仅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更是城市居住人的责任。

大的都市如果规划得当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的发展,也可以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业绩。

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排水管道的建设,没有一个强大的排水系统是无法保障人们正常生活。

但是城市建设大的排水系统后,如何在能够有效利用这个资源,成了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了,也就是今天这篇文章所要分析的海绵城市建设中海绵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应用。

一、城市建设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应用的意义1.1废物再利用这是喊了几十年的口号了,而雨水再利用的口号时间不是很长。

原因是之前的城市没有发展壮大,现在随着城市发展壮大,雨水排水系统的完善,雨水白白排除便是一种浪费,也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所以把城市变成海绵城市,将每年的雨水收集后,经过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后,应用到城市的其他需要的地方,这样不仅节约了淡水的使用,也将雨水变肥变废为宝了,得到了很好的利用,这便是海绵城市的形成,雨水自己消化。

例如,在雨季将雨水通过排水系统,进入水处理设施系统,经过简单的净化后,应用到公园绿化等部位,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1.2城市建设雨水回收将成必然由于城市发展较快,水循环系统考虑欠妥。

城市管理者只看到了面子工程,城市土地硬化占到70%以上,雨季雨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流走,城市土地得不到雨水的补充,雨季雨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流走,城市土地得不到雨水的补充,造成了这一地区的地下水循环受阻,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海绵城市雨水回用系统设计说明

海绵城市雨水回用系统设计说明

海绵城市雨水回用设计说明1.1. 雨水回用的优势1.1.1. 雨水是优质水源雨水的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和少量的有机物,与其他污、废水相比,水质较干净,是非常优质的再生水来源。

1.1.2. 雨水易于收集混合雨水的收集不需要增加集水管道的投资,可利用原有的雨水排水管道,在雨水排水管的末端设置雨水调蓄构筑物即可。

1.1.3. 处理工艺较简单雨水水质受地面污染程度、下垫面与屋面材料、降雨量、降雨历时、大气质量等多方面的影响。

据资料介绍,初期雨水中COD cr 有时可达1000 mg/L 左右,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指标较低。

初期雨水排放过后,雨水的主要水质指标COD cr 仅有50 mg/L~100 mg/L,适宜于物化为主的处理工艺。

经处理后的雨水水质指标好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可广泛地用于绿化、景观、洗车、浇洒道路、冲厕等。

1.2. 雨水收集1.2.1. 所在地气候条件合肥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均温15.7℃,1 月均温2.6℃。

7 月均温28.1℃。

合肥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95.4 mm 左右,降水日数平均每年100 天左右。

1.2.2. 雨水收集量雨水收集途径(1)路面及其公共区域汇集的雨水路面上所汇集的雨水有以下特点:污染多、污染程度大,汇水面较分散,初期雨水水质差。

(2)绿化区域汇集的雨水绿化区域汇集的雨水,经过绿化的表面沉积、渗滤,泥砂含量少,但是这种雨水会含有较多(绿化)的肥料、(植物腐烂形成的)腐殖质和其它可溶性物质,雨水成分也比较复杂。

(3)屋顶所汇集的雨水屋顶雨水在三种雨水中水质相对较好,主要含一些固体颗粒(降尘造成)。

且屋顶雨水汇水面较集中,较易收集。

本项目西区收集绿化地面的雨水,汇集处理达标后用于西区的绿化浇洒。

雨水收集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中5.2.4 条规定雨水设计径流总量公式:()F h W a C ψ10*0.7~6.0=式中:W ——雨水设计径流总量(m 3);ψc ——雨水径流系数;h a ——年降雨量(mm ),合肥市地区取值为995.4 mm ;F ——汇水面积(hm 2)。

海绵城市措施——雨水收集利用设计说明

海绵城市措施——雨水收集利用设计说明

SITE CONSIDERATIONSABILITY TO MEET SWM OBJECTIVES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M E N T T S H E E TE S T I N GGENERAL SPECIFICATIONSQuantityBMPWater Balance Benefit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Stream ChannelErosion Control BenefitRainwater HarvestingYes -magnitude depends on water usageYes - size for the water quality storage requirementPartial - can be used in series with other practices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for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s vary according to use. Sys-tems that are used to provide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water have relatively low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while systems designed for indoor uses have much higher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All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 components should undergo regular inspections every six months during the spring and fall seasons to keep leaf screens, eavestroughs and downspouts free of leaves and other debris; check screens and patch holes or gaps; clean and maintain first flush diverters and filters, especially those on drip irrigation systems; inspect and clean storage tank lids,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vents and screens on inflow and outflow spigots; and replace damaged system components as needed.Site TopographyInfluences the placement of the storage tank and design of the distribution overflow systems.SoilUnderground cisterns should be placed on or in native, rather than fill soil.HeadRain barrels or above ground cisterns with gravity distribution systems should be sited up-gradient from landscaping areas to which rainwater is applied.Available SpaceStorage tanks can be placed underground, indoors, on roofs, adjacent to buildings depending intended uses of the rainwater.FOR FURTHER DETAILS SEE SECTION 4.1 OF THE CVC/TRCA LID SWM GUIDEOVERVIEWSource: PEP Design, KempenFIRST FLUSH DIVERTER FI RS T FL US H DI VE RT ER FLOATING SUCTION FILTERFL OA TI NG S UC TI ON F IL TE R Source: WISYCisternPump IntakeOverflow。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PE/不锈钢304
DN50
DN50
基础做平,直接埋地,四周铺设渗透砂
高度1000mm,直径 700mm DN500
0.4mm
PE/不锈钢304
DN63
雨水收集模块产品特点
1、设计灵活 用在大、小 面积花园、 草坪可根据 现场情况任 意拼装。夏康
雨水收集模块产品特点
采用分体式设 计,模块可任意 拆卸,运到现 场在进行组装, 无需大型机械。 安全快捷。大 大缩短工期
雨量控制
雨量控制
ABS不锈钢304
玻璃钢、PE、不锈 玻璃钢、PE、不锈钢
钢304
304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型号 装置尺寸
接口尺寸 过滤网片精度 材质 排污口尺寸 安装方式
RF-200
高度1000mm,直径 500mm
DN200
高度1000mm,直径 600mm
DN300
0.4mm
0.4mm
PE/不锈钢304
益突出 夏康
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把原来被 排走雨水留下来利用,既增加了水资源,也是节约自来水的 好措施。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的广泛开展,由于雨水被 留住或回渗地下,减少了排水量,减轻了城市洪水灾害威胁, 因此,地下水得以回补,水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 复。可以说,雨水收集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之一。
国外雨水利用现状
美国:就地贮留渗透 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
在芝加哥市兴建了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 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 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 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国外雨水利用现状
丹麦:用水22%靠天降 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标准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标准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标准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标准——构建可持续城市生态环境一、引言海绵城市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问题。

其中,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标准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雨水收集系统的必要性、建设标准、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您对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有所帮助。

二、雨水收集系统的必要性1. 水资源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资源供给面临压力。

利用雨水资源成为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有效手段之一。

2. 地表径流控制:传统城市的硬化道路和建筑物会导致大量的地表径流,引发城市内涝等问题。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改善城市水文环境。

3. 增加地下水补给:合理利用雨水,可以将雨水渗入地下,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资源,还能够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生长。

三、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标准1. 设计准则1.1 基于当地降雨情况和城市规划,确定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容量和规模。

1.2 结合城市用水需求和水资源特点,合理确定雨水的利用方式和用途。

2. 技术标准2.1 雨水收集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和环保要求。

2.2 雨水管道和储存设施的材料选择应具备耐候性和抗老化能力,保证长期安全运行。

3. 运营管理3.1 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运营管理机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2 加强对雨水收集系统的监测和数据分析,为城市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前景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标准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多样化的水资源保障,还能够改善城市水文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深入人心,雨水收集系统必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城市提供绿色、可持续的水资源解决方案。

五、个人观点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标准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利用雨水资源,将有助于改善城市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质量,推动城市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a、雨水回用设施本地块设置地埋式雨水回用设施,设于绿化内,雨水回用于道路广场绿化浇洒90m3/d、车库冲洗用水82m3/d、水景补水60m3/d,平均日用水量约为232m3/d,考虑储存3天的用水量,则雨水储水容积为696m3。

雨水回用系统供水管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应采取防止误接、误用、误饮措施。

b、下凹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其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其绿地范围内应根据下凹深度配置耐淹性植物。

尽可能的增加场地植被面积并引导雨水流入植被覆盖区,本工程地块设下凹式绿地2600m2,下凹深度20cm,可调蓄容积为2600X0.20=520m3。

c、透水停车位本工程室外临时停车场、场间小道采用透水铺装,共计面积约3500㎡。

d、路面及广场本工程园区道路、广场等采用干砌砖石地面,共计面积约20000㎡。

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6cm透水砖+粗砂找平层+15cm的10-20mm粒径C25强固透水砼素色层+15cm碎石垫层。

e、水景本工程设置了3000m2的水景,水池深度50cm,可调节水位高度10cm,可调蓄容积为3000X0.10=300m3通过园区的下凹绿地、雨水收集回用池、透水铺装的设置,可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0.6,最终缓解地块管网压力,提升排水系统排水能力,改善地块水环境。

通过雨水回用于绿化浇洒,可节约水资源。

2雨水回收系统2.1雨水回用系统概述1.雨水回用流程为:雨水收集→初期弃流→雨水蓄水池→机械过滤→紫外线消毒→清水箱→供给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及汽车库地面冲洗。

2.雨水循环回用管道试压合格后外壁刷成浅绿色,并在其外壁模印或打印明显耐久的“雨水”标志;公共场所及绿化的雨水取水口设带锁装置;工程验收时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

3.雨水回用系统由专业厂家二次深化设计。

4.由于本次招标未包含雨水回用系统相关设备及管路,因此本方案仅按常规系统编制,待二次深化设计图纸确认后,我院将重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原有的水文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雨水的下渗和蒸发,增加了城市地表的径流,城市内涝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渐严重。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海绵城市的应用日渐广泛。

和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相比,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系统可以实现对雨水径流的有效控制,降低了城市内涝问题的产生几率,有效地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基于此,文章简单介绍海绵城市的概念,分析研究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引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水危机,高密度的不透水地面从根本上破坏了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体系,水资源问题愈加严重,海绵城市理念作为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被提出。

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和推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内涝灾害问题,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符合当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因此,研究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海绵城市概述对于海绵城市而言,属于最新的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方面具有较高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任务。

虽然目前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已经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创建科学化的工作模式,但是,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环保设计。

而海绵城市主要就是在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造过程中,科学设计的观念,可以有效的对城市给排水系统技能型改革与完善,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完善渗透、滞留、储蓄、洁净、使用以及排放的相关性能,以便于完善市政道路的自然修复以及相关的渗透功能,更好的解决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矛盾问题,形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机制。

2海绵城市概念下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原则2.1要与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综合考虑城市水资源供需以及防洪、排涝、环境保护等等方面的要求,全面与城市规划体系结合,确保其满足城市未来发展要求。

海绵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综合利用总说明

海绵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综合利用总说明

本图集适用于民用建筑及小区、工业建筑及厂区的雨水利用工程。

市政雨水利用工程可参考本图。

本图集不适用于雨水作为生活饮用补水,游泳池补水的雨水利用工程。

设计依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系统类型与构成1.系统类型1.1雨水利用系统包括:雨水入渗、雨水收集回用、雨水调蓄排放、如图1。

目前我国建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中最普通采用的是雨水入渗和雨水收集回用,一个工程项目可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

1.2图1中的三种雨水利用系统都应设置雨水储存容积和雨水溢流外排设施。

2.入渗系统的构成入渗系统可分为埋地入渗和地面入渗2.1埋地入渗系统的入渗面隐蔽在地表之下,通过埋地入渗设施实现雨水的入渗。

入渗设施的选用、施工图设计一般由给排水专业完成。

埋地入渗系统的典型构成见图2。

2.2地面入渗的入渗面裸露在地表面,其设施一般由室外土建、景观环境、给水排水等专业设计和施工。

地面入渗的一般典型构成如图3所示,硬化面积雨水可直接进入入渗设施。

透水砖、透水路面等就地入渗设施未在地面渗透图中表示。

地面入渗系统可参见土建专业标准图。

2.3拦污雨水口的功能是收集雨水,同时拦截雨水中的树叶等杂物。

雨水口内设置网筐,拦截雨水中的固体物质,网筐能够取出清理。

雨水口为成品,材质为树脂混凝土或PE塑料。

2.4雨水过滤井设置在入渗设备的入口处,主要功能是初沉淀,去除雨水中的泥沙,减少入渗设施内的沉积物。

雨水过滤井为成品,材质为pp塑料。

2.5入渗设施是埋地入渗系统的核心单元,雨水在这里储存和渗透。

主要有:入渗管沟,模块渗透沟、入渗池、入渗井等,其中入渗管沟由穿孔管外敷砾石构成。

入渗设施的土壤渗透面处需要敷设土工布。

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运用

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运用

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运用摘要: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洪涝、干旱等灾害随之而来,为解决此问题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这是一种新型雨洪管理理念,将城市比喻为海绵,在洪涝季节能快速引流水分并完成存储,在干旱时节为人类生活输送水源,可见海绵城市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有较大弹性。

本文就海绵城市展开讨论,分析系统设计指标,重点阐述其建立雨水回收系统的相关思路。

关键词:城市建设;自然灾害;雨水回收;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城市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将水资源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对改善城市环境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指导思想,设计一种嵌入式系统,此系统能完成雨水收集和处理,实现水源和泥沙等杂质的分离,向城市提供灌溉、清洁等类型用水。

并对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系统可行性进行验证,通过仿真结果可知,此嵌入式系统能作为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正常使用。

1.海绵城市指标点及技术要求1.1城市规划要求对城市进行生态化建设,通过建设让城市逐渐向海绵城市靠拢,海绵城市建设是针对整个城市的改造,工程规模较大且施工周期较长。

设计建造完善的雨水回收系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第一步,海绵城市要求绿地面积占总面积30%,且雨水处理系统不能占用过多的城市用地。

城市打造的住宅区尽量集娱乐、餐饮等项目为一体,让水资源循环利用,提升雨水净化技术,减小城市对自然水源的消耗,达到生态环保目的。

1.2雨水回收系统指标点分析建设海绵城市必须达到以下几个指标点:1.年平均径流总量必须严加控制,控制率达到80%才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2.统计每年的城市径流污染削减率,将其控制在50%以上。

3.严格把控调蓄容积,以单位面积衡量调蓄容积,对于正在设计建筑,需要测量单体屋面正投影面积,若面积未超过2000m2,按照1000m2为单位,单位不透水面积需要修建的蓄水设施最小为25m2。

4.下沉式绿地在新建小区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此类型绿地至少要占到总绿地量的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雨水回用设计说明
1.1. 雨水回用的优势
1.1.1. 雨水是优质水源
雨水的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和少量的有机物,及其他污、废水相比,水质较干净,是非
常优质的再生水来源。

1.1.
2. 雨水易于收集
混合雨水的收集不需要增加集水管道的投资,可利用原有的雨水排水管道,在雨水排水
管的末端设置雨水调蓄构筑物即可。

1.1.3. 处理工艺较简单
雨水水质受地面污染程度、下垫面及屋面材料、降雨量、降雨历时、大气质量等多方面
的影响。

据资料介绍,初期雨水中CODcr 有时可达1000 mg/L 左右,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微生物指标较低。

初期雨水排放过后,雨水的主要水质指标CODcr 仅有50 mg/L~100 mg/L,
适宜于物化为主的处理工艺。

经处理后的雨水水质指标好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可广泛地用于绿化、景观、洗车、浇洒道路、冲厕等。

1.2. 雨水收集
1.2.1. 所在地气候条件
合肥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均温15.7℃,
1 月均温2.6℃。

7 月均温28.1℃。

合肥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95.4 mm 左右,降水日数平均每年100 天左右。

1.2.2. 雨水收集量
雨水收集途径
(1)路面及其公共区域汇集的雨水路面上所汇集的雨水有以下特点:污染多、污染程度大,汇水面较分散,初期雨水水质差。

(2)绿化区域汇集的雨水
绿化区域汇集的雨水,经过绿化的表面沉积、渗滤,泥砂含量少,但是这种雨水会含有
较多(绿化)的肥料、(植物腐烂形成的)腐殖质和其它可溶性物质,雨水成分也比较复杂。

(3)屋顶所汇集的雨水
屋顶雨水在三种雨水中水质相对较好,主要含一些固体颗粒(降尘造成)。

且屋顶雨水
汇水面较集中,较易收集。

本项目西区收集绿化地面的雨水,汇集处理达标后用于西区的绿化浇洒。

雨水收集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中5.2.4 条规定雨水设计径流总量公式:
()F h W a C ψ10*0.7~6.0=
式中:
W ——雨水设计径流总量(m 3);
ψc ——雨水径流系数;
h a ——年降雨量(mm ),合肥市地区取值为995.4 mm ;
F ——汇水面积(hm 2)。

0.6~0.7——本项目系数取值为0.7
西区雨水汇水面积为15hm2 ,绿化区域内雨水径流系数ψc 为0.15
()F h W a C ψ10*0.7~6.0==0.7*10*0.15*995.4*15=15677.55m3
即西区雨水径流总量为15677.55m3。

本项目东区收集绿化地面的雨水,汇集处理达标后用于西区的绿化浇洒。

东区雨水汇水面积为35hm2 ,绿化区域内雨水径流系数ψc 为0.15
()F h W a C ψ10*0.7~6.0==0.7*10*0.15*995.4*35=36580.95m3
即东区雨水径流总量为36580.95m3。

1.2.3. 蓄水池及清水池容积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第4.2.14条:合理规划地表及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为18mm (合肥地区),通过估算,雨水设施规模为:设计控制雨量×场地综合径流系数×总汇水面积
西区的总汇水面积为15000㎡,绿化区域内雨水径流系数ψc为0.15。

则西区蓄水池容积为18×0.001×0.15×150000=405m³
蓄水池容量取450m³。

根据《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DGJ32/TJ113-2011),雨水清水池大小为日用水量
的25%~50%,本项目清水池考虑35%的绿化浇洒:
则清水池的大小为:V 清=150000×2×0.001×0.35=105m³
考虑部分的余量,清水池大小设置为120m³。

东区的总汇水面积为35000㎡,绿化区域内雨水径流系数ψc为0.15。

则东区蓄水容积为设计控制雨量×场地综合径流系数×总汇水面积
=18×0.001×0.15×350000=945m³
蓄水池容量取1000m³。

根据《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DGJ32/TJ113-2011),雨水清水池大小为日用水量
的25%~50%,本项目清水池考虑35%的绿化浇洒:
则清水池的大小为:V 清=350000×2×0.001×0.35=245m³
考虑部分的余量,清水池大小设置为260m³。

1.3. 施工
渗透地面改造作为高铁沿线项目的重点,较少径流、就地入渗、提高场地标高减少地面积水等雨水控制目标,同时兼顾增加场地景观效果、改善室外场地环境。

本项目具有雨水花园、铺装路面及渗透塘多维立体全方面的收集雨水。

为了保证雨水出水水质,我们将预埋多功能地埋一体机,该产品集完整过滤、排污、投药消毒系统为一体,从而保证绿化灌溉水的水质。

地埋一体机安置在清水池之前,蓄水池之后。

暴雨期蓄水池多余的水一部分会溢流至附近的市政雨水管网中,另一部分水溢流至附近的河流水系中。

干旱期,雨水收集量较少,可以从附近的水系提升水至蓄水池中,经过净化处理然后进行绿化灌溉,如果附近水系水量不足,需要市政
自来水补水。

绿化人行道道改造
停车位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