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知识大全(1)

合集下载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语法规则,就是大家说话时必须遵守的习惯,它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语言学家只是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并选择恰当的方式把它们描写出来。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语文语法知识1

语文语法知识1


(三)、短语的基本类型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后补短语(动补、形补) 、主谓短语


◇其它常见类型
介宾短语、方位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 语、 能愿短语、连动短语、双宾短语 (四)、短语的组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1、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 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 轻重主次之分,这种短语称为并列短语。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结构特殊的短语,如:
方位短语(如“汽车前边”); 复指短语(如“伟大的科学家竺可桢”); 能愿短语(如“会跳舞”); 连动短语(如“去借书看”); 双宾短语(如“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固定短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1、看结构、辩词性 并列:名+名,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偏正:定语+名(代):聪明的她 状语+动(形):十分清楚 动宾:动+名(代): 热爱生命、 打篮球 后补:动+补:打扫干净; 形+补:清楚得很 主谓:名(代)+形(动) 天气晴朗 铁树开花
挥手之间(偏正 )
色彩缤纷(主谓 )
风和日丽(并列)
禁止吸烟(动宾)
激动不已(动补 )
辛勤耕耘(偏正 )
修改下列病句 (并列不当) 1、书包里有许多课本和语文书。 2、他反复地重复着那句话。 3、我们一定要克服任务。 克服任务 克服困难或完成任务 (动词跟宾语搭配不当) 4、他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修饰不当)
如: 全校师生和班主任一起参加了这次的春游活动。 市场上有许多雪梨和水果出售。
2、偏正短语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限制、 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 中心语。中心语前面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即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与正的关系。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语文语法知识(一)—、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效率、品德、;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看说进行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虽然但是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1.表时间:在于自自从从当由趁随着到2、表处所:从打朝向在沿着顺着3、表排除:除除了4、表对象、范围:对于和跟同与替将把关于被5、表方式、手段:按照依依照根据以凭本着用6、表目的、原因:为为了为着因由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2)、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3、单句: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量、数量等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划分句子成分:(一)知识要点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①.写人格式:“谁” +“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 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他‖ 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③.(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④.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4.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示例及练习部分一词性练习(一)、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坚决决心()可爱热爱()荣誉光荣()企图意图()答案答应()气愤气魄()批语批示()残杀残忍()诱饵诱惑()兴奋兴趣()安心担心()道歉抱歉()安慰欣慰)感激激动()愉快高兴()(二)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三)、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动词/副词)、"是"(动词/副词)、"的"(助词/语气词)、"了"(助词/语气词)、"一样"(形容词/助词)的词性:1、你美国去过没有?()2、一下雪,这里就没有烧的()3、他没有工作()4、这辆车是他的()5、他是个当老师的()6、这本书是他借来的()7、他买了书就回家了() 8、妹妹已经是大学生了()9、开饭了,吃了再走吧() 10、脸色跟纸一样()11、这支笔跟那支笔一样() 12、他跟孩子一样()二短语类型练习(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1 风俗习惯() 2、变化规律() 3、历史悠久() 4、整修一新()5、交头接耳()6、思维敏捷()7、废寝忘食()8、前程远大()9、全神贯注() 10、襟怀坦白() 11、挥手之间() 12、愚公移山()13、竞选州长() 14、销售计划() 15、色彩缤纷() 16、交通规则()17、风和日丽() 18、激动不已() 19、禁止吸烟() 20、辛勤耕耘()21、巍峨挺立() 22、不断发生() 23、气氛热烈() 24、继往开来()(二)、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哪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1、A、祖国万岁B、品质优良 C、天气晴和D、思想品质 E、成绩好2、A、看了两眼B、打扫教室 C、洗得干净D、热了起来 E、扔出去3、A、十分伟大B、我的书包 C、小声地说D、追歼敌人 E、很热闹4、A、讲解语法B、讲述清楚 C、种植玉米D、制造火箭 E、听故事5、A、用圆珠笔(写)B、对于我们C、按照习惯D、必然产生E、被大雨(淋)6、A、报纸杂志B、调查研究 C、身体健康D、严肃认真 E、读和写(三)、比较判断短语类型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描写景物()市场繁荣()发展经济()悠久历史()景物描写()市场的繁荣()表达见解()我的弟弟()我国文学()小说散文()表达的见解()我和弟弟()我国的文学()小说和散文()三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练习: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语文语法知识(二)句子成分划分口诀(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二)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的”“地”“得”要分清, 定状补、它标明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复句组合方式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⒈ 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⒉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一重复句一重复句是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主要有八种类型:(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如: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如: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多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有两个层次的叫二重复句,有三个层次的叫三重复句,其余依次类推多重复句是由一重复句扩展而成的分析多重复句可以采用符号法和框式图解法如:.符号法: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并列)②有联系群众的长处,(转折)③但是不善于思考,‖(并列)④不愿多动脑筋多想苦想,‖(因果)⑤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①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并列)②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转折)③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各类复句间的区别[并列复句与承接复句的区别]1.并列复句的分句是相互对称的,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其基本格式是A,B,C……,分句的排列比较自由,有时可以前后对调如:他一边看报,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小李今年十八岁,小王二十四岁,至于老陈嘛已是年过古稀了2.承接复句的分句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时间和事理上的先后决定的,因此,分句的派顺序不能前后对调其基本格式是A→B→C……成鱼贯式的排列如:见过了小李和小王,老陈便带着他们到田间去打谷子看过报纸,听了两段音乐,他心满意足地去吃饭了[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1.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2.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句只能共带一个主语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连动句则不能用如: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用“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纵使、就是)……也……”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假设复句含有转折意思(有的书称为转折式假设复。

语文基础知识(语法)

语文基础知识(语法)

语文基础知识(语法)一. 教学内容:语法(一)二. 词的分类三. 短语的辨识四. 句子的结构(成分、主干)1. 能分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2. 能运用符号标识分子成分。

3. 找出句子的主干(注意几点)(6点)。

五. 能辨识句子用途(据表达需要)句子用途:按照要求变换选择句式六. 运用句子主干及成分搭配的知识修改病句七. 复句:1. 单复句的区别。

2. 复句的七种类型。

3.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一.语素和语素分类: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①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②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A.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踯躅、踌躇、仿佛、瓜葛、忐忑、淘汰、饕餮、倜傥、含糊、慷慨、叮当、蹊跷、玲珑、犹豫等。

B.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朦胧、苍莽、邋遢、罗嗦、怂恿、螳螂、桫椤、倥侗、蜻蜓、轰隆、当啷、惝恍、魍魉、缥缈、飘渺、耷拉等。

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蚂螂、窟窿、伉俪、蝴蝶、笊篱、蹦达、蟪蛄、狡狯、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等。

D.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哒爹等。

E.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③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语素按组词能力划分,可以分成:①自由语素——前后都可以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还可以单独成词。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一、句子成分1. 主谓宾构成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题,谓语是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宾语是受事物。

2. 定语和状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3. 补语和表语分别是及物动词和系动词的补充成分。

补语补充及物动词的宾语,表语补充系动词的主语。

二、词类1.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的名称,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2.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

3. 形容词描述名词的特征,分为定语和表语。

4. 副词描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程度、情况、时间或地点。

5.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6. 介词用来标明名词、代词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7. 连词用来连接各种成分,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对比连词。

三、时态1. 现在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现在的状态。

2. 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3. 将来时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4.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5.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在某一时间段内正在进行的动作。

6. 将来进行时表示将来在某一时间段内将要进行的动作。

四、语态1.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即主语+谓语+宾语。

2.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主语+谓语+被动语态助动词+宾语。

五、语气1. 陈述语气表示陈述事实。

2. 祈使语气表示请求、命令。

3. 疑问语气表示问句。

4. 感叹语气表示感叹。

六、副词1.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2. 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和状语副词等。

3. 副词还有些特殊用法,比如“不”,可以用来构成否定副词;“很”可用来加强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

七、代词1. 人称代词表示人或物的指称关系。

2. 物主代词表示拥有关系。

3. 疑问代词用来提问。

4. 不定代词表示不确定的人或物。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语文语法是指对汉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的结构、用法和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的学科。

掌握语文语法的知识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理解他人的意思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语文语法的知识进行汇总。

一、词的构成与分类1.词的基本构成部分:单音字、多音字、形声字、假借音。

2.词的分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语气词等。

3.词的屈折变化:名词的数、代词的人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

二、词的搭配与用法1.词义搭配:词与词之间的固定搭配关系,如动宾搭配、主谓搭配等。

2.词性搭配:不同词性之间的搭配要求,如动词和副词的搭配、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等。

3.词语的用法:比喻、夸张、修饰、描写等不同用法的词语。

三、句子的成分与结构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定语、补语等。

2.句子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

四、句子的语法关系与句法结构1.句子的语法关系:谓宾关系、主谓关系、主谓宾关系等。

2.句子的句法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主谓宾补结构等。

五、修辞手法与句式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排比、设问、拟人等。

2.句式:倒装、省略、并列、急就章、设问句等。

六、文章结构与修辞技巧1.文章结构:开头、承接、展开、高潮、结尾等。

2.修辞技巧:观察事物、比较取舍、夸张或缩小、透析心理等。

七、篇章结构与修辞手法1.篇章结构:提出、论证、结论、发展等。

2.修辞手法:对比、排比、设问、概括、回环等。

八、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1.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2.引号、破折号、顿号等特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九、易混淆的语法知识点1.了和过的区别:表动作完成的用“了”,表示经历的用“过”。

2.的、地、得的用法:表名词修饰、表示地点的用“的”,表修饰形容词的副词用“地”,表示结果或程度的用“得”。

3.是、是的、的用法:表示真实、确认用“是”,强调、回答用“是的”,修饰名词的用“的”。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一)关联词(de)使用关联词(de)意义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de)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de)句子(de)词语,就是关联词语.恰当(de)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de)表达效果.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de)关系相互并列.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de)一个方面.既…又… 一边…一边… 又…又… 一面…一面…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那么…那么…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因果关系:前面(后面)(de)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de)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因为…所以… 既然…就… 由于…因而… ……因此……既然…那么… ……因为…… 之所以……是因为……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转折关系:后面分句(de)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de)转折.虽然…但是… ……可是…… 尽管…还是…①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②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选择关系: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或者…或者… 宁可…也…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de)两个孩子.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假设关系: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如果…就… 要是…就… 假如…就… 倘若…就… 即使…也…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条件关系: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都…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de)道路就会出现在你(de)面前.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de)老师.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不但…而且… 不光…还… 不仅…而且… 不仅…还…①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de)道理.关联词语填空1、()风吹雨打,我们()坚持到校学习.2、()成绩再好,你()不能自满呀3、我()这么用功,()成绩还是不如你4、有人口头上()讲得很好,()行动却做得很少.5、()雨再大,路再滑,我们()要按时报到.6、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7、()怎么拥挤,他()能挤过去.9、雷锋()死了,()他(de)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10、这个橡皮()我(de),()李明(de).12、()水再上涨,江堤()有危险.14、()明天天晴,秋游()按期举行.15、道德()只是个简单(de)是与非(de)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21、刘胡兰()牺牲自己,()不出卖同志.23、妈妈()看电视,()织毛衣.24、做事()坚持不懈,()能成功.25、小明()学习好,()体育也很棒.30、()鄞奋学习,()能提高成绩.31、()明天爸爸不上班,他()会带我上公园.33、鲁迅()是伟大(de)文学家,()是伟大(de)思想家和革命家.36、小艇()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42、周末(de)晚上,我()看电视,()听音乐.43、王敏多才多艺她()会唱歌,()会跳舞.小学关联词专项练习题一.为下面(de)句子搭上恰当(de)关联词: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既然……就……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即使……也…… 只有……才……(1) ()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能得到提高.(2) 花生()不好看,()很有用.(3) ()他讲得很动听,()我听得津津有味.(4) 爷爷()答应了你,你()放心吧(5)()是数九寒天,我()坚持锻炼.(6)()刻苦学习,长大()能成为一个合格(de)建设者.(7)这座井里(de)水()清凉,()甘甜.(8)()没有这个转播台,老山沟里()收不到电视.二.填写关联词1、我爱鸟, 也爱养鸟.2、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容易患近视.3、你们成绩很好, 不能骄傲.4、你们成绩再好, 不能骄傲.5、这次比赛输了,我们不能参加复赛了.6、这次比赛赢了,我们不能骄傲.7、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我们赛出了成绩.8、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 我们必须有充分(de)思想准备.三.请你让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要用上合适(de)关联词哦.1.小华(de)字写得很快. 小华(de)字写得很好.2.革命(de)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de)步伐.3.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de)武术表演.4、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5.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de)任务.(二)修改病句概念:凡是不符合语法规则、逻辑、修辞和语言习惯(de)句子都属于病句.1、常见(de)语法类型有:(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重复罗嗦(5)自相矛盾(6)词序混乱(7)指待不明(8)分类不当2、怎样修改病句(1)认真(de)读原句,弄清楚句子要表达(de)是什么意思.(2)找出有毛病(de)地方,根据病因修改.(3)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来句子(de)意思.(4)检查修改后(de)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3、常用(de)删改符号(略)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①主语、谓语、宾语残缺;②必要(de)修饰语残缺;③关联词残缺.1.上星期去植树了.2.我和姐姐都参加了.3.完成了作业.5.经过老师(de)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de)深刻含义.7.小周虚心接受同学们.二、词序颠倒.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2.这个深深有趣(de)想法印在我心里.3.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de)报告.4.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7.我国(de)人口是世界上最多(de)国家.三、用词不当,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2.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5.有没有好(de)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de)关键.11.学校(de)操场扩张了不少.18.所有(de)同学都尊重小学生守则.四、搭配不当类.1.江心岛(de)夜晚是人们乘凉(de)好地方.4.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de)革命事业.7.随地吐痰(de)人,是一种不文明(de)习惯.9.我(de)家乡是上海市人.10.秋天(de)西安是个美丽(de)季节.五、指代不明.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5.这个精致(de)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de)嘉宾(de)礼品赠送给他.7.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9.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六、前后矛盾.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de)问题.5.平静(de)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6.天空布满了乌云,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8.今天早上下了一天雨.七、重复罗嗦.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3.我有一条很红(de)鲜红(de)红领巾.6.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de)往事.8.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把时间白白地,无缘无故地浪费掉.八、不合逻辑类.(归纳不当)2.学校(de)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5.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9.妈妈今天买回来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西红柿、梨、黄瓜.(三)修辞手法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de)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de),浅显(de)、熟知(de)事物来说明抽象(de)、深奥(de)、生疏(de)事物.(二)比喻必须具备(de)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de)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de)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de)词.常见(de)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de)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四)典型例句(1)桂林(de)山真秀啊,像翠绿(de)屏障,像新生(de)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de)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de)宝库.美丽(de)小兴安岭二、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de)修辞方法.(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de)情感、意志或动作.(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de)词来描写物.(三)拟人(de)作用把无生命(de)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de)大地.(2)顽皮(de)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de)舞蹈.三、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de)短语或句子构成.(二)判断要点排比(de)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de)短语或句子.(三)排比(de)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de)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de)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de)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四、夸张(一)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de)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二)夸张(de)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de)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拿大(de)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de)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de)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三)夸张(de)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四)例句(1)这巴掌大(de)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de)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五、设问(一)什么是设问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de)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de)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de)问题.(二)判断要点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三)设问(de)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de)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四)例句1、她敢从成把(de)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de)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六、反问(一)什么是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de)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de)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三)反问(de)作用反问表达(de)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de)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de)作用.(四)例句(1)这不是伟大(de)奇观吗(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de)地方吗七、对偶(一)什么是对偶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de)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de)意思.(二)判断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三)对偶(de)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四)例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八、借代(一)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de)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de)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二)判断要点用相关(de)事物代替所要表达(de)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de)相关点.(三)典型句子(1)一群泪痕满面(de)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de)刺刀闯进来.(四)句式转换一、同样(de)词语,不同(de)语序,表示不同(de)意思.如“我、哥哥、同学、(de)、来了”这五个词语,可组成五句话:A、我哥哥(de)同学来了.B、我同学(de)哥哥来了.C、哥哥,我(de)同学来了.D、同学,我(de)哥哥来了.看,次序变了,意思就大不相同.二、“把”字句、“被”字句和一般陈述句,三种句式互相变换,意思不变.A、“把”字句即带“把”(de)句子.如:大水把森林淹没了.B、被字句,即带被(de)句子.如:森林被大水淹没了.C、一般陈述句,即告诉人一件事(de)句子.如:大水淹没了森林.意思不变,可是不同(de)三个句式.三、肯定句式、否定句式、双重否定句式A、肯定句式,即不带否定词(不、没…)(de)句式,表示肯定(de)意思.如:明天我们去看画展.B、否定句式,即带否定词(不、没…)(de)句式,表示否定(de)意思.如:明天我们不去看画展.C、双重否定句式,即带两个否定词(不、没…)(de)句式,好象数学中(de)“负负得正”一样,“否定+否定=肯定”,表示肯定(de)意思,但比肯定句语气更加强烈.如:明天我们不能不去看画展.四、直接对话句,转述句A、直接对话句,即一个人说(de)话一字不差,照录不误.如:爱因斯坦友好(de)对小姑娘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这是直接写人(de)对话.B、转述句,即一个人转述另一个人(de)话,当然只是人家(de)意思,不是自己(de)话,人称也要变成第三人称.如:死因斯坦友好(de)对小姑娘一笑说,对不起,小姑娘,是他不小心.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de)对话,有时需要转述.练习将引用人物语言(de)句子改为转述语句,可以增强我们语言表达(de)能力.在练习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你、我、我们等改为他、他们).二是改动符号,将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三是适当(de)调整词语,是语句通顺.四是保持愿意不变.五、文明语言,不文明语言A、文明语言,即话说得很有礼貌.如:岳飞向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de)他往哪条路上去了”B、同样意思(de)话,有(de)讲(de)就很粗野,没礼貌.如:牛皋像一个老者问路,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真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六、陈述句,反问句A、陈述句指说明意思,叙述事实(de)句子.如: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de)人,不可能是最伟大(de)人.B、反问句只用疑问句(de)形式,表示肯定意思(de)句子.如: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de)人,怎么能是最伟大(de)人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首先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de)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de)词.2、再把原句中(de)句号改为问好.3、有时为了加强语气,还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词.4、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时,可以有不同(de)改法.如:A句还可改为:(1)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de)人,难道能是最伟大(de)人吗(2)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de)人,能是最伟大(de)人吗(五)三种该注意(de)标点符号1、省略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文中内容(de)省略;(2)表示说话(de)迟疑;(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4)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5)表语句内容(de)跳跃.2、破折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解释说明;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de)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de)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矮小而结实(de)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de)家乡——中国.(2)意思(de)递进或转折;(3)声音(de)中断或延续.“卖——扇子啦”3、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引用别人或者直接说出来(de)话;(2)表示具有特殊含义(de)词语;(3)表示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de)词语,专用词语.。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11复句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

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

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2关联词1.转折关系2.假设关系3.并列关系4.递进关系5.选择关系6.因果关系7.条件关系8.承接关系3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而语法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之一。

掌握语文的语法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和表达语言,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语文的语法知识点。

一、词类。

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如,小明、书、北京、昨天。

2.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词组,如,他、它、这、那。

3.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如,跑、看、是、在。

4. 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如,漂亮的、高兴的、聪明的。

5.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如,很、快速地、明天。

6. 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语,如,一、二、第一、第二。

7. 介词,表示事物之间的位置、方向、时间、原因、条件等关系,如,在、到、为了、因为。

8.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词组或句子,使句子成分之间产生一定的关系,如,和、但、因为、如果。

9. 叹词,表示人们的感情、心情或态度的词语,如,哎呀、好啊、嗯。

二、句子成分。

1. 主语,句子中说明动作的主体是谁或是什么的部分,如,小明、鸟儿、这本书。

2. 谓语,句子中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所处的状态的部分,如,跑步、在飞、是一个好学生。

3. 宾语,句子中说明动作的对象是谁或是什么的部分,如,看书、喝水、听音乐。

4.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如,漂亮的花、高兴的小朋友。

5.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成分,如,快速地跑、非常漂亮、因为下雨了。

6. 表语,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状态或属性的成分,如,是一名医生、感到快乐。

三、句子的基本结构。

1. 简单句,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的句子,如,小明跑步。

2. 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如,小明说他喜欢唱歌。

3.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句子构成的句子,如,小明喜欢跑步,他也喜欢打篮球。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面复习(词类、短语、句子)[1]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面复习(词类、短语、句子)[1]

初中语法知识(1)——词类、短语、句子一、词类划分(一)实词: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而且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时间、方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可以作状语:例如:[今天]咱们开个会。

[屋里]他们几个正在开会呢。

能被数量词、不被副词修饰,指人的名词+们表示复数,不能重叠(重叠后成为量词性质。

如:人人、家家、年年、天天、队队,表示“每一”的意思。

)2、动词:在句子中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助(能愿)动词在句子中一般做状语、趋向动词可做补语。

他[能]来吗。

你现在[应该]做作业。

3、形容词:大部分都能作定语,也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有的可作状语、补语,不能带宾语。

多数可受程度副词“很、太、非常”等的修饰,并且都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激烈)的战争开始了。

你坐下来,[慢慢]说。

这花〈美丽〉。

他走得〈慢〉。

4、数词、量词:数词经常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或补语。

(万里)长城去。

〈一趟〉医院。

5、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

副词都能作状语、补语。

6、代词:代词和它所代替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那个代词就能作什么成分。

7、象声词:模拟声音,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主要作状语。

8、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词或独立成句。

所、时间、条件等。

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主要作状语,有的还可以做补语、定语。

例如:在阅览室看书对人民负责同他说话按客观规律办事比过去更好他[在家]休息 [沿着山路]往前走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大家反复研究了[对这个问题]的处理2、连词: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不能成为句子成分。

3、助词: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4、语气词:普通话中最基本的有六个:的、了、呢、吧、吗、啊。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语法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语文语法的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一.语素以分子原子为例来说明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例如:“禾”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它的意义是“禾苗”;“坦克”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 ”,它的意义是“装有火炮机枪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如:人、吃、大、十等。

也有两个音节的,如:沙发、坦克、玻璃、芙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如“法西斯、乌鲁木齐、奥斯特洛夫斯基”语素构成词。

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

“吃”;“吃亏”。

如何判断语素?判断语素很简单,就看看它能否再分,分后有意义就是语素,否则不是。

语素的分类: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

如“分、好、高、低”;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

如“话、习、确、民”;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

如“者、第、阿”。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二.词类定义:词由语素构成,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作单纯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作合成词。

词的分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表人或事物(学生,教室,书本,友谊);表时间(早晨,明天,季节);表方位(前面,东面,左边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例如:走,笑,支持,保卫,发展,扩大,提高,爱,喜欢,出现,使,鼓励,能够,肯,要,起来,进去,出来,是等。

(3)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3篇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3篇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3篇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2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的语法知识点总结一、词法知识点1. 词汇的分类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元,根据词性不同,词汇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冠词和感叹词等。

了解词性的分类对正确使用词汇、理解文章意思和进行语言表达都有很大的帮助。

2. 词法搭配词法搭配指的是词与词之间的组合。

不同的词在搭配上有着不同的规律,例如动词与宾语的搭配、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副词与动词的搭配等。

掌握好词汇的搭配规律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自然。

3. 词义辨析有些词在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在意义上却有着不同,例如“喜欢”和“爱”,“懂”和“会”,“忙”和“紧张”等。

了解词义的差异,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句法知识点1. 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句子中不可再分的最小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了解句子成分的构成和作用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都十分重要。

2. 句子结构句子的结构是指句子的组成方式和顺序。

句子可以按照结构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了解句子结构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句子,使语言表达更加严谨和自然。

3. 句子成分的语法关系句子成分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法关系,例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状补关系等。

了解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正确运用句子。

三、语法规则知识点1. 语法规则的变化词汇和句子的构成存在着一定的规则,并且这些规则是存在着一定的变化的,例如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变化规则、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变化规则等。

了解这些变化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词汇和句子。

2. 语法规则的运用语法规则的正确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准确自然的语言表达。

而了解这些规则并不能保证我们就能完全正确无误地运用,因为语法规则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灵活性和例外性。

所以,进行语言表达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运用语法规则。

3. 语法知识首要性掌握好语法知识对我们的语言学习和日常的语言运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原创版】
目录
一、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二、词性和词类
三、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四、句子的类型和句子成分的位置
五、修辞手法
正文
一、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语音、词汇、句子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二、词性和词类
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常见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

词类则是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语的集合。

例如,名词类包括“桌子、椅子、书”等具有名词性质的词语。

三、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具有一定功能的词语或短语。

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

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 - 谓语 - 宾语(SVO)。

四、句子的类型和句子成分的位置
根据句子的语气和句子成分的排列方式,汉语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类型。

句子成分的位置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位置决定了句子的句法结构和意义。

五、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在表达过程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

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1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

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如啊、嗯等。

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

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一、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⑴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⑵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⑶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⑷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⑸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例如:工厂农村我你他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⑴时间顺序:春、夏、秋、冬⑵大小顺序:省、市、县⑶年龄顺序:老、中、青⑷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⑸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例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二、偏正短语1、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⑴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⑵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2、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

新语法:统一为“的”。

三、动宾短语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动词+宾语。

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例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四、述补短语A、动+补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例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引在脑子里、跑得快、走的急五、形补短语B、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例如: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漂亮极了六、主谓短语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结构形式:A名+动B名+形C代+动D代+形例如: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

例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七、复指短语两部分组成,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

例如:首都北京厂长老王华罗庚教授他自己咱们学生母子二人鲁迅先生美丽这个词春秋两季封建统治阶级棗地主我们每一个人复指短语都是名词性的,中间一般不能加入虚词;加后意义有变化。

例如:我们渔民,我们的渔民。

一些复制短语中间可以加入指量短语,如:我们渔民,我们这些渔民。

八、方位短语由名词或动词加上方位词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时间。

例如:井冈山上月光下他们之间(名词)吃饭以前改革中回收之间(动词)树林东边操场上(处所)六十分以下三十岁以上(范围)开会以前一年以上解放后棗(时间)九、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1、数量短语:一个、二斤、四里、三次、一回、三只、一碗、两包2、指量短语:这种、那种、这堆、这次、那回。

十、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

介加名、介加代、介加名词短语例如: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说)从现在(起)关于课堂纪律问题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按规定(办理)把大门(推开)十一、“的”字短语定语用结构助词“的”名词短语,有很多可以省去后面的中心词,进而构成“的”字短语,它的性质和作用与其他名词短语相同。

类型:1、名词+的这本书是哥哥的。

2、代词+的这本书是我的。

3、动词+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吃的、穿的、用的好多了。

在冰场上滑冰的是一位姑娘。

4、形容词+的红的是花、绿的是草十二、“所”字短语“所”加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例如:所有所想所需要所认识所忆所闻所作所图“所”字短语一般不独立使用。

3、单句:(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

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

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

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

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

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单句)(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

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

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复句+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