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型城镇化

合集下载

鄂发[2010]25号-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鄂发[2010]25号-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11-17 8:43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为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1、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达到46%。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要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湖北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2、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按照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以加快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提质扩容为重点,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理念,科学发展,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镇带动,产业驱动,努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城镇发展定位和城镇化途径;坚持规划先行,集约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坚持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坚持城乡统筹,优化结构,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切实保证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4、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每年转移农村人口60万人以上,五年共新增3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吸纳90万人以上,中小城市和县城吸纳130万人以上,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吸纳80万人以上;城乡产业良性发展,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大为改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快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基本构成经济文化生态强省的城镇体系。

新型城镇化下武汉远城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城镇化下武汉远城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城镇化下武汉远城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推进的城镇化战略,其目标是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构建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

作为武汉市的远郊区域,远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和人口聚集等诸多挑战。

因此,针对远城区的生态环境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究新型城镇化下武汉远城区的生态环境评价及其发展路径。

通过对远城区生态环境的评价,确定其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具体包括:1. 定量分析远城区生态环境的空间和时间特征,明确其生态环境问题和瓶颈,找出限制远城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 评估新型城镇化对远城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找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3. 构建远城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实现可持续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武汉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远城区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研究内容1. 远城区生态环境评价通过对远城区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包括气候、水文、土地、植被、动物等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其生态环境问题和瓶颈。

2.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城镇化对远城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为远城区新型城镇化提供科学参考。

3. 远城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在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情况下,构建远城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可持续性。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定量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结合信息技术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远城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演变趋势。

五、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3 研究方法和框架1.4 论文结构第二章远城区生态环境评价2.1 研究区域的特点和现状2.2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3 定量分析远城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演变趋势第三章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3.2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第四章远城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4.1 路径和模式的构建4.2 建立远城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4.3 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研究结论5.2 展望未来研究六、预期成果1. 构建一套适用于远城区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演变趋势。

2022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205

2022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205

2022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205尊敬的市民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武汉市人民政府,向大家作2022年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全球面临着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武汉市也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们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并在全国、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赞誉。

我们向所有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全市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2022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首先,我们将全面恢复经济发展。

我们将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推动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我们将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创业,培育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将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建设。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我们将积极推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我们将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助力度,确保每个市民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我们还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们将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我们将加强垃圾分类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们将加强对水源、空气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

我们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我们将严格执法,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我们还将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我要强调全市上下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才能共克时艰、共创未来。

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武汉市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继续写相关内容1000字:2022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续)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22年武汉市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生活环境。

一、加大优质发展力度2022年,武汉市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历程回顾与总结

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历程回顾与总结

122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18武汉市是我国首批进行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城市之一,至今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政策框架与改造方式[3],但从改造的综合效应方面来看,仍有一定的缺失。

通过回顾与梳理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历程,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下的改造工作重点,同时明确今后的改造方向。

1武汉市城中村概况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和《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城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图(1997—2010)》,确定主城区范围内147个行政村和15个农林单位为城中村,面积约195 km 2,相当于现武汉市面积的1/4,涉及人口3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1万人[4]。

2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历程与特征2.1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历程2.1.1 1978—2003年,城中村问题显现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城市用地需求激增,城市迅速扩张,导致越来越多的村落被城市包围,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演化成为现今的城中村,并造成了诸多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市用地规划等方面[5,6]。

为此,2003年,武汉市对全市城中村开展摸底工作,正式拉开了城中村改造的序幕。

2.1.2 2004—2009年,城中村改造探索阶段2004年,武汉市为解决城中村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出台了两个城中村改造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了整体工作思路,明确了改制工作“六个转变”的具体要求,规定了武汉市城中村的分类方法与改造方法,并公布15个村为改造“试点村”,标志着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正式开始。

然而,由于改造经验匮乏、改造资金有限、改造摘要 武汉市作为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城市,在一段时期内城中村问题尤为突出,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启动较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研究回顾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历程,将其进行阶段性划分,总结其改造特征与成效,并为改造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认为,今后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应注重改造的综合效益,以社会效益提升为导向,注重保护城中村的原有价值,同时注重为弱势群体生活需求提供合理保障。

新型城镇化-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新型城镇化-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产业基础
●地方产品
——农产品 ——工业品 ——服务产品 ——生态产品
●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
拓展:产业基础 国际、国家、省级“荣誉称号”:武当山、“城市矿产”
基地、循环经济示范、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园
区……
上市公司、名牌企业、成长型企业名单
特色产业
拓展:投资硬环境
焦点1:资源环境承载力
城市分组城市名单2011年小计巨型城市1000万人口及以上重庆市17706万人上海市13506万人北京12071万超大城市5001000万人口天津8163万人广州市6713万人沈阳市5191万人南京市5516万人郑州市5298万人武汉市5152万人汕头市522万人成都市5448万人西安市5688万人特大城市200500万人口石家庄市2467万人唐山市3077万人太原市2837万人大连市2971万人长春市3648万人哈尔滨市4715万人无锡市2395万人徐州市3157万人常州市229万人苏州市2452万人南通市2118万人淮安市2814万人扬州市230万人杭州市4403万人宁波市2247万人合肥市2183万人阜阳市2101万人莆田市2174万人南昌市2207万人济南市3494万人青岛市2771万人淄博市2808万人枣庄市2252万人临沂市2469万人长沙市2968万人深圳市2679万人佛山市3748万人南宁市2728万人贵阳市2237万人昆明市2735万人兰州市2091万人乌鲁木齐市2436万人322012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比2011年下降345万人
一、 “湖北红河谷城市组群”概念诠释
相关概念术语之梳理: 1. 民间:“均光谷经济圈” 2.“河谷新城” 3.清华大学课题组:“谷老丹组合大城市” 4.南京大学课题组:“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三县市

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一二年七月十六日目录前言 (1)一、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2)二、规划主要依据 (2)三、基础资料收集 (4)四、规划编制内容 (13)五、主要技术要点 (15)六、成果要求 (21)七、附件(仅供参考) (23)前言1、工作背景全面贯彻落实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三届人代会的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6个新城区构筑中心区域明确、中心镇和特色镇为支撑、中心村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要求,科学指导和有序推进6个新城区的城乡统筹建设,积极促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市政府要求开展《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2、工作目的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武汉都市发展区“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为指导,参考《武汉市城乡建设统筹规划》研究成果,结合各新城区发展战略规划等相关规划,落实市、区“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村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打造特色鲜明的重点镇和中心镇、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推进措施为重点,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3、工作思路根据《关于做好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以下为《通知》),本项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市新城办会同市新农办和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武汉市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编制完成后由市新城办组织市新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讨论通过后印发各区;然后,各新城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最后,由市新城办会同新农办和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全市新城区城镇体系规划》。

4、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主要用于指导各新城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各新城区在编制规划时应遵循本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扩充规划内容。

打造武汉南部滨湖新区——江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打造武汉南部滨湖新区——江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目前 ,这3 个小城镇建设项 目按照既定实施方案有序推进 ,已 完成项 目策划、规划等工作 ,部分项 目已启动建设。 以新农村建设 为纽带推进城镇建设。突破传统 的城镇建 设模式 ,把城 镇化和新农村 建设相结 合 ,从2 0 年开始 ,按 09 照 “ 连线成片 、整体推进 、重点 提升 ”的工作思路 ,启动实
以旧城改造为突破推进城镇建设
2 0 年 以来 ,江 夏 区按 照 “ 府 主 导 08 政
规划 、分步 实施 ”的原则 ,突出城市化进程 的节点建设 ,实 施 了以纸坊地 区为重点的旧城改造 。 目前 ,纸坊 地 区 已完成 拆 迁 1 .万 方 ,正在拆 迁 2 万 69 7 方 , 已规 划 建 设 房 屋 面 积 2 .万 方 ,正 在 规 划 建设 面 积 96 6 .万方。通过 旧城 改造 ,大幅提升 了城 市功能 ,改善 了人 21 居环境 ,充 分发挥 了老城 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直接加 快了 城市化进程。 同时 ,按 照统 筹城 乡发展、促进城 乡和谐 的要
点地段的2 个项 目成果初显。 4 以经营±地为依托推进城镇建设 江夏 区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 设中,牢 固树立土地经营理
小城 镇 改造 ,引进武 汉 当代集 团、湖 北大 都集 团等 实力企
业 ,开发建设主题鲜 明、功 能完 善、品质 高端和生态文化 的 全 国小城镇建设样板镇和 武汉市 “ 两型社会 ”建设示范镇 。
是 “ 部 都 市 发 展 区和 南 部 生 态 发 J 北
把 区域 北 部 作 为 城 镇 化 发 展 的 重 点 区域 ,{ 发 展 先进 制 造 、 现 代 物 流 、商 贸服 务 等 产 位 为生 态 发 展 区 ,做 好 山体 、 森林 、水 域 、 和 基 本 农 田的 保护 ,为 建设 生态 宜 居 宜业 坜 二 是重 点集 镇 规 划 。 根据 集 镇 各 自 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


要 :在新 型城镇化 背景下 ,结合武汉 市地质条件和城 市发展 规划 ,阐述 武汉 市城 市地 质调查 重点调 查
内容和工作 开展 的思路 。在城 市发展 规划 区和城市建成 区提 出 “ 超前服务 ” 和 “ 应急服务 ” 理念 ,让城 市 地质调查 工作 更好地服 务于武汉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
自2 0 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在武汉市开展了多次基 础地质和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其 中以 1 9 8 5年 实施 的武汉 市 区 1 : 5 万 水 文 地质 工 程 地 质综 合 勘 察 和
资源方面, 除已探明的固体矿产资源外 , 武汉市还有地 下水资源、 浅层地 温能、 地下空 间资源 和地质 景观资
关键词 :城镇化 ;城 市地质调 查 ;服务理 念 ;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 :X 1 4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1 2 1 1 ( 2 0 1 4 ) 0 1— 0 0 5 7—0 2
O 引 言
党 的十八 大进一 步 强调 了新 型城镇 化 工 作 的重 要 性, 并 提 出了城 镇 化 理 念 升 级 。在 新 型 城 镇 化 加 快 推 进 的 同时 , 对 城 市地 质调 查工作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2 0 1 0年湖北 省关 于 推进 新 型城 镇 化 意 见 中提 出 : “ 做 强武 汉城 市 圈 , 发挥 武 汉市 中部 地 区 中心 城市 的带
2 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开展的思路
2 . 1 工作 思 路
城市 地质 调查 工 作 服 务 于 城 市 建设 及 发 展 规 划 , 因此 调查 工作 应 以 目标 为 导 向 , 明确 调查 重 点 。基 于 此, 提 出了两个 理念 : “ 超 前服务 ” 和“ 应 急服务 ” 。 超 前 服务 : 应用 于城 市发 展规划 区 , 也 就是 新 型城 镇 化 目标 区域 , 查 清 工 作 区地 质 资 源 及 主要 环境 地 质 问题 , 为政 府 进 行 城 市 、 城市群 ( 带) 科 学 合 理 规 划 布 局 决 策提供 地质 支撑 。 应 急服 务 : 重点 在建成 区 , 对城 市建 设 和市 政 工程 运 营过 程 中可 能遭 受 的环 境 地质 问题 进 行 调 查 , 并 对 突发 的地质 灾 害进 行 应 急 调 查 和监 测 , 为城 市 防灾 减

湖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

湖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

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共融性质,可以协同推进,实现
作者简介 何涔锐(1999—) ,男,湖北十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管理及技术经济。 ∗通信作者,讲师,博士,硕士
生导师,从事农业家庭经营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4-13
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有
城乡人口、土地、资金、技术方面双向等价流动[10] ,政府能力、
安徽农业科学,J. Anhui Agric. Sci. 2024,52(7) :244-247,258
湖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
何涔锐1,2 ,孔令成1,2∗
(1.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荆州 434023;2.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摘要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共同解决城乡不平衡问题的关键,以湖北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 2010—2020 年的数据,首先构
要通过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模型
[13]
两大战略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及分析。
,对
通过上述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振兴与新型城
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理论层面探究、协调路径剖
析、耦合机制构建以及耦合协调测度等方面,他们的研究成
果对于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强化乡村振兴
义重大。 因此,深入探究湖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
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是由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适时
提出的,因而国外学者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关系的
研究侧重于对城乡关系理论层面上的探究:一是刘易斯二元
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存在边际生产率为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部分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担任非常设机构领导职务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部分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担任非常设机构领导职务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部分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担任非常设机构领导职务的通知正文:----------------------------------------------------------------------------------------------------------------------------------------------------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部分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担任非常设机构领导职务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市政府领导同志分工调整情况和工作需要,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调整部分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担任非常设机构领导职务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贾耀斌常务副市长担任: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汉价格”指数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招投标工作委员会主任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东西湖地区地铁5500亩打包土地融资(置换)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汉口西部地区热电联产项目前期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客运出租汽车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贯彻实施《机关事务管理条例》领导小组组长市青山工业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推进统计“四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配套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市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营改增试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加快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市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领导小组组长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主任市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市WTA超五巡回赛武汉站赛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推进东风雷诺汽车整车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实施城建攻坚五年(2012-2016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体制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服务东风雷诺武汉乘用车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支持民航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人民政府富士康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议委员会副主任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政府债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市土地资产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全市三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二、邵为民副市长担任:武汉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工业名优创新产品配套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汉市整顿关闭非金属矿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推动通信行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市卷烟市场整顿领导小组组长市推进化工专用仓储物流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科技兴贸创建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无线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船舶出口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商贸单位小进限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汉市人民政府华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天威武汉新能源基地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武汉核电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小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汉台商工业园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汽车以旧换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汉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服务企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市三环线内化工企业搬迁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市重点招商项目协调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市会展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推进东风雷诺汽车整车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服务东风雷诺武汉乘用车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人民政府富士康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三、邢早忠副市长担任: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市推进“惠民汉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汉民间金融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活动)中心主任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电动汽车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市政府债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四、秦军副市长担任:市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燃气热力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建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小餐饮食品安全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汉汉阳造广告创意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法律援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市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餐厨垃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人民政府建筑垃圾整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市创建全国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领导小组组长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委员会组长市自行车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市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领导小组组长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小组组长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主任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民兵组织调整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涉外管理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主任市迎园博园林绿化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汉正街文化旅游商务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推进东风雷诺汽车整车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加快推进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副组长市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五、刘立勇副市长担任:武汉沌口-阳逻综合保税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汉口北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武汉--长江中上游地区集装箱铁水联运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7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新港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赏花游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市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长江汉江(武汉段)禁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高产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瘦肉精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汉口殡仪馆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天兴洲生态绿洲项目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指挥长市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移民安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市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市迎园博园林绿化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六、刘英姿副市长担任: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新武汉杂技厅项目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市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工作委员会主任市招生考试委员会主任市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学前教育工作局际联席会议组长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2015年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WTA超五巡回赛武汉站赛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第2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武汉市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副组长、工作小组组长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七、张光清副市长担任:市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新城区湖泊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环官桥湖地区资本谷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军民共建山坡机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航空保税油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博会筹备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市武嘉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武汉城市地质调查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汉江两岸江滩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长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上海通用汽车武汉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市绿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市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组长市华侨城及其市政配套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房屋征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引进中央企业在汉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总召集人长江白沙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市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市数字武汉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天然气高压外环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人民防空指挥部指挥长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建设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市东西湖地区地铁5500亩打包土地融资(置换)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市迎园博园林绿化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WTA超五巡回赛武汉站赛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汉正街文化旅游商务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客运出租汽车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市推进东风雷诺汽车整车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实施城建攻坚五年(2012-2016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2015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支持民航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2049年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四环线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市三环线绿化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政府债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市土地资产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8月18日——结束——。

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报告

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报告

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报告按照《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武汉市特色田园小镇建设实施方案》,结合XX区实际,我区制定并印发实施《XX 区特色田园小镇及美丽家园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计划基本建成产业形态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和谐宜居,民俗文化特色彰显、基础设施便捷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完善、体制机制充满活力的特色田园小镇X个,分别是北海古镇、葡萄酒小镇和康养小镇。

把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作为我区农村建设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首要项目,组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全力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

一、坚持规划引领为更好的制定特色田园小镇专项规划,特委托知名设计单位进行规划编制,组织设计单位对建设试点和全区整体情况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调研,收集人文、地理、资源、基础设施等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表,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扎实做好前期调研基础。

一是实地调研结束后,组织部门召开座谈会,为规划设计单位提供基础材料;二是充分结合武汉市制定的《规划指导意见》、特色田园小镇及美丽家园建设相关文件及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明确了规划编制方向、规划范围、主要内容、时间节点等要素;三是形成初稿后,先后X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规划汇报及意见征求会,不断修偏补正,确保规划切合我区实际。

多次带队“走出去”,考察特色小镇及乡村旅游,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外地成功经验。

同时,将规划运营成功案例的文旅专家、规划专家“请进来”,指导我区村镇建设产业策划及规划,并将意见建议融入我区的规划。

经我区组织的X次规划论证、组织的X次专家评审后,编制的《武汉市XX 区康养小镇规划与田园综合体规划》,《武汉市特色小镇概念性总计规划》、《武汉市特色小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葡萄酒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与规划方案》均已最终定稿,将为三镇两村美丽乡村的长期规划、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提供战略性指导意见。

二、培育支柱产业,强化项目支撑特色田园小镇及以产业为核心,加快发展村镇特色产业,形成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以主导产业链带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品、康养的纵深融合,更好的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以“全域城镇化”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全域城镇化”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

学习贯彻十八大 争创发展新业绩 XXGCSBD ZCFZXYJ
新 城建设分 三步推 进,第一 步:从 2013 年 开始集 中 力量建设江夏城市客厅,提升城市功能;第 二步:用 五年 时间打造江 夏新城核 心区,初 步形成 新城轮 廓, 第三步:用十年左右时间,循序渐进,量 力而行稳步 推进江夏新城建设.近阶段,我们把城市客 厅作为新 城建设的起步区,面积为 9 平方公里,规划 布局了一 个中央公园和商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 ,研发中心三 大中心.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 步实施"的 原 则,制定 到 2016 年的 总体开发 建设安 排及各年 度 计划,科学把握开发时序,分区分期推进实 施.去年 以来,启动实施了贯通南北的文化大道绿化 提档升级 工程,规划建设了串连东西的金龙大道 工程,两条城 市发展主轴的建成通车,将构筑起江夏新城 黄金十字 架 .下一步,重 点推进 城市客厅 中的"五 馆一中 心" ( 规划 展示 馆, 图书 馆,博 物馆 ,科 技馆 ,档 案管 , 艺术 中心 ) ,地 下管网 ,地铁, 空轨和标 志性高 楼等 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和提升新城功能. 二 是重点打 造"十镇 " ,包括 五里界 ,郑店 ,安 山 ,山坡, 法泗,舒 安,湖泗 等 10 个中 心镇.我 们 在做好集镇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特色鲜 明,功能完 善,产业支撑"的要求,坚持"四个集中 " ( 工业向 园区 集中,土地 向规模 集中,农 村人口向 城镇集 中, 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集中 ) ,全面启动了五里 界,郑店, 安山三个中心镇试点建设,力争把郑店打造 成欧式泰 晤士小镇,把五里界打造成"伊托邦 "智慧新城,把 安 山打 造成 森林 小镇 .待试 点 取得经 验 后再 拓展 延 伸,逐步覆盖到全区所有中心镇,重点镇,口子镇. 三 是稳妥 推进 "百社 区" ,在 全区 规划 建设 100 个左右的中心社区.基本思路是:先建江夏 新城,再 建 10 个中心镇,然后积极稳妥推进 100 个中心 社区. 选择 基础条件较 好的法泗 街大路 村,湖泗 街海洋 村, 体系.在新城核心区,高标准规 划商贸中心,在老城 通过旧城改 造提升产 业业态, 策划引进 了奥特 莱斯, 商业 综合 体, 湿地公 园, 体育 运动 中心 等 服务 业项 目.二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 业,引进了汉口银行,平安银行,民生村镇银行;突 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推进武汉第二机场,金口 多功能码头等物流平台建设,引进了海吉星,德邦物 流,阿里巴巴等一批现代物流企业;精心打造谭鑫培 公园,大力支持卓尔集团,知音传 媒等文化龙头企业 发展;培育 发展中介 服务业, 积极发 展和引进 会计, 咨询 ,评 估,法 律, 房产 服务 ,营 销策 划 等中 介组 织,加快形 成种类齐 全,运作 规范的 中介服务 体系. 三是大力发展为城镇配套服务的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 业.围绕种植业,林业,水 产业,畜牧业,乡村休闲 游五大特色产业,通过整体规划,项目带动,提档升 级,加快形成以设施化的蔬菜,景观化的苗木,健康 化的水产,规模化畜禽养殖,生态 化的乡村休闲游为 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江夏的资源禀 赋,区位条件和文化底蕴优势,重点培育五张文化品 牌( 谭门 京剧 ,中山 舰博 物馆 ,手 指 画, 湖泗 窑址 群,江夏黄 ),打造 中山舰 ,梁子湖 风景区等 一批重 点旅游景区,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整体开发,提高江 夏旅游在全省的知名度,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新形势下推进湖北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形势下推进湖北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形势下推进湖北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联合课题组2011年第10期——经济建设美国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说,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

按照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定位,湖北理应在中国城市化的伟大进程中有所作为。

那么如何抢抓本世纪头20年第2个10年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呢?根据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省政府研究室(中心)联合省住建厅,对本世纪头20年湖北省城镇化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本研究报告。

一、湖北城镇化发展的成就、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抢抓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加快我省城镇化建设,全省呈现出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一,城镇化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7%,比2000年增长7.3个百分点。

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口城镇化率在30%以上为加速发展阶段,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时期。

“十五”期间,湖北城镇化率年增速稳定在0.6%左右,“十一五”期间,湖北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年增速分别为0.6%、0.5%、0.9%、0.8%和1%,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尤其可喜的是,武汉城市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批城市步入同等城市先进行列,为下一步我省城镇化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体系明显优化。

至2010年底,全省有城镇816个,其中省辖市12个,县级市24个(含3个直管市),县城40个,建制镇740个。

按城镇规模分,湖北省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6个,中小城市40个,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46个。

近几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加速开放开发,高铁时代的到来,城镇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沿江城镇带和沿高铁城镇带发展迅速,我省城镇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第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1.05•【字号】武政办〔2016〕3号•【施行日期】2016.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成立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试点工作,研究制订年度实施方案、推动重大体制机制创新和重点政策措施落实。

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组长:万勇市人民政府市长副组长:龙正才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立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员:李忠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汉南区)主任(区长)彭浩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倪子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松如市编办主任汪祥旺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金伟成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孟晖市教育局局长刘菊生市公安局副局长罗时春市民政局局长周学云市财政局局长刘志辉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盛洪涛市国土规划局局长李湛市环保局局长林文书市城乡建设委主任余世平市交通运输委主任左绍斌市水务局局长谭本忠市农委主任刘丹平市商务局局长朱宏斌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曾晟市国资委主任何艳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局长郑先平市质监局局长潘建桥市统计局局长方洁市金融工作局局长孙步月武汉化工区管委会副主任盛继亮汉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彭巧娣蔡甸区人民政府区长王清华江夏区人民政府区长杨泽发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吴祖云黄陂区人民政府区长周耕新洲区人民政府区长李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管部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发展改革委办公,由汪祥旺兼任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月5日。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形势、矛盾及其破解之道——以武汉为例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形势、矛盾及其破解之道——以武汉为例
规 划 中 ,武汉 被 定 位 为 “ 中部地 区的重 要 的产业 将逐 渐 向资金 、技术 密集 型产 业转
中心城 市”。2 0 0 5 年开始 , 武 汉经济 总量实 型 。经 济发 展推 动力 逐渐 由投 资 、出 口拉
现 “ 三 级跳 ”,N2 O l O 年3 月 ,国务 院最 新 动到 依靠 投 资 、出 口、消 费拉 动相 结 合 , 批 复 的武汉 市 城市 总 体规 划 中 , 武 汉被 定 尤其 注重 内需 的刺激 。沿海 地 区劳 动密集
复 兴历 史地 位 , 建 设 国家 中心城 市 成 为 国 战略 的引领城 市 ,享 有长 江 经济带 开 放开 家和武汉 人 民的共 同呼声 。 发 、东 湖 国家 自主创 新示 范 区等 一 系列政 武汉 建设 国家 中心 城市 离不开 新 型城 策 优 惠 。这些都 为武汉市 新 型城镇 化 建设
设 国家 中心城 市 作 为武 汉发 展 的新 目标 ; 性 的机 遇 。另 一方 面 ,国家 的 中部 崛起 战
2 0 1 1 年初 , 在新制定 的武汉市 “ 十二 五”规 略 ,长 江 中游城 市集群 建设 进 入实 质性 推
划 中, 国家 中心城市 的 目标得 到明确 。 武 汉 进阶段 ,都为地区内经济转型 、 提高区域 经历 了从 “ 中部地 区重要 中心城市 ”到 “ 中 综合竞争力提供了良好 的机遇。作为国家 部 中心城 市 ”再 到 “ 国家 中心城市 ”, 全 面 指 定 的中部 地 区国家 中心 城市 ,中部 崛起
大 。从 我 国城镇 化 的历 史来 看 ,城 镇 化存 新 型 城 镇 化 规 划 ( 2 0 1 4 — 2 0 2 0 年 )》,规
在许 多 问题 ,未来 的城镇 化 发展 必须 摆脱 划 指 出 , ̄2 0 2 0 年我 国常 住人 口城 镇 化率 传统发 展 老路 ,走新 型城 镇化 道路 。 将达 ̄ 1 1 6 0 %,城 镇 人 口将 会 超 过 8 亿人 。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中心城区集约发展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中心城区集约发展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中心城区集约发展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彰显城市个性魅力。

一、高起点规划城市完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约束并严格管控,适时修订国土空间规划地方性标准。

高质量规划标志性区域,科学规划、提升改造“两江四岸”,打造防汛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推进“江、园、城”有机融合。

持续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城市亮点区块。

优化城市设计,强化城市色彩、整体风格、建筑造型管控,推进地标建筑群建设,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构建和谐有序、层次分明的城市空间界面。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安全治理有机衔接,注重空间留白,优化生态空间、避难空间和安全生产空间布局。

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修订提升城市建设标准,突出安全、立体、多元、高效,推进地上地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

促进地下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集约利用,在确保地下资源保护红线和工程安全底线的基础上,科学安排轨道交通、停车、人防、管线管廊、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以及地下深层轨道、地下隧道、地下物流系统等大型交通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格保护深层地下空间,为城市长远发展预留空间。

因地制宜进行“微规划”“微改造”和“留改拆”,有序推动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改造。

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未来社区建设,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和传承地域文化。

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推进新城区街、乡、镇更新改造和功能提升。

加强工程设计建造管理,创建建筑品质示范工程。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1.31•【字号】武政办〔2021〕6号•【施行日期】2021.01.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21〕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月31日武汉市“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实施方案小城镇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

为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鄂政办发〔2020〕5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建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补齐小城镇管理薄弱、设施落后、特色缺失等突出短板,全面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让小城镇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乡村振兴的龙头。

(二)目标任务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黄陂区、新洲区的49个街道(乡镇)(具体名单详见附件1)建成区为主要对象,各相关区按照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类指导、全面提升的总体思路,实施以整治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力争全市小城镇普遍达到“街面净、线理顺,招牌靓、马路平,货入店、车停正,垃圾治、污水清,花草鲜、环境美,设施全、人文润”的要求,打造一批舒适宜居、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小城镇服务和带动全市乡村振兴的能力显著增强。

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张学锋谈新型城镇化

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张学锋谈新型城镇化

张学锋谈新型城镇化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荆楚网联合直播的对话荆楚在线访谈的现场。

我是主持人静冉。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在线访谈的来宾,他就是省住建厅张学锋副厅长。

张厅长,您好!欢迎您!张学锋:各位网友好!主持人好!湖北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已经启动。

我很高兴,利用荆楚网这个平台和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主持人:对。

其实张厅长说到了我们这个访谈的主题,是城镇化,关于这样一个话题。

其实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张通副省长也是通过我们网络来跟大家就城镇化这个话题进行了一个对话和沟通。

今年张厅长您来也是就这个城镇化的话题做这个相关政策的解读。

那我们现在就一条条、一个个的问题来请教张厅长。

第一个问题是想请问一下张厅长,咱们这个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面临新形势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的决策。

省委、省政府在去年11月15日的时候召开了全省的新型城镇化的工作会议。

那大家就想问您,咱们既然说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热点,大家都很关注,整个城镇化大的方案我们是怎么来完成?张学锋:去年咱们春节刚过,当时的李鸿忠省长,现在的书记,就专程到省住建厅现场调研,安排和部署湖北下一年新的一年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的关于策划和谋划。

按照要求,我们在谋划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整个设计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湖北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规划,我们简称为战略规划。

这个战略规划是要通过对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对发展的蓝图进行描述,这个是正在编制中。

国内四个顶级的设计研究部门对它展开了研究工作。

现在有一个部门承担了整个蓝图描述的汇总工作。

预计在近期就能成稿审定,可以发布。

第二点谋划阶段的第二件事是关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就是用什么措施去推进新型城镇化。

这个省政府已经于去年11月15号以2010年25号文件的形式下发,并召开了全省了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工作会议进行了部署。

主持人:既然是这样一个很大的工作部署,也是说,有了省委省政府加快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意见。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汉生态小镇规划设计——以阳湾村为例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汉生态小镇规划设计——以阳湾村为例

D Ol : 1 O . 1 6 3 3 0 / j . c n k i . 1 0 0 7 — 7 3 5 9 . 2 0 1 7 . 0 4 . 0 2 2
正面临边缘化 和空心化 , 传统农业逐渐衰弱 , 生态环 境 逐 渐恶 化 [ 1 1 , 而 目前 我 国的 乡 村规 划 还 主 要停 留在
件提出“ 实施 生态 小镇 建设 计 划 ” , 即 以生态 小镇 建 设
f 3 】

2 . 3 优化农村生活环境 , 注重生态保护 乡村作为相对原生态的地域空间系统 , 拥有城市
地域无法替代的经济 、 社会和生态等功能 , 这也是农 村最 大 的优 势和 资产 , 这 也就 从 客观 上要 求 生态 小 镇
最 后 以 阳 湾村 生 态 小镇 规 划 设 计 为例 。 详 细 阐述 生 态 小镇 规 划 设 计 内容 。 生 态 小 镇 规 划 设 计 的 最 终 目标 是 保 护 村 庄 生 态环
武汉市生态小镇建设 , 是全 面贯彻落实党 的十八 C: l 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 是加快推进
设小康社会 的重要 载体 ,也将是撬动内需 的潜 力所 在。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 以城乡统筹 、 城乡一体 、 产业 互动 、 节 约集 约 、 生态 宜居 、 和谐 发展 为 基 本特 征 的城 镇化 , 是大 中小城 市 、 小 城镇 、 新型农村社 区协调发 展、 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 这种发展模式更注重生态 的 引入 。新 型城 镇 化 的核心 在 于不 以牺 牲 农 业 和粮 食 、 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 着眼农 民 , 涵盖农村 , 实现城乡基 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 服务均等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 实现共 同富裕 。继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 了“ 美丽中国” 这一理念 , 其中美丽乡村建设则是其中

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

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

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推动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一种城镇化模式。

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1. 南京溧水新城:溧水新城是南京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新城规划了高标准的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2. 上海嘉定区:嘉定区是上海市的一个典型的新型城镇化案例。

通过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嘉定区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该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3. 重庆渝北区:渝北区是重庆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渝北区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4. 北京通州区:通州区是北京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通州区的规划以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为主,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5. 广州花都区:花都区是广州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花都区的规划以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6. 成都双流区:双流区是成都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双流区的规划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7.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该区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8. 深圳龙岗区:龙岗区是深圳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龙岗区的规划以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9. 杭州萧山区:萧山区是杭州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萧山区的规划以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为主,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城镇化问题,“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发展的主题词。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该规划是引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量力而行扎实推进城镇化。

根据规划,我国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强调生态文明注重城镇化质量。

为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明确提出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

为使城市生活和谐宜人,规划要求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仙桃市、宜城市被列为试点城市。

试点时间: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试点任务:1、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建立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机制。

2、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编制公开透明的城市政府资产负债表,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

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融资规划,针对不同项目性质设计差别化融资模式与偿债机制。

理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放宽准入,完善监管,制定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3、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4、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

5、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鼓励试点地区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际出发,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机制、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城市“多规融合”制度、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以及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和创新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人文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改革探索。

配套政策:省级政府举债使用方向要向试点地区倾斜。

国家开发银行发挥金融支持作用,运用信贷等多种手段积极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工程建设。

鼓励公共基金、保险基金等参与自身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

三、武汉市试点工作方案要点总体目标: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1%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以上;到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200-130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4%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逐步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和省、市比例分摊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城镇化投融资和偿债更加多元可持续。

政府资产负债信息公开制度不断完善,城镇化项目资产流动性不断增强,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经营的比重显著提升。

——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到2020年,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形成常住人口45万人的规模,成为引领武汉市及周边地区走绿色、低碳、高端、可持续、能推广的城镇化道路标杆。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汉南区事项“政区合一”,契合四化同步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主要任务:(一)实施“111计划”,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二)放开市场准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1、制定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及融资规划,争取升级发债资金向本市倾斜。

将政府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编制公开透明的武汉市政府资产负债表,建立政府债务动态监控体系。

2、通过财政资金“拨改租”、股权投资等方式充实资本实力,设立城镇化投资基金,强化对具有稳定现金流收入项目的证券化运作。

3、通过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在棚户区改造中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资产交易市场。

(三)以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为核心,综合推进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1、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立政企分开的城镇化开发管理体制,按照“全域规划、产城融合、生态新城、城城对接”的理念,完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融合中法两国在城市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英语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经验,切实推进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

2、促进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探索有条件的开发区向城镇型政区转型。

探索行政服务市场化改革。

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推进两区在空间上融合、功能上互补,实现两区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社会事业、领导体制等“留个一体化”发展。

四、武汉的新型城镇化规划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思路渐趋明朗,迫切要求武汉市发挥引领作用。

2014年5月,武汉市成立了贾耀斌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张光清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市新型城镇化暨全域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武汉市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编制工作。

截止到目前,武汉市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已完成初稿,正在进行修改和完善,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正式成果批复后开始实施。

规划初稿中提出的城镇化的战略任务:(一)引领区域实现协调互促发展(二)构筑多元包容的和谐社会(三)形成有序布局的全域统筹格局(四)打造城乡一体的发展支撑体系(五)推进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五、新型城镇化思考——机遇与挑战(一)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的同时,注重城市管理和运营水平的提升武汉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经历了多年的阵痛期后,效果已经逐步体现,无论是城市形象还是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都提升很多。

但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但要有“面子”个,更要有“里子”,不但要继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也应通过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水平来保证城镇化的质量。

城投公司不但承担着大量武汉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在供水、排水、燃气、停车场、地产开发等多个层次,参与着城市的运营与管理。

如今,面临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城投公司应加强内部资源挖掘、整合,加强统筹而科学地管理,切实发挥自身优势,真正开始打造城市运营与管理的产业链。

(二)切实推动“三旧”改造,充分发挥棚户区改造资金效益在国家大力推动棚户区改造的宏观环境下,2014年武汉市在棚户区改造尤其是融资层面取得显著成果,通过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资金,解决了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资金问题。

但是一年多来,武汉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推动效果却并不显著,很多项目面临“有钱却用不出去”的尴尬局面,棚户区改造资金的优惠效益未能彰显。

近期,有关部门已在专题研究棚户区改造的资金使用问题,城投及立城公司也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动所承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

(三)区域协调互促发展,新城区将是主战场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区域协调发展,在中部崛起和“1+8”城市圈的大政策下,武汉市未来将实现带动周边城市、并与之更加协调地发展。

然而,考虑到人口容量、基础设施及环境承载力,相对主城区来说,新城区才是我市未来几年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是未来几年新型城镇化融资和建设的主平台。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抓住机遇,通过新型城镇化这一机遇,突出新城区的发展质量,结合各区实际,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和促进产业升级,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目前,城投公司黄陂、新洲、江夏三个新城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这将成为城投公司未来参与更深、更广的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

(四)机制体制创新注重细节,多元化投资模式落到实处尽管在武汉市的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要点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的任务,但距离出台各类可指导本地实施的制度和办法仍需时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融资仍然是个大课题,如何在具体项目中采用多元化投资模式,或者实现混合所有制,从而真正实现市场化,就要求在机制体制创新中更加注重细节。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正在各个领域广泛推动,城投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土地储备项目等各个不同方面,无论是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模式,还是研究和探讨国企改革中的混合所有制,在目前很多政策细节不明确的情况下,应注意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