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疗法-灸法——三伏天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技术
11/21/2016
临床应用—常用赋型剂
鸡蛋清:能清热解毒,含蛋白质和凝胶,能增强药物的粘 附性,可使药物释放加快,但容易干缩和变质。 凡士林:医用凡士林,呈半透明状,主要用于医药上配制 各种软膏、眼膏的基质,还可用于皮肤保护油膏。凡士林粘 稠度适宜,穿透性较好,能促进药物的渗透,可与药粉调和 为软膏外敷。 麻油或植物油:麻油调和贴敷药,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 可润肤生肌。
丸剂:将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拌和适当的粘糊剂制成,便 于应用。
11将药物研碎过筛后,加水或面糊等赋形剂适量,制 成锭形,晾干,临床使用时加水或醋磨糊,涂敷于穴位上。 可减少配制过程的麻烦,方便储存,适应于慢性疾病的保健。 软膏剂:将药物粉碎过细筛或经提取浓缩后的浸膏,加入适 宜的基质调匀并熬成膏状,使用时摊贴于穴位上。本剂型的 渗透性较强,药物释放得慢,具有粘着性和扩展性。 硬膏剂:将药物放入麻油或豆油内浸泡1~2日,将油放锅 内加热,炸枯后过滤,药油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加入铅丹或广 丹,摊涂于厚纸、布等材料中央做成固体膏剂。使用时可直 接贴用或加热后贴于穴位。本剂型作用持久,保存方便。
11/21/2016
理论依据
理同内治
病从外入、由表达里,即有外治以应之,故先取其外。病 由内生,形诸于外,由里达表,亦可以外治,非外治者不 能治内。内服汤药与穴位敷贴同样的通过经络“内联脏腑、 外络肢节”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到达五脏 六腑、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骸,发挥其治疗作用。
《理瀹骈文》:“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 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理,即内 治之理。”
11/21/2016
临床应用—常用剂型
涂膜剂:是利用现代工艺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成膜材料,制成 的含药涂膜剂,为一种新颖的骨架型经皮给药,使用时涂于皮 肤特定穴位上。 贴膏剂:采用高分子材料作基质而制成,具有药物容量高、 剂量准确,透皮性、贴敷性、保湿性好,贴着舒适,不污染衣 物等特点,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外用中药新剂型。 药袋:将应用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放入布袋,混以水、醋、 酒或其它赋型剂,放笼上蒸热后,乘热放于贴敷穴位上,冷 后更换。 磁片:将磁片制成不同大小,面积应根据保健目的和穴位 的部位而定,使用时,根据需要贴敷于相应穴位。
三伏贴实施方案及流程
三伏贴实施方案及流程以三伏贴实施方案及流程为标题,本文将介绍三伏贴的相关实施方案和流程。
一、背景介绍三伏贴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用于预防和治疗夏季常见病、多发病。
它采用草药制成的贴剂,贴于特定穴位,通过药性渗透,起到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
二、实施方案1. 选择合适的贴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相应的贴剂。
常见的有清凉型、清热解毒型、祛湿型等。
贴剂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准备贴贴工具:包括贴剂、贴纸、酒精消毒棉球、清水等。
在实施前要确保工具的清洁和消毒,以免引起感染。
3. 清洁穴位:使用酒精棉球擦拭贴贴部位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4. 贴贴流程:(1) 打开贴剂包装,取出贴剂。
(2) 将贴剂贴于患者相应的穴位上,注意贴剂的位置和方向。
(3) 用贴纸固定贴剂,确保贴剂牢固贴附在皮肤上。
(4) 若需要贴多个穴位,按照相同的流程进行操作。
(5) 贴完后,给予患者适当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三、实施流程1. 患者评估: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格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三伏贴。
2. 解释说明:医生向患者解释三伏贴的作用、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并征得患者同意。
3. 实施操作: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贴剂,并进行准备工作。
4. 贴贴过程:医生根据贴贴方案,将贴剂贴于患者相应的穴位上,并用贴纸固定。
5. 监测观察:在贴贴过程中,医生要对患者进行监测观察,包括贴贴部位的皮肤状况、患者的舒适度等。
6. 教育指导:医生向患者提供三伏贴后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求,包括保持贴贴部位的清洁、避免擦洗、注意饮食等。
7. 随访评估:医生在一段时间后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再次贴贴。
四、注意事项1. 三伏贴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实施前应进行全面评估和咨询医生意见。
2. 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贴贴部位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贴贴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舒适度,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主讲人:李少彦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一、适应病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重点推荐: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二、操作规范1施术前准备1)药物:药物组成①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②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③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
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3)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4)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2、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贝占。
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科三伏贴用药(标准版)
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科三伏贴用药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一、贴敷一号组方 : 附片15g、麻黄10g、肉桂10g、细辛5g、白芥子10g、延胡索10g、乳香10g、没药10g、血竭10g、白芷15g、冰片5g等研粉功能: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1、颈椎间盘突出。
穴位:肩中俞(双)、大杼(双)、大椎、身柱、阿是穴、天柱(双)。
肩中俞(双):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大杼(双):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前正在线旁开1。
5寸.大椎:后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后正中线,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双):斜方肌外缘后发际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1.5村2、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肾俞(双)、志室(双)、腰阳关、阿是穴、环跳(双)、腰加脊、命门等.肾俞(双):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志室(双):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腰阳关: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上。
环跳(双):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
腰加脊:腰部,腰椎正中旁开0。
5寸.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3、膝关节退变、骨质增生。
穴位:膝眼(双)、阳陵泉(双)、膝阳关(双)、梁丘(双)、血海(双)、伏兔(双)、阿是穴.膝眼(双):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阳陵泉(双):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膝阳关(双):膝外侧,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踝上方凹陷中.梁丘(双):大腿外侧,髂前上棘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血海(双):大腿内侧,髌底上两寸,骨四头肌内侧隆起处。
伏兔(双):大腿外侧,髂前上棘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6寸4、肩周炎。
穴位:肩髃、肩髎、肩前、肩井、天宗、膘俞、肩外俞、手三里、阿是穴等。
肩髃: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中。
肩髎:肩髃后方,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前: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髎连线中点。
肩井: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天宗:肩胛冈下缘中点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规程一、简介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属于中药外治法。
二、适应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重点推荐: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三、禁忌症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四、用物准备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常用药物: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等。
五、操作步骤(一)施术前准备1、药物:①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②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③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
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3、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4、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二)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贝占。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程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程一、三伏贴开展时间及基本作用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贴敷以晴天的9:00—17:00为佳。
作用:一是穴位作用: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是药效作用: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三是综合作用: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作用。
二、贴敷方法1.患者取正坐位暴露贴敷部位先擦去汗液再用75%的酒精消毒贴敷局部皮肤面积要大于贴敷面积,皮肤干燥后将贴敷膏放在选取的腧穴上贴敷,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2.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老人及体质敏感者应酌情缩短时间。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3.根据病情每伏贴敷1-3次,连续治疗3年为宜。
三、选取穴位基本原则1.根据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如哮喘、久咳、肺痹、肺胀呼吸系统疾病应首选肺俞、心俞、膈俞、膻中其次百劳定喘、脾俞、肾俞、天突.鼻疾、咽炎首选肺俞、膈俞、大椎、天突等;风湿类疾病、肩周炎、颈肩腰腿痛首选腰阳关、膝阳关、足三里、关节局部穴位;痹症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应选取病变部位周围的穴位;2.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经穴取之选穴不宜多。
穴位贴敷诊疗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诊疗操作规范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方法,在夏季三伏天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三伏灸”、“三伏贴”。
它主要适用于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来,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在施术前,需要准备好药物、选择相应的穴位、确定治疗体位和环境,并进行消毒。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生姜为基本处方,可以根据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药材炮制要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在施术时,可以采用贴法、敷法、填法和熨贴法等方法。
穴位贴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规范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在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前,需要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进行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的脱敏胶布固定,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治未病”方法,可以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
但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
在贴敷期间,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
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患者应积极就医,并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
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
同时,在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公共区域和个人区域都需要保持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门窗、墙壁、卫生间、洗手池等都需要经常保持清洁,毛巾等卫生工具用后要及时清洁整理。
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呢?
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呢?三伏贴是不是智商税?三伏贴不是智商税。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将中药贴敷在皮肤表面,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来调理身体和预防疾病。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冬病夏治,尤其是在盛暑三伏期间,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有些人感觉三伏贴是智商税,主要是因为其只是将中药贴敷在皮肤表面,并未直接作用于病痛部位,所以认为三伏贴并不具备治疗的功效。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1、三伏贴贴敷时间宜在晴天上午,一般成人贴敷6-8小时,儿童2-4小时。
2、三伏贴具有一定药性,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
3、三伏贴进行完之后,要记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不要对着空调的冷风吹,否则寒气入侵体内。
4、贴三伏贴期间,要注意不宜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
5、三伏贴后要少吃冷饮,冷饮不但伤及脾胃,还会导致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疗效。
三伏贴贴多长时间最好三伏贴一般成人治疗8-10个小时,儿童4-6个小时,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皮肤比较娇嫩,不宜进行贴敷,同时还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从而调整治疗时间的,一般三年为一个疗程。
女人贴三伏贴有什么好处1、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能促进血液循环,对缓解关节酸痛、跌打损伤、皮肤肿痛、腰腿酸软等症状有一定好处。
2、辛温祛寒,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宫寒导致的痛经、产后身体虚弱、脾胃虚弱等病症。
3、预防疾病:预防一些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鼻炎等。
三伏贴祛湿气吗?三伏贴祛湿气,体内湿气重的患者可以贴三伏贴进行调理。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是在炎热的三伏天将三伏贴直接贴敷于身体穴位上,能够产生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疗以及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吹空调或吃冷饮,容易导致寒湿在体内聚集,体内受到湿邪的侵袭出现湿气重的现象,在身体穴位上贴三伏贴,能够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体内寒气及湿气的排出,所以三伏贴祛湿气。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天灸”疗法天灸疗法是中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它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
三伏"天灸"疗法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 "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以经络腧穴理论及时间治疗学为基础,根据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原则以特定的中药组方制成药膏,在"三伏天"的炎热季节,敷帖特定穴位以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我院理伤科在秦渭志主任的带领下,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天灸疗法大量用于临床,以其“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得到广大群众青睐。
其方法:为先将精心选取的中药打磨成粉,按一定的比例加入锅中,用新鲜生姜汁调匀成膏状,制成天灸药膏备用。
用时取油纸一张(1×1cm),置药膏于油纸上,涂上薄薄的一层,加麝香少许于药膏表面,根据疾病的不同和三伏天的不同时间敷帖于颈、背、腰部的督脉、膀胱经的不同穴位上,贴敷约4~8小时,但具体的时间可因人而异。
最好坚持连续3年以上天灸贴药,这样可获得比较巩固的疗效。
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局部出现痒、痛、起疱等不同反应,可提前去除药膏;反应不明显的可稍延长敷贴时间。
产生的水疱可以用红药水等方法进行对症处理。
但须注意在进行敷贴治疗的当晚不可洗澡。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
天灸疗法还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并因其温通经络、祛寒逐痹的作用而对胃痛、腰痛、关节痛等各类痛症也具有显著的疗效。
多年前我经人介绍得到一医生的贴膏发泡灸治疗鼻炎,效果很好。
十几年后鼻炎再犯,该医生已经遍寻不到。
前几天看到几篇发泡灸的文章,才醒悟当初那位先生正是用的发泡灸疗法治疗的鼻炎。
于是对方配药,在原来的部位贴敷,结果发泡并不成功。
操作过程为:白芥子和玄胡各一份、细辛和甘遂各半分研末兑生姜汁调膏,把药饼用大贴麝香虎骨膏粘贴在相应穴位上。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方法最新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方法最新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1、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选择温经散寒、除湿的中药打成粉,做成穴位贴,通过穴位的透皮吸收来去除寒湿。
一般贴敷的穴位以后背膀胱经、脾经以及胃经的穴位为主,如果患者的寒湿之邪导致关节疼痛、不适,也可以贴敷在关节周围的穴位及阿是穴上;2、艾灸:也是一种外治疗法,艾的强渗透力,又加上火的温热效应,通过艾灸关元、丰隆、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温补体内的阳气以去除寒湿之邪。
三伏天适合做督灸,也就是火龙灸,在后背整个督脉和膀胱经区域铺上姜渣和艾绒,点燃以后温暖督脉和膀胱经,扶助机体的阳气;3、拔罐:通过罐内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穴位或者是皮肤表面上,可以将体内的寒湿之气拔出来,但是做一次效果不明显,需要按疗程坚持做;4、蒸桑拿:是在较热的环境中,通过热让身体出汗,使体内的寒湿之邪随着汗液排出,但是蒸完要注意保暖并且及时补充水分。
除了以上方法,患者在三伏天还应注意饮食,避免吃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末伏养生禁忌有哪些?1、忌吃辣末伏益清补,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多补充蛋白质。
尽量不要吃刺激性强的东西,如果食用太多辛辣食物,容易上火、燥热。
末伏已入秋,秋主肺,此时吃辣,容易生燥,冬天更容易咳嗽。
立秋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
2、忌贪凉末伏早晚气温降低,但是白天气温依然较高,昼夜温差加大。
此时取凉要有节制,不要吃太多的冷饮,不要猛吹空调。
开窗注意穿堂风,南北通透的房子,晚上睡觉一定要注意关掉一侧的窗户,避免温差过大带来的感冒。
3、忌食瓜民间习俗: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再吃西瓜。
主要是因为西瓜性凉,末伏,早晚天气转凉,所以要少吃或者不吃瓜。
末伏以清补为主,凉性食物尽量少吃,以免损伤阳气。
可以适当多吃些应季水果,比如葡萄、苹果、梨等。
末伏的白天阳光还比较强烈,但是早晚较为凉爽,因此提醒各位农友还是要注意养生保健,不可贪凉了。
末伏是什么意思?据生活常识上说,末伏有两层含义:一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另一层含义是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也被称为三伏。
天灸疗法
③贴药时间: 成人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小孩时间酌减。 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 避免灼伤皮肤。 ④疗程: 10 天 1 次。共 5 次(其中前后 2 次为加 强)。
5、正常反应:
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轻度红肿、 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
6、可能的并发症:
溃烂、疼痛; 2.皮肤过敏; 3.发热。
总结:三伏天天灸疗法机理:
以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 治为理论依据,利用三伏天天气 炎热,在壮阳穴位上敷以辛温发 散之药,以达祛除寒邪、宣通经 络、补益人体正气之功效,以消 “冬病”之病根——恢复人体正 常的阴阳平衡。
(三)三伏天天灸具体方法:
1.时机:
A三伏天阳气最旺盛。三伏天天灸就是 顺时就势摄取阳气。 B不正常的气候可使人发病,而正常之 气候,则可助人逐邪外出。阳虚病人暑 热当令之时因寒邪渐衰则病情减轻,故 在夏季病情缓解期,在机体反应性最好 的情况下治疗可大大提高疗效。 C人体皮毛开泄,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 经络。
四、适应症
内、外、妇、儿各科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2.消化系统疾病:肝炎、慢性胆囊炎、胃肠功能 紊乱、溃疡病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 4.外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等。 5.皮肤病: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硬皮病、 神经性皮炎、寻常疣、斑秃等。 6.其他:子宫肌瘤、痛经、骨关节炎、颈腰椎病、 软组织劳损等妇科、骨科疾病。
取穴:定喘、百劳、肺俞、膏肓等。
①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志室: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膻中: 前后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②脾俞: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0寸。 天突: 前后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 ③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定喘: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心俞: 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 前后正中线,脐上4寸。
三九贴三伏贴穴位敷贴服务规范
三九贴三伏贴穴位敷贴服务规范三九贴和三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常用来治疗寒邪侵袭或是湿气滞留引起的疾病。
这两种贴敷的方法在临床上都非常常见,但是在进行三九贴和三伏贴穴位敷贴服务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
三九贴穴位常选在胸腹等大面积穴位,如中脘、关元等;三伏贴穴位则常选在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的经络上,如合谷、足三里等。
2.贴敷材料准备:准备好三九贴或三伏贴所需的材料,如贴敷布、药粉等。
贴敷布应选用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材料,药粉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用有效的中药成分。
3.洁净环境:进行贴敷服务前,要确保贴敷的环境整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和二次感染的发生。
需要做好手部和工具的消毒工作。
二、操作流程:1.了解患者情况:在贴敷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身体状况等,确保安全可行。
2.清洁穴位:将贴敷部位清洁干净,使用无菌酒精或适当的清洁液擦拭,清除污物和皮脂。
3.施敷药物:根据医生的指导或药方,将合适的药粉均匀地撒于贴敷布上,药量适中,不宜过多。
4.敷贴穴位:将装有药粉的贴敷布轻轻贴在经络穴位上,要确保贴敷布与皮肤完全接触密封,避免空气进入。
5.固定贴敷:使用透气性好的胶布或绷带固定贴敷布,保证贴敷的稳定持久。
6.监测病情:进行贴敷后,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身体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7.拆除贴敷:一般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左右,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调整。
拆除贴敷时要轻柔,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多的刺激。
三、注意事项:1.患者适应症:三九贴和三伏贴是针对特定病症而设计的疗法,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特别注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禁忌症:对于有器质性疾病或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如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等,禁止使用三九贴和三伏贴。
3.质量保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和贴敷材料,确保贴敷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伏天艾灸的禁忌
三伏天艾灸的禁忌三伏天艾灸的禁忌注意起来1、三伏天灸的适应症为气虚、阳虚以及寒证患者;2、阴虚火旺、热证、妊娠期女性不建议三伏天灸治疗;3、贴药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成人贴2-4小时,儿童0.5-2小时,以皮肤潮红为度,避免起泡;4、错过贴药时间第2天及时补贴;5、贴药当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及生冷食物;6、贴药后避免着凉,晚间用温水洗澡。
什么是三伏灸三伏灸即三伏天灸,三伏天灸是一种在三伏天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中医实践医学、针灸学和中药外治法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三伏天灸将药物、经络、季节三者相结合,对特定疾病有预防保健作用。
三伏天天气最热,人体阳气最旺,人体毛孔开泄,腠理疏松,此时将具有辛温走窜作用的中药贴敷在相应的穴位,可以起到鼓舞正气、补虚助阳、温阳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预防冬季易感疾病,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是冬病夏治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疗法。
三伏天的气象变化“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
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
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
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
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
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
三伏天为什么吃饺子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
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一定要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此到了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进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三伏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伏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023三伏贴注意事项及禁忌症一、注意事项1、使用前:使用前应将局部皮肤进行清洁,由于三伏贴会对局部皮肤产生热性刺激,因此建议穿着宽松、透风的衣服,防止闷汗引起不适。
另外注意,三伏贴尽量当天配置、当天敷用,若需隔天敷用,需置于冰箱冷藏室或阴凉干燥处储存,防止药效挥发降低作用效果;2、使用中:使用时注意成年患者的敷贴时间不宜过长,以6-8小时为宜,儿童2-3小时为宜,使用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通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痒、发热、肿胀等,为正常现象,是药物深入皮肤开始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
但患者若是出现较为剧烈的不适感,如头晕、恶心、呕吐,或全身性的瘙痒、红斑时,应及时取下并咨询医师进行处理,并谨慎进行下一次贴敷。
此外,贴敷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水疱,若水疱较小一般可自行吸收,而较大的水疱需就医处理,以防感染;3、使用后:使用后注意避免冷风直吹,如空调、风扇等,注意三伏贴属于调理身体的一种中成药,需长期坚持使用方能见效,可咨询医生确定疗程。
同时使用后可用清水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揉搓、抓挠局部,以免刺激皮肤出现不适。
此外,在饮食方面,使用前后均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鱼虾、羊肉等发物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忌食寒凉、过咸的食物和饮品。
二、禁忌1、婴幼儿、月经期、妊娠期女性禁用:因为婴幼儿皮肤较为柔嫩,而妊娠期女性为防止对胎儿产生影响也应禁止使用,为避免加重月经期女性不适,也应禁用;2、皮肤病患者禁用:有各种急慢性皮肤病、皮肤过敏的患者,以及接触性皮炎、水痘、湿疹患者禁用,否则会加重皮肤病症状;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禁用:如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炎等,为避免加重症状均应禁止使用;4、其它: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以及癌症患者,也应禁止使用。
另外,存在发热或对贴敷药物敏感、贴敷部位有破溃,以及有心脏起搏器的人群也不应使用三伏贴,以免引发身体不适。
三伏天应该注意什么1、三伏天需要注意情绪中暑很多人到三伏天就会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心烦、焦躁、易怒。
三伏贴操作评分标准
三伏贴操作评分标准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贴敷药物,达到治疗、保健或舒缓症状的效果。
以下是对三伏贴操作的评分标准:
1. 穴位选择:评分标准主要考察是否选用了正确的穴位。
根据具体的症状和治疗目的,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
若选择的穴位与病情不符或者未按照规范指引选择,则评分较低。
2. 贴敷技术:评分标准主要考察贴敷的技巧是否正确。
应注意将药物贴敷在穴位上,并确保贴敷位置准确、贴敷面积适当。
如果贴敷位置错误或者粘贴不牢固,则评分较低。
3. 药物选择:评分标准主要考察所使用的药物是否合理。
根据症状和治疗目的,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贴敷。
如果选择的药物不合适或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则评分较低。
4. 贴敷时间:评分标准主要考察贴敷的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治疗目的,确定贴敷的时间长短。
如果贴敷时间过长或者不符合规定的时间范围,则评分较低。
5. 效果评估:评分标准主要考察贴敷后的效果。
通过观察症状的改善程度、舒缓感受等来评估治疗效果。
如果效果显著,评分较高;如果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改善症状,则评分较低。
以上是对三伏贴操作的一般评分标准,具体评分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安全有效。
三伏贴贴肚脐有什么功效
三伏贴贴肚脐有什么功效关于《三伏贴贴肚脐有什么功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些年三伏贴是较为时兴,三伏贴在三伏天的情况下对人体的内脏器官血气通畅都能充分发挥一定的功效,可以使药品直通五脏六腑的位置,在医治疾患,预防传染病层面全是较为非常好的方式,用这类三伏贴贴到肚脐眼的位置可以使药品更强的进入体内,在应用三伏贴的情况下,要掌握一些常见问题。
贴敷疗法方式三伏贴敷疗法3~5年为一个疗程。
每一年分成三个环节,即头伏、中伏和末伏。
一般每伏贴敷3次,每一次贴4个穴道,即贴4片。
少年儿童每一次贴2~4钟头,成年人每一次贴6钟头。
但依据个别差异、病人的病况,医师会对贴敷時间、频次做适度调节。
适用范围该治疗方法合适三类群体:一是身患支气管哮喘、漫性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群体;二是身患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群体;三是身患慢性咳嗽、反复发烧感冒的群体。
而有比较严重心脏功能病症病人、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及其皮肤有损坏者、病症发病期(如发烧、已经咳嗽等)病人不适合开展贴敷医治。
除此之外,2岁下列的小孩因为皮肤柔嫩,贴敷非常容易造成感染,因此不适合开展此项医治。
常见问题少年儿童每一次贴2~4钟头,部分发痒、热、微疼等觉得均为一切正常反映,极少数患者因皮肤特别敏感,和胶带触碰的部分皮肤会出現水疱,可外用消炎药膏防止感染。
假如水疱很大,要到医院门诊解决。
贴敷后皮肤有显著色素沉着为一切正常反映。
有的病人贴敷后皮肤无反映,这并不影响功效,可适度增加贴敷時间。
过敏性皮肤或疤痕皮肤病人,敷药后若有炙热疼痛觉得,应该马上取下膏药。
尽可能维持抹药处的干躁,能够吹中央空调,可是溫度一定要适度,不必冲着中央空调的风一吹。
在贴敷期禁吃生冷食物、油腻感、辛辣食物的食材。
不必吃高蛋白食物、虾蟹类海货。
贴药当日不可以游水,4~6个钟头内不必凉水澡。
除此之外,中医学建议接纳冬病夏治的病人要在饮食搭配、生活上有一定的控制,不必进食忽冷忽热,以达到最好治疗效果。
三伏贴
我们的伏贴处方如下:白芥子400克细辛400克元胡100克甘遂100克猪牙皂100克麻黄100克上药粉碎,过筛备用。
取老姜适量,用木碗或研钵捣碎,纱布包裹,压取姜汁。
随用随制,不要隔夜。
不要用铁杵捣或搅汁机取汁。
用时取药粉30克,加姜汁制成团块,涅饼,置生白布上,对准相应的穴位贴覆。
外用关节止痛膏撕成小调加固。
取穴:天突膻中定喘肺腧根据发病时间长久和病人年龄,可以贴附1---6个小时。
今年润伏,贴四次。
贴附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快到三伏天了。
又在准备三伏贴灸的药物。
我的基本方就是白芥子、细辛、甘遂、元胡、草川乌。
基本比例是2:2:1:1:1。
一个成人用量三次差不多就是30克左右。
但我今年准备加一些斑蝥在里面,同时减少其他药物剂量。
因为原方剂量大,固定是个问题,很多反映回去都掉了;二是发泡效果差。
我做了以下实验。
先是将一块中间留有小洞的胶布固定在要贴的穴位上,再将斑蝥末取绿豆大小敷上,外边再用大些胶布固定。
我贴了三个,一个两小时候去,一个三小时候去。
一个用蜂蜜调和的也是三小时候去。
结果三小时的发泡效果最好,三小时水泡就过大了。
用斑蝥贴几乎感觉不到皮肤痛。
我觉得孩子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就可以了。
另外我还试了斑蝥加白芥子等分姜汁调的贴敷效果。
贴敷时间为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
结果贴上去后,主要是因为姜汁的作用,总感到皮肤刺痛。
但取下来后发现,皮肤潮红,都没有发泡。
另外我还试了在原方基础上加入5%的斑蝥,结果贴四小时也是皮肤潮红,没有发泡。
这样,在今年三伏贴我准备这样做:鼻炎、慢性咽炎、肩周炎,使用斑蝥加白芥子贴。
慢支、哮喘等还是采用原方子加斑蝥。
生川草乌买回来了,但这次没有敢用。
因为怕这些药物毒性太列。
好像5~7毫克川乌有致命的报道。
此方采自线装书局2005年版外治秘方所载。
治疗急慢支、慢支伴肺心病或肺气肿、喘息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心病、小儿急慢性肺炎、支气管炎。
原疗效为300例,治愈142例,显效93例,有效48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疗法-灸法——三伏天敷贴疗法:傳統療法-灸法課程系列講義:
三伏天敷貼療法
第一課关键词講解
关键词灸法天灸三伏三伏天三伏天灸三伏天天灸三伏天敷貼療法
:一:灸法
1.灸法的定義灸法,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
借灸火的熱力透入肌膚,通過經絡的作用,以溫通氣血,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2.概述在針灸學的領域中,以灸療法的方式最為多樣。
灸的起源很早,在內經之前已有灸的存在,如:
*孟子離婁篇:『七年之疾,求三年之艾。
』
*靈樞官針篇:『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
內經【異法方宜論】中,明確指出了灸法的來源是來自北方。
根據後人推斷,灸法起源的時間應在針術之前,發明取火之後。
經過先人一代傳一代,甫經驗中創制出豐富的施灸方法,也發現形形色色的施灸材料。
灸法種類儘管繁多,但仍可分成兩大類:一為艾灸法,一為非艾灸法。
現在臨床上,則以艾灸法為主。
3.灸法的種類
直接灸—瘢痕灸、非瘢痕灸
艾炷灸間接灸—隔薑灸、隔蒜灸、隔鹽灸
艾灸法
灸法艾捲灸—艾條灸
針上灸:溫針:
灸器灸
日光灸
其他灸法電灸
天灸:藥物發泡法:
:二:天灸
1.天灸亦稱自灸、冷灸,名稱見【針灸資生經】,近代又稱「發泡療法」。
以對皮膚有刺激性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泡有如灸瘡,因而得名。
如敷貼時間短,以達到局部充血、潮紅為止,不致起泡。
又可根據藥物的性能來掌握刺激量。
其用藥有多種:毛茛、斑蝥、白芥子、旱蓮草、蒜泥。
天灸是其他灸法:亦即“非艾灸法” : 之一。
非艾灸法也有如下分法---
線灸法: 藥線灸麻線灸線香灸藥撚灸香煙灸元寸灸壯醫藥線灸
點灸法: 燈火灸閃火灸貼棉灸火針灸火柴頭灸:燎灸:
其他熱灸法: 蠟灸竹灸罐灸蒸灸鋁灸藥火灸桑枝灸桃枝灸藥錠灸麝火灸麝丹灸油撚灸硫黃灸手心藥灸藥棉隔物灸
灸療儀灸法: 噴灸光灸酒藥灸電熱灸紅外線灸冷灸法: 漆灸冷點灸蒜泥敷灸代灸膏灸毛茛敷灸蔥薑敷灸斑蝥敷灸吳茱萸敷灸威靈,敷灸白芥子敷灸瑤族藥罐灸
其中冷灸法也就是“天灸” :所謂“冷灸”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沒有火或其他“熱”源當作條件的灸法:。
2.根據中醫研究院<<中醫名詞述語解釋>>是這樣的---
:三:“三伏”與“三伏天”
依據字典和名詞解釋,“三伏”與“三伏天” 的解釋引述如下
:四:“三伏”天灸與“三伏天”天灸
這裡借以下網頁撰文:加注:加以說明
三伏天灸療效更實在
【 2006/7/5 】
文張運寧
近幾年來,傳統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天天灸療法也越來越受到台灣廣大醫患的重視,其原故就是有效,「效者,信也」。
但有部分報刊所登的有關撰文,讓讀者參閱時不甚明白。
無論從其相關概念,特別是所定的時間也未知所以然。
其實,筆者曾於91、93年在新醫藥週刊發表撰文《也談三伏天及其天灸療法》、《再談三伏天天灸療喘與其效果》就闡明了有關內容。
其中的概念所述來自國家權威機構出版的《字典》及「名詞術語選釋」(並非某個人編寫),是公認的轉述。
大意是?
從其灸法及時間的範圍大小概括應該是,天灸>三伏天天灸>三伏天灸(三伏貼)>伏日灸,三伏天>三伏>伏日。
今年的三伏天自國曆7月20日至8月18日。
三伏?初伏(日)7/20 中伏(日)7/30 末伏(日)8/9。
我們習慣把初、中及末伏日標題為「三伏天」與「通常也指稱的『三伏天』」混為一談。
所謂「正統(正宗)」的三伏天灸(三伏貼)應當在初、中、末伏日進行,它日施灸者,則稱天灸或稱三伏天天灸。
在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三伏天灸早在西元八十年代,中國大陸就再深入研究並逐漸興起。
據悉,它通過大量對照組比較,用統計學的方法總結,具有顯著意義。
因此可以說:三伏天灸療效更實在。
去年某報之報導,將末伏8/14(日)改為8/15(一),是否有意避開公休假日;最近有家報紙也寫「…三伏貼…大約在每年的小暑到立秓(即國曆7月7日至8月8日)…」凡此種種,在時間標示上似乎違背了「曆法」,讓大眾無所適從。
聽說過「錢溏江觀潮」嗎,每年僅一度的特大潮水不會提早、也不會延遲洶湧拍上岸來,那就是自然規律,就是執行曆法,像這些還無法解釋的奇觀就是「上帝」所主,它不會因人為因素改變而改變,因此,雖然我們不主張拘泥成法,但還是別擅自篡改、先張旗敲為宜。
顯然,當今在台灣能盛行其療法是件大好事,但其所衍生的「四伏貼」、「四灸貼」、「夏病冬治」、「三九天灸」等,又依其藥物多為辛溫走竄之品,凡屬寒邪宿
疾皆可靈活運用,或許僅是細則有別,總之,效果卻尚需估評。
若療效僅用成數表述,更不足具說服力,很需同道倍加努力。
據悉,有許些中醫院所欲增開「三伏天灸」,但籌備無從下手,基於致力普及該項服務,需助者,本人誠意盡快拔冗協助。
聯繫電話0926-132-012。
( 本文作者為前建成中醫教學醫院原大陸中醫主治醫師、講師) 上一則 | 下一則 | 其他新聞
:四:三伏天敷貼療法
三伏天敷貼療法也就是「三伏天灸」,是傳統的天灸療法的衍生或是演變;俗稱「三伏貼」,是綠色環保療法之一:在大陸早已深受民眾的追棒:。
第二課三伏天灸應掌握的相關細則:從略: :一:適應症
:二:禁忌症
:三:穴位選擇與位置
:三:制藥過程與使用說明
第三課要了解的內容:從略:
1.病案舉隅
2.背景與現狀:包括現代醫學如其對igE的影響文摘有關報導、照片等:
3.個人經驗及其與醫界的互動
4與三九天灸等療法的互相作用
5.學習此療法深遠的意義: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見報刊>:
第四課廣告與海報的策劃:出示:
附:
基本藥物的作用
甘遂
細辛
元胡
白芥子…
常用的背部腧穴
三伏天灸療法研習班:傳統療法課程:
內容包括
概要和細則講解示範;
提供講義和參攷資料、廣告內容等;
贈與數人份現成藥材:本月15日初伏即可開始貼灸:
目的高標準普及本療法;
讓學員掌握這一廉價的綠色療法並用其“名份”服務大眾,
利己利人,受益無窮;
提高我們的知名度...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28例哮喘缓解期患者以三伏天灸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血清IgE水平变化;并观察3月后的近期疗效及证型、有无灸疱、病情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临床控制3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而虚寒型和痰热型、皮肤有无产生灸疱、疗程长短、不同病情等对疗效的影响,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天灸疗法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gE含量(P,0.01).结论: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而证型、有无灸疱及病情轻重对疗效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哮喘 , 针灸疗法 , 药灸 , 时间治疗学
摘要:
目的研究成人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
12(IL12)、与免疫球蛋白即E(IgE)水平的变化。
方法成人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发作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成人哮喘患者血清
IL4、IL5和IgE水平升高,IL12水平降低,表明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在缓解期仍需抗炎治疗。
关键词:
成人哮喘血清学检查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即E 气道炎症发病机制
比较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gE改变,…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余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明显提高疗效,明显降低血清IgE水平,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较优方案.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 免疫球蛋白E , 西替利嗪 , 胃苓颗粒剂 | 全部关键词目的调查本地区儿童哮喘过敏原,为哮喘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血清总IgE 测定数值高低与过敏原皮试阳性有相关性.
关键词: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 儿童哮喘 , 咳嗽变异性哮喘 , 慢性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