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
明冶维新知识点总结
![明冶维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7d9b3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7.png)
明冶维新知识点总结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本在受到⻄⽅资本主义⼯业⽂明冲击下所进⾏的,由上⽽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化与现代化改⾰运动。
下⾯⼩编给⼤家分享⼀些明冶维新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明冶维新知识点时间:开始于1868年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改⾰性质:全⾯⻄化与现代化改⾰运动,是⾃上⽽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改⾰⼝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明开化改⾰⽅式:脱亚⼊欧背景: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本处于最后⼀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
掌握⼤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锁国政策”,禁⽌外国的传教⼠、商⼈与平⺠进⼊⽇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本⼈回国,甚⾄禁⽌制造适于远洋航⾏的船只。
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且只准在⻓崎⼀地进⾏。
在⽇本明治维新前,⼀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业或⼿⼯作坊。
作坊内出现了“雇佣⼯⼈”制,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
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阶层,特别是⾦融事业经营者的⼒量逐渐增强。
商⼈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政治体制。
具有资产阶级⾊彩的⼤名(藩地诸侯)、武⼠,和要求进⾏制度改⾰的商⼈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基础。
另⼀⽅⾯,19世纪中叶奉⾏“锁国政策”的⽇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临着严重的⺠族危机。
⽇本⼈⺠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结的幕府。
农⺠和市⺠纷纷起义,开展“倒幕”运动;中下层武⼠、商⼈、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势⼒也投⼊了“倒幕”⽃争。
最终,倒幕派取得了胜利,建⽴起以明治天皇为⾸的⽇本新政府。
⾃此以后,由明治天皇主政,进⾏了⼀系列改⾰,使⽇本⾛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在⽇本历史上称作“明治维新”。
结果:⽇本⾛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强国,跻⾝于世界军事强国之列,同时也⾛向扩张之路。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23ff7834a32d7375a41780e4.png)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内忧外患)(一)国内:幕府封建统治出现严重危机1、政治:实行幕藩体制,推行严格等级制度,社会矛盾尖锐;2、经济:封建领主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对外: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4、思文:洋学传播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和日本的落后。
(二)国际:1、民族危机:1853年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2、吸取教训: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
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吉田松阴)二、明治维新的过程、内容及特点(一)过程:1、前提:改革派武装倒幕,建立明治新政府2、开始: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目的:巩固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二)内容:破旧、立新(书本95—99页)1、政治:(1)废藩置县影响:①结束…,建立起…,推动……。
(2)废除等级制度(3)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影响:积极: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局限:实质是专制主义统治2、经济(1)改革土地制度影响:积极:促进……局限:制约…(2)殖民兴业,大力促进工业化(核心影响:②奠定…兴起…建立…转变3、文化:文明开化影响:③打破……传播……变化。
4、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影响:积极:局限:保留军国主义传统三、明治维新的评价1、性质:2、进步性:(1)对日本:1.2.3.4. 总:转折点,近代化,跻身强国(2)对其他国家:3、局限性:天皇总揽统治权行使立法权掌握军队统帅权议会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协助天皇内阁直接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服务于天皇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第3课《明治维新》
![第3课《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60d4a15977232f60ddcca1c0.png)
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何首先 且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土地制度和地税改革)?
①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日本当时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借助 地税改革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快资本的原始 积累
2.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核心)
注意: 1、初期:政府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 得到明治政府鼎立扶持是那些与政府 建设交通通信事业
作用: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
福冈缫丝厂 (日本最早 的近代制纱 厂)
1872年 通车的日 本第一条 铁路
日本建造的 第一艘轮船 “孝明丸”
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三井兑换店成立
工业化特点 1.由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近代大部分工业; 3.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 工业化作用
3、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的迫使 C、 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政权地位 5、“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 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 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 地 6、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661450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a.png)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1 前因后果明治维新是日本进入近代化的运动,发生在1868年。
日本当时的政局是辅以天皇作为最高主宰,以前藩为下位权力,并没有统一一个中央政府。
明治维新的本质是建立国家权力的中央集权,是改革日本当时的文化制度与政治制度的运动,是以天皇高举宪法权、以议会作为中枢的“新政府”(新政府新体制)的改制。
2 催生者明治维新的催生者是日本旧社会的叛乱势力。
其中,势力最强的是“朝野共同议定会”的左宗五藩士中的安藤忠雄,他支持崩奴藩社会、君主绝权、改习古刹制等改革措施,从而促进日本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从而使日本进入了近代化。
3 实施细节明治维新实施改革的细节包括:一、改正官职制度,由大名设置小官,取代原有的官僚制;二、改换官吏衣服,废除大名的礼仪,采用欧洲的一套新的服装;三、改革家族繁衍制度,使家族只保留三代;四、废除货币分类制度,实施封建时代的货币统一制度。
4 政治体制的重建明治维新改变了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央权力集中于大政府,国力强盛。
天皇建立太政大臣府,并在1890年于東京奉天宮宣布了宪法,建立了立宪制。
改制新政府设置有五个部门,分别为外务省、财政省、内务省、卫生省和司法省。
此外,明治维新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新的法律制度,以“公正对对抗”建立了以法律为基础的司法制度。
5 具体改革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除了建立立宪制度以外,还有具体的诸如:(1)改革国家政府,以国会代表政府权力;(2)废除前藩制度,同化地方当局,统一教育及税收;(3)改革宗教制度,神道教对政府权力没有影响;(4)改革经济制度,发展新的商业及生产化等;(5)改革社会制度,取消奴隶制度,以及妇女的社会职务发展等等。
6 深层影响明治维新的发动使日本成功进入近代化,获得了快速的现代化进程。
明治维新的发动从重新定义日本的政治结构开始,通过废除有史以来封建等级制度,将统治权力从封建文化势力转移到政府拥有,实现日本社会的大规模转型。
明治维新发动也预示着日本起步向东亚步入步,受到欧美国家影响力的增强。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b96af0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e.png)
等改革措施,为日本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02
明治维新过程与措施
明治天皇即位及政府组建
1868年,明治天皇 即位,宣布“王政复 古”,结束了幕府统 治。
颁布《五条誓文》, 提出富国强兵、殖产 兴业、文明开化三大 政策。
组建新政府,以萨摩 、长州等西南诸藩的 下级武士和中下级官 员为主。
废藩置县与四民平等政策实施
坂本龙马与倒幕运动关系
1 2
倒幕思想
坂本龙马是倒幕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推 翻幕府统治,实现国家统一和民主化。
海援队创建
他创建了海援队,积极从事海上贸易和军事活动 ,为倒幕运动提供了物资和人员支持。
3
大政奉还
坂本龙马在倒幕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促 使幕府将军将政权交还给明治天皇,实现了“大 政奉还”。
倒幕运动及其成果
0形成,他们要求推翻幕府统治,实现
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02
武装倒幕
倒幕派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幕府统治,实现了“王政复古”的目标。
03
明治政府的成立
明治天皇即位后,颁布《五条誓文》和《政体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
原则和近代天皇制的基本框架。同时推行“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明治政府通过外交努力,成功废除了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 约,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加入国际社会
明治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入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加强了与西 方国家的联系和合作。
对外扩张与侵略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先后发动了甲午战争和 日俄战争等侵略战争,对亚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济困境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日本传统经济受到严重 冲击,农民生活困苦,商 业萧条。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0a94c0cf6f1aff00bed51e9f.png)
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 约有哪些有利因素?
1)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害据,建 立中央集权国家。
2)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军事: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通过甲午中 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5)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 欧美之间矛盾重重。
过程: 1909年召开修改不平等条 约会议 1910年发出了废除不平等 条约的通知,同时着手 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 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 主和法权上的平等。 明治维新后废除不平等 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
五、迅速崛起的日本(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 1、经济: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2、政治:
3、外交: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
80年代以纺织业为中心轻工业
‖ ‖
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 19C末20C初,垄断组织逐渐统治了各个 工业部门,并向帝义阶段过渡。垄断的特点: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实行自
为日本奠定工业化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 国,缩短日本近代化时间。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3.军事: 富国强兵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皇军) (2)武士道教育:尚武、忠君 (3)设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4)改进军事机构,(为军部独断专行奠定基 础)扶植军事工业 (5)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1、明治政府成立之初,殖产兴业 的重点是 A、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B、发展交通运输业 C、创办国营企业 D、推动民间企业的发展
A
2、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df8593f647d27284b73518d.png)
1871 年日本 使节赴 欧美进 行了为 期1年10 个月的 考察。
图为摄于1875年的日本军人和德国军事顾问的合影。日本士兵 身着仿制德军军服的欧式制服。许多日本人认为穿欧式服装是进步 的标志。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资料补充:
明治政权成立之初,天皇就宣称“欲开拓万里 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资 产世 阶纪 级六 革七 命十 和年 改代 革的 俄国1861年改革191 8 6 Fra bibliotek 年美 国 内战
1871年德意志统一 1870 年意大利统一 1868 年日明治维新
世资 界本 范主 围义 内制 确度 立在
如何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方式: ①资产阶级革命 ②民族独立战争 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④民族统一运动 归纳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日、 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理解近代 化道路的多样性) 归类: ①英国和法国: ②美国: ③俄国和日本: ④德意志和意大利:
神 总揽统治权 圣 行使立法权 不 掌握军队统帅权 可 议会 侵 内阁 犯
服 务 于 天 皇
枢密院
直接对天皇负责 成员由天皇任命
四)1889年日本宪法的评价及其影响
(1)浓厚的封建性: (天皇专制)
(2)历史的进步性: (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 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影响:标志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
◘ 改革内容
♫
三、文化方面:
倡导“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和 社会习俗。 科技技术:引进技术,派遣留学生 文化教育:进行教育改革,推行义务教育 思想风尚:宣传启蒙思想,发展新闻出版业 社会生活:西化政策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70981e15a300a6c30c229ffc.png)
1、明治维新的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③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④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⑤文化教育方面:实行义务教育。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生自由;
②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分得一分耕地。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
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4、《权利法案》的内容
①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
②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
③明确了公民应有的权利。
5、《独立宣言》核心思想及内容
①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②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
6、《人权宣言》的内容
①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
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7、如何评价华盛顿?
①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
②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③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8、如何评价林肯?
①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
②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民族的统一;
③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c2919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a.png)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是指自1868年起,以明治天皇为中心,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运动。
这一时期的重大变革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日本的国家面貌,还对日本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明治维新将日本由封建制度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君主立宪制度。
明治政府以天皇为象征,确立了国家的统一和权威。
通过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建立了现代政府机构,如内阁、议会和各部委,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种政治体制为日本后来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影响明治维新为日本的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
他们鼓励民间创业,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建设了铁路、港口和电信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工商业,推动了农业现代化。
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为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
三、军事影响明治维新为日本建设强大的现代军队提供了契机。
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计划,明治政府进行了军事现代化改革。
他们通过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军事科学、聘请外国顾问和引进火器等手段,迅速提升了日本的军事实力。
明治政府还颁布了一部新的征兵法,实施普遍兵役,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军事训练机构。
这些举措使得日本在不久后的战争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日本的国家地位。
四、社会影响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平等法、户口法和土地制度改革,大大提升了个人的社会地位。
明治政府还推动了教育改革,普及了基础教育,并引进了西方的教育体系和知识。
这使得人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日本后来的现代化积累了人力资源。
总结综上所述,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政治上,它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立宪制度;在经济上,它推动了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在军事上,它为日本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它废除了封建制度,提高了人民的社会地位。
这些影响和变革使得日本逐渐崛起为世界的经济和军事强国,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治维新原因及影响
![明治维新原因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898a2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8.png)
明治维新原因及影响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天皇继位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将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现代国家的一次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主要有以下原因和影响:原因:1. 外部压力: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遭受挫折,日本面临着外部威胁。
为了保卫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发展,明治维新成为必要之举。
2. 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明治维新时期,西方的现代思想进入日本,包括民主、宪政、民权、科学技术等思想的传播,激发了日本人民对变革的渴望。
3. 内部动乱:日本幕府时期,封建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以及外来贵族和地方统治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国家动荡,经济衰退,社会不稳定。
这些问题迫使日本寻求一种改革的解决方案。
影响:1. 中央集权: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较为集中的国家政权,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这使得国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改革和现代化。
2. 社会变革:明治维新结束了封建等级制度,改革了土地制度,废除了武士社会的特权,使得社会地位与能力的联系逐渐增强。
这种社会变革为人才的选拔和流动提供了机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3. 改革开放: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广泛的对外开放,引进西方的技术和文化,吸收西方的经验和模式,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日本快速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并逐渐发展成为亚洲的强国。
4. 经济发展:明治维新后,日本进行了经济改革,包括推行现代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这些改革推动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日本崛起为亚洲的强国奠定了基础。
日本明治维新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日本明治维新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eac2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c.png)
日本明治维新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9 世纪中叶,日本仍处于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之下,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内部,封建割据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生活困苦;武士阶层地位下降,对幕府统治不满。
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商品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兴地主和商人对政治权力的渴望日益增强。
外部,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叩开了日本的国门,强迫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此后,西方列强纷纷涌入,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有进行改革,才能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的富强。
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废除封建割据的藩国,设置府、县,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2、经济方面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推动工业化进程。
3、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的军队,积极扩充军备。
发展军事工业:提高军事装备水平。
4、文化方面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文化,改革教育制度,普及初等教育。
生活习俗西化:提倡穿西装、吃西餐等西方生活方式。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1、积极影响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为日本后来的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
2、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度。
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邻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四、相关例题例题 1:明治维新中,为日本近代化奠定基础的措施是()A 废藩置县B 殖产兴业C 文明开化D 实行征兵制答案:B解析: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推动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为日本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例题 2: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A 废藩置县B 殖产兴业C 文明开化D 实行征兵制答案:C解析: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文化,改革教育制度,普及初等教育,在社会生活方面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29张PPT)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ebf4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4.png)
明治维新时期人物评价
明治天皇是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他的角色定位是国家的最高领袖和改革者。
明治天皇在维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通过颁布一系列改革法令,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明治天皇还积极倡导学习西方文明,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各国,为日本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伊藤博文是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臣之一,他历任外务卿、内阁总理大臣等要职,对日本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890年,设立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标志着日本近代政治体制的确立。
议会设立
03
CHAPTER
明治维新后政治经济变革
天皇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拥有最高权力,但实际政治权力由内阁掌握。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日本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木户孝允
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和文人,他历任外务卿、内阁总理大臣等要职,对日本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汉诗人和书法家。
西乡隆盛
06
CHAPTER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01
02
04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明治维新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01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政府通过废除封建藩国,设立县制,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02
四民平等,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
明治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废除了封建时代的身份等级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1
2
3
明治政府通过与西方列强进行修约谈判,逐步收回了一些被割让的领土和主权,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明治维新的解释
![明治维新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87fb94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8.png)
明治维新的解释
嘿,你知道明治维新不?这可是日本历史上超级重要的一件大事儿啊!
就好比你一直走在一条老路上,突然有一天,你决定要换条道儿走,去探索新的可能。
明治维新就是日本做的这个大胆决定。
在那之前,日本啊,就像是一个有点陈旧的大机器,运转得不太灵
光了。
社会有各种问题,经济也不咋地。
然后呢,一些有眼光的人就
站出来说:“不行啊,咱得变变啦!”这就开始了明治维新。
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制度,就像你看到别人有个很棒的工具,你也想拿来试试一样。
日本开始大力发展工业,修铁路、造工厂,那
场面可热闹了。
教育也受到了极大重视,培养出了好多有才华的人。
你想想啊,如果日本没有进行明治维新,那会咋样呢?可能就一直
原地踏步,被其他国家甩在后面啦!这就好像你一直守着旧手机,不
去尝试新的智能科技,那不是亏大了嘛!
明治维新让日本一下子变得强大起来,在世界舞台上也有了自己的
一席之地。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你看看后来日本的发展就知道啦。
所以啊,明治维新真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像你人
生中那个让你改变方向、变得更好的决定一样重要!它让日本走上了
一条新的道路,开启了新的篇章。
我的观点就是: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极其深远,是日本能够快速发展并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日本明治维新的变革与现代化
![日本明治维新的变革与现代化](https://img.taocdn.com/s3/m/f257ae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f.png)
日本明治维新的变革与现代化日本明治维新是指从1868年开始,日本废除幕府,由封建社会转向现代化的一系列变革。
这一时期,日本国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讨论日本明治维新带来的变革与现代化。
一、政治变革在政治方面,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封建主义的幕府,开始建立现代化的中央集权制度。
新政府设置了君主内阁制度,明治天皇成为名义上的日本国家元首。
此外,新政府还通过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颁布了《五箇条御誓文》,宣布实行宪政体制,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开始推行民主政治。
这些政治变革的实施,为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变革明治维新也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对国际贸易几乎没有任何交流。
而明治维新后,新政府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并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发展,加强对外贸易。
此外,日本还大规模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
这些经济变革的实施,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成为亚洲的经济强国。
三、社会变革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封建社会时期,日本社会是严重等级分明的,人们的地位和权力受到限制。
而明治维新后,新政府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平等主义。
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社会阶层的壁垒逐渐消失。
此外,新政府还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普及了教育,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和觉醒程度。
这些社会变革的实施,使日本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进步。
四、文化变革明治维新对日本的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文化主要是以封建思想和传统价值观为主导。
而明治维新后,新政府积极吸收和接纳西方文化,试图打破传统的束缚。
他们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推动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这种文化变革不仅表现在艺术、文学等方面,还包括对生活方式和社交习俗的改变。
明治维新知识点
![明治维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fea19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d.png)
明治维新知识点明治维新是 19 世纪后半叶日本发生的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运动。
它不仅使日本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治维新发生的背景十分复杂。
在 19 世纪中叶,日本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内部,封建幕府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缓慢。
外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
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叩开了日本的国门,史称“黑船事件”。
这一事件让日本深刻认识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也激发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感。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涵盖了多个方面。
在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过去的藩国制度被废除,全国划分为府县,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这一举措消除了封建割据,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经济方面,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政府大力扶持近代工业的发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了一批近代工厂。
同时,鼓励私人兴办企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教育上,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大量兴办学校,培养了大批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日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的军队。
按照西方模式训练军队,购置先进武器装备,使日本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穿西服、吃西餐、住洋楼等逐渐成为时尚。
明治维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日本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经济实力大幅增长,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高。
然而,明治维新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度依然存在,军国主义思想逐渐滋生。
这也为后来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埋下了隐患。
明治维新对日本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日本来说,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富强之路。
明治维新的措施
![明治维新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0247a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7d.png)
明治维新的措施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场革命,也是日本重整国力,实现近代化的伟大运动。
明治维新的措施,主要是改革政治', 经济, 社会, 教育, 文化, 军事等领域,具体如下:一、政治改革措施:(1)政权由富士藩帝国向内阁制的民国政府转变。
最高权力中心由天皇转移到内阁,从而实现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2)通过1889年《宪法》的颁布,实行罗马式三权分立,当时实行代议制,通过选民投票来选举议会代表,从而实现立宪民主;(3)解除了武士阶层对日本政治的支配,放弃了外示的日本传统政体制度,并加强了国防和新军队的建设。
(1)大力发展国有和社会主义经济,加强国计民生,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2)银行业与金融业全面改革,向金融市场化发展;(3)加强财政管理,制定财政专案;(4)加强大企业以及农业和工业的发展;(5)促进外贸经济发展,向国际市场布局;(6)实行税制改革,建立重点工业税,实施税收改革,创造税收优惠政策;(7)建立国有企业开发的资本市场;(8)实行流动资本、商品、币值的完全自由化;(9)实行汇率自由化,完善汇率体系。
(1)建立现代社会统一制度,取消“武士制”;(2)发展新式户籍制度;(3)推行劳动法,保障劳动者权益;(4)建立教育体制,实施教育公平政策;(5)制定新的土地所有制度,解决集体土地的所有权问题;(6)鼓励发展保育医疗服务等社会事业。
(1)实行新统一的入学考试制度;(2)实行新型学制,第六级制;(3)实行统一语文体系,鼓励发展经济学;(4)建立第一代国立大学,实施国家校风政策;(5)实行学生社团组织制度;(6)实行学校官员的招考制度,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五、文化改革措施(1)建立官方新闻社,实施新闻畅通政策;(2)创新文学体裁和写作风格,创造新的文学流派;(3)广泛实施中外交流文化,引进新的思想和艺术;(4)实施外国语教育与外事汉语教育;(5)推动日本文化的建设,推动现代文化的发展;(6)实行文化保护政策,发展新兴文化。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明治维新产生了哪些影响?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明治维新产生了哪些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8125e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2.png)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明治维新产生了哪些影响?明治维新是指日本在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初,由于明治天皇的领导下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和现代化的努力。
其主要内容如下:1.政权转移:明治维新意味着权力从幕府转移到明治政府和天皇。
幕府体制被废除,大政务和实权完全掌握在明治天皇和新政府的手中。
2.中央集权:明治政府通过一系列法令和政策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原则,集中政府权力并推行现代化的国家建设。
地方统治集权化,各地土地和资源归中央政府所有。
3.教育改革:明治政府实施了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建立了全面的教育系统,包括义务教育、学校制度和课程改革。
这促进了国家人才储备的培养和现代知识的传播。
4.军事现代化:为了加强国家的安全防卫能力,明治政府进行了军事现代化。
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组织,建立了现代化的陆军和海军。
5.经济现代化:明治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和现代化政策,包括土地改革、农业改良、工业发展和财政改革。
他们鼓励外国投资和技术合作,推动了工商业的兴起和现代经济的发展。
明治维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国家现代化: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重大变革。
日本由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工业和技术强国。
2.西化运动:明治维新引进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技术和制度,加速了日本的西化进程。
这对日本社会的政治、法律、教育、经济、军事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帝国主义的兴起:明治维新巩固了日本的统一,并通过军事和经济实力增强了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它为日本的帝国主义扩张奠定了基础,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导致了对周边地区的侵略。
4.亚洲现代化的激励:明治维新的成功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了鼓舞和启发,促进了亚洲其他国家的自主现代化和抵抗西方的努力。
综上所述,明治维新通过引进西方文化和现代化的改革,将日本从封闭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影响深远且广泛。
它奠定了现代日本的基础,并对亚洲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治维新:19世纪下半期,推动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改革运动。
一、幕府统治的表现1、森严的等级制度(幕藩体制)2、重农抑商的经济3、闭关锁国的外交结论1 :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2、重农抑商土地归将军、藩主所有,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经营手工工厂的富裕农民和商人。
由于幕府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资本主义因素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论2:幕府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闭关锁国在对外政策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只允许荷兰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指定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易。
结论3:幕府的闭关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二、幕府统治的危机(内忧外患)1、幕府的腐朽统治(见一)2、封建领主经济瓦解,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3、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贫困,反抗不断;中下级武士的不满)4、列强侵略(民族危机)2、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日本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的根本原因?2)哪些资本比较发达?3)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的?4)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明治维新物质基础)⑴幕府末期,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形成以大阪、江户、京都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
⑵拥有雄厚资财的大商业高利贷者,成为新兴的社会阶层。
⑶由农民分化出来的农村商人,组织起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
⑷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①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大名等对现状不满;②社会阶级分化——出现资本家性质的新兴阶层、农民贫困破产;③武士地位恶化——由封建社会支柱变为反幕府重要力量。
3: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⑴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⑵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
⑶大名挑战幕府权威:萨摩、长州等大名,加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争取在幕府政权中更多的话语权。
⑷天皇力图恢复统治权: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也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统治地位。
4、黑船事件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1)、“黑船事件”:1853年(2)、1854年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取得哪些侵略权益?)【重难点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使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
①政治上:国家主权受损害,内政遭干涉,民族危机加深。
(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②经济上:A.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下级武士在内的人民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困难。
B.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③阶级上: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④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三、倒幕运动1867——18681、背景:内忧外患(开国和攘夷之争)3、经过1867年“王政复古”初步胜利;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重难点分析】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方法点拨:决定战争的胜负的因素:人心所向、实力对比、斗争策略等。
(1)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
(2)更多的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一些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战。
(3)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
(4)打着天皇旗号4、历史意义倒幕派掌握实权,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和成功奠定前提。
根本原因: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前提——倒幕运动(一)改革的目的: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具体来说是:政治: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外:摆脱民族危机。
施政纲领——《五条誓文》(明治新政府建立后,颁布了《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表示改革的决心。
)思维拓展:如何评价“和魂洋才”的?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和魂指大和民族的精神,洋才指西方的科技(实际上指社会的各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
目的是鼓励国民学习西方文化,同时要求国民保留日本传统文化。
(二)、基本内容2、经济领域: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资本积累)殖产兴业(概念:引进西方技术,运用国家力量发展资本主义)日本资本主义薄弱(原因)=官营企业、铁路-模范工厂-劝业政策=处理官营企业和大力扶持,保护私人资义(优惠转让大资本家)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显著特点?国家创办示范工厂带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什么采取殖产兴业政策?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有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3、军事(富国强兵)实行义务兵役制,强化武士道(侵略扩张);培养军事人才,设立军事院校;改革军事机构;扶植军事工业;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目的: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对外侵略扩张)“皇军”的称谓反映了日本军事近代化进程中什么特点?特点:①接受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②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问题探究】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启示:⑴重视国民素质教育;⑵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广泛发动社会办学;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和利用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三)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力量对比: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政策措施、改革者素质: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国际环境: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如果你是中国国家政策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请你就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来谈谈我们中国现代化建设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1、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和深化改革2、重视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3、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借鉴学习4、科学发展、和平发展)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一是资产阶级革命;二是民族解放运动;三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四是民族统一运动。
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各个国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不同,从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排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因此,近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既具有明显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多样性。
归纳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日、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
(课标: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①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③俄国和日本: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④德意志和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过程⒈经济上: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在政府的保护下,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⒉政治上:明治政府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⒊对外关系上: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1、工业化高潮的出现A、时间:19世纪80年代。
B、行业: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迅速发展。
C、特点:2、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迅速发展3、垄断组织产生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A、垄断的特点: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垄断组织较早地产生B、主要垄断组织: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操纵着国家经济命脉。
经济发展的障碍: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面积小,更多依靠政府,更多依靠军事手段帝国主义特征: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二)政治:君主立宪政体(1889年宪法)1889年宪法制订的背景:(1)明治政府在推翻旧有体制后,开始仿效西方近代政治制度,决心仿照德国制定宪法,在日本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2)中小资产阶级掀起“自由民权”运动,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来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3)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4)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颁布方式:天皇“御赐”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者,享有广泛的统治权;国民:“臣民”,有一些基本权利(受限制)贵族院: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众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无独立的立法权内阁、军部对天皇负责评价:(1)1889年宪法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同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2)在法律上,宪法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三)对外(军事):踏上军国主义道路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过程:1909年召开修改不平等条约会议1910年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同时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上的平等。
明治维新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2、日本为什么会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2)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3、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朝、中)1)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2)中日甲午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3)1904年,日俄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四)明治维新的评价1、性质: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2、积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亚洲强国;摆脱了民族危机3、局限: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军国主义——侵略扩张2、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摆脱了民族危机,崛起为东方强国。
体现在:①经济: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②政治:1889年,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④对外:侵略扩张。
比较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思考的角度:不同点:(1)原因;(2)内容;(3)领导力量;相同点:①时代相同; ②性质相同; ③结果相同; ④目的相同; 异:①直接原因不同:俄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统治危机。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幕府统治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