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总复习(教案1)

合集下载

精品2019高中化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精品2019高中化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后完成

请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探究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积极的展现自己的成果

1.有机物的概念
2.同分异构
3.烷烃,烯 烃,苯的性质
学生认真听并做笔记
针对本 节课 的内容,老师进行及时的归纳,让知 识更加的系统化。

学生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检测新知”
学生独立完成
检测当堂课的听课情况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备注)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必修2中的有机化学部分
学生先完成回顾旧知,之后认真听讲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老师巡查指导,并点评
学生阅读课本后,填写导学案中的“基础感知”。然后请同学起立回答,回答完,老师进行 点评
通过预习,让学生充分的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探究新知”
对于不太明白的地方 ,小组讨论来解决
有机化学(1)
课程标准描述
了解有机物的概念,区别同系物,同分异构。会书写并判断简单物质的同分异构,掌握烷烃,烯烃,苯,乙醇,乙酸,酯类的简单物理化学性质
考 试大纲描述
了解有机物的概念,区别同系物,同分异构。会书写 并判断简单物质的同分异构,掌握烷烃,烯烃,苯,乙 醇,乙酸,酯类的简单物理化学性质
教材内容分析
了解 有机物的概念,区别同系物,同分异构。会书写并判断简单物质的同分异构,掌握烷烃,烯烃,苯,乙醇,乙酸,酯类的简单物理化学性质
学生分
掌握同分异构现象,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重点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各类物质 的化学性质
难点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教案1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教案1

化学必修 2 第三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2 )结合本章具体案例乙醇糖谈如何应用前面所讲的理论知识和观点,进行教学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

本讲重点落实对“五线谱” 框图的再认识及其应用,问题设计,学生调研以及教案的规范书写。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提问问题提出的意义:通过问题的提出,学习被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被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问题,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提问的作用:它能促进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很感兴趣,他们将成为更加主动,自主学习者;学生可以看到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和所处世界的联系等等。

针对学生认知障碍点和关键点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类型的多样化,将学生学的内容与教的问题相统一,发挥问题的多种教育功能。

1 、化学必修2 乙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催化氧化、与金属钠的反应)并初步学会相关的实验技能,知道乙醇的组成。

[ 过程与方法]通过乙醇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学习其组成和主要性质:通过乙醇在干洗剂中的作用及模拟实验探究,学习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乙醇在人体内的变化及模拟实验探究、角色扮演活动学习乙醇的催化氧化;通过乙醇钠的用途、合成简介学习乙醇与钠的反应。

乙醇用途的学习在明线贯穿课堂学习的始终,性质的学习在暗线,结构的学习做补充。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乙醇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关注与乙醇有关的能源、健康等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乙醇的主要用途和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与金属钠的反应。

3 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设计4 板书设计第三节(生活中的两种有机物)( 1 )乙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合化学方程式)用途5.课后反思与体会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高二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第三章复习课-1教案

高二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第三章复习课-1教案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三章复习课
学科
化学
学段:高中
年级
高二
教材
书名:有机化学基础出版社:人教社出版日期:2007年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必备知识多角度认识有机反应。
2.通过完成三个基本任务形成“陌生中找熟悉”的基本方法。
3.通过解综合有机推断.有机反应的各认识角度及联系。
2.解综合有机推断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解综合有机推断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环节1
多角度认识有机反应
【任务1】从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结】有机反应的认识角度
【知识梳理】
1从物质类别的角度
2从反应类型的角度
3.从反应试剂及反应条件的角度
4.从某些特征实验现象的角度
5.从定量的角度
【任务2】将下列合成路线补充完整,分析每步的反应类型。
【小结】有机反应的认识和应用
必备知识梳理
环节2
陌生中找熟悉
【任务3】根据下列“陌生”物质的结构简式,分析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任务4】结合“陌生”分子式推导下列合成路线中各物质的结构简式,分析每步的反应类型。
【任务5】根据“陌生”反应的信息,推导流程图中未知物B的结构简式。
【小结】
1.从陌生物质的结构简式中找到熟悉的官能团
2.从陌生分子式的变化中找到熟悉的反应类型
3.从陌生反应中找到熟悉的断键、成键方式

高一化学归纳整理教案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化学归纳整理教案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新人教版必修2)

有机化合物(一)一.[基础知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其分类如下:- 烷烃烯烃- 烃(只由C 、H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炔烃- 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卤代烃醇类- 烃的衍生物(烃中的H 原子被某些原子- 酚类或原子团所取代) 醛类 - 酸类 - 酯类- 单糖C 6H 12O 6- 糖类- 二糖C 12H 22O 11- 多糖(C 6H 10O 5)n- 油脂—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蛋白质二.[学习指导]1.我们学了哪些官能团?它们有什么重要作用?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特殊性质的原子和原子团,在有机反应中往往发生变化。

(1)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烯烃: C=C ①加成(X 2,HX ,H 2,H 2O ) ②加聚③使KMnO 2(H +)褪色炔烃:-C ≡C- ①加成②使KMnO 4(H +)褪色卤代烃:-X ①水解水−−→−NaOH 醇 ②消去醇−−→−NaOH 烯烃 醇:-OH ①中性,但与Na 反应 ②氧化∆−−−→−2,OCu 醛,酮 ③消去−−→−分子内烯烃 ④取代 −−→−分子间醚⑤酯化去H −→−HX 卤代烃(可逆)酚:-OH ①极弱酸性,与Na 、NaOH 反应②取代−−−→−32,HNOX 邻,对位取代 ③显色反应−−→−3FeCl 紫 ④缩聚−−→−甲醛酚醛树脂 ⑤酯化(与酸酐或酰卤)O醛:-C-H ①加成−−→−还原醇 ②氧化22)(,OH Cu O 新制银氨溶液−−−−→−酸 O有机化合物酸:-C-OH ①酸性 ②酯化反应去-OHO其它还有-C-羰基;-NO 2硝基;-SO 3H 磺酸基等。

(2)官能团的相互影响:①三类羟基性质不同氢原子活泼性 显性 Na NaOH Na 2CO 3 NaHCO 3 酯化醇-OH 逐渐 中性 √ × × × 去-H 酚-OH 增强 极弱酸性 √(指液态) √ √ × 去-H酸-OH 弱酸性 √ √√ √ 去-OH② C=C 与-OH 的相互影响:OC=C 不稳定→-C-C-H 醛OH③-OH 之间的相互影响OHC 不稳定→ C=O 酮OH④不同基团对 C=O 的影响OR-C-H C=O 能与H 2加成,得醇OR-C-ROR-C-OH C=O 难与H 2加成OR-C-OR⑤甲基,-OH 对苯环的影响,易取代,三位取代: 例 ∆−−−−→−423,SOH HNO 浓 -NO 2 -CH 3423SO H HNO −−→−浓O 2N- -CH 3 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例苯,烷烃不能使KMnO 4(H +)褪色,而 -CH 3可以。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学章复习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学章复习 课件(共14张PPT)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归纳与整理
三、重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有机物 分子结构特点 主要化学性质 主要用途 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乙烯分子里的碳碳双键的键长是乙烷分
子里碳碳单键键长的二分之一
B.乙烯分子里的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
子里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
11 、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是一无所获。 17 、成功者失败之后永不气馁,能够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然后运用它,使成功再次向他招手。 11 、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肯定,而不在于长久满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 18 、金矿的山上还有着其他花朵,除了具备发现的眼睛外,还需要有着肯流汗的心。成功提示:金子常常就埋在身旁的泥土里,勤奋是最好 的点金指。
蛋 白 质
C、H、O、 N、S、P等
代表物
酶、肌肉、 毛发等
代表物分子
氨基酸连接成的 高分子
某些蛋白质能发生颜色反应 人体从食物蛋白质中获得氨基酸,再在体
内合成蛋白质的同时,体内的各种组织蛋白 质也在不断分解,最后主要生成尿素,排出 体外。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 催化剂,其催化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
13 、时间是宝贵的,抓住了时间就抓住了成功。 11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5 、机遇是难求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把握好现有的机会,努力进取,那么你将会得到不菲的收获。 14 、人生没有不可逾越的天堑,只要一步步走过去,前方就是幸福的彼岸。 3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是愚者。 2 、有时费尽唇舌,争执一个不易化解的问题,还不如来一个简单的行动容易。这样的话,你就能化解敌人的攻势于无形。 15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6 、成功之本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人生态度和才能资质。除了这些还要具有高远的志向和实现目标的专心致志的毅力。特别是专注于一的 精神,更有利于助人成功。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 学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  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学案一、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

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2、烃仅含和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二、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甲烷的性质(1)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结构:(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3)化学性质①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与强酸、强碱,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氧化反应(燃烧)化学方程式:(淡蓝色火焰,无黑烟)③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取代一个H原子,消耗分子Cl2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产物中为无色气体,为无色油状液体。

2、取代反应这种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3、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也称为烷烃,通式为。

4、烷烃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②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点燃,光照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燃烧通式为:5、烷烃的命名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

碳原子的数目为1-10,用依次代表碳原子数;11起用汉字数字表示。

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如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6三、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乙烯(1)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3)化学性质①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可以用来区分乙烯和甲烷。

②燃烧化学方程式:(火焰明亮,有黑烟)③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用来区分乙烯和甲烷,也可用溴水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1、2节复习课教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1、2节复习课教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复习甲烷、乙烯、苯的结构特点,进而通过结构特征复习其相关性质。

主要通过烃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引出几类烃,并复习其结构特征,从而对比复习甲烷、乙烯、苯的性质。

通过烃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引入几种烃的结构和性质复习,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思想,同时对结构的分析对比,突出了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维,较好的培养了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练习反馈,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接力回答问题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复习课一贯的“炒旧饭”而引起的枯燥乏味,同时通过书写方程式,巩固了学生的基础。

并进行开放性问题讨论,较好的发散了学生思维,有宜于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一(精品).doc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一(精品).doc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一(精品).doc【志鸿优秀教案】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从容说课本节要复习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可以说是有机物的母体。

在复习时要充分认识到甲烷的结构、性质,对以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学习的指导作用。

帮助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包括甲烷的一些性质入手,了解甲烷的存在、用途,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复习时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基本的学习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有机物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培养“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想时,可以借鉴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

在第一章中,学生已经知道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在有机化学中,有机物分子结构,也决定着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这样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同时也体现了无机、有机存在一定联系的观点,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结构式的重要作用。

复习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归纳、比较,学会从甲烷的性质合理地推断出烷烃的性质,即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对甲烷、烷烃的学习,探究出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要特别让学生认识到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的重要性,理解“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的深刻含义。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打破了原来老教材的编排体系,从存在入手,重点介绍乙烯、苯的结构知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为掌握了乙烯的性质,就等于掌握了不饱和烃的性质,掌握了苯的性质,就对芳香族化合物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复习时,要紧密结合教材,按教材的编排顺序:存在→用途→性质,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乙烯、苯的性质。

充分利用教材的“科学探究”“学与问”等栏目,归纳出乙烯、苯的特征反应,从而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类比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化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请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探究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积极的展现自己的成果

1.有机物的概念
2.同分异构
3.烷烃,烯 烃,苯的性质
学认真听并做笔记
针对本 节课 的内容,老师进行及时的归纳,让知 识更加的系统化。

学生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检测新知”
学生独立完成
检测当堂课的听课情况
教学反思
教材内容分析
了解 有机物的概念,区别同系物,同分异构。会书写并判断简单物质的同分异构,掌握烷烃,烯烃,苯,乙醇,乙酸,酯类的简单物理化学性质
学生分析
本部分平常接触的较少,学生比较陌生
学习目标
掌握同分异构现象,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重点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各类物质 的化学性质
难点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备注)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必修2中的有机化学部分
学生先完成回顾旧知,之后认真听讲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老师巡查指导,并点评
学生阅读课本后,填写导学案中的“基础感知”。然后请同学起立回答,回答完,老师进行 点评
通过预习,让学生充分的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探究新知”
对于不太明白的地方 ,小组讨论来解决
教学后完成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有机化学(1)
课程标准描述
了解有机物的概念,区别同系物,同分异构。会书写并判断简单物质的同分异构,掌握烷烃,烯烃,苯,乙醇,乙酸,酯类的简单物理化学性质
考 试大纲描述
了解有机物的概念,区别同系物,同分异构。会书写 并判断简单物质的同分异构,掌握烷烃,烯烃,苯,乙 醇,乙酸,酯类的简单物理化学性质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 第三章第1节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 第三章第1节

高考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本节教材分析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3)了解烷烃组成、结构,类推烷烃的主要性质;(4)知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能够根据结构式或结构简式进行简单判断。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型制作、实验探究、观察、交流讨论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和形成有机化学的学习思想。

(2)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通过甲烷取代反应的探究,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体会有机物跟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形成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体会有机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的重要研究价值。

(2)通过能源危机及可燃冰开发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建立甲烷的立体结构模型,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甲烷的初步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联系初中化学内容,做好初高中相似内容的衔接。

(2)充分利用身边素材,让学生自己制作甲烷的分子模型(如木棍、小球、橡皮泥等),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角度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

(3)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一是区分好甲烷在必修2和选修5两个模块教学要求的差异,不要将甲烷的教学拓展到选修5模块内容;二是烷烃的教学只要求初步知识,不要延伸到化学性质等层面。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从今天起,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衣、食、住、行、医疗、能源、材料、科学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等各领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提纲)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提纲)编制人:薛晓燕一、烃1、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烃的分类:饱和烃→烷烃(如:)脂肪烃(链状)/烃不饱和烃→烯烃(如:)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甲烷、乙烷、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7、比较同类烃的沸点:、①一看: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②二看:碳原子数相同,支链多沸点低。

常温下,碳原子数1-4的烃都为气体。

8、烃燃烧通式:烷烃燃烧通式:二、烃的衍生物<2,总结有机反应的类型(1)取代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卤代反应硝化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2)加成反应定义:有机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特点: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反应:有机物的燃烧,及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三、基本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人们习惯称糖类、[练习]1.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品种最多的是()A.过渡元素的化合物B.第二主族元素的化合物C.第三主族元素的化合物D.第四主族元素的化合物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烃的是()4.下列物质不属于饱和链烃的是()5.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6.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A.沼气B.煤气C.天然气D.坑道气7.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乙烯产量B.丙烯产量C.汽油产量D.丁二烯产量8.不可以用于区别乙烯和乙烷的气体是()A.苯B.溴水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9.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反应得到的产物是()①CH3Cl ②CH2Cl2③CHCl3④CCl4&A.只有①B.只有②C. ①和②的混合物D. ①②③④的混合物10.聚乙烯是由乙烯(CH2=CH2)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化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化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要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1、本单元结构关系烃(甲烷、乙烯、苯)→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教材基本采用了从生活实际或者探究实验入手,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再上升到从结构的角度去深化认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2、知识点及要求了解甲烷、乙烯、苯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了解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重点认识典型的化学反应(取代、加成)的他点。

通过对典型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认识,体会分子结构的特点对性质的影响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加深认识一些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对集中典型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感受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学会研究有机物的思维方式和思路,形成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从新教材的篇幅内容上看,精简了以下内容烷烃的命名烯烃的性质。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乙炔的性质。

乙醇的消去反应、苯酚的性质。

乙醛和甲醛的性质。

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对蔗糖、麦芽糖和油脂的结构要求降低了要求。

对淀粉、纤维素、油脂的水解降低了要求。

对高分子合成材料只做了简单的介绍。

增加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专题介绍四、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重点:(第一课时)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第二课时)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一)从容说课本节要复习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可以说是有机物的母体。

在复习时要充分认识到甲烷的结构、性质,对以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学习的指导作用。

帮助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包括甲烷的一些性质入手,了解甲烷的存在、用途,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复习时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基本的学习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有机物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培养“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想时,可以借鉴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

在第一章中,学生已经知道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在有机化学中,有机物分子结构,也决定着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这样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同时也体现了无机、有机存在一定联系的观点,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结构式的重要作用。

复习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归纳、比较,学会从甲烷的性质合理地推断出烷烃的性质,即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对甲烷、烷烃的学习,探究出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要特别让学生认识到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的重要性,理解“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的深刻含义。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打破了原来老教材的编排体系,从存在入手,重点介绍乙烯、苯的结构知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为掌握了乙烯的性质,就等于掌握了不饱和烃的性质,掌握了苯的性质,就对芳香族化合物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复习时,要紧密结合教材,按教材的编排顺序:存在→用途→性质,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乙烯、苯的性质。

充分利用教材的“科学探究”“学与问”等栏目,归纳出乙烯、苯的特征反应,从而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类比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复习,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烯烃、乙烯、苯的结构特征,初步掌握有机化学学习的规律、方法。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2.掌握甲烷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3.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掌握乙烯、苯的结构及性质。

4.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自主复习,引导学生归纳甲烷、烷烃、乙烯、苯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2.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进一步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应用。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

要点提示教学重点:甲烷、乙烯、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同分异构体。

教具准备:甲烷、乙烷、乙烯、苯的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直馏汽油、裂化汽油、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四氯化碳溶液。

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这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节、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我们对有机化学复习的第一节课。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此,对学过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总结,是我们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本节课我们如何进行复习呢?我想先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生1]有机化学我们第一次接触,感觉到不好把握。

生2]我想,有机化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与无机化学也该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应用归纳法、比较法、抓住重要用途等。

生3]要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的特点,比如记住并理解新概念: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同分异构体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各有千秋。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的地方。

在前面无机化学常用的一些方法也可以迁移到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来。

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四组,通过讨论,提出复习方案,找出重、难点,然后请一位同学代表发言。

第一组:甲烷第二组:烷烃第三组:乙烯第四组:苯同学们分组讨论,各自归纳、总结。

教师巡视,并不时给以指导。

师]下面就请各组代表同学发言。

推进新课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归纳的内容]第一组:甲烷生1]我们这一组是这样归纳的师]第一组同学的复习方案出来了,下面再请其他组同学加以点评并加以补充、完善。

生1]我认为,整体框架较好,包括了甲烷的主要性质。

生2]我认为,首先要把用途、存在写上。

另外,大括号中的小标题有点多,易使人看不清主次,有点乱。

生3]归纳时,还可以补充上资料卡片的知识,提一些注意事项或特殊问题。

师]几位同学的发言很好,从形式到内容,体现了很好的归纳能力。

板书:(投影)知识拓展]Cl2与甲烷的几种取代产物(有机物)中,哪些属于极性分子,哪些属于非极性分子?【例1】1 mol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四种取代产物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1 mol B.2 molC.2.5 mol D.4 mol师]请同学们先分析,然后求解。

生1]选A。

因为,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1∶1,1 mol 甲烷与氯气反应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也为1 mol。

生2]应选D。

因为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产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四种取代产物物质的量相等,所以,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

生3]我认为应该选C。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产物:CH3Cl、CH2Cl2、CHCl3、CCl4。

因为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C元素守恒,每种产物的物质的量应该为0.25 mol。

又根据Cl元素守恒,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物质中的Cl元素都来自于Cl2,又由取代反应的特点可以知道,n(Cl2)=n(Cl)=0. 25 mol×1+0.25 mol×2+0.25 mol×3+0.25 mol×4=2.5 mol。

所以,选C。

师]同学们看一看,谁解析的有理?生]最后一个正确!教师精讲]对于取代反应,上去一个Cl,同时又下来一个Cl到HCl分子中去,因此,n(Cl2)=n(Cl),而不是n(Cl)=2n(Cl2),请大家记住这个特点。

答案:C师]请第二组同学发言板书:(投影)二、烷烃师]请同学们对此方案进行补充完善。

生1]我感觉到对教材中表3-1还要认真研究一下,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比如状态、熔、沸点、相对密度等。

生2]还有同系物概念也要包含进去。

生3]“通式”就是烷烃通用的,表示其分子组成的式子,也要归纳进去。

师](小结)很好,烷烃是结构、性质与甲烷相似的一类烃的总称。

我们要抓住其规律性的变化,找出其性质与甲烷相似的根本原因:C—C单键,结构相似。

实物投影:修订后的方案]思考:1.同分异构体与同素异形体有什么区别?2.乙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几种?(指有机物,下同)3.乙烷的二氯取代产物又有几种?4.乙烷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几个?师]展示甲烷、乙烷的球棍模型,请一学生上台根据模型讲解。

【例2】下列各组物质中,(1)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5)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O2和O3②3617Cl和3717Cl③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④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2CH(CH3)CH2CH3生1](1)②(2)①生2](3)④⑤生3](4)③⑥生4](5)④⑥师]哪个正确,哪个错误呢?生5](1)(2)(5)的答案是正确的,(3)(4)的答案是错误的。

④⑥是同种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

师]本题主要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几个重要概念的辨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几种概念的含义,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系物是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同素异形体是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一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答案:(1)②(2)①(3)⑤(4)③(5)④⑥师]请第三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板书:(投影)师]请同学们继续讨论、完善补充。

生1]加成反应是乙烯(烯烃)的特征反应,可以把特征再说详细些。

生2]还要注意从定性解析到定量计算,即1 mol C===C与足量H2、Br2加成的物质的量的比都是1∶1。

师](小结)乙烯是烯烃的代表,其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

知识拓展]1.烷烃的通式2.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例3】把m mol的乙烯跟n mol H2混合于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并生成p mol C2H6,若将所得的混合气体燃烧,并全部生成CO2和H2O,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为(单位:mo1)()A.3m+n B.3m+n/2C.3m+3p+n/2D.3m+n/2 -2p生1]选C。

因为m mol的乙烯完全燃烧,消耗3m mol O2,n mol H2完全燃烧,消耗n/2 mol O2,p mol C2H6完全燃烧,消耗3p mol O2。

所以,选C。

生2]我认为应该选D。

应该去掉C2H6完全燃烧消耗的3p mol O2。

师]乙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直接根据乙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即可。

答案:B师]下面请第四组同学说说你们的讨论结果。

板书:(投影)四、苯有机物分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反应特征主要用途独特的键介于单键、双键之间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能取代性质。

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认真加以体会。

活动探究]在苯与HNO3的反应中,为什么要采取50~60 ℃的温度?要使温度维持在此范围内,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实物投影:几种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比较]表(一)有机物存在与用途结构化学性质特征反应甲烷乙烯苯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第一、二两节内容,要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条主线掌握其特征反应,并能熟练应用。

布置作业1.已知某混合气体的体积百分组成为:80.0% CH4,15%C2H4和5.00%C2H6,请计算0.500 mol该混合气体的质量和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L-1)。

(答案:9.25 g、0.826 g·L-1)板书设计第三章复习课二、烷烃四、苯有机物分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反应特征主要用途独特的键介于单键、双键之间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能取代现象结论苯与溴水混合苯与液溴混合苯与溴水混合加铁粉苯与液溴混合加铁粉直馏汽油裂化汽油Br2—CCl4溶液现象结论1.下列取代基或微粒中,碳原子...不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一氯甲烷(CH3Cl)B.碳正离子(CH+3)C.碳负离子(CH-3)D.二氧化碳(CO2)2.实验室制硝基苯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A.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硝酸B.先加入苯,再加浓硝酸,最后滴入浓硫酸C.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苯,最后加入浓硫酸D.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浓硫酸,最后滴入苯3.制冷剂氟氯烃的泄漏会破坏臭氧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