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讲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011气压带与风带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011气压带与风带

考 向 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 7.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 解析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稀少,B正确。
典型例题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 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
“地球自转使其偏”
北纬30度
赤道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30°N
60°N
90°N
















并不是所有的高压都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的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30°N
60°N
90°N

































90°N 极地高气压带
• 5.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变式图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如 下所示(箭头表示风带):
“地球公转使其移”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40˚ 30˚ 30˚ 40˚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课时练习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课时练习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课时练习题以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散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该月份( )A.甲地盛行西南风B.甲地盛行西南风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枯燥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答案 1.C 2.C读〝印度洋季风表示图〞,回答3~4题。

3.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A.暖湿B.冷湿C.热干D.冷干4.与盛行风①构成缘由有关的是(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时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倾向力答案 3.A 4.B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表示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西南地域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时节D.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6.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平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域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域夏季多雨答案 5.A 6.B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散布图〞,回答7~8题。

7.形成该区域沙尘分散的主要要素是( )A.副热带高压B.信风C.西风D.季风8.当沙尘分散如甲所示时,最能够的时间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7.B 8.C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

以下图表示东亚1960~2021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时段东亚地域( )A.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均继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清楚的年际变化D.夏季风逐年增强10.依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状况是( )A.两个年份南部皆旱B.两个年份南部皆涝C.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D.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答案9.C 10.C地球上中纬度地域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

福建省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7 气压带和风带

福建省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7 气压带和风带

福建省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7 气压带和风带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46分)1. (6分)冬季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A .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 . 印度低压C . 阿留申低压D . 冰岛低压2. (4分) (2013高一上·东台期末) 读图“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1)此时可能是()A . 1月1日B . 2月1日C . 7月1日D . 12月1日(2)此季节甲地()A . 受副极地高气压带控制B . 河流进入枯水期C . 气候高温多雨D . 昼短夜长3. (4分) 2011年度作为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最高荣誉奖项——“郑和奖”的颁奖盛典计划将于12月8日在北京举办。

郑和举世闻名的精神,已经不单纯属于中华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薪火相传的共同精神财富。

读图,回答问题:图1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利用盛行风在甲、丙、丁三地之间往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夏季,利用偏北风,从甲地经丙地到达丁地B . 冬季,利用偏北风,从甲地经乙、丙地直达丁地C . 夏季,利用偏南风,从丁地经丙地返回甲地D . 冬季,利用偏南风,从甲地经丙地到达丁地4. (6分) (2016·苏州模拟) 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战机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坠毁。

图1为局部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造成该地区1月份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A . 地形B . 西风带C . 洋流D . 人类活动5.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末) 若下图有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 a、b、c、dB . b、d、c、aC . a、c、b、dD . d、c、b、a(2)b与d之间是()。

A . 副热带高气压带B . 副极地低气压带C . 干冷的气流D . 西风带6. (6分) (2020高一下·如皋期末)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气压带风带——一轮复习

气压带风带——一轮复习

气压带风带——一轮复习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一)示意图:(二)气压带成因: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热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

(三)移动规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四)对气候的影响:针对性练习1: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3.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B.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C.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D.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答案:1.C 2.C 3.D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可知M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同时M气压带北侧是东南风,应该是东南信风带,即为南半球,故选C。

第2题,①是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是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③是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④是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由北向南排序应是④③①②,故选C。

第3题,a是东南信风带,c是东北信风带,在其控制下炎热干燥,b、d是盛行西风带,在其控制下温和多雨,故选D。

针对性练习2: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圈”,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4-6题。

4.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 )A.M—赤道低气压带B.M—副热带高气压带C.P—副极地低气压带D.N—极地高气压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B.MN之间为东南风C.MN之间为西北风D.NP之间为东北风6.下列现象可以用来说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的是( )①30°~40°大陆西岸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②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③在相同的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④30°~40°大陆东岸形成季风环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4.B 5.C 6.B解析:第4题,M位于30°-40°之间,是副热带高气压带,N位于60°-70°之间,是副极地低气压带,P是极地高气压带,故选B。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气压带和风带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2019·福州模拟)如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南西部高温干燥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C(2019·天津五校联考)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2~3题。

图1 图22.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3.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2.A 3.B(2019·云南临沧一中月考)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是冬季存在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稳定的强大冷高压,一般选择气压场中1 025 hPa等压线作为其特征线。

下图为近几十年来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受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影响较小的是( )A.日本B.中亚C.中国D.堪察加半岛5.与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距海远近B.洋流性质C.海陆温差D.地表起伏6.与1970~1980年相比,1951~1965年我国( )A.夏季旱灾多发B.冬季多低温冻害C.夏季洪涝多发D.冬季旱涝灾害频繁4.B 5.C 6.B(2019·咸阳模拟)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甲地位于大陆西岸。

读图,完成7~8题。

7.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①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④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甲地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相比,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下垫面状况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7.C8.C(2018·哈尔滨三中二模)亚马孙河流域(见下图)全年降水丰富,但降水量会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影响而出现差异。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选择题结合下图,回答1〜2题。

甲6 K 1 •影响海上风力大小的因素是()①地转偏向力②摩擦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惯性离心力答案1.B 2.B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回答3〜4题。

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 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有可能是A. 热力环流B.海陆风C.季风环流D.山谷风I3 . 如果四幅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都正确的是A.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南风B.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C.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4.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A.aB. bC.cD. d答案3.B 4.A(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读图,回答5〜6题。

( )C.辐散上升D.辐散下沉5. 若图示为二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B. b 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C. a 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D. Q 地位于信风带 6.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B. Q 地盛行东北风C. a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该环流属于高纬度环流答案 5.A 6.C(2018 •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指出青藏高原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完成7〜8题。

7.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天气晴朗 B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C.下垫面大面积抬升D.青藏高原距太阳近&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可能会导致其与同纬度山脉相比 ( )A.垂直自然带数量多 B .森林的分布上界低C.雪线海拔高D.相同自然带海拔低答案 7.C8.C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 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读“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

完成1-2题。

1.A、B 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A.A 是高气压,B 是低气压B.A 是低气压,B 是高气压C.A、B 都是高气压D.A、B 都是低气压2.如果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1000、1008、1016、1024、1036,那么等压线①和⑤的气压值分别是()A.1024、1036 B.1000、1036C.1016、1008 D.1000、1008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3-4题。

3.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B.9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D.60°S、赤道低气压带4.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

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5-6题。

5.该日为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6.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

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

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

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

完成7-8题。

7.利马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B.地处低纬度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8.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C.乙处气候是因其地处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D.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新人教版

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其影响。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5.季风的形成与分布。

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的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绘制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示意图。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 (1)气压带名称 成因A 赤道低气压带 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热力因素)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上空气流堆积下沉(动力因素)E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G 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受冷收缩下沉(热力因素)名称成因B东北信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D西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F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月西北季风东北季风7月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雨季时受因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气压带和风带 新人教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气压带和风带 新人教版

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上海十二校联考)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

读图回答1~2题。

1.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个气压带和风带有关( )A.①与⑤B.②与⑥C.③与⑦D.②与⑤2.当图中②地气压分裂成海洋上的高压和陆地上的低压时( )A.上海可能出现伏旱B.孟买此时吹东北风C.洛杉矶出现阴雨D.北京可能出现寒潮【答案】1.B 2.A(2017·天津五校联考)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答案】3.A 4.B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5.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6.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低B.降水少C.人口密度大D.距海远【答案】5.B 6.C(2017·嘉兴一模)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8.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气候类型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热带沙漠气候,B项正确。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福州模拟)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3.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B.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C.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D.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解析:第1题,M所处纬度在30°,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面的风带风向为东南风,可推知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北边的风带是东南信风带。

第2题,由气压带、风带的组合可知,①在30°S附近,②在60°S附近,③在30°N附近,④在60°N附近。

第3题,a是东南信风、c是东北信风,受其控制区域气温较高,在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b是南半球盛行西风,d是北半球盛行西风,受其控制区域多温和多雨。

答案:1.C 2.C 3.D(2018·宜昌四校联考)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

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据此完成4~5题。

4.该月为( )A.1月B.4月C.7月D.10月5.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解析:第4题,图中的热带辐合带就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其位置整体偏南,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

第5题,位置偏北,说明该处较东侧同纬度地区气压低;依据右图显示有地形因素,同时东侧有东非高原分布,东侧地势要高于此处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故可能是因为阳坡的缘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气压带和风带(2018河南豫南九校质检)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第1~2题。

1.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B.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C.昼长上海大于广州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2.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无关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答案:1.B 2.C解析:第1题,由图中风带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此半球为北半球;①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即气压带、风带南移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上海昼长小于广州;巴西高原此时为夏季,高温多雨,草木茂盛;恒河流域夏季降水多,此时正值枯水期。

第2题,热带雨林气候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是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017浙江选考模拟)读英国年降水量(单位:mm)空间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从大气环流的分布来看,英国主要处在( )A.副极地低气压带B.西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信风带4.除大气环流外,影响英国降水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流经洋流D.海岸特征答案:3.B 4.B解析:第3题,英国处于40°N~60°N大陆西岸,处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

第4题,英国西部为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为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所以除大气环流外,影响英国降水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2017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

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

据此完成第5~6题。

5.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①东热带太平洋②北美地区③东南亚④热带印度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大气环流如图乙所示时(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C.海河径流量变大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增强答案:5.C 6.B解析:第5题,图示辐合带在北半球夏季,东北信风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向而成西南风,这种西南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常称为季风辐合带。

第6题,图乙中风带和气压带向南移,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木茂盛,A项错;天山此时为冬季,气温低,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B项正确;冬季海河径流量变小,C项错;冬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减弱,D项错。

(2017广东深圳二模)下表是美国西部三个沿海城市的经纬度位置,下图是表中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第7~8题。

城市甲乙丙经纬度位置40.8°N,124.2°W37.6°N,122.4°W32.7°N,117.2°W7.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8.三个城市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B.流经沿岸洋流性质不同C.受西北风影响程度不同D.距离太平洋的远近不同答案:7.D 8.A解析:第7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三地均属于地中海气候,但由于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差异比较大,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③②①,D项正确。

第8题,根据气候资料可知,三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南风的影响,温和多雨。

受西南风影响大,降水多,故A项正确,C项错误;该区域洋流性质均为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故B项错误;三地海陆位置均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故D项错误。

(2017山东潍坊一模)奥兰治河以南的荒漠化地区称为南纳马夸兰(图甲),有种类丰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图乙),这些植物只在雨季开花(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但壮观的开花景象最长只能维持两个月时间,通常时间会很短。

据此完成第9~10题。

甲乙9.南纳马夸兰地区植物花期短的原因是( )A.雨季受西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C.雨季受西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D.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地带,雨季降水少10.南纳马夸兰地区多汁、多肉的植物指示的环境特点为( )A.干旱的荒漠环境B.干湿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C.温凉的荒漠环境D.湿热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答案:9.A 10.A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南纳马夸兰地区的植物只在雨季开花,花期短说明雨季短。

8、9月为南半球的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

此地位于30°S附近的大陆西岸,可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而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

由于该地纬度低,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因此花期短。

第10题,多汁多肉是植物储存水分以适应长时间的干旱环境而具有的生长习性。

(2017山东日照二模)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

据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夏季多于冬季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C.冬季多于夏季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12.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 )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答案:11.C 12.D解析:第1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结合“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可推断该地是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

第12题,该地1—5月同一海拔降水量逐渐减少,其原因是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增强,西风带影响减弱。

(2017江西新余期末)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表示1880—2000年东亚地区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值曲线。

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1880—2000年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变化的特点是( )A.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强B.多数年份冬、夏季风均偏强C.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弱D.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14.下列年份中,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最短的是( )A.1890年B.1907年C.1920年D.1980年答案:13.D 14.C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880—2000年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所以D项正确。

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20年夏季风较强,冬季风较弱,因此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最短的是1920年,C 项正确。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图1)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图2)。

图1图2材料二大约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几内亚比绍会从东北刮来一种被称为“非洲魔鬼”的哈马丹风,每当它来临,人们就会奔走相告“不好,哈马丹风来了!”(1)判断哈马丹风的成因,简述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即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分析比绍气温最高的几个月与雨季的关系,并说明其雨季的形成原因。

答案:(1)成因: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气压。

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是哈马丹风。

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

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

(2)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

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

解析:第(1)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每年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图示区域受东北信风带影响。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来自炎热干燥的热带大陆的气流,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形成哈马丹风。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该地气温较高,降水稀少,易发生旱灾;哈马丹风从东北撒哈拉沙漠带来大量沙尘,影响交通及地表环境。

第(2)题,读图可知,气温最高的几个月为3—5月,为雨季来临之前。

7—9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受此影响,南半球东南信风偏转为西南风,西南风来自海洋,带来丰富的降水。

16.(2018广西南宁摸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下图分别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哪些问题?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降水差异: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

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解析:第(1)题,由气候类型图和该地纬度可知,A地位于热带,干、湿季分明,是热带草原气候。

第(2)题,图示A 地位于非洲东部南半球赤道附近,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第(3)题,图中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较多。

第(4)题,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中暑;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应注意防蚊虫叮咬(或疟疾)、防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