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性真菌36573

合集下载

第二十讲病原性真菌课件

第二十讲病原性真菌课件
第二十讲病原性真菌 第十页,共八十页。
2.直接显微镜检查 皮屑标本用10%KOH 液 制 成 湿 片 , 指 甲 用 2 5 % KOH 或 2 5 % NaOH含 5%甘油处理。镜检可见透明、 有隔,常有分支的菌丝及成链的关节孢子 (bāozǐ),三个癣菌属难以鉴别。毛癣菌属感 染病发有发外型和发内型孢子(bāozǐ),而小 孢子(bāozǐ)菌属只有发外型孢子(bāozǐ)。
有 鳞屑或鳞痂,逐渐形成斑块结节,呈疣状 增殖。皮损反复发生,且长期不愈,可致 畸致残。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侵犯中枢神经 系统或经血流扩散。病理变化主要为角化 过度及角化不全。
第二十讲病原性真菌 第十七页,共八十页。
2.微生物特性(tèxìng)
着色真菌菌丝短粗分隔(fēngé),呈棕色,有三 型分生孢子:①树枝型:菌丝末端有分生 孢子柄,柄端分叉长出孢子;②剑顶型: 围绕菌丝末端或菌丝横隔处长有一圈分生 孢子;③花瓶型:在菌丝分隔(fēngé)处长出花 瓶状的分生孢子柄,在瓶口长出成丛的小 分生孢子。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 培养1周,出现灰黑色菌落,随之菌落表面 出现绒毛状或天鹅绒状气生菌丝,菌落色 素加深。
第二十讲病原性真菌 第二十五页,共八十页。
(2)分离培养与鉴定:将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 基上25℃培养,2-3d开始生长,初为白色湿 润(shīrùn)的酵母型菌落,以后变为淡咖啡色至 深褐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典型的菌丝相 的申克孢子丝菌。接种于胱氨酸葡萄糖血琼 脂培养基上,37℃培养2-3d,可形成乳白色 或淡褐色酵母型菌落。镜下可见G+卵圆形 的孢子。
第二十讲病原性真菌 第二十二页,共八十页。
孢子(bāozǐ)丝菌病是人兽共患性疾病,传染源 是人和动物,传播途径主要经破损皮肤接触 感染。经微小创口侵入皮肤后,创口局部出 现炎症性小结,增大形成炎症性斑块或增生 性糜烂。可沿淋巴管分布,引起亚急性和慢 性肉芽肿,称为孢子 丝菌性下 (bāozǐ) 疳。经呼 吸道引起肺孢子 丝菌 (bāozǐ) 病,并可沿血行播 散至其他器官如骨、眼等。

临床微生物学病原性真菌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病原性真菌检验
经4~5天死亡。解剖可见肾、肝肿胀、充血, 并有小脓肿,涂片及培养均可见本菌及其假菌 丝存在。
5)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本试验亦是鉴定白色念珠菌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玉米粉聚山梨酯-80琼脂培养基培养本菌, 镜检观察到厚膜孢子及假菌丝。
4.血清学诊断
用于诊断全身性念珠菌病。以念珠菌 为抗原测定机体抗念珠菌抗体
是人体正常菌群的成员,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 致病,如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和毛霉菌 等。
一、白色念珠菌
• 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又称白色 假丝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 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 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 疾病 。
• 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三、微生物学诊断
(一) 直接检查
1.不染色标本的直接镜检:
直接采取标本制片、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若发现真 菌菌丝或孢子存在时,即可初步判定为真菌感染。
1)标本制备: 2)检查方法: 3)封固液:
• ①KOH溶液:本液适于检查致密的难以透明的材料(如
毛发、指甲、鳞屑等)。
• ②墨汁:主要用于检查有荚膜的真菌(如新型隐球菌等)
第二部分 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主要为皮肤丝状菌(Dermatophytes), 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 又称癣菌(Ringworm),分为三属,共37个种。
(一)、生物学特征
属名
种 数
毛癣 菌属
21
小孢子 癣菌属
15
表皮癣 菌属
1
皮肤癣菌的特征
侵犯部位
形态特征
皮 指 毛 大分生孢 小分生孢
1.非特异性免疫:人类对真菌感染有天然免疫力。
皮肤分泌短链脂肪酸和乳酸、血液中转铁蛋白、中性 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正常菌群的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组织中:厚壁、 组织中:厚壁、圆形细胞 形态特性: 形态特性: 生长速度: 生长速度:缓慢 菌 落:暗棕色 棕色, 菌 丝:棕色,有隔 分生孢子:棕色, 分生孢子:棕色,圆形或椭圆形 侧生或顶生 树枝形、剑顶形、 树枝形、剑顶形、花瓶形等 多态性,鉴定困难 多态性,
疣状瓶霉、 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及链格孢霉的分 生孢子(400× 生孢子(400×)
+ -
新生隐球菌 neoformans)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分 布:鸽粪;人类体表、口腔、粪便 鸽粪;人类体表、口腔、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圆形的酵母样细胞 外周有一层肥厚的胶质样荚膜 繁殖方式:芽生, 繁殖方式:芽生,无假菌丝 菌 落:酵母型菌落 荚膜多糖:A、B、C、D四个血清型 荚膜多糖: 临床分离株: 临床分离株:A、D型
地方性流行真菌
1.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 荚膜组织胞浆菌( capsulatum) 镜检:酵母型细胞, 镜检:酵母型细胞,有不着色荚膜样物质 培养:特殊的圆形大分生孢子,厚壁, 培养:特殊的圆形大分生孢子,厚壁,四 周有棘突,排列如齿轮, 周有棘突,排列如齿轮,有诊断价 值。 2.厌酷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es) 厌酷球孢子菌( immites) 镜检可见有较大的厚壁球孢子, 镜检可见有较大的厚壁球孢子 , 内含许多 内生孢子。 内生孢子。 皮炎芽生菌( dermatitides) 3.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 dermatitides) 巴 西 副 球 孢 子 菌 ( Paracoccidiodes brasiliensis):酵母型,前者每个细胞仅出1 酵母型,前者每个细胞仅出1 个芽,后者细胞上可有多个芽。 个芽,后者细胞上可有多个芽。

《病原性真菌》课件

《病原性真菌》课件
深入探究病原性真菌的致病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 。
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加强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人 类健康。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毒素
部分病原性真菌产生毒素 ,引起中毒症状。
免疫逃避
部分病原性真菌能够逃避 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 长期存活。
02
病原性真菌感染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传播途径
01
02
03
04
空气传播
病原性真菌可以通过空气中的 飞沫、尘埃等传播,尤其是在
封闭、拥挤的环境中。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部位 或污染物传播,如握手、共同
使用物品等。
食物传播
某些病原性真菌可以通过食物 传播,如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动物传播
动物携带的病原性真菌可以传 播给人类,如皮肤癣菌病。
预防措施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 炼,合理饮食,有助于提高身
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环境清洁
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定期清 理和消毒家居物品、公共场所 设施等,以减少病原性真菌的 滋生和传播。
免疫学检测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 在针对特定真菌的抗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如PCR(聚合酶链式反 应),检测真菌的核酸
片段。
鉴别诊断
细菌性感染
寄生虫感染
病原性真菌感染与细菌性感染在临床 表现上有时相似,但通过培养鉴定和 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可进行鉴别。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 症状,但病原性真菌感染通常不会出 现寄生虫病特有的临床表现,如腹泻 、贫血等。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34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34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如控制肺部原发病、改善免疫 功能等。
隐球菌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培养分离、墨汁染色、血清学检测等。
抗真菌药物
如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等。
治疗原则
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必要时可联合手术。
手术治疗
适用于脑部隐球菌病的治疗,包括脓肿引流 和手术切除病灶等。
毛霉菌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培养分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症状表现
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引 起肺部感染、眼部感染、皮肤 感染等,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 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隐球菌
生物学特性
隐球菌是一种土壤中的腐生真菌,可在鸽粪中大量生长。
传播途径
隐球菌主要通过吸入孢子而感染人类,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土壤 和水传播。
症状表现
隐球菌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严重时可引起脑膜 炎和肺炎。
病原性真菌的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吸入或摄入感染病菌的食物或 水传播。
病原性真菌的分类与特点
01
02
03
04
浅部感染真菌
主要引起皮肤、指甲和头发等 浅层组织的感染,如脚气、股 癣等。
深部感染真菌
可引起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的 感染,如肺部、脑部等,常见 的深部感染真菌有念珠菌、隐 球菌等。
机会性感染真菌
治疗原则
以抗真菌药物和手术为主,必要时可 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抗真菌药物
如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等。
手术治疗
适用于眼部毛霉菌病的治疗,包括病 灶切除和眼球摘除等。
05
病原性真菌的预防和控制
提高公众对病原性真菌的认识
公众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病原性真菌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 、症状表现、预防措施等,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病原性真菌--第一节 病原性真菌概述(1)

病原性真菌--第一节 病原性真菌概述(1)

病原性真菌--第一节病原性真菌概述(1)第二十章病原性真菌真菌(Fungus)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藻菌植物中真菌超纲,具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对人有利,如酿酒、制酱,发酵饲料,农田增肥,制造抗生素,生长蘑茹,食品加工及提供中草药药源(如灵芝、茯苓、冬虫夏草等,都是真菌的产物或本身或利用真菌的作用所制备的)。

对人类致病的真菌分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对治疗有顽固性,但影响身体较小,后者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

第一节病原性真菌概述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结构真菌形态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主要为酵母和类酵母菌(如隐球菌、念珠菌)呈圆形或椭圆形。

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菌丝分枝交织成团形成菌丝体(Mycelium),并长有各种孢子,这类真菌即一般称为霉菌(Mold)。

真菌细胞结构比细菌复杂,细胞壁缺乏构成细菌胞壁的肽聚糖,其坚韧性,主要依赖于多聚N-乙酰基葡萄糖构成的甲壳质(Chitin)。

并含葡聚糖,甘露聚糖及蛋白质,某些酵母菌还含类脂体。

细胞内有较为典型的核结构和细胞器。

(二)培养特性真菌能分泌酶使有机物降解成可溶性营养成分,吸收至细胞内进行新陈代谢。

大多数真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沙保氏培养基(Sabouraud's smedium 含4%葡萄糖 1.0%蛋白胨 pH4.0~6.0 ),22~28℃生长良好。

大多于1~2周出现典型菌落。

真菌菌落一般有三种类型。

1.酵母型菌落,为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态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以出芽形式繁殖,如新型隐珠菌。

2.类酵母型菌落,外观似酵母菌落,但可见伸入培养基中的假菌丝,它是由伸长的芽生孢子形成,如白色念珠菌。

3.丝状菌落,为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由许多菌丝体组成。

菌丝多数有隔分成多个细胞称有隔菌丝,有的菌丝无隔,称无隔菌丝。

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镜检 使用墨汁涂片法:取CSF离心后取沉渣, 痰和脓汁则直接加墨汁在玻片上作负染后镜 检。见到直径4-12μm的圆形菌体,外周有一 圈透明的肥厚荚膜即可确诊
2.培养 沙保弱培养基,25℃或37℃培养,发育 较快,2-5d即可生长出乳白色、粘液性细菌 型菌落,呈不规则圆形,表面有蜡样光泽。 继续培养则菌落增厚,颜色由乳白、奶油色 转变为桔黄色。从菌落取菌镜检可见圆形或 卵圆形菌体,无假菌丝
皮肤癣菌的种类、侵犯部位及传染来源
真菌种 类、 种数 皮 肤 表皮癣 菌属 小孢子 菌属 毛癣菌 属 1 1 + + 感染部位 毛 发 + 甲 板 + 人 传染源 动物
絮状表皮癣菌 奥杜安小孢子菌
无 犬小孢子 菌石膏样 小孢子菌 须毛癣菌
20
+
+
+
石膏毛癣菌、红色 毛癣菌
三 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主要有着色真菌与孢子 丝菌,经外伤侵入皮下,感染最初发生于真皮 深层、皮下组织或骨,逐渐扩散,最后可达到 皮下。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但也可扩散至周 围组织。孢子丝菌经淋巴管扩散;腐生性真菌,自然界分布广 泛,从土壤尘埃和植物表面可分离出该菌 常因外伤接触带菌的花草、荆棘等引起感 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申克氏孢子丝菌。本菌 为双相型真菌
形态和培养 用患者标本 (脓、痰、血、病变组织) 制 片,油镜下观察可见梭形或圆形孢子。在沙保 弱培养基上25℃培养 3-5d,可长出灰白色粘稠 小点,然后扩大成黑褐色皱膜状菌落,镜下可 见有分隔菌丝及成群的梨形小分生孢子。在含 胱氨酸的血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则以芽生 方式形成酵母型菌落
体癣分离的红色毛癣 菌培养物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主要病原性真菌教学护理课件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主要病原性真菌教学护理课件
在患者康复期间,继续给予必要的护理 和关注,协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和
工作能力。
预防措施
向患者宣传预防真菌感染的措施,如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污染环境等
,以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或并发症。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对预后 进行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 建议和生活指导。
在接触患者或处理污染物时, 应穿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等
个人防护用品。
控制策略
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诊断并给予合适的治 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真菌感染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隔离和消毒
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并对患者接触的物品和 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
监测和报告
建立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真菌 感染的暴发流行。
致病性与毒力
致病性
病原性真菌能够侵犯皮肤 和内脏器官,引发局部和 全身感染症状,如瘙痒、 红肿、发热、咳嗽等。
毒力因素
毒力因素包括菌体表面结 构、分泌的毒素、对宿主 的侵袭能力等。
传播途径
病原性真菌可通过直接接 触、吸入、食入等途径传 播,也可通过动物间接传 播。
02
主要病原性真菌的感染途径与传 播方式
公共卫生措施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
政府应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制定相关 政策和法规,保障公众健康。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 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真菌感染的 全球挑战。
科研与创新
加强科研与创新,研发更有效的诊断 、治疗和预防方法,为控制真菌感染 提供有力支持。

病原性真菌PPT课件

病原性真菌PPT课件

生孢子,细长薄壁大分生孢子。
精品课件
7
2. 表皮癣菌属
对人致病的只有絮状表皮癣菌, 感染的皮 屑和甲屑经10%KOH液消化后镜检,可见 分枝断裂的有隔菌丝,少见孢子。
在沙氏培养基上培养后,菌落初为白色鹅 毛状,以后转变为黄色粉末状。镜下可见 球拍状菌丝、卵圆形或巨大棒状薄壁大分 生孢子,无小分生孢子,在陈旧培养物中 可见厚膜孢子。
精品课件
11
3.分离培养与鉴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皮屑、甲屑和病发标本,先用70%乙醇或 在青、链霉素混合液内处理 5min,再用 生理盐水洗3次,然后接种沙氏琼脂斜面, 25℃培养,每周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直
至第四周。挑取菌落镜检菌丝和孢子,也
可作棉兰染色后镜检或作小培养后镜检。
必要时作其他鉴定如毛发穿孔试验、脲酶
分生孢子:①树枝型:菌丝末端有分生孢
子柄,柄端分叉长出孢子;②剑顶型:围
绕菌丝末端或菌丝横隔处长有一圈分生孢
子;③花瓶型:在菌丝分隔处长出花瓶状
的分生孢子柄,在瓶口长出成丛的小分生
孢子。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
周,出现灰黑色菌落,随之菌落表面出现
绒毛状或天鹅绒状气生菌丝,菌落色素加
深。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6
1.毛癣菌属
有20种,其中有13种对人致病。常见的有红
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须毛癣菌、断发毛
癣菌和许兰毛癣菌等。毛癣菌感染的皮屑、
甲屑或病发10%KOH溶液消化后镜检,可见
有菌丝,病发内、外可见菌丝或孢子。在沙
氏培养基上可白、红、橙或棕色,表面呈绒
毛状、粉末状或蜡状菌落。镜下可见梳状、
球拍、螺旋或鹿角菌丝;葡萄状或梨状小分

主要病原性真菌

主要病原性真菌

(二)致病性
1. 皮肤粘膜感染:鹅口疮(图示) 、口角糜烂、 外阴与阴道炎。 2. 内脏感染:肺炎、支气管炎、食管炎 肠炎、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图)等。 3. 中枢神经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等。
(三)生物学检查法
1. 直接镜检:卵圆形菌体,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2. 分离培养:沙保弱培养基。
假丝酵母菌属:
白假丝酵母菌
热带假丝酵母菌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克柔假丝酵母菌
都柏林假丝酵母菌
(一)生物学特征

形态与染色
圆形或卵圆形
革兰染色阳性(图示)

繁殖方式:出芽繁殖。
3.培养特性
培养基:普通、血琼脂或沙保氏琼脂。 菌落:类酵母型菌落(图示) 玉米粉培养基:厚膜孢子(图示) 血清:37℃1-3小时形成芽管(图示) 注:假菌丝和厚膜孢子有助于鉴定。

病理变化是由真菌的增殖及其代谢产物刺 激宿主引起的反应;引起的皮肤癣疾病中 以手足癣最为多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皮肤癣菌分为三个属:毛癣菌属、表 皮癣菌属和小孢子癣菌属

根据在沙保弱培养基上生长所形成的 丝状菌落的形态、颜色和所产生的大 分生孢子可对其进行初步鉴别
毛癣菌:菌落灰白、红、 橙或棕色,表面呈绒毛 状、粉粒状或蜡样。大 分生孢子细长棒状薄壁。 菌丝有螺旋状、球拍状、 鹿角状和结节状
表皮癣菌:菌落初 为白色鹅毛状,以后 变为黄绿色粉末状。 粗棒状薄壁大分生 孢子。菌丝球拍状
小孢子癣菌:菌落 为灰色、橘红色或 棕黄色,厚壁大分 生孢子,菌丝有结 节状、梳状和球拍 状
皮肤癣真菌的致病性
一种皮肤癣真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相同 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真菌引起

《主要病原性真菌》课件

《主要病原性真菌》课件
免疫预防研究
针对病原性真菌的免疫预防研究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有 望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将疑似真菌的样本接种在特定 的培养基上,观察其生长情况 ,以确定真菌的种类。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组织中真菌 的侵入情况,是诊断深部真菌 感染的重要方法。
免疫学诊断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真菌抗 原或抗体,如G试验和GM试验 ,对隐球菌感染有较好的诊断
价值。
治疗方法
抗真菌药物
根据不同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真菌 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 唑等。
酵母菌通过酶分解和机械穿透的方 式侵入肠道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 繁殖,引发肠道炎症反应。
酵母菌的毒素作用
部分酵母菌能产生毒素,对肠道上 皮细胞造成损伤,加重肠道炎症反 应。
霉菌的致病机制
霉菌的粘附机制
霉菌能够粘附在呼吸道黏膜表面 ,通过产生特殊的粘附素与呼吸 道上皮细胞结合,从而在呼吸道
内定植和繁殖。
症预防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 接触,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 疗。
酵母菌
感染部位
口腔、肠道、阴道 等黏膜表面。
传播途径
接触感染者或污染 的环境。
种类
白色念珠菌、新型 隐球菌等。
症状
口腔溃疡、腹泻、 阴道炎等。
预防
增强免疫力,注意 个人卫生,避免与 感染者接触。
紫外线照射等。
04
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病原性 真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个
人防护和环境卫生管理。
06
病原性真菌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病原性真菌分类
目前已经确定了多种病原性真菌的分类,包括曲霉菌、念 珠菌、隐球菌等。

病原性真菌

病原性真菌

马尔尼菲青霉
双向性,在自然界中以菌丝形式存在, 在组织中则可形成小圆形到椭圆形细胞。 马尔尼菲青霉可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 引起广泛性播散性感染,主要侵犯人的 网状内皮系统。

马内菲青霉帚状枝(400×)
第二节
条件致病性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真菌:
侵犯表皮及其附属器以外的组织和器官 病原性真菌或条件致病性真菌

方法:用无菌小试管,加动物(兔、牛、羊)及 正常人血清0.2-0.5 ml,接种少量白色念珠菌的 沙氏培养物,充分混匀,置37℃水浴箱中孵育, 每隔1小时,用接种环或滴管取含菌血清,置于 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共检查三次。 注意事项:



芽管形成检查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因3小时以后可生 长假菌丝。 芽管形成试验所用菌种应来自沙氏培养物,菌龄为24 - 48小时,接种量约为106 / ml。 芽管形成试验需用已知阳性白色念珠菌作对照,因为 血清内可能有芽管形成抑制物质。
申克孢子丝菌小分生孢子(400×)
着色真菌
分布:土壤、植物中 代表菌: 裴氏丰萨卡菌(Fonsecaea pedrosoi) 卡氏分枝孢菌(Cladosporium carrionii) 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 甄氏外瓶霉(Exophiala jeanselmei) 侵入途径:外伤 感染多发部位:颜面、下肢、臀部等暴露部位 疾病: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 深部组织——慢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脑内感染
菌名 烟曲霉 菌落 绿色或 深绿色 顶囊 烧瓶状 小梗 单层,顶囊上半部 孢子 球形,有小棘, 绿色,成链排列
黄曲霉
黑曲霉 土曲霉 构巢曲霉
黄色
黑色

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第二十章病原性真菌真菌(Fungus)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藻菌植物中真菌超纲,具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对人有利,如酿酒、制酱,发酵饲料,农田增肥,制造抗生素,生长蘑茹,食品加工及提供中草药药源(如灵芝、茯苓、冬虫夏草等,都是真菌的产物或本身或利用真菌的作用所制备的)。

对人类致病的真菌分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对治疗有顽固性,但影响身体较小,后者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

第一节病原性真菌概述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结构真菌形态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主要为酵母和类酵母菌(如隐球菌、念珠菌)呈圆形或椭圆形。

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菌丝分枝交织成团形成菌丝体(Mycelium),并长有各种孢子,这类真菌即一般称为霉菌(Mold)。

真菌细胞结构比细菌复杂,细胞壁缺乏构成细菌胞壁的肽聚糖,其坚韧性,主要依赖于多聚N-乙酰基葡萄糖构成的甲壳质(Chitin)。

并含葡聚糖,甘露聚糖及蛋白质,某些酵母菌还含类脂体。

细胞内有较为典型的核结构和细胞器。

(二)培养特性真菌能分泌酶使有机物降解成可溶性营养成分,吸收至细胞内进行新陈代谢。

大多数真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沙保氏培养基(Sabouraud's smedium 含4%葡萄糖 1.0%蛋白胨 pH4.0~6.0 ),22~28℃生长良好。

大多于1~2周出现典型菌落。

真菌菌落一般有三种类型。

1.酵母型菌落,为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态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以出芽形式繁殖,如新型隐珠菌。

2.类酵母型菌落,外观似酵母菌落,但可见伸入培养基中的假菌丝,它是由伸长的芽生孢子形成,如白色念珠菌。

3.丝状菌落,为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由许多菌丝体组成。

菌丝多数有隔分成多个细胞称有隔菌丝,有的菌丝无隔,称无隔菌丝。

部分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吸收营养和水分,称营养菌丝;另一部分菌丝向空间生长称气中菌丝,能产生孢子的气中菌丝称生殖菌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