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文档

合集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新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提倡个性化文本解读,提倡“三维”目标的贯彻。

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是课改的核心问题,是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若以“对话”为核心来构建,能极大程度的体现新理念,极大程度的回复到语文教学的本真。

一,师导入导入的作用与方法多有论及,不再赘述。

二,生本对话建立预习作业本(或叫学案),进行“生本对话”,自主研读文本,完成下列学习项目:1,通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写了什么。

2,列出你认为重要的或需要同学注意的生字词,注音、释义、辨形。

(文言文列出重点词句)3,设计(或提出)两个你认为重要(或有疑问)的问题(或话题),并初步解答。

4,用“------(词、句、段)写得好,好就好在------”的格式,至少写一段赏析性或评论性的话,品赏、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5,以上四点之外,你还学得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写下来。

“生本对话”可课前进行,也可课上进行。

目的是保证学生充分研读文本,完成个体阅读,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班级群体阅读性质的阅读教学的前提。

避免出现导入之后先是自读课文,读书不到几分钟就急于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感悟,而学生并不理解文本的现象。

三,师生(包括生生)对话课上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就质疑的共性的问题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课堂探究、对话,或就学生所写赏析性或评论性或感悟性文字进行评析,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话题(或问题)出自学生,课堂话语主动权也会在学生,师生、生生“对话”有了前提,可保证群体阅读的高效进行。

学生自己提问题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真正体现自主。

老师作用定位在引导、点化。

比如课堂组织、兴趣激发、方法指导、适时讲授(学生会受到学识、阅历的影响)、调控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围绕课本探究,避免信马游缰)、纠正错误等,不可忽略教师的主体性。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

新课改要求教师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体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那么,教学内容就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要根据教材特点,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生活化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中进行看图说话。

提前准备,让一部分学生担任图片情境中的角色,其他学生观看。

情境剧结束后,同学们进行评价。

如此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的兴趣也调动起来了。

例如在进行《逛商场》教学时,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扮演角色“文明消费者”“礼貌消费者”“微笑营业员”,小组间展开评比,最后评出最佳表演小组。

这样的表演和评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电教手段营造课堂气氛。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动静快慢结合的优点,利用电教手段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如:在讲《可爱的学校》一课时,利用电教屏幕播放“美丽的校园、秀丽的风光、生气勃勃的师生”。

精彩纷呈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指导学生动手搞小制作。

例如制作《感恩卡》、创办小报纸。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完成,学生就会非常高兴,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再加上教师的及时表扬,同学们的相互欣赏,学生就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4、用音乐、歌曲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他们需要关爱》这课时,我们播放《感恩的心》这首歌。

师生共同唱出心中感恩的歌,寓教于乐,在歌声中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习兴趣。

二、搜集生活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的。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只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特色课堂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特色课堂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特色课堂教学摘要:新课改下,学校、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特色课堂教学模式。

以分组联动教学模式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课前展示;教师点拨;合作探究;评价赏析;知识整合;分组联动“分组联动”教学是我校研发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特色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

实行新课改以来,我校已有各级别的优质课和接待课百余人次,各级优秀论文百余篇,还带动了周边学校的课改活动。

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前展示→教师点拨→合作探究→评价赏析→知识整合→反思升华”。

在这六大环节中,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

学生首先要明确在下一个时间段中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其次是通过自学,对知识有初步的领悟,再通过交流、展示、互评,浸透了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学生在互动中找到了自信,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历练了全面客观地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一、课前展示这是“分组联动”课堂的一大特点。

课前展示由学生轮流主持,时间为5~10分钟。

对学生来说,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发展的过程;每一次展示都是一个进步的阶梯。

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以下方案:知识回顾。

内容设置原则:复习以前学过的并为本节课做铺垫的知识,答对给予加分。

可设必答题:由主持人公平提问各组;抢答题:为避免班级混乱,可让每个小组的几号抢答;板答题:可以是各组同一个题,也可每组一个题。

小组展示。

这是对学科知识的一种拓展。

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新闻播报、历史上的今天、名人小传、课前演讲、我的历史、小故事等。

分组展示最好一学期固定一种形式,这样方便学生的课前准备和主持。

要注意的是,每组负责一周的课前展示,组长安排具体每节的主持人,并督促主持人在课前与任课教师沟通,并做进一步修改补充;部分学生板演时要注意与座位上的同学同时做“一帮一”对子互批互改;小组展示之后,主持人组织学生做点评赏析,对展示好的小组给予加分。

二、教师点拨教师点评:一是点评主持人、学生的表现;二是点评知识上有无完善或疏漏,并简要概括总结。

“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阶段研究报告

“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阶段研究报告

“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阶段研究报告以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为中心的优质高效课堂建设日益成为我们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于是,我们拉开了“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实验研究工作的帷幕,取得了阶段性的好成绩。

一、提出背景1.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2.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3.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不断改变其“教”的方式。

二、理论依据1.生本教育理论生本教育理论认为:①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当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感悟,所有的学习最终归结为感悟。

③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过程上。

2.构建主义学习理论①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观察、思考、探索,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②教师应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

3.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目标1.探寻高效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2.培养学生自动、自主、自为的学习习惯与外显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构筑和打造符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其学习能力养成的高效课堂,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摸索新的路子。

四、研究方法1.对比实验法;2.调查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

五、探索实践1.调查研究,确定实验研究内容通过调查,充分了解我们的课堂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低效互动多,有效训练少。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日渐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间联系日益密切。

发展成了第一要务,这就对国民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教育界的专家们强烈呼吁,课程教学必须改革。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级各类有关课堂的教学模式推陈出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真可谓是门类繁多,百花争鸣。

下面我就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客体地位为主体,变课堂中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要求,渴望求知,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使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而学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不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乐园,还应该是学生成才的摇篮。

课堂教学环节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打造高效课堂,创设一种精品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当下各地中小学迫在眉睫、争先恐后的王牌之举了。

如何才能够拥有一套完美优越的课堂教学模式呢?我认为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得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前提,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互动,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其次,教师必须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贯秉承了教师“讲、改、评”,学生“听、练、做”的做法,这种被动的接受模式无疑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认为只要完成了教师教的任务就万事大吉了。

殊不知,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差异,教师也各具特点,更何况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专心致志,从一而终。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用心去打磨课堂,去营造课堂气氛,琢磨课堂环节用语,找到适合大部分学生并且自己也能够适应和驾驭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讨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讨

QINGGANDUBEN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讨□樊真琴(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罗桥中学,江西上饶334109)【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要求下,要想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积极开展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与学生、老师互动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初中英语;互动教学一、弓1言英语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就目前来看,初中英语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这样的课堂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只有肯定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高效教学。

对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要想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当围绕学生来开展互动,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意义互动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互动教学强调的是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不仅能体现在学生之间,同时也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动教学。

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初中英语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初中英语课堂上以老师为主,且教师在课堂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学习模式。

要求教师死记硬背,以至于课堂氛围沉闷,而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较差。

“以学生为中心”符合了我国新课改要求,在初中英语课堂互动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主动提问,与老师互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好发展。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策略1、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科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3篇)

学科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3篇)

第1篇摘要:学科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课程,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从学科实践活动课的内涵、教学模式、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学科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学科实践活动课的内涵学科实践活动课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型课程。

它具有以下特点:1. 实践性:学科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2. 主体性:学科实践活动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3. 创新性:学科实践活动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综合性:学科实践活动课将各个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科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1. 导入式教学模式导入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具体步骤如下:(1)创设情境: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或学科特点,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2)提出问题:教师针对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确学习目标。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观察等方式,自主探究问题,发现规律,提高实践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实验: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等。

(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4)分析结果: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3. 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在不断迎来新的变革和挑战。

新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课程。

音乐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缺乏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关注。

而新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探索和创新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影响,为后续的研究和探讨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时代要求的变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初中是学生认知和审美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研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音乐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新课改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音乐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65周刊教学创新|教改前沿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教育模式也迎来了新的转换。

在教育理念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将传统应试教育逐步转化为素质教育,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新的教学模式涌入课堂,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创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国民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促进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改革,教育主管部门对新型教育模式极为重视。

在教育方法上,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对于新型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标准。

这样做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往往与学习方法和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息息相关,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也导致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疲惫感和乏味感,从而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科学习当中去。

而采取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唤起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受教育的兴奋,抓住了兴趣就抓住了课堂学习效率,使得学生热爱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育模式创新的意义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现阶段已经逐步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设置为学生。

这样能够有效让学生感受到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真正的受益人,调动其课堂兴趣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高的学科,它强调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在课堂过程中对于学习问题的自我探究与思考。

而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多维度对不同性格特性的学生展开不同层面的语文教学。

这种新型的教育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快乐的翱翔在语文课堂学习的海洋中,帮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表达学会创作。

在学习中不断为学生注入语文的魅力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这门学科,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对策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来到了教室,作为老师要灵活的运用这些教学设备,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因为在以往的课程中,老师通常是采取灌输式教育,部分学生在课程的后半期只有耳朵在听眼睛无法聚集地老师所讲的位置,而学习的过程是讲究眼睛与耳朵的同步,如果做的不好就会在课堂中出现走神思想不集中的现象。

学校新课改教研活动事例(3篇)

学校新课改教研活动事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文将以一次具体的教研活动为例,展示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

活动旨在通过探讨、交流和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3月20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流程1. 领导致辞学校校长在活动开始时发表致辞,强调了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开展教研活动的必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提高。

2. 专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新课改的核心理念、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等。

3. 教学案例分享各教研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分享,展示他们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践和成果。

4. 互动交流教师们就讲座内容和案例分享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改。

5.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通过现场教学,让教师们直观地感受新课改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6.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对今后的教研工作提出要求。

五、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

2. 教学案例分享案例分享环节,各教研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展示,内容包括:(1)语文教研组:以《背影》为例,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2)数学教研组:以《圆的面积》为例,展示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出发,探讨课堂教学重建的必要性、目标和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新课改背景当前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新课改的时代。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也需要进行重建,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二、课堂教学重建的必要性面对新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的重建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参与感。

而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的重建势在必行。

只有重建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重建的目标课堂教学的重建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再次,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课堂教学重建的策略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目标,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我们应该通过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注重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倡导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都不相同,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最后,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摘要:新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强调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以为今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信息技术也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

因此,教师务必提高对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度,及时遵循新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策略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各学科教学当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

为更好地向社会输送信息技术人才,及时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是必须的,教师应颠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以探究、交流等形式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考虑学生、社会不同的需求,改变信息技术教学方向,从而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实现小学素质教育的相关目标。

一、创设交互式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与教师作为构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师生互动可打破传统“如一潭死水”的教学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从而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五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部分学生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缺乏良好的正确使用计算机习惯。

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交互式课堂,持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机的应用,为后续阶段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以学习“个性表格巧制作”的内容为例,首先,教师应明白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令学生熟练掌握插入表格、输入文字、合并与拆分单元格”,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地设计课堂活动,提升师生互动性、引导学生学习。

随后,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表格?”鼓励学生回答“课程表、列车时刻表”等,通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降低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然而,教师可通过“表格和文字比较有什么特点?你会制作表格么?表格的制作可能需要什么?”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行、列等概念具有一定了解,此时引入表格的教学将事半功倍。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及思考 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及思考 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及思考为了落实新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防城港市第二中学开展了市级重点课题《课改背景下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研究,将有效教育(EEPO)与导学案相结合,探索“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展示反馈、当堂达标”四个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四步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一、“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三大理论支撑一是“导学案”,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在实施“四步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借助教师预设的每一单元的导学案,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教师则以导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然后进行展示交流,完成导学案中的达标练习。

导学案的运用,促使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是有效教育(EEPO)理论。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教育的灵“四步教学法”也是贯穿“四步教学法”各个环节的灵魂。

魂,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了有效教育理论:(1)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建立及组员的职责分工;(2)四个环节的转换运用了“约定”方式;(3)教室三面黑板“责任田”的划分,其实就是固定的板卡及教室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是积极心理学理论。

在“四步教学法”中,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用于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每个教学环节均可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预习任务,主动参与问题探究和展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还可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积极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二、“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一)自主学习(8分钟左右)1.结合导学案预习,明确学习目标、要求和方法(教师可以提前一天布置预习任务)。

“双减”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

“双减”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

“双减”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摘要:“双减”作为本世纪教育的巨大改革,不只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更加轻松,还能通过高效的课堂改革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最终实现教育的高效化。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质量。

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前言: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优势,改变教育观念,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思想为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同,而小学教学更是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小学教师应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兼顾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从而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

一、“双减”政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首先,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教育资源得到整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发展。

让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而是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满足当今社会对语文水平的需求,还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分数越高,成绩越好”的思想。

同时,“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注重语文学科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让学生通过高效的学习,将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直接联系起来,让学生将语文课堂的延伸教学功能带到生活中,并进行知识层面的拓展和理解,最终形成自我意识。

最后,“双减政策”的背后是教育公平性的体现。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涵,在减负理念下,更多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得到了整治,将学生放到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公平公正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公平学习的机会。

同时,也避免了家长为了教育资源展开不公平竞争的现象,能够给教育一个海清河晏的发展环境。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时刻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新课改实施以学生为主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

新课改实施以学生为主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

具体 的情 况 进 行 摸 底 ,全 面 的 了解 和 分
析学 生的学习情况 , 将 各 自 的学 习 方 法 、 学 习 习惯 以 及 学 习态 度 掌 握 好 ,然 后 以
t h e t e a c h e r )和 老师 在 讲 台前 进 行 英 语 交 谈; ( E n g l i s h e o r n e r ) 在进 行 英 语 交 谈 时 字
三、 对语感训 练的重视 , 将 学 生 英 语 自学 能 力 培 养 出 来
以针 对 各 组 成 员 进 行 相 应 的 调 整 。 因 为
作 ,对 以 往 教 学 过 程 中很 多 的 不 足 进 行 了 改 进 。 首 先 互 为 关 联 的 语 言 被 以往 就 教 材 切 割 成 分 散 的 知 识 点 的现 象 得 到 了 修 正 ,对 学 生 英 语 交 际 能 力 培 养 的 忽 视 也 得 到 了 改 进 ,开 始 真 正 在 教 学 当 中将 学 生 作 为 教 学 主体 , 同时 也 将 对 学 生 语 言综 合 能 力 的 培 养 作 为 教 学 目的 。 从 多 年对 初中英语课程 改革实践 的推广和应 用 出 发 ,笔 者 分 析 和 探 讨 了如 何 进 行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初 中英 语 教学 。
选 择 单 一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师 要 注 意 将 一 些 学 生 的 好 的 学 习
方 法 和 习 惯 万 觉 出来 ,并 对 之 进 行 整 理 和总结 , 向所 有 的 学 生 进 行 推 广 。 与此 同 时, 要 想 让 学 生 的个 性 得 到 充 分 的 发 挥 , 教 师 可 以 采 用 分 组 教 学 的 方 式 ,先 针 对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杨晓宏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思维课程内容的教学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效教学,不是死记硬背专业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基于一系列学习方法来加强学生对数学思维课程的理解。

而且,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规划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1 正确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实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思维课堂教学,特别是教学课堂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合适的数学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塑造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深入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要了解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长时间的观察下,可以看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非常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计划。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主、合作、探究的意义,学会设定目标。

学生有自己的总体目标,他们会设定自己的目标,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状态肯定会比被动学习好很多。

也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部分来自于自己。

只有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完成集体合作学习探究的总体目标。

通常情况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开展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合作精神的发展。

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宠坏了,很少有小学生能有团队精神。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在实施此类方法时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群聚观念。

或许在这种方法的实施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会得到锻炼。

自主合作探究是指教师指派学习组成员到每个学习组进行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方法符合关键素养塑造的意识。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生可以感受到团队精神,可以塑造小学生团结的精神本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全面实施。

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当前面临新形势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现在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片面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长期来的角色错位必然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这和我们努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为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看接受掌握了多少。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我们应努力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特别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

只有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学习物理,在课堂中去积极思考,自觉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那么,如何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呢?首先,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境之中,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用物理实验入手,自主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062-2022年第5期(总第309期)课堂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李月梅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很多数学一线教师都在探索的课题。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数学知识本身是存在难度的,正因如此,教师更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

文章围绕此话题展开探究,希望能为更多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作者简介:李月梅(1981—),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数学教师们普遍探究的话题。

新课改强调,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应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导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困境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对于当下的小学生而言,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引诱因素,让其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数学知识。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密切关注学生兴趣的变化,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境,只有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一)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效率低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笃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怎样的方法或者引入多少种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最终的教学效果都很难保证[1]。

也就是说,兴趣才是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发自内心地对数学感兴趣。

研究表明,数学学科在整个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因为个人逻辑思维、计算能力不足,无法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诀窍,进而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这种情况必须尽快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2012-10课改探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文/马海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承和掌握社会经验和文化财产来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一、旧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模式的变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基本特征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2)教师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3)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之前,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满堂灌或者填鸭式为主。

每一堂课,教师作为独角戏的主角,承担着教育教学的双重任务,而学生作为独角戏的观众与听众,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存在,只能产生这样一种结果: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一种依赖,没有了教师的督促与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为继,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容乐观。

这种静态、保守的历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陈述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可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

历史教师的教学观绝不能停留在任何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二、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与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为主,教学模式单一、僵化,脱离了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这种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不能形成系统的理性思维。

教师是先进教学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在教育实践中能改变教育教学的面貌,决定教育的成败。

但观念不能灌输,而要靠教师在学习中领会,靠在实践中感悟,靠在经验中提升,靠在教学中扬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一、研究背景虽然从2008年开始,河南省已经实施新一轮课改,但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些地方仍大行其道。

具体表现为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

虽然任课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向学生灌输知识,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机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大胆质疑,无法通过感受和体验主动生成新知识。

久而久之,这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断下降,学习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显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推进,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我校申报了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旨在用新课标理念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探索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下面以英语学科为例,谈谈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

二、深入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利用必要的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知识。

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因素。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受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主体作用:1.主动探索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内容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

如果能把联系、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和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高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可见,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势在必行。

三、合理运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传授型教学为创新型教学。

同时,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密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是指以导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知识、构建知识的教学活动。

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突出的优势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主要特点是学案引导、自主探究、先学后教、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和谐统一,发挥出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

然后,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完成相关任务,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和交流,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认真编写高中英语导学案的基础上,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研究出了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英语词汇课的教学模式
1.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限时完成预习案。

主要预习课文中含有重点生词的句子并翻译,记录自己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自主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探究案中给出的5~6个本课重点
单词,老师把含有生词的一些英语句子列出,让学生翻译句子,并由学生说出这些词的用法(词组、短语和句式)。

3.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4.展示交流:小组代表展示各组集体智慧的成果。

5.点评拓展:老师或学生对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

6.当堂检测:教师对学生探究看学生能否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检测案,过的知识点进行检测,
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7.课后巩固: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巩固案上的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

(二)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1.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案,理解课文的大意,梳理篇章结构。

2.自主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独立解决探究案中关于课文内容的几个问题。

3.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4.展示交流:小组代表展示集体智慧的成果。

5.点评拓展:老师或学生对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

6.
当堂检测:教师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检测案,看学生是否掌握课文内容。

7.课后巩固: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巩固案上的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三)英语语法课的教学模式
1.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案,列出课文中含有某种语法现象的句子。

通过预习,学生初步了解所学的语法项目。

2.
自主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探究案中的语法练习题。

3.
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形成对语法的正确认识。

4.展示交流:小组代表展示集体智慧的成果。

5.点评拓展:老师或学生对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语法现象进行梳理。

6.当堂检测:教师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检测案,以查明学生是否掌握该语法项目。

7.课后对所学语法进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巩固案上的练习,巩固:
行巩固。

(四)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模式
1.课前预习:在课前让学生阅读1~2篇某种体裁的英语作文范文。

2.自主探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总结某类英语文体的写作特点、篇章结构和常用句式。

3.当堂练习:提供一篇相同体裁的书面表达写作题目,让学生当堂演练。

4.展示点评:抽取部分学生的习作,利用多媒体展台进行展示和点评。

5.点拨提升:总结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订正错误,总结写作技巧。

6.范文赏析:让学生朗读英语范文,并找出里面的优美词语和经典句式,熟读成诵。

五、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起编写了高中英语1~8册的导学案,探索了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投入使用。

“学案导学”使教师和学生明确了当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环节,“自主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都抢着展示和点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编号:[2013]-JKGHB-0110)的阶段性成果。

]
(牛学斌,郑州市第十六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
教师教育专家。

昝亚娟,郑州市第十六中学英语教师,河南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责编再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