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的观察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收入、疾病、多子女等八项标准综合认定
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收入、疾病、多子女等八项标准综合认定一、家庭收入低家庭收入低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于家庭收入低的定义,可以参考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相关贫困线标准。
例如,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常是指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的学生。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家庭的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贫困线标准,那么这个家庭就可以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
二、重大疾病或灾害重大疾病或灾害也是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有重大疾病或灾害的家庭,可以根据医疗证明或灾害证明等相关材料来进行认定。
如果家庭中有成员患有重大疾病,或者遭遇了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导致了经济上的困难,那么这个家庭就可以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
三、家庭多子女家庭多子女也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家庭多子女的认定,一般可以根据家庭子女的数量来进行判断。
通常来说,子女的数量越多,家庭的经济负担就会越重。
因此,如果一个家庭的子女数量较多,那么这个家庭就可以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
四、家庭无固定收入家庭无固定收入也是判断家庭经济困难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主要依靠临时的、不稳定的收入来维持生计,那么这个家庭就可以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
五、地理环境不利地理环境也是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之一。
例如,处于偏远地区、山区等地理环境不利地区的学生,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原因,可能导致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
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定。
六、单亲家庭或孤儿单亲家庭或孤儿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
由于失去了单亲或双亲的支撑,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往往比较困难。
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进行认定。
七、家庭经济状况突然恶化家庭经济状况突然恶化也是导致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失业、疾病或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的。
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
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的角度展开研究,探讨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教育水平。
在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通常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相反,在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子女可能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职业选择。
其次,家庭经济状况还会影响到子女的职业观念。
在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可能更容易接受到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念,更有可能选择有前途、有挑战性的职业。
而在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子女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选择一些短期利益较高的职业,而忽视了长期发展的可能性。
另外,家庭经济状况还会影响到子女的职业选择的机会。
在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职业,了解到更多的选择。
而在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子女可能面临职业选择的局限,只能选择一些较为普通的职业。
二、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解决方案针对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性,让更多的子女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其次,家庭可以加强对子女的职业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的职业观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另外,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让更多的子女有机会接触到各种职业,拓展他们的职业视野。
三、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进行分析。
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女教育投入对比实验报告
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女教育投入对比实验报告一、引言教育对于子女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家庭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子女教育的投入。
为了深入了解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方面的差异,我们进行了一项对比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方面的特点、差异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更公平、有效的教育政策和社会支持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对象与方法(一)实验对象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家庭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家庭年收入将其分为高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三个组别。
每个组别各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家庭。
(二)实验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详细的问卷,涵盖家庭收入、教育支出项目(如学费、课外辅导、兴趣班、学习用品等)、教育期望、教育资源获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确保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2、访谈对部分家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子女教育投入方面的决策过程、动机和面临的困难。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均值、方差等指标,找出显著差异和相关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教育支出总额高收入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支出总额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
高收入家庭每年的平均教育支出达到_____元,中等收入家庭为_____元,低收入家庭仅为_____元。
(二)教育支出项目1、学费高收入家庭更倾向于将子女送入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而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大多就读于公立学校。
2、课外辅导高收入家庭为子女报名各类课外辅导班的比例较高,且科目种类丰富,包括学科辅导、艺术培训、体育训练等。
中等收入家庭也会为子女选择一些课外辅导,但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
低收入家庭在课外辅导方面的投入则较为有限。
3、兴趣班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参加兴趣班的比例高达_____%,涵盖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多种领域。
中等收入家庭的这一比例为_____%,低收入家庭仅为_____%。
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的投入也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的投入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还包括情感上的关怀和教育理念的传承。
本文将从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投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家庭教育投入的因素,同时提出更加有效的教育投入建议。
一、教育费用投入情况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的经济投入主要表现在教育费用上。
大学生子女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开支是家庭必须承担的重要部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的经济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在30%~50%之间。
部分家庭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甚至会将比例提高至70%以上。
由此可见,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的金钱投入是非常可观的。
二、情感关怀与支持除了经济上的投入,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的情感关怀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成员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激励大学生子女更有动力地学习和成长。
家长在大学生子女的学业及生活上给予的关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子女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三、教育理念的传承除了金钱和情感上的支持,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的投入还包括教育理念的传承。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教育环境,家庭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子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四、影响家庭教育投入的因素1、经济状况: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教育投入首先受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能够给予更多的经济支持,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相反,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则会受到经济压力的限制。
2、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观念对子女教育投入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长注重子女的学业成绩,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而另一些家长可能更加看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对金钱的投入可能并不会过多。
3、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背景因素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0 414 803 296
0 493 0 440 0 380 0 451
0 255 2 366 2 878 0 383 0 471 3 973
二、计量模型
经确定就业单位、在 什么部门 工作 ( 在 政府 部门还 是非 政 府部门工作) 、是选择就业还是进一步深造。我们应用的 计
= 1 表示汉族, = 0 表示为少 数民族 父母家庭年收入 ( 万元) 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 = 1 表示父母至少有一方在政府部门工作, = 0 表 示其他 = 1 表示 父母生活在城市, = 0 表示父母生活在农 村 父母平均年龄
0 220 1976 33
0 584 0 738 0 826 0 718
优势; 在政府部门工作, 且有较高职位的家庭能够动员和利 用更多的组织资源为其子女就业服务。
[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 家庭背景; 就业
[ 中图分类号] F 241; G 6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1 9162( 2011) 02 0097 05
大学毕业生就 业对个 人和 社会都 是重 要的 过程, 对 于 个人来说, 毕业的过 程是 学生 把所学 知识 应用于 实践, 进 而构建自己职业 生涯 的开端; 对于社 会来 说, 大学 生就 业 实现了由人力资 源向 人力资 本的 转化。有 证据表 明, 中 国 高等教育扩招已经 产生部 分高 校毕业 生, 特 别是在 本科 和 硕士生水平, 毕业前不能找到工 作[ 1 ] 。 如果 我们能 对就 业 选择及相关影响因 素有较 为全 面的认 识, 则 有利于 帮助 政 策制定者及早发现 问题并 改进 相应政 策, 进 一步影 响毕 业 生顺畅就业, 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源向人 力资本转化 的效率, 对政策和社会其他领域产生正面的影响。
我国贫困家庭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问题研究
足这一营养标准所需要的各种食物量 ,再按照食物的
价格计 算出相应的货币价值 。 这一货币价值成 为“ 食物
贫 困线 ” 。
二、 我国贫困家庭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矛盾分析 受传统观念 的影响 ,我国贫困家庭对于高等教育
2 0 0 9年中国的 “ 贫困线”是 1 1 9 6元人 民币 , 而 的个人投资有着很 高的预期 ,然而实际情况 却是贫 困 I  ̄ / ' E 大经济压 力和高等教育的投资风 险。理想 “ 低保 线” 已在 2 0 1 0年年底 上调至 1 4 0 4元。2 0 1 1年 家庭面I
的 近十 分 之 一 ( 范小 建 , 2 0 1 1 ) 。 困家庭 高等教育阶段个 人投资成本和 收益进行研 究 , 外)
目的是 引起个人 、 政府 、 高校 的重视 , 齐 心协力 改善贫 困家庭高等教 育阶段的个 人投资 问题。
相 关 理 论
在我国高校 中对贫 困家庭学生的认定大都是 以学 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线为标准。为研究 方便 ,本文所研究的贫 困家庭是指家庭经济情况低于
盾 一览 表 。
预 期 矛 盾 现 状
( 三) 贫 困家庭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与对高等教育个
人 投 资风 险 认识 不 够 的 矛 盾
我们知道 ,贫困家庭面 临着很 大的经济压 力 , 但是 当面临着子女上学 的问题时 ,不惜一切代价 。
家庭传统观念
卜 一 —— + . _ . ——_ _ 1 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少
0 1 0年 的 2 6 8 8万 人 扩 大 至 1 . 2 8亿 人 , 来说无疑是 雪上加霜。 但同时 , 应该让贫困家庭意识到 覆 盖 面 也 由 2
l 的 1 3 . 4 %, 占全 国总人 E l( 除港 澳台地 区 高等教育实际是一种投资 , 有投资就有风 险。 本文从贫 占农村总人 E
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是学生学业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们的社会中,家庭的财务状况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
不同的经济状况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帮助改善这种影响。
1.经济困难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业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经济困难可能会导致家庭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缺乏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及无法支付参加辅导班或培训的费用。
这些因素都可能妨碍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经济困难可能会迫使学生从事兼职工作来补贴家庭财务状况,这将占用学生本应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导致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习任务。
此外,经济困难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可能感到自卑和羞愧,因为他们无法满足其他同学享受的一些基本需求。
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
综上所述,经济困难对学生学业表现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
2.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方法虽然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家庭迈向更好的经济状态,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业表现。
首先,家庭成员可以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或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以增加家庭的收入。
这可能需要家人们主动寻求培训或教育机会,并在市场上寻找更具竞争力的工作。
其次,家庭可以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合理分配家庭财务资源,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这包括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材料和辅导资源,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合理规划家庭支出,避免过度的经济压力。
另外,家庭可以积极寻找各种资助和奖学金机会,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很多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和资助计划,通过申请这些机会,家庭可以减轻经济负担。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可以采取措施来支持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
政府可以提供补贴或教育基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学习机会。
城镇低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消费分析
城镇低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消费分析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以来,教育成本分担向个人和家庭倾斜,居民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其他消费。
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收益率不再增长反而逐年下降。
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对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得出了结论:对城镇低收入家庭而言,让子女接受紧缺专业的职校专科教育才是明智之举。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社会分层高等教育收益城镇低收入家庭高等教育成本主要是指大学阶段或者更高学历阶段每名学生所要支付的全部费用。
从个人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成本主要包括学生家庭所支付的学杂费和生活费。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以来,高等教育成本呈显著上升趋势,对大多数城镇家庭均造成很大影响。
根据社会分层理论中的收入标准可将社会成员分为三类,即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及低收入者。
自2011年起我国的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1500元,贫困线以下的家庭被视为低收入家庭。
一、高等教育成本上涨的影响高等教育成本的持续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首先,高额的学费令城镇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
由于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的连续扩招致使学生规模的上涨率超过公共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但是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处于下降趋势,这导致高校对学费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
20年前大学学费仅为200元/年,现在已上涨至5000元/年,近20年的时间就上涨了25倍。
但是这20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却增长不到4倍,可见学费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公立高校的学费数据显示,学费占城镇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120%。
结果表明,高额的学费给许多城镇低收入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催生了大量高校贫困生,甚至有部分贫困生因无力承担学费而选择弃学。
其次,攀升的生活费令城镇低收入家庭“难上加难”。
中国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儿童教育的实证分析
中国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儿童教育的实证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庭收入的提高,儿童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
然而,中国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对于儿童教育的影响也不同。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索中国家庭经济状况对于儿童教育的影响。
二、中国家庭的经济状况1.不同地区家庭的收入水平差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非常明显。
东部地区的家庭收入水平远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
因此,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地区儿童教育的差异。
2.不同家庭的收入水平差异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有很大差距。
城市家庭的收入往往要高于农村家庭。
此外,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工资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中国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教育的影响1.家庭财务状况和儿童教育的关系家庭财务状况是决定家庭是否有能力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的重要因素。
一项研究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的教育资源比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要少得多。
财务状况比较差的家庭通常无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2.教育投入和儿童教育的关系教育投入是家庭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体现。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通常会花费更多的钱在儿童教育上,例如,私立学校、课外培训、国内外游学等。
这样的投入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孩子的教育发展。
3.家庭收入和儿童教育的关系一项研究探讨了家庭收入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
四、结论经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家庭经济状况对于儿童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通常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贫困家庭的教育帮助,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儿童教育的发展。
贫困家庭经济压力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
贫困家庭经济压力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贫困家庭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压力。
这种压力不仅给家庭生活带来困扰,还会对子女的学业表现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贫困家庭经济压力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学习动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学业成绩的下降经济困境往往限制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资源。
由于经济原因,他们可能无法进入优质学校,缺乏优质的师资和环境。
同时,贫困家庭可能无法提供子女所需的学习材料和辅导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升。
贫困家庭中的孩子可能面临成绩下降的风险,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升学机会,还可能导致他们从小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缺乏优质的学业表现也会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学习动力的减退贫困家庭压力下的子女可能因为无法满足常规的学习需求而失去学习动力。
由于经济拮据,他们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去打工或承担家务等责任,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良好教育资源的孩子可能会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觉得学习没有意义。
他们可能认为即使努力学习,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这种心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心理健康的影响经济压力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长期生活在贫困环境中,他们可能面临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经济压力不仅限制了他们的学业发展,也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出现。
由于无法摆脱经济压力,贫困家庭子女可能感到绝望和无助。
这种精神状态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稳定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五、减轻贫困家庭经济压力的方法虽然贫困家庭经济压力对子女的学业表现产生了不利影响,但仍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缓解这种压力。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支持和教育援助,在教育资源上进行均衡分配,为贫困家庭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学校和社区也可以积极发挥作用。
学校可以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同时,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和社会资源,提供免费的学习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助需求调研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助需求调研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虽然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各不相同,但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以及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进行了一次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助需求的调研。
一、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4份,有效问卷470份。
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家庭经济情况、大学学习和生活所需的费用、获得过何种形式的资助以及对资助方式的需求等方面。
二、被调研者家庭经济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被调查者的家庭年收入并不高。
其中,有50.8%的被调查者家庭年收入低于3万元人民币,24.5%的被调查者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5万元人民币之间。
可以看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占比较大。
在家庭成员收入来源方面,60.6%的被调查者的父母都是农民或低收入的家庭。
这再次说明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占比较大。
三、大学学习和生活所需的费用在大学学习和生活方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需的费用相对较高,主要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学习用品费、交通费等。
在这些方面,被调查者普遍存在经济压力较大的情况。
具体而言,学费是最主要的支出,占到全部支出的39.8%。
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占比也比较高,分别为27.5%和20.8%。
这表明,大学学习和生活所需的费用占到了家庭经济的很大一部分,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四、获得过何种形式的资助在获得资助方面,被调查者表示,获得过的资助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助学贷款等。
这些资助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不仅能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也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然而,我们也发现获得资助的学生比例较低,其中只有39.8%的被调查者获得过助学贷款。
五、对资助方式的需求在对资助方式的需求方面,被调查者表示最希望得到的资助方式是助学金和助学贷款。
家庭背景对教育收益率影响的研究综述
家庭背景对教育收益率影响的研究综述张雅楠【摘要】根据科尔曼的家庭资本理论,本文将家庭背景分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以此综述了已有研究中三者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发现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教育收益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所用的教育收益率多指平均教育收益率,少有研究探讨家庭背景对教育收益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因此,在未来研究中,需更深入地、分教育阶段地讨论家庭背景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作用机制.【期刊名称】《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8页(P144-151)【关键词】家庭背景;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家庭社会资本;教育收益率【作者】张雅楠【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54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机会扩张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和收入平等。
以高等教育为例,随着高等教育扩张,低收入家庭的资优生更有可能上大学并完成大学教育,从而获得较高学位要求的高薪工作和经济地位向上流动的机会[1]。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本是增加低层社会成员收入、加速阶层流动和晋升的手段,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近年来,教育收益率的分布在不同群体具有分布差异,教育是否能够发挥“社会公平器”的作用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2]。
一些研究表明“贫穷者更贫穷,富有者更富有”的“马太效应”的依然存在,教育的低收益仍然经过代际传递。
不同家庭背景的群体高等教育收益率不同,优势阶层群体的收益率高于弱势群体,从而造成弱势阶层收入与优势阶层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阶层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教育本应成为促进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反而变成了加剧社会不公的加速器。
本文对家庭背景给教育收益率造成何种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我国现有研究成果提出若干研究建议。
国内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起步较晚,首次对中国教育回报率进行估算的是Jamison 和 Gaag(1987)。
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调研报告
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困难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他们面临着各种家庭困境,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为制定相关帮助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对象为困难学生及其家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面谈和实地走访等多种方法。
调研时间为两个月,共收集了500个有效样本。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家庭收入情况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困难学生家庭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阶层,占比超过70%。
其中,低收入家庭占比较高,约占50%。
这意味着困难学生的家庭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及教育经费,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2. 家庭教育背景困难学生家庭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困难学生的父母都只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父母仅占10%左右。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相当一部分困难学生的父母没有固定工作,失业率相对较高。
3. 家庭关系状况困难学生家庭关系普遍较为复杂。
调研结果显示,近30%的困难学生的家庭存在父母离异情况。
而对于那些家庭关系尚未破裂的困难学生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够和谐和稳定,且存在家庭暴力和家庭纠纷等问题。
4. 家庭支持度在困难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调研结果显示,困难学生普遍感受到了家庭的支持,但约有20%的学生表示缺乏足够的家庭关爱和支持。
这些学生往往处于困境之中,对学习缺乏动力。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 针对低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政府应加大教育补贴力度,提供更多的资助和奖学金,确保困难学生能够继续学业。
2. 加强家庭教育支持和培训,提高困难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增强他们对孩子学习的引导和支持。
3. 建立健全家庭咨询和辅导服务体系,为困难学生的家庭提供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矛盾和纠纷。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就业质量提升路径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就业质量提升路径作者:萧润正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8年第21期近年来,“寒门能否出贵子”再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表现出公众对社会阶层固化的焦虑。
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教育机会相对较少,限制了他们发展的空间,导致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力偏低,在择业求职的过程中更容易遭遇困境,导致他们通过高质量就业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机会降低。
党的十九大指出,扶贫、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最后一公里”,教育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因为接受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改变个人乃至家族命运、发展欠发达地区的重要途径。
所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力、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质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之下,面临着多重就业困境,导致他们的就业质量不高。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起点较低初次就业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就业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方向和职业发展的前景。
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相对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起点普遍偏低。
从2017年我院的就业数据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次就业单位为中小微型民营企业的学生比例为76%,初次就业单位为国企或公共部门的学生比例仅为2%;相对来看,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次就业单位为国企或公共部门的学生比例是17%。
由此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起点相对较低。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起薪偏低衡量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薪酬,通过对比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薪酬水平,可以了解他们就业质量的基本现状。
根据2017年我院的就业数据,711位已就业学生的平均薪酬为4130元,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3250元,低于平均水平。
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研究
进行的全 国调查 中的中国农村和城市居 民家庭收入分配调查得到的最具说服力的信息 。抽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包含 了住户成员有关 收入 、 、 就业 教育 、 个人特征等方面较为详细的信息 。 H 嘲 查在 18年 、9 5 、0 2 cI 9 8 1 9年 2 0  ̄和2 o 年一共进行了4 , 06 次 现阶段能获得的数据 只有3 , 年 从样本数量的角度来考虑 , 本文选择了2 o 年的数据来说明我国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 的现状 。 于分 析的个人样本 o2 用 的工作状态为工作 , 收入信息没有缺失 , 其父亲或母亲至少有一方的信息是存在 的。 通过整理 和裁减得到的样本共有 14 个 , 2 8 这些样 本包括了个人及其父母 的教育 、 就业 、 收入 、 消费等方面 的详细信息 。
收入 档次家庭子女进行对 比, 分析低 收入 家庭子女 高等教 育收益的现状 , 并对其产生的原 因进行 了分析。 关键词 : 低收入 家庭 高等教 育收 益 成本效益分析
一
、
引言
教育 , 特别是高等教育 的贡献不仅在 于它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 更在 于它以此为基础构成 了和谐社会的基石。 西方过滤理论和筛 选理论都认 为 ,受教育程度可作为信号供雇 主使用 , “ 并且有助 于将 雇员有效地分 配到不同 岗位 。 ( at . any 2 0 ) ” M rn C ro ,0 0 因此 , i 在衡
步 地 , 大专文化程 度加入 , 以看到高 收人 家庭子女 接受高 等教育 的比例高达5 %, 将 可 9 这一 比例远 远高于 中 、 低收人 家庭( 分别为
3 %和3 %)中 、 收入家庭子 女更多的是接 受了中专教育 , 8 2 。 低 比例分别 为3 %和3 %, 2 1 而高收入家庭子女 中专 文化程度 的 比例 仅为 1%; 收人 家庭子女初中文化程度为 1%, 8 低 6 中收人家庭为 1%, 2 而高收人家庭子女初 中文化程度为6 仅 仅是中收入家庭 的一半 。 %,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谈起
第33卷第1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1 2012年1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an.2012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谈起李彩莲(太原师范学院 教育系,山西 太原 030012)摘 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论文阐述了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对社会公平的作用。
在实施大学收费政策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机均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效率;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1-0135-03一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公平与效率是近年来人们在讨论社会发展问题时经常提到的一对概念,现代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当然也有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效率它是高等教育投入与高等教育产出之间的比率。
一句话,它是高等教育投入与其所实现的目的之比,追求的是高等教育收益的最大化。
(二)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政策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它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相联,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所享有的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规定着高等教育资源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公平的最本质内涵在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
由此看来,公平与效率同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尺度和价值目标。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实际上是从人类具体某种共同点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衡量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满足人的基本受教育权利和需求、实现人的共同发展所达到的水平;高等教育中的效率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推动社会和个人发展、实现自身功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是指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政府)除收稿日期:2011-11-05作者简介:李彩莲(1977-),女,山西长治人,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教师。
中国国民的收入分布与教育收益率探析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一项全国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1996年城镇教育收益率为4%[5]。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2年五城市的调查数据所估计的教育收益率大约为10% ;李春玲采用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估计的教育收益率为11.8%[6];李实、李文彬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集的1988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中17891个职工样本,估计城镇职工的教育收益率为3.8%[7]。教育收益率变化趋势一系列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随时间表现出明显提高趋势。国内众多研究也发现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是依次递减的。诸建芳等的研究表明:用基础教育代表的中低等教育的收益率为1.8%,用专业教育代表的中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为3.0%[8]。
在我们所考察的收入分布的十个分位点上,受教育程度都是与收入呈正相关的关系。表4和表5中小学、初中直至研究生及博士的回归系数分别代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学历的获得者与未受过教育者的收入差异。除收入最低的百分之十的人群外③,我们发现学历越高,收入差异越大,说明教育收益率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大。此外,对于收入最低的人群而言,大专学历拥有者比未受教育者收入高出8 615.3元,并且这一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一发现说明社会中“读书无用论”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提高受教育程度,更能够增加收入。寒门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是我国国民实现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合理途径。
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问题研究
【 键 词 】弱 势群 体子 女 高等 教 育 投 资收 益 对 策分析 关
一
、
弱 势 群 体 子 女高 等 教 育 投 资 收 益现 状
1 弱 势群 体 的界 定 、
早在 1 9世纪 4 0年代 , 恩格斯基于对英 国曼彻斯 特等十 多
长的 。政 府投 入不足 , 必然导致教 育成本分担向个 人和 家庭倾
状况进行 了详实的实证 研究。但弱势群体因视角不同也有不同
的区分和概括 , 在完整的概念意 义上 , 弱势群体 是指 由于 种种
原因, 在经济收 入 、 会地位 、 社 权益保护 、 竞争能 力等方面 处于
斜。我国普通 高校教育经费中 , 国家公共支 出占总成 本的比重 从 19 年 的 6 . %下降 至 20 98 41 6 0 8年的 4 . %,政府 投入 的不 74 5 足, 使得个人和家庭在高 等教 育中所承担的成本分摊 是越来越
2 弱 势群 体子 女 高等 教 育投 资 收 益现 状 、
大 ,突出表现在大学学 费的增长突飞猛进 ,从 19 年的 11 96 39 元 ,到 20 年 普通 高校学 费基 本上 都在每 人 每学 年 50一 04 0O
8 0 元不 等。高 等教育个人教 育经费 , 00 也就是家庭和个人所承 担 的学 费和 杂 费 , 占高 等教 育 总 经 费 的 比 例 从 19 9 8年 的
个城市的工 人状况的实地 考察 , 就完成了著 名的《 国工 人阶 英
级 状况》 一书 , 资本 主义社会 的“ 对 弱势 ” 群体——工人 的生活
依照现代 社会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制度 , 等教 育的成本 高 应由国家和个 人共同来承担 。在总成本既定 的条件下 , 国家承 担的高等 教育支 出和私人 承担 的高等教 育支出常常 是此 消彼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年收入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年收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年收入的重要性和影响1. 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公平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权利,各国纷纷制定了不同的认定标准,以确定哪些学生符合条件可以享受相关的经济支持。
本文将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中的年收入要素,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年收入的定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中的年收入是指家庭在一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一般包括工资、福利、奖学金等各类收入。
这一标准的设定是为了量化家庭经济状况,以便确定学生是否具备家庭经济困难的资格。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年收入的重要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中的年收入在确定教育赞助资格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年收入是衡量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了解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可以初步了解该家庭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地位。
这对于制定合理的经济援助政策和资助标准至关重要,避免了将资源浪费在不需要的家庭上。
年收入可以反映出家庭是否承担过重的经济负担。
通过对年收入的评估,可以判断学生所在家庭是否有能力支付学费、购买教育相关材料和接受适当的教育培训。
如果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可能无法承受高额的教育费用,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
年收入也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措施。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通过资助和援助,他们可以获得与其他学生相同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减轻了贫困对他们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
合理设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年收入门槛,是为了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4.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年收入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中的年收入不仅对学生本身有重要影响,还对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学生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中的年收入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够获得适当的经济援助和支持。
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发展和未来的职业选择。
通过合理的经济赞助和资助,学生可以在经济压力下减轻,专心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业成绩和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的观察3袁 诚 张 磊 内容提要:本文使用2002年CHIP 数据,研究了家庭收入对子女大学收益率的影响。
基于教育收益存在异质性的假设,本文通过R oy 模型对子女的能力偏差进行了纠正,并计算出每个子女潜在的大学毕业收入和高中毕业收入,以及因人而异的大学收益率。
本文观察到子女的大学收益以及收益率受到家庭收入和背景的影响,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收益和收益率明显低于中高收入家庭子女。
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这种低收益率的原因;低收益率对助学贷款政策效率和可持续性的不利影响,以及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率的必要性与途径。
关键词:大学收益率 异质性 选择偏差 收入的代际传递 助学贷款3 袁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1,电子信箱:yc @ ;张磊,Clems on 大学经济系,电子信箱:zlei @clems 。
同时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李实教授提供的数据和支持;同时感谢北京大学于平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的助研工作,以及和作者的讨论。
本项研究得到了2006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性与公平性研究”(EFA060202)的资助。
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但文责自负。
一、引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理论上被认为是降低社会不公平和减少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
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对高等教育给予财政支持。
而助学贷款政策是政府为帮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大学学业所提供的补贴。
在我国,政府要求所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均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克服受教育过程中的信贷约束,从而增加他们在社会和收入阶层中正向流动的机会。
所以,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率的了解和观察,对于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在减少收入不平等的代际传递中的作用,客观评价助学贷款政策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篇论文运用CHIP2002年的数据,将R oy 模型用于对异质性教育收益率的观察,并将这种观察运用于对助学贷款政策的评估与分析。
我们发现,在进行了能力偏差的校正之后,子女的大学收益以及收益率都受到家庭收入和背景的影响,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收益和收益率明显低于中高收入家庭子女。
我们还发现,低收入家庭子女在大学毕业之后,不仅偿还助学贷款存在困难,而且在偿还期限内,他们的会计收益率还低于助学贷款利率,这将对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造成不利的影响。
对此,我们论证了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率的必要性和可行途径。
我们的贡献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我们发现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大学收益率并不高于中高收入家庭的子女。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都相信,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投资由于信贷约束的存在而受到抑制,因此他们的教育投入低于最优水平,其子女的教育收益率应该远远高于高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收益率(Becker andT omes ,1986)。
但是这样的判断没有考虑教育、能力以及收入在代际间的传递,因此与现实中贫困学生的高等教育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父母的收入水平不仅影响子女的受教育水平,而且也影响他们的教育结果。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困学生的就业和毕业收入情况仍然受到自身家庭的社会和经济背景的显著影响,较高的教育收益率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过于乐观的判断。
第二,我们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和应对我国目前较高的助学贷款违约率提供了经验依据。
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已经高达30%,在有些省份甚至达到60%以上。
如果相信贫困学生拥有较高的教育收益率,那么对这个现象的唯一解释就是这些接受贷款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诚实和信用。
显然,这样的解释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我们所发现的低收入家庭子女的低大学回报率,成为解释较高的还款违约率,评估助学贷款政策风险的重要依据。
二、文献回顾:异质性教育收益率及研究方法 家庭或者父母收入对于子女受教育状态的影响,已经被很多的计量经济学家所关注。
同时,父母收入对子女收入水平的影响,也在大量的收入代际传递的文献中得到了充分的研究。
但是,父母收入对于子女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在教育回报的研究中,却非常少见。
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过去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意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传统的教育回报研究中,缺乏对不同的家庭背景下的收益率变化进行有效观察的工具。
在教育回报的研究中,明瑟方程是计量经济学家最常采用的估计方程:ln y i=δs S i+δX i+u i(1)其中,y表示个人的工资收入,S为个人的教育水平,X 为有关个人其他特征的控制变量,u为误差项。
δs为教育回报率,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参数。
基于G riliches (1977)劳动力市场中“效率单位”的观点:人力资本是同质的,每个人所面对的教育回报率δs是一样的。
在经验分析中,由于影响因变量工资水平的能力变量不可观测,但它又与教育水平相关。
为了得到对δs的一致估计,长期以来,计量经济学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来寻找合适的工具变量,消除因能力变量的遗漏所导致的教育内生性,以及O LS对教育回报高估的偏差。
所有的工具变量研究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收益率估计结果,而且这些结果全都比O LS结果来得更高,这与人们寻找工具的初衷完全相反。
对此,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教育的回报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由于工具变量只能识别对该变量作出反应的群体的回报,因此,工具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估计结果。
进一步,由于这些群体往往都具有较高的能力,从而就得到了更高的教育回报估计。
工具变量的经验研究间接地证明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回报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也有理论研究证明,在家庭背景因素中,家庭收入是个人教育结果和收入能力存在差别的最主要原因(Han and Mulligan, 2001)。
这促使经济学家们进一步思考,父母的教育、收入状况不同是否会导致子女的教育回报率存在差别?也就是说,在明瑟方程中,教育项的斜率系数是否会随着家庭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模型设定中放弃对教育回报率一成不变的假设,并需要恰当的方法对此进行观察。
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就是将明瑟方程中所包含的教育项进行非线性化。
Altonji and Dunn(1996)通过在明瑟方程中引入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子女教育水平的交叉项,运用同胞子女数据,发现父母的教育水平对子女的教育回报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且母亲的影响更为显著。
分位数回归方法(Quantile Regression)也被用来观察在不同的收入分布点上,教育回报率的变化。
当家庭收入与子女收入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时,分位数回归对教育回报率的估计结果可以间接地解读为父母收入对子女教育回报的影响。
例如,Valero2G il and T ijerina2G uajardo(2002)就运用分位数回归,发现在墨西哥,家庭收入越高的子女,其大学教育的回报率也越高,这个结果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在降低收入不平等中的作用。
在以R oy(1951),Willis and R osen(1979)和Willis (1986)为代表的研究中,提出了另一种方式来研究异质的教育回报率。
他们采用的是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中的“自选择”和“比较优势”的分析工具,认为每个人都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选择他的受教育水平。
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教育是个人内生选择的结果,教育回报不仅因人而异,而且还依赖于人们的受教育状态S。
我们可以用随机系数表示教育的异质回报:ln y i=δsi S i+δX i+u i(2) 与明瑟方程(1)不同的是,在方程(2)中,教育回报率系数不再是常数δs,而成为随机系数δsi,δsi将随个人i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水平Si的选择,既取决于个人和家庭背景,也取决于个人对于预期收入的比较。
如果只考虑大学和高中两种教育水平的话,即S=1表示大学毕业,S=0表示高中毕业,那么选择上大学的人应该预期自己上大学的净效用高于不上大学的净效用,而选择不上大学的人则反之。
在这样的假设下,Si不仅与随机扰动项ui相关,而且与大学收益率δsi相关。
Card(1995)将δsi分解为:δsi=d i-k,d i解释为个人能力,是导致收益率出现异质性的原因。
而个人能力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遗传的因素,因此有能力的父母不仅会把自己的能力遗传给子女,而且还能通过他们所获得的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源,帮助子女在受教育和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机会。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父母的收入水平对子女的大学收益率有着正向的影响。
如果能够同时观察到每个人选择两种受教育水平时的结果y 1i 和y 0i ,那么就可以通过求上述两者之差,方便地得到个人的教育回报。
但是对于随机抽样的个人数据,由于我们只能看到他(她)在实际的受教育水平下的收入y 1i |S =1或者y 0i |S =0,而观察不到y 1i |S =0或者y 0i |S =1。
在计量分析中,T reatment E ffect 模型成为解决这类“反事实缺失”(C ounter factual M issing )问题,估计δsi 的主要方法,其中,local treatment effect(LATE )、matching 以及marginal treatment effect (MTE )方法在近来的异质教育回报率的估计中逐渐得以应用。
特别是由Bj rklund and M offitt (1987)和Heckman and Vytlacil (1999,2000)创立以及发展起来的MTE 模型可以很好地刻画出教育收益率如何随着个人特征的不同而变化。
而R oy 模型正是MTE 参数估计的基础。
通过引入合适的工具变量Z ,将每个人的大学教育边际回报率定义为MTE i =E (ln y 1i -ln y 0i |X =x ,P (Z )=p ),其中p 为上大学的概率。
当MTE i 被估计出来后,将MTE i在父母收入取值所确定的P 区域进行积分,从而得到来自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女的大学教育收益率。
三、数据说明和计量方法11数据说明本文的数据来自于2002年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的入户调查数据(CHIP ),样本来自于全国12个地区77个城市,总共包含6835个家庭20632个个体。
数据库包含丰富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信息。
本文主要测算父母收入对于子女教育回报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本文将CHIP 数据按照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以家庭为单位重新进行了整理。
子女样本的选择按照以下原则,即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含中专)及高中以上,工作状态为工作(不含退休),收入信息没有缺失,且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位健在。
这样得到的每个子女的信息不仅包括他(她)本人的相关信息,而且还包括其父母的相关信息。
在对原有的6835个家庭样本筛选的过程中,我们把三代人家庭拆分为两个两代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