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语言文学美学笔记
自考“美学”串讲笔记(3)
名词解释: 1、什么是美学:美学是⼀门⼈⽂学科,是⼀门关于⼈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与社会的各个⽅⾯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研究的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就是说,⼈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必定以⼈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因此从根本上说,美学就是⼀门关于⼈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崇⾼:崇⾼是美的⼀种范畴,⼜称壮美。
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量和精神⼒量,雄伟的⽓势,给⼈以⼼灵的震撼,进⽽受到强烈的⿎舞和激越,引起⼈们产⽣敬仰和赞叹和情怀,从⽽提升和扩⼤⼈的精神境界。
(有让⼈惊喜或惊奇的⼒量) 3、优美:优美是⼀种美的范畴,⼜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
是指⼀种⼩巧、光滑、柔和的能引起⼈的愉悦的审美对象。
如⼩桥流⽔、风和⽇丽等。
4、上升的乘讹与下降的乘讹 上升的乘讹与下降的乘讹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理论命题,“乖讹”指不和谐或不协调,这是指由期待或预期落空⽽引⼈发笑的状况,德国美学家康德曾论述过乘讹的东西如何让⼈发笑。
斯宾塞进⽽把乘讹区分为上升的乘讹与下降的乘讹两种形态。
前者指超乎期待之上,⽽引⼈惊喜的状况。
后者指期待未能实现⽽引⼈发笑的状况。
此说有⼀定的合理性,但如果仅仅⽤乘讹来囊括⼀切喜剧性,却是不恰当的,因为毕竟有些乘讹会让⼈悲痛。
乘讹:(“乖讹”指不和谐或不协调,这是指由期待或预期落空⽽引⼈发笑的状况,由康德提出,斯宾塞⼜把它分成⼆种) 简答题: 1、美和美的东西有何差异? 美和美的东西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命题。
1)美的东西只能说明它本⾝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发展变化。
3)美的东西即是漫⽆边际的,但是往往⼜⾃相⽭盾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因⽽⽆法成为某种“东西”,⽆所不在,⼜⽆处存在。
美虽然具有⼀定的物质条件,但美却不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
因此,美不是美的东西。
(5)在现实⽣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起,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
2020年自考《美学》笔记串讲及重点解析一
2020年自考《美学》笔记串讲及重点解析一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理解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因为,在理解关系中,主体的目标是求得对客观事物内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人士,形成知识体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有,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有。
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两个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不可分割。
◆审美活动(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2)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审美需要。
(3)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然要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发展。
n 美与审美形态: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有状态。
n 美感与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美感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存有方式和存有状态。
审美经验有以下三个特点:(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理解,而是一种感性体验。
(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
(3)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n 艺术和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
审美活动的一切特性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面的体现。
所以,艺术和艺术活动也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n 审美教育:美育是内在地相关于人生实践,即以人生整体的培育,人生境界的提升为旨归的,而且,都必须和只有通过审美活动才能实现。
自考汉语言美学知识点梳理
自考汉语言美学知识点梳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自考汉语言美学知识点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汉语言美学的研究也成为了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领域。
自考汉语言美学知识点的学习,是提高自身文学艺术修养、加深对汉语言的理解和把握的重要途径。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些关于自考汉语言美学的知识点。
一、汉语言美学的概念和内涵汉语言美学是研究汉语言艺术美感和审美活动的学科,包括语言形式美、语言表现美和语言思维美等方面。
汉语言美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了对汉语言形式美的审美性、语音、文字、词、句、段、篇章、修辞、比喻、象征、意象等的审美研究。
二、汉语言美学的基本理论1. 艺术美感与审美活动的方法论:包括主观感受、客观规律、审美活动等。
2. 艺术形式及内容的审美要素:即审美主体、客体、论组成部分、构成和功能等。
3. 艺术风格的形成与运用:即风格体系、风格特征、风格要素等。
4. 语言表达与审美情感:包括言语的感情、感觉、意象、抒情性等。
5. 语言形式美的规律:包括音乐美、图象美、结构美、意义美等。
三、汉语言美学的应用与发展汉语言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文学创作、语言教学、广告宣传、文化传播等方面。
在自考中,学习汉语言美学知识可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言的美感,提高写作水平,增强文字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汉语言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自考汉语言美学知识点的学习,既有利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使大家对自考汉语言美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字数未满2000字,建议继续添加有关自考汉语言美学的具体知识点或案例分析等内容。
】第二篇示例:自考汉语言美学是研究汉语言表达中的审美规律和美感体验的学科。
在中文文学和语言学领域都有其重要地位,其研究对象涵盖语言文字、修辞、韵律、形象、意境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自考汉语言美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00037美学_自考笔记完整版
00037美学自考笔记七章全笔记依据教材《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第四节审美与人生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章审美活动论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第三章审美形态论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优美与崇高第四节悲剧与喜剧第五节丑和荒诞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第五章艺术论(一)第一节艺术与艺术作品第二节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第三节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第四节意境第五节艺术的功能第六章艺术论(二)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第二节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第三节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技巧第四节艺术的形态第五节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第七章审美教育论第一节中西美育观的源流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第三节美育的特点第四节美育的功能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第一章绪论单选:1.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1.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1.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
(分析哲学)1.4.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1.5.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1.6.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1.7.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1.9.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欣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1.11.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哲学学科)1.12.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1.1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1.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15.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16.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1.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1.18.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1.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美学名词解释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美学》重点名词解释1、美学研究对象:美学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美学史上有5种观点:①柏拉图认为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②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③英国经验派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④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活动的;⑤美学是研究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2、审美教育:即美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情世界,从而潜移默化的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3、马克思的美育观:马克思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
他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的大众”。
他还指出审美教育是需要基本条件的,在不能解决基本温饱的条件下奢谈审美教育是不现实的。
同时,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养的人,对于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
4、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是荀子在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时提出的,主要体现了美育的功能,即美育以感情的方式陶冶人的性情,从而改造人性自身的弱点,使其健康发展。
5、趣味教育:梁启超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趣味教育不同于强制教育,它以趣味为目的,肯定了美育的独特性和独立价值。
6、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他认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限的。
7、美学之父:美学之父是对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加登的尊称。
他在1750年出版了《美学》一书,宣告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鲍姆加登被美学界尊崇为“美学之父”。
8、《美育书简》:《美育书简》是德国美学家席勒的著作,发表于1795年。
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
9、《丑的美学》:是罗森克兰兹的美学作品,他提出“丑的美学”,认为丑不仅仅陪衬美,也有其独立性,艺术可以“理想化”丑。
自考汉语言美学知识点梳理
自考汉语言美学知识点梳理
汉语言美学是指对汉语言的音韵、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进
行审美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下面我将从音韵、词汇、句法和修辞四
个方面对汉语言美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首先是音韵方面,汉语言美学强调音韵的美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元素在诗歌、韵文中的运用。
古诗词中的平仄、押韵等
都是音韵美的体现。
其次是词汇方面,汉语言美学注重词汇的精炼和美感。
比如一
些具有音韵美的词语、富有意境的词语都是汉语言美学的重要内容。
句法方面,汉语言美学强调句子结构的优美和语法的灵活运用。
古文中的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都体现了句法美。
最后是修辞方面,修辞是汉语言美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包括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都能
够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除此之外,汉语言美学还包括了对汉字的审美、对语言文字艺
术表现力的探讨等内容。
总的来说,汉语言美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文学、音韵学等多个领域,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笔记
美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美学1.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正式宣告独立。
因此,鲍姆嘉登被被称为“美学之父”。
•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
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
而情,即他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却没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
因此,他决心通过自己的潜心研究来创立这一门学科,并最终用“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来命名这门新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他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由此可见鲍姆嘉登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美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的。
•与美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而言,当推哲学、文艺学、心理学和伦理学。
2.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美学一直被看作哲学的一个分支,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哲学家。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可以说,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美学与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人文学科,都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哲学研究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看法,研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题;美学研究的则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哲学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的主观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而美学则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
•因此,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乃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3.美学其实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人类学、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神经生理学、色彩学、声学、几何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考《美学》重点笔记
第四节
审美与人生
1
、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和生存方式之一,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人生实践之中,起源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的实
践活动之中,对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有有益的作用。
2
、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1
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一体圆融),是存在
2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学科性质),包含三个层面:
1
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
2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3
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
、美学研究的方法是多样的、综合的。首先,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的
其次,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
3
、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1
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种交往与对话,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
真价值的自由生命活动。
2
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它所建构的是一个距哟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是超
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快感。
6
、审美对象作为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的特点:
其一,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式。其二,它是主体能通过它
“
直观自身
”
,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
《美学》自考资料_笔记_小抄精华版
《美学》自考资料笔记小抄精华版。
珍藏的,奉献给大家美学名词解释目录1.1.原型理论1.2.艺术美1.3.美学1.4.审美意识1.5.美学思想1.6.美学学科1.7.审美关系1.8.美1.9.美感1.10.审美形态2.1.审美需要**.审美理想2.3.审美趣味2.4.审美活动无功利2.5.自律性2.6.审美体验2.7.游戏说2.8.审美意识3.1.审美形态3.2.审美形态的二重性3.3.优美3.4.崇高3.5.《论崇高》3.6.利奥塔德3.7.悲剧3.8.《悲剧的诞生》3.9.罪孽说3.10.焦虑说3.11.狂欢化4.1.人本主义美学4.2.审美经验4.3.本质直观4.4.超验世界4.5.感知4.6.同化--调节律4.7.审美态度4.8.先验想象力4.9.审美距离4.10.反思判断力4.11.准主体5.1.游戏说5.2.集体无意识说5.3.模仿说5.4.表现说5.5.有意味的形式说5.6.符号说5.7.载道说5.8.娱乐说5.9.意象世界层5.10.兴象5.11.喻象5.12.意象的物态化5.13.艺术的审美功能6.1.他律性6.2.形式符号性6.3.开放性6.4.艺术敏感6.5.艺术想象力6.6.灵感6.7.期待视界6.8.艺术鉴赏中的”观“7.1.美育7.2.消融查滓7.3.《美育书简》7.4.审美教育7.5.完美的人7.6.审美的人名词解释答案1.1、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
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而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1.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关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1.3.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自考《美学》笔记
《美学》课堂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自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两千几百年、包括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美学250多年以来,人们对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迄今尚无定论。
几种代表性看法第一种,有人说美学是研究美与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
柏拉图一苏格拉底的名义与希庇阿斯对话论著,苏格拉底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而希庇阿斯的回答确只是“美就是一个漂亮的女人”。
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体系中,虽然也是研究美的本质,但是只是指艺术美,在他看来,自然美缺少精神性,因而不是美学研究的对像。
受黑格尔的影响,在他以后至少一百多年,很多西方美学家都把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
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一是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是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客观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
二是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也是主要偏重于主观方面,它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样产生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如果说前面第一、第二观点重点放在审美的客体方面,第三、第四种放在审美的主体方面,第五种观点则把重点放在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面。
在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基本上也是持这种观点。
在他晚年著作《美学新论》中,他提出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比如审美地欣赏一幅静物写生画,就不会对画上的香蕉、苹果等产生食欲,否则就是从审美关系回到实用关系中,审美的超越性就丧失了。
换而言之,一旦进入审美的关系体系中,其他种种实用关系就退居次要,不再处于主导地位。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
我们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对审美研究对象的看法,那就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活动。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公共课《美学》笔记 超给力
第一章绪论1.审美:人类对现实世界产生了美的意识的现象和活动。
2.美学学科: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人文学科:研究人的一些非物化的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精神、理想、价值等问题的一个科学门类。
4.审美意识: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在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的,专门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的一种学问。
6.人生实践:人的感性活动,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
7.审美活动:人由于有了审美需求,有目的而无功利地与客观世界发生审美关系的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审美活动的一切特征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
8.人生境界:在个人人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一体圆融的状态。
这种人与世界的统一关系着重体现在个体人对自身生存实践的觉解与对宇宙人生意义的体悟的不同程度、层次和水平上。
9.高级人生境界: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程度最高的等级,达到跟宇宙天地化为一体的关系。
处于这一境界中的人不仅能超个人,而且能超社会,因而他具有更加宽广的胸襟和眼界,“是觉解的进一步提升;自觉的理性已化为人的内在品格,因而遵循规范已无需勉强。
”而是把天地万物、自然社会的运行法则化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化为自己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化为自己的一种血肉,于是不知不觉中与天地万物已经融为一体了。
10.审美关系:是植跟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11.美(广义的美):广义的美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它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客体)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12.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自考汉语言读书笔记
自考汉语言读书笔记篇一:自考汉语言文学外国文学史重点内容1 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2 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
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3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中北部,这一地区的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4 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诗史。
5 地母该亚、天神乌拉诺斯、雷电之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阿佛罗狄特、火神赫菲斯拖斯、神使赫尔墨斯。
6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7 古希腊的三大抒情竖歌诗人是阿尔凯奥斯、萨福、阿那克瑞翁。
8 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是萨福,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9 古希腊最重要的合唱琴歌诗人是品达罗斯。
10 古希腊最著名的讽刺诗人是阿耳喀罗科斯。
11 《伊索寓言》产生于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
12 古希腊的文化中心是雅典。
13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
14 “新喜剧”的重要作家是米南德,代表作是《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15 古罗马的喜剧作家作家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
16 普劳图斯的作品:《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
17 泰伦提乌斯的作品:《婆母》、《两兄弟》。
18 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三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19 维吉尔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20 史诗《埃涅阿斯纪》的内容是写罗马帝国的起源。
21 贺拉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艺》。
22 奥维德的代表作是神话故事诗《变形记》。
23 《爱的艺术》的作者是奥维德。
24 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黄金时期”。
25 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白银时期”。
26 《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作者是普卢塔克。
27 《金驴记》的作者是阿普列尤斯。
28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分。
29 《伊利昂纪》中希腊一方的主将是阿基琉斯,主帅是阿伽门农,特洛亚方面的军事代表人物是赫克托尔。
汉语言文学自考笔记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识记内容。
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
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
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
“码”即所谓的言语。
、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答: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
汉语言文学本科-美学-00037-知识点切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美学(课程代码00037)知识点切片注1:下划线部分——高频考点注2:每章开头的知识结构图非常有利备考1、(单选、简答)美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审美活动。
美学史上五种代表性看法:①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代表人物:柏拉图。
②美学是研究艺术的;代表人物:黑格尔。
③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⑴ 一是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对象。
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托马斯·门罗。
⑵ 二是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
代表人物:费希纳;弗洛伊德;荣格。
④美学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重点是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
代表人物:蒋孔阳用一句话来概括对美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就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2、(单选)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① 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②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 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单选)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 审美意识;②美学思想;③美学学科。
4、(单选)“美学”的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原初意义是“感性学”,把美的思维和艺术作为考察、研究对象。
5、(单选)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史上的各种美学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如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康德美学以先验主体论为哲学基础,黑格尔美学以绝对精神论为哲学基础,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以其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为哲学基础,中国当代美学毫无疑问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6、(单选)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内涵。
①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美学00037复习资料(1)
美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的学科属性一、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识记:审美意识的含义: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它往往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体现出了,缺乏明确而系统的理论表述,故而不成熟,不自觉。
审美意识的2种分类: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初级审美意识最典型地体现在原始初民的生存活动中。
高级审美意识与初级审美意识相比,不仅更为成熟、更为自觉,而且更为贴近对世界和人盛大的整体理解,也具有普遍性、更广泛的涵盖面。
比如悲剧意识就是比较高级的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的含义: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
它不再像审美意识那样是一些不自觉的直观感性的认识,而是思想主题对审美现象弄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己的理性认识。
它不再像审美意识那样依靠具体的审美活动来体现,而是以具体的理论观点的和观念范围来标书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美学的学科属性: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美学的出现是最为晚近的。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二、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人类的知识分为3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美学划归于人文学科的2个理由: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首先,在人文学科的视野下,美学所研究的审美现象虽然也包括自然现象,但不同于自然科学所面对的自然现象。
其次,美学所面对的审美现象,也不同于社会科学所面对的社会现象。
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研究方式:自然科学研究追求对客观事物属性规律的精确掌握,因此,采用观察、归纳、实验的模式,执着于冷静的、理智的、客观的态度,绝对排斥主观精神和情感的渗入;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也是发现和掌握社会现象的内在本质规律,因而和自然科学有同样的要求,即力求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忌主观的参与和情感的介入。
自考汉语言文学美学笔记1
自考“美学”串讲笔记一, 知识点1, 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 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标记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出现。
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美学》(Aestetica)“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
中国的“美学之父”是王国维。
2, 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 情, 意三个方面。
3, 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 与哲学相识论(为美学供应基本理论框架, 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 联系亲密的其他学科: 哲学, 文艺学, 心理学, 伦理学。
4, 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苏格拉底强调美与善相统一;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主见。
5, 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其色相俱美的羽毛这并不能证明这种鸟类能观赏美, 而只是出于性选择本能的须要。
6, 哲学探讨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看法, 探讨人如何相识客观世界, 探讨各种方法论问题;文艺学则探讨人类的文艺现象;心理学探讨人类的心理现象;伦理学则探讨人类的伦理现象。
7, 美学的发展经验的三个阶段: 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 独立的美学学科。
8, 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需具备二个条件: 有特地的著作;有独立的探讨对象和范围。
9, 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形态的对审美现象的思索。
10, 审美意识的形成, 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 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11, 表达美学思想的作品:中国的《诗经》《国语》, 伍举提出的以善为美, 否定以感官享乐为美的观点。
12,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数的本体论(美是数的和谐与比例)。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关系)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西方二千年。
13, 康德, 黑格尔为代表的是德国古典美学。
14, 1871年, 以德国美学家费希纳为代表的试验美学, 以立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移情说”美学, 以法国丹纳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都提出一种所谓“由下而上”(形而下)的重视科学试验, 实证主义的探讨方法, 用以取代传统的“由上而下”(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方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知识点
美学试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审美现象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主体)、(对象)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2、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美学史上曾流行过几种看法:第一中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如柏拉图的美学;第三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如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的美学研究。
3、根据美学的知识学构成,美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符号学美学)等4、根据美学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相应的分支学科有(艺术美学)、(教育美学)、(技术美学)等。
5、根据瑞士精神病理学家荣格的说法,自然美的原型是(原始自然崇拜文化)。
6、(1750)年,德国的(鲍姆嘉登)根据他在大学的讲义出版了关于感性学的著作,他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7、人本身所表现出的美主要表现在(人体美)、(人格美)两方面。
8、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美以(社会功利)为前提。
9、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是(色)、(形)、(声)。
10、(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11、英国的画家和美学家(荷迦兹)在《(美的分析)》一书中说:波状线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
蛇行线可以称之为“富于吸引力的线条”。
12、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有(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13、节奏可以分为(时间性)节奏和(空间性)节奏两个方面。
14、(多样统一)被称为形式美最高级的组合规律。
15、多样统一另一说法是(和谐)。
包括两中基本类型:(对比)及(调和)。
16、古罗马的(朗吉弩斯)第一次明确地论崇高和优美。
17、(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18、声音的(表情)功能和(象征)功能使它成为形式美的要素。
19、英国的(博克)认为“惊惧是崇高最高度的效果”。
20、根据康德的说法,(优美)与爱欲和女性美有关,(崇高)与攻击性和男性美有关。
21、优美和崇高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一种是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一种是各方面的(对立冲突)。
自考 汉语言文学 美学
第一章绪论1、(识记)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① 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②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 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2、(识记)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 审美意识;②美学思想;③美学学科。
3、(识记)“美学”的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原初意义是“感性学”,把美的思维和艺术作为考察、研究对象。
4、(识记)实践概念的含义。
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既包括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又包括政治活动、道德活动、艺术审美活动和其他种种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广大的日常生活活动。
实践的根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5、(识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之一。
6、(识记)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内涵。
①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②美:美指的是广义的美,甚至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③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④美感(即审美经验):美感是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⑤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特点:首先,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其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我把刚考完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的两门笔记寄上
我把刚考完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的两门笔记寄上,也做点贡献。
它是考试大纲逐题做出来的,我考了感觉还不错。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能够了解美学学科的概况,系统掌握美学学科的性质、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情况,尤其对于美学学科的性质和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应当深刻理解。
(二)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1.什么是美学(l)识记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再由美学思想发展到独立的美学学科。
1750,德国鲍姆嘉登《美学》(《埃斯特惕卡》)标志美学学科的诞生。
(2)了解美学学科的基本性质。
作为独立的学科,必须:1,有专门的美学著作;2,应当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二,因上,美学与人发生了密切联系(审美现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
三,美学离不开人,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紧密相联,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综合性学科,关于人生价值。
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类,它们都包含了一系列美学问题。
审美活动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步骤。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人类具有自觉的意识,另一是能否制造工具。
审美意识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
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具有理论的形态,为美学思想产生提供了基本条件。
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形态的对审美现象的思考。
(3)理解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美学与哲学、文艺学(艺术是最重要的审美现象,许多美学著作同时也是艺术理论著作)、心理学(美感)和伦理学(伦理学研究善亚等价值判断,把美的本质、美感和善联系的有许多,审美判断往往与伦理判断交织)联系密切。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哲学与美学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美学”串讲笔记一、知识点1、1750 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出现。
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美学》(Aestetica)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
中国的美学之父”是王国维。
2、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3、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4、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苏格拉底强调美与善相统一;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主张。
5、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其色相俱美的羽毛这并不能证明这种鸟类能欣赏美,而只是出于性选择本能的需要。
6、哲学研究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看法,研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题;文艺学则研究人类的文艺现象;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伦理学则研究人类的伦理现象。
7、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8、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二个条件:有专门的著作;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9、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形态的对审美现象的思考。
10、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11、表达美学思想的作品:中国的《诗经》《国语》,伍举提出的以善为美,否定以感官享乐为美的观点。
12、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数的本体论(美是数的和谐与比例)。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关系)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西方二千年。
13、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是德国古典美学。
14、1871 年,以德国美学家费希纳为代表的实验美学、以立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移情说”美学、以法国丹纳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都提出一种所谓“由下而上”(形而下)的重视科学实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用以取代传统的“由上而下”(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方法。
15、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变化。
“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典型提示了女性美的历史变化。
19 世纪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哀尔〉(老妓),老妇人已转化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思想力量的艺术美了。
16、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是艺术;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7、美学研究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该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8、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2)美的规律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 (3 )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
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
”异化:外在客观事物本身应当是与人类一致的,结果反过来成为人的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 4)艺术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真理。
19、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手稿》中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20、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文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它将美和美的东西作了严格的区分。
21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
22、费希纳的实验美学,以科学的实证方式,反对过去“从上而下”的形而上的美学,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认为黄金分割段是最美的形式。
23、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他认为任何东西是因为“分享了”美的理念才美的。
24、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但从根本上改变了理念的性质,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二、名词解释1、美学2、美学的研究对象3、悲剧性4、悲剧的实质5、喜剧性6、喜剧中笑的特征7、贺拉斯的美育观8、席勒的美育观9、审美态度10、艺术敏感11 、艺术意象(审美意象)12、联想13、表现说14、有意味的形式说三、简答论述1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艺术是美学的研究的对象?p21-24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
B、美学还必须呀就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它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C、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艺术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并通过它去研究审美关系、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这样一种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不仅是对于以前的各种有关观点的综合和取长补短,在理论上有着充分的依据,而且在实际的美学研究中也会是行之有效的,对于促进美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美和美的东西有什么差异?p38-403、美和美感有何关系?p1114、试论康德的崇高观?p1725、请论述艺术美与生活丑的关系?p2086、试论艺术存在的方面?p2147、谈谈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p2338、谈谈艺术多元化的功能(可总出一论述亦可分别出简答)?p2399、美育与智育的关系?p226-28510、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p295-29711、为什么审美欣赏心理活动不那么容易?p145 名词解释:1、美学: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人文学科。
它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现象2、美学研究的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Aesthetiea :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美学》一书的书名译音,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美学。
4、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当人类开始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体,并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直观自身,看到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时候,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就形成了。
5、美学思想:是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一,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这一学说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
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性的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意识之中,得到三种满足方式,即巧智、想象、幽默。
7、审美态度:是一种宁静的、适宜于接纳对象外观的心理状态,使主体关注于对象的形式与结构。
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
审美态度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
8、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向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
9、艺术技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技能和技巧。
天才的独特性表现在他通过高超的艺术性进行创作。
10、观、品、悟: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向;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关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品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
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11、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是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
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否定美的客观存在。
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
简答论述1、美学研究的对象?21-242、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为什么会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86-883、美和美感的关系?111 -1124、美和美的东西的关系?38-405、为什么美感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时间的产物?112 -1136、怎样理解人生相与创造相?927、欣赏者如何实现艺术重建?264 -2658、举例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联系?2199、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237大题简答论述题答案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1)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
2)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他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3)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学原则被抛弃,艺术品变成投资商品和收藏品,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区别混乱。
这一切使得给艺术和美下定义很困难。
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性定义的做法。
3 、美感是主体对对象的美的反映,受对象审美潜能制约。
美感又受到人的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因而具有社会意义。
美感离不开美,但比美的范围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
美感是创造美的主观原因。
美感与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4、(1)任何美的东西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
5、人的美感与动物的快感有本质区别,动物的快感是本能性的,无意识,无自由,是它的种族属性,人类的美感,不仅是一种种族的生理上的快感,且有个性,是不同的人面队不同的审美对象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这种满足和享受,以人的种族的自然禀赋作为基础,但不只是自然的禀赋,而是在社会历史的过程中,经世代积累,所诞生和形成起来的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的本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