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醇与酚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醇和酚(1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醇和酚(1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流2。
生学好化学的意识。
提出2、乙醇的氧化反应
学生回顾旧知识,归纳
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和积 极探究,获取知识,获 得亲身体验,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实践能力,提高课 堂效率,落实重点,突 破难点。
引导学生回顾(1)乙醇
乙醇燃烧反应方程式。
的燃烧,指出燃烧反应
能力,落实重点。同时吸
思考与交流1。
即完成思考与交流1.
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
学效率。
进一步指导学生利用对
比的方法获得新知。
提出1、乙醇与金属钠的
结合上述现象,描述反
让学生感受乙醇燃料使
反应 写出反应方程式,
应方程式,并完成思考
用的重要意义,清洁、无可再生等,强化学
论,阅读“资料卡片”熟悉
论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知
3: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
知识应用,延伸出乙醇
识的应用价值,强化学
溶液的反应。提出酒后驾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
习意识。
车的检测方法。
应的现象。
提出四、乙醇的用途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以
学生积极回答,观察图
片,强化记忆。
培养学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图片展示用途,方
图片展示结论。
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
解决问题。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及课外习题
落实课堂教学
放出大量热,乙醇是很
好的燃料。
进一步提出(2)乙醇的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观
催化氧化,引导学生完
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
成实验2:乙醇在催化剂
结论,并用结论分析思
作用下与氧气的反应,
考与交流3.
通过实验进一步引导学

高中化学《醇和酚(1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醇和酚(1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醇和酚(1)》教学设计课前(多媒体展示):交通事故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导入新课:看交通事故图片,找代驾吗?不找不行啊!怕吹啊!教师:饮酒后的人吹出的气体中含有那种有机物?生:酒精教师:学名?生:乙醇教师:含有那种官能团?含有该官能团的物质都是醇吗?生:不是,还有酚明确学习目标(班长代读)检查预习导航(小组抢答,利用展台展示)教师课件展示教师:让我们通过探究活动来来进一步理解这节课的重难点。

活动探究一:先用2 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分析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类型、氢的种类及名称,并预测化学反应中断键部位。

小组展示,质疑,评价教师课件展示教师视频实验及动画断键学生再用8 分钟讨论完成下列内容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断键部位和反应类型。

1.乙醇与溴化氢反应:2.乙醇140℃分子间脱水:3.乙醇170℃分子内脱水:4.乙醇与金属钠反应:5.乙醇与乙酸反应:6.乙醇的催化氧化:7.乙醇的燃烧:小组展示,质疑,评价教师课件展示先用2 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完成题探究二:醇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的结构条件、试剂和规律。

A .CH3OHB .(CH3)3CCH2OHC .(CH3)3COHD .(CH3)2CHOH E.C6H5CH2OH(1))能氧化成醛的是(2)能氧化成酮的是(3)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是小组展示,质疑,评价先用3 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完成规律总结【规律总结】1.醇催化氧化时需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样的醇氧化后得到醛?什么样的醇氧化后得到酮?2.醇发生消去反应需满足什么条件?小组展示,质疑,评价教师课件展示【课堂总结】1 分钟准备学生展示、补充完善教师课件展示【小组评价】【课时练习】1.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B.和浓硫酸共热到170 ℃时断裂键②和⑤C.和浓H2SO4 共热到140 ℃时断裂键②,其他键不断D.在催化剂下与O2 反应时断键①和③2.1-丙醇、2-丙醇的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课后作业】1. 同步练习册:P34-P36;2. 教材65-66 页:1、2 题。

高中化学_醇和酚—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醇和酚—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清点实验用品:
仪器:小烧杯、小试管(5)、大试管(1)、药匙
药品:苯酚晶体、苯酚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
FeCl3溶液、蒸馏水
明确实验方案:
实验内容
实验1::
取1/2药匙苯酚晶体于洁净大试管,加蒸馏水至试管1/6处,充分振荡至浑浊,均分于两支小试管中。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和Na2CO3溶液并振荡。
【学习环节六】课堂小结
1、苯酚的结构和性质;
2、邻近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使物质表现出自身特有的性质;
3、
“个例”→“一般”预测物质性质;
作业:《丛书》§2-2--第3课时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苯、乙醇知识的基础上,对衍生物酚的进一步学习。从知识上讲学生已经学习了苯的性质,羟基的性质。也知道同一有机物中不同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从方法上讲,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与程序。从能力上讲,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基本能力已初步形成。但鉴于学生初次通过分析结构预测性质,其熟练程度不高。因此,在苯酚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则让学生通过分析结构(苯环和羟基的组合),回顾苯及乙醇的化学性质,结合邻近基团间存在相互影响这一认识,通过活动探究的方式,得出苯酚的部分化学性质。同时,通过阅读探究的方式完善苯酚的化学性质。最后,再次从邻近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深化对苯酚化学性质的认识,以及由个例到一般,推及酚类物质化学性质的认识。哪些物理性质?请大家阅读教材P62上,完善对苯酚物理性质的全面认识。
【学生】阅读探究、完善---
【展示并提醒】
【学以致用】性质决定应用
1、如何保存苯酚?2、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
【学习环节二】苯酚结构分析

3、醇和酚-鲁科版选修五教案

3、醇和酚-鲁科版选修五教案

3、醇和酚-鲁科版选修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特性。

2.掌握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

3.能够识别醇和酚在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醇和酚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2.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

三、教学内容3.1 醇的基本概念醇是碳链上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氢氧根离子所取代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羟基(-OH)官能团。

醇可通过碳链长度、羟基数量以及羟基位置来区分不同种类。

醇含有的羟基数量多少,会影响其溶解性、沸点和熔点等物理性质。

3.2 醇的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含有活泼的羟基官能团中。

羟基上的氧原子可以通过共僵化氢键与其他分子进行反应。

醇可以导致碱金属水合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气和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

醇也可以进行酸催化的裂解,将羟基裂解出来,生成烯烃和水。

3.3 酚的基本概念酚是含有羟基官能团的芳香烃,其分子中只有一个活泼的羟基官能团。

酚的味道苦涩,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够麻痹神经末梢。

酚也有药用价值。

3.4 酚的化学性质酚在分子中只含有唯一的羟基官能团,因此其化学性质相对单一。

酚可以被氧化成醛或羧酸,也可以被硝化生成硝基取代的产物。

此外,酚可以进行烷基化、酰基化等反应。

3.5 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即是它们作为氢原子供体参与还原反应。

此外,醇和酚也可以用作酰化、烷基化、酯化和脱水等反应的反应物。

其中脱水反应是醇和酚应用最为广泛的合成方法之一。

3.6 醇和酚实验现象醇和酚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很多独特的实验现象。

例如,醇的熔点和沸点随着羟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酚则相反。

另外,酚在燃烧时会放出黑烟,而醇燃烧时则不会。

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实验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现醇和酚的特性。

2.多做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掌握概念。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实验,培养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
2. 掌握醇和酚的命名规则;
3. 了解醇和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
2. 醇和酚的命名规则;
3. 醇和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及试剂;
3. 相关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
- 醇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H;
- 酚是含有苯环上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

2. 醇和酚的命名规则:
- 对于醇:在主链碳素上加上“-ol”,如甲烷变为甲醇;
- 对于酚:在苯环上的编号碳原子后加上“-ol”,如苯酚。

3. 醇和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 醇的合成方法包括氢化、水合、格氏反应等;
- 酚的合成方法包括芳香族亲核取代、酚醛缩合等;
- 醇和酚在药物、化妆品、涂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掌握了它们的命名规则,并了解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六、课后作业:
1. 根据给定的化学式命名下列化合物:
- CH3CH2OH
- C6H5OH
2. 选择一种醇或酚,研究其合成方法及应用,并写一篇小论文。

七、拓展阅读:
1. 《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 《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机理研究》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高中化学_ 第二节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 第二节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能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饱和一元醇进行命名掌握醇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形成利用有机化合物结构推测性质的思路和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反应类型的学习,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法1、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饱和一元醇进行命名2、掌握醇的化学性质3、突破法:多媒体投影,看实验视频等手段和教师讲评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 [器材]:有机物的结构模型多媒体投影设备。

四、教学过程【知识梳理】一、醇的概述及物理性质1.醇的概念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其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OH。

2.醇的分类(1)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数目,醇可分为①一元醇:如甲醇CH3OH、苯甲醇()②二元醇:如乙二醇()③多元醇:如丙三醇()(2)根据醇分子中烃基是否饱和,醇可分为①饱和醇:如CH3OH、②不饱和醇:如3.通式(1)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则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1OH(n≥1),饱和多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2O m。

(2)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n≥2),则相应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 O(n≥3)。

(3)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 n H2n-6(n≥7),则相应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6O(n≥7)。

4.命名例如:命名为 ,命名为 。

5.醇的物理性质 (1)沸点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高于烷烃; ②饱和一元醇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增大。

(2)溶解性①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②含羟基较多的醇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随着烃基的增多,醇的水溶性明显降低。

C 4以下的醇可与水混溶,C 4~C 11的醇部分溶于水,C 12以上的醇难溶于水。

(3)状态:C 4以下的醇为液体,C 4~C 11的醇为黏稠液体,C 12以上的醇是蜡状固体。

《醇和酚》 教学设计

《醇和酚》 教学设计

《醇和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区分醇和酚的结构特点,理解醇和酚的定义。

(2)掌握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包括醇的氧化反应、脱水反应,酚的酸性、取代反应等。

(3)能够书写醇和酚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醇和酚性质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醇和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醇的氧化反应、脱水反应,酚的酸性、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1)醇和酚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醇的脱水反应机理,酚的取代反应的位置和选择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醇和酚的典型性质反应,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化学变化,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讨论法组织学生对醇和酚的性质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醇和酚的分子结构模型、实验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有醇和酚的物质,如酒精、苯酚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而导入新课。

2、讲解醇的概念和结构(1)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讲解醇的定义: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2)介绍醇的分类,根据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类型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

3、讲解醇的化学性质(1)醇的氧化反应实验演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迅速插入乙醇中,观察到铜丝由黑变红,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强调醇氧化的条件和产物。

高中化学醇酚教案

高中化学醇酚教案

高中化学醇酚教案
主题:醇和酚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2. 理解醇和酚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性和应用。

3. 掌握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醇和酚。

二、教学内容
1. 醇和酚的结构和命名。

2. 醇和酚的物理性质。

3. 醇和酚的化学性质。

4. 醇和酚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实验展示几种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引起学生对醇和酚的兴趣。

2. 讲解醇和酚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3. 探讨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性等。

4. 分析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包括醇的氧化反应和酚的取代反应等。

5. 展示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醇的用途和酚的杀菌作用。

6. 进行实验:让学生进行几种简单的醇和酚的化学反应实验,加深他们对醇和酚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醇,哪些是酚?
A. 乙醇
B. 苯酚
C. 丙烯
D. 丙醇
2. 下列物质中哪种具有羟基官能团?
A. 乙烯
B. 乙醇
C. 丙烷
D. 苯酚
3. 乙醇和苯酚的沸点分别是多少?哪个更容易挥发?
五、课堂讨论
1. 为什么醇和酚在化学反应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2. 请举例说明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和区别,掌握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对醇和酚的认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中化学_第2节 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2节  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苯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苯酚是芳香烃的重要羟基衍生物,本节教材安排在苯和乙醇之后,想让学生认识到多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与制约。

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是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还要注意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从而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本节课在整个有机化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边的有机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

对有机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几种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实验,有很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技能(1).通过观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结构,并了解其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2、过程方法(1).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3、情感态度(1).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2).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珍视生存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观。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以及与醇、苯性质比较的差异。

五、课前准备1. 试剂:苯酚晶体、苯酚稀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碳酸氢钠溶液、浓溴水、蒸馏水、乙醇、苯、钠、稀盐酸、酚酞试液、石蕊试液、蒸馏水等。

2. 用品:火柴、试管、玻璃棒、表面皿、角匙、胶头滴管等。

六、教学设计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引入展示大家在医院里经常能闻到一股气味,是不是这种气味?拿出一瓶苯酚样品,并在教室内展示一圈,请学生们闻气味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闻气体,并观察样品的颜色、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教室设问苯酚在医院有什么作用?请同学查阅资料。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教案412醇和酚(第2课时酚)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教案412醇和酚(第2课时酚)

4.1.2 醇和酚(第2课时酚)一、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酚分子中羟基连接方式的不同,了解苯酚的主要性质,理解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形成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理念。

2.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了解苯酚及酚类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危害,要合理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苯酚化学性质;2.理解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难点:理解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酚【讲解】分子中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属于酚。

苯酚苯酚俗称石炭酸,是组成最简单的酚。

苯酚是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晶体,熔点40.9℃。

苯酚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以用作杀菌消毒剂。

苯酚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苯酚易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

【展示】苯酚的结构【展示】苯酚的溶解性实验【讲解】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65℃以上与水互溶。

【展示】苯、苯酚的物理性质对比结论:官能团OH影响了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的化学性质【展示】苯酚的颜色变化【讲解】1、氧化反应苯酚露置在空气中会因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

苯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展示】苯酚的酸性实验视频【生】实验现象:℃中得到浑浊液体,℃中液体变澄清,℃或℃中液体变浑浊℃+NaOH―→+H2O℃+HCl―→+NaCl℃+CO2+H2O―→+NaHCO3【讲解】结论:℃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表现出酸性℃酸性:C6H5OH<HCl,C6H5OH<H2CO3苯酚在水中可发生微弱的电离,℃+H+,苯酚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无论是否过量,只能生成NaHCO3。

【展示】乙醇和苯酚对比【讲解】苯环对酚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变得更活泼,易电离出H+3、取代反应【展示】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视频【生】实验现象: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讲解】+3HBr注意:1、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2、成功关键是浓溴水且过量3、取代位置是羟基邻位和对位【展示】苯和苯酚取代反应的比较【讲解】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活泼【展示】酚醛树脂的生成原理4、显色反应向含有苯酚的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溶液呈现紫色,常用于酚类物质的检验。

高中化学_第二节 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二节 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苯酚》教学设计【引入】每当我们走进医院总会闻到一些气味,这是由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决定的。

今天的特殊气味是什么物质发出的呢?这就是苯酚的气味,它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性质和用途?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展示学习目标】【教师】请同学们写出C7H8O的属于芳香烃的所有结构,并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引出酚的定义【过渡】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类,这节我们就以苯酚为例来学习酚的结构和性质【板书】一、分子结构【展示】请看苯酚的比例模型,写出苯酚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苯酚的结构简式和官能团【展示】水杨酸苯酚软膏的部分说明书,从中可知苯酚的拿些性质。

(以下是部分说明书)【药品名称】苯酚软膏【性状】黄色软膏,有苯酚臭味【药理作用】消毒防腐剂,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注意事项】 1. 对本品过敏者、婴儿禁用。

2. 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

3.连续使用,一般使用一周,如仍末见好转,请向医师咨询,如有瘙痒、灼伤红肿红症等症状,应停止使用,并用酒精洗净。

从中你能得到关于苯酚的什么信息【展示】苯酚晶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归纳从中得到的物理性质【板书】二、物理性质【探究实验1】取半药匙苯酚晶体放入试管中,观察颜色,滴加一滴管水,用力振荡,静置观察是否溶解。

现象:_____________结论: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_____【设问】怎样才能让它溶解?【探究实验2】把试管放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_____结论:加热时苯酚能与水________【探究实验3】熄灭酒精灯,稍冷却,把试管浸入盛烧杯的冷水中,观察现象。

结论:苯酚在水溶液中______(填会或不会)析出晶体,是_______ 【过渡】苯酚在水中溶解度小,在有机溶剂中呢?【探究实验4】在实验3的试管中加入一滴管乙醇,观察现象。

现象:_____ 结论:苯酚能溶于______【小结】纯净的苯酚是_____色晶体,长时间放置的苯酚由于__________而显____色;苯酚具有__________味;苯酚易溶于__________,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_____,当温度高于______,能与水________。

高中化学醇和酚的教案

高中化学醇和酚的教案

高中化学醇和酚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
2. 掌握醇和酚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3. 理解醇和酚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 醇和酚的区别和特点
2. 醇和酚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3. 醇和酚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
1. 醇和酚的区别和特点
2. 醇和酚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实验器材
3.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醇和酚的实物图片,引发学生对醇和酚的认识和思考。

二、讲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 醇和酚的定义及区别
2. 醇和酚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进行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分析实验结果(10分钟)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醇和酚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

五、梳理知识点(10分钟)
总结醇和酚的区别和特点,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性质及应用领域。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醇和酚的理解和掌握。

七、课堂反馈(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醇和酚的化学性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强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和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和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和酚教案
教学对象:高中化学选修五学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能够区分和辨别醇和酚,并能够
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醇和酚的区分、性质及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实验药品、教学PPT、实验操作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举例引入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习:分别介绍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常见的应用,并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
生对于醇和酚的理解。

3.区分: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区分醇和酚,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4.练习:进行一些关于醇和酚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5.总结:对醇和酚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醇和酚的区别和应用。

6.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醇和酚的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并且能够熟练地区分醇和酚。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醇酚——酚》教学设计(5篇)

《醇酚——酚》教学设计(5篇)

《醇酚——酚》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醇酚——酚》教学设计《醇酚——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酚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第一节的内容,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并且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苯酚具有弱酸性;学以致用,设计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案,学会对比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

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

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学法】一、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是苯的结构与性质,醇、甲苯的结构与性质,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2、学生已有的能力状况初步具备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相互推断,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3、学生的心理分析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同样具有羟基的物质却分为两类——醇和酚,它们有何异同?学生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节课的落脚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法选择启发引导法、探究对比法。

三、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迁移对比法。

【教学过程】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个五教学环节:1:课堂引入我为学生提供了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和贝克兰合成酚醛塑料的历史资料。

2: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学生自然对苯酚这种物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展示了苯酚,并认识物理性质和结构。

同时引出问题:苯酚和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二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呢? 3:苯酚的化学性质这一部分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和重点突破的地方,要达到知识、能力、方法多重目标的实现。

高中化学醇和酚教案全套

高中化学醇和酚教案全套

高中化学醇和酚教案全套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醇和酚的化学结构及物理性质;- 掌握醇和酚的命名方法;- 理解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醇和酚的异同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能够实验操作,观察醇和酚的性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醇和酚的概念及化学结构和命名方法;2. 醇和酚的性质及实验方法;3. 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出示醇和酚的分子结构,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2. 知识讲解- 讲解醇和酚的概念及化学结构和命名方法;- 着重介绍醇和酚的性质,如溶解性、燃烧性等。

3. 实验操作- 进行醇和酚的实验,观察其性质;- 强调实验安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4. 拓展应用- 分组讨论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给全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醇和酚解决环境问题。

5. 总结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做思维导图或总结表;-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2. 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3. 思考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相关应用情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醇和酚的性质及应用。

同时,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思考能力。

《醇和酚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醇和酚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第2节醇和酚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从官能团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掌握酚的结构特点,正确区分醇与酚;2.掌握苯酚的主要物理性质;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即苯酚中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4.知道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并能用该反应来检验酚;5.了解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和存在的危害,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苯酚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难点:理解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苯酚,蒸馏水,乙醇,NaOH溶液,Na2CO3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溴水,FeCl3溶液;CO2发生装置;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等四、教学过程活动一、酚的概述【讲解】酚的定义:芳香烃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有机物,称为酚。

【展示】几种常见酚的结构简式。

酚的命名:在苯、萘等名称后面加上“酚”字;若苯环上有取代基,将取代基的位次号和名称写在前面。

【提问】请根据酚的命名规则给上述酚命名。

【讲解】苯酚是组成最简单的酚。

【讲解】苯酚俗称石炭酸,分子式为C6H6O,结构简式为【展示】展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和空间填充模型。

【讲解】苯酚是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晶体,熔点为40.9 ℃,暴露在空气中会因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

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温度高于65 ℃时则能与水互溶。

苯酚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以用作杀菌消毒剂。

因苯酚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

请小组讨论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苯酚和碳酸酸性的强弱。

【实验探究2】苯酚的酸性与碳酸、碳酸氢根的比较实验一: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二: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分享实验成果,得出结论。

比较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师生互评。

【讲解】根据同学们的探究,我们知道苯酚的羟基有弱酸性,且酸性比碳酸氢根强,但比碳酸弱。

高中化学5教学案:第三章第一节 醇 酚

高中化学5教学案:第三章第一节 醇 酚

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醇[课标要求]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

2.掌握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3.了解乙醇消去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

4.了解官能团在有机化合物中的作用。

1.羟基与链烃基或苯环侧链相连为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为酚.2.醇的消去反应规律:邻碳脱水,邻碳无氢不反应,无邻碳不反应。

3.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H3CH2OH错误!CH2CH2↑+H2O(3)CH3CH2OH+HBr错误!CH3CH2Br+H2O(4)2CH3CH2OH+O2错误!2CH3CHO+2H2O错误!1.概念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其官能团为—OH ,称为醇羟基。

2.通式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1OH(n≥1)。

3.分类醇错误!4.命名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如命名为3。

甲基­2。

戊醇。

5.几种重要的醇名称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俗称甘油)结构CH3-OH简式性质甲醇又称木精,是无色透明液体,有剧毒,误服少量使人眼睛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亡都是无色、黏稠、有甜味的液体,都易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特别提醒](1)含羟基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醇.(2)分子式符合C n H2n+2O的物质不一定是醇,也可能是醚.(3)醇类命名时选择的最长碳链必须连有羟基。

1.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解析:选B 醇是羟基与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形成的化合物,A、C中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而D中有机物不含羟基,不属于醇。

2.下列关于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醇类都易溶于水B.醇就是羟基和烃基相连的化合物C.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1OHD.甲醇和乙醇都有毒,禁止饮用解析:选C A项不正确,分子中碳原子数比较多的高级醇不溶于水;B项不正确,醇是指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C项正确,饱和一元醇可以看成是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D项不正确,甲醇有毒,乙醇可制成白酒等饮用.3.下列对醇的命名正确的是()A.2,2.二甲基.3.丙醇B.1­甲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与酚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醇、酚的结构特点。

(2)、掌握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原理。

(3)、掌握酚结构的特点,取代反应。

(4)、学习根据物质结构推断化学性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运用实验探索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入手来分析物质性质的“思路教学”,使学生学会研究有机化学的科学方法。

二、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是在必修课中学习含氧衍生物的基础上,结合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加深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加成、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

通过烃、卤代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等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通过学习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法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并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体会新化合物的不断合成使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

该章内容是烃的衍变产物,因而上章知识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如:有机物的分类、有机物中碳碳键、同分异构体及烃的命名、取代、加成、聚合等有机反应等等,这些知识对学习本章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本章介绍的酯的水解、银镜反应和酯化反应又是学习后续两章内容的基础。

如:第四章中的油脂的水解、葡萄糖和麦芽糖的银镜反应及第五章中的聚酯等都是本章内容的拓展和应用。

本章将促进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有机合成的学习,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在内容选择上重视类别的概念引入。

本章教材共分为两大部分,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醛、酸、酯)和有机合成。

醇与酚本节关于醇,仍以乙醇为典型代表物,结合醇的结构特点,介绍了醇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在一元醇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乙二醇、丙三醇,并以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它们的应用;通过“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的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部分醇的沸点,介绍了醇分子间的氢键。

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典型的一元酚,本节介绍了苯酚的酸性和取代反应,在呈现方式上主要是归纳推理式,通过实验现象归纳苯酚的性质;教材中通过“学与问”比较苯、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注意醇和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共同特点是都含有羟基(—OH)官能团。

教学时,要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对比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从苯酚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酚类的结构和性质;以此要求学生自主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学时安排
具体学时分配,可以结合教学设计的特点将两大部分内容合理地分为两学时完成。

在课时分配上,建议“醇的结构和性质”“酚的结构和性质”各1课时。

四、教学过程简述:
第一节:醇酚
醇和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共同特点是都含有羟基官能团。

在教学时,要注意要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对比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要注意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如根据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规律,推测甲醇、正丙醇、乙二醇、丙三醇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根据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可能生成乙烯或乙醚的反应规律,推测2-丙醇可能的反应产物;根据乙醇与氢溴酸反应规律,推测1-丙醇与氢溴酸反应的产物;根据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推测1-丙醇和2-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产物。

对于苯酚的教学,可先由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的内容包括苯酚在水中和NaOH溶液中的溶解性,苯酚钠溶液与稀盐酸、碳酸的反应,苯酚溶液与浓溴水和FeCl3溶液的反应。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了苯酚的性质后,让学生比较苯酚与苯、苯酚与醇的性质,得出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五、教学资源建议
⑴完成的醇和酚教学时,建议展示生活中醇、苯酚的样品,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⑵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⑶在完成醇和酚学过程中,建议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内容,收集有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将本组的收获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此类题目不宜过大、过深。

⑷结合当地或其他地方污染或污染治理情况,组织学生走访当地环保部门展开调查,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⑸在收集有关醇和酚的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为便于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可提供有关化学网站地址。

六、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⑴所选的实践活动一定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重视学生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论证, 可以以演讲形式进行交流.活动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因此在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环
保意识也得到提高。

⑵活动的教学要求不要太高,难度也不要太大,关键是让学生体验实践的过程。

⑶在活动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如要求学生做好课前调查、查阅资料、发言准备等。

教师应准备好活动必备的用品,如白酒、木质地板、报刊资料、复印资料、图片、投影片或录像片等。

⑷教学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某些活动可以采取收集资料——调查——阅读——讨论的方式进行。

⑸教学时应注意尽量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随时都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⑹应该注意的是,其中有些活动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活动中也不要强求统一。

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学生的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追求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

七、课堂评价建议
(一)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建议用纸笔作业评价。

例如,
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

该气体是【】
A.甲烷B.氨气C.甲醛D.二氧化硫
2. 苯酚沾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酒精洗涤
B.水洗
C.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溴水处理
(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的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自学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