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腔知识教案

合集下载

了解学习京剧知识教案7篇

了解学习京剧知识教案7篇

了解学习京剧知识教案7篇学习京剧知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腔、角色行当、四功五法等相关知识,知道不同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的人,掌握五种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

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去关注京剧。

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穆桂英挂帅、感受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

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培养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了解京剧。

2.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京剧。

1、课前播放戏曲《穆桂英挂帅》片段。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里面的人物为什么画脸吗?你们知道脸谱是哪种戏曲所独有的吗?你们了解京剧吗?(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分层教学重视学生在预习后的信息反馈,此环节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为分层教学做充分准备。

) 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发现京剧的脸谱里包含了很多京剧的知识,而且,他还和数字有关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板书:穆桂英挂帅——京剧)(设计意图:将居庙堂之高的京剧于简单的数字相联系,拉近京剧与学生的距离。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京剧,说说国粹。

1、说说国粹请同学们打开品德书78页,读一读小资料,思考:为什么京剧被称为国粹呢?(学生汇报)(设计意图:本节课由于学生不能提前预习,所以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京剧进行了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 京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传向世界。

在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的皇家剧院里,在没有任何语言翻译的情况下,演出的京剧《三打陶三春》获得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篇一:六上音乐第四课《京腔京韵》 1《京剧唱腔联奏》】【篇二:京剧音乐教案】公开课教案标题:京剧的欣赏授课人:卢新洲授课班级:七年级(1)授课地点:南靖城关中学音乐多媒体教室授课时间:2010年3月9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如何感受京剧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辨别京剧的特征,从多种戏曲中找出那段是京剧。

2、认识并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教学难点:12教室。

1、引导学生如何静下心聆听京剧,做各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认识并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前在多媒体教室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学生听音乐走进二、导入1 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一个华侨在美国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路(不会说英语),在万分紧张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智取威虎山》,因此很快就放松下来,循着唱戏的声音很快找到回家的路。

提问学生:刚才我们听的《智取威虎山》属于戏曲中的那一种?那个华侨为什么听到这首曲子就放松下来,并很快找到回家的路?三、介绍京剧的地位京剧的是中国的瑰宝: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排行第一。

它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

有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

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国宝——京剧艺术。

四、介绍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

(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

大班音乐教案:京剧

大班音乐教案:京剧

大班音乐教案:京剧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起源、特点、角色等。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幼儿能够掌握京剧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掌握京剧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

难点:幼儿能够运用京剧唱腔进行演唱,表现出京剧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京剧道具、京剧脸谱、视频资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一段京剧片段,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向幼儿介绍京剧的起源、特点、角色等基本知识。

3. 唱腔学习:教师教唱一段京剧唱腔,让幼儿跟着学唱,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4. 表演技巧学习:教师示范京剧的表演技巧,如身段、手势、表情等,让幼儿模仿练习。

5.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进行京剧唱腔和表演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习的京剧唱腔和表演技巧。

2. 家长协助幼儿录制一段京剧演唱视频,下次上课时分享。

3. 家长鼓励幼儿参加京剧相关的活动,增加他们对京剧的了解和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唱腔学习、表演练习等。

2. 学习效果:评估幼儿对京剧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京剧的起源、特点、角色等。

3. 家园合作: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了解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京剧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2. 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进行课堂教学,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3. 开展京剧角色扮演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京剧才华。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水平相符合。

京剧唱腔知识教案

京剧唱腔知识教案

京剧唱腔一、什么是唱腔唱腔,汉族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以指中国戏曲中,需要穿插曲调(如歌谣体、曲牌体)的演唱法的总称。

重金属音乐中,有一般通俗歌曲唱腔、死亡金属或黑金属的低沉咆哮式嘶吼唱腔等。

二、基本唱腔唱腔(京剧)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

由唱腔、打击乐、曲牌三个部分组成。

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

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

另有反西皮,是京剧传统唱腔中出现较晚(据传是谭鑫培所创)的唱腔,板式仅二六、散板、摇板。

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

板式有原板、慢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加的二六、流水、快板等。

二黄降低四度(即京胡由“5 2”定弦变为“15”定弦)是反二黄。

与二黄相较,降低了调门,扩展了音区,曲调起伏更大,旋律性更强,更适于表现悲壮、凄怆的情绪。

反二黄的板式与二黄相同。

另有四平调,也叫“二黄平板”,由吹腔演变而来。

板式只有原板、慢板两种,但曲调灵活,能适应不同句式,可表现多种感情。

不论委婉缠绵、轻松明快或沉郁苍凉,都可使用吹腔,旋律与四平调相近,伴奏用笛子。

原是曲牌体,逐渐演变为板腔体。

唱腔中伴有过门。

吹腔的板式不多,基本上是一板一眼,也有少量的一板三眼及流水板。

高拨子,亦称“拨子”,是徽班的主要腔调之一。

原用弹拨乐器伴奏,后改用胡琴。

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

曲调昂扬激越,适合于表现悲愤的情绪。

以上诸腔为各行角色所通用,仅在发声、音区、唱法上有所不同。

另有一些唱腔属于特定角色行当通用。

如南梆子从梆子演变而来,仅旦角、小生唱,曲调委婉绮丽,适于表达细腻、柔美的感情,板式只有导板、原板。

娃娃调(西皮、二黄都有),主要由小生用,旦角、老生、老旦偶一用之。

南锣及其他杂腔、小调,为丑角、花旦专用。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剧京剧的唱腔梅兰芳教案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剧京剧的唱腔梅兰芳教案
-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参加社区活动或工作坊中的体验和收获,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建议。
板书设计
1.教学内容板书:
-京剧唱腔概述:起源、发展、分类
-京剧唱腔的特点:音色、腔调、韵味、节奏
-京剧唱腔的演唱技巧:呼吸、咬字、音高、情感
-京剧唱腔的代表人物: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
-京剧唱腔的欣赏与分析:案例分析、对比、感受
5.京剧唱腔的欣赏与分析
-欣赏京剧唱腔:通过观看京剧表演,感受京剧唱腔的韵味和美感,了解不同行当的唱腔特点。
-分析京剧唱腔:通过分析京剧唱腔的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深入了解京剧唱腔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对比不同京剧唱腔:通过对比不同京剧唱腔的特点,了解京剧唱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6.京剧唱腔的传承与发展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京剧唱段视频、音频等,帮助学生区分京剧不同行当的唱腔特点;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梅兰芳唱腔的韵味及表现手法;
-针对学生对京剧唱腔的认知和欣赏,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如听音识曲、唱段模仿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京剧唱腔的起源、发展、分类及梅兰芳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京剧唱腔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京剧唱腔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京剧唱腔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京剧唱腔的分类:京剧唱腔可以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唱腔,每种唱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教案标题:京剧唱腔联奏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京剧唱腔联奏的基本技巧和要素。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节奏、音调和演唱技巧,并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唱腔联奏演绎。

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唱腔的基本特点和表演要求。

2. 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节奏和音调。

3. 学会运用声音和表情演绎京剧唱腔。

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唱腔联奏演绎。

教学准备:1. 京剧唱腔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京剧唱腔乐谱或歌词。

3. 音乐播放设备。

4.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京剧唱腔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播放一段经典的京剧唱腔,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京剧的印象和感受,并激发学生对京剧唱腔的学习兴趣。

技巧讲解:1. 分享京剧唱腔的基本特点和表演要求,如音调的高低变化、节奏的快慢变化、表演时的姿势和面部表情等。

2. 演示一段简单的京剧唱腔,解释每个音符和节奏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模仿演唱。

练习与巩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京剧唱腔进行学习和排练。

2.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唱腔练习,注重音调和节奏的准确性,并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唱腔联奏演绎,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评价和建议。

展示与评价:1. 每个小组进行唱腔联奏演绎的展示,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观看和评价。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京剧演员或老师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京剧唱腔的理解和技巧。

2. 组织学生观看京剧演出或参观京剧学校,加深对京剧文化的认识。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培养他们对京剧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京剧唱腔和音乐韵律教案

京剧唱腔和音乐韵律教案

京剧唱腔和音乐韵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京剧唱腔和音乐韵律的欣赏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技巧和演唱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京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京剧唱腔的分类和特点。

3. 京剧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4. 京剧唱腔的演唱技巧和练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1. 京剧唱腔的分类和特点。

2. 京剧音乐韵律的表现形式。

3. 京剧唱腔的演唱技巧。

四、教学难点1. 京剧唱腔的演唱技巧。

2. 京剧音乐韵律的把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 京剧唱腔乐谱和教材。

3. 音响设备和麦克风。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京剧唱腔和音乐韵律的欣赏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技巧和演唱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京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讲解京剧的起源、发展阶段和重要代表人物。

2. 京剧唱腔的分类和特点。

介绍京剧唱腔的主要分类,如西皮、二黄、高腔等,并分析其特点。

3. 京剧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讲解京剧音乐韵律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其在唱腔、念白、打击乐等方面的表现形式。

4. 京剧唱腔的演唱技巧和练习方法。

介绍京剧唱腔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色变化、行腔转折等,并安排相应的练习曲目。

三、教学重点1. 京剧唱腔的分类和特点。

2. 京剧音乐韵律的表现形式。

3. 京剧唱腔的演唱技巧。

四、教学难点1. 京剧唱腔的演唱技巧。

2. 京剧音乐韵律的把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 京剧唱腔乐谱和教材。

3. 音响设备和麦克风。

教案编辑专员,可以给我提供更多的细节吗?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经典京剧唱段,引发学生对京剧唱腔和音乐韵律的兴趣。

2. 讲授京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阶段和重要代表人物。

3. 讲解京剧唱腔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京剧唱腔的主要分类,如西皮、二黄、高腔等,并讲解其特点。

中学音乐教案:如何教授京剧唱腔技巧

中学音乐教案:如何教授京剧唱腔技巧

中学音乐教案:如何教授京剧唱腔技巧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国际上也备受推崇。

唱腔作为京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京剧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京剧唱腔技巧,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能够培养他们表达情感、塑造角色的能力。

本文将从音乐教师的角度出发,介绍如何教授京剧唱腔技巧,以及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唱、演能力。

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关键的唱腔技巧,例如走板、颤音、滑音等。

学生能够运用唱腔技巧,演唱部分京剧片段。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唱腔技巧对于角色性格塑造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1.选定京剧唱段选择简单的唱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唱腔技巧。

例如《增蘭记》中“知道不知道”唱段。

2.准备京剧唱腔教材音乐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教材,比如《京剧唱腔基础教材》。

3.教师自身素养和京剧知识储备必须是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要求音乐教师自己必须熟练掌握京剧唱腔基础知识,并具备较强的表演能力。

三、教学策略1.基础唱腔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唱腔的基础技巧。

包括走板、颤音、滑音等常见技巧。

教师可以练习示范,同时向学生讲解唱腔技巧的意义以及步骤。

2.人物性格分析之后,让学生了解唱腔技巧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作用。

在唱腔的演唱中,表达人物性格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介绍人物的特点,表现出角色思想的感情和人物的形象。

3.分段练习演唱在唱腔基础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唱段分为若干个小节,让学生根据节奏和唱腔技巧的要求,依次进行练习和表演。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技巧水平。

4.教师演示在分段练习演唱时,教师可以示范演唱,让学生模仿。

教师应该注意口型、发声和舞蹈动作等综合表演要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个性化教学不同学生的程度和能力不同,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例如,对于唱腔技巧掌握不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手绘图示范来辅助教学。

京剧知识教案

京剧知识教案

京剧知识教案一. 首先,介绍一下京剧的基本概念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被誉为“华夏之魂”、“国粹之花”等。

京剧的原型是明清时期的鼓词、弹词、南北腔之流派,起源于北京,因此得名“京剧”。

京剧的表演形式继承了传统的歌舞技艺,并深受京师官府文化的影响,其主要表演形式是演员在舞台上唱念做打,通过面具、道具、服装和音乐等多种手段来表现故事人物的各种情感、性格和思想,形成一种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 京剧常用术语1. 相声:两人对话的形式,一人演说,一人以响亮的声音贯彻全场,其间句句相当,音节平仄相对。

2. 念白:京剧演员在表演时对话的形式之一,可以在唱词的开始部分出现,它是表演角色的语言,与京剧唱腔较为搭配。

3. 唱腔:京剧演员在表演唱词时所发出的唱腔,是由念白转化而来的。

4. 板眼:指代京剧演员在戏中的角色,可以通过化妆和服装方面来体现。

5. 武戏:指的是京剧演员在表演中的武打动作。

6. 造型:指的是京剧演员在戏服、妆容等方面的装扮,是表演角色形象的一种表现方法。

三. 适用群体与教学方法适用群体:适合各年龄段的学生,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学习。

对于那些对音乐、表演等领域感兴趣的人,京剧可以提供一种锻炼的机会。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

在讲解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交互式教学,通过观看表演来了解京剧演员的技艺和表演方式;在演示和实践的时候可以进行集体练习,将京剧演员的技艺通过身体语言的表达带动到自己的身体上。

四. 京剧的表演特色京剧的表演特色是其整体审美风格的体现。

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唱为主,以打为辅,重音重音态,提出声的紧凑攻势,表现出一种极为独特的表现力,这就是京剧行当的特色。

因此,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京剧演员在表演中的发声和音乐的运用,这是京剧表演的核心。

五. 学习京剧的好处1. 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学习京剧需要进行大量的身体训练,而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耐力和爆发力等各项身体素质。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7篇】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7篇】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7篇】国粹中国京剧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简单了解京剧这种传统戏曲艺术,萌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曲艺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

2、使幼儿初步了解有关京剧人物,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戏曲种类,是我国国粹。

3、引导幼儿认识京剧特有的脸谱,了解典型、简单的京剧唱腔及台步。

4、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1、请幼儿搜集有关京剧演员剧照、脸谱。

2、准备京剧小戏装,录音磁带,椭圆形纸及彩笔若干。

3、准备生、旦、净、丑角色的京剧唱腔录象。

活动过程:1、请幼儿相互交流对京剧的感受与认识。

如:你听过京剧吗?你喜欢京剧吗?2、观赏京剧剧照、脸谱、服饰等,了解剧照和图片中有关京剧人物(生、旦、净、丑)。

3、比一比、找一找。

(1)比较几种京剧脸谱的差异。

(2)找出脸谱上的额头、眉毛、鼻、嘴等处花纹对称的特点。

4、观看京剧录象片段,并鼓励幼儿学习和模仿典型易学的唱腔及台步(生、旦、丑……)。

5、大胆尝试在椭圆形纸上为脸谱五官化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人物的颜色。

6、带上自制脸谱,相互欣赏,并穿戴小戏装,在京剧唱腔的伴奏下,进行模仿和表现。

延伸活动:1、可展示一些京剧剧照、名家、脸谱等,以丰富幼儿对京剧的认识。

2、表演区可播放京剧经典唱段,让幼儿模仿其中易学的唱段。

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

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了解京剧脸谱颜色的含义以及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通过京剧脸谱的颜色和人物的装扮,能简单区分京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角色,并尝试模仿京剧中不同的角色。

3. 感受京剧特的艺术魅力,萌发对国粹京剧的探究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第4课《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第4课《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音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流派的京剧唱腔,分析其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唱腔的韵味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是其灵魂,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教学中需通过模仿、对比、反复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发声位置,掌握正确的吐字、行腔技巧。
-联奏中的节奏配合:在唱腔联奏过程中,各唱段之间的节奏衔接是难点。教师应通过拍子练习、分组协作等方法,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确保联奏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京剧唱腔的基本特点:讲解京剧唱腔的旋律、节奏、板式等核心知识,强调西皮、二黄等主要腔调的区分,以便学生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规律。
-唱腔联奏的构成方法:通过分析经典唱段的联奏结构,让学生了解联奏中各个唱段如何衔接,以及不同行当、角色的唱腔特点在联奏中的运用。
-经典唱段的学唱:挑选《红灯记》《沙家浜》等具有代表性的唱段,指导学生学唱,强调唱腔的韵味和表现力,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演唱。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京剧唱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唱腔联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京剧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京剧唱腔联奏的艺术魅力。首先,我发现导入阶段通过提问的方式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对于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出了一定的好奇心。在讲授理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京剧唱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区分不同腔调时,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惑,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细致地进行讲解和示范。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4课《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4课《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4课《京剧唱腔联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京剧唱腔联奏》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本课通过京剧唱腔的学唱和演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但对京剧唱腔的了解不多,可能会存在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学唱和演奏简单的京剧唱腔。

2.培养学生对京剧唱腔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学习。

2.学生对京剧唱腔的接受和理解。

3.学生演奏技巧的提高和团队的协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演练,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3.欣赏法:通过欣赏京剧唱腔的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京剧唱腔的乐谱和音响资料。

3.乐器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经典的京剧唱腔,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对京剧唱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京剧唱腔的乐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集体演练,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拓展(10分钟)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京剧唱腔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京剧唱腔的重要性和魅力。

家庭作业(3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聆听 京剧唱腔联奏-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 京剧唱腔联奏-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京剧唱腔联奏-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唱腔联奏-人音版。

2.能够鉴别、感受和分析不同唱腔类型特点。

3.培养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兴趣。

4.能够学习并演唱一段京剧唱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客观理解京剧唱腔联奏-人音版的表现手法。

2.感知人声演唱的京剧唱腔,体验声音艺术的美。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对某一唱腔类型的感性了解。

2.培养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京剧唱腔的了解。

2.对比传统京剧唱腔和人音版的唱腔,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听唱腔音频,并鉴别、分析唱腔特点1.让学生先听整段唱腔音频,然后再分别听各段唱腔音频,理解与掌握唱腔的结构、节奏和表现手法。

2.针对不同唱腔类型特点,分别进行对比与分析。

第三步:体验唱腔1.听唱腔进行练唱,让学生体验唱腔的韵律、音节、节奏和情感表达。

这是学生观察唱腔特点的基础。

2.整合唱腔与动作,进行身体动作表演、语音表演配合学唱腔调式,促进学生成为具备个性化表现能力的综合人才。

第四步:学习并演唱一段京剧唱段1.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唱段,从视频中选择学习并尝试演唱。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唱腔的基本唱法和节奏感,并辅助学生理解唱腔表达的情感。

四、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演唱、日常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尤其是表演能力和识别不同唱腔类型的能力。

五、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在同学面前团队表演自己学习的京剧唱段。

2.补充学习其他代表性的曲目和人声唱腔艺术形式。

六、教学时长2周,每周3节课,每节此教学1小时。

唱京剧幼儿园教案

唱京剧幼儿园教案

唱京剧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唱腔;
2.能够唱出京剧中的经典曲目;
3.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京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唱腔的了解;
2.经典京剧曲目的唱法掌握。

三、教学难点
1.京剧唱腔的语音和调式;
2.词曲的合理搭配。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了解京剧
1.向幼儿介绍京剧的分类和特点,例如传统戏曲之一,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有着新、变、奇、秀的艺术特点等;
2.向幼儿介绍京剧的基本元素,包括唱、念、做、打的内容;
3.观看京剧片段,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第二步:学唱经典曲目
1.向幼儿介绍经典的京剧曲目,例如《霸王别姬》、《西施》、《长恨歌》等;
2.分别教授不同曲目中的唱腔、语音、调式和情感表现;
3.引导幼儿模仿唱腔,并且在唱腔的基础上加入情感的表现。

第三步:合唱表演
1.将教授过的曲目合并成一首曲目;
2.练习曲目的配合和和声;
3.安排幼儿进行合唱表演。

五、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通过对京剧基础知识和经典曲目的介绍,能够调动幼儿的情感和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适当调整节奏和难度,使他们能够顺利跟进;
3.以后可以考虑增加其他戏曲形式的学习,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艺术素养。

大班京剧教案

大班京剧教案

大班京剧教案在京剧课堂中,使用大班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以下是一份不含标题的大班京剧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基本起源、发展和特点;2. 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表演动作;3.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京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摩表演(15分钟)播放精选的京剧片段或邀请专业演员现场表演京剧,让学生亲身感受京剧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3. 了解唱腔(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唱腔,如二黄、大锣伴奏等。

并播放经典的京剧唱腔片段,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4. 学习表演动作(25分钟)教师向学生示范京剧的基本表演动作,如扇、道具使用等。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5.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经典京剧故事,自行编排并表演一小段。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表演,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进步。

7.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京剧的技巧和知识。

教学资源:1. 京剧片段的视频;2. 京剧音乐的音频;3. 京剧服饰和道具。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对学生的小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

扩展延伸:1. 可以组织京剧专家或演员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和表演,深入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2.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加京剧社团或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京剧表演技巧。

京剧唱腔联奏 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 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教案标题:京剧唱腔联奏教案目标:1. 了解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习如何进行京剧唱腔的联奏。

3. 提高学生的京剧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京剧唱腔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 播放一段京剧唱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音乐魅力。

2. 了解唱腔技巧(15分钟)- 分析京剧唱腔的特点,如音调、音色、节奏等。

-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唱腔技巧,如颤音、滑音、连音等。

- 演示并让学生跟随练习这些技巧。

3. 学习联奏技巧(20分钟)- 介绍京剧唱腔联奏的基本原理,即不同角色的唱腔如何相互呼应。

- 演示如何进行唱腔的联奏,包括如何合理安排节奏、音调和音色的变化。

- 分组让学生进行唱腔的联奏练习,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组合和呼应方式。

4. 团队合作练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京剧唱腔进行练习。

- 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联奏的方式完成整段唱腔。

- 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协作,互相提供建议和支持。

5. 表演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价和点评。

- 引导学生关注表演的准确性、协调性和表现力。

- 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他们取得进步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京剧唱腔联奏中的收获和进步。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京剧唱腔的艺术魅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唱腔技巧的掌握和联奏的协调性。

2.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评估他们在表演中的准确性、协调性和表现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满意度。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更复杂的京剧唱腔联奏练习,挑战他们的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邀请专业京剧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学习京剧唱腔的艺术。

3. 组织学生参加京剧唱腔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提升自信心。

京剧唱腔知识教案

京剧唱腔知识教案

京剧唱腔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认识京剧唱腔的特点和表演技巧。

3.学习一段京剧唱腔,理解其音调和节奏。

二、教学内容1.京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京剧唱腔的特点和表演技巧3.学习《霸王别姬》的一段唱腔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京剧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2.讲授京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0分钟)通过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其在中国戏曲传统中的地位,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讲授京剧唱腔的特点和表演技巧(25分钟)介绍京剧唱腔的特点,如音调高亢、音色明亮、音域广泛等。

同时,讲解京剧表演中的一些技巧,如舞台动作、唱腔节奏等。

通过分析京剧演员的表演技巧和练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京剧唱腔的特点和技巧。

4.学习《霸王别姬》的一段唱腔(30分钟)教师向学生示范《霸王别姬》中的一段唱腔,包括音调和节奏。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配唱练习。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唱腔的准确度和表演力度。

5.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唱腔练习成果,并进行现场点评和总结。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并对他们的努力给予肯定。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唱腔练习表现来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准确度和表演力度来进行评价。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观看更多的京剧演出,深入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2.可以进行更多的唱腔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京剧的唱腔技巧。

3.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京剧表演,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4.了解其他地方戏曲的唱腔特点,比较京剧与其他戏曲的异同。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教学目的:1、通过著名京剧选段的欣赏,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学习京剧的基础知识,重点了解京剧唱腔以及它们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学习京剧唱腔。

教学难点:掌握唱腔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教具:多媒体音像设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运用直观法(在上课前十分钟里放一段京剧),请同学们辨认一下这是什么剧种?(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京剧唱腔联奏》。

你为什么得出老师放录像的剧种是京剧的结论?你了解京剧吗?你知道京剧一些名家的名字吗?你知道京剧一些特别有影响的剧目吗?你会演唱几句京剧唱段吗?你知道京剧在世界戏剧表演领域的地位吗?如果你知道其中的一点,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

学习京剧,了解京剧,其意义不仅是了解一个戏曲剧种,更在于加深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中国戏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革新与发展,现存剧种三百多种。

京剧乃其中佼佼者。

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

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

)二、新课讲授:京剧是由文学、音乐、表演、美术、舞蹈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

京剧音乐在所有艺术的组成部分中占重要的地位。

京剧唱腔是京剧音乐的中心,唱腔是表达和抒发人物的感情,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京剧唱腔具有旋律性强,优美抒情,富于变化和对比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请同学们注意:京剧唱腔分西皮、二黄两大类。

西皮腔——西部甘肃、陕西等地的秦腔流入湖北演化而成。

二黄腔——起源于南方。

(有人说湖北、有人说安徽、未有定论)。

两类不同的声腔有着不同的特征,反映在节奏上和所表现的情绪上。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这两段唱腔,那就是通过两段唱腔的对比,你认为西皮腔的节奏和二黄腔的节奏有什么不同?曲调所表现的情绪有什么不同?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京剧的唱腔-冀少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京剧的唱腔-冀少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京剧的唱腔-冀少版七年级下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以冀少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三单元“京剧的唱腔”为基础,适用于初中语文教育第三单元“人与自然”的教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京剧唱腔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古典戏曲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欣赏能力,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2.能够认识和分辨常见的四种唱腔,包括“清腔”、“沪腔”、“昆腔”和“黄梅腔”。

3.能够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技巧和演唱方法。

4.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教学内容1.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介绍京剧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京剧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了解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程的变化和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2. 常见的四种唱腔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内容是介绍常见的四种唱腔,包括“清腔”、“沪腔”、“昆腔”和“黄梅腔”。

通过听取老师的示范演唱,让学生们认识各种唱腔的历史渊源和区别,并能够分辨各种唱腔的音调和节奏。

3. 京剧唱腔的基本技巧和演唱方法京剧唱腔的基本技巧和演唱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学生将学习通过气息控制、音色调整和喉咙发声来表现角色的心情和情感,同时也会学习到艺术表演方面基本的表现技巧。

4. 观摩和欣赏京剧通过观摩和欣赏京剧表演,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京剧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优秀的京剧表演,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文化品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京剧知识和技巧。

2.示范法:老师进行唱腔、演唱和表演的演示,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京剧文化和艺术表演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演唱,逐步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4.欣赏法:观看多种不同的京剧表演录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水平。

五、教学流程1.介绍京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了解其发展历程。

2.教授常见的四种唱腔,包括“清腔”、“沪腔”、“昆腔”和“黄梅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唱腔一、什么是唱腔唱腔,汉族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以指中国戏曲中,需要穿插曲调(如歌谣体、曲牌体)的演唱法的总称。

重金属音乐中,有一般通俗歌曲唱腔、死亡金属或黑金属的低沉咆哮式嘶吼唱腔等。

二、基本唱腔唱腔(京剧)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

由唱腔、打击乐、曲牌三个部分组成。

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

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

另有反西皮,是京剧传统唱腔中出现较晚(据传是谭鑫培所创)的唱腔,板式仅二六、散板、摇板。

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

板式有原板、慢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加的二六、流水、快板等。

二黄降低四度(即京胡由“5 2”定弦变为“1 5”定弦)是反二黄。

与二黄相较,降低了调门,扩展了音区,曲调起伏更大,旋律性更强,更适于表现悲壮、凄怆的情绪。

反二黄的板式与二黄相同。

另有四平调,也叫“二黄平板”,由吹腔演变而来。

板式只有原板、慢板两种,但曲调灵活,能适应不同句式,可表现多种感情。

不论委婉缠绵、轻松明快或沉郁苍凉,都可使用吹腔,旋律与四平调相近,伴奏用笛子。

原是曲牌体,逐渐演变为板腔体。

唱腔中伴有过门。

吹腔的板式不多,基本上是一板一眼,也有少量的一板三眼及流水板。

高拨子,亦称“拨子”,是徽班的主要腔调之一。

原用弹拨乐器伴奏,后改用胡琴。

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

曲调昂扬激越,适合于表现悲愤的情绪。

以上诸腔为各行角色所通用,仅在发声、音区、唱法上有所不同。

另有一些唱腔属于特定角色行当通用。

如南梆子从梆子演变而来,仅旦角、小生唱,曲调委婉绮丽,适于表达细腻、柔美的感情,板式只有导板、原板。

娃娃调(西皮、二黄都有),主要由小生用,旦角、老生、老旦偶一用之。

南锣及其他杂腔、小调,为丑角、花旦专用。

三、结合演唱在戏曲音乐结构中,声乐部分是它的主体。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人声歌唱比器乐伴奏更为亲切动人,更易唤起观众的理解与共鸣。

其原因在于乐器所奏出的音乐,虽然也能传情,却不能表意。

戏曲音乐刻画人物形象,主体依靠声乐,即优美的唱腔与动人的演唱。

戏曲中无论演唱的是曲牌还是板腔,都可以分为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和戏剧性唱腔。

抒情性唱腔的特点是字少声多,旋律性强,长于抒发内在的感情;叙事性唱腔的特点为字多声少,朗诵性强,适用于叙述、对答的场合;戏剧性唱腔多为节拍自由的散板,节奏的伸缩有极大灵活性,因而长于表现激昂强烈的感情。

这三类曲调的交替运用,构成了戏曲音乐变化多端的戏剧性。

中国戏曲有很多传统剧目,其所以能在舞台上久唱不衰,主要得力于其中脍炙人口的唱腔。

戏曲演唱艺术,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与专业技巧。

在演唱上注重字与声、声与情之间的关系。

清晰准确地表达字音与词义,是唱功的第一要求,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演唱方法与技巧。

演唱一般包括发声、吐字、用气、装饰唱法等。

其目的在于表达戏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唱出曲情,以情动人,才是演唱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

唱与念,是戏曲声乐的两大组成部分。

历代有成就的演员,皆是唱念俱佳。

唱念字音是表情达意的基础。

汉语四声字调,抑扬顿挫,也是念白音乐美的基础。

各种念白形式,如京剧的韵白、京白、方言白,就是语言与音乐的不同程度的结合。

戏曲众多的演员,在演唱上的贡献,莫过于唱腔上的流派创造。

演员和乐师在本剧种腔调基础上创造的流派唱腔,更具有音乐作曲的实践意义。

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与琴师徐兰沅合作创腔,就是典型的事例。

京剧中旦行的梅(兰芳)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尚(小云)派,老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越剧中小生行的尹(桂芳)派、范(瑞娟)派,旦行的傅(全香)派、戚(雅仙)派,都是在唱腔艺术上享有声誉的流派。

四、京剧唱腔西皮:戏曲腔调,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一般认为出于梆子腔,明末清初秦腔流传至湖北襄阳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成襄阳调,后称为湖广腔,又称西皮。

西皮腔流传亦甚广,湘剧、桂剧等中称为“北路”,粤剧中称为“梆子”,滇剧中称为“襄阳调”。

京剧西皮则是早在乾隆四十四年秦腔演员魏长生入京后,在徽秦合流的基础上,于道光年间湖北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入京,带来所谓楚调,再一次促成徽汉合流而形成的。

西皮腔属板腔体,其结构特征以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为抑扬扬格,即所谓“眼起板落”。

旋律多跳进,曲调起伏跌宕,节奏形式多样,速度较快,胡琴定弦为la,、mi,唱腔最后大多结束在宫音上,具有宫调式的特征(旦角为徴调),与二黄相比,具有高亢、激越、活跃、明快的情调特点,又用于表现活跃轻快、慷慨激昂的情感。

西皮的板式类别丰富,有“原板”、“慢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导板”、“摇板”、“散板”等,也有反调。

二黄: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

原系清初在长江中下游,即今天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带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声腔。

其渊源众说不一。

一说系由明末清初的弋阳腔,经吹腔、高拨子、四平调发展成为二黄腔。

一说系由安徽的石牌腔(吹腔),传至江西宜黄而成宜黄腔。

从声腔曲调上分析,两者均与京剧二黄有某些共同点,说明彼此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湖北、安徽等省地处我国腹地,为我国几大方言及各次方言区的交接地带,即除较靠南的粤语、客家话、闽南、闽北话以外,是北方话中北方、西北、西南、江淮四个次方言和吴语、湘语、赣语的汇集点,很易极变腔调,成为近代我国声腔产生的摇篮。

二黄腔流传甚广,涉及南部大半个中国。

赣剧、湘剧、桂剧、粤剧等称为“南路”,川剧、滇剧等称为“胡琴”。

京剧二黄则为18世纪末(清乾隆五十五年后)相继进入北京的徽班,经过徽秦、徽汉两次合流而形成的。

二黄腔属板腔体,其结构特征以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为扬扬扬格,亦即所谓“板起板落”。

旋律多级进,曲调流畅平和,节奏较稳定,速度较慢,胡琴定弦为Sol、re,唱腔最后大多也结束在此两音上,具有商调或商、徴结合的调式特征。

与西皮腔比,具有低回凝重、稳健深沉的情调特点。

二黄板式类别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散板”、“摇板”“垛板”等,并发展出庞大的反调系统,称为“反二黄”。

反二黄:京剧曲调。

在二黄的基础上大量运用调式交替和暂转调,形成双重调式性或直接转入上五度宫调系统,直至形成独立调性的唱腔结构,谓之反二黄。

胡琴定弦由二黄的sol、re变为反二黄的do、sol,音高不变,唱名变化,前者内弦唱名变为后者外弦唱名,故得反调之名。

反二黄板式结构与二黄相同,板式也比较丰富,有“原板”、“慢板”、“导板”、“散板”、“摇板”、“垛板”等。

反二黄成套的唱腔中,导板有时借用二黄的,然后由过门转入反调,其间可见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反调形成的轨迹。

反二黄上下句落音和二黄基本相同,但由于旋律的高低对比,变化,使落音较灵活。

反二黄的音域相对比二黄宽,旋律迂回曲折,跌宕有致,不仅鱼油中低音区低回深沉的情调,更有高音区悲愤激励、苍凉凄楚的情调,尤其是大段的成套反二黄唱腔,常成为京剧唱腔中最具特色的、表现力最为丰富的唱段。

四平调:戏曲腔调,京剧中亦称二黄平板。

四平调的结构,以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其上句为扬抑扬格,下句为抑扬扬格,加上词组内各字的节奏交叉,它兼有西皮与二黄的结构特点。

从调式上看,上句落re 、下句落do,和西皮相同。

从旋律及过门特点上看,又和二黄接近,这些均和它的历史渊源和产生流行之地有密切关系。

四平调板式有原板、慢板两种,并用二黄同类板式的过门。

胡琴定弦亦和二黄相同。

四平调的特点在于句法变化比较复杂,因此常可以容纳不恨规则的长短句子,可以是轻快飘逸、闲散叙事的,也可以是委婉缠绵、华丽多姿或苍凉愤切的等等。

著名的唱段有《贵妃醉酒》中的“海岛冰轮初转腾”,《锁麟囊》中“怕流水年华春去缈”,《西厢记》中“先只说迎张郎娘把诺言来践”等。

高拨子:戏曲腔调,源自于徽调中的拨子腔,于明末清初时,南来的西秦腔和当时安徽流行的昆弋腔等腔调融合演变而成。

主要继承了梆子腔高亢激越的特点,但旋律情调则显得高亢中带有悲愤,激越中带有苍凉,和梆子腔有所不同,显然受了徽调中其它南方腔调的影响。

京剧高拨子用大筒胡琴伴奏,定弦do、so,具有二黄反调的情调特征。

其板式有导板、碰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垛板等。

尤其是垛板,节奏铿锵,旋律跳动结集,后拉长腔,听来别有一番风味。

著名的唱段有《徐策跑城》中的“忽听家院一声禀”,《杨门女将》中“风萧萧雾漫漫”,《野猪林》中“一路上无情棍实难再忍”等。

南梆子:京剧曲调,梆子腔的南化,其结构特征以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为抑抑扬格。

比西皮多一抑格,因而比西皮更接近梆子腔。

南梆子有导板和原板,且只用于旦角与小生。

南梆子旋律和情调与西皮相似,然而它更妩媚柔婉、明快秀丽,因而抒情性更强。

胡琴用西皮定弦,过门除前奏的前半部分有其特征外,后半部分及小过门均和西皮相似。

著名的唱段有<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春闺梦》中“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望江亭》中“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等。

吹腔:戏曲腔调。

渊自于徽调中的吹腔。

于明末清初时,由弋阳腔演变成四平腔,后又受昆山腔影响而成。

旧名枞阳腔、石牌调、安庆梆子、芦花梆子。

其结构最初为联曲体,后受青阳腔滚调影响,发展为接近板腔体的七、十字句的形式。

吹腔仍保留着历史上用笛伴奏的传统,板式以一板三眼为主,但有一种被称为“批”的腔调,是一板一眼的。

另有散板。

吹腔曲调悠扬动听,流畅温和,表现的情感亦较多样。

娃娃调:京剧曲调,本为娃娃生所唱,后亦用于其它行当,属西皮腔系,为快三眼板式,结构和西皮同类板式相同,唯调门较高,演唱音区也相应提高,曲调更为高亢激昂,有时也显得迂回华丽。

老生、小生、老旦均可唱娃娃调,旦角有时反串小生亦唱娃娃调。

著名唱段如老生《辕门斩子》杨延昭演唱的“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小生《四郎探母·巡营》杨宗保演唱的“杨宗保在马上忙传将令”、旦角《铁弓缘》陈秀英演唱的“母女们走慌忙阳关路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