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怎样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祖先为了在日常生活交流信息,于是发明了语言。为了便于研究,语言学家根据语言的使用范围和特征,把语言分为共同语和方言。所谓共同语,指一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在中国,先秦称“雅语”,两汉称“通语”,清末以后称“国语”、“普通话”。何谓方言?方言是就民族共同语而言,是指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地区的人共同使用的语言,在中国,也有地方称它为“地方话”、“土语”或“土话”。一个民族语通常都有一种或几种方言,如汉语,就有官话方言、晋方言、徽语、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平话等十种。此外,各种方言可以再细分为地区、地域和地点等各种方言。如闽方言区,可以再分为闽南、闽北、闽东、闽中、莆仙等各种地域方言;而闽南这一地域方言,又可以再分为泉州、漳州、厦门等地点方言。
方言的历史非常悠久,但目前还无法阐述清楚。然而,现代汉语方言的形成与社会发展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西周以前,因史料限制难以论述。到了公元三四世纪,不仅北方方言有差异,南北方方言也有明显不同。这时汉语方言,除了北方话以外,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也可能已经在东南地区逐步形成。周秦以后,汉人逐步南下进入南粤(即今广东、广西等地),他们所操的北方汉语与当地异族语言融合,于是就逐步形成了粤方言、平话。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中国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入主中原,并相继建立政权,原来统治北方地区的司马氏政权南迁江南,大批汉人也因社会动乱而不断南迁。在北方,汉语因与异族语言接触发生重大变化;在南方,南渡的北方人带去的汉语与当地汉语方言融合也发生变化。这时,汉语出现了“南染吴越,北亲夷虏”的混杂局面。客家方言、闽方言,乃至赣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古以后社会发生的人口大规模迁移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现代汉语方言的格局,在中古以后就基本形成。
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上古时期,由于秦晋方言在各地方言中影响最大,可以把它视为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汉代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也逐渐从陕西、山西移至河南汴洛中州,以至江苏金陵一带,进而扩展到东北和西南各省,汉语基础方言的中心也进一步移至北京一带。
方言与民族共同语,地区方言与地域方言,地域方言与地点方言之间,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把方言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历史悠久。在中国西汉末年,杨雄就写了《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记述西汉时各地方言的词
语,全书13卷,共约12,000字。此书当称为世界上第一部方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