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6年中考化学自主招生模拟试卷(A卷,含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2016年中考化学5月份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5月份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 B.瓦斯爆炸C.酒精挥发 D.用活性炭去异味【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工业制氧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瓦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活性炭去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活泼金属:镁、锌、铜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熟石灰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D.常见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B、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判断.D、根据人体内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判断.【解答】解:A、镁、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性质活泼,铜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熟石灰由钙、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所以错误.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没有可燃性,所以错误.D、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取用固体粉末D.点燃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液体的取用方法考虑;B、根据称量药品时药品与砝码的放法考虑;C、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D、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解答】解:A、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A错;B、称量药品时要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故B错;C、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或倾斜)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C正确;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否则容易引起火灾,故D错.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4.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②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空气质量级别愈高,空气质量状况愈好.其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②④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考点】硬水与软水;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一氧化碳的毒性;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①根据将硬水进行软化的方法和活性炭的作用进行分析;②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③根据能源的分类进行分析;④空根据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进行分析.【解答】解: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向水中加入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进行软化,将硬水进行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故说法错误;②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火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说法错误;③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④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5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得:18+1+2+32=X+26+2+12,解得X=13,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甲质量减少了5克,是反应物;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所以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故选:B.【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6.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N2②Mg2+③SO2④⑤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和多个原子的表示方法、化合价原则、阳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微粒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等进行解答.【解答】解:A、①可表示一个氮分子,两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故A错误;B、根据化合价原则,③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B正确;C、阳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⑤的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故表示的是阴离子,故C错误;D、微粒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和⑤最外层电子数不一样,故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②③①④【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有些物质的水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根据水溶液的颜色可以确定溶液中的溶质,如氯化铜溶液呈蓝色.由于铜盐溶液与碱溶液能生成蓝色沉淀,因此可以由铜盐溶液来确定碱溶液.同时也可以利用已知的生成物来进行鉴别.【解答】解:由于氯化铜溶液呈蓝色,因此可以用观察的方法首先确定出氯化铜溶液;由于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因此可以将其它溶液取少量与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氯化铜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就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稀盐酸呈酸性可以和碱反应,所以可以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和生成的氢氧化铜反应,盐酸可使其溶解;因此鉴别出各物质的顺序是①④②③.故选:B.【点评】不用任何试剂进行鉴别的题型常用的方法是特征现象法: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溶液的颜色、挥发性等)先鉴别出一种物质,再借用这种鉴出物做试剂鉴别其它物质.这种方法可概括为:观察﹣借用﹣再借用.8.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判断.B、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铵均为白色晶体,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方案一不合理,方案二合理,故选项错误.B、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可根据是否有气泡、白色沉淀生成,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故选项正确.C、硝酸钾和氯化铵均为白色晶体,看外观无法鉴别;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硝酸钾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方案一不合理,方案二合理,故选项错误.D、HCl能与过量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HCl能与过量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但过量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方案一合理,方案二不合理,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7分)9.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同学们进入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与性质”实验活动,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是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B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2)操作B木炭要加热到发红(填现象).(3)进行C实验的具体操作是由上而下缓慢伸入.(4)操作C中发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的注意事项、燃烧的现象等分析回答.【解答】解:(1)操作B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2)操作B木炭要加热到发红.(3)进行C实验的具体操作是由上而下缓慢伸入.(4)操作C中发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故答为:(1)酒精灯;(2)发红;(3)由上而下缓慢伸入;(4)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与碳的反应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等进行解答.1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NH4HCO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到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Na2CO3+CO2↑+H2O.【考点】纯碱的制取;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2)①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NH4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O2=NH4HCO3 .②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NH4HCO3溶液与食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碳酸氢钠加热得到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故答案为:(1)乳化;(2)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Na2CO3+CO2↑+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乳化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李红同学构建碳及含碳物质间转化的知识网络,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含碳元素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足球烯的化学式为C60),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写出实现图示中③这一转化的两种途径(要求另外一种反应物类别不同):①2CO+O22CO2;②CO+CuO Cu+CO2;(3)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涉及的反应是如图示转化中⑦(填序号).【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及构成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结构决定性质解答;(2)根据图式可知: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根据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解答】解:(1)金刚石、石墨和和足球烯(足球烯的化学式为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理性质不同.(2)根据图式可知:实现图示中③这一转化,可以是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CO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3)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涉及的反应是如图示转化中⑦.答案:(1)C60;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①2CO+O22CO2;②CO+CuO Cu+CO2;(3)⑦.【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的方式比较灵活,但并不是难题,同学们只要掌握碳单质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就可以顺利完成该题.12.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且Y有毒.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请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X和Y的化学式:X H2O,Y CO.(2)写出“丙+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Fe+2O2Fe3O4.(3)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3种.【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且Y有毒,所以Y是一氧化碳,单质丙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丙是氧气,化合物X会转化成单质甲和氧气,所以X是水,甲是氢气,氧气会转化成乙,所以乙是四氧化三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且Y有毒,所以Y是一氧化碳,单质丙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丙是氧气,化合物X会转化成单质甲和氧气,所以X是水,甲是氢气,氧气会转化成乙,所以乙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X是H2O,Y是CO;(2)丙+乙→”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2O2Fe3O4;(3)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一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水三种.故答案为:(1)H2O,CO;(2)3Fe+2O2Fe3O4;(3)3.【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3.足量的盐酸与250g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碳酸钙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250g x∴=∴x==110g.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0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14.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稀盐酸.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浓硫酸(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填“b”或“c”).【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1)a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石灰石从锥形瓶口加入,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口加入;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干燥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应该从b管进入,把空气从短管a管排出;故填:稀盐酸;浓硫酸;b.【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取,气体的制取是初中重要的化学实验之一,既是难重点,又是考查热点,理解反应原理,掌握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检验、验满、收集方法,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15.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交流表达】(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显蓝色.(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把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以知道溶液的酸碱度.(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才出现蓝色沉淀.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拓展应用】(1)若将废液中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或Fe+CuSO4=FeSO4+Cu.(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铁和铜,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蓝色的,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用PH试纸可以测得溶液的酸碱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交流表达】(1)因为硫酸铜溶液时蓝色的.故填:溶液显蓝色.(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由题意可知,铁和稀硫酸反应能够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也能生成硫酸亚铁;因此,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故填: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实验验证】(1)根据测定溶液pH的最简单的方法可知,故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把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以知道溶液的酸碱度.(2)如果废液中存有硫酸时,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就会先发生中和反应,然后再与废液中的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即废液中硫酸完全消耗时,才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实际上,这两个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只不过反应生成的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又会与废液中的硫酸发生了中和反应而已).故小明的实验现象是: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才出现蓝色沉淀.【拓展应用】(1)若将废液中的“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故填:Fe+H2SO4=FeSO4+H2↑或Fe+CuSO4=FeSO4+Cu.(2)由于反应完全后,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金属铜,并且铁是有剩余的,也不溶于水;所以它过滤,滤渣中物质为铁和铜.故填:铁和铜.【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一)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 B.瓦斯爆炸C.酒精挥发 D.用活性炭去异味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活泼金属:镁、锌、铜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熟石灰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D.常见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下列变化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净水 B.海水晒盐 C.高炉炼铁 D.石蜡熔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闻气体气味C.氢气验纯D.加热液体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C.酒精、煤、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D.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醋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是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B.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C.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远远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是因为醋酸分子在不断运动5.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6.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7.将X、Y、Z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浸入盐酸中,只有Y表面产生气泡;再将它们分别放入X 的化合物溶液中,又仅有Y的表面有X单质析出.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X>Z B.X>Y>Z C.Y>Z>X D.Z>Y>X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9.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用语:(1)2个镁离子;(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4)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1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作用;(2)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4)实验室不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5)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2)探究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图为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①图甲中反应现象是,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图中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3)认识金属的制备:工业上常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12.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C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D均为黑色固体(1)A为;(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基本反应类型是.(3)B的用途.六、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13.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1.48g,如果该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变成白色沉淀,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七、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14.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C中仪器①名称;(2)写出利用A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要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15.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3)小红按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试管中黄色固体为Mg3N2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中溶液呈红色【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下列变化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净水 B.海水晒盐 C.高炉炼铁 D.石蜡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馏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高炉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闻气体气味C.氢气验纯D.加热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分析】A、根据量取液体时量筒的选择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氢气验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加热液体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用量筒量3.5mL液体,应可用10mL的量筒量取,故A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B操作错误;C、氢气验纯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堵住充满氢气的试管,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应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为止,故C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D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C.酒精、煤、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D.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分析;B、根据放热反应来分析;C、煤、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水灭火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但不能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错误.B、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但在不燃烧时有可能也会放出热量,如: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也会放出大量的热,错误.C、煤、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酒精是可再生能源,错误.D、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4.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醋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是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B.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C.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远远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是因为醋酸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酸的通性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由醋酸的分子结构图可知,一个醋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2H4O2.A.醋酸是由醋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醋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C.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故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D.醋酸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所以远远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①根据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考虑;②根据它们的物理性质考虑;③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考虑;④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考虑;⑤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考虑.【解答】解:①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②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正确;③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故错误;④CO2会使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故正确;⑤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加强知识的整合,能够灵活运用.6.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A、根据方程式可知固体质量减少,而铜元素的质量不变,分析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B、根据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的意义分析;C、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析X的化学式;D、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发生装置.【解答】解:A、由方程式可知固体质量减少,而铜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选项错误;B、化学式中同种原子的个数要合并,因此Cu2(OH)2CO3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5,故选项错误;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判断X的化学式是H2O,H2O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是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发生装置不同,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是有关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考查,难度不大,依据相关的知识分析即可,注意理解化学式的意义.7.将X、Y、Z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浸入盐酸中,只有Y表面产生气泡;再将它们分别放入X 的化合物溶液中,又仅有Y的表面有X单质析出.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X>Z B.X>Y>Z C.Y>Z>X D.Z>Y>X【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Y、Z三种金属浸入盐酸中,只有Y表面产生气泡,说明Y能置换出H而X、Z不能,则活动性:Y>H>X、Z;放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又仅有Y的表面有X单质析出,说明Y能置换出X,而Z不能置换出X,则活动性Y>X>Z,观察选择项A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A、物质的溶解度是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故无法比较甲和乙的溶解度的大小,错误;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40g,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0g,故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正确;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果是不饱和溶液则不一定,错误;D、t2℃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此处没有提溶液质量的关系,无法比较,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9.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用语:(1)2个镁离子2Mg2+;(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3)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O3;(4)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C2H5OH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符号为:Ca;(3)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是臭氧,其化学式为:O3;(4)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故答案为:(1)2Mg2+(2)Ca (3)O3(4)C2H5OH【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2)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溶解度减小;(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4Al+3O2=2Al2O3;(4)实验室不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5)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2)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答;(3)根据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实验室不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物质是高锰酸钾解答;(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解答.【解答】解:(1)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2)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溶解度减小;(3)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4)实验室不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物质是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5)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答案(1)乳化;(2)温度升高,氧气溶解度减小(3)4Al+3O2=2Al2O3(4)2KMnO4K2MnO4+MnO2+O2↑(5)2H2+O22H2O【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1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CD (填字母序号,下同);(2)探究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图为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①图甲中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②图中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H、Cu (填元素符号);(3)认识金属的制备:工业上常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 B ;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熔点低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铁的冶炼;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进行分析;(2)①根据铁丝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②根据题中的现象,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4)①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②根据合金的性质比组成的纯金属的性质优良进行分析.【解答】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的是氧化铝,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故选:ACD;(2)①甲中铁丝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丙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②只有乙中不反应,铁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铁比铜活泼,铁会与稀硫酸反应,所以铁比氢活泼,铝会与硫酸亚铁反应,所以铝比铁活泼,所以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H、Cu;(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4)①A、铁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A错误;B、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故B正确;C、铝箔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故C错误;D、黄金饰品利用了金属的光泽,故D错误.②合金的性质比组成的纯金属的性质优良,所以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熔点低的特性.故答为:(1)ACD;(2)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Fe+CuSO4=FeSO4+Cu ②Al、Fe、H、Cu;(3)3CO+Fe2O32Fe+3CO2;(4)B;熔点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有关的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记忆.12.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C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D均为黑色固体(1)A为水;(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CuO2Cu+CO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B的用途支持燃烧.【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和B会相互转化,B会生成C,所以A是水,B是氧气,C是氧化铜,D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和B会相互转化,B会生成C,所以A是水,B是氧气,C是氧化铜,D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水;(2)C与D发生的反应是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反应是置换反应;(3)B是氧气,能支持燃烧;。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22
湖北省黄冈市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2分,总分值16分)1.以下转变中必然含有化学转变的是()A.蒸馏净水 B.海水晒盐 C.高炉炼铁 D.石蜡熔化2.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量取液体B.闻气体气味C.氢气验纯D.加热液体3.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大量利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映才会放热C.酒精、煤、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D.衡宇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醋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以下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醋酸是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B.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C.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远远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是因为醋酸分子在不断运动5.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以下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发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6.铜锈的要紧成份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CO32CuO+X+CO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2A.反映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7.将X、Y、Z三种金属单质别离浸入盐酸中,只有Y表面产动气泡;再将它们别离放入X 的化合物溶液中,又仅有Y的表面有X单质析出.那么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X>Z B.X>Y>Z C.Y>Z>X D.Z>Y>X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别离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取得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必然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必然大于乙五、填空简答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20分)9.请写出符合以下要求的物质的化学用语:(1)2个镁离子;(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4)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液体燃料.1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说明以下现象:(1)餐具上的油污能够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作用;(2)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好久的铝壶很少显现侵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其中的原理;(4)实验室不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5)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咱们一样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1)熟悉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以下矿石的要紧成份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2)探讨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图为探讨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①图甲中反映现象是,丙中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图中只有乙中不反映,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3)熟悉金属的制备:工业上常采纳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普遍①以下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此被普遍应用.焊锡(要紧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较具有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12.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转化和反映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映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映,部份反映物、生成物及反映条件已略去)已知A、B、C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D均为黑色固体(1)A为;(2)C与D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大体反映类型是.(3)B的用途.六、计算题(此题包括1小题,共4分)13.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若是该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反映变成白色沉淀,那么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七、探讨与实验题(此题包括2小题,共10分)14.某爱好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C中仪器①名称;(2)写出利用A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要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为(填字母);查验二氧化碳是不是搜集满的方式是.15.某爱好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映的化学方程式.(2)小明发觉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映物镁条的质量,以为那个反映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3)小红按图装置改良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觉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映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猛烈反映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实验探讨】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试管中黄色固体为Mg3N2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中溶液呈红色【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什么缘故呢?请给出合理的说明.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2分,总分值16分)1.以下转变中必然含有化学转变的是()A.蒸馏净水 B.海水晒盐 C.高炉炼铁 D.石蜡熔化【考点】化学转变和物理转变的判别.【分析】化学转变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转变,物理转变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转变,化学转变和物理转变的本质区别是不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定.【解答】解:A、蒸馏净水进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转变.B、海水晒盐进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转变.C、高炉炼铁进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转变.D、石蜡熔化进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转变.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转变进程中是不是有新物质生成,假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转变,假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转变.2.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量取液体B.闻气体气味C.氢气验纯D.加热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分析】A、依照量取液体时量筒的选择原那么进行分析判定.B、依照闻气体气味的方式进行分析判定.C、依照氢气验纯的方式进行分析判定.D、依照加热液体的方式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定.【解答】解:A、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用量筒量液体,应可用10mL的量筒量取,故A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避免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B操作错误;C、氢气验纯的方式是用大拇指堵住充满氢气的试管,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是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应再搜集再查验,直到响声很小为止,故C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D操作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类仪器的用途及利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大体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大量利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映才会放热C.酒精、煤、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D.衡宇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物质发生化学转变时的能量转变;灭火的原理和方式;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分析】A、依照化石燃料是目前要紧的能源分析;B、依照放热反映来分析;C、煤、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水灭火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大量利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但不能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错误.B、燃烧能放出必然的热量,但在不燃烧时有可能也会放出热量,如:生石灰与水反映的进程中也会放出大量的热,错误.C、煤、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酒精是可再生能源,错误.D、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4.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醋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以下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醋酸是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B.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C.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远远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是因为醋酸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分子的概念与分子的特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依照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依照酸的通性来分析;C.依照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依照分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由醋酸的分子结构图可知,一个醋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其化学式为:C2H4O2.A.醋酸是由醋酸分子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组成的,故错误;B.醋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C.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故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D.醋酸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因此远远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故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同窗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以下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发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①依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考虑;②依照它们的物理性质考虑;③依照二氧化碳的用途考虑;④依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考虑;⑤依照二氧化碳的用途考虑.【解答】解:①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②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正确;③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故错误;④CO2会使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令人体不能专门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故正确;⑤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正确.答案: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熟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增强知识的整合,能够灵活运用.6.铜锈的要紧成份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CO32CuO+X+CO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2A.反映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A、依照方程式可知固体质量减少,而铜元素的质量不变,分析元素养量分数的转变;B、依照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的意义分析;C、依照反映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析X的化学式;D、依照反映物的状态和反映条件分析发生装置.【解答】解:A、由方程式可知固体质量减少,而铜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应选项错误;B、化学式中同种原子的个数要归并,因此Cu2(OH)2CO3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5,应选项错误;C、反映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判定X的化学式是H2O,H2O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应选项正确;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是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发生装置不同,应选项错误;应选项为:C.【点评】此题是有关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考查,难度不大,依据有关的知识分析即可,注意明白得化学式的意义.7.将X、Y、Z三种金属单质别离浸入盐酸中,只有Y表面产动气泡;再将它们别离放入X 的化合物溶液中,又仅有Y的表面有X单质析出.那么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X>Z B.X>Y>Z C.Y>Z>X D.Z>Y>X【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定可否发生反映,进而可确信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Y、Z三种金属浸入盐酸中,只有Y表面产动气泡,说明Y能置换出H而X、Z不能,那么活动性:Y>H>X、Z;放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又仅有Y的表面有X单质析出,说明Y能置换出X,而Z不能置换出X,那么活动性Y>X>Z,观看选择项A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把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别离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取得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必然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必然大于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依照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能够比较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依照溶解度随温度的转变特点确信析出晶体的方式,依照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A、物质的溶解度是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而那个地址没有指明温度,故无法比较甲和乙的溶解度的大小,错误;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40g,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别离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0g,故取得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正确;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必然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是是不饱和溶液那么不必然,错误;D、t2℃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必然大于乙,此处没有提溶液质量的关系,无法比较,错误;应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完成此题,能够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通过溶解度曲线咱们能够取得很多信息;本考点要紧出此刻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五、填空简答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20分)9.请写出符合以下要求的物质的化学用语:(1)2个镁离子2Mg2+;(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3)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O3;(4)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液体燃料C2H5OH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此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仍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依照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那么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式: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假设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符号为:Ca;(3)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是臭氧,其化学式为:O3;(4)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液体燃料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故答案为:(1)2Mg2+(2)Ca (3)O3(4)C2H5OH【点评】此题要紧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明白得能力,题目设计既包括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说明以下现象:(1)餐具上的油污能够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2)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溶解度减小;(3)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好久的铝壶很少显现侵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其中的原理4Al+3O2=2Al2O3;(4)实验室不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5)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气体溶解度的阻碍因素;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依照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2)依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答;(3)依照铝具有良好抗侵蚀性的缘故进行分析解答;(4)依如实验室不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物质是高锰酸钾解答;(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解答.【解答】解:(1)餐具上的油污能够用加洗洁精的水洗掉,说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2)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溶解度减小;(3)铝的化学性质超级活泼,极易和氧气反映生成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却很耐侵蚀缘故是: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映,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铝和氧气反映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4)实验室不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物质是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5)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答案(1)乳化;(2)温度升高,氧气溶解度减小(3)4Al+3O2=2Al2O3(4)2KMnO4K2MnO4+MnO2+O2↑(5)2H2+O22H2O【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映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不是需要“↑”或“↓”.1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咱们一样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1)熟悉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以下矿石的要紧成份属于氧化物的是ACD (填字母序号,下同);(2)探讨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图为探讨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①图甲中反映现象是猛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丙中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②图中只有乙中不反映,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H、Cu (填元素符号);(3)熟悉金属的制备:工业上常采纳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普遍①以下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 B ;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此被普遍应用.焊锡(要紧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较具有熔点低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铁的冶炼;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依照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进行分析;(2)①依照铁丝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和硫酸铜反映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②依照题中的现象,确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依照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4)①依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②依照合金的性质比组成的纯金属的性质优良进行分析.【解答】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属于氧化物的是氧化铝,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应选:ACD;(2)①甲中铁丝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映现象为:铁丝猛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丙中铁和硫酸铜反映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映;②只有乙中不反映,铁会与硫酸铜反映,因此铁比铜活泼,铁会与稀硫酸反映,因此铁比氢活泼,铝会与硫酸亚铁反映,因此铝比铁活泼,因此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H、Cu;(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4)①A、铁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A错误;B、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故B正确;C、铝箔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故C错误;D、黄金饰品利用了金属的光泽,故D错误.②合金的性质比组成的纯金属的性质优良,因此焊锡(要紧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较具有熔点低的特性.故答为:(1)ACD;(2)①猛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Fe+CuSO4=FeSO4+Cu②Al、Fe、H、Cu;(3)3CO+Fe2O32Fe+3CO2;(4)B;熔点低.【点评】此题要紧考查了金属有关的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需要增强经历.12.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转化和反映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映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映,部份反映物、生成物及反映条件已略去)已知A、B、C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D均为黑色固体(1)A为水;(2)C与D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C+2CuO2Cu+CO2↑;其大体反映类型是置换反映.(3)B的用途支持燃烧.【考点】物质的辨别、推断;反映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依照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和B会彼此转化,B会生成C,因此A是水,B是氧气,C是氧化铜,D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和B会彼此转化,B会生成C,因此A是水,B是氧气,C是氧化铜,D是碳,通过验证,推导正确,因此A是水;(2)C与D发生的反映是碳和氧化铜反映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映反映是置换反映;(3)B是氧气,能支持燃烧;故答案为:(1)水;(2)C+2CuO2Cu+CO2↑;置换反映;(3)支持燃烧.【点评】在解此类题时,第一将题中有特点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类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六、计算题(此题包括1小题,共4分)13.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若是该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反映变成白色沉淀,那么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考点】依照化学反映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依照反映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钙的质量能够计算反映的二氧化碳质量.【解答】解:设需要二氧化碳质量为x,Ca(OH)2+CO2═CaCO3↓+H2O,74 44。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详解
2016年湖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1.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B.瓷碗破碎 C.钢铁生锈 D.积雪融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 B.熄灭酒精灯C.取用固体药品D.过滤操作3.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航天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C.钛的合金与人体“相容性”好,可用于制造人造骨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5.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⑥+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有()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6.我们可以利用如下三种关系: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以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列归纳和总结的关系,正确的是()A.单质和化合物:交叉关系B.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列关系C.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并列关系D.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包含关系7.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8.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共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过滤B.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Na2SO4C.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H)2D.该生产流程所得的主要产品是Ag和CuAlO2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7分)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实验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2)实验二:试管③的现象为;将试管②和④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10.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这是因为.(2)车用乙醇汽油中,乙醇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如图是工业上高炉炼铁的模拟图,图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4)医疗上“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不能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1.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这重要的应用.(1)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性质.(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炉具清洁剂中含有,利用其能与油脂反应的性质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而厕所清洁剂因含有某些物质,呈强(“酸”或“碱”)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4)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能获得氢气、氯气两种化工产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的化学式是.(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3)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一种物质的类别).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3.200g稀硫酸与13g锌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14.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1)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NaOH;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Ca(OH)2.【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结论】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变红的物质一定是,一定不是.【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2016年湖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1.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B.瓷碗破碎 C.钢铁生锈 D.积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水铸成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积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 B.熄灭酒精灯C.取用固体药品D.过滤操作【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3.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考点】硬水与软水;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进行分析;C、根据放热的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解:A、鉴别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A说法正确;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B说法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燃烧放出热量,其他的一些类型的反应,如金属和酸反应,酸碱中和也放出热量,故C说法错误;D、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D说法错误.故选A.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航天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C.钛的合金与人体“相容性”好,可用于制造人造骨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考点】氧气的用途;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B、根据金刚石的特点来做题;C、根据Ti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D、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于氧气有氧化性,可以将生铁炼成钢,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故B正确;C、Ti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骼,正确;D、浓硫酸可作干燥剂,因为它具有吸水性,故说法正确;故选A.5.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⑥+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有()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正确;②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表示为:O3;故错误;③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表示硫离子,其符号为:S2﹣;故错误;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3+;故正确;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其符号为:Ag;故正确;⑥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镁元素,故可表示为:;故错误;故选B6.我们可以利用如下三种关系: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以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列归纳和总结的关系,正确的是()A.单质和化合物:交叉关系B.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列关系C.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并列关系D.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包含关系【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酸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定义,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的定义,酸性溶液和酸溶液的含义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二者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B、物质得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失去氧的是还原反应,故二者是并列关系,故正确;C、化学肥料包含复合肥料,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D、酸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除了酸溶液还包括不属于酸,但显酸性的溶液,故二者是包含关系,故正确;故选BD7.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可以据此答题;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分析;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D、根据方程式列比例求解.【解答】解: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分子的数目为1+2=3,反应后分子的数目为1+2=3,故正确;B、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故正确;C、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虽然都是化合物,但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错误;D、设M、N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则M+2N=P+2Qx 2y16g 64gx:y=1:2,故正确;故选:C.8.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共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过滤B.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Na2SO4C.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H)2D.该生产流程所得的主要产品是Ag和CuAlO2【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铜银的废料在空气中熔炼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硫酸铜、硫酸铝与加入的氢氧化钠反应分别生成了氢氧化铜、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钠,在煮沸时,氢氧化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和水,所以过滤时得到的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固体B在惰性气体中煅烧得到了CuAlO2.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铜银的废料在空气中熔炼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硫酸铜、硫酸铝与加入的氢氧化钠反应分别生成了氢氧化铜、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钠,在煮沸时,氢氧化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和水,所以过滤时得到的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固体B在惰性气体中煅烧得到了CuAlO2.所以:A、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固液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Na2SO4,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故C错误;D、由工艺流程图可知,该生产流程所得的主要产品是Ag和CuAlO2,故D正确.故选C.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7分)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实验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刻度1处,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不支持燃烧.(2)实验二:试管③的现象为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紫红色溶液;将试管②和④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分析】(1)根据空气成分中主要包括氮气和氧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水会进入集气瓶中,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剩余的气体主要包括氮气和稀有气体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以及该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2)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解答】解:(1)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故填:刻度1处;不支持燃烧;(3)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紫红色溶液,碘能溶于汽油中,但是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可见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故填: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紫红色溶液;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10.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车用乙醇汽油中,乙醇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2H5OH+3O22CO2+3H2O.(3)如图是工业上高炉炼铁的模拟图,图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4)医疗上“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不能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aCO3+2HCl=BaCl2+H2O+CO2↑.【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征分析回答;(2)根据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4)根据碳酸钡和盐酸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的原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4)碳酸钡和盐酸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故答案为:(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C2H5OH+3O22CO2+3H2O;(3)3CO+Fe2O32Fe+3CO2;(4)BaCO3+2HCl=BaCl2+H2O+CO2↑.11.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这重要的应用.(1)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CO2=CaCO3↓+H2O.(3)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利用其能与油脂反应的性质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而厕所清洁剂因含有某些物质,呈强酸(“酸”或“碱”)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4)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能获得氢气、氯气两种化工产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H2O2NaOH+H2↑+Cl2↑.【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3)根据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进行分析;(4)根据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进行分析.【解答】解:(1)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4)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NaCl+H2O2NaOH+H2↑+Cl2↑.故答案为:(1)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2)Ca(OH)2+CO2=CaCO3↓+H2O;(3)氢氧化钠,酸;(4)2NaCl+H2O2NaOH+H2↑+Cl2↑.12.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的化学式是CO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2CuO2Cu+CO2↑,②CuO+H2SO4=CuSO4+H2O.(3)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一种物质的类别)碱.【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推测C为二氧化碳;根据“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则推测D为硫酸铜溶液;根据“A、B都是黑色固体”,则推测A可能为碳,B可能为氧化铜,C可能为二氧化碳,D可能为硫酸铜,E可能为氢氧化钠、水、氯化钡等,代入检验.【解答】解:根据“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推测C为二氧化碳;根据“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则推测D为硫酸铜溶液;根据“A、B 都是黑色固体”,则推测A可能为碳,B可能为氧化铜,C可能为二氧化碳,D可能为硫酸铜,E可能为氢氧化钠、水、氯化钡等,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则:(1)根据分析,C可能为二氧化碳,故物质C的化学式是CO2.(2)反应①为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反应②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3)因为E可能为氢氧化钠、水、氯化钡等,故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碱、氧化物、盐.故答案为:(1)CO2.(2)①C+2CuO2Cu+CO2↑,②CuO+H2SO4=CuSO4+H2O.(3)碱.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3.200g稀硫酸与13g锌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列式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解答】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13g xx=0.4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0g+13g﹣0.4g=212.6g答案: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12.6g.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14.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1)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2)实验室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KMnO4K2MnO4+MnO2+O2↑,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防止水槽内的水倒流,引起试管底部炸裂.(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从仪器的图和用途去分析解答;(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在生成氧气的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实验结束,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分析解答;(3)根据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主要成分HCl)反应,是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去分析解答;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解答】解:(1)由仪器的图和用途可知①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在生成氧气的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实验结束,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防止水槽内的水倒流,引起试管底部炸裂;。
【5套试题】2016年黄冈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A卷(试卷总分: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Mg-24 Cl-35.5 Ca-40第I卷(选择题,共1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在第I卷答题卡中,每小题1分,共16分)1.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能源的利用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使用液化石油气烹煮食物 B.我国古代使用木材烧制陶瓷C.利用炸药爆破拆除危楼 D.利用风力发电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3.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4.2012年1月,广西柳州龙江河曾发生镉污染。
但镉也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镍-镉”充电电池。
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
下列有关镉的说法正确的是: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质量为112g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 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5.明胶是从动物骨头或结缔组织中提炼出来的胶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工业上在提炼时一般用含铬化合物做催化剂,铬是一种金属,其化合物对人体有毒。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一类营养素 B.酸奶、果冻等食品中可添加工业明胶作增稠剂C.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利用工业明胶制造的医用胶囊,会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6.右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黄冈教育网2016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E卷(试卷总分: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Fe-56第I卷(选择题,共1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在第I卷答题卡中,每小题1分,共16分)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石蜡融化氧气用于炼钢 B.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C.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 D.干冰升华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装入块状固体B.滴加液体药品C.倾倒液体药品D.测定溶液的pH 3.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4.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CO与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B.NaOH溶液与KOH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5.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A.安全常识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浓硫酸沾到到皮肤上——立即用水清洗B.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缺铁——易引起贫血人体缺氟——易产生龋齿C.生活常识洗涤剂洗去油污——乳化作用煤炉取暖防中毒——开窗通风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6.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A CO2(HCl)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铁粉(锌粉) 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 CO2溶液(CO) 通入氧气后,点燃D NaCl溶液(Na2CO3)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4.5 5 0.1 0.4反应后的质量(g)0 5 15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是反应物 B.丁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X=10第II卷(非选择题,共34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9.(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1和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的目的是;(2)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1中酒精灯火焰周围加一铁丝网罩的作用是;(4)实验2的结论是;(5)实验2中使用的稀硫酸是刘思怡同学在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稀释而成的,其正确的稀释方法是。
2016年黄冈中学自主招生考试化学模拟试题2
化 学 模 拟 试 题 二(满分: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一、选择题(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1、《化学鉴原》是我国最早正式提出“化学”一词的译著,在该书中将某种元素翻译为“矽(xi)”,已知该元素是现代电子产业的重要原材料,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A 、锡B 、硒C 、铁D 、硅2、下列物质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Mn 、S 、MnO 2、SO 2、K 2MnO 4化学式为A .H 2SB .Na 2SO 3C .SO 3D .CuSO 4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实验室用纯净N 2和H 2合成NH 3(N 2+3H 22NH 3)时,是先将分别制得的含水蒸气的N 2和H 2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
下面是对该装置作用的几种叙述①干燥气体②混合气体③观察气体的流速。
正确的是5、已知有机物C 2H 4O 、C 3H 6O 2和C 4H 8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 % C % 有甲:各加入少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碳酸钾;然后向无明显现象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硫酸铵,无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钠。
乙:各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硫酸铵;然后向无明显现象的试管中加少量硝酸银溶液,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有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钠,无沉淀的是碳酸钾。
丙:各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有沉淀产生的是硫酸铵;然后向无明显现象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钠,无沉淀的是碳酸钾。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5月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一)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 B.瓦斯爆炸C.酒精挥发 D.用活性炭去异味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活泼金属:镁、锌、铜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熟石灰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D.常见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取用固体粉末D.点燃酒精灯4.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②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空气质量级别愈高,空气质量状况愈好.其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②④ 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6.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N2②Mg2+③SO2④⑤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7.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8.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A.A B.B C.C D.D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7分)9.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同学们进入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与性质”实验活动,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是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B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2)操作B木炭要加热到(填现象).(3)进行C实验的具体操作是.(4)操作C中发生的现象是.1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现象.(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NH4HCO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到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11.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李红同学构建碳及含碳物质间转化的知识网络,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含碳元素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足球烯的化学式为),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2)写出实现图示中③这一转化的两种途径(要求另外一种反应物类别不同):①;②;(3)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涉及的反应是如图示转化中(填序号).12.由 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且Y有毒.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请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X和Y的化学式:X ,Y .(2)写出“丙+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种.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3.足量的盐酸与250g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14.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端进入(填“b”或“c”).15.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交流表达】(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拓展应用】(1)若将废液中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 B.瓦斯爆炸C.酒精挥发 D.用活性炭去异味【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工业制氧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瓦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活性炭去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活泼金属:镁、锌、铜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熟石灰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D.常见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B、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判断.D、根据人体内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判断.【解答】解:A、镁、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性质活泼,铜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熟石灰由钙、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所以错误.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没有可燃性,所以错误.D、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取用固体粉末D.点燃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液体的取用方法考虑;B、根据称量药品时药品与砝码的放法考虑;C、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D、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解答】解:A、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A错;B、称量药品时要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故B错;C、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或倾斜)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C正确;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否则容易引起火灾,故D错.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4.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②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空气质量级别愈高,空气质量状况愈好.其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②④ 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考点】硬水与软水;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一氧化碳的毒性;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①根据将硬水进行软化的方法和活性炭的作用进行分析;②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③根据能源的分类进行分析;④空根据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进行分析.【解答】解: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向水中加入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进行软化,将硬水进行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故说法错误;②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火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说法错误;③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④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5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得:18+1+2+32=X+26+2+12,解得X=13,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甲质量减少了5克,是反应物;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所以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故选:B.【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6.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N2②Mg2+③SO2④⑤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和多个原子的表示方法、化合价原则、阳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微粒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等进行解答.【解答】解:A、①可表示一个氮分子,两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故A错误;B、根据化合价原则,③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B正确;C、阳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⑤的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故表示的是阴离子,故C错误;D、微粒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和⑤最外层电子数不一样,故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有些物质的水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根据水溶液的颜色可以确定溶液中的溶质,如氯化铜溶液呈蓝色.由于铜盐溶液与碱溶液能生成蓝色沉淀,因此可以由铜盐溶液来确定碱溶液.同时也可以利用已知的生成物来进行鉴别.【解答】解:由于氯化铜溶液呈蓝色,因此可以用观察的方法首先确定出氯化铜溶液;由于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因此可以将其它溶液取少量与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氯化铜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就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稀盐酸呈酸性可以和碱反应,所以可以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和生成的氢氧化铜反应,盐酸可使其溶解;因此鉴别出各物质的顺序是①④②③.故选:B.【点评】不用任何试剂进行鉴别的题型常用的方法是特征现象法: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溶液的颜色、挥发性等)先鉴别出一种物质,再借用这种鉴出物做试剂鉴别其它物质.这种方法可概括为:观察﹣借用﹣再借用.8.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判断.B、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铵均为白色晶体,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方案一不合理,方案二合理,故选项错误.B、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可根据是否有气泡、白色沉淀生成,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故选项正确.C、硝酸钾和氯化铵均为白色晶体,看外观无法鉴别;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硝酸钾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方案一不合理,方案二合理,故选项错误.D、HCl能与过量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HCl能与过量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但过量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方案一合理,方案二不合理,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7分)9.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同学们进入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与性质”实验活动,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是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B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2)操作B木炭要加热到发红(填现象).(3)进行C实验的具体操作是由上而下缓慢伸入.(4)操作C中发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的注意事项、燃烧的现象等分析回答.【解答】解:(1)操作B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2)操作B木炭要加热到发红.(3)进行C实验的具体操作是由上而下缓慢伸入.(4)操作C中发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故答为:(1)酒精灯;(2)发红;(3)由上而下缓慢伸入;(4)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与碳的反应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等进行解答.1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NH4HCO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到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CO2↑+H2O .【考点】纯碱的制取;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2)①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NH4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O2=NH4HCO3 .②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NH4HCO3溶液与食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碳酸氢钠加热得到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故答案为:(1)乳化;(2)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Na2CO3+CO2↑+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乳化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李红同学构建碳及含碳物质间转化的知识网络,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含碳元素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足球烯的化学式为C60),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写出实现图示中③这一转化的两种途径(要求另外一种反应物类别不同):①2CO+O22CO2;②CO+CuO Cu+CO2;(3)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涉及的反应是如图示转化中⑦(填序号).【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及构成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结构决定性质解答;(2)根据图式可知: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根据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解答】解:(1)金刚石、石墨和和足球烯(足球烯的化学式为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理性质不同.(2)根据图式可知:实现图示中③这一转化,可以是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CO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3)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涉及的反应是如图示转化中⑦.答案:(1)C60;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①2CO+O22CO2;②CO+CuO Cu+CO2;(3)⑦.【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的方式比较灵活,但并不是难题,同学们只要掌握碳单质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就可以顺利完成该题.12.由 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且Y有毒.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请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X和Y的化学式:X H2O ,Y CO .(2)写出“丙+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Fe+2O2Fe3O4.(3)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3 种.【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由 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且Y有毒,所以Y是一氧化碳,单质丙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丙是氧气,化合物X会转化成单质甲和氧气,所以X是水,甲是氢气,氧气会转化成乙,所以乙是四氧化三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由 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且Y有毒,所以Y是一氧化碳,单质丙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丙是氧气,化合物X会转化成单质甲和氧气,所以X是水,甲是氢气,氧气会转化成乙,所以乙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X是H2O,Y是CO;(2)丙+乙→”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2O2Fe3O4;(3)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一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水三种.故答案为:(1)H2O,CO;(2)3Fe+2O2Fe3O4;(3)3.【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3.足量的盐酸与250g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碳酸钙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250g x∴=∴x==110g.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0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14.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稀盐酸.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浓硫酸(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b 端进入(填“b”或“c”).【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1)a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石灰石从锥形瓶口加入,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口加入;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干燥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应该从b管进入,把空气从短管a管排出;故填:稀盐酸;浓硫酸;b.【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取,气体的制取是初中重要的化学实验之一,既是难重点,又是考查热点,理解反应原理,掌握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检验、验满、收集方法,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15.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交流表达】(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显蓝色.(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自主招生模拟试卷(A卷,含解析)
2016年湖北省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卷(A卷)一、选择题1.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烟花点燃后绽放出的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是一些金属离子魅力的展示.焰火的主要原料是黑火药,还有草酸钠、碳酸铜(发出绿色的光)等发色剂和氯酸钾、金属镁、铝粉末等添加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铜因为受热分解才发出绿色的光B.氯酸钾的主要用途是产生紫色的焰火C.镁、铝在焰火中发出耀眼的白光D.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发明之一2.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A. B.C.D.3.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①FeTiO3+H2=Fe+TiO2+H2O;②TiO2+2C+2Cl2=TiCl4+2CO;③TiCl4+2Mg=2MgCl2+T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的H2被氧化B.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D.反应②Cl2中的“Cl”得到电子4.已知复分解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可进行.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度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溶质CH3COONa NaHCO3Na2CO3NaClO NaCNpH8.88.611。
610。
311.1A.CO2+H2O+2NaClO═Na2CO3+2HClOB.CO2+H2O+NaClO=═NaHCO3+HClOC.CH3COOH+NaCN═CH3COONa+HCND.NaClO+CH3COOH═HClO+CH3COONa5.实验室需要把烧杯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B中,将烧杯A内的液体倒入烧杯B 后,烧杯A内仍残留1ml液体,之后用19mL蒸馏水清洗烧杯A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烧杯A内残留1mL液体…需要几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99。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1.(1分)(2016•黄冈校级模拟)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箭发射B.钢铁生锈C.酿谷成酒D.风力发电【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火箭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酿谷成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1分)(2016•黄冈校级模拟)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其中b处表示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现有反应:2C+Fe3O43Fe+2CO2.则此反应应该填充到()A.a处B.c处C.d处D.e处【分析】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解答】解:化合反应: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分析图中d处表示既属于置换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2C+Fe3O43Fe+2CO2反应中,C和Fe属于单质,Fe3O4和CO2属于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并且,反应中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失去氧被还原为铁,所以该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因此,此反应应填充到d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1分)(2016•黄冈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测溶液pH C.稀释浓硫酸D.给液体加热【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1分)(2016•黄冈模拟)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通常的做法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D.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氧气能助燃,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设计实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即可鉴别.【解答】解:A、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可以鉴别,正确;B、将三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故错误;C、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能使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也会熄灭,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定熄灭,故无法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故错误;D、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通过闻气体气味无法区另三种气体,故错误;故选A.【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即可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5.(1分)(2016•黄冈模拟)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泡沫由许多团簇组成.每个团簇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碳纳米泡沫”是目前世上最轻的物质之一.密度为2mg/cm3.有铁磁性.是热电的不良导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纳米泡沫”由碳元素组成B.“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C.“碳纳米泡沫”能被磁铁吸引D.“碳纳米泡沫”能浮在水而上【分析】虽然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不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但是根据题意中所叙述的可知,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和金刚石、石墨、C60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与碳的相似.【解答】解:A、“碳纳米泡沫”属于纯碳新材料,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正确;B、“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不同物质性质不同,故B错误;C、由题意可知,“碳纳米泡沫”有铁磁性,能被磁铁吸引,故C正确;D、由题意可知,“碳纳米泡沫”是目前世上最轻的物质之一,故能浮在水面上,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课本中所学的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基础,考查了一种大家不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相关信息,到达课本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6.(1分)(2016•黄冈模拟)下列粒子的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有()①氮气N2②氧化锌ZnO③硫酸铁FeS04④氯化钠NaCl⑤汞离子Hg+⑥碳酸氢钠Na2HC03⑦锰酸钾KMn04.A.①②③④ B.⑤⑥⑦ C.③④⑤ D.③⑤⑥⑦【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符号的意义以及书写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①氮气的化学式为:N2,正确;②氧化锌的化学式为:ZnO,正确;③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2(S04)3,错误;④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正确;⑤汞离子的符号为:Hg2+,错误;⑥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03,错误;⑦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2Mn04,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1分)(2016•黄冈校级模拟)在反应xM+yN═mP+nQ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M为单质,N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数值x与y的和等于m与n的和C.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则M、N、P、Q一定是化合物D.若反应物M失氧,则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y)不一定等于(m+n);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进行判断.D、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A中的反应物虽然符合要求,但生成物不一定符合要求,如: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y=m+n,说法错误,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并不说明各计量数守恒;C.复分解反应指的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所以该选项正确.D.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该反应中生成物有两种,所以该选项错误.答案: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对中和反应及其他基本反应类型概念的准确理解,并会灵活分析进行解答8.(1分)(2016•黄冈模拟)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③若溶液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附着有固体,则溶液甲中一定有Cu(N03)2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铝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新不足,铜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解答】解:铝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新不足,铜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没有反应的Al(NO3)3和反应生成的Zn(NO3)2,该选项说法正确;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Ag,如果锌过量,则含有Cu和Zn,因此可能含有Cu和Zn,该选项说法正确;③若溶液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附着有固体,说明锌不足,溶液中含有硝酸铜,或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因此溶液甲中一定有Cu(N03)2,该选项说法正确;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过量,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该选项说法正确;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4个.故选:D.【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7分)9.(4分)(2016•黄冈校级模拟)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图l、图2、图3回答下列问题: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1)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所选砝码为10g和5g、游码的示数为1g.(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量取84mL水(ρ水≈1g/cm3).(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4)装瓶、贴标签:在图3的标签中应填上的内容是NaCl溶液;16%.【分析】(1)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2)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4)根据溶液试剂瓶标签信息来分析.【解答】解:(1)氯化钠固体的质量=100g×16%=16g;由提供的砝码可知,砝码选择10g和5g的,游码拨到1g处;故填:10g和5g;1g;(2)水的质量=100g﹣16g=84g,水的体积为:84g÷1g/cm3=84cm3=84mL;故填:84;(4)试剂瓶标签上应标注溶液的名称及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故填:NaCl溶液;16%.【点评】通过本题练习,要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10.(4分)(2016•黄冈模拟)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干旱池区.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的优点是节约用水.(2)硫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气体排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写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O2SO2:(3)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常附著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盐酸来洗涤,写出其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2HCl═MgCl2+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用稀硫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分析】(1)根据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的优点是可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2)根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进行解答;(3)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进行解答;(4)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进行解答.【解答】解:(1)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的优点是可以节约用水;故填:节约用水;(2)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故填:S+O2SO2;(3)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故填:Mg(OH)2+2HCl═MgCl2+2H2O;(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11.(5分)(2016•黄冈模拟)下列物质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氧气②氧化铜③碳酸钙④盐酸⑤碳酸钠⑥氢氧化钠⑦碳⑧氧化铁⑨氯化钡⑯硝酸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按物质分类.属于盐的有③⑤⑨⑯(填序号)(2)两种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3)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有③⑤(填序号)(4)能发生罝换反应的化合物有②④⑧(填序号)(5)十种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个数是C(填字母代号)个.A.10B.8C.6D.4.【分析】(1)根据盐的概念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进行分析;(3)根据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根据生罝换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5)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1)③碳酸钙⑤碳酸钠⑨氯化钡⑯硝酸钾等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2)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3)②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不生成气体;③碳酸钙⑤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⑥氢氧化钠⑧氧化铁都与盐酸反应但不生成气体;(4)②氧化铜能与氢气发生置换反应;④盐酸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⑧氧化铁能与氢气发生置换反应;(5)氧化铜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钙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盐酸能与碳酸钠、氢氧化钠、氧化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故填:(1)③⑤⑨⑯;(2)NaOH+HCl=NaCl+H2O;(3)③⑤;(4)②④⑧;(5)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2.(4分)(2016•黄冈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是一种金属氧化物,G是红褐色沉淀,I的溶液呈浅绿色.根据关系图回答:(1)若F是由Na+和Cl﹣组成的溶液,则:①甲是盐酸;②B+丙→F+G:FeCl3+3NaOH=Fe(OH)↓+3NaCl.3(2)若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①乙可能是C或CO;②1是FeCl2溶液.【分析】(1)由Na+和Cl﹣组成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沉淀,利用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的特点,可逆推B、丙物质为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再结合金属氧化物A与甲反应生成B和C的反应要求,可推断B为氯化铁溶液、甲为稀盐酸;(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由此可根据金属氧化物A与乙反应推测乙为C或CO;由I溶液呈浅绿色,可判断I为亚铁盐的溶液.【解答】解:(1)由F为氯化钠、G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可推测B、丙分别为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结合B为金属氧化物A与甲反应生成物B、C之一,可判断B应为氯化铁,则A为氧化铁、甲为盐酸;故答案为:①盐酸;②FeCl3+3NaOH=Fe(OH)3↓+3NaCl;(2)由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判断气体D为二氧化碳;而反应A+乙→D+E中物质A为金属氧化物,则可猜测乙物质为含C的具有还原剂的C或CO,则E为单质铁;再由I的溶液呈浅绿色,可推断I为氯化亚铁;故答案为:①C或CO;②FeCl2.【点评】本题为框图型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13.(4分)(2016•黄冈模拟)钛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造船和化学工业中.工业上常用钠来制取钛,在高温时,钠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若用该方法制取2.4kg钛.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多少?【分析】根据在高温时,钠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然后结合题中的数据进行解答.【解答】解:设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x4Na+TiCl4Ti+4NaCl92 48答: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4.6k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七、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14.(5分)(2016•黄冈校级模拟)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如图F 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是下层(填“上层”或“下层”)先熄灭.【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配平即可;(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助燃.【解答】解:(1)仪器a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3Fe+2O2Fe3O4;(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助燃.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下层.【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5.(6分)(2016•黄冈校级模拟)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以下空白.(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pH逐渐变大,最后pH≥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2)设计实验,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否放热提供的实验仪器与药品:10%的盐酸、1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请填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3)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完成实验方案设计:第二组同学在做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后,为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若盐酸过量,加入硫酸铜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为此.还需要选择紫色石蕊试液((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分析】酸溶液PH增大的原因可从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角度分析,酸溶液被稀释其pH增大,酸中的氢离子被消耗其pH增大,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设计实验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否放热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来进行确定,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氢氧化钠剩余,则加入硫酸铜会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若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无氢氧化钠,剩余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解答】解:(1)酸溶液被稀释其pH会增大,所以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是想说明已经无盐酸了,所以本题答案为:排除因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稀释盐酸而引起pH变大(或只有pH≥7才能说明盐酸已经反应掉了);(2)设计实验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否放热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来进行确定,所以本题答案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插入温度计测温度,加入适量10%的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再测温度.温度计示数上升(3)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会和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硫酸铜和盐酸及氯化钠都不反应,所以若无现象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若要证明,可以加入和酸反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所以本题答案为:若盐酸过量,加入硫酸铜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或盐酸可能有剩余);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碳酸钠、氧化铜、氢氧化铜、pH试纸等).答案:(1)排除因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稀释盐酸而引起pH变大(或只有pH≥7才能说明盐酸已经反应掉了);(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插入温度计测温度,加入适量10%的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再测温度.温度计示数上升(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受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子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盐酸过量,加入硫酸铜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或盐酸可能有剩余);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碳酸钠、氧化铜、氢氧化铜、pH试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设计实验证明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课本已有的知识.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湖北省黄冈中学初中化学自主招生预录考试训练试题二(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年初中化学自主招生预录考试训练试题二黄冈中学2016年自主招生(理科实验班)预录考试化学模拟试题(B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AB C D B D AD BD D C C B C二填空题13、(5分) (1)2NaHCO3 Na2CO3 + CO2↑+ H2O(2)K2SO4·Al2(SO4)3·24H2O+6NaHCO3=K2SO4+3Na2S O4+2Al(OH)3 +6CO2↑ +27H2O(2分)(3)Ca(H2PO4)2 + 2NaHCO3 = CaHPO4 + Na2HPO4 + 2CO2↑ + 2H2O(2分)14、(7分)(1)BD(多、漏、错选均不得分)(2)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160(2分)(3)BED(多、漏、错选或次序错误均不得分)(4)N2H4 + O2 = N2 + 2H2O(2分)解析:(2)71 g Cl2消耗80 g NaOH生成74.5 g NaClO,再与80 g NaOH和尿素反应生成肼。
15、(5分)⑴滤液中含有未反应盐酸,NaOH会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⑵① Fe、Ag、Cu (2分)② F e (NO3)2、Ba(NO3)2 (2分)16、 (1)Ca(OH)2 CaCO3[或Ca(HCO3)2](前两空合理答案均给分)三、计算(5分)17、 (1)Mg2C2+4H2O===2Mg(OH)2+C2H4↑(2)H I C D(3)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甲、乙装置,造成实验误差;氧化可能生成的CO(4)(5)偏低偏低。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化学试卷第1页(共12页)化学试卷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湖北省黄冈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S 32—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 .铁水铸成锅B .瓷碗破碎C .钢铁生锈D .积雪融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定溶液的pHB .熄灭酒精灯C .取用固体药品D .过滤操作3.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 .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B .人体缺乏维生素C 会引起夜盲症C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 .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航天B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C .钛的合金与人体“相容性”好,可用于制造人造骨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5.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2N ;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 ;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 ;④两个铁离子:32Fe +;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 ;⑥2+价的镁元素:2Mg +。
其中正确的有()A .②④⑤B .①④⑤C .①③⑤D .①④⑥6.我们可以利用如下三种关系: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以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下列归纳和总结的关系,正确的是()A .单质和化合物:交叉关系B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并列关系C .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并列关系D .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包含关系7.已知M 、N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若M 、N 、P 、Q 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B .M 、N 、P 、Q 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 .若P 、Q 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若16gM 和64gN 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 、N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8.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A卷,含解析)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试卷化学(A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8分)1.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如图表示a、b、c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下列选项中各类别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的是()A.金属材料、钢、生铁B.纯净物、单质、金刚石C.燃料、化石燃料、天然气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氧化铜3.如图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熄灭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稀释浓硫酸4.关于C 、CO 、CO 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 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 2可用于光合作用,CO 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 2能产生温室效应,CO 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 2可用来灭火,CO 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③⑤5.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20℃~50℃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B >CB .50℃时把50gA 放入50g 水中能得到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C .将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 .将50℃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A=C6.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 .性质与用途B .化学用语与意义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做防腐剂 活性炭有强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毒气 2H ﹣﹣表示2个氢原子 3H 2O ﹣﹣表示3个水分子Al 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物质的鉴别D .物质与微粒构成 软水和硬水﹣﹣观察颜色或闻气味 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 老陈醋和酱油﹣﹣闻气味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 +和Cl ﹣构成A .AB .BC .CD .D7.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亚铁.A.2个B.3个C.4个D.5个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 10 3 90 0反应后的质量/g 3.2 3 待测 3.2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8分)9.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填一条即可);(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U型管内的现象是;(3)C实验中,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0.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酒香不怕巷子深,距离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酒味的主要原因是;(2)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它们能抗腐蚀的原因是;(3)酒精可以加进汽油作“乙醇汽油”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用复方氢氧化铝片治疗胃酸过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1.氧气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气体,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氧气相关的问题:(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21%,若换算为质量分数,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2)总体来说,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例如:氧气能与某些单质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氧气的用途可概括为供给呼吸和.12.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①作为原料制取合成气;②,冶炼出的铁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写一个);(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3分)13.小明喜欢养金鱼,他查阅资料知:浴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0.003g时,鱼就会死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请回答:小明将2.88g过氧化钙放入盛有200L水的鱼缸中,请你通过计算分析,当氧气完全释放后,鱼缸中水的溶氧量是否符合最低要求?(假设产生的氧气完全溶入水中,其他因素忽略不计)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1)写出仪器a 的名称 ;(2)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填序号) 装置,写出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若要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共有 种,并写出A 、E 组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时,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15.征得老师同意,爱动脑筋的小亮在实验室对放置已久的Na 2SO 3的样品成分开展了探究: 【查阅资料】2Na 2SO 3+O 2═2Na 2SO 4 BaSO 3+2HCl=BaCl 2+H 2O+SO 2↑【提出问题】Na 2SO 3是否变质了呢?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猜想1:样品未变质(即:样品中含有Na 2SO 3)猜想2:样品全部变质(即:样品中只含 ). 猜想3:样品部分变质(即样品含中Na 2SO 3 和Na 2SO 4) 【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用少量粉末装入试管,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并不断振荡现象A 猜 想2不成立②取步骤①中少量的液体于试管中然后,操作Ⅱ有白色沉淀猜想1不成立回答下列问题:(1)猜想2中:样品中只含 (填化学式) (2)现象A 为: . (3)操作Ⅱ .(4)写出操作Ⅱ的化学方程式:.【反思】根据以上探究:实验室里亚硫酸钠必须密封保存.为了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很多,试举一例:(填药品名称)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试卷化学(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8分)1.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如图表示a、b、c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下列选项中各类别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的是()A.金属材料、钢、生铁B.纯净物、单质、金刚石C.燃料、化石燃料、天然气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氧化铜【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概念关系型;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进行判断.B、根据纯净物、单质的定义和相互关系判断.C、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判断.D、根据氧化物、含氧化合物的定义和相互关系判断.【解答】解:A、钢、生铁都属于铁的合金,都是金属材料,但是并列关系,故符合题意.B、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主要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故不符合题意.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为含氧化合物,而在含氧化合物中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为氧化物,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类是重点的基础化学知识,但却是学习难点之一,要能正确地、合理地对物质作出正确分类,首先要理解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抓住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区别.3.如图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熄灭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稀释浓硫酸【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①根据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考虑;②根据它们的物理性质考虑;③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考虑;④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考虑;⑤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考虑.【解答】解:①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②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正确;③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故错误;④CO2会使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故正确;⑤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加强知识的整合,能够灵活运用.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20℃~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20℃~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错误,因为没有指明具体温度,应该是由小到大的顺序;50℃时,A的溶解度是50g,因此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25g:75g=1:3,1:2是错误的;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B>A=C是错误的.【解答】解:A、20℃~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错误,因为没有指明具体温度,应该是由小到大的顺序,故选项错误;B、50℃时,A的溶解度是50g,因此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25g:75g=1:3,1:2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正确;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B>A=C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性质与用途B.化学用语与意义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做防腐剂活性炭有强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毒气2H﹣﹣表示2个氢原子3H2O﹣﹣表示3个水分子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物质的鉴别D.物质与微粒构成软水和硬水﹣﹣观察颜色或闻气味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老陈醋和酱油﹣﹣闻气味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A.A B.B C.C D.D【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氧气、氮气以及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B、根据原子、分子、离子以及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分析;C、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鉴别的方法;D、根据物质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可做燃料,故A错;B、Al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错;C、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是使用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两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观察颜色和气味不能鉴别,故C错;D、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故D对.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考查必是热点之一.7.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亚铁.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向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时,硫酸先和氧化铜反应,氧化铜反应完后,铁再与生成的硫酸铜反应,如果硫酸和铁都有剩余,铁再和硫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滤液中既没有硫酸铜,也没有稀硫酸,如果含有硫酸铜,加入洁净的铁丝时,铁丝表面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如果含有稀硫酸,加入洁净的铁丝时,铁丝表面会产生气泡;①氧化铜和铁都是黑色的,所以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故正确;②因为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先和氧化铜反应,如果稀硫酸的量不足,不足以和氧化铜完全反应,那么就没有气体生成,并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错误;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能和铁反应生成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如果铁恰好和硫酸铜反应,则滤渣中没有铁,如果铁足量,则滤渣中有铁,所以滤渣中不一定有铁,故正确;④如果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时,铁丝表面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故错误;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亚铁,没有硫酸铁,故错误;所以以上说法中①③是正确的,个数是2个.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推理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氧化铜和铁与稀硫酸混合时,反应的先后顺序,如果掌握了反应顺序,再结合实验现象进一步分析、判断就能够正确解答.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 10 3 90 0反应后的质量/g 3.2 3 待测 3.2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求待测值;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解答】解:设待测值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10+3+90+0=3.2+3+X+3.2,解得X=93.6,分析质量的变化:X质量减少,Y质量不变,Z质量增加,W质量增加,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A、W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可能是单质,故说法正确;B、Y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C、X质量减少,Y质量不变,Z质量增加,W质量增加,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为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克,故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8分)9.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填一条即可)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未冷却至温室就开始读数);(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U型管内的现象是液面a上升,b下降;(3)C实验中,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O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电解水实验;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2)根据铁锈蚀来分析;(3)依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进行解答.通电电解水正极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解答】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测量的结果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是因为反应的红磷量不足导致氧气未被完全消耗或装置漏气或未等集气瓶彻底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故填: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未冷却至温室就开始读数);(2)铁在空气中锈蚀需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造成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所以看到U型管内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3)通电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与正极相连,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二者的体积之比约为1: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答案:(1)4P+5O22P2O5;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未冷却至温室就开始读数);(2)液面a上升,b下降;(3)O2; 2H2O2H2↑+O2↑;【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铁的锈蚀、电解水,难度不大.考查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答时,善于抓住题目的要点,才能使解答明晰不乱.10.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酒香不怕巷子深,距离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酒味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它们能抗腐蚀的原因是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3)酒精可以加进汽油作“乙醇汽油”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2H5OH+3O22CO2+3H2O ;(4)用复方氢氧化铝片治疗胃酸过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l(OH)3+3HCl=AlCl3+3H2O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回答;(2)根据铝和金的性质分析回答;(3)根据酒精能燃烧放出热量分析回答;(4)根据氢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酒香不怕巷子深,距离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酒味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2)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它们能抗腐蚀的原因是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3)酒精可以加进汽油作“乙醇汽油”的原因是:酒精能燃烧放出热量,反应的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4)用复方氢氧化铝片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方程式是:Al(OH)3+3HCl=AlCl3+3H2O.故答为:(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3)C2H5OH+3O22CO2+3H2O;(4)Al(OH)3+3HCl=AlCl3+3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氧气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气体,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氧气相关的问题:(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21%,若换算为质量分数,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2)总体来说,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例如:氧气能与某些单质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CO2,还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CO+O22CO2.(3)氧气的用途可概括为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回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氧气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具有氧化性,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解答】解:(1)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根据质量═体积×密度可知,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大于21%.。
黄冈中学2016年自主招生(理科实验班)录考试化学模拟题(A卷)
黄冈中学2016年自主招生(理科实验班)预录考试化学模拟试题(A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C=12 Cu=64 Mg=24 Al=27 Ca=40 Ba=137 Fe=56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 共18分)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氧、干冰、氯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硫酸、盐酸、双氧水、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纯碱、硫酸铜晶体均为盐④碘酒、牛奶、豆浆、食醋均为溶液 ⑤Na 2O 2、Na 2CO 3、NaHCO 3、Na 2SiO 3均为钠盐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③⑤2、某同学利用锌、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取铜,他设计了两套方案,方案Ⅰ:利用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方案Ⅱ: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然后用锌与硫酸铜反应制备铜。
下列关于方案Ⅰ和Ⅱ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方案Ⅱ比方案Ⅰ操作简便B .等质量的锌,相同条件下在方案Ⅰ和方案Ⅱ中制得的铜的质量相同C .等质量的H 2SO 4参加反应,方案Ⅰ制取铜的质量比方案Ⅱ的少D .为了加快锌与稀硫酸反应,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3、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 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相等分子个数的CH 4和CO 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有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较是较清洁的能源 ②等质量的CH 4和CO 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 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A .①②③B .只有①C .①②D .③4、从某些性质看:NH 3和H 2O ,NH 4+和H 3O +,NH 2-和OH -,N 3-和O 2-两两相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①2Na +2NH 3===2NaNH 2+H 2↑ ②CaO +2NH 4Cl===CaCl 2+2NH 3↑+H 2O③3Mg(NH 2)2=====△Mg 3N 2+4NH 3↑ ④NH 4Cl +NaNH 2=====△NaCl +2NH 3↑其中正确的是( )A .③B .②C .②③D .①②③④5、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6、在Na 2SO 4、NaCl 、NaNO 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Na +、SO 42-、Cl -、NO 3-,已知其中Na +、SO 42-、NO 3-的个数比为8:1:2,则溶液中Na 2SO 4、NaCl 、NaNO 3的“分子”个数比为 ( )A .1:1: 1B .1: 4: 2C .1: 2 : 4D .1: 3 : 27、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需试剂最少的是 ( )A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氢氧化钾B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钙溶液、无色酚酞C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硫酸钠溶液D .碳酸钠稀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钾溶液8.M 、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1.(1分)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B.瓷碗破碎C.钢铁生锈D.积雪融化2.(1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pH B.熄灭酒精灯C.取用固体药品D.过滤操作3.(1分)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合成橡胶、合都属于合成材料4.(1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航天B.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C.钛的合与人体“相容性”好,可用于制造人造骨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5.(1分)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属:Ag;⑥+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有()A.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⑥6.(1分)我们可以利用如下三种关系: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以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列归纳和总结的关系,正确的是()A.单质和化合物:交叉关系B.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并列关系C.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并列关系D.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包含关系7.(1分)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8.(1分)银铜合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共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过滤B.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Na2SO4C.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H)2D.该生产流程所得的主要产品是Ag和CuAlO2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7分)9.(4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实验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2)实验二:试管③的现象为;将试管②和④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10.(4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这是因为.(2)车用乙醇汽油中,乙醇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如图是工业上高炉炼铁的模拟图,图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4)医疗上“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不能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1.(5分)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这重要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湖北省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卷(A 卷)一、选择题1.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烟花点燃后绽放出的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是一些金属离子魅力的展示.焰火的主要原料是黑火药,还有草酸钠、碳酸铜(发出绿色的光)等发色剂和氯酸钾、金属镁、铝粉末等添加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酸铜因为受热分解才发出绿色的光 B .氯酸钾的主要用途是产生紫色的焰火 C .镁、铝在焰火中发出耀眼的白光 D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发明之一2.下列CO 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A .B .C .D .3.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 3)制取金属钛(Ti ),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 ①FeTiO 3+H 2=Fe+TiO 2+H 2O ; ②TiO 2+2C+2Cl 2=TiCl 4+2CO ; ③TiCl 4+2Mg=2MgCl 2+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的H 2被氧化 B .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 .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D .反应②Cl 2中的“Cl”得到电子4.已知复分解反应2CH 3COOH+Na 2CO 3═2CH 3COONa+H 2O+CO 2↑可进行.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度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 :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 溶质 CH 3COONa NaHCO 3 Na 2CO 3 NaClO NaCN pH8.88.611.610.311.1A .CO 2+H 2O+2NaClO ═Na 2CO 3+2HClOB.CO2+H2O+NaClO=═NaHCO3+HClOC.CH3COOH+NaCN═CH3COONa+HCND.NaClO+CH3COOH═HClO+CH3COONa5.实验室需要把烧杯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B中,将烧杯A内的液体倒入烧杯B后,烧杯A内仍残留1ml液体,之后用19mL蒸馏水清洗烧杯A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烧杯A 内残留1mL液体…需要几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A.2次B.3次C.4次D.5次6.在Na2SO4、NaCl、NaNO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Na+、SO42﹣、Cl﹣、NO3﹣,已知其中Na+、SO42﹣、NO3﹣的个数比为8:1:2,则溶液中NaSO4、NaCl、NaNO3的“分子”个数比为()2A.1:1:1 B.1:4:2 C.1:2:4 D.1:3:27.下列从原料及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 CO CO2Na2CO3溶液B.Cu Cu(NO3)2溶液Cu(OH)2C.CaO Ca(OH)2溶液NaOH溶液D.Fe Fe2O3Fe2(SO)4溶液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 g 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温度降低到t l℃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C.温度降低到t l℃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9.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D.取d点的固体有2种10.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④②⑤①③B.⑤④②①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11.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可以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B 50℃时,将33gKCl固体加入10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的溶解度为33gC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可能是H2、CH4或COD 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中NaOH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被NaOH溶液吸收A.A B.B C.C D.D12.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 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有CuSO4B.NaCl不与盐酸反应,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C.Na2CO3和MgCO3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D.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22分)13.铁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3价,Fe3O4按照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FeO•Fe2O3;铅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4价.(1)试对Pb3O4用上述形式表示组成,其氧化物的形式应为A.PbO•Pb2O3 B.2PbO•PbO2 C.Pb•2PbO2 D.Pb(PbO2)2(2)根据Fe3O4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FeO•Fe2O3,试写出Fe3O4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硅单质及其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还原SiHCl3过程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2)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硅酸钠9其水溶液称水玻璃和水.请写出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15.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已知:2Na+2H20═2NaOH+H2↑,A是黑色固体粉末,C是一种蓝色溶液(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G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试回答:(1)写出C中溶质的化学式.(2)A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是.(3)写出反应①、②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①的基本类型.反应①,反应类型.反应②.16.有机物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A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Ⅰ:A中只含C、H两种元素猜想Ⅱ:A中含C、H、O三种元素【实验】如上图【结论】(1)猜想正确(选填“Ⅰ”或“Ⅱ”).你的判断依据是.(2)在有机物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17.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示数;(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示数;(3)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弹簧秤示数.三、计算18.向质量为m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滤去沉淀,称量所得滤液总质量为3m.(1)计算所加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精确到0.1%);(2)用N表示溶液中离子的数目,不同种离子用离子符号注明[如N (Na+)表示钠离子的数目],请建立坐标系,绘制上述滴加过程中各种离子的数目随溶液的不断加入而变化的关系图.2016年湖北省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烟花点燃后绽放出的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是一些金属离子魅力的展示.焰火的主要原料是黑火药,还有草酸钠、碳酸铜(发出绿色的光)等发色剂和氯酸钾、金属镁、铝粉末等添加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铜因为受热分解才发出绿色的光B.氯酸钾的主要用途是产生紫色的焰火C.镁、铝在焰火中发出耀眼的白光D.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发明之一【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碳酸铜因为受热分解才发出绿色的光解答;B、根据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解答;C、根据镁、铝燃烧的现象解答;D、根据我国古代的发明解答.【解答】解:A、碳酸铜因为受热分解才发出绿色的光,故正确;B、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主要用途是产生氧气,不是产生紫色的焰火,故错误;C、镁、铝在焰火中发出耀眼的白光,故正确;D、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发明之一,故正确.答案:ACD.【点评】本题考查焰色反应,注意把握焰色反应的原理,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A. B.C. D.【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际操作分析装置是否具有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效果.【解答】解:A、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时气体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大从而迫使稀盐酸排出干燥管并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放开弹簧夹时,稀盐酸进入干燥管,并和烧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时与大理石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来达到使盐酸和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符合题意;B、固体放在锥形瓶中,酸放在小试管中,酸和固体不能分离,故无法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符合题意;C、该装置将固体放于铜网上,铜网放入液体,反应生成气体,将铜网拉出,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反放于隔板上,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上,即使夹上弹簧夹液体也无法压入长颈漏斗,故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符合题意.故选B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掌握了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实验装置的设计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①FeTiO3+H2=Fe+TiO2+H2O;②TiO2+2C+2Cl2=TiCl4+2CO;③TiCl4+2Mg=2MgCl2+T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的H2被氧化B.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D.反应②Cl2中的“Cl”得到电子【考点】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物质得到氧被氧化B、根据反应前后钛元素化合价分析C、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以及反应类型的定义分析D、根据氯气单质由氯原子构成,反应后成为氯离子分析得失电子.【解答】解:A、反应①中的H2夺取FeTiO3中的氧被氧化成水,正确;B、反应②中二氧化钛中钛元素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四氯化钛中钛元素化合价为+4价,钛元素的化合价不变,B错误;C、反应③中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反应②Cl2中的“Cl原子”得到电子成为氯离子,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反应、化合价、反应类型及原子与离子的关系,考查知识点全面,题目较难.4.已知复分解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可进行.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度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溶质CH3COONa NaHCO3Na2CO3NaClO NaCNpH 8.8 8.6 11.6 10.3 11.1A.CO2+H2O+2NaClO═Na2CO3+2HClOB.CO2+H2O+NaClO=═NaHCO3+HClOC.CH3COOH+NaCN═CH3COONa+HCND.NaClO+CH3COOH═HClO+CH3COONa【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表可知NaClO溶液的pH=10.3<Na2CO3溶液的pH=11.6,所以CO2+H2O+2NaClO=Na2CO3+2HClO不能成立,故A错误;B、由表可知NaClO溶液的pH=10.3>NaHCO3溶液的pH=8.6,所以CO2+H2O+NaClO=NaHCO3+HClO能成立,故B正确;C、由表可知NaCN溶液的pH=11.1>CH3COONa溶液的pH=8.8,所以CH3COOH+NaCN=CH3COONa+HCN能成立,故C正确;D、由表可知NaClO溶液的pH=10.3>CH3COONa溶液的pH=8.8,所以NaClO+CH3COOH=HClO+CH3COONa 能成立,故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复分解反应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了解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5.实验室需要把烧杯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B中,将烧杯A内的液体倒入烧杯B后,烧杯A内仍残留1ml液体,之后用19mL蒸馏水清洗烧杯A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烧杯A 内残留1mL液体…需要几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A.2次B.3次C.4次D.5次【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先算出第1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再算出第2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再算出第3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然后和0.1%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假设液体密度为1g/ml第1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1g×=0.05g=5%第2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1g×=0.0025g=0.25%第3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1g×=0.000125g=0.0125%而1﹣99.9%=0.1%.故选B.【点评】本题是关于质量分数的计算,对中学生来说,难度太大.6.在Na2SO4、NaCl、NaNO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Na+、SO42﹣、Cl﹣、NO3﹣,已知其中Na+、SO42﹣、NO3﹣的个数比为8:1:2,则溶液中NaSO4、NaCl、NaNO3的“分子”个数比为()2A.1:1:1 B.1:4:2 C.1:2:4 D.1:3:2【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溶液中的阳离子带电的电荷量与阴离子所带电电荷量相等来计算.【解答】解:在Na2SO4、NaCl、NaNO3的混合溶液中,其中Na+、SO42﹣、NO3﹣的个数比为8:1:2,设,溶液中Na+、SO42﹣、NO3﹣的个数分别为8n,n,2n,根据溶液中的阳离子带电的电荷量与阴离子所带电电荷量相等,故,Cl﹣个数=8n﹣2n﹣2n=4n个,由此可知Na2SO4、NaCl、NaNO3的“分子”个数比=n:4n:2n=1:4:2;答案:B.【点评】本题考察强电解质的判断以及电荷守恒及其计算,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7.下列从原料及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 CO CO2Na2CO3溶液B.Cu Cu(NO3)2溶液Cu(OH)2C.CaO Ca(OH)2溶液NaOH溶液D.Fe Fe2O3Fe2(SO)4溶液【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碱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进行实验时要进行尾气处理,且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加热或点燃引起爆炸进行分析;B、根据银比铜要贵重,经济上不合理进行分析;C、根据理论上正确,操作较为简便,利用碳酸钠获得氢氧化钠,经济上也合理进行分析;D、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不完全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理论上正确,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进行实验时要进行尾气处理,且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加热或点燃引起爆炸,操作上较为复杂,故A错误;B、铜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理论上正确,操作上也较简便,银比铜要贵重,利用硝酸银、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铜,经济上不合理,故B错误;C、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Ca(OH)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也只需要加入液体较为简便,利用碳酸钠获得氢氧化钠,经济上也合理,故C正确;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能生成三氧化二铁,因此该方案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制备方案设计与评价、绿色化学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是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体现、理论知识对实际的指导;注意实验方案设计必须满足理论正确、操作简单可行、经济节约、绿色环保.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 g 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温度降低到t l℃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C.温度降低到t l℃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升温或降温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A、根据在同一温度下才能比较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进行分析;B、根据t1℃时,甲、乙的溶解度进行分析;C、根据t1℃时,甲、乙的溶解度进行分析;D、根据t2℃时,甲、乙的溶解度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B、在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w克,当把溶液降低到t1℃时,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在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都大于w克,甲仍为不饱和溶液,而乙会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在降温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D、在t2℃时,乙的溶解度是w克,而甲的溶解度大于w克,因此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g乙,甲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而乙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9.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D.取d点的固体有2种【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并通过各反应的关系进行溶液质量的变化分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Zn+2AgNO3=Zn(NO3)2+2Ag65 216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Zn+Cu(NO3)2=Zn(NO3)2+Cu65 64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 错误;B、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B正确;C、b~c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固体为银和铜,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故C正确;D、d点时锌过量,因此固体为银、铜、锌3种,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活动性判断反应的发生,还要结合坐标分析各段的意义.10.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④②⑤①③B.⑤④②①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氢氧化钠可以除去镁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钙离子,氯化钡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加过量Na2CO3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加过量BaCl2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氢氧化镁和硫酸钡,加适量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而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加过量BaCl2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过量Na2CO3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氯化钡,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过滤可以除去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加适量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该选项操作正确;C、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加过量BaCl2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过量Na2CO3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氯化钡,过滤可以除去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加适量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该选项操作正确;D、加过量BaCl2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加过量Na2CO3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氯化钡,过滤可以除去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加适量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该选项操作正确.故选:A.【点评】除去杂质时,过量Na2CO3溶液应该放在过量BaCl2溶液后面加入,否则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要注意理解.11.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可以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B 50℃时,将33gKCl固体加入10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的溶解度为33gC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可能是H2、CH4或COD 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中NaOH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被NaOH溶液吸收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碱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说明有水生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可以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即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B、50℃时,将33gKCl固体加入10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说明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33g,即20℃时,KCl的溶解度为33g,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C、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氢气、甲烷燃烧均有水生成,该气体该气体可能是H2、CH4,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水生成,该气体不可能是一氧化碳,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D、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中NaOH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是因为CO2能被NaOH溶液吸收,使瓶内压强减小,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2.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 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有CuSO4B.NaCl不与盐酸反应,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C.Na2CO3和MgCO3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D.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硫酸铜,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可求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所需碳酸钾的质量,然后推测其他的成分.【解答】解: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硫酸铜,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钾的质量为x,纯盐酸的质量为y,则有K2CO3+2HCl=2KCl+CO2↑+H2O。